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基建板块怎么样(基建板块2021会有机会吗?)

基建板块2021会有机会吗?

可以的,2021年会有机会升上去的。2021年国家会大力发展基建项目的,所以这个基建板块应该会大涨的。

基建板块看过来,3分钟解开下半年国家队投多少的秘密!

作者:帮主@华师叔

来源:持股帮

上半年A股过于跌宕起伏,大家都比较懵圈,虽然七八月都迎来了开门红,但7月表现一波三折以及昨天大震荡也让大家心有余悸戚戚焉。

加上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下半年怎样上车比较安全?

近来,中国的政策、经济和周边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7月的***会议上提到的“内循环”,就有“基建”的身影。

可见“基建”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又承担着下半年托底经济的重任。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还有多少钱投入基建?

01 总体情况

这里说的基础建设投资,主要指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三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投资额总和。

总的来说,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超过24万亿元。

而1-5月支出仅约为7万亿元,还有17万亿元,但这其中仅有不到6%的比例直接投向基建(约1万亿元)。

因为疫情,大家可能会想:财政资金够不够、怎么用的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涉及到基建资金空间有多大。

同时,抗疫特别国债(计划投向基建约7000亿元)和专项债(计划投向基建约1.5万亿元)的“一般化”使用趋势变得明显,专款专用于基建的钱也可能打折扣,例如特别国债保民生比例增加、专项债资金分流到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等领域,因此下半年以及全年的基建资金到底有多少,存在较大疑问。

02 收入决定资金来源的空间  

2004年以来,基建增速呈与资金来源的变动也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融资问题是影响基建增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基建资金来源主要有自筹资金、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三种。其中来自于自筹资金的比例最高,达到59%,其次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都达到了16%。 

03 自筹资金是主要构成部分 

自筹资金在基建资金的总盘子中占据的比例达到59%,其主要包括**性基金收入、专项债券、PPP,还有一些非标融资和城投债等形式的资金。

 1、**性基金收入 

不算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今年的全国**性基金预算收入大约为8.1万亿元(中央**性基金预算收入+地方**性基金本级收入),同比下降了3.6%,由此看来,**性基金收入来源是受限的。按照往年约45%的**性基金投入基建的比例,乐观估计今年全年**性基金投入基建的资金约为3.6万亿元。

2、专项债 

今年新增发行专项债规模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加了1.6万亿元,对基建的支撑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但考虑到专项债还承担补充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的角色,甚至可能拐弯抹角借道补充地方**财政收入,我们预计今年专项债投入基建的规模约为3亿元。 

3、PPP和国内贷款 

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PPP项目执行阶段的投资余额已经达到10.3万亿元,今年新增的3785亿元,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很多PPP项目并未完全执行,预计下半年PPP项目的建设速度能够跟上来,届时全年新增投资额规模可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约2.5万亿元,其中约90%投向基建,意味着基建的PPP资金空间有约2.3万亿元。

按照以往情况,一个典型PPP项目的投资比例大致为企业和**资本金25%和银行贷款75%。25%的资本金中,企业投资90%,**10%。也就是说,上述的2.3万亿元中,有约75%是来自于国内贷款的贡献。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想办法,**与商业银行合作,鼓励银行设立投向基建的专项贷款,在PPP之外继续增加银行贷款对基建的支持。汇总各地的相关新闻报道,此类资金可能达到2万亿元。

04 国家预算内资金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所以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的概率较大,财政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在既定财政赤字安排的基础上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更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更多空间。预计今年财政支出至少达到24万亿元,其中全年投向基建的规模约为1.5万亿元。

另外,还有城投债、其他类型的**部门专项债等,都可以为基建贡献资金,按照往年的规模,约有8000亿元的空间。   

05 支出意愿决定实际资金投入  

根据上述的推算,预计全年基建的主要资金大致为:自筹资金9.7万亿元+国家预算内资金1.5万亿元+额外国内贷款2万亿元=13.2万亿元。再加上外资和日渐增加的其他资金,全年基建的实际资金可能有14.7万亿元。

不过未来的专项债发行要进一步更严格地对应到更好的项目,以基建的实际效果考核后续发行区域和规模。

这些既对地方的资金使用效果提出了挑战,又对中央将这些钱下拨的速度造成了影响。今年5月以来,财政存款的“淤积”就是因为中央的特别国债、省级**专项债等资金下达到县市地方的速度较慢导致的。

总的来说,基础设施工程很少有一年就能干完的,今年既然启动了,明年有很大可能还得加码,而且**(尤其是地方**),并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些收益率低的基建领域当中。这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中长期利好消息。

股票改变了你什么?

欢迎关注抖音号&视频号(名字:持股帮)

看别人的“股”事,也许也是你的故事~(老板说会不定期在上面抽奖和进行特别活动哦~~~去吧去吧)

说故事请加VX:bybyby168888,你说,我就懂

点个在看,股票大涨!

基建板块为什么一直下跌,有什么玄机?

收盘:2018如约开门红!日线跳空放量长阳,创业板日线明天准备金叉形成底背离B点,但15分钟由于即将死叉,因此明日以震荡为主,不会持续上涨。上涨指数5分钟金叉,15分钟刚刚形成死叉,预计明日也是先行冲高后回落修复的过程。总体延续2017年末形态解析,也就是坚持以2018年1月份上涨指数底背离B点成立后布*2018年春季行情,否则全部为轻仓短线行为,后期上证指数本月还要死叉一次,注意60分钟顶背离风险,后期导致日线的再次死叉,因此,一旦发生上证指数60分钟级别顶背离出现或双死形态出现建议再次减仓。祝大家2018年投资愉快!

钢铁行业下半年的发展如何?

调下来了继续买,还得有一波行情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现在投资房产会赚吗?

一季度GDP下降6.8%,基本上在市场的意料之中,服务业下跌比工业还少,中国经济韧性显示出来了,所以疫情基本上不会成为左右房产投资的关键因素,房产投资还是要用更长周期的逻辑来判断,现在闭眼买房都能大涨的时代过去了,买房很考验眼光,个人认为买房不再适合大比例杠杆了,举两个例子吧。

1、我有400万,稳健理财(比如存银行、买国债)的收益率4-5%一年妥妥的,也就是说每年可以给我16-20万的现金流,这么多的钱已经基本可以保证我家庭开支处于游刃有的状态,假设以10年为限,10年间我差不多应该可以有180万左右的现金流可以使用(不计算复利,暂时也不考虑未来可能会降息,理财收益率降低等因素)。但是,我不满意这个收入,所以我决定投资房产,买入某二线城市一套房产,杂七杂八,加上装修、家具什么的,刚好花去400万,手里的现金没有了,房子用于出租,刨除各种费用,今年就业形势不是很好,未来预计每年租金大概8-10万块,以后可能也会涨点儿,这样未来10年时间估计会给我提供100万左右的现金流,比理财要少80万,这么计算,如果10年后,这套房不能涨到480万,也就是上涨20%左右,我就是亏的。那么未来10年这套房能不能涨20%呢?好像很容易啊,因为经验告诉我很多时候房价一年就能涨20%,即使涨不到20%,好像我也是可以承受的,因为房子还在,租金也可以视作持续有的。那房价会不会下跌呢?比如下跌30%,我的房子变成280万,但是基本上不会影响出租收入,我也不用还贷,好像不会对我的日常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2、我有100万,这些钱用于各种门槛的理财基本是够的,还是那句话,一年收益率4-5%,一年有个4、5万收益,蛮好的。可我就是觉得房价会涨,想买房,但是这点钱连个基本也就是首付钱,但是因为强烈看好房价,大家不都是说房价下跌了么,我出手抄底,用这个钱,又贷款了300万,贷款期限25年,其中公积金只能贷100万,商业贷则是托朋友拿到了9折,买入某二线城市一套房子。

买房之后,房子出租一年收入是10万,但是一年要还贷19万多,等于一年新投入资金9万元,25年一共还贷477万,但其实只有220万是我要拿出来的,其他250万来自房子的租金收益。两相比较,一年4、5万的理财收益没有了,还要每年新投入9万多。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只要房价不下跌就行,微跌也可以接受,怕的就是房价大跌,比如下跌个30%,400万的房子变成280万,那我未来还要还300万?那是什么感觉?

设置这两个场景,主要是想说明,每个人的资金状况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别人用余钱买房,你借钱买房,这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高杠杆买房的人房价哪怕不下跌,只要不涨就有可能是亏钱的。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基建板块下半年投资策略如何看?

01

下半年建筑行业运行的整体环境如何展望?

当前经济复苏动能不足,预计后续政策整体仍将维持宽松,并在下半年有望加力,护航经济修复向上。三大投资方面,基建投资仍将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制造业投资虽受出口下行影响,但在高技术、技改驱动下仍会实现一定增长;地产投资预计仍承压,政策有继续优化空间。预计下半年在政策支持下经济实现弱复苏,固投总量平稳增长。

02

如何看待下半年建筑行业的投资机会?

考虑到总量弱复苏的背景及后续重要事件催化,我们认为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下半年投资机会,首先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这条今年重要主线,其次关注顺周期细分领域龙头估值修复机会,具体细分行业建议关注:1)受益新一轮国企改革及“一带一路”政策加码的央国企及国际工程板块。2)需求低位修复,竞争格*优化的顺周期细分行业。

03

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主线下半年的投资逻辑?

从政策大趋势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下,央国企战略价值突显,新一轮国改及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央国企中长期有望淡化规模增长,提升经营效率,优化商业模式,价值具备进一步修复动力。此外“一带一路”重要性显著提升,与我国外部安全、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密切相关,预计进入再次加速推进期。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将是后续长期政策方向。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固投总量平稳增长,国际工程受益“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叠加“一利五率”新考核体系下对于央国企现金流、ROE等指标的重视,2023年央国企整体经营有望实现“量稳质升”。下半年新一轮国改政策出台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望持续释放催化,带动板块估值扩张。当前建筑央企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板块机构持仓也显著低配。因此继续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主线机会。

04

顺周期板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当前国内消费复苏乏力,地产承压,青年失业率高企,亟待需求端支持政策出台。此外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也为明年国内政策发力打开空间。二季度顺周期板块因政策落空后出现明显下跌,当前预期极低,如果下半年相关政策出台,估值有望迎来修复,重点关注1)装饰行业:“黎明将至”,短期看基建保持强度、地产竣工加速,下游需求迎拐点,中长期看行业具备消费属性,赛道长坡厚雪。未来龙头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大额减值风险释放后业绩有望走出低谷加速向上。2)检验检测:下游涉及宏观各行业,如下半年需求支持政策出台,行业需求有望边际改善。此外行业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头部市占率逐步提升。建工建材为第一大检测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工程质量标准趋严,行业成长动力充足,存量房检测、安全监测市场潜力巨大。3)钢结构:下半年基建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发力有望提振钢结构需求,装配式推广有望提升钢结构在建筑中渗透率,行业长期空间广阔。今年以来钢价持续下行,成本压力缓解有望带动行业盈利能力改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和预测仅代表材料制作时结合当时市场作出的分析判断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变化,上述判断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新基建会给农村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农村发展方向如何?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不要捆绑城镇化建设。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田园风光小桥流水空气清新,乡间的小路。淡竹溪泉水潺潺流叮咚响……

铁路建设板块怎么表现?为什么最近表现不佳?

因为前期涨得过高了,所以短期会有所调整,正常的...

特高压属于来自什么板块基建狂魔的又一目标360问答

这段时间,新基建火得一塌糊涂,从新闻到股市,从红头文件再到地方项目,新一轮以科技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特高压推上了风口。由于我国80%以上的能源资源均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因此特高压作为目前距离最远的输电方式,是解决西北电力输送到**部的最佳途径。特高压行业可以细分为一下板块:高低压开关设备、开关流阀、光纤电缆、自动化监控设备、智能电网,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链。2017年底,国内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线路长度达到3.1万KM,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八交十三直”(特高线线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种),另外有“四交两直”特高压项目正在建设。2018年,国家能源*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共规划了12条特高压工程,包括5条直流特高压和7条交流特高压项目,合计输电容量达到5700万千瓦,相关项目投资金额预计可以达到1900亿元。在我国,电压等级一共分为安全电压、低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五种,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电,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根据国家电网数据,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输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倍左右,同时输送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还要节省60%的土地资源。板块方面,现在的特高压又大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新基建之一。比如思源电气业绩增长一倍,一季度业绩再次增长两倍,业绩增长加上利好消息刺激,又符合我们周期共振结构。那就是我们要持续跟踪的一个板块。在前两天做收盘点评,国电南自,今天继续大涨,已经连续三个涨停板了。包括之前的中国西电,从低位起来已经快翻一倍了。长远来看,在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中,特高压是直观重要的一环,而基建一直是中国的强项,中国特高压目前独步世界。

下半年钢铁板块发展如何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

取决于需求,如果我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景气的话,有色板块和钢铁板块的上涨是必然的。可是钢铁板块不会像有色那样涨幅那么大,从现在的股价就可以看出。毕竟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都非常珍惜。如果能做长线的话,那么赚钱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