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净值(华夏全球精选QDII基金)
华夏全球精选QDII基金
2楼的,你打算买华夏qdii还是买南方qdii??
000041华夏全球精选净值是多少?
截止2021年2月24日,000041华夏全球精选净值是1.523元。基金单位净值的估值是指对基金的资产净值按照一定的价格进行估算。它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如下:1、上市股票和债券按照计算日的收市价计算,该日无交易的,按照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计算。2、未上市的股票以其成本价计算。3、未上市国债及未到期定期存款,以本金加计至估值日的应计利息额计算。4、如遇特殊情况而无法或不宜以上述规定确定资产价值时,基金管理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扩展资料:《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对其基金净值的公告有不同的时间要求。1、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半年度和年度最后一个市场交易日的次日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净值,将基金资产净值、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刊登在指定报刊和网站上。2、对于封闭式基金,基金管理人应当至少每周公告一次基金的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3、对于开放式基金,在其基金合同生效后及开始办理基金份额申购或者赎回前,基金管理人应当至少每周公告一次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净值。4、在开放式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后,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开放日的次日,通过网站、基金份额发售网点以及其他媒介,披露开放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参考资料来源:华夏基金-华夏全球股票(QDII)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单位净值
华夏全球精来自选基金怎么没有更新最新净值?而且还相差两天是怎么回事啊?
时滞问题,过两天就可以了。
绝对黑历史,最悲催基金之华夏全球精选!
2007年华夏全球精选作为中国首批QDII之一,开始大肆宣传,敲锣打鼓,锣鼓喧天,大有翻江倒海的气势!同时,华夏全球精选的基金经理周全,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硕士,看起来比华尔街的精英还精英!明星基金公司+看起来高大尚的基金经理+看起来高大尚的名字全球精选,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简直是天衣无缝!对于华夏全球精选,一时之间仿佛买到就是赚钱,买到就能暴富!于是2007年7月27日,当华夏全球精选开始认购的时候,基民们趋之若鹜,抢购的场面异常火爆!只一个上午的工夫,华夏全球精选预定的300亿规模就已经售罄。当天华夏全球精选全天募集规模超过600亿,远超现在网红基金经理蔡嵩松330亿的管理规模。
一只基金无论被吹得怎么天花乱坠,一切都需要实际业绩说话。一只基金究竟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丰硕的回报,这才是王道!十四年快过去了,华夏全球精选的基金经理更换了一茬又一茬。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华夏全球精选,究竟怎么样呢?
作为被天天基金吹捧的十年优秀基金,华夏全球精选自2007年10月9日成立以来,累计为投资者赚取了24.30%的收益,年化复利1.6%。这个收益率不仅仅远远跑输于同期的通货膨胀,也跑输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这就是号称明星基金公司的华夏基金,号称专业的基金经理,用几乎14年的时间给广大投资者交出的答卷。
2007年10月8日,纳斯达克指数大概在2800点附近。2021年6月28日,纳斯达克指数再创新高,达到了14500点。从2007年10月8日到2021年6月28日,纳斯达克指数整整上涨了4.17倍,远高于华夏全球精选24.30%的收益。
作为号称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的QDII,作为明星基金公司的拳头产品,华夏全球精选居然重仓港股而完美错过美股的黄金十年?究竟是太蠢,管理能力太差;还是根本拿钱不办事呢?或者根本就是运气太差呢?
运气太差!这是华夏全球精选为自己的蠢进行最多的辩解:自2007年10月刚成立不久,我们就遇到到美国次贷危机,遇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股灾!
既然如此,我们就看看最近五年华夏全球精选的表现。
有数据有真相!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无论近1年收益,近3年收益,还是近5年收益,华夏全球精选都完全被躺平的华安纳斯达克指数基金吊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华夏全球精选也完全被躺平的华安纳斯达克指数基金吊打!
明明是自己的投研能力太烂,却总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因此2018年,在华夏全球精选烂尾十多年后,华夏基金公司又推出了华夏全球精选的兄弟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华夏基金公司不好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却再次企图用全球+科技先锋这类高大尚的名字来迷惑大家!
至于结果嘛!古人云:是马还是骡子,拉出来溜溜。有数据有真相!我直接看看数据。其实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无论近1年收益,还是近3年收益,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也依然完全被躺平的华安纳斯达克指数基金吊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也完全被躺平的华安纳斯达克指数基金吊打!
历史总是喜欢不断重演!虽然从去年底,港股被严重低估,港股是价值洼地的言论就满天飞;但是对于港股,对于QDII的投资,大家一定谨慎。其实华夏全球精选和华夏全球科技先锋的悲剧主要就是自己投研能力不行,聪明反被聪明误,对市场做了过度自信的预判,总认为港股低估,是价值洼地;而美股总是高估,总是泡沫,然后十多年一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市场短期很难预测,大家一定要学会敬畏市场!
历史相关文章
《港股遍地是黄金,还被严重低估吗?》
000041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现价多少?
4月16日净值0.853(为QDII)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何不公布近几天的净值?
你好啊,前几天是节假日,不进行交易,所以没有净值变化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心不容易!首批出海QDII基金被*10年,终于有一只要回归面值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大约十年前,4只QDII基金闪电募集约1200亿元“扬帆出海”。
这4只基金就像4艘承载了基金投资国际化、国内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梦想的“扁舟”,带着国内投资者资金初出国门的兴奋和期待,开启了我国公募基金国际化资产配置的新时代。
然而,“一叶扁舟波万顷”,初出茅庐的QDII基金就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当头一棒,叠加公募国际投资人才匮乏,基金缺乏管理经验,过分倚重港股、中概股投资等因素,不少QDII基金规模长期停滞,业绩不佳,迷你基金屡屡出现……“资金出海”、“资产配置国际化”,这类名词对那些遭受亏损的持有人如同“梦魇”,公募基金的国际化业务布*也广受市场质疑。
然而,今年市场峰回路转,在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中,港股等新兴市场表现“一枝独秀”,一度广受诟病的QDII基金净值快速拉升,“赚钱效应”凸显,就连净值在面值之下徘徊近10年的首批“出海”基金,基金净值也接近“浮出水面”。
首批“出海”基金今年业绩“抢眼”
今年以来,最早于2007年“出海”的QDII基金迎来收获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最早于2007年出海的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旗下基金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高达21.13%,其中华夏全球精选以28.74%收益率问鼎“首批”出海基金,收益率最低的南方全球精选也斩获了7.49%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批“出师不利”的出海基金,随着今年行情的演绎,潜伏在1元净值线以下长达10年之久的基金净值,也即将“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截至19日,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净值为0.99元,距离突破1元净值只差1%的涨幅,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距离1元面值分别还需要15.3%、17.9%、24.1%的涨幅,同样也是历史上较为接近1元面值的相对高点。
表1:2007年首批出海基金今年业绩“抢眼”
图1:华夏全球精选今年业绩走势图
事实上,在2007年底A股“牛市”和海外资产配置的热情下,首批出海基金一经诞生,并备受市场追捧,2007年9-10月间成立的4只“出海”基金首募规模皆在300亿元附近,华夏全球精选规模最高,达到300.49亿元。
然而,经历过“十年海外出征路”,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规模都已经跌落到40-60亿元区间,规模缩水皆超过8成以上。
表2:首批出海基金规模皆已缩水8成以上
业绩归因分析:新兴市场上涨超预期高增长个股贡献收益
从2017基金二季报基金经理观点看,新兴市场的超预期表现为基金带来较好收益,尤其是港股的表现让市场“惊艳”,投资高增长的保险股、消费、汽车等股票为基金净值做了较大贡献。
以下是基金经理二季报中披露的基金运作回顾和业绩归因:
1、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经理李湘杰
2季度,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行业板块表现遥遥领先。新兴市场跑赢发达市场,中国香港市场受港股通南下资金及国际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强劲上涨,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4月,发达国家股市、债市均有靓丽表现,新兴市场稳中向好,大宗商品表现惨淡。5月,全球权益类资产继续向好,欧元、日元领涨,美元指数偏弱,大宗商品继续疲软。6月,美联储如期加息,欧元区及日本货币政策不变,美元指数维持低位,股市高位波动。
2、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经理蒋一茜
二季度MSCI中国指数大幅上涨11%。美联储如期启动本年内第二次加息,进一步表态政策重心在劳动力市场回复充分就业后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上,并给出缩表时间表。法国总统选举结果对港股市场情绪也有很好的正面刺激。
宏观方面,外汇储备连续回升,进出口增速略有回调。央行通过MLF对冲6月资金压力高峰,也释放出希望增加政策协调、保证金融去杠杆的平稳进行之意。MSCI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市场情绪正面。
板块方面,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零售(多数为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大幅跑赢指数。房地产板块在强劲的预售数据刺激下也大幅上涨。此外,可选消费板块中的汽车、教育、电商等子版块都有很好的表现。美国油类库存量大过预期,市场对OPEC的减产决心也有怀疑,石油价格疲软,能源股逆市下跌,是表现最差的板块。此外,必须消费、电信、和工业股也大幅落后于指数。
我们在二季度减持了周期板块(煤和石油),转入成长板块(科技、教育等)。我们投资在一些高增长的个股(如汽车和互联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同时,我们对能源、电信、必须消费等板块的低配也对业绩有正贡献。
3、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张军、张淑婉
在2017年第二季,摩根斯坦利综合亚太指数(不含日本)持续其良好的表现,该指数在第二季度上涨5.7%(以人民币计价),东北亚国家表现较仍然较东盟国家强。韩国(以美金计价)在各个板块皆有表现,新总统当选提振消费类股反弹,使得韩国在二季度仍表现最佳。中国在保险汽车板块大涨下,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在二季度涨幅超过7%,其他如台湾,印度尼西亚表现亦佳。
亚太优势第二季度净值上涨7.27%,表现优于业绩基准,主要由于超配中国保险股,韩国的消费股,并低配东盟国家所致。
4、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经理蔡青、黄亮
2017年第二季度美联储如预期于六月宣布加息25个基点。二季度全球**经济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全球主要股市大多延续上涨态势。
在资产配置上,2017年二季度本基金维持了较为均衡的仓位水平。在投资策略上遵循先进行区域大类资产配置,再优选行业,再配置个股的原则。
二季度基金在区域配置上超配了经济增长边际改善明显的欧洲,在行业和主题的配置上增加了对于美国金融和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配置。
在个股层面,增加了受益于资金南下和海外资金回流的港股投资标的。回顾二季度,全球股票市场的表现超出了我们此前的预期和判断,相对谨慎的仓位配置拖累了整体基金业绩的表现。
后市观点:看好新兴市场 重点配置科技、消费板块
从二季报披露的后市观点看,基金经理仍旧看好新兴市场,但对美国后市表现分歧加大,基金将重点配置长期趋势向好、估值较低,且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科技、消费等板块。
以下是基金经理二季报中披露的后市观点:
1、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经理李湘杰
我们将继续跟踪分析全球宏观政策和经济态势,采取积极的仓位策略,坚定看好美国及中国香港市场,聚焦优质个股,超配长期趋势向好、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科技及消费板块。
中资股方面,核心配置教育、消费、医疗、信息技术等子板块中长期经营趋势向好、业绩增长确定的龙头公司;超配港股通南向资金偏好的高成长低估值个股。
基金在港股方面配置较多,关于港股,以四条主线为核心布*:
(2)互联网,如腾讯。我们认为,中长期看腾讯还未遇到成长瓶颈,大概率能维持高速成长。
(3)汽车股,我们尤其看好SUV销售及奔驰、宝马高档车的销售。同时看好吉利、广汽及高档车汽车经销商等公司。
(4)受惠于国内供给侧改革及环保限产相关的周期材料股,比如有色金属、造纸、水泥及钢铁等品种。
2、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张军、张淑婉
未来展望仍看好东北亚国家,看好中国及韩国,由于估值较高成长不如预期,我们对东盟国家保守,行业方面,我们关注金融、科技及消费板块。
3、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经理蔡青、黄亮
展望2017年三季度,尽管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韧性使该经济体的复苏前景最具确定性,但我们仍然认为当前的估值水平所提供的风险收益不再那么吸引。
从经济增速来看,美国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上半年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补库存和企业资本支出扩张拉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未来五年的GDP潜在增长率仅为1.6%-1.8%,经济增速很难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欧洲方面,如我们先前预期,随着法国大选完成,欧洲市场风险偏好水平得以上升,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在二季度获得重估。我们认为尽管目前欧洲股市估值水平与历史相比已经处于合理位置,然而考虑到欧洲经济结构改善显著,复苏进程仍处于中前期,未来经济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
新兴市场在上半年取得显著上涨后,估值方面的优势有所减弱,但随着市场分化加大,行业及个股层面仍存在不少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基金门诊】美股涨上天,“华夏全球精选”出海十年刚回本
十年了,一直坚守“华夏全球精选”的基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根据华夏基金披露的信息,华夏全球精选8月7日的单位净值显示为1.015。这是该基金成立近十年后,单位净值再次回到1以上。
想必老基民们对这只基金并不陌生。
十年前,作为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中的一员,华夏全球精选怀揣着国人的梦想和首期募集的300亿,开启了海外投资之旅。
300亿的规模,即使现在看来仍然是巨无霸级别的。
不幸的是,出海后不久便赶上了金融海啸,基金净值一度腰斩。
随着美股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港股不断创出阶段高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渐旺盛,QDII基金再次成为抢手货。
然而,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其表现却差强人意。根据华夏基金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7日,华夏全球精选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仅有1.5%。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收益如此惨淡?
配置美股比例过低
通过查阅该基金的往期报告后,*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配置美股比例过低。
华夏全球精选,虽然基金名称含有全球字样,基金投资策略也明确写道:本基金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的股票投资;
但*师发现,历任基金经理对于港股和美股的投资却青睐有加,尤其对港股更是情有独钟。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华夏基金
重仓港股本无可厚非,但中途却错失了多次加仓美股的机会:
1、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三大股指开始出现走强迹象,香港恒生指数却排名垫底。
此时,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仅为22.90%,反而港股的比例高达37.61%。
输在起跑线上的华夏全球精选,想要后来居上谈何容易?
2、2013年第一季度,美国三大股指均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香港恒生指数依旧排名垫底。
此时,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仅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接近25%。
在加仓美股的同时,也加仓了港股。此时,配置港股的比例已经接近40%。
这样的结果就是,彻底被美股甩开,沦落到和港股同涨齐跌的地步。
3、如今,美国三大股指早已纷纷创出历史新高,纳指更是在科技股的带领下一路飙涨,成为了美国三大股指中表现最好的。
而此时的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只有23.81%,比2013年第一季度还要低。
最终的结果,*师不说,大家也一定猜到了,直接看图吧。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WIND
港股有何吸引之处?
在*师看来,这可能主要源于早期的QDII基金经理对其他海外市场不够熟悉,尤其是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
即便对港股的投资,也是有侧重的,中资股最为受宠,还是因为熟悉。
除了配置港股比例过高的因素外,会不会在行业配置上同样犯错了呢?我们来看一幅图。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WIND
很显然,基金成立以来,行业配置对于华夏全球精选的业绩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只是在去年重仓信息技术行业后,基金净值开始有了显著变化。
该基金的第五任基金经理李湘杰在上任后,一改此前的投资风格,不断加大信息技术行业的配置比例,从21.04%提升到最高时的65.39%。
目前这一比例随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1.76%。
对于科技股,李湘杰似乎特别的看好。
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科技股,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三星、苹果。
尤其对于腾讯,李湘杰更是情有独钟。
在去年四季度腾讯股价回撤的过程中,李湘杰不仅坚持重仓,还增持近40万股,持股比例从3.68%提升到了9.72%,成为该基金的第一重仓股。
对于信息技术行业的超配,终于起到了效果:自李湘杰接手华夏全球精选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基金净值涨幅超过40%,超越同期纳指和恒指。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WIND
赶上牛市,超配科技,重仓牛股,最终帮助华夏全球精选成为首批出海QDII“四兄弟”中率先收复失地的基金。
华夏行业精选基金净值是多少?
2020年10月15日下午13到点最新净值是1.6570
000041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本年内有没有可能净值超过1
华夏全球股票(QDII)(000041)QDII高风险0.7630单位净值[07-07]-4.27%涨跌幅82/112近3月排名近3月-10.66%近1年-14.37%最新规模62.44亿成立时间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