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45最后会赚吗(钢板桩支护套什么定额)

钢板桩支护套什么定额

问题一:钢板桩套哪些定额打钢板桩,拔钢板桩,刷防锈漆问题二:市政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支护下挖沟槽土方时应如何套用定额5分套用定额的方法:对号入座。什么工程量套什么定额,先找到你需要套的工程量定额内容。2.理解基价的组成。定额中的基价就是人工+材料+机械,(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单位)现在都是消耗量定额,消耗量就是损耗,定额书中有明确表示每中不同材料的损耗,材料的单价*损耗就是这种材料的悔轮定额价格。3.基价转换。如果人工,材料,机械中的某种价格变动就需要基价转化,把原来某种变动的价格从基价里扣除,再把变动后的加进去组成新的价格~但损耗是不会变的一设计资料1桩顶高程H1:4.100m施工水位H2:3.000m2地面标高H0:4.350m开挖底面标高H3:-3.400m开挖深度H:7.7500m3土的容重加全平均值γ1:18.3KN/m3土浮容重γ’:10.0KN/m3内摩擦角加全平均值Ф:20.10°4均布荷q:20.0KN/m25基坑开挖长a=20.0m基坑开挖宽b=9.0m二外力计算1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ka=tg2(45°-φ/2)=tg2(45-20.10/2)=0.49kp=tg2(45°+φ/2)=tg2(45+20.10/2)=2.05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h=q/r=20.0/18.3=1.09m桩顶以上土压力强度Pa1Pa1=r×(h+0.25)Ka=18.3×(1.09+0.25)×0.49=12.0KN/m2水位土压力强度Pa2Pa2=r×(h+4.35-3.00)Ka=18.3×(1.09+4.35-3.00)×0.49=21.8KN/m2开挖面土压力强度Pa3Pa3=[r×(h+4.35-3.00)+(r-rw)(3.00+3.40)}Ka=[18.3×(1.09+4.35-3.00)+(18.3-10)×(3.00+3.40)]×0.49=47.8KN/m2开挖面水压力(围堰抽水后)Pa4:Pa4=γ(3.00+3.40)=10×(3.00+3.40)=64.0KN/m2三确定内支撑层数及间距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Ⅲ型钢板桩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h:弯曲截面系WZ0=0.001350m3,折减系数β=0.7采用值WZ=βWZ0=0.00135×0.7=0.000945m3容许抗拉强[σ]=200000.0KPa由公式σ=M/Wz得:最大弯矩M0=Wz×[σ]=189.0KN*m1假......>>问题三:钢板桩支护在冶金定额中套用什么定额如果冶金定额中没有合适定额可套,那就套当地的建筑工程或市政工程定额中的相应子目问题四:基坑支护都要套哪些定额?要看什么支护形式,最简单的土钉墙问题五:怎么记算钢板桩支护的工程量?常见碧首信的计算方式:(都包含了施工周期内的租费)1、按照延长米计算,也就是周长,拉森3型,1延长米两根半。折算一延长米多少费用。2、按照吨位也可以换算的,拉森3型比重60kg/m*6m=360kg一根3、施工方也会按照一根多少钱计算。而这些报价方式都可互相转换,只是甲方,监理需要什么格式的报价清单。最终还是根据工程量和工期等换算成总造价。钢板桩,根据其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热轧/拉伸钢板桩、冷芹氏弯钢板桩。现在由于生产条件以及规模的限制,热轧钢板桩在国内没有生产线,我国所用的热轧钢板桩均国外。常见的热轧钢板桩生产厂家有韩国现代钢厂、日本新日铁钢厂、日本住友钢厂、日本JFE钢厂,以及欧美的部分厂家。问题六:拉森钢板桩怎么套定额拉森钢板桩分为打、拔桩和安、拆导向夹具;且根据桩的长度(10m以内/10m以外)分别套用相关定额。问题七:钢板桩支护单价怎样分摊到土方施工单价里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方渠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问题八:静力压桩机打钢板桩如何套定额确实有些新工法没有相关定额,常规定额费用结算计价的时候和市场价差异较大。问题九:基坑支护如何套用定额有施工方案吗?你是计划开挖用偿锚支护(喷射砼、注浆锚杆、挂网)还是钢板桩还是其他。要有方案。有方案才能有相关子目。问题十:江苏拉森钢板桩围檩支撑套什么定额好像没有专用定额,用普通槽钢造价又差挺多的。

医*生物板块回撤-10%,哪些医*基金更抗跌?

8月20日,第三批全国*品集中采购报价结果也有出炉。从结果来看,多数品种国内企业市占率低,以仿制*为常规销售模式的上市公司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而拥有原料*产能、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更具有竞争优势。或许为下一步医*板块投资,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8月5日以来,尽管大盘指数没有太大调整,但是医*板块却遭遇了比较明显回撤(医*行业在创业板指数里占比近1/3,也是造成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申万一级行业医*生物(801150.SI)为例,8月5日收盘13323.42点,8月20日收盘12074.16点,区间下跌幅度高达9.37%。那么,传统医*指数VS创新*指数情况如何呢?以银华中证创新*ETF为例,区间净值下跌-12.63%;以华宝中证医疗ETF为例,区间净值下跌-9%。或许是指数编制方式原因,创新*跌幅更加明显。

 

司令挑选了市场上10位医*投资牛人基金经理,一起来看看8月5日-8月20日区间,他/她管理的股票及偏股型医*基金,哪只更加抗跌?或许能为正在纠结是否要下车医*基金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参考。以下数据来源:Choice;时间截止:2020年8月20日;如有多类份额,均以A类份额进行说明。

 

1、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

基金经理葛兰,从2016年9月29日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97.85%,最大回撤15.18%,夏普比率0.44。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9.59%。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恒瑞医*、长春高新、爱尔眼科、*明康德、凯莱英、英科医疗、山东*玻、泰格医*、司太立、华海*业,合计占比45.90%。

 

2、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004851)

基金经理吴兴武,从2018年11月5日起独立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103.23%,最大回撤14.92%,夏普比率0.45。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10.43%。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恒瑞医*、长春高新、爱尔眼科、山东*玻、我武生物、泰格医*、英科医疗、迈瑞医疗、凯莱英、迈克生物,合计占比42.30%。

 

3、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050026)

基金经理葛晨,从2018年4月9日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87.55%,最大回撤12.57%,夏普比率0.44。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10.38%。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迈瑞医疗、金域医学、迈克生物、*明康德、三诺生物、华大基因、恒瑞医*、长春高新、艾德生物、*石科技,合计占比42.83%。

 

4、汇添富医*保健混合A(470006)

基金经理郑磊,从2019年4月26日起独立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86.61%,最大回撤14.25%,夏普比率0.41。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9.30%。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明康德、爱尔眼科、迈瑞医疗、山东*玻、安图生物、华海*业、恒瑞医*、长春高新、康泰生物、凯莱英,合计占比47.24%。

 

5、嘉实医*健康股票A(005303)

基金经理颜媛,从2018年12月11日起独立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95.01%,最大回撤11.68%,夏普比率0.50。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8%。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长春高新、恒瑞医*、通策医疗、智飞生物、威高股份、九州*业、山东*玻、中国生物制*、老百姓、康泰生物,合计占比47.89%。

 

6、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

基金经理赵伟,从2017年6月26日起独立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82.15%,最大回撤19.57%,夏普比率0.38。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12.02%。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贝达*业、康龙化成、爱尔眼科、安图生物、迈瑞医疗、*石科技、欧普康视、南微医学、恒瑞医*、*明康德,合计占比62%。

 

7、招商医*健康产业股票(000960)

基金经理李佳存,从2015年1月30日产品成立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99.04%,最大回撤13.41%,夏普比率0.45。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9.72%。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大参林、健帆生物、华大基因、迪安诊断、华兰生物、*明康德、泰格医*、英科医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合计占比51.90%。

 

8、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000945)

主要基金经理陈斌,从2015年2月2日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66.84%,最大回撤12%,夏普比率0.39。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10.38%。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海普瑞、九州通、乐普医疗、九州*业、兴齐眼*、英科医疗、创业慧康、恒瑞医*、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合计占比59.54%。

 

9、华宝医*生物混合(240020)

基金经理光磊,从2016年9月7日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83.81%,最大回撤13.49%,夏普比率0.42。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9.87%。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长春高新、凯莱英、恒瑞医*、*石科技、山东*玻、泰康生物、康龙化成、心脉医疗、爱尔眼科、博腾股份,合计占比55.29%。

 

10、工银前沿医疗股票(001717)

主要基金经理赵蓓,从2016年2月3日起管理至今,近一年收益率105.63%,最大回撤12.17%,夏普比率0.51。8月5日-8月20日区间,净值累计下跌-10.57%。2020Q2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长春高新、恒瑞医*、迈瑞医疗、英科医疗、万孚生物、*明康德、健帆生物、凯普生物、九州*业、博腾股份,合计占比51.85%。

 

从回撤幅度来看,市场上较知名的医*主题基金两周以来回调都较明显,重仓股风格也较接近。后续医*板块走势一旦出现分化,或许更考验挑选细分行业成长股的能力。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每天一个关于基金的新鲜、实用梗,与你一起分享养基心得和技巧。用数据说话,投资可以更美的。

 

好基养起来,Money赚起来!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还没积累!

 

偶说完了,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基金投资需谨慎,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

最后给自己做个小广告。感谢大家对司令长期以来的支持,后台也经常收到留言来询问基金交易等问题。为了能更及时交流,司令已开设了知识星球账号,还请大家支持光顾。欢迎扫码加入。虽然优惠人数已满,但暂时仍决定执行一年99元的优惠价。更及时的市场解读、板块机会和基金交易机会,包括任何留言,司令必将知无不言。

【涨姿势】谈谈科学配置,手把手教你选基金!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我们常说中国人活得特别焦虑。事实也如此。10年前的1000块钱和今天的1000块钱能买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不理财,手中的钱会随着通货膨胀不断贬值。过去十年间,CPI平均年增速在3%左右。也就是说我们辛苦赚的钱如果每年没有获得年化3%的收益率,那我们的钱就在默默贬值!

然而我们实际感受到的通胀真的只有3%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过去十年间食品价格上涨的平均年增速在5%以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每年投资收益达5%以上,我们才能维持我们“吃”的标准。如果再考虑房价,一线城市从8年前的2万/平方米到现在的保守来算4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每年获得年化12%以上的收益,才能抵御“住”的通胀。显然如果只是让存款静静躺银行,那我们辛苦赚的钱只能默默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减少。

只有学会理财,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那我们应该拿出多少钱来理财呢?

有一种算法叫做“指头算法”,根据你的年龄掰掰指头估算多少资产应该用于投资,多少用于保守的储蓄。如果你30岁,那你应该在储蓄上投入30%的资产,70%投入各类其他资产。如果你40岁,那储蓄40%,投资60%。如果你50岁,那储蓄和投资各50%……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应该越保守,年纪越轻可以越进取。

 

确定好拿多少钱出来投资后,下一步我们该考虑买什么。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有句格言说“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手里的钱分成三份,一份买地,一份做买卖,剩下的一份存起来。”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也提出来要分散投资,因为这个理论他还获得了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的概念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要。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资产配置、分散投资我也会啊。

A:我买了五六种的P2P产品

B:我排名榜上第一名到第五名的基金我全买了

C:股票我买了十几二十只呢

巴菲特: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不是让我们把不同的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资产配置也不是菜市场买菜,东抓三个土豆,西抓两个白菜,最后再掐两根葱那么简单。资产配置应该要像满汉全席一样,第一道上什么,第二道上什么,最后上什么。每一种原料每一道菜都有它的角色、分工、联系和意义。所谓的分散,是要在大类资产之间分散,是指资金在股权类、债券类和商品类等大类资产之间分散。由于各类资产的属性,它们基本上不会同涨同跌。比如债市下跌的时候,股市可能在上涨。股市下跌的时候,商品有可能在上涨。

如果你从2011年开始,只持有单一资产(如上证50),你的收益率为1.4%;如果你做55%的固定收益产品+45%上证50的资产配置,你的收益率可达17.5%;如果你每两个月调整一次,收益率可达35%;如果你会调整组合+精选了优质基金,收益率可达97%,如果你还会适时择时,组合收益率可高达105%。

学会了资产配置分散投资,就学会了科学理财的第一步。

再来谈谈精选产品的功课怎么做。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刚兑时代已成过去,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再滚动发行,拿后来投资者的钱兑付前面投资者的钱;不再对产品进行兜底,让投资者认为零风险。

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产品底层资产的融资客户、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风险状况等。

对于公募产品,投资者应该定期查看产品披露季报,关注产品的投资组合情况,私募产品要定期查看产品净值及其他重要信息。

 

对于公募产品,免不了要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历史业绩,小牛觉得基金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优秀的基金有优良的家风,基金经理就像是父母,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基金的命运。新基金就像是个未出世的孩子,老基金是已经长大的孩子。基金的操作理念就像是孩子的培育计划。培育理念好不好,参考已经长大的兄弟姐妹可得一二。尽管过去的成绩不代表未来,但我们还是希望多参考一些过去长时间稳定一些的成绩,毕竟好学生继续是好学生的概率比差学生变成好学生的概率要大一些。

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举个例子,根据金牛理财网数据,我们来研究对比一下两个医*基金——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000945)和嘉实医疗保健股票(000711)。

 

(一)基金公司情况

两家基金公司都是优秀的“大家庭”,都有优良的家风血统,成立近20年,管理三五千亿规模,多次获得年度“金牛基金基金公司”(嘉实基金获奖9次,华夏基金获奖8次)

(二)基金经理情况

陈斌: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博士。2009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等。

 

父母(基金经理)医学科班背景出身,又管理医*行业基金,应该会为孩子(医*基金)制定不错的培养计划和操作理念。再看看他的管理业绩。

 

投资年限3.26年共管理过3只基金,历任的3只基金均位列于同类前30%;生涯年化回报率15.16%,而上证指数同期只有0.08%,

 

管理的基金在同类里名列前茅,跑赢大盘,值得信赖。

齐海滔:曾任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员,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天华证券投资基金、银华内需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1年4月加盟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资经理。

 

父母(基金经理)一路投研背景出身,应该会为孩子(医*基金)制定正统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操作理念。再看看他的管理业绩。

 

投资年限7.63年,任职期较长;生涯中共管理过4只基金,可比较的3只基金平均业绩在同类中处于中等水平;生涯年化回报率11.85%,而上证指数同期为8.09%。

 

投资经验丰富,管理的各类型基金业绩位于行业中等水平,注重绝对回报,跑赢了大盘。

看家庭(基金公司),看父母(基金经理),看兄弟姐妹(同一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其他基金产品),两个基金都有优良的家风、优秀的父母和杰出的兄弟姐妹。具体再来看看孩子(基金)的成绩单。

(三)基金情况

我们之前说过看孩子的成绩单不能光看近期,要看长一点稳定的成绩。尽管过去的成绩不代表未来,但好学生继续是好学生的概率比差学生变成好学生的概率要大一些。今年以来,以及近1年近3年两个基金都表现不错,超越了同类基金,从平均回报来看,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略胜一筹。

 

向上滑动阅览

标准差是衡量基金回报率的波动幅度的指标,也就是基金平均涨跌幅度的变化。波动反映的是短期风险。标准差越大,说明基金收益的涨跌幅变化越大。标准差就是衡量孩子的成绩是不是容易像坐过山车的指标。从这两只基金比较来看,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的波动比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大一些,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更平稳一些。

夏普比率是综合了收益和风险的系数,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收益除以风险。也就是承受相同的风险可获得的收益,我们当然希望数字越大越好,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获得的收益越高。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更加的“同风险高收益”。

阿尔法系数代表基金能在多大程度上跑赢大盘跑赢整个市场。大概意思就是孩子成绩能多大程度比整个班级的成绩要好,我们当然希望数字越大越好。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在各个时间段里更能超越市场。

贝塔系数也是表现基金相对于大盘的波动情况。如果贝塔大于1,说明基金比大盘波动还大。小于1,说明波动比大盘小,短期风险比大盘小。由此可知,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的波动比大盘波动要大,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波动较小,比大盘平稳。

R平方反映业绩基准的变动对基金表现的影响,影响程度以0-100来计。如果R平方值等于100,表示基金回报的变动完全由业绩基准的变动所致;若R平方值等于55,即55%的基金回报可归因于业绩基准的变动。简言之,R平方值愈低,由业绩基准变动导致的基金业绩的变动便愈少。此外,R平方也可用来确定贝塔系数或阿尔法系数的准确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愈高,其两个系数的准确性便愈高。

综合来看,如果你喜欢高收益,你就选择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000711),如果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得到一个平衡,你就选择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000945)。

基金购买操作如下:

来源|黑老虎说等

为什么一定要买公募基金?这篇文章终于说清楚了

听说最近的债基都红的发紫?还不赶紧来了解一下!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基,高成长就是你啦!

“奋斗”题材表情包上线!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钢板桩支护套什么定额

问题一:钢板桩套哪些定额打钢板桩,拔钢板桩,刷防锈漆问题二:市政工程中拉森钢板桩支护下挖沟槽土方时应如何套用定额5分套用定额的方法:对号入座。什么工程量套什么定额,先找到你需要套的工程量定额内容。2.理解基价的组成。定额中的基价就是人工+材料+机械,(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单位)现在都是消耗量定额,消耗量就是损耗,定额书中有明确表示每中不同材料的损耗,材料的单价*损耗就是这种材料的悔轮定额价格。3.基价转换。如果人工,材料,机械中的某种价格变动就需要基价转化,把原来某种变动的价格从基价里扣除,再把变动后的加进去组成新的价格~但损耗是不会变的一设计资料1桩顶高程H1:4.100m施工水位H2:3.000m2地面标高H0:4.350m开挖底面标高H3:-3.400m开挖深度H:7.7500m3土的容重加全平均值γ1:18.3KN/m3土浮容重γ’:10.0KN/m3内摩擦角加全平均值Ф:20.10°4均布荷q:20.0KN/m25基坑开挖长a=20.0m基坑开挖宽b=9.0m二外力计算1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ka=tg2(45°-φ/2)=tg2(45-20.10/2)=0.49kp=tg2(45°+φ/2)=tg2(45+20.10/2)=2.05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h=q/r=20.0/18.3=1.09m桩顶以上土压力强度Pa1Pa1=r×(h+0.25)Ka=18.3×(1.09+0.25)×0.49=12.0KN/m2水位土压力强度Pa2Pa2=r×(h+4.35-3.00)Ka=18.3×(1.09+4.35-3.00)×0.49=21.8KN/m2开挖面土压力强度Pa3Pa3=[r×(h+4.35-3.00)+(r-rw)(3.00+3.40)}Ka=[18.3×(1.09+4.35-3.00)+(18.3-10)×(3.00+3.40)]×0.49=47.8KN/m2开挖面水压力(围堰抽水后)Pa4:Pa4=γ(3.00+3.40)=10×(3.00+3.40)=64.0KN/m2三确定内支撑层数及间距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Ⅲ型钢板桩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h:弯曲截面系WZ0=0.001350m3,折减系数β=0.7采用值WZ=βWZ0=0.00135×0.7=0.000945m3容许抗拉强[σ]=200000.0KPa由公式σ=M/Wz得:最大弯矩M0=Wz×[σ]=189.0KN*m1假......>>问题三:钢板桩支护在冶金定额中套用什么定额如果冶金定额中没有合适定额可套,那就套当地的建筑工程或市政工程定额中的相应子目问题四:基坑支护都要套哪些定额?要看什么支护形式,最简单的土钉墙问题五:怎么记算钢板桩支护的工程量?常见碧首信的计算方式:(都包含了施工周期内的租费)1、按照延长米计算,也就是周长,拉森3型,1延长米两根半。折算一延长米多少费用。2、按照吨位也可以换算的,拉森3型比重60kg/m*6m=360kg一根3、施工方也会按照一根多少钱计算。而这些报价方式都可互相转换,只是甲方,监理需要什么格式的报价清单。最终还是根据工程量和工期等换算成总造价。钢板桩,根据其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热轧/拉伸钢板桩、冷芹氏弯钢板桩。现在由于生产条件以及规模的限制,热轧钢板桩在国内没有生产线,我国所用的热轧钢板桩均来自国外。常见的热轧钢板桩生产厂家有韩国现代钢厂、日本新日铁钢厂、日本住友钢厂、日本JFE钢厂,以及欧美的部分厂家。问题六:拉森钢板桩怎么套定额拉森钢板桩分为打、拔桩和安、拆导向夹具;且根据桩的长度(10m以内/10m以外)分别套用相关定额。问题七:钢板桩支护单价怎样分摊到土方施工单价里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方渠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问题八:静力压桩机打钢板桩如何套定额确实有些新工法没有相关定额,常规定额费用结算计价的时候和市场价差异较大。问题九:基坑支护如何套用定额有施工方案吗?你是计划开挖用偿锚支护(喷射砼、注浆锚杆、挂网)还是钢板桩还是其他。要有方案。有方案才能有相关子目。问题十:江苏拉森钢板桩围檩支撑套什么定额好像没有专用定额,用普通槽钢造价又差挺多的。

万能的条友谁能告诉我青山控股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青山亏是定了 做的是空单 只有在三月九日镍的价格低于20000美元他才赚钱 高于20000就是赔钱 这是空单的性质就这么规定的 多单是高于20000赚钱 低于20000赔钱 你总不会告诉我青山这次的交易 不管镍在什么价他都赚钱吧? 所以说青山亏是定了 没有异议 至于说最后可能不亏 那只能说和伦交所一起破坏规则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公司年度亏损会影响股票么?

1、一般来说,公司年度亏损,股价受到影响,一般会下跌。但有可能会上涨。比如成长型企业,因为经营者看好公司来年的发展,认为加大投入会增加来年的回报,所以加大当年的投资。而当年的投资很难在当年收回盈利,所以在账面上是“亏损”了,但实际上公司的资产扩大了,并且盈利极有可能增加。这种类型的涨价是很正常的。

2、股价是与很多因素有关的,基本面只是其一,还有技术面、大盘指数等。

《巴菲特致合伙人信》阅读笔记

巴菲特从1956年成立基金,到1969年底清算基金,网上可查的信一共33封,外加创立时候的合同,一共34篇文稿。

这些文稿网上可以找到英文版和RanRan翻译的中文版(梁孝永康在合伙人信的部分使用的就是RanRan翻译的版本,不过没有标注来源,且需要付费购买。RanRan的版本可以在他雪球直接免费下载[1])。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文版里缺原合同,以及1966年11月、1967年11月和1968年11月的信,这些内容我也会打包在一起。如果需要中英文电子版以及补充内容的朋友,可以私信联系我。

《巴菲特致合伙人信》目录

合同:CertificateofLimitedPartnership

1957年:1958/2/28

1958年:1959/2/11

1959年:1960/2/20

1960年:1961/1/30

1961年:1961/7/22、1962/1/24

1962年:1962/7/6、1962/11/1、1962/12/24、1963/1/18

1963年:1963/7/10、1963/11/6、1964/1/18

1964年:1964/7/8、1965/1/18

1965年:1965/7/9、1965/11/1、1966/1/20

1966年:1966/7/12、1966/11/1、1967/1/25

1967年:1967/7/12、1967/10/9、1967/11/1、1968/1/24

1968年:1968/7/11、1968/11/1、1969/1/22

1969年:1969/5/29、1969/10/9、1969/12/5、1969/12/26、1970/2/25

关于《巴菲特致合伙人信》,之前曾经陆陆续续发表过一些(1956~1958、1959~1961、1962~1963:登普斯特农具机械制造公司、1963:德州国家石油、1964、1965),本文是汇总版,除了包括前面的内容外(里面有一些错误已经进行了修改,感谢指出错误的朋友们),还包括了1966~1969年的内容。

我曾经打算将巴菲特所有的股东信阅读笔记放在一个大文档里面,但是按我目前阅读下来的感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信和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无论在风格、目的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还是分开来比较好。

在阅读《巴菲特致合伙人信》的过程中,还有幸参与了播客《成为巴菲特》的两期读书会活动,会上用到了笔记中的内容,但略有不同。我也放在这里,供参考:播客《成为巴菲特》第一期读书会交流。

以下是逐年的阅读笔记。

有限合伙契约

1957

1958

当年道指整体上涨38.5%,可见巴菲特其他仓位基本实现的他的预期,在上涨的时候接近指数收益率。

在去年简单的以年化超额收益10%为目标的基础上,今年更加明确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在下跌或平盘的行情中跑赢指数,在上涨的行情中跟上指数」。

巴菲特在1957年的信中说,自己的风格是主要买低估值,少量买定期清算类。但市场并没有按他去年所想的跌下去(去年他认为市场跌的不够多),反而是大幅上涨了。

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的投资风格理论上会吃亏,因为:

市场整体水位越高,在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下,低估值的标的就会越少,需要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定期清算类的标的上;

但定期清算类的标的可遇不可求,数量不够多。

巴菲特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大量买入某些低估值股票,自行创造定期清算类标的。

只能说,有胆有识,敢想敢干!

1959

1960

可以看到,这部分的隐含价值就已经约等于市值。只要能够将这部分的隐含价值释放出来,整个公司都是白送的。

在实际操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很重要:

董事会被保险公司霸占,无心经营,只想从公司攫取利益(控制卖给保险公司的地图价格,每年获得薪酬,不断卖掉公司股份变现);

公司存在内部冲突:14位董事中,9名保险业人士和1名律师对公司发展没什么期待,但有4名董事(已故总裁的儿子、两名高管和一位银行家)希望改善公司业务,但无果。还有两名大股东也对现状不满(持股比例分别为9.52%、7.62%)。已故总裁遗孀还持有14.29%的股份(15,000股)。

可以发现,已故总裁的儿子和妈妈联合两名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了31.43%。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足以改变现状。

巴菲特首先利用了内部矛盾,从遗孀手里接过了14.29%的股份,又从二级市场买入了8,000股,持股比例达到了22.86%。与此同时,其他两名大股东也一起增持,合计持股比例从原来的17.14%达到了20.95%(估计是有商量过),这样三家持股比例达到了43.81%,已经能够掌控公司了。

但巴菲特还是和已有董事进行了协商,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结合《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进行的个人推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讨论):

成立一个「新桑伯恩」公司,母公司用28%的投资资产(估计是债券)和其他资产以及全部负债(包括了259.42万美元的资产和252.38美元的负债),换了「新桑伯恩」公司315,000股股份。

「新桑伯恩」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

变更现公司名称为「第一佩勒姆公司」,经营范围改为投资业务;

新公司净资产为7万美元,每年净利润约为10万美元,收入200万美元,资产质量大幅改善;

巴菲特还建议,新公司将地图数据转换为方便客户使用的电子形式,未来的盈利下滑也有可能改善。

而且有意思的是,「新桑伯恩」公司后来在传统业务外还创造了多条不同的业务线,最终到2011年被英国媒体康采恩DMGT收购(见《巴菲特的估值逻辑》)。

1961

合并后的方案为:

1962

1963

此时,买入登普斯特的主要逻辑应该是:现价买入以后,流动资产扣除所有负债(不仅仅是流动负债)就有177.78%的收益。剩下的厂房设备都白送。

注:177.78%的收益=(流动资产-所有负债)÷总市值-1=50÷18-1=177.78%

但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价值重估,巴菲特在1957年进入了公司董事会,开始准备亲手操刀「拆解」公司。

公司在1956年到1960年中的股价在16~25美元徘徊,巴菲特除了在18美元买过外,也在16美元买过,但估计量都不大。到了1961年中期,巴菲特持有登普斯特30%股份,合计451,095.00美元,持股均价25美元/股(估计最后几次买入的价格高于25美元)。此时巴菲特已经提出过几次收购要约,但无功而返;

注:持有30%股份的说法见1964年1月18日信。持股均价25美元/股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最终持有70%的均价28美元/股(见1962年1月24日信)和剩下40%的大宗交易价格30.25美元/股(见1964年1月18日信)倒推得到的。合计451,095.00美元=30%×60,142股×25美元/股。

在1961年8~9月间,巴菲特以30.25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几笔大宗交易,又获得公司40%的股份,累计持有公司70%股份,持股均价28美元/股,持股总成本1,178,861.60美元。此时按35美元/股的估值计算,登普斯特在巴菲特持仓占比约为20.81%,如果按成本计算,登普斯特在巴菲特持仓占比约为17.54%。

注:

70%股份和28美元/股的说法见1962年1月24日信。持股总成本1,178,861.60美元=70%×60,142股×28美元/股。

20.81%的计算过程如下:1962年11月1日信中说,基金跑赢指数22.3%,这其中登普斯特的估值增加贡献了40%,即登普斯特的估值从35美元上涨到50美元给整个基金贡献了8.92%=22.3%×40%的绝对收益。那么登普斯特占基金的持仓20.81%=8.92%÷(50美元/股÷35美元/股-1)。

17.54%的计算过程如下:按35美元/股对登普斯特估值,登普斯特的持仓市值为1,473,577.00美元=70%×60,142股×35美元/股,浮盈294,715.40美元=70%×60,142股×(35-28)美元/股。按成本估算的持仓占比为17.54%=1,178,861.60美元÷(1,473,577.00美元÷20.81%-294,715.40美元)。

获得绝对控制权的时候,登普斯特持仓占比接近20%(不算浮盈),单票持仓占比非常高。即使在最终获得绝对控制权之前,登普斯特持仓占比也达到了6.71%,也是一个不太低的仓位了。

注:到1961年中期,巴菲特持有登普斯特30%股份,持仓成本451,095.00美元。假设基金规模没有太大变动,当时的持仓占比6.71%=451,095.00美元÷(1,473,577.00美元÷20.81%-294,715.40美元)。

我们来看一下从巴菲特买入到控股,登普斯特这几年的财务变化:

注:巴菲特在1962年1月24日信中说公司每股净资产为75.00美元,最后的要约收购价格为30.25美元,市净率0.40=30.25美元÷75.00美元。

可以看出,登普斯特并不是特别烂的公司,虽然利润不高,但至少5年时间内收入还是有增长的,净资产并没有明显下滑。按《巴菲特的估值逻辑》书中所说:

可能第一眼看上去,登普斯特公司就是一家将死的企业,但事实上,它并不是处在一个快速崩溃的过程中。……它的衰落很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它的现金并没有被蚕食。……此外,这个公司的大多数资产都可以被出售或转化为现金。

按巴菲特买入的均价28美元/股计算,巴菲特是在P/B0.37x(每股净资产75美元)买入的。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傻傻的认为公司的公允价值应该回复到P/B为1x。巴菲特认为公司的快速变现价值大约在P/B0.47x,也就是说,预期收益率是27.03%。需要注意,这里的27.03%应该是巴菲特保守估计的最低收益率,是基于应收账款85折回收、存货6折回收、预付账款25折兑现、固定资产58折清算计算得出的。

注:1963年1月18日信中计算了按快速变现价值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为35.25美元,因此按快速变现价值,公司的P/B为0.47=35.25美元÷75.00美元。

巴菲特并不满足于被动等待,也不满足于低价卖出这些资产变现,而是更加积极地帮助公司进行价值发现。

1961年8~9月,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公司70%的绝对控股权,在之后的六个月里,巴菲特本来希望「能和原有管理层共同努力提升资本效率、提高利润率、降低开支」,但结果是,「我们发现管理层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不愿改变,对我们的目标只是嘴上应付,什么都没做成」。巴菲特认为,「这个状况必须改变」(1963年1月18日信)。

于是,在1962年4月17日,经好友推荐,巴菲特前往洛杉矶,和哈里·博特尔(HarryBottle)碰面,邀请他出手帮忙。1962年4月23日,哈里·博特尔出任登普斯特总裁。

从1962年4月23日起,到1962年11月30日止,短短221天,哈里·博特尔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资产清理和核销:

负债清理和核销:

资产变现:

可以看到,一年不到的时间,哈里·博特尔卖掉了全部资产的49.56%,并且变现率高达84.57%,远远高于巴菲特的保守估计(应收账款85折回收、存货6折回收、预付账款25折兑现、固定资产58折清算),为巴菲特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收益。通过哈里·博特尔的努力,公司的快速变现价值上涨到了51.26美元,将巴菲特的预期收益直接从27.03%变成了83.07%。

注:

84.57%=(928,000+1,972,000)÷3,429,000。

83.07%=51.26美元÷28美元-1。

在1963年1月2日,登普斯特获得了1,250,000美元的无抵押定期贷款。于是巴菲特将登普斯特公司中的2,175,110.00美元(折合每股价值35美元)拿出来做投资,留下一个每股价值16美元的实体业务。

注:注意此时公司的股本已经变更为62,146股,有2,000股是HarryBottle的潜在行权收益。巴菲特在1963年1月18日信中说构建了一个「每股35美元的投资组合」,按股本算下来就是2,175,110美元。这里面有1,250,000美元来自于无抵押定期贷款,有60,000美元来自于现金,上一年末可供出售证券价值834,000美元,还有31,110美元=2,175,110美元-1,250,000美元-60,000美元-834,000美元的残差项,估计来自于一些科目的变化。

到了1963年6月30日,由于哈里·博特尔的努力,公司的每股价值再次上涨到64.81美元,也让巴菲特的该笔投资收益率上涨为131.46%。而且,仅仅登普斯特公司的可供出售证券就达到了2,029,000美元,折合每股32.65美元。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可以理解为巴菲特用85.76%的折价率以28美元/股买到了一个市值为32.65美元/股的证券投资组合,外加上一个叫做登普斯特的实体公司。这绝对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当然是在巴菲特和哈里·博特尔的努力下实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博特尔并不是一心只变卖公司资产,而是在经营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包括:

大幅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

降低营运成本;

将不赚钱的分公司关闭,改为经销商模式;

整顿配件工厂;

砍掉了资金占用较大却不盈利的承包工程业务;

提高了维修配件的价格,导致利润大增。

到了1963年7月31日,登普斯特公司的情况如下:

到了1963年年底,巴菲特将实体公司按净资产卖出,最终收获了每股80美元的利润,累计收益率185.71%,年化收益率(从1961年8月计算)56.82%。

注:185.71%=80美元÷28美元-1;56.82%=(80美元÷28美元-1)^(1/(2+1/3))-1。

在这个案例中,巴菲特详细论述了他是如何考虑、计算并研究一个定期清算类(work-outs)投资项目的。

买入公司债券的说明:

巴菲特「总共买了260,773美元的债券」;

买入公司债券的时点应该是6月底,因为巴菲特说债券的「平均持有时间是将近五个月」,而且「11月13日,我们的债券被赎回」;

巴菲特买入债券数量约为2,640张,平均价格98.78美元;

买入债券的最后收益包括:

利息收益:5个月年化6.5%的利息7,062.60美元;

价格波动收益:巴菲特买入价格为98.78美元/张,最后赎回价格为104.25美元/张。这部分的上涨收益为14,446美元

计算可得年化收益率为21%,和巴菲特自己报告的20%基本一致。

注:

债券的赎回价格是104.25,赎回时巴菲特买了260,773美元,还实现了14,446美元的资本收益。买入数量2,640张=(260,773美元+14,446美元)÷104.25美元/张。

平均价格98.78美元/张=260,773美元÷2,640张。

利息7,062.60美元=260,773美元×6.5%×5÷12

收益率21%=((260,773美元+7,062.60美元+14,446美元)÷260,773美元)^(12/5)-1

买入股票和认股权证的说明:

第一次买入是在4月份,初始投资146,000美元;

累计买入金额为731,000美元,买入了64,035股股票和83,200份认股权;

最后清算价格为7.59美元/股(比委托书预计的7.42美元/股高),投资收益为92,250美元,按巴菲特持股147,235股计算,买入成本(考虑认股权证成本后)为6.96美元/股;

这部分的收益年化为22%。

注:6.96美元/股=7.59美元/股-(89,304美元+2,946美元)÷147,235股

我模拟整个过程做个复盘(大量信息未知,纯猜测):

公告收购后,应该是大致确定了清算价格,巴菲特根据计算,先少量买入了一些股票和认股权证;

买入后迅速找到公司,和公司交流,问一下交易的进展,大概了解交易的时长和税收裁定的障碍问题,应该得到了比较肯定的答复;

4月到6月期间,就是跟踪进展,还派人参加了一次股东大会,但应该没什么重要的变化,巴菲特按兵不动;

但是又过了一个月,总裁说的也没有兑现(半个世纪前就流行「听董秘亏一半,听董事长全亏光」了?)。于是巴菲特又找到了财务主管,被告知8月底收到税收裁定;

但最终税收裁定是9月底才收到的,比预计的7月延迟了两个多月。

几点感想:

巴菲特在这个交易里面就是一个小股东,因此只能不厌其烦地找公司问进度;

巴菲特从询问董秘,到询问总裁,最后到询问财务主管,不知道其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情;

这类投资就是苦活累活,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尽可能了解所有情况,持续跟踪最新进展,根据经验评估方方面面。

1964

1965

1966

1967

巴菲特认为,这两种方法都能赚钱,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两者兼顾的。巴菲特对自己的认知是:主要是定量派(而且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定量派了)。

为什么传统低估类的标的(巴菲特称为statisticalbargains或quantitativelybasedinvestmentbargains)变少了?巴菲特提到了以下可能的原因:

市场整体悲观情绪减弱:最近二十年股票市场很好,人们对股票这个资产不再厌恶,便宜货都被捡完了;

要约收购流行,低估类标的需求上升:近年来要约收购(takeoverbids)被广泛接受及采用,要约收购的标的和传统低估类的标的是同一类;

证券从业人员增多,研究更充分:随着市场走强,证券分析师队伍爆炸性增长,大量的投资机会被充分研究。

2.行业过度追逐相对收益

很有趣的是,在巴菲特刚开始做基金的时候,整个行业还不流行以指数为业绩基准(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到了1967年,整个行业已经很流行以指数为业绩基准了。

但是,巴菲特认为,行业里这种以指数为业绩基准的方式不是他欣赏的,认为这种机制「创造了一种过度反应的市场行为模式(createdahyper-reactivepatternofmarketbehavior)」,是错误理解了「以指数为业绩基准」这件事(wearewitnessingthedistortionofasoundidea)。

如何正确的理解「以指数为业绩基准」?巴菲特认为三年是最小的衡量维度(threeyearsaminimumindeterminingwhetherwewere"performing"),而不是看一年、一季度、一个月甚至更短时间。

错误的理解导致短线资金越来越多,投资什么公司或股票越来越不重要,股票的筹码属性越来越重。我自己推测,这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导致巴菲特的方法没那么有效:

指数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因为非基本面的原因上涨,持续跑赢指数10%的难度增大;

很多基本面不好的公司也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巨大价值,很多以题材或者趋势投资的基金可能会表现的好于巴菲特基金,客户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满意度可能越来越低。

巴菲特如何看待自己的风格和市场不匹配的问题?自嘲自己也是「老迂腐主义(old-fogeyism)」了,就是那些一旦游戏不按自己的规则玩了,就说新游戏一无是处的人。巴菲特认为那些人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不正视现实,因此被时代淘汰。虽然如此,但巴菲特却不想放弃自己的投资方法,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懂新游戏是怎么玩的,贸然玩新游戏可能导致本金的永久损失。

我感觉,巴菲特并不是排斥新环境和新方法,只是自己还没有在新方法上建立能力圈。相反,巴菲特不喜欢那些「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不正视现实,因此被时代淘汰」的人。这和大众认知是有出入的。

3.资金规模变大(最不重要)

巴菲特认为规模变大是这四个原因中最不重要的,因为他认为在这个环境想,即使目前的资金量只有当下的十分之一,收益率也不会有显著改善。

4.心态变了(最重要)

巴菲特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年轻的时候穷、有冲劲、争强好胜。但是现在,随着财富和年岁增长,单纯的赚钱已经不是巴菲特想做的了。巴菲特说自己希望能够有时间做一些非经济性的活动(considerablenon-economicactivity),比如和喜欢的人经营一家控股公司,做自己喜欢的生意。巴菲特说,通过自己的决策改善一家公司的业绩更令他快乐。

1968

1969

RanRan:https://xueqiu.com/1173786903/72510314

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FP.CPI.TOTL.ZG?contextual=default&end=2021&locations=US&start=1960&view=chart

workout:https://xueqiu.com/5642562501/164860537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https://pan.baidu.com/s/1aCTN_UMqxcAd_mxwkSFbrg

信息来源:https://xueqiu.com/1173786903/68711993

江山股份2023年分红情况?

没有江山股份这支股票,应该是盘江股份吧。

盘江股份是2023年8月份分的红。8月9日股权登记,8月10日除权,每10股派4.1元。盘江股份得到分红没抛留到现在,还是亏了,今天收盘价是6.19元。

地层厚度校正

地层厚度校正要在获得残余厚度的基础上,对地层进行剥蚀厚度校正和压实厚度校正。其中,残余地层厚度的拾取可以通过对不同钻井的分层数据获取;对于钻孔较少的区域,合理地利用地震资料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对于沉积盆地中存在较大剥蚀时,进行剥蚀厚度恢复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但同时应注意差异构造运动的影响,如果盆地整体均匀下降,则保留的埋藏地貌与沉积前的地貌变化不大;如果差异构造运动大,则保留下来的埋藏地貌与沉积前原始地貌变化较大,变化大小与构造差异幅度有关,古地貌恢复将更复杂(赵俊兴,2000)。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而言,如果考虑晚三叠世末期抬升剥蚀掉的地层厚度,盆地西部的深凹陷带是遭受剥蚀最多的部位,而在残留图上隆起部位相应遭受剥蚀量较少,恢复出来的原始面貌使得原先的深坳陷变得更深(何自新,2003)。在三叠纪末地层剥蚀厚度图中,高剥蚀区分布在盆地西南的镇泾地区,最大剥蚀厚度在400m以上,盐池以北也存在一个高剥蚀区,剥蚀厚度约为200m,安塞地区剥蚀量较小,一般都在100m以下,总体上,延长组地层剥蚀厚度不大(陈瑞银,2006)。因此,本文只对地层厚度进行了压实校正。地层的去压实校正依照一个基本假设:即在压实过程中,其固体颗粒不可压缩,也不与外界有物质交换,因而骨架的体积保持不变,造成沉积物孔隙度和厚度减小的原因是孔隙中的流体不断被排出。沉积物的压实只发生在深度方向上,不考虑对横向上的作用,压实的程度由埋深所决定,具有不可逆性。具体方法是先求出地层骨架厚度,然后再根据地层骨架厚度不变的假设,利用初始孔隙度即可得到地层埋藏时的原始厚度。首先,根据孔隙度和声波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的φ-Z关系式,泥岩的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式为φn=0.67e-0.000945z,砂岩的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式为φs=0.39e-0.000629Z。其次,根据每一个层序中砂岩和泥岩的百分比(bs、bn),计算出该层序的厚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式:φ(z)=bsφs(z)+bnφn(z),其中bn=1-bs。最后计算出各层的骨架厚度Hi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组沉积期湖盆边界与底形及事件沉积研究其中,Zi,Z…分别为层序i的顶、底界埋深(单位:m),未脱压实校正厚度hi=(Zi+1-Zi)(单位:m)。下面是求取原始厚度的Matlab程序:程序1:求取地层骨架厚度functiony=ficfun(b,h1,h2)%输入的砂岩比和小层序的顶底深%用样条微积分法计算小层序的骨架厚度,其值小于地层现有厚度,反映当时的沉积量%骨架厚度是假设孔隙度为零时的地层厚度hh=h1:0.1:h2;ps=0.39*exp(-6.29*1e-4*hh);%根据声波建立的砂岩的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式,不同地区系数不同pn=0.67*exp(-9.45*1e-4*hh);%泥岩的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式ppj=b*(ps-pn)+pn;%b为某一层序的砂岩百分比,ppj为这一层序的平均孔隙度ff=1-ppjpp=spline(hh,ff);%产生被积函数的表格数据int_pp=fnint(pp);%求样条积分ssp=ppval(int_pp,[hi,h2]);%据样条函数计算[h1h2]区间的定积分aa=ssp(1,2)assignin(’base’,’aaa’,aa)%跨空间赋值,使其显示在内存中n=length(aa)fori=1:na(n+1-i)=aa(i)en程序2:据初始孔隙度恢复原始地层厚度a=[b=[];%输入各层序的顶底深度a和砂岩百分含量bn=length(a)framethick=zeros(n,1);%水层序骨架厚度,产生0数组,在循环中赋值fori=1:n-1ficfun(b(i),a(i),a(i+1))framethick(i)=aaa;%在循环中调用ficfun函数来通过样条积分计算小层序的骨架厚度ens=sum(framethick);%该地层所有层序骨架厚度的累加值H=s*bz/0.39+s*(1-bz)/0.67%该地层的原始厚度。bz为该地层总的砂岩百分含量从完井录井图上统计出各层序的现今厚度和砂泥岩百分含量,带入上述程序恢复出延长组原始地层厚度。

提取载荷平方和方差百分比能超过40%吗

SPSS主成分与因⼦分析实验⽬的  学会使⽤SPSS的简单操作,掌握主成分与因⼦分析。实验要求  使⽤SPSS。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1)主成分分析,分析⽰例——对30个省市⾃治区经济基本情况的⼋项指标进⾏分析,详情见factorl.sav⽂件。SPSS操作,点击【分析】→【降维】→【因⼦】,在打开的【因⼦分析】对话框中,把x1~x8都选⼊【变量】中,点击【描述】,勾选【系数】,点击【继续】,单击【确定】。  SPSS在调⽤因⼦分析的过程中,⾸先会对原始变量进⾏标准化,因此以后的输出结果中通常情况下都是指标准化后的变量。在结果输出中会涉及⼀些因⼦分析的内容,因此这⾥只给出与主成分分析有关的部分如下:相关性矩阵GDP居民消费⽔平固定资产投资职⼯平均⼯资货物周转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价格指数⼯业总产值相关性GDP1.000.267.951.187.617-.273-.264.874居民消费⽔平.2671.000.426.716-.151-.235-.593.363固定资产投资.951.4261.000.396.431-.280-.359.792职⼯平均⼯资.187.716.3961.000-.357-.145-.543.099货物周转量.617-.151.431-.3571.000-.253.022.65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73-.235-.280-.145-.2531.000.763-.125商品价格指数-.264-.593-.359-.543.022.7631.000-.192⼯业总产值.874.363.792.099.659-.125-.1921.000  上表为8个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可见许多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较强,的确存在信息上的重叠。总⽅差解释成分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和总计⽅差百分⽐累积%总计⽅差百分⽐累积%13.75446.92446.9243.75446.92446.92422.20327.53274.4562.20327.53274.45631.20815.09689.5511.20815.09689.5514.4035.04294.5935.2142.67397.2666.1381.72298.9887.066.82999.8178.015.183100.000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  上表给出的是各成分的⽅差贡献率,由此可知,只有前3个特征根⼤于1,因此SPSS只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差贡献率达到89.515%,因此选前3个主成分已⾜够描述经济发展的⽔平。成分矩阵a成分123GDP.884.385.120居民消费⽔平.606-.596.277固定资产投资.911.163.213固定资产投资.911.163.213职⼯平均⼯资.465-.725.362货物周转量.486.737-.2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10.257.794商品价格指数-.621.596.433⼯业总产值.822.429.210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a.提取了3个成分。  上表为主成分系数矩阵,可以说明各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载荷,从⽽得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注意表达式中各变量已经不是原始变量,⽽是标准化变量。  由于各⾃变量已经标准化了,因此以上3个主成分的均数均为0。在第1主成分的表达式中,X1,X2,X3,X8的系数较⼤,可以看成是反映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平和⼯业总产值的综合指标。在第2主成分中,X4和X5的系数较⼤,可以看成反映的是职⼯平均⼯资和货物周转量的综合指标。在第3主成分中,X6的系数较⼤,可以看成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综合指标。代码:1FACTOR2/VARIABLESx1x2x3x4x5x6x7x83/MISSINGLISTWISE4/ANALYSISx1x2x3x4x5x6x7x85/PRINTINITIALSIGEXTRACTIONROTATION6/CRITERIAMINEIGEN(1)ITERATE(25)7/EXTRACTIONPC8/CRITERIAITERATE(25)9/ROTATIONVARIMAX10/METHOD=CORRELATION.主成分  (2)因⼦分析,在前⾯已经对全国30个省市⾃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了主成分分析,最终结果并不是⼗分明确,现在采⽤因⼦分析法进⾏分析。SPSS操作如下,【分析】→【降维】→【因⼦】,在打开的【因⼦分析】的对话框中,把x1~x8选⼊变量。打开【描述】⼦对话框,勾选【KMO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继续】。打开【提取】,勾选【碎⽯图】→【继续】。打开【得分】,勾选【显⽰因⼦得分矩阵】→【继续】。单击【确定】。  KOM和球形Bartlett检验⽤于因⼦分析到适⽤性检验,KOM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较⼩,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KMO和巴特利特检验KMO取样适切性量数。.620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近似卡⽅231.285⾃由度28显著性.000  由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应拒绝各变量独⽴的假设,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KOM统计量为0.620⼩于0.7,说明各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程度不是很⾼,有可能做出的因⼦分析模型不是很完善,但还是值得尝试。公因⼦⽅差初始提取GDP1.000.945居民消费⽔平1.000.799固定资产投资1.000.902职⼯平均⼯资1.000.873货物周转量1.000.85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0.95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0.957商品价格指数1.000.928⼯业总产值1.000.904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  ⼏乎所有变量共同度都在80%以上,因此提取出的这⼏个公因⼦对各变量到解释能⼒是较强的。  碎⽯图⽤于显⽰各因⼦的重要程度,它将因⼦按特征根从⼤到⼩排列。前3个因⼦的散点位于陡坡上,⽽后5个因⼦散点形成了平台,且特征根均⼩于1,因此最多考虑前3个公因⼦即可。成分矩阵a成分123GDP.884.385.120居民消费⽔平.606-.596.277固定资产投资.911.163.213职⼯平均⼯资.465-.725.362货物周转量.486.737-.2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10.257.794商品价格指数-.621.596.433⼯业总产值.822.429.210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a.提取了3个成分。  在(1)⽤作各主成分系数。总⽅差解释成分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和旋转载荷平⽅和总计⽅差百分⽐累积%总计⽅差百分⽐累积%总计⽅差百分⽐累积%13.75446.92446.9243.75446.92446.9243.20740.09240.09222.20327.53274.4562.20327.53274.4562.21727.70867.80031.20815.09689.5511.20815.09689.5511.74021.75289.5514.4035.04294.5935.2142.67397.2666.1381.72298.9887.066.82999.8178.015.183100.000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  前3个因⼦的⽅差贡献率仍为89.55%,和旋转前完全相同,因此选前3个因⼦⾜够描述经济发展的⽔平。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成分123GDP.306.011.047居民消费⽔平.025.387.040固定资产投资.270.129.075职⼯平均⼯资-.025.451.096货物周转量.248-.319-.13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70.180.653商品价格指数.077-.098.462⼯业总产值.317.026.123提取⽅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凯撒正态化最⼤⽅差法。  写出各公因⼦的表达式,1FACTOR2/VARIABLESx1x2x3x4x5x6x7x83/MISSINGLISTWISE4/ANALYSISx1x2x3x4x5x6x7x85/PRINTINITIALKMOEXTRACTIONROTATIONFSCORE6/PLOTEIGEN7/CRITERIAMINEIGEN(1)ITERATE(25)8/EXTRACTIONPC9/CRITERIAITERATE(25)10/ROTATIONVARIMAX11/METHOD=CORRELATION.因⼦⼩结  当特殊因⼦变差贡献率为0时,主成分分析和因⼦分析完全等价。因此当因⼦模型成⽴,⽽且当因⼦模型成⽴,⽽且特殊因⼦变差贡献很⼩时,可以期待⼆者得到相同结果,⽽当特殊因⼦贡献较⼤时,因⼦分析把公因⼦和特殊因⼦严格区分开,⽽主成分分析则把这些因⼦不加区别地混在⼀起作为主成分保留或舍弃,此时⼆者在结果上存在明显不同。  如果不需要仔细研究变量的内部结构,只需要进⾏综合评价,使⽤主成分显然更加简单,同时不需要考虑数据阵的结构形式问题。如果要考察变量的内部结构,则因⼦分析法显然更合适,通过因⼦旋转可以得到的公因⼦更容易解释。同时,因⼦分析在进⾏综合评价时,可以通过适⽤性检验检验变量组的设置是否合理。¥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SPSS主成分与因子分析SPSS主成分与因⼦分析实验⽬的  学会使⽤SPSS的简单操作,掌握主成分与因⼦分析。实验要求  使⽤SPSS。实验内容第1页实验步骤  (1)主成分分析,分析⽰例——对30个省市⾃治区经济基本情况的⼋项指标进⾏分析,详情见factorl.sav⽂件。SPSS操作,点击【分析】→【降维】→【因⼦】,在打开的【因⼦分析】对话框中,把x1~x8都选⼊【变量】中,点击【描述】,勾选【系数】,点击【继续】,单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