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赤字什么意思(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哪个好?)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哪个好?

贸易逆差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称为出超,即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若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贸易顺差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1.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当*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3.贸易平衡(BalanceofTrade)。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地区)**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贸易顺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单月逆差3.5万亿日元!日本外贸“赤字”收不住了,原因是啥呢?

日本财务省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2023年1月份,日本对外商品贸易总金额提升至16.6万亿日元。其中,出口商品金额为65511.76亿日元,上涨3.5%。进口商品金额为100477.83亿日元,增长17.8%。

1月份的外贸逆差扩大至34966.07亿日元——约为3.5万亿,与上年同期相比暴涨59%,且逆差金额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日本外贸逆差再创新高,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啥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矶崎仁彦,在公布信息的当日记者会上表示,进出口动向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能源价格波动等各种因素影响,并特意提到: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产品进口额显著增加。

换言之,今年1月份的高额逆差,与2022年各月份的逆差都是同一个原因导致的,那就是:能源价格高企。对日本这种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的国家来说,逆差高企似乎不可避免,合情合理。

但南生提醒大家:2023年1月份的进口商品金额增长率放缓至17.8%,与2022年各月份动辄就是30%、40%的涨幅相比,下降了很多啊。按正常逻辑,进口增幅放缓,逆差也应该下降啊。

那日本当*没有提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请大家再仔细看看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月度统计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1月份逆差金额再度创新高的背后,的确有进口金额不断上涨的因素。但出口增长乏力的因素,难道就能忽视吗?

2022年12个月份中,只有1月份的出口增长率低于10%,但也达到了9.6%。还有四个月份的商品出口金额超过了20%。

如果2023年1月份,日本的商品出口金额增幅也能达到2022年各月份的水平,那逆差金额完全可以变得较低啊。

但现实却是:今年1月份的商品出口金额增速大幅萎靡至3.5%。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有所滑落的背景下,商品出口动能却无法提上来——市场给了机会,您把握不住,才是逆差创新高的核心原因。

南生认为:背后隐藏的原因,还能继续挖掘

近期,日本内阁府公布了2022年的经济成绩单——按美元计算的名义GDP降至4.23万亿,人均GDP跌至3.38万美元。这个水平,似乎和韩国人均GDP相若了,甚至有可能实现超越。

即使韩国人均GDP在2022年不能实现赶超,那也将会在今年(2023年)实现超越——韩国《朝鲜日报》就是这样预测的。造成上述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都是因为:日本产业落伍了。

但日本却在上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红利期“缺席”了,自己曾经的优势产业——钢铁、机械、传统内燃机汽车、家电等领域又不断受到中国和韩国企业的挤压,多家企业被迫重组、出售业务、甚至关闭。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失败,人口老龄化加剧,优质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等才是“外贸由往年的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金额不断创新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此,网友们认同吗?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国际收支逆差是什么意思?

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我国对外币的供给),需求增加(我国对外币的需求),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

如果该国**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汇,买进本币,**手中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的贬值。

**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

资料分析顺差和逆差是什么意思?

资料分析领域中的顺差和逆差通常是指两个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个特定变量上的差异。具体来说:

- 顺差:当一个群体在某个特定变量上的平均值高于另一个群体时,我们称这个变量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顺差。例如,在研究性别对工资的影响时,如果男性的平均工资高于女性,则可以说在性别这个变量上存在顺差。

- 逆差:相反地,当一个群体在某个特定变量上的平均值低于另一个群体时,我们称这个变量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逆差。例如,在研究年龄对身高的影响时,如果年龄较大的人身高较低,则可以说在年龄这个变量上存在逆差。

顺差和逆差的存在可以表明不同群体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有很多原因,如生物学、社会文化、经济等。在数据分析中,理解顺差和逆差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中寻找规律,并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什么是“贸易逆差”?

展开全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顺差和逆差是什么意思?

出口-进口=净出口。如果净出口是正数,就是顺差。如果净出口是负数,就是逆差。

请问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和人民币不跟美元挂钩是什么意思?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1.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当*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3.所谓挂钩就是固定一个兑换比率,比如固定一美元等于八元人民币,其实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现在不仅中国的人民币没有和美元挂钩,很多国家都没有再和美元挂钩了,原来之所以和美元挂钩是因为美国经济发达,经济稳定,美元坚挺,所以大家都愿意和美元挂钩,现在虽然美国经济还是很发达,可是存在的问题业不少了,美元不再坚挺稳定,更确切点说是美元在持续贬值,就拿人民币来说吧,现在早就1:7.3几了,美元对其他国货币也是一样的,几乎都在贬值至于黄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相比美元和其他国的汇率,黄金和美元的这种关系还好一点,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比美元更好的货币来和黄金挂钩,所以就暂且还是以美元来和黄金进行兑换,其实现在欧元,日元,等很多国家的额货币都挺稳定的!

什么是**预算赤字,什么是外贸赤字?在宏观经济学当中NX是什么意思?为什么T-G=**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预算小于**实际支出,预算赤字外贸赤字:也叫外贸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NX:净出口额T-G=**预算赤字。T指的是**税收,也就是**收入-**的实际收入,这时为负数才能叫**预算赤字,正数则为盈余。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贸易逆差超21兆日元意味着什么

4月2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了2022年度贸易统计初值显示,由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贸易收支为逆差21万72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日本的逆差额扩大至上一年度约3.9倍,增加了16万1000多亿日元,创下自1979年度以来可比数据的最高纪录。日本连续两年出现贸易逆差,逆差额大幅超过了2013年度因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站停运影响而创下的最高纪录(13万7564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日本外贸已经连续20个月出现赤字了。

2022年度受俄乌冲突影响,资源价格高涨,而日元汇率却一路贬值。原油的日元单价创下平均每吨87195日元的历史新高,而日元汇率跌至1美元兑135.05日元,较上年度下跌超过23日元。具体分析,日本进口原油增长70.8%,进口煤炭约为上年度的2.4倍,进口额大增近30万亿日元。出口方面,因汽车、钢铁等坚挺,增长15.5%至99万2265亿日元——原油价格上涨和日元贬值的两重苦叠加效应,导致日本进口较上年度增加32.2%,达到120万955亿日元,超过出口的99万2265亿日元,创下了超过21万亿日元的最大贸易赤字。

日本贸易逆差的空前膨胀意味着什么?现实情况令人忧虑。

著名经济学家野口悠紀雄认为,贸易赤字扩大的原因,不仅是能源价格高涨和日元汇率下挫,更大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低下。从经济构造的变化来分析,可圈可点。野口比较了2004年和2021年的日本外贸,除去汇率变化因素,以美元计价,电气机械的贸易黑字大幅缩小,导致日本的贸易收支减少756亿美元,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的收支增加了496亿美元,两者相加显示日本的贸易收支已经恶化了1252亿美元。

从经济学常识来分析,贸易逆差长期化,经常收支变成赤字,则需要从海外调集资金或借入资金来填补国内的不足部分,这样会导致日本的对外纯资产减少,所得收支也会减少,日本的经济开始进入恶性循环,可能陷入越来越深刻的衰退。野口悠紀雄在去年上半年预测全年的贸易赤字会超过20万亿日元,不幸而言中了。野口指出,日本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强化体质。

日本贸易逆差出现了超21万亿日元的“巨亏”,且有长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曾经的全球贸易优等生、一贯标榜“贸易立国”的日本正在无奈转型,日本的出口强国时代结束了。目前,日本GDP的六成为国内消费。然而**的思维立足点还停留在过去,为出口大企业减税,而对国内消费则增加消费税,所作所为非常拧巴,甚至本末倒置。

那么,缺乏资源的国家靠内需立国可能吗,结论是否定的。GDP的计算方法遵循生产、消费、外贸三方等价原则,而近年来越来越偏向于消费支出,呈现出内需型的假象。扩大内需,要靠提高收入来支撑。从战后至今,日本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内需立国的时期,日本的财富都是靠外贸盈利和投资获利而积累起来的。如今支撑日本经济的底气,来源于泡沫经济时代前赚取资产的回吐、海外投资收益的回收、出口产业的利益、赤字国债的发行等。可见,没有出口产业的复活,日本经济前途堪忧。

从巨额贸易赤字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低下,日本产业的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1、作为日本传统家艺的家电产品,基本上都是中国制和东南亚制。2021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达到70亿美元,占日本家用电器对外出口总赤字的79%,意味着日本家电产品的逆差几乎都是对中国产生的。

2、最近,上海车展如火如荼,展示出日系新能源车的转型缓慢,以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车逐渐进入日本市场,汽车作为日本产业优势最后的据点,面临严重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3、日本资源缺乏,面对持续高企的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输入型赤字的扩大不可避免。

4、在信息产业方面,日本推进数字化既依赖美国的软件服务,又离不开中国的硬件制造,身后还有印度的不停追赶,日本信息产业对于进口的依赖度仍然处在高位。

5、日本还剩下什么呢?是观光产业吗?从经济发展和产业模型来看,“观光立国”当然很重要,但严重依赖观光资源的国家,都是缺乏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想象日本也会走到这一天。

设想未来的人工智能和工作机器人等取代了一般劳动者,日本国内的劳动环境会发生巨变,再加上日元贬值的长期化,日本人会选择去海外打工。去年以来,这种景象多有出现了,让人不再陌生。

也许,讨论单年度的贸易赤字,意义不太大。但从中长期来看,日本贸易赤字的幅度大、金额高,而出现贸易黑字的时期短、金额少,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日本经济将面临伤筋动骨之痛。当务之急是先要阻止贸易赤字的继续扩大。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表示,日本要实现贸易黑字还有较长的距离,其关键在于生产据点回归国内,还要看仅仅重启了1/4的核电站的动向。

长期来看,无论是金融缓和政策降低利率,或是日元持续贬值,都不能解决贸易赤字。要真正解决问题,日本企业须跳出舒适圈,开创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在新产品研发上发力。岸田首相近日在“商界峰会”(B7)上表示,希望将外国投资与日本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将打出具有新数字目标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在半导体等领域建立强大供应链的投资促进措施;形成亚洲最大创业中心的战略;建立高水平的外国人居住的居留资格。的确,消减贸易赤字,不仅要头痛医头,更要标本兼治。

国际收支逆差是什么意思

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我国对外币的供给),需求增加(我国对外币的需求),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汇,买进本币,**手中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的贬值。扩展资料遵循原则(1)具备政策生效的条件,如贸易条件可以改善,可贸易品产出可以增加。具体地说,货币贬值前要考虑外贸弹性是否足够大,贬值将要引致的通货膨胀是否足够小。采用支出下降政策时总需求必须达到足以克服逆差的一定水平;同时假定出口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与国内需求不成正比例变动,而且进口可以压缩,否则紧缩政策会导致更低的国内产出和吸收,导致出口降低,国际收支恶化。(2)最小的社会代价,对减少失业,提高产出等其它政策目标妨碍最小。为了在较高经济活动水平上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一般倾向于贬值而不是紧缩,同时辅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因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3)有效利用资源。进口管制可以促进经常项目的改善,但通过刺激低耗高教出口而资助更多进口品,有可能比进口管制更有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收支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