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七天公布一次净值(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是否规定要公布?)
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是否规定要公布?
不是,净值是基金所持有的证券的市场价格乘以持有数量所计算出来的金额,代表基金持有的资产的数量单位净值就是净值除以份额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价格就像是股票价格不同于净资产
单位净值、累计净值、7日年化收益率。。。买基金要看的指标都在这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心心念念,农历新年终于要来了!曾经年味是……一件期盼已久的新衣,玩伴爱不释手的玩具☊,外婆家旁街头巷尾的小零食。如今的年味,淡了这许多,许是大家跟彩妹一样,都长大了成熟了吧。☃
话说回来,随着长大知识积累也越来越多,不是研究员的彩妹,现在也越发专业了!哈~~~~~
今天带大家get一些高大上的基金专业知识,彩妹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就是买基金时会看到的“单位净值”、“累计净值”、“XX收益率”等等。本着“不要买自己不懂的理财产品”的原则,彩妹给大家弄清楚这几个XXX。
如果你在基金公司买基金,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指标:
如果你在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买基金,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指标:
(以上来自天天基金官网)
辣么,单位净值、累计净值、7日年化收益率等等这几个指标究竟是什么鬼?彩妹来给大家讲讲:
◐ 单位净值
单位净值,每个营业日根据基金所投资证券市场收盘价计算出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的各类成本及费用后,得出该基金当日的资产净值,除以基金当日所发生在外的基金单位总数,就是每单位基金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基金总份额
通俗地讲,单位净值就是指基金当天的价格。根据证监会规定,开放式基金每天公布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封闭式基金每周公布一次单位净值。
◐ 累计净值
一般三方代销平台披露累计净值不明显,基金公司肯定有这样的数据披露。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每份累计分红派息(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者)的金额。也就是说如果基金成立以来没有进行现金分红,那么累计净值其实是跟单位净值一样的。
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累计净值有时候又叫“累计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增长率显然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涨幅情况。累计净值增长率,是假设基金持有人都采取现金分红而计算出的净值累计涨幅;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基民会采用红利再投资方式,而红利再投资的回报并没有反映到累计净值里面。因此,引入了复权净值的概念。
是的,彩妹要再来说说它:
基金复权净值,对基金的单位净值进行了复权计算。也就是将“分红+单位净值”再投资进行复利计算。基金复权净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基金的业绩,基金公司、第三方评价机构等机构计算基金业绩回报时,都是看基金的复权净值增长率,而不是累计净值增长率。
关于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和复权净值增长率:
近一个月复权净值增长率与累计净值增长率对比
来源:东财choice资讯 区间:2016.6.30-2016.7.31
上图可以看出,复权净值增长率和累计净值增长率并没有永恒的高低。其实,红利再投资时赚得更多还是亏得更多,也就是复权净值与累计净值孰高孰低?要看分红后市场表现情况。
这样来说,大家晓得了吗?
◐ 7日年化收益率
7日年化收益率一般特指货币基金的指标数据,货币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后得出的数据:
若一货币基金在第一天交易开始前的价值是A,在第七天的交易结束后的价值是B,这七天的费用是C(有些时候,比如余额宝等,按照2014/3/15的情况,C=0)。
七天年化收益的计算公式为(B-A-C)/A/7*365*100%。
彩妹告诉你们,它只是一个短期指标,通过它可以大概参考近期的盈利水平,但不能完全代表这只基金的实际年收益。
◐ 万份收益
说到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不能不提到“万份收益”这个指标。这是能够真实反映货币基金的收益的指标,买基金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
因为货币式基金的每份单位净值固定为1元,所以万份单位收益通俗地说就是投资1万元当日获利的金额。折算成收益率,万份基金单位收益100元相当于1%的收益率(100/10000=1%)。
◐日涨幅
上图南方基金中还有个指标叫“日涨幅”,其实这个数据不少第三方代销平台也会有,是指每日基金单位净值较前一天的涨跌情况,以百分比计算。
近一年/近三个月/今年以来。。。收益率
顾名思义,这是基金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收益涨跌情况,不过彩妹建议大家在看这类数据时,一定要看个全面的区间业绩情况。
不仅有上图中以某一天作为参照时间,还要看季度/年度收益情况,这样才会更加客观。
有些第三方代销平台为了博眼球,经常选择区间收益里最好看的一个数据作为营销亮点,“勾引”小白上线,看懂数据的你切忌不要只看一个数据就入手。
◐ 预期年化收益率
一般权益类基金少用“预期收益率”这样的字眼,毕竟投资股票占比较多,很难评估其未来收益情况,货币基金的收益相对较低也较平均,用7日年化收益率较多。
若你看到“预期年化收益率XX”,要记住两点:
①不保本,不保本,不保本,重要的说三遍。给你预期10%收益率,不代表将来就能给你这么多,保本基金也不敢说“保本”,投资总归是有风险的,只不过多少问题。
②固定收益类产品用“预期年化收益率”字眼较多,比如短期理财型基金,背后投资债券类,现金货币类产品,投资债券一般有一定的期间,所以这类理财型基金有一定的封闭期,债券的收益一般为固定利息,所以它也敢说出“预期年化收益率”,但没有投资100%国债这样的产品,因此只敢说是预期。
像京东金融、腾讯理财通平台上销售的理财产品,也有很多是票据类、理财型保险,并不是基金,也会看到“预期年化收益率”。
想知道风险高低,就要追其根本是投资股票、债券还是其他什么产品或项目。
PS:知道了这些,下次买基金的时候是不是更有底气了?彩妹想象一下:大家底气十足的询问各种指标时眉眼间洋溢的一丝丝诚不可欺的笑意☺☺☺
——欢迎转发~
版权声明:原创不易,转载可在后台@彩妹授权哦~~
ETF与封闭式基金净值公布周期?
ETF交易日每15分钟公布一次封闭式基金每周公布一次(周五收盘后)
封闭式基金净值多长时间报告一次?
每周五公布一次本星期的净值
开放式基金净和封闭式基金净值每隔多少时间公布一次?
开放式基金一天公布一次,封闭式基金一周公布一次但是你可以在股市大盘上可以看到。
封闭式基金()公布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B解析:普通基金净值公告主要包括基金资产净值、份额净值和份额累计净值等信息。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在披露净值公告的频率上有所不同。封闭式基金一般至少每周披露一次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对开放式基金来说,在其放开申购和赎回前,一般至少每周披露一次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放开申购和赎回后,则会披露每个开放日的份额净值和份额累计净值。
封闭式基金一般每周或更长时间公布一次基金份额资产净值。()
A解析:正确A基金份额资产净值公布的时间不同。封闭式基金一般每周或更长时间公布一次,开放式基金一般在每个交易日连续公布。
为什麽封闭式基金7天公布一次净值?
楼主的说法有错吧,七天公布一次净值的是处于封闭期内的开放式基金,一般是新成立才不久的基金。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开放式基金一般每周或更长时间公布一次其基金净值,而封闭式基金一般在每个交易日连续公作布。()精限什率非号饭独
B
【深度】封基往事
老金今年59岁。十年前,借由封闭式基金,他打开了十年十倍回报的投资大门,并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持有封基”。十年前的他不会想到,今天这个网名会成为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脚注。
随着最后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银丰的谢幕,中国基金业正式告别传统封闭式基金。8月22日,基金银丰进入确权程序,持有人确权后方可赎回。为了纪念那段持有封闭式的时光,老金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已有好几千个开放式基金了,但在中国基金史上,封闭式基金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开放式基金”。
传统封闭式基金,指的是1991年至2002年发行的54只基金,募集总规模为817亿元。这类基金成立后就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持有者需待到期开放后方能赎回。为了实现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基金成立后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持有者可在交易所卖出基金,看好基金的投资者则可买入。
1990年代,由于市场条件和经验的限制,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先由封闭式基金开始,逐渐引入开放式等其他形式的投资基金。2001年9月之前,中国的投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
但1991年到1997年期间,是封闭式基金发展的初级阶段,称为“老基金”或“类基金”。真正意义上的封闭式基金始于1998年。当年3月底,金泰、开元两只证券投资基金设立,中国基金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老金记得,封闭式基金刚推出时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以前封闭式基金是有发行对象的,一般人申购不了。那时候我很羡慕一位当教师的朋友,因为教师有资格申购封闭式基金”。首只新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发行时,虽然首募规模达20亿元,但中签率仅有2.5%,堪比现在千亿资金打新股的火爆。此外,封闭式基金还在一级市场享受优待,新股发行时单独向基金配售新股。
在供需矛盾突出、享受新股配售优惠的政策作用下,封闭式基金出现较大溢价。最疯狂的时候,1元净值的封闭式基金在场内被炒到2元3元甚至4元。“当年高溢价的理由就是股票可以市净率好几倍,为什么封闭式基金不能溢价?其实就是因为僧多粥少,稀缺性导致的溢价。”老金回忆说。
转眼进入21世纪,证监会废止了封闭式基金在一级市场的优惠政策。告别政策襁褓的封闭式基金走进市场,却经历了长达五年的A股大熊市。与此同时,不断曝光的老鼠仓丑闻,再加上产品的大量发行,品种稀缺性和投资者热情都在逐步丧失,最终使其从高溢价变成高折价品种,最便宜的时候几乎打了对折。“大家对封闭式基金的信任和热情降到冰点时,也是折价最大的时候”。
现在回看封闭式基金,会明白折价最大时也是入场的最佳点,但当年认识到这点的人并不多。有人认为,封闭式基金持有的都是垃圾股票,存在巨大的变现损耗。也有人拿国外的经验来比较,认为封闭式基金清盘成本高。
现任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2006年撰文道,过高折价率有待拨乱反正。他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测算:截至当年5月12日,54只封闭式基金中,28只老基金净值总额合计269.96亿元,市值总额合计213.80亿元,加权平均折价率是20.80%;26只新基金净值总额合计839.22亿元,市值总额合计473.39亿元,加权平均折价率是43.59%。
他写道:“中国封闭式基金持有世界流动性最高的股票,折价率却是世界最高的,这个悖论将极大地推动着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的上涨,并且上涨的幅度非常大。”
因为准确地预测了封闭式基金的未来行情,胡立峰为大批投资者所追随,并被业内誉为“封基教主”。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封闭式基金安全垫高并且能赚钱,很多人靠它赚到了第一桶金,其中包括老金。但他心里明白,这第一桶金里有不少是前人割下来的血淋淋的肉。
2006年的一天,已过不惑之年的老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胡立峰的文章,了解到很多封闭式基金打了对折在卖。抱着“便宜的总归是好的”朴素想法,老金开始买封闭式基金。
第一次买封闭式基金,他连基金净值和市价的差异都看不懂,花了一百块买了100股基金景阳。“当时很忐忑,担心钱进去了出不来。后来过了大概一个多月卖掉后赚了13元,才发现原来是可以赚钱的”。
2007年年初,投资“小白”老金一头扎进了股市。他像海绵似地在各大网站上学习,渐渐了解到封闭式基金的基本知识:原来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是一周公布一次,平时看到的是市价;原来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净值的增长、折价率、分红比例、到期年化收益率等等。
由于交易软件里显示的是滞后净值,当时不少人还是看着这个净值在做,净值预测还非常少,并且也不准确。有一天,老金突发奇想,能不能建个模型,预测动态的净值,然后根据这些因子合并成一个综合分,回算历史数据,使得历史上这样的加权分对应的综合分最高时,收益率也最高?“这就相当于我知道你手里的牌,你不知道我手里的牌,那我的胜率肯定更高。到了下一个周一,我买的品种10次里七八次都是涨上去的,我卖掉的就不如我买的表现好”。
当时老金并不知道,其实这样的做法就是量化投资雏形。
2007年,A股正值一轮大牛市,老金觉得利用自己的模型一定可以获得不错收益,于是把闲置的一套房子卖掉,将60多万元全部拿来投资。
老金做模型用的工具是Excel,自己写语句一句一句调试,最土的方法。后来做得多了,速度上甚至能和专用的工具媲美。缺点是会漏掉最佳点,不过他说,这种方法对大部分小散户来说已经足够了。
那年4月前是最好的时光。当时老金手中持有基金金盛、基金隆元、基金开元等十几只基金,虽然经过几次暴跌,但他还是赚了整整180%,获得了第一个七位数的投资收益。
老金持有的这十几只基金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大比例分红。用胡立峰的话来说,分红带来了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的强制上涨。老金解释道,“分红其实就是提前把部分基金转开放了。假设一只基金在场内的价格打了对折,市值五毛,净值一块。如果他分红50%,那么你其实就是拿着五毛钱的成本,又白拿五毛钱的分红。这就实打实地给你很多钱。”同年,享受到封闭式基金红利的老金开始以“持有封基”为名在网络上发言。
工作和投资上的双赢使老金有点飘飘然了。“古人说的好,月圆则亏,水满则溢,问题马上来了。”老金说,2007年封闭式基金分红的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了2008年,虽然也积累了大量的分红,但乐极生悲了。
“大盘在2007年的10月份到了高点,但封闭式基金和小盘股其实是在2008年1月份到的高点。当时我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还是觉得那么多的分红,是我坚持下去的一个很厚的安全垫。”彼时,老金还在某财经网站上发表文章,详细计算了这些分红和对应的折价能够抗多少暴跌。但是,持续地暴跌让他看不到未来,他把所有的封闭式基金全部清仓了。“永远不要去猜测底部,十八层地狱下面还有违章建筑。”老金说。
老金口中最津津乐道的,是那些年民间量化江湖上出现过的高手们。
他说,最开始做模型的时候,觉得市场里大部分人都不那么聪明,对手盘的弱势让他赢得很轻松。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正悄悄发生变化:有个名为hw6628的网友出现了,他每天在和讯网上贴两次净值预测帖。从那以后,老金发现对手盘变得越来越强了,模型的效果慢慢变差了。“所以永远不能寄希望于对手盘很弱,市场永远是越来越有效的。”他说。
那几年,hw6628的净值预测帖成了大家每日晚饭后的必选节目。“我们就等着帖子看净值,就像开奖一样,看猜得准不准。”老金回忆道,那时候网络上的高手大概也就十来个的样子,“我们都做满仓轮动,没有组织,只是在网上交流。后来出现了个形容我们的词叫‘宽客’,英文翻译过来就是玩数据的人。”
最让老金佩服的网友是flitter,他对模型量化的精细程度、以及最终结果的有效性让老金找到了赶超的目标。退休后老金去广州见他,问起当年模型测试的情况,flitter才向他“揭秘”,原来当年做模型动用了四台服务器,用遍历算法算了很长时间。“当年跟着他做的人很多,现在也有很多人跟着他做银行股,所以民间还是有不少高手”。
这群宽客最初因为封闭式基金而互相结识,如今却要一起告别封闭式基金。2013年,国内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蜕变为开放式基金。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封转开”。老金开始寻找其他低风险投资方式。
2014年,老金在网上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后封基时代我们的去向”。他的模型对象除了封闭式基金之外,还包括了债券型基金、分级A以及ETF等等。
去年开始,他注意到定增基金这一全新的品种,也为定增基金量身定制了一个模型。但今年5月监管层发布减持新规后,定增基金被动出现了产品硬伤。
目前定增基金在场内普遍出现折价,幅度最大的近三成。有人请教老金,定增基金能不能买了。他的回复是,前景不明,要等待。“等到9月8日,看最早到期的定增基金财通升级能不能正常开放”。
8月15日,九泰基金公司旗下一只定增基金募集失败。老金觉得现在的定增基金就像当年的封闭式基金,都走进了悖论:大家都知道一上市就打折,那就没人发行了。
早年申购到封闭式基金就意味着赚钱。“就像现在打中新股,一出来溢价好几倍。后来溢价出现回落,变成折价。再后来折价慢慢缩小,但再也回不到溢价的状态”。
长期折价导致了封闭式基金发行的困难,老金说:“因为当年溢价,所以基金公司才有动力发行封闭式基金。2002年以后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全部都是折价的。一上市就会折价的东西谁有动力再去发行呢?所以2002年以后全部变成了开放式基金。”
对于传统封闭式基金的谢幕,有业内人士表示,封闭式基金的优势在于不存在赎回风险,基金经理不用像开放式基金那样追逐短期利益,可全力投入操作,也能进行较长期的价值投资。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封闭式基金业绩做得再好也无法通过营销扩大规模,而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故而封闭式基金缺乏激励。胡立峰则认为,封闭式基金的谢幕谈不上某种进步或遗憾,“这是市场正常发展的结果”。
而对热衷量化投资的老金来说,封闭式基金没有了,很多低风险品种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也做不了了,不过,他也不指望着一本秘籍打遍天下。“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来源| 界面新闻
金牛理财VIP投顾服务开放啦!
你不知道的理财科普
每日不间断投顾讲堂
最个性化的投顾建议
www.jnl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