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策略基金怎么看收益(现在基金市场稳定吗,有没有好的基金推荐下)

现在基金市场稳定吗,有没有好的基金推荐下

目前市场正在回调虽然没有什么太大风险但还算平稳。而基金市场相对而言还算可以。对于新手可以选择高于银行储蓄的债券基金,如招商债券、华夏债券等。对于有承受能力的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如嘉实策略、增长。华夏增长(仅能定投)、银河行业、天治创新等。这些都是去年年增长率最高且还可申购的。如果觉得选择和操作相对麻烦且风险太大,那么您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平摊风险降低成本,且会有15%的年收益。

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基金是什么行业?

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基金属于金融行业。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涵盖了科技、互联网、医*、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基金经理通过精选优质个股,运用研究和投资策略,追求长期投资回报。基金的目标是通过参与成长型企业的投资,跟随行业发展趋势,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增值。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怎么样

好。1、投资策略成熟。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采用的是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相结合的投资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选择优质标的,通过精准的择时、滚轿择股和风裤兄控等手段来实现收大纯肆益最大化。2、投资经验丰富。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的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怎样在网上查询基金收益?

  查询方法:  

1、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登陆一下财经网站,查询到自己所持有的基金份额,然后根据公布的业绩计算出收益。如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就可以到基金网站查询,然后根据自己的份额计算出来。  

2、直接登陆自己所购买基金的平台查询,如是在证券公司购买的,直接登陆证券账号,然后选择基金,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来自己的收益的。  

3、自己不会查的还可以联系客服,比如是在证券公司买的,可以打电话咨询客服,或者直接去到证券公司营业厅前台咨询,然后可以把基金信息打印出来。  

4、在银行购买的理财基金,也可以直接到购买网点哪里喊客户经理帮忙查查询收益,如开通有网银的话,也可以在网银查询。

华商策略基金怎么样

不好

基金怎么看盈利收益率?

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就是指基金在一定时间期限内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总额的比值。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基金的投资收益越好。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基金的历史盈利收益率和当前市场情况,来判断这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投资收益,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和谨慎,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基金。

高手们,推荐一些股票,或者基金年收益超过百分之十的,谢谢

目前大盘经过大幅下跌,风险已经充分释放,国家队进场,政策底已经出来了。不用恐慌,目前可以充分考虑股票型基金了,年收益非常可观,而且相对股票更加安全。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一般规定股票仓位在70%以上,意味着即使在一个下跌市场中,基金经理最多只能把股票仓位降低到70%。所以这类产品一般被认为风险较高,但市场走牛时收益也比较高。对待股票基金,投资者必须明白的是,一旦判断市场走熊,就应该及时赎回基金,以规避风险。这类工具非常适合对投资时机有一定认识的投资者。另外,每一只股票型基金都有其自身特点,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喜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海富通国策导向股票这只基金在大盘股行情来临之前还显得平淡无奇,而且毫不起眼。但在最近几个月中,这只基金几乎赚取了过去3年里的大部分收益,以至于成为3年期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以33.49%的3年年化收益位列同类基金榜首。2014年(截至12月23日),其收益率达到72.79%。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只基金作为蓝筹基金而言规模偏小,2014年三季度末该基金只有5.16亿元而已(最近还暂停了申购)。另外,这只基金3年里一共换了4位基金经理。华宝兴业新兴产业非常典型的新兴产业基金,以中小盘股为主。这只基金2013年以60.43%的业绩艳压群芳(当年是创业板的结构性牛市)。而2014年至今,其收益率为20.67%,显然是因为未能参与到这一波大盘股行情中。但谁又知道2015年小盘行情能否卷土重来呢?若仍然看好新兴行业,这只基金倒不妨作为候选。基金经理郭鹏飞同时也是华宝兴业投资部总经理,郭鹏飞管理这只基金已经长达4年。汇添富民营活力股票该基金属于民营经济概念基金,同时也主打中小盘股。由于自成立以来业绩出色,一举成名。在汇添富民营的光环下,第一任基金经理齐东超2014年年初出走私募,且颇为顺风顺水。接班人朱晓亮的成绩也可圈可点,2014年至今收益率39.87%(虽然错过大盘股行情,但绝对收益还是不错的),似乎两者之间的交接还算顺利。其第一大重仓怡亚通、第二大重仓宋城演艺和第三大重仓青岛金王,都是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股票,背后可供挖掘的投资题材均比较丰富。宝盈资源优选股票名字虽然叫“资源优选”,但前十大重仓股竟然和资源类股票毫无干系。基金介绍上赫然写着“本基金根据研究部的估值模型,优选各个行业中具有资源优势的上市公司,建立股票池”,想来所谓的资源优选有极为宽泛的定义。不管噱头如何,2014年以来这只基金收益率55.54%,3年年化收益率28.26%,成绩单也是相当漂亮。基金经理彭敢管理该基金4年有余。银河行业股票这是一只多年来一直上榜的老牌基金,但永远低调。目前该基金规模为52亿元左右,持仓以中小盘股为主,却仍然在2014年获得38.1%的收益。2014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持有大把互联网、科技类股票,比如2014年的大牛股卫宁软件位列第一大重仓。精选个股能力突出,基金经理成胜管理该基金超过4年,也是基金圈内一员老将了。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该基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型”基金,至少从其过去的持仓看,投资组合中几乎是一箩筐中小盘股,而且以成长股为主。2014年该基金业绩很漂亮,收益率高达63.32%。从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看,至少是挖到了几只大牛股,比如,第一大重仓股闽福发A,2014年上涨了约4倍,上海钢联也上涨了一倍有余,还有上涨了约3倍的安居宝。目前,基金规模约12亿元,对中小盘股风格基金来说倒是正好。中邮核心主题股票有人说中邮基金的风格就是熊市里跌得多,牛市里涨得也多。很多人知道最近火热的80后基金经理任泽松(他管理的基金还没到3年),其实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颇有两把刷子。比如这只基金,过去3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6.9%,2014年来收益率63.83%。和任泽松那只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相比,不相上下。两者主要差异其实是2013年。这只基金2014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里还有券商股,如果持有到年底,基本是赚了完整的一波行情,眼光的确“毒辣”!华商价值精选股票作为近几年来默默崛起的本土基金公司,华商一直以稳健的股票投资为其特色,投资风格也是颇接地气的。这只基金过去3年年化收益率26.89%,2014年至今收益率51.62%,过去每年都有不俗表现。投资以中小盘股为主,风格更偏向成长股。基金经理刘宏管理该基金近4年。信诚深度价值股票(LOF)该基金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基金,2014年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2014年至今收益率41.34%。值得一提的反而是2013年的创业板行情里,该基金收益率也达到了26.82%,长期业绩稳健。不过,这只基金的规模已经极度迷你,三季度末的数据看已经不足1亿元。银河创新股票银河基金旗下的股票基金,规模偏小,目前不足10亿元。2014年至今已取得了22.89%的收益水平,显然也是因为错失了大盘股行情。不过有趣的是,晨星显示这只基金的风格是大盘成长,但其前十大重仓又是清一色中小盘成长股。光看数据,基金经理的策略倒是很有点神秘感。兴全绿色投资股票(LOF)当初发行时,很多人质疑“绿色投资”概念虽好但不一定真能赚钱。现在回头看,新兴产业里能被划分到“绿色”领域的股票,不仅不少,而且表现也值得称赞——这只基金2014年至今收益率为38.78%,2013年收益率为43.87%,过去3年年化收益率25.69%,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截至2014年9月末的前三大重仓分别是汇川技术、瀚蓝环境以及上海家化。

新的一年,比较看好的基金有那些?

激进的基金华商旗下的华商策略、动态阿尔法偏股型基金可关注富国天惠,金鹰中小盘、南方优选价值、嘉实服务。稳健的债券型基金可关注富国优化、嘉实多元

7年多年化回报19.8%,华商基金周海栋:现在寻找硬科技标的,新能源景气度都不错,但估值已经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华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权益投资总监周海栋在近日的一场直播交流中,介绍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并对市场上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享。

周海栋是投资报精选出的“TOP30基金经理”之一,他管理的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曾多次获得金牛奖。

这一只代表作,在他7年出头的管理时间中,取得了268.56%的回报,年化收益19.83%。

已于2021年12月离任的华商策略精选基金,也在其管理的7年多时间中,获得了234.48%的回报。

另外两只在管的产品——华商乐享互联和华商优势行业也分别取得了264.65%和181.48%的回报。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7.11

周海栋2010年加入华商基金,之前曾在中金公司等处就职,2012年就任基助,2014年起开始管理基金。

他的投资框架主要围绕三点,一是根据两年的时间中枢看待行业的变化,二是估值,三是结合前两者看风险收益比。

根据风险收益比的比较,来动态调整组合的持仓。

由于非常注重估值和中期的景气度,周海栋的操作从结果上看往往偏左侧。

比如在2020年初时基本清仓电子,在2020年中时大幅减仓医*,都是典型的提前操作。

对于当前的市场热点新能源,周海栋认为,虽然新能源无论从短期还是中期来看,其景气度都没有问题,

但是,估值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市场对于景气度的良好预期。

投资报整理提炼了周海栋的交流要点和精彩内容:

1.为什么经常从结果上看,会出现比较多偏左侧的交易。

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第一是我一开始讲的,我会比较关注未来一到两年的景气度,

那这就说明,未来三个月或六个月的景气度的重要程度,在我的观察里面相对来说是偏弱的。

所以通常来说,这个就会跟市场在特定的时间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比如说,未来三到六个月还是不错的,但是我判断未来一到两年可能出现一些毛病的时候,那我可能就会提前撤出来了。

但那时候市场可能还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因为他三到六个月的景气还是不错的。

2.我的观察时间周期,一般是以两年为中枢,看未来两年的行业的变化。

在这个时间周期内比较好的行业,我会再比较它的估值情况,以及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宏观变化,进而做行业的选择。

在行业的选择结束之后,进行个股的选择,基本上就这三个步骤……

我是把整个事物,或者说行业的变化也好,公司的变化也好,都把它归为周期的节奏。

只不过周期的长度,或者周期的时间是不太一致的。

比如说成长性行业,它的周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从比较小长到比较大,再到成熟期,这样的周期。

通过历史可以找到,哪个阶段的投资会比较有效。

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通常认知的周期,就是供需不匹配导致的这种周期。

它通常会是2到3年的一个轮回。

我把这两个,都放在周期的框架里面来看。

周期更多的是看待景气波动的一个方法,

所谓的概率,更多的是看待估值变化的一个方法。

这个概率涉及的是估值变化,影响估值的东西有很多,

未来一段时间内,变化的方向和情况不是那么确定,所以我更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来看他。

这两个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风险收益比的概念。

3.我是建立在一个更长周期的时间,去看这个事情。

现在大家讨论的比较激烈的衰退,哪怕是放在过去40年维度,来看这个所谓的衰退,

每次经历时间也就是一、两个季度到三个季度这样一个时间。

因为供给原因导致的一轮长周期的景气中间,因为需求原因导致的短期的这种波动,通常也就是在两到三个季度左右的这样一个波动。

所以,在我的投资框架里面,我可以接受两到三个季度相对来说比较不太好的结果。

4.我对新能源的判断,当前的位置和我2020年的时候看电子和医*的状态,或者去年7、8月份看新能源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觉得短期景气度,甚至是中期一到两年的景气度,问题依然不大,但是估值已经很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所以在这个条件下,他未来两年的风险收益比,也不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选择。

5.总体现在,成长里面还是有一些自下而上的机会的。

因为市场在目前的状态下,有好多行业短期的景气度或多或少受了一些影响,包括疫情、成本等等。

有一些长期还不错,短期不是特别好的品种,还是有一些机会。

我现在会比较关注于这种硬科技,

就是所谓技术创新,完全从供给侧能够找到一些替代机会的领域。基本上更多是自下而上的一些机会。

中观从需求考虑,就是完全从赛道的角度,能够找到的机会确实现在比较少。

不像前几年能够从赛道去配到许多行业,现在可能符合我要求的行业确实比较少。

以两年为时间中枢,

用两到三年的眼光看问题

问:请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具体的投资逻辑。

周海栋:相对来说,我总体看得会比较中期一点,

观察时间周期一般是以两年为中枢,看未来两年的行业的变化。

在这个时间周期内比较好的行业,我会再比较它的估值情况,以及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宏观变化,进而做行业的选择。

在行业的选择结束之后,进行个股的选择,基本上就这三个步骤。

问:你对周期的理解特别深刻,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是如何看待周期的。

周海栋:我对周期的法相对来说会比较宽泛一点。

我是把整个事物,或者说行业的变化也好,公司的变化也好,都把它归为周期的节奏。

只不过周期的长度,或者周期的时间是不太一致的。

比如说成长性行业,它的周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从比较小长到比较大,再到成熟期,这样的周期。

通过历史可以找到,哪个阶段的投资会比较有效一点。

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通常认知的周期,就是供需不匹配导致的这种周期。

它通常会是2到3年的一个轮回。

我把这两个,都放在周期的框架里面来看。

周期更多的是看待景气波动的一个方法,

所谓的概率,更多的是看待估值变化的一个方法。

这个概率涉及的是估值变化,影响估值的东西有很多,

未来一段时间内,变化的方向和情况不是那么确定,所以我更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来看他。

这两个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风险收益比的概念,我总体是看风险收益的情况。

短期与中期景气度的冲突

造成了交易偏左侧的结果

问:你的交易可能会偏左侧,你是如何去评价的?

周海栋: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经常从结果上看,会出现比较多偏左侧的交易。

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

第一,是我一开始讲的,我会比较关注未来一到两年的景气度,

那这就说明,未来三个月或六个月的景气度的重要程度,在我的观察里面相对来说是偏弱的。

所以通常来说,这个就会跟市场在特定的时间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比如说,未来三到六个月还是不错的,但是我判断未来一到两年可能出现一些毛病的时候,那我可能就会提前撤出来了。

但那时候,市场可能还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因为他三到六个月的景气还是不错的。

这是一方面,那反过来也一样。

我觉得可能未来一到两年是不错的,但是三到六个月的情况很差。

这时候,我可能就会觉得还可以,市场可能觉得还不太行。

这个就是时间维度、导致的偏左侧的一个重要原因。

风险收益比也是类似的情况。

跟市场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对景气度的判断因素导致的。

另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相对来说,会比较喜欢估值上不特别贵的一些品种。

但凡是便宜的东西,它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毛病的。

我通常能接受的毛病就是,它在短期内不是特别好,但是未来还有机会,或者说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变好。

所以这样也会导致,组合会偏左侧。

主要就是这两个因素导致的,

第一个因素是我看的时间维度,可能跟大家有一定的区别。

第二,我确实比较关注估值偏便宜一些的品种。

基于风险收益比

做组合动态调整

问:关注你过往持仓的变化,你研究员覆盖周期行业,但早期管理产品的时候,并没有配这个行业。

包括2020年减仓电子和医*,然后2021年减配新能源,就一定程度来讲,都是提前进行了布*和调整。

能跟大家回顾一下过去这几年的投资逻辑吗?

周海栋:这几个大的行业调整,跟我的整个投资框架是比较一致的。

我在2020年初大幅减仓电子,和2020年中大幅减仓医*,主要逻辑还是在于:

我会比较关注两点,

第一就是未来一到两年的景气度;

第二,估值;

第三就是结合这两个情况,看未来的风险收益比。

在2020年初和2020年中的时候,其实电子出现的问题是,未来一到两年的景气度,甚至短期景气度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它的估值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

即便能兑现未来的景气度,我个人当时认为,它的风险收益比也不是特别划算了,

能找到其他更有性价比的方向去配置,所以当时就基本清空了电子的仓位。

到2020年中,六月份基本上对医*也是类似的判断。

那时候,随着疫情的发酵,医*还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下。

但是也跟当时电子类似的一个思路,

就是认为,放到一个中周期来看,它的性价比已经不是那么划算了,虽然短期的景气度很高。

2021年8、9月份,新能源也是类似的思路。

景气度没问题,但是放到一个中周期来看,它的性价比不够,性价比不是特别好。

所以就进行了减持,还是在这个框架里面的。

基于中期看待供给格*

有色、传统能源未来的中周期很确定

问:你后面还会不会去布*顺周期了?对这个行业当前是怎么看的?

周海栋:总体上,我还是会坚持现有的这个思路。

但是,所谓的顺周期并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

我个人买这些行业的逻辑,跟顺不顺周期不相关,我买它更多是基于供给逻辑买的。

我买的这几个,有色、传统能源的品种,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估值情况很低。

第二是,在未来的中期,我个人觉得整个情况也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在未来两年周期的范围内,我个人认为景气度不错,就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决定这些品种的其实就是一个供需情况。

供需情况的话,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供,第二是需。

供给情况,其实未来的中周期是很确定了,

所有上游这些产品的供给情况,都很紧张,而且,这是由过去五年或者十年的低资本开始导致的,一时半会变不了。

第二,需求情况,需求情况现在很悲观。

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来讲,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因为基本上从市场上看下来,做空交易是一个最火的时间,已经跌出了经济危机的一个感觉,所有上游这些产品。

但是本质上是这样的,我们去看这个东西,我是建立在一个更长周期的时间,去看这个事情。

现在大家讨论的比较激烈的衰退,哪怕是放在过去40年维度,来看这个所谓的衰退,

每次经历时间也就是一、两个季度到三个季度这样一个时间。

因为供给原因导致的一轮长周期的景气中间,因为需求原因导致的短期的这种波动,通常也就是在两到三个季度左右的这样一个波动。

在我的投资框架里面,我可以接受两到三个季度相对来说比较不太好的结果。

然后,估值上又给了我比较好的保护。

因为我投的毕竟不是商品本身,是投的股票,股票本身它背后是有投资者对他的预期在里面。

在目前这样的估值条件下,事实上投资者已经给了衰退和价格下降一个比较充分的预期了,

所以,股票下行的风险是要比商品下行的风险更小一点。

就是说,即便商品下行,股票下行的风险也有限。

但是,撇除说两到三个季度这种衰退期来看的话,那在未来更长期的时间内,可能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窗口期。

现在来谈周期的看法,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间点。

各种宏观大咖的一些判断,基本上都比较看空原材料,比较看空这两个行业。

但是我跟他们也不矛盾,他们更多看的是一个偏短周期的,或者说两到三个季度的,这样一个需求面的变化。

那我看的,更多是基于两年为中枢,两到三年的一个供给的刚性,以及结合估值去考虑的,一个更长周期的景气的变化。

新能源金属未来2年会有量的释放

问:有色,煤炭,这两个细分行业,你是怎么看的?

周海栋:有色里面还有差异,现在比较好的是那个新能源金属。

新能源金属的问题,正好跟我刚才说的是反过来的,

因为新能源金属,属于未来一个季度还是会不错的,两个季度有可能也还不错。

但是,站在未来两年这个维度来看,又看的不是特别清晰的这样一个状态。

因为它的供给,今年可能有一些delay,

但是在明年、后年还是会有比较大的量的释放。

所以,在目前这样一个投资回报率的情况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

回到我那个框架,在这个估值下,在他目前的壁垒下,

他当前的三个月、六个月的景气度还不错,但是两年的景气度不太好说的情况下,我可能就不是那么的喜欢了。

当然有可能市场短期会表现还不错。

新能源的短中期景气度都没有问题

但是估值已经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问:大家对新能源的关注度也是直线向上,包括新能车的产业链和光伏,你是怎么看待?

周海栋:我观点也比较清晰,当然短期来看这个事情特容易打脸。

我对新能源的判断,当前的位置和我2020年的时候看电子和医*的状态,或者去年7、8月份看新能源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觉得短期景气度,甚至是中期一到两年的景气度,问题依然不大,但是估值已经很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所以在这个条件下,他未来两年的风险收益比,也不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选择。

我这个观点在短期来看,很有可能是不对的。

因为当年也是,2020年卖出了电子之后,其实后面一个季度之内创了新高,涨得特别快。

包括医*也是,6月卖了医*之后,7、8月份涨得特别多,涨得特别快。

现在的新能源也是一样,短期景气度非常高。

这也是我投资的一个问题,就是到最后这个阶段的收益,我往往不太能挣得到这个钱。

消费和医*重现高光较难

但内部仍有丰富机会

问:对于消费和医*这两个行业,后面你会关注吗?

周海栋:这两个行业非常大,其中的细分行业也会有不同的逻辑,泛泛地谈行业意义不大。

当然,2019年、2020年,它们两个行业都是非常高光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要重现这样的高光应该是比较困难了。

但是他俩好处在于,内部都有非常丰富的机会,自下而上依然有很多机会。

关注硬科技,

从供给侧能够找到一些替代机会的领域

问:你在报告里面写,关于科技成长的细分赛道,目前你有没有在关注?

周海栋:总体现在,成长里面还是有一些自下而上的机会的。

因为市场在目前的状态下,有好多行业短期的景气度或多或少受了一些影响,包括疫情、成本等等。

有一些它在长期还不错的情况下,短期不是特别好的一些品种,还是有一些机会。

我现在会比较关注于这种硬科技,

就是所谓技术创新,完全从供给侧能够找到一些替代机会的领域。基本上更多是自下而上的一些机会。

中观从需求考虑,就是完全从赛道的角度,能够找到的机会确实现在比较少。

不像前几年能够从赛道去配到许多行业,现在可能符合我要求的行业确实比较少。

现在市场又开始交易美国的衰退

美联储利率中枢,可能比过去十年高

问:你觉得对于美联储的加息传导到国内的市场,会不会造成哪些影响?

周海栋:加息一开始,大家还是有所预期的。

但是因为俄乌或者说后续通胀的超预期,加息的节奏和幅度超预期的情况下,

它短期对市场有了比较直接的、类似黑天鹅事件的冲击。

但后续的话,其实慢慢就对这个事情呈现一定程度的脱敏了。

但是你往更长期去看的话,其实我还是认为,美联储的长期利率确实是全球资本市场定价的一个锚,

当然,现在市场又开始交易美国的衰退,甚至一定程度上又开始交易美联储有可能有更多放松的预期,市场交易往往会往前提。

但是总体,我个人觉得未来更长期的美联储的利率中枢,还是会比过去十年更高的。

这个对长期资产的波动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只不过这是一个更长期的观点,这个也是我会中长期更加关注价值股的一个原因。

现在国内的通胀压力不同于全球

但长期来看,很难完全脱离

问:那么转过来,你怎么看待国内的通胀形势和趋势?

周海栋:上半年,我们国内的经济从经济增长来看,处在一个比较低水平,显著低于潜在增长的一个状态。

按照十四五目标来推,未来15年的增长,应该年化还有4%左右。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显著低于潜在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短期内的通胀压力,确实也跟全球目前的通胀形势有比较大的区别。

但是再往后看的话,我个人觉得,我们也很难脱离全球目前的一个状态。

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维持国内能源价格相当于全球洼地这样一个位置。

但是,如果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件,如果全球能源价格的高企是一个长周期的问题,那我们也很难去维持目前这样一个状态。

二三季度可能是大宗商品的一个底部

问:关于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下半年怎么看?

周海栋:当前的定价,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了市场比较悲观的预期。

悲观的预期是什么情况?

就是中国经济很差,美元的流动性很差,

十年期国债利率很高,美元指数也很高,整个国外的需求预期也很差。

总体我个人认为,可能二三季度就会是大宗商品的一个底部,先就拍脑袋一下,我可能目前是这样一个看法。

四季度往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以及海外经济衰退预期的兑现,它会带来利率实际宽松的可能或者预期。

所以未来的变化,这两点变化其实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商品价格的表现。

延伸阅读:

1、刘煜辉今天发声:熊市反弹的窗口期就在这几个月,接下来会看到政策的反击,未来中国恐将承受美国更多打压

2、董承非把自己框架讲得最清楚的一次:我也会择时,半导体是周期+成长,选择100-1000亿市值的公司重点关注

3、中庚丘栋荣最新发声:现在投中国互联网就像2003年去买亚马逊,不排除诞生比美国互联网巨头更大公司的可能

4、高善文今天研判:反弹还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股市的长期繁荣,取决于能否不断产生新的伟大的公司

5、12年涨幅17倍,“工控茅”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最精彩的一次演讲:未来的制造业其实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6、投资报回访|7年+4倍的张慧:2022年是一个减量博弈的阶段,胜负手或在于这一点

7、投资报回访|8年6倍多的张骏:2022年赛道股要分化,把眼光更多放到制造业上

-结语 -

投资报原创的稿件,有转载需要的,请留言。

投资报发布的、未标原创的,可直接转载,但需注明来源和作者。

华夏基金都分红了华商策略怎么还迟迟不肯分红呢?难道效益不好?

因为分红可以作为基金经理未来走势的看法的参考。当基金经理对未来走势不看好的时候,而且基金仓位已经降低到底限,出于为投资者负责,基金经理可以选择分红来强制降低投资者的仓位,来保护投资者的资产。当然红利再投资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华夏优势增长在12月的分红表明了该基金经理对未来的看淡,所以选择分红。华商策略没有分红,可以理解成孙建波继续看好后市,觉得可以继续博取更高收益。所以不选择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