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力水泥哪个厂的质量好(五岳同力水泥怎么样?)

五岳同力水泥怎么样?

虽然说这个品牌水泥的排名不在前五名,但是这个品牌的水泥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水泥型号也特别的多,所以对这个品牌比较了解的人也不在少数。同力水泥是河南省的一个知名品牌,目前也属于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水泥类的上市公司,总部的地址是在郑州市农业路41号。

和谐建材企业——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龙同力”或“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由河南中联同力材料有限公司和驻马店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确山县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公司拥有2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4套日产4000吨水泥粉磨系统,2套9MW余热发电机组。公司设计年产熟料300万吨,年产水泥400万吨,年产骨料200万吨,年产商混60万方;主要产品为“同力牌”水泥、熟料、骨料、商砼等。公司现有职工804人,中、高级人才220余人,下设信阳同力、驿城同力、新蔡同力和信阳同力混凝土公司,管理同力骨料和豫南水泥公司。

更多精彩内容······

电厂节能减排建议十篇

关键词:热电联产;节能;电力

中图分类号:TK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124-01

某电厂2×200MW热电联产机组,锅炉型号HG-670/13.7-HM18,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超高压参数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室内布置,固态排渣煤粉炉。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双排汽、单轴、采暖抽汽式,型号为C162/N205-12.75/535/535型。本文通过实地核查运行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比对,分析该火电厂节能潜力,为火电厂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1.1锅炉效率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锅炉排烟热损失较高。对于特定的燃料和送风温度而言,排烟温度每升高10~20℃,排烟热损失就增大0.4~0.8%,影响煤耗1~2g/kW・h。通过对电厂能耗指标汇分析可以看出,#1、#2炉的排烟温度分别高出设计值35℃和17℃;排烟温度每升高10~20℃,排烟热损失就增大0.4~0.8%,影响煤耗1~2g/kW・h,#1机组影响煤耗3.5g/kW・h、#2机组影响煤耗1.7g/kW・h,平均影响煤耗约2.6g/kW・h。

1.2减温水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超标10t/h,影响煤耗约0.14g/kW・h;再热器减温水流量超标10t/h,影响煤耗约0.75g/kW・h。通过对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和再热器减温水流量分析可知:#1~#2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超标8t/h和9t/h;煤耗升高0.11g/kW・h和0.13g/kW・h,再热器减温水流量超标4t/h和5t/h;煤耗升高0.30g/kW・h和0.37g/kW・h。平均约影响煤耗约0.46g/kW・h。

1.3蒸汽参数

对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蒸汽温度影响蒸汽焓值较大。与过热蒸汽温度设计值541℃相比,温度每降低10℃,影响煤耗约1.21g/kW・h;与再热蒸汽温度设计值541℃相比,温度每降低10℃,影响煤耗约0.91g/kW・h。

#1炉过热蒸汽和#1炉再热汽温度比设计值低4.43℃和6.34℃;煤耗上升0.53g/kW・h和0.58g/kW・h,#2炉过热蒸汽和#2炉再热汽温度比设计值低2.82℃和6.81℃;煤耗升高0.34g/kW・h和0.62g/kW・h,平均约升高煤耗1.04g/kW・h。

1.4机组负荷系数

#1、#2机组单台机组平均负荷为141.27MW,负荷系数为70.64%,未能在设计工况下运行,使得机组的各项运行指标达不到设计水平,只能在低效率下运行,导致发电煤耗增大。

1.5蒸汽参数参数

#1机组进汽温度534.32℃,再热温度532.61℃,分别较设计值低1.7℃和2.4℃;#2机组进汽温度535.98℃,较设计值高0.98℃,再热温度531.59℃,分别较设计值低3.41℃。

1.6真空度和凝汽器端差

真空度升高1%,可降低煤耗约3.811g/kW・h。凝汽器端差变化1℃,影响煤耗约0.9g/kW・h。

#1、#2机组真空度分别为90.54%和89.08%,分别较设计值(94.34%)偏低3.80%和5.26%。煤耗升高14.48g/kW・h和20.05g/kW・h,平均煤耗升高约17.27g/kW・h。

#1、#2机组凝汽器端差分别为17.12℃和16.96℃,分别较设计值(5℃)偏高12.12℃和11.96℃,煤耗升高10.91g/kW・h和10.76g/kW・h,共计升高煤耗约10.84g/kW・h。

1.7机组热耗率

#1、#2机组热耗率分别为8908.60kJ/kW・h和8929.00kJ/

kW・h,分别较设计值(8205.62kJ/kW・h)偏低702.98kJ/kW・h和723.38kJ/kW・h,煤耗升高27.04g/kW・h和27.82g/kW・h,平均煤耗升高约27.43g/kW・h。

1)为了有效降低机组发电煤耗,建议火电厂研究实现厂内优化调度,并与电网调度加强联系,实现机组尽可能承担基本负荷,实现电网节能调度。针对海拉尔地区供暖需求,逐步增加供热量。

2)应进一步重视节能管理工作,实行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管理,认真进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解考核,开好经济活动分析会,按月进行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指标的分解细化,使经济指标全面地向全国先进水平和设计值靠近。

3)针对主要运行数据偏离设计值的问题,建议火电厂优化机组的运行水平,对影响煤耗比较明显的因素,要研究最优值的确定。

4)针对汽轮机漏气损失大,缸效率低,进行汽封改造。

6)针对机组阀门的内外泄漏量较大,加大了汽水损失率;应提高阀门的检修水平,把阀门的检修和维护责任落实到人,完善现有阀门内漏台帐,在机组小修中进行针对性治理,使机组的补水率进一步降低。

7)火电厂应严格执行国家能源标准,避免因煤质化验方法落后而造成的损失。建议尽快完善煤质化验方法标准,尤其要规范取样方法,强化取样的加密措施,规范数据传递程序,完善燃料采购合同,避免因煤质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

8)继续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进一步加强生产用水、用能的管理,加强完善用水的计量管理。

10)建议可根据负荷情况及时调整磨煤机出力,根据煤质改变磨煤机运行方式。加强对空气预热器的清灰处理,严格进行空预器吹灰,在机组启停、入炉煤灰分较高和燃烧不好时,增加吹灰次数,减少飞灰堆积。

①引风机、送风机、风扇磨电耗大。可根据负荷情况及时调出力。

②给水泵电耗大。在机组启动、并网前,可启动一台电泵运行。当负荷升至100MW时,建议启动汽泵运行,并及时退出电动给水泵。

③循环泵电耗大。根据气温,当循环水入口平均水温低于25℃时,可停运一台循环泵,采用“两机三泵”运行方式。气温再降低,循环水入口平均水温低于15℃时,可采用单泵运行方式。

⑤脱硫系统。通过优化风机的运行方式,实现在低负荷工况下以单引风机运行代替双引风机+双增压风机运行。

⑥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运行参数,改变(调整)主要辅机的运行方式,及时调整设备的投入与退出,降低厂用电率。

⑦提高检修质量,减少设备的重复性检修,提高机组运行的投入率和负荷系数,从而达到降低厂用电率的目的。

通过对该火电厂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利用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从而为火电厂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源利用状况,并指导火电厂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发电成本,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冰峰,2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J].江西电力,2008(06).

[2]王小芳,某电厂汽轮机本体安装中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J].山西建筑,2010(29).

[3]王斌,电厂中汽轮机节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4).

[4]杨朝刚,电站锅炉鼓风机的型式及其调节方式的优化[J].风机技术,2000(01).

[5]郭连波、邹玮,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5).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安排,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将在本月召开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市人民**《关于全市节能减排情况的专项报告》。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于4月上旬组织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环保*、市国土资源*等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对全市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在省委、省**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及相关部门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具体工作主要由市人民**发展改革、环境保护部门分别负责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做法有:

1、编制规划,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市**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编制了《*市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实施方案》。对“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统盘计划。编制了《20*年*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市20*年节能实施方案》等年度实施方案,用**规章引导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落后生产产能,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减排23.2%,化学需氧量减排10.1%的目标。

2、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积极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市**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到县(市)区和重点耗能企业,初步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能耗5万吨以上的企业编制了能源审计节能规划,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6家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通过了省专家的审查,列入省“3515节能行动计划”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也正在审核中。在其它重点耗能企业中,开展了节能对标等活动。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对电厂脱硫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确保二氧化硫总量(含新增量)控制目标为24.56万吨,COD为4.19万吨。

3、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引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节能减排。从*年7月1日起,对我市第一批25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其中限制类企业24家,每千瓦时加收0.15元,以经济杠杆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出*,为技术先进的产能提供发展空间。

4、以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为突破,努力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年来,二氧化硫减排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安排,列入市**重要工作议程。全面启动火电企业脱硫计划,与各县(市)**和相关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市**领导分包督办、市财政补贴资金、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定期公布进展情况等措施,全面推进火电企业脱硫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大唐*首阳山电厂、*豫能阳光热电有限公司等11家燃煤电厂的2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945MW)安装运行了烟气脱硫设施,年可削减二氧化硫9万吨。

5、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采取了半月调度、月督查、季通报的形式,积极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进度,督促落后生产工艺按期限关闭。对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水质进行严密监控,在已经运行的9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对已经建成脱硫设施的燃煤电厂加强在线监控,确保其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市**各有关部门把节能减排工作为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结合自身职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财政*及时、足额拨付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工程项目的国债和财政专项资金;对依法关闭的违法企业,市工商部门依法吊销其工商营业执照,供水部门停供其生产用水,电力部门停供其生产用电。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积极推进减排工作,确保了减排目标的完成。

6、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20*年8月1日以市**86号令公布施行《*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制定了《*市“十一五”建筑节能规划(草案)》。今年开始在县(市)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全市开展“禁实”以来,先后关停粘土砖窑600余座。并逐步对现有5652.8万㎡的建筑完成20%以上。近年来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试点工程,启动我市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二是发挥示范工程带动作用,使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三是紧抓国家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仅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应用面积已达40余万m2,为我市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贡献突出;四是实施闭合管理,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全市在建、拟建的民用建筑项目,大多执行了新的建筑节能设计强制性标准;五是积极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今年省财政厅、建设厅为推进全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拟对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财政资金奖励的政策,这一政策必将对我市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生积极作用。

7、寻找合作伙伴,整体推进*市节能减排工作。我市是重工业城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加上缺乏资金,技术力量不足,更增加了节能减排改造的难度。市**于元月21日和新奥燃气投资公司签订了节能减排的合作协议,借力在全市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新奥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有雄厚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新能源优势、引资融资优势,由**引导、企业行为、项目运作,采取远近结合、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将会加快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实现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

8、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近年来,我市投资10多亿元,先后建成市级污水处理厂3个,总处理能力41万吨/日,分别是:20*年建成投运的涧西污水处理厂、20*年建成投运的涧河污水处理厂和20*年建成投运的瀍东污水处理厂。截止20*年底,偃师市污水处理厂、栾川县污水处理厂、嵩县污水处理厂、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孟津县污水处理厂、新安县污水处理厂、伊川县污水处理厂、汝阳县污水处理厂、洛宁县污水处理厂和洛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

9、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增产不增污。多年来,我市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98%以上,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82%以上。对新建项目,凡是没有得到环保部门批准,没有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的不得开工,工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电力部门不予供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把好污染物排放入口关的工作机制。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等措施,近3年来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0余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6万吨。

10、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产业聚集和节能减排。为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市**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标准化厂房的单位在用地和项目审批、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或扶持。同时,各县、区**加强此方面的工作领导,抽调专人负责协调标准化厂房建设。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112.89万平方米。

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节能减排总量双下降。一是节能效果明显,20*年我市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4.2%。二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将新增量全部削减后仍然双双下降,二氧化硫减排率为7.3%,化学需氧量减排率为13.3%,城市区域优良天数达到3*天,空气污染指数达优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4.11%。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前列,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3.33%,达标率比*年上升13.89个百分点,全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了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全市共关闭淘汰167家企业落后生产线262条,关停铝矾土窑140家,耐火材料厂13家,关停取缔271家小冶炼、小锻造、小铸造、小石灰窑,等高耗能企业。相继关停新安、偃师电厂、汝阳热电厂、伊川热电厂等一批小火电,关停30万千瓦发电机组,共削减二氧化硫4176吨。全部淘汰机立窑,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40万吨,可实现年节约能源25万吨标准煤,*豫翔红星陶瓷有限公司等2家陶瓷企业的落后生产工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工作,查处非法盗采矿点234个,关闭91个;拆除黏土砖瓦窑厂600多个。煤炭企业由原来的215家整合为64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23%。

3、抓好示范项目,建筑节能初见成效。在全市执行了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年均竣工节能建筑面积240万m2左右,占年竣工面积的87%左右。“上元国际大厦”、“吉利区河阳家园住宅小区”、“*凯旋花园(时代城小区)”获得“河南省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截至20*年底,我市累计竣工节能建筑约660万m2,仅20*和20*两年的采暖期,我市城市规划区新建节能建筑已实现年节约标准煤9.*万吨。

4、积极探索和开发利用了新的能源。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全市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32万户,每年可节能6.73万吨标准煤。启动了洛宁、嵩县各2台1.2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年可消耗秸杆薪柴37万吨,可发电2.7亿千瓦时,折合10万吨标准煤。我市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应用面积已达40余万m2,“上元国际大厦工程”、“和光园小区工程”两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被推荐申报列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国家财政将分别于20*年底和20*年初,分别给予296万元和520万元进行财政资金支持。

5、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推进工程节能。依据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我们抓住机遇实施了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其中,一拖集团的电液锤节电改造、煤气系统节能改造,洛玻烟气治理及余热发电项目、中信重油改煤气炉、黄河同力水泥窑炉余热发电等八个项目列入国家节能专项资金计划,可获得5763万元节能奖励资金支持。项目个数和奖励资金数均列全省前列。栾川县三个南水北调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也列入国家支持项目中。这些项目竣工后可实现节能21.25万吨标准煤。市**也安排了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这些节能项目的实施,为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

城市污水处理成效明显。20*年以来,我市投资7.5亿元,新建成廛东、涧河等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处理处理能力40.5万吨/日,共可减排化学需氧量1.3万吨。建成污泥处理厂一座,日处理含水率80%的污泥280吨。涧西污水处理厂自20*年建成以来,日处理污水20万吨,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廛东污水处理厂20*年12月开始运行,已向华润电力集团供应中水近千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大,我市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市煤炭、石化、化工、建材、冶金、有色、电力等七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95%,其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在这种经济结构下,要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发展,又要搞好节能减排工作,难度确实很大。我市*、*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增大了“十一五”后三年的压力,平均降幅5%以上才能完成“十一五”目标;“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削减目标10%,全省17.4%,因我市是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大户(近全省的三分之一),下达我市目标为32.8%,这个目标的完成难度非常大;总之,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2、有些地方、单位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投入、监管不够到位,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氛围不够浓厚。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到位,还没有完全摆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对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对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够到位,没有建立单独的节能减排专项扶持资金,造成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缓慢,建成的项目也很难正常运行;节能减排行政监管和执法机构存在没编制、少人员、无经费的问题,城市区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还很普遍。

3、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容量、降低能耗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地方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部和全*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片面追求GDP增长;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逃避社会责任,不执行环评制度,不落实环保“三同时”,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有些地方领导干部节能、环保法律意识不强,干预执法,包庇违法,违法违规审批项目、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地方环保部门迫于压力,对违法行为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也造成监管不力现象的严重存在。

4、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激励政策落实不够到位。20*年市**下达了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从年底考核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市未完成控制任务。其主要原因是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没有将**的环保责任落实到行政首长身上,没有将环保责任制纳入干部任用考评体系,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考评机制。造成有关领导对环保工作不重视,各县(市)与基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内容不具体,不切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甚至根本未将目标分解落实,未签订责任书;有些重点企业责任意识不强,擅自停运治污设施、违法排污现象屡有发生。

5、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市自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城市地表水水质有待提高,特别是涧河、廛河水质恶化,整治迫在眉睫;二是大气污染治理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建筑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还十分突出;三是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减排工作压力大,完成减排目标需要有大的决心和长期的踏实工作。

6、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存在监管盲区,影响节能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从施工图节能审查、节能工程质量监督、节能专项竣工验收备案、房产证办理等环节,规避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大部分工程未采取或未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节能法》明确了建筑节能监管主体为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必须依法严格查处包括重点工程项目在内的建筑节能违法案件,确保我市建筑节能工作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市人民**对以述问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节能法》和《环保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也直接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不利的影响。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节能法》和《环保法》,加快出台节能减排配套政策文件并认真抓好落实。在20*年拟出台的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监测体系实施办法、*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关于对节能目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意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计分方法和关于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应尽快以市**文件下发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高度重视并加大《节能法》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社会氛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2、强化目标体系考核,强力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可以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各委*及重点耗能企业,与被考核单位和企业订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加强对责任人的责任目标考核,将节能减排纳入到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协调例会制度,充分发挥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重大问题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及时分析研究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3、尽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行政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和检测、监测机构。***和省**在《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建立节能监察、检测机构,并把机构建设与资金支持作为节能指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节能法》是从法律上规范节能行为的有力保障。我市应尽快成立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改变目前我市无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的现状,加强我市的节能监察和检测工作,确保完成后三年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任务。

4、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和奖励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是**引导企业搞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市、县两极财政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示范工程和被国家列入资金支持的项目、高效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管理及能力建设,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作为考核百分制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预算要设立独立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科目,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热效率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1.037

锅炉是火电厂中主要的能量转换设备,火电厂的锅炉尽管在发电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今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国也加大了的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火力发电厂必须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和利用能源,始终坚持走长远发展之路。

火力发电是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这种趋势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变化,虽然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在日益增加,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追求。因此,火力发电厂有必要改善锅炉的运行情况,降低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由于火力发电厂是将煤炭中的化学能源转化为电能,而煤炭并不是单质,而是多种化合物的组成,那么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更有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PM2.5颗粒,这些污染物质的排放不仅会加剧温室效应,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虽然当前我国的锅炉制造技术有了明显提高,但仍与国外存在差距,国产锅炉普遍能源消耗较高,但是能量的转化率却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现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如表1所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锅炉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在锅炉制造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标准的规范上都有了显著地提高。但是在锅炉的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我国对锅炉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以及安全问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火电厂锅炉在使用上普遍存在着能源消耗高、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提高火电厂锅炉的能量转化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已刻不容缓。

节能减排工作长期以来都未能在火电厂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未能及时划拨足够的资金帮助火电厂实现技术的升级,这会导致火电厂锅炉中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持久得不到解决,在企业自身技术储备以及资金条件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更不用谈建立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完善体系。体系的缺位使得有的火电厂锅炉都没有配备相应的脱硫设施,而硫元素是煤炭中的常见元素,在有的煤炭中含量比较高,如果使用这些煤炭进行燃烧,燃烧后的烟雾不进行脱硫处理,将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加剧了大气污染的情况,还可能形成酸雨,对地面建筑造成影响,其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现阶段我国许多火电厂锅炉都有可燃气体和固体未得到充分的燃烧,燃烧的温度低于标准,由此火电厂锅炉的热能得不到充分的转化、利用,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问题。因此也造成了我国火电厂锅炉燃烧效率长期处于低下的水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乃至能源浪费。

对于某些小型发电厂而言,由于自动化水平较低,相关操作人员难以对锅炉类的热负荷变化有及时的了解,这样自然也就谈不上对锅炉运行情况的合理调整了,或者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通常会运用自己的经验、感觉来对锅炉进行调整,这样便会使能源无法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

由于长期以来对化石燃料的开采不可不避免的会出现燃料质量下降的问题,而且火电厂对采购的化石燃料并没有规范的质量检测标准,继而直接将这些质量不过关的燃料用于电力的生产,这不仅极易致使污染物质排放的超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锅炉内的能量转化效率,进一步降低能量的利用率。

不同的煤炭质量燃烧所带来的热值以及燃烧后的产物是不同的,火电厂想要实现节能减排,必须控制好锅炉燃煤的质量,采用高热值的优质煤炭,这样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热量,也可以排出更少的废弃物。

在火电厂的锅炉设计中,应当根据设计煤种以及设计参数,来对锅炉结构和相关辅机设备的型号加以确定,而在锅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燃用煤种很难完全和最初的锅炉设计保持一致,同时锅炉也很难时刻运行在额定负荷下,所以,火电厂锅炉的运行需要严格的按照实况进行调整,找出并分析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针对变工况运行和煤种变化等情况,采取措施,对症下*,以便于锅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真正达到最大化的运行效率。

锅炉本身设计和建造的缺陷是导致能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想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就必须修复锅炉自身原有的缺陷,当然这里的修复则是通过辅助措施来保证锅炉处于良好的状态。火电厂锅炉漏风是常见的问题之一,锅炉漏风会导致内部的热空气与外界的冷空气交换频繁,增大了排烟量,而大量烟雾在排除锅炉的过程中也带走了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本应该是用来交换发电的,这就导致了电力的大量浪费。而由锅炉漏风所导致的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也会使得大量的杂质沉积在锅炉内,降低锅炉的热传递效率。为了实现锅炉的节能减排,在使用锅炉之前应该对锅炉的密闭性进行严格的检查,确定锅炉无漏风的现象。当然也有可能是锅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损耗而导致漏风,因而要加强对锅炉的管理,定期对锅炉实施维护及有效的监管,以防止火电厂锅炉出现漏风问题。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燃烧率,必须降低热损耗,这就要求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受热面进行吹灰工作以提高锅炉的使用效率。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烟雾,烟雾的排放不仅会带来热量的损失,也会给受热面带来积渣、积尘,不利于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了燃烧的效率,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频繁对锅炉进行清灰,有效提升燃煤的燃烧率。另一方面,很多火电厂的锅炉燃烧调整不太科学,燃料不能够充分的燃烧,需要及时对整个过程的实际燃烧情况进行调整,依据空气系数进行风量配比调整,始终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如图1所示。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主导方针,火电厂锅炉的节能减排需要有新的体系作为支撑,这就需要领导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建立新型的节能减排运行的新体系,以科学的管理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控制锅炉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能耗,使火电厂的锅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从而推动火力发电厂的长远发展,推动整个火力发电行业的进步。

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清洁燃烧技术层出不穷,对清洁燃烧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促使火电厂锅炉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当前较为成熟的锅炉燃烧技术有下饲式炉排、振动式炉排、角管式锅炉等,这些锅炉的燃烧效率高,每年都可节约大量的燃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当前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并且当前的电力企业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核心问题之一,电力企业也将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对节能减排进行完善以建立新的体系。并且**各个部门以及各火电厂企业,务必要加强对节能减排的意识,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有效减少能量的损耗和浪费、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火电厂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永江.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探讨[J].机电信息,2012(24):295-296.

[2]温泉.关于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036-1036+1221.

合成氨装置是能量密集型的高耗能装置,其能量系统的优化思路通常是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用能优化。塔西南化肥厂在总结多年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原设计和现有的设备单元,运用节点分析方法制订了如下的优化思路:快装锅炉停运,引入电力工程部的4.2MPa蒸汽,引入量在50t/h左右;同时将富余的1.6MPa蒸汽以10t/h返送电力工程部,由此实现节约天然气和电,达到公司整体节能的目的。根据方案思路,分析了塔西南化肥厂不同等级蒸汽的用途,能量综合优化方案框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如果电力工程部输入足够量的4.2MPa蒸汽,将使化肥厂的快装锅炉停运,并能返送1.6MPa蒸汽给电力工程部;而回收的冷凝液又可通过水处理外送电力工程部,由此形成能源的热联合与循环利用,节约了电、水以及天然气。

该项目实施之前,电力工程部的运行模式是两台中压锅炉、两台双压锅炉和10t应急锅炉并列运行,双压锅炉产出的高压蒸汽直接送化肥厂,产出的低压蒸汽一部分作为采暖系统汽水换热器热源,一部分作为除氧器除氧用;中压锅炉产出的蒸汽则直接送往各用户,中压减温减压器处于备用状态,两条高压蒸汽母线为一备一用。此时的高、中压蒸汽用量均为30~35t/h,运行期间通过调整燃机负荷、投用锅炉补燃或调解三通挡板开度等措施来满足用户需求。为实施厂级间热联合,建立能源梯级利用模式,自2007年7月起,电力工程部在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分两个阶段实施蒸汽互供。

2.1.1设备调整第一阶段:电力工程部单方面蒸汽外供,充分利用电力工程部锅炉余热,降低塔西南化肥厂快装锅炉负荷,减少天然气消耗。为实现充分利用电力工程部余热来替代直烧式锅炉用天然气燃烧产生蒸汽,电力工程部调整运行方式,锅炉仍采用并列运行,4.2MPa蒸汽采用双母线运行,保证了蒸汽各系统稳定。锅炉不带补燃的条件下,产蒸汽为63t/h(1.6MPa蒸汽33t/h,4.2MPa蒸汽30t/h),其中中压蒸汽需求35t/h,通过减温减压器补充中压蒸汽供应,其他4.2MPa蒸汽全部供给化肥厂,蒸汽量约为28t/h。为了保证蒸汽系统稳定和应急需要,电力工程部增加了一台锅炉的补燃,实际外供蒸汽量为30~35t/h,其中28t/h完全利用锅炉余热。第二阶段:电力工程部和化肥厂实现蒸汽互供的最优运行方式。为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电力工程部和塔西南化肥厂深入分析和调研,最终实现了蒸汽互供,即电力工程部继续增加4.2MPa蒸汽供应量,同时塔西南化肥厂将富裕的1.6MPa蒸汽返供至电力工程部中压蒸汽母管,以满足中压蒸汽供应为此,电力工程部生产运行模式调整为三台双压锅炉、一台中压锅炉和10t应急锅炉并列运行,4.2MPa蒸汽依然采用双母线运行。锅炉不带补燃的条件下,每台锅炉的蒸发量为15t/h,10t锅炉自动运行蒸发量3t/h,化肥厂返供中压蒸汽量为10t/h,合计73t/h(1.6MPa蒸汽28t/h,4.2MPa蒸汽45t/h)。在夏季,4.2MPa蒸汽全部供给化肥厂,蒸汽量约为38t/h。为保证蒸汽系统稳定和应急需要,电力工程部增加了两台锅炉的补燃,实际外供蒸汽量为40~45t/h,其中38t/h完全利用锅炉余热。

2.1.2工艺要求电力工程部送化肥厂4.2MPa蒸汽流量的波动范围必须小于1t,温度控制在383℃以上(塔西南化肥厂合成蒸汽温度显示),且压力稳定。

电力工程部4.2MPa蒸汽进入化肥厂合成装置中压管网,并停运快装锅炉时,合成氨装置的蒸汽系统平衡模式和工艺需重新建立。

2.2.1存在的问题如果电力工程部1台双压锅炉燃机出现异常而不能正常运行,供化肥厂的4.2MPa流量不能保证,需要改变热力运行方式。停运快装锅炉后,化肥厂合成装置精制水用量将由170t/h下降到160t/h,使利用预热锅炉给水降低脱碳入口工艺气温度的换热器(106-C)出现冷量不足,低变气锅炉给水换热器(106-C)工艺气温度将由正常时的79~82℃(指标控制81℃)达到86℃;贫液温度也由72℃(指标控制71℃)继续上涨。现场精制水不仅无法调整,而且还将影响脱碳系统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有可能导致能耗增高。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化肥厂将合格的冷凝液与脱盐水混合,一部分做外供脱盐水,一部分做精制水的原料。但因快装锅炉停运,电力工程部送出的4.2MPa蒸汽量加大,导致冷凝液回收量增加,促使脱盐水温度升高,夏季超过50℃(指标≤50℃),严重影响末端用户的冷却效果。

2.2.2方案实施及解决措施为有效规避因引入4.2MPa蒸汽给合成氨装置运行带来的风险,塔西南化肥厂制定了4.2MPa蒸汽中断的应急预案,以此防止辅助锅炉在4.2MPa蒸汽中断后可能带来的超温运行风险。运用工艺安全分析进行危害评估,于2009年做了重大技术变更,实施精制水回用改造,即联通除氧器入口DM1001与冷凝液回收管线SC1003,将换热后的精制水送到水处理系统做冷凝液回收使用(约5t/h),这样直接将精制水做冷凝液回用,解决了系统热量的平衡问题,并减少一台换热器的添置,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外送1.6MPa蒸汽时,根据管网压力和低压管网压力,调整放空设定值或手动操作。同时调整透平105-JT的抽汽量,并保证压缩机105-J的正常运转以及尿素的正常用量。建立4.2MPa蒸汽的在线监测趋势记录线。通过对蒸汽输送数据的监测,塔西南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的操作人员可提前预知调整界区内蒸汽平衡,或提前联系电力工程部进行补燃调整,有效地防止了因引入4.2MPa蒸汽而产生的波动对合成氨装置以及塔西南化肥厂其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所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协调,以及在公司主管部门、电力工程部的大力支持下,化肥厂在2010年4月13日(之前实行的是快装锅炉不停运)13:00开始实施快装锅炉停用方案,该方案分两步:①先将富裕的1.6MPa蒸汽外送电力工程部(10t/h),同时逐步加大外购电力工程部的4.2MPa蒸汽量,由2009年4~5月份(2010年与2009年同期比较)的28.68t/h提高到43.41t/h左右;②系统平稳后于4月23日13:00快装锅炉全停,外购蒸汽量加大到50t/h,最高达到52.79t/h,外送1.6MPa蒸汽也逐步提高,最高达到15t/h。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行,装置能耗得到了显著降低,数据对比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快装锅炉停用后,原料气单耗基本相同,但燃料气节省约3.58×104m3/d,纯氮产品能耗降低了11.19kgoe/t氮(kg标油/t氮)。另外快装锅炉的停运,降低了快装锅炉低负荷下运行的安全隐患,且减少了污水排放、废热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从公司整体效益看,由于采用的是电力工程部的废热产生蒸汽,也节约了大量天然气。

2007年7月~2010年12月实施该项目以来,无论在节能减排效益方面还是在社会和环保效益方面均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能耗指标见表2。由表2可知,引入电力蒸汽后,随着引入量和输出量不断增加,塔西南化肥厂燃料气单耗明显下降,由2006年的601.71Nm3/t下降到2010年的535.76Nm3/t,合成氨综合能耗和纯氮产品综合能耗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按技措法计算,2010年节能量为1.30×104t标煤,经济效益797.60万元。2007年~2010年累计节能效益2007年7月~2010年12月累计引入电力工程部4.2MPa蒸汽67.77×104t,外送1.6MPa蒸汽2.81×104t,总计65.30×104t;节能4.26×104t标煤;节能价值量为2992.88万元。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塔西南化肥厂和电力工程部两个单位之间实施热联合的模式证明节能成果显著,并且为公司今后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应对上游气源递减的严峻形势指明了方向,同时拓展了公司节能减排的思路,即在做好本单元、本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也可拓宽视野实行厂级间的节能减排合作,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或共享,挖掘管理、工艺和设备的潜力,从而使公司的整体节能水平再上新台阶。另外,从2007年7月~2010年12月未发生因引入4.2MPa蒸汽不足而造成装置短停的事件,并且由于互供蒸汽,减少了化肥厂1.6MPa蒸汽和电力工程部余热的放空量,避免了环境污染。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社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2010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指标和总体要求[zw(]/gzdt/2010-09/25/content_1709716.htm[zw)]。面对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和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电力资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电厂企业如何能优产、优质、低耗地向市场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电厂企业的管理跟进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考验着我国具有自然垄断性特征的电力行业运行的综合管理水平,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基础性企业,如何实行长期有效的科学化管理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广大企业和居民用电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许多公用电厂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从企业价值链上着眼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降低发电成本、减少污染废料排放。但在改革发展走向纵深的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电厂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的瓶颈问题。

问题一:整个电力生产供给系统统筹规划层次和级别不够。

我国电力系统从职能划分上主要由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电厂运营和售电部门组成,在电厂布*规划设计上存在着统筹管理层次不细致的问题。行政区域划分下的各地区总供需结构差异较大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电厂布*分布过于分散化,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对用电需求量较大,致使我国相当部分的供电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各种不同资质类型的电厂都相继上马,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电力供应相对滞后,形成了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的状况。虽然我国公用电力供应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不同电厂仅从自身产能和效益出发着眼于当地供电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原料利用率、环境治理的能力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力作为一种基础性重型工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特征,供电企业的效益水平与电厂的规模、技术设备、原料成本以及科学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我国供电企业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自1993年国有企业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在流动重组、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上还面临着一些体制上的障碍,这给我国在市场宏观层面统筹电厂规划管理增加了难度。

问题二:电厂管理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电厂企业系统内外“对话机制”不顺畅。

关键词:电厂;节能减排;对策

自中国共产*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节能减排就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不变主题,在电力工业方面更是如此。对于如何做好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些年来就一直不曾断过,这体现不不仅仅是电力工业对*的号召的响应,也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持不懈的实践表现。

一、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1.电力工业历史简述

我国的电力工业是自1882年开始的,经过曲折缓慢的67年发展,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总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85万kw,发电量更是少得可怜,仅有43亿kw/h。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终于摆脱了恶劣的半殖民化的社会背景,电力工业开始自主发展,并且发展速度迅速。到1978年电力工业的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5712万kw的可喜成绩,而发电量也达到了2566亿kw/h,相比较于1949年以前,可以说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发电总装机量和发电量也从1949年以前的世界排名21位和25位上升到了世界的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又获得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在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施建设速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自1996年开始,我国的电力行业就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电力工业一如既往的快速发展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能源和环境成为新世纪的两大主题,电厂发展的环境问题开始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也开始为此进行周密调控,为促进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努力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至今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第二,发电量和设备利用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第三、工业用电量始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第四,电力行业的利润逐年获得提高和改善。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的态势很鼓舞,但是在节能方面的发展却不得不引起广大人们的注意和关注。在电力节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供电标准煤耗尽管逐年下降,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第二,发电厂用电率逐年增加,国家也对此投入较大的支持力度,但是在用电率的提高方面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因为我国的用电率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三,我国电力的电网线路损失率方面,节能降损成效明显,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使节能降损工作做到更好。

1.节能减排首重意识

节能减排不是话题,而是需要提高为思想层面的意识。在平常的电力生产过程中,长领导应当利用横幅、宣传标语等坚强对工人的关于日常工作的节能减排的思想教育,把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人的思想之中,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去为节能减排努力。比如,设置学习小组,积极学习国家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法规,鼓励工人去学习如何在日常生产中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对于学习好的,并能善加应用的工人要给予特别的鼓励,这种鼓励既要有物质层面的,更应当有精神层面的奖励。

2.以任务形式带动节能压力,以小组形式促进节能竞争

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可以做到节能减排,但关键的问题是要让工人从这些方面去做。电力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布置具体明细的节能减排任务,这个任务应该是合理的,并且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个提升空间就是用来令工人发挥积极主动性的空间,让工人们有竞争的空间。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可把工人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生产环节小组制定任务目标,在小组间形成一种竞争氛围,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完成最基本的目标。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每个小组进行竞争,对节能减排工作完成了任务,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手段做到节能减排的小组要在全场进行通报表扬,并把节能减排过程中产生的效益提成奖励给工人,这不仅会为工人的经济收入带来可观的效益,还会在更大的层面上起到鼓励全厂工人都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中。

能够把节能减排做到自我的生活意识层面需要对思想的高度教育,但是在做好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人日常节能减排工作的监察。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方案目标可以通过厂的领导班子提出,实施过程应该通过全厂工人仔细讨论,把方案明细化,发动全厂的工人对节能减排方案作出更有效的实施方式。并在方案的大讨论过程中调动工人们的相互监督意识,厂领导们也应从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先进个体进行选择,成立一个监察小组,让内行监督内行,这样可以提高监察的效力,还能够通过这些先进个体做好各个电力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的指导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察,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效果的提高。

我国的电力生产对煤炭的要求量及其庞大,然而我国的煤炭普遍含硫量较高,所以我国电力企业生产内部管理制度需要切实加强对脱硫设施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要做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这个脱硫过程是最为关键和最能体现节能减排的环节,企业在做好对这些设施的招标建设外,还要加强平时对这些设施的养护管理,同时对设施的可靠性管理也不可忽视。对于这些设施的应用也需要对工人的专业培训,技术高明的工人能够通过经验做出对此类设施的有效改进和创新。对与脱硫工作过程,需要对节能减排方面进行直接的考核,严格考核目标和任务。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别比较大,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各有不同,国家对各电力企业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关停方案,对关停方案做出合理的安排,关停进度方面也要加快合理化的进程。对于国企、民企、外企关停工作的调配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积极完善我国的关停核查制度,全面落实各种关停的要求,并且对企业因为关停方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达到完善的政策配套服务目标。

2.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为确保完成今年工业节能目标多作贡献——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张金康,Zhangjinkang

3.发扬主人翁精神当好企业节能减排主力军——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周志军,Zhouzhijun

4.广泛开展JJ小组活动为节能减排多作贡献——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陈振浩,Chenzhenghao

5.上海节能立足三个结合积极动员职工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朱瑛,Zhuyin

6.努力打造不锈钢品牌积极开展群众性节能减排活动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张娣,Zhangdi

8.深入开展JJ小组活动积极推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许秋塘,Xuqiutang

9.高校建筑能耗的节能潜力分析刘静,马宪国,孙天晴,LiuJing,MaXianguo,SunTianqing

10.长三角地区潮汐能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许寅,王培红,Xuyin,Wangpeihong

11.福建省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徐庆贤,林斌,官雪芳,郭祥冰,XuQing-xian,GuanXue-fang,Linbin,GuoXiang-bin

12.不可逆三热源制冷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韩威,张广军,马迎秋,李忠建,陈建萍,叶倩,WeiHan,GuangjunZhang,YingqiuMa,ZhongjianLi,JianpingChen,QianYe

13.CO2/R290制冷热泵双效系统的性能优化宁静红,李慧宇,彭苗,NingJinghong,LiHuiyu,PengMiao

15.地源海水源热泵在天津港建筑中的应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16.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节能工作先进事迹陆永逸

17.开拓创新节能技改成效显著——上海石化腈纶事业部沈振辉同志先进事迹向军

18.扎实工作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狄方同志先进事迹大金

1.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发展状况及政策初探施明融,Shimingrong

3.在既有建筑物中改建分布式供能工程的分析——上海花园饭店分布式供能改建工程介绍林在豪,Lingzaihao

4.老港立体式多模式新能源体系老港新能源项目组

8.电厂空调系统设计末端设备选型分析张先提,施逵,zhangxinadi,Shikui

9.烧结工艺余热利用多种技术方案的比较研究胡深亚,潘卫国,姜未汀,王文欢,章玲,HuShen-ya,PanWei-guo,JiangWei-ting,WangWen-huan,ZhangLing

10.蓄热式烧嘴在加热炉上的应用常志明,张太杰,吴亭亭,ChangZhiming,ZhangTaijie,WuTingting

11.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企业节能管理陆文耀,Luwenyao

13.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力推行节能减排——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节能工作先进事迹节能办

14.走管理和和技改相结合节能减排之路——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王毓璐先进事迹汇众办

15.他——兢兢业业耕耘节能园地——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张建同志先进事迹钱光禄

1.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陈志鑫,汪晓健,Chenzhixin,Wangxiaojian

2.国际大城市采暖制冷低碳化对上海的启迪张丽虹,施明融,王智强,姚珉芳,蓝毓俊

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采暖和供冷研究姚豫龙,Yaoyulong

9.浅谈节能型电梯与智能电网的衔接上海节能徐卫玉,吴国良,Xuweiyu,Wuguoliang

11.CB-DT系列电动机节能系统的应用谢后林,陈瑛,Xiehoulin,Chenying

12.梅钢公司废水回收利用进展陈小芸,马骏,夏圆圆,ChenXiaoyun,MaJun,XiaYuanyuan

13.认真学习节能政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陈振千,Chenzhenqian

14.依靠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成效大——浦东煤气制气有限公司节能工作先进事迹李光先

15.深入现场不断推进节能减排——上海电站辅机厂戴丽娟同志先进事迹徐洪

16.他在节能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东方航空公司沈光宏同志先进事迹汪珍

1.上海市经团联召开节能减排JJ小组活动试点工作交流大会充分发挥企业节能减排主体作用努力开创上海节能工作新*面韩正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吴兰芳

2.交运部水运*宋德星*长在"港航共建绿色水运技术交流现场会"上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共建绿色水运众合

7.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发展机制徐丽,练成燕,金豫佳,黄叶飞,Xuli,Lianchengyan,Jinyujia,Huangyefei

8.南市电厂改建为太阳能热发电厂的设想李钊明,赵良华,胡海燕,缪同群,张贵彦,伍志军,LiZhao-ming,ZhaoLiang-hua,HuHai-yan,MiuTong-qun,ZhangGui-yan,WuZhi-jun

10.高炉脱湿鼓风技术在梅钢公司的应用陈海蓉,陆爱娟,Chenhairong,Luaijuan

11.自备汽轮发电机组为企业带来节能效益范琳琳,FanLinlin

13.全员参与节能科技推动节能——上海汽轮机厂节能工作先进事迹夏惠忠

14.深入调研结合实际不断推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海虹桥机场余成轩同志先进事迹茆赟

15.推进企业科学节能的领头人——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黄平同志先进事迹石丽俊

1.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确保完成今年节能降耗目标——2010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开幕式隆重举行艾宝俊副市长致辞众合,Zhonghe

2.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千方百计完成节能目标上海工业节能高峰论坛——第八届上海节能论坛召开众合,Zhonghe

3.国内首创内容丰富产品先进2010年上海节能服务产业展览会成功举办"上海合同能源管理高峰论坛""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信息会"同时举行众合,Zhonghe

4.上海节能践行承诺实施"上大压小"与设备改造周世平,Zhoushiping

7.加强基础管理加快结构调整坚决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王文西,Wangwenxi

9.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沈龙海,Shenlonghai

11.泰豪节能投资创新模式张纪文,Zhangjiwen

12.老式配电变压器更新对策初探张华,徐凡,李关定,周佃民,Zhanghua,Xufan,Liguanding,Zhoudianmin

13.某厂房全新风恒温低湿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姚可丹,吴喜平,YaoKedan,WuXiping

14.组合式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装置上海和衡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卡诺节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6.某厂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的可行性分析陈慈平,于航,李继领,孟二林,陆爱军,钱进,Chenciping,Yuhang,Lijiling,Mengerlin,Luaijun,Qianjin

18.特检科技推进特种设备节能减排——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节能工作先进事迹薛季爱,蔡昊,徐国强

19.节能降耗技术攻关的领路人——上海大众祥源动力供应有限公司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祥源

20.他——孜孜不倦探索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之路——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杜坤杰同志先进事迹柴梅

3.***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众合

4.201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将于6月12日-18日举行主题: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众合

6.非并网风电对超大规模风电利用的战略意义和路径顾为东,Guweidong

7.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系统魏葳,骆仲泱,赵佳飞,寿春晖,张艳梅,武婷婷,倪明江,Weiwei,Luozhongyang,Zhaojiafei,Shouchunhui,Zhangyanmei,Wutingting,Nimingjiang

9.京沪高铁上海虹桥铁路客站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简介陈东杰,李京,张倩

10.地面采暖混水泵小流量大温差运行特性与节能性分析任庚坡,RenGengpo

11.结合仿真模拟技术看建筑节能孙娅,SunYa

12.浅析节能技术在世博园区移动*房基站内的应用黄赟,Huangyun

14.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铁路企业中应用王天宁,丁巍,Wangtianning,Dingwei

15.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徐汇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徐汇区节约能源办公室

16.提高统计质量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保证——上海闵行区统计*节能工作先进事迹张鲁

17.他为节能改造忘我工作——华山医院陈正松同志节能先进事迹上海节能黄庆

18.为创建节能型校园他交出了出色答卷——同济大学能源管理中心胡承益同志节能先进事迹张宏

19.2010年上海节能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上海电气杯》节能知识竞赛

1.2010年上海市工业节能工作会议召开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今年工业节能目标艾宝俊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众合,Zhonghe

3.整体提升上海工业能效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实现工业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王坚主任在上海市工业节能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众合,Zhonghe

4.多管齐下推进工业节能切实保障完成年度目标浦东新区人民**

5.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探索产业节能新路闵行区人民**

6.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积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7.加速整合加强管理推进集团节能降耗落实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8.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力推行节能减排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

9.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抓手推进生态低碳经济发展金桥出口加工区

11.在火电领域树起节能减排标杆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2.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科技应用李光明,徐竞成,贺文智

13.上海节能上海地区可持续能源利用——2010世博园区永久场馆建设葛曹燕,韩继红,Gecaoyan,Hanjihong

14.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太阳能应用技术郝国强,赵国靖,刘勉,于霄童,吴洲,李红波,Haoguoqing,Zhaoguijing,Liumian,Yuxiaotong,Wuzhou,Lihongbo

15.江水源热泵在世博场馆中的应用马宏权,龙惟定,Mahongquan,Longweiding

16.智能用电楼宇节能综合控制的实现方式朱彬若,张慎明,王虎,Zhubingruo,Zhangshenming,Wanghu

18.上海造币厂太阳能工艺热水系统俞增盛,宋丹丹,毛时为,石丽俊

20.细部着手点滴做起全力推进节能工作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节能先进事迹扈敏扬

21.在节能道路上他留下了清晰的足迹——上海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任赢辉同志先进事迹中新

22.他——抓节能降耗突破口有成效——上海市公安*卢湾分*沈安平同志先进事迹张军

1.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全面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上海市召开2010年全市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众合,Zhonghe

2.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华东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之路李瑞庆,Liruiqing

8.长三角地区村镇生活用能状况的调研与分析赵晓刚,陆瑞阳,顾韬,徐程烨,皮英俊,XiaogangZhao,RuiyangLu,TaoGU,ChengyeXu,YingjunPi

11."集装箱岸桥风能照明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许力,曹仪明,Xuli,Caoyimin

13.整车厂循环水泵系统节能方案选择与应用上海节能车智勇,徐翔,琚伟强,Chezhiyong,Xuxiang,Juweiqiang

14.电力仪表在大型公建电能分项计量中的应用周中,Zhouzhong

15.坚持创新强化管理创建节能型企业——上港集团节能工作先进事迹工技

关键词:供热工程热负荷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可再生能源概念和内容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可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内容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特点为:清洁、高效、环保、节能、经济、保护资源等。

有效开发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对增加能源供给,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常规能源出现短缺

我国煤炭储量6000亿吨,人均储量462吨,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储量16000万吨,占世界总量2.3%,只可开采20.6年,大大小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吉林省煤炭储量20亿吨,年开采量4000万吨,外购5000万吨,年消耗量9000万吨,石油储量14亿吨,年开采量650万吨(限量开采),按目前吉林省耗煤量,吉林省自给只可供应20多年。吉林省是能源缺口大省,随着我省GDP快速发展,常规能源需求逐年加大,必将导致常规能源价格提高,能源危急即将来临。

我国目前煤炭年消耗量15亿吨左右,世界第一位,石油消耗量接近2亿吨,世界第四位,我国发电量以火电为主,占总发电量65%左右。吉林省十一五装机容量1890.6万千瓦,供热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63%,供热机组大部分为凝汽式机组,热电联产年平均效率最高达42%,其中60%左右的热量和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温室气体)排入大气,这种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是我省乃至我国节能减排中最大的课题,重中之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8亿农民人均碳排放较低,但单位国内总产值碳排放是发达国家几十倍。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全世界做出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据国内权威人士统计,目前我国实际上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我们仍在德班会议上坚持强调人均排放量,减排形势严峻。

根据上述两个原因,为我省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把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总体战略目标之一是非常必要的。

三、吉林省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状况及十二五期间的重点

1、状况

2008年后我省通过住建部、财政部审批了8个示范项目,6个示范市县,共获国家1.69亿元奖励,用于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建设。地方**配套30%左右,总计完成871万㎡(热泵、太阳能)。自主开发应用水源、土壤源、工业源热泵项目供热面积420万㎡,太阳能1400万㎡,已建成20座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171.6万千瓦,建成并投入运行3个秸秆发电厂,总装机规模7.2万千瓦,正在建设4个秸秆发电厂,总装机规模11.5万千瓦。目前我省在建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均为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总规模3万千瓦。

根据我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十二五期间应发展的重点项目为:

(1)白城、洮南、大安、镇赉等西部地区,太阳能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日照率65%以上,适合发展光电项目;全省太阳能日照时数在2200~3000小时,日照率在50%以上,全年总辐射量为110~130千卡/cm2,属太阳能利用三类地区,全省可全部发展太阳能光热项目。

(2)白城、洮南、大安、镇赉、吉林、珲春(长吉图沿线)地下水资源丰富,可考虑发展水源热泵项目,尤其白城市、珲春市地下水水量充足,回灌条件较好,是应用水源热泵项目的重点地区。全省有污水厂的各城市,可发展污水源热泵供暖项目。

(3)我省西部地区可发展风力发电,因为风能资源等级在2.5级以上,判定距地面50米高处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50瓦/㎡以上,且风速风压较大、稳定,为富风区。

(4)长春地区周围,四平地区周围应重点发展生物质能,该地区是粮食主产区,秸秆量较大,可向发电和集中供热方向发展,但生物质能技术和原料市场运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收购、存储、晾晒),且裂化技术有待开发。

(5)急需重点突破项目应是热电厂利用工业源热泵项目。

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的第一年,我省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暖房子工程),拆拼小型锅炉房,墙体保温,换节能窗,管网平衡,热计量全省完成近5600多万平方米,国家、省、地方财政投入将近100多亿资金,这项工程是民生、民心工程,深得老百姓称赞。预计年节煤平均约120万吨左右(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节煤22公斤标煤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为每年6360吨,二氧化硫每年减排量672吨,成绩突出。应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把我省的1.1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实现吉林省建筑低能耗,低排放目标。

我省大部分地级城市都建立了热电联产发电厂,既发电又供热,预计2015年装机容量可达1200万千瓦,供热发电厂全部为凝汽式,这种凝汽式机组高温高压蒸汽发电做功后,尾部低真空蒸汽无法利用,热量只能靠冷却水冷凝排放大气,综合热效率平均为35%~42%之间,有58%~65%热量损失排入大气。如果**协调电力系统、供热公司利用工业源热泵技术,调整热电厂周边供热面积,实施工业源热泵梯级利用技术,回收热电厂58%~65%的热量供热,吉林省有可能实现2亿平方米的余热供热面积资源,预计可实现年节煤量5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年减排量26.5万吨,二氧化硫年减排量280吨,这项可再生能源技术成熟,四平热电厂已有成功示范项目,这项利用工业源热泵吸收冷却塔热量技术,投资省(投资大约每平方米需要100元左右),可操作性强,节能减排量大,清洁环保,运行成本低(是目前供热成本的2/3),该技术应与暖房子工程同等重要,且重中之重。

为推进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与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法规、技术标准、建立财政倾斜激励政策和税收政策,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从立法、总体规划、技术标准完善、立项、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引导,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管理机构,规范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建筑规范化应用的社会氛围,为我省在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能耗占总能耗比例15%的目标做出努力,逐步实现我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要解决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加大对新能源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公共研究平台建设支持的力度。我们应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事业。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投入,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参考文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攀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强调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把节能减排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立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路和工作措施,建立“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监督、人人行动的良好*面。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路。一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攀西资源的特性和攀钢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绝大部分是结构致密的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和金属回收难度大,曾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法利用的“呆矿”,且矿石硫含量相对较高,在目前世界钢铁领域还未找到冶炼系统烟气脱硫最佳办法的情况下,攀钢冶炼系统烟气脱硫工作难度则更大;攀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建设起来的钢铁企业,环保历史欠账较重。为此,攀钢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的硬约束,并纳入企业“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以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攀钢认真落实*中央和***关于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攀西资源特点和自身发展实际,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定攀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实施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排污监控、末端资源化治理等配套措施,推动企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努力把攀钢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三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重点内容。攀钢坚持以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减排,基本思路是:从管理节能、结构节能、系统节能和技术节能着手,持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从老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着手,持续推动清洁生产;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资源循环使用着手,建立起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体系。

2、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战略措施。一是领导体制。攀钢及各下属单位先后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指导部署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并督促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同时建立了*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形成了节能减排工作群策群力的合力。二是责任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标准》、《能源介质管理标准》、《攀钢“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标准》等系列制度;建立了重大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承包责任制、重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效果承包责任制、重点单位全年无环境污染事故承包责任制等,形成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责任体系。三是监督机制。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制定完善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重点是检查各单位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四是考核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把能源消耗指标考核体系、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利润指标纳入奖惩考评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约束,并与领导干部任职业绩、薪酬和任免考核挂钩。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起点、高投入,实施关键和重点环节改造,全面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攀钢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关键和薄弱环节人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老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企业能源消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1、坚持高投入,着力解决环保历史遗留问题。攀钢重点针对一期建设的历史欠账,加快环保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积极抓好攀枝花地区炼钢转炉系统烟尘治理、废气回收,炼铁高炉系统废气粉尘治理,焦化系统生化废水、焦炉粉尘治理,轧钢系统废水处理,钛白粉废酸、废水治理,尾矿治理以及攀成钢高炉、转炉区域粉尘治理,攀长钢冶炼区域烟尘治理等一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认真解决遗留的老污染治理欠帐,企业环保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攀钢每年认真按照省、市**提出的限期治理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促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十五”以来共投资25.76亿元,实施环保项目建设150余项,仅2005-2007年,攀钢先后完成了包括省、市**限期治理项目在内的污染治理项目达45余项。

2、坚持环保“三同时”,狠抓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攀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环保跟踪、监管和控制,切实抓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所有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施工设计都进行了环保审查,在项目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全面跟踪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认真执行项目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等办事程序,确保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部通过上级环保部门组织的评审和批复后才动工建设,并严格做到新建项目的配套环保设施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施工、运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有效杜绝了新污染源的

产生。其中,投资17350万元用于煤化工厂新1、2号焦炉干熄焦和推焦除尘等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每年节约4万吨标准煤,减少烟粉尘排放600吨;新钢钒投资6500万元用于新1、2号转炉煤气回收,每年可节约4.28万吨标准煤;攀成钢投资30398万元用于特管厂搬迁改造的节能配套工程,每年可节约17万吨标准煤。

3、坚持以零排放为目标,加快废液综合治理步伐。攀钢工业废弃液体主要是废水和废酸。废水治理方面,“十五”以来攀钢用于水污染防治的投资达2.04亿元,完成水污染防治项目33项,重点项目有:矿业公司尾矿系统单系列过江改造、热电厂一、二期灰渣水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发电厂冲渣水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热轧板厂浊环水系统改造、攀成钢轧管新区10000t/h的废水综合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攀宏钒制品厂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改造、钛业分公司钛白粉厂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矿业公司选矿厂控制尾矿废水入江整治等。目前攀钢每年重复用水量为17.8亿m3左右,重复利用率达到93.56%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4.86百分点。其中,投资1173万元用于热轧板厂浊环水系统改造,年节约新水130万立方米;投资300万元建设发电厂锅炉灰渣水深度处理设施,年节约新水306.6万立方米;投资4770万元建设攀成钢废水集中处理站,使攀成钢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废酸治理方面,目前已全部实现循环使用。其中,投资4800万元建成和冷轧厂两条盐酸再生线,年回收盐酸3万多吨、铁红4000多吨;钛白粉厂与四川攀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年处理能力16万吨的废酸浓缩装置,实现了废硫酸的闭路循环利用。

4、坚持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抓好废气治理项目建设。攀钢工业废气治理主要是粉尘治理、烟气脱硫和煤气、蒸汽回收利用。“十五”以来,攀钢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达16.72亿元,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00余项,其中,新钢钒投资21637万元对炼铁厂1-3号高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量达到22202吨;投资24570万元对提钒炼钢厂3座老转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2845吨;攀成钢投资3800万元,对冶炼系统进行除尘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5500吨;攀长钢投资3400万元进行4座电炉烟尘治理,年减少烟粉尘排放3200吨。2007年,新钢钒提钒炼钢厂首次实现负能炼钢;攀钢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82642.79吨,同比降低4335.59吨。

5、坚持以循环利用为根本,狠抓固体废弃物治理。攀钢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主要是炉渣、尘泥和尾矿。炉渣利用方面,2001年组建攀枝花环业公司,专门从事冶金废渣的开发和利用,形成年处理高炉渣480万吨的能力,实现了炉渣全部回收利用,使“死渣场”变成了“活渣场”,目前已累计处理废渣1330万吨。尘泥回收利用方面,含铁尘泥通过返回烧结工艺或炼钢工艺,焦化尘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