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和通做什么的(广和通 -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解决方案提供商)

广和通 -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解决方案提供商

11月2-3日,由AspenCore主办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nternationalIC&ComponentExhibitionandConference,简称:IIC)顺利开幕。IIC以全球视角出发,汇聚领先电子产业领袖,共同探讨年度创新产品与技术。广和通出席同期举办的无线连接技术与应用论坛,分享5...

10月30日,由全球知名电子科技媒体电子发烧友和慕尼黑华南电子展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IoT大会在深圳圆满落幕。大会以“智物联新风向”为主题,汇聚了物联网行业专家、企业大咖及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大会同期举办中国IoT创新奖颁奖典礼,广和通凭借在FWA领域的卓越产品性能与市...

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报告预测,到2030年,5GRedCap模组出货量将占蜂窝物联网模组份额的18%,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另外,基于3GPPR18的eRedCap将在2024年出台,并于2026年正式商用,给物联网市场注入新活力。RedCap模组融合5G原生能力,并具备相对4G的优势,助力4G终...

如何让物联网智能设备更绿色节能?这是双碳目标下,越来越多物联网厂商所关注的问题。从5V供电,到3.3V、1.8V供电,电池寿命和电源管理是低功耗物联网设备的主要考虑因素。模组作为连接物联网智能设备的重要组件,对降低终端功耗、提高终端能源利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月5日,广和通公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2023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8.65亿元,同比增长59.87%。在全球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广和通精准预判市场风向,制定稳健发展策略,业绩仍保持逆势增长。其中,广和通精准部署5G相关业务,5G模组市场应用保持行业领先,称得上是“5G应用的...

随着Cat.1芯片及模组在功耗和成本上的不断优化,在窄带物联网领域,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把Cat.1当做与NB-IoT相比较的第二选择。越来越多的表计、烟感、市政等行业终端将Cat.1模组应用于非集中化部署的上报类终端业务中,Cat.1这只“网红猫”仍保持旺盛生命力,满足中低速物联网...

今年6月,工信部在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以下简称《划分规定》)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信部率先在全球将6GHz(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频段划分至5G/6G系统。自去年工信部将6GHz的前200MHz(5925-6125MHz)发放给中国商飞,新版《划分规定》又明确了6GHz后700MHz的...

当前,因产能受限等因素,许多半导体器件的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缩短。特别是面向消费类电子行业的芯片平台,大多数仅有可满足日常温度下运行的2~3年生命周期。但面对运行和维护周期长达数十年的工业设备,工业级芯片的生命周期均要求达到10年以上。另一方面,工业设备需在高湿、高...

10月26日,世界宽带论坛2023(BroadbandWorldForum,BBWF2023)期间,广和通推出兼容IEEE802.11a/b/g/n/ac/ax/be协议的Wi-Fi7模组WN170-GL,使能FWA整体解决方案应用。WN170-GL支持2.4GHz、5GHz和6GHz三个完整Wi-Fi频段,可在全球通用。WN170-GL基于高通芯...

近期,广和通助力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厂商的5G毫米波ODU(室外单元)率先送样运营商。该毫米波ODU采用广和通5G模组FG190W,预计2023年底规模商用。得益于大带宽、大容量特性,5G毫米波适用于体育馆、写字楼、商业区、机场等人口密集场景。同时,受限于毫米波的穿透和覆盖能力,...

10月24-26日,世界宽带论坛(BroadbandWorldForum,BBWF2023)在法国巴黎开幕,现场汇聚全球宽带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探讨宽带产品与技术发展趋势。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以“EmpowertheGreatDiversityof5GFWAEcosystem”为主题,携多平...

10月21日,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以“智融万物创见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物联网开发者大会暨物联网产业论坛在无锡圆满举行。本次大会汇聚物联网生态企业、开发者代表和联盟成员等专业人士,共探物联网产业现状、前沿科技与未来战略规范。广和通作为中国移动长期战略伙伴...

近期,“以STM32,不止于芯”为主题的第十六届STM32全国巡回研讨会陆续举办。9月场已完美收官,10月场即将开启。STM32全国巡回研讨会由意法半导体主办,广和通作为意法半导体长期战略合作伙伴,11城全程参与并于各站次展示了基于广和通5G、LTECat4、LTECat1、NB-IoT模组的STM...

10月11日,以“算启新程智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拉开帷幕。广和通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合作伙伴,亮相并展示了与中国移动在5G、算力、AI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为构建高质量数字经济赋予新动能。...

9月26日-28日,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LasVegas2023)于拉斯维加斯顺利举办。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以“ShapingFutureCitywith5GInnovations”为主题,亮相#438展台。广和通全方位展示了多款5G、SoC及RedCap模组,并携手行业客户展示多款终端...

为加速泛物联网终端生态智能化,探寻连接、算力驱动下的产业合作新空间,9月21日,广和通受邀出席“智算引领创新未来2023紫光展锐泛物联网终端生态论坛”。广和通出席“金融支付创新发展”分论坛并发表演讲,同期展出多款基于展锐智能SoC、智能网联芯片平台的模组。...

9月20-22日,第20届国际物联网展(以下简称“IOTE”)在深圳顺利举办。广和通连续多年参加IOTE,以更具互动性与体验感的现场展示与案例演示为观众带来了5GAIoT、移动宽带、智慧能源、智慧零售、工业互联、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合作成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广泛的应用实践,广和通...

为什么说联想是全球最大电脑组装厂商

联想就是全球最大的电脑组装厂,当前收购富士通的PC部门的51%股权,暂时反超惠普。联想没有核心部件的技术,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三菱化工的工程塑料和纤维制品,Intel/三星/东芝的硬盘,镁光/三星/SKHynix的内存,京东方,友达光电,龙腾,群联的屏幕。古河电工,松下,台达的风扇,台达的电源,信越硅脂,高通/博通/Intel/广和通网卡。联想的所独有的东西:ABCDA.联想全球有4个顶尖的实验室,日本横滨的大和实验室/日本NEC实验室/中国合肥实验室,现在加上富士通的神奈川实验室。可以说研发实力在业内首屈一指(主要在模具设计,产品优化,特性设计方面)B.联想全球有4大工厂,日本的岛根(富士通),米泽(NEC),中国联宝(联想+仁宝),美国北卡罗来纳(联想),德国奥格斯堡(西门子)制造能力业内第一,无可争议的第一。(相对于其他甚至在用ODM的竞对,那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烂脑娃(联想的呢称)如果愿意,有实力做出非常精密的产品,Aug**urg的Esprimo系产品做工可以用精湛来形容。C.联想的市场研能力,划区销售,T模式和R模式,行业整合能力。D.ThinkPad/昭阳多年积攒起来的商誉总的而言,联想确实没太多的硬件能力,这是一个纯商业的公司,然而这并不妨碍其成功,当前的商业世界早就从Product-Centric切换到了Customer-Centric,真正的用户是只管用,而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地考虑其上游供货商是哪些,大一时候作为玩家,对其供应链有一些了解,而在我之后的使用中,我也不在意它是不是用了自己的技术,商业里面MakeorBuy,考虑的主要就是效益问题,如果买第三方的能更好控制质量/成本,并不是非要自己去做。Vertical-Integration的手段在产品核心时代很吃香,那时候无论索尼还是东芝,都大放异彩。当下还是真正VI模式的PC玩家只有三星(自家的半导体不管自家的PC,手机的死活也是嘿嘿嘿),联想有相当出色的商业人员,其优势在于买买提,那就买买提,买买背,买买拖好了,为什么非得自己制造。再有一个,波特5力分析法里面谈到的进入障碍,进入门槛低的行业注定没什么核心竞争力(反例就是医疗行业,极高的进入障碍,使得各家都身怀绝技,花式核心竞争力,而且利润很高,New-Comer很难活下来),PC行业是个公司就能做,利润边际极低,注定了大家都是皮包公司(手动滑稽),能造成差异的在于软实力,(A.商誉B.客户服务能力C.DistributionChannelD.POD以及精准的FrameofReference)都拿差不多的牌,如何打好就看厂家的综合能力了。

广和通主要产品包含什么?广和通有啥主营产品?一文看透,快人一步!_ip138媒体号

最近不少股民朋友都在公众号问我,广和通 300638怎么样呀?值不值得上车?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广和通这支通信终端及配件板块的热门股。

通信产业属于我国的基础产业,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增长。通信终端及配件这个行业本质上就是通信产业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是为电子终端产品和配件以及行业终端多个领域。

下面给大家从行业前景和市场需求两个方向来分析下通信终端及配件板块的投资逻辑:

三大运营都在开始安置“5G”,逐步促进5G行业再提升,有很重大的意义。

从目前形式来看的话,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借助5G通信技术的优势,刺激5G研发及应用,未来通信终端及配件行业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伴随新兴数字技术如5G、云、AI等的大规模落地应用,和“新基建”的逐渐遍及,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时代,对通信终端及配件的需求将会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疫苗接种已经规模化了,加上“宅经济”下有旺盛的终端需求,全球通信终端及配件的供需均开始不断回暖,行业景气度上升。

从整体上来看,随着行业前景变得更加可观和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未来通信终端及配件行业景气度将越来越高。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通信终端及配件后期走势如何?又或者想知道后市应该关注哪些方向?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研究员对行业的深度解读:

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模组供应商,也成为了中国首家在A股成功上市的无线模组企业。公司提供给包括电信运营商、物联网设备厂商、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在内的客户端到端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经过20多年的M2M和物联网通信专家技术的改进及经验的不断累积,再有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高性能5G/4G/LTECat1/3G/2G/NB-IoT/LTECatM/安卓智能/车规级无线通信模组的支持,从而,使得公司可以为几乎所有垂直行业主要带来更为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

营业收入上,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无线通信模块及其应用行业的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等主要经营业务。

公司产品在差异化及创新方面优势比较强。在设计过程中,公司的产品采用了共享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先进的技术,产品软件中加入了不同制式之间数据的交换和路由功能。同时,产品在面向客户的情况下,还是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这一方法,客户的产品设备即可实现在各种通信技术之间进行切换、数据分享、数据路由等的发展目标。此外,随着CPU处理能力的不断进步和智能操作系统的持续性发展,公司将把推动基于linux、Android、WIN8/10等智能开放式一体化产品模块的研发以及在未来物联网中的应用作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差异化及创新优势将会让公司产品的竞争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使公司产品在业内的竞争地位更上一层楼,给公司产品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公司产品可适应复杂的应用场景。基于物联网行业有非常多样化的应用环境,公司产品设计包括:-40-85度的超宽温度范围、8KV/15KV

的ESD抗干扰性能、3db以上的辐射杂散余量、1000小时的可靠性试验、设计生产过程CPK大于1.33的质量管控体系等,使得无论多么恶劣的物联网工作环境都不太能影响公司产品的正常使用,还使得产品能够性能稳定,持续运转,并且具有超长寿命。以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基石,公司产品的产品口碑相对较好,在竞争方面占据较大优势。

根据我们调研得到的情况,广和通通过收购获得了海外车载模组企业的控制权,深度布*车联网业务,强力扩展未来发展空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锐凌无线的方法,将锐凌无线变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锐凌无线不仅是世界第一的车载前装模组厂商,而且是北美最大无线模组厂商,在嵌入式车载前装蜂窝模块领域里面,已经正式积累15年行业经验。

公司有效利用外延并购锐凌无线深度布*车载业务方面的优势,将促进公司车联网全球化战略布*不断升级改良。况且,在国内市场公司依赖子公司广通远驰推出笼罩各种需求低时延、超高可靠性车规模组,加大力度纵向丰富车载产品线,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很大的希望为公司发展打开新成长曲线。

同时,公司针对于笔电市场拥有丰富经验,进一步绑定笔电龙头大客户。随着整个笔电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头部集中趋势很凸显,公司大客户优势领先,未来流量资费和PC价格的下降有望提升笔记本电脑模组的内置率,为公司笔电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有利于公司得到健康有序发展。

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78,279,477.12元,同比增长3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581,287.65元,同比增长30.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007,014.07元,同比增长40.65%。

业绩变动原因为: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深入探索物联网行业,随着产品线的日渐丰富,市场拓展逐步加大,整体收入成功实现持续增长。

根据2022年一季报,我们对广和通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

广和通偿债能力相对稳定。在一年中处于平均位置。

广和通现金流能力方面已经出现削弱趋势。并且处于一年中相对高位。

其中,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方面有所削弱,现金运营指数比较低,收益质量有一定的下降。

六大排雷指标全部正常,没有明显的财务爆雷风险。

该股委比为,卖盘比买盘;委差为,说明;外盘内盘,后期存在可能。

今天我们对通信终端及配件板块和广和通的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那么对于咱们散户而言,后市是应该继续增持还是减持?点击下方链接,一键获取分析结果:

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股掌柜;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中提到的投资品种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时间:2023-04-0917:560146复制链接

股市上什么是N+1板?

要想永不亏损长期盈利必须做到以下5条:一、炒股最最重要的就是选股,选对了股票就好像给自己找了条金光大道,其后一定钱途无量,选错了股票犹如选了条坎坷崎岖之路,翻车掉坑不可避免,因此最最重要的就是选股。选股靠的是功夫槐扰蔽。二、学会了选股还必须要学会止损。止损是安全带,是保险丝,是救命绳,是自己大部队安全撤退的保障,因此,这招行家一定要会用、活用。这个是能长期在股市活下来的必需掌握的生存技巧,犹如野生动物的逃跑本领。高手一看形势已经不利,唯一要做的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选对了股票,还要有信心、耐心、忍心,而且还会选对时机。这个重要性不亚于选股。选对了时机,即使有时选错了股票也可能赚钱,反过来,选对了股票选错了时机也可能赔钱。四、高手炒股的技巧完全体现在盘感上。因此多多复盘,多多练习,增强盘感,那么对股市的敏感度会大大增加,更容易把握好股票的走势。五、股市中一定要自己把握、左右控制住整个*面和一切。千万要记住,自己绝不能把自己的身价性命全部托付给某一个股票或者某一个人,或者自己一买入股票就完全撒手不管了,而始终是手中有股,心中更要有股,一旦环境和条件不对要随时随地都要结束或者终止眼前这笔交易,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和目标,我可以随时终止,退出不玩,能做到此者是股市智者。要始终牢牢把整个交易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命运一定自己把握,自己的交易自己说了算,而不是靠幻想靠盲从靠某人,交易之道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掌控之道。什么是“N字”战法?股票形态为“N”字形态的一套选股战法。就跟“N”字形一样,N字模式追求的是暴涨暴跌洗盘后再度暴涨拉升的力度,所以观察周期是必须5天之内必须再起,暴涨+快速回调+再度暴涨,N字型中间的观察时间绝对不超过3-4天。运用这种模式启动阳线可以是攻击性长阳,但考虑后期启动力度,一般采用涨停启动阳线。也是方便观察,因为有每天加涨停板到自选股习惯。N字涨停走势形成原理主力前期借势拉出第一个涨停板,然后李茄借获利盘兑现或是大盘回调,快速出现1-3日的下杀,刚好回到前期涨停板的起始位置,然后再次放量涨停。N字涨停买入要点K线的力度越大,爆发力就越强,中间的洗盘必须缩量。缩量回调过程中也可以掺杂小阳线或十字星,但成交量配合一定要逐渐萎缩。并且股价回调止跌的点位不能低于第一根阳线的开盘价,一般在回调2-3天就是买入点。最后一根象征洗盘结束,再次启动的涨停板要求成交量再次放大,也就是说成交量也应当配合走出三步组合放量——缩量——再次放量的走势。无论任何环境下,最好的操作毫无疑问就是操作龙头股,这也是最快的盈利模式。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去追高,而是等待龙头股回调机会,研究股票涨停之后的机会。其他股票可能没有那么快速反应过来,但是上面的这三只股票科信技术、广和通、瑞斯康达有足够时间给你反应。实战案例N字涨停形态寒锐钴业看上图寒锐钴业,10月20号涨停后连续2天回调,已经达到了战法所说的时间极限,确定了最佳介入点后涨停了,一只N字涨停股轻松抓住。N字涨停形态鸿特精密看上图鸿特精密也是N字涨停形态,该股服缩成主概略黄在连续回调3天后,到了战法所说的回调时间极限,符合我们所讲的选股方式。买涨停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追涨停板--选有题材的新股,上市数日小幅整理,某一日忽然跳空高开并涨停的;其次是选股价长期在底部盘整,未大幅上涨涨停的;三选强势股上行一段时间后强势整理结束而涨停的。(2)整个板块启动,要追先涨停的即领头羊,在大牛市或极强市场中更是如此,要追就追第一个涨停的(3)一定要涨停,未达铅州到涨停时(差一分也不行)不要追,一旦发现主力有三位数以上的量向涨停板打进立即追进,动作要快.狠。涨停次日低开缩量收阴和高开放量收阴的股票都不要,留下次日放量继续收阳,能够在涨停价上站稳三天,且调整时量能均衡,不过度萎缩,靠近5日线时买入。(4)追进的股票当日所放出的成交量不可太大,一般为前一日的1-2倍为宜,可在当日开盘半小时之后简单算出。(5)盘中及时搜索涨幅排行榜,对接近涨停的股票翻看其现价格,前期走势及流通盘大小,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介入对象。当涨幅达9%以上时应做好买进准备,以防主力大单封涨停而买不到。来源:越声攻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产业界力挺工信部物联网“新政”:做好产品准备,进入新车道 - 推荐 — C114通信网

C114讯5月8日消息(刘定洲)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

《通知》提出,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在深化4G网络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1(以下简称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

近十年来,物联网产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物联网连接已经超过10亿。但基于成本等因素考量,大多数物联网连接仍采用传统2G/3G网络承载,仅能满足基础的物联网需求,在“新基建”部署下,不利于打造物联网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通知》从政策层面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将推动物联网成为核心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新基建大*,推动经济社会向数字化转型。

物联网产业链主要供应商,包括主流芯片供应商高通、紫光展锐、翱捷科技(ASR)、移芯、芯翼信息,主流模组供应商广和通、芯讯通、高新兴物联、移远通信、有方科技等,向C114表示了对工信部“新政”的强烈支持。产业界纷纷做好了产品侧的准备,将助推“新政”落地,推动物联网进入千行百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车道。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移动物联网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举措,有利于推动移动物联网更好更快地发展。高通公司在移动物联网领域耕耘已久,我们在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基础,并面向物联网不同细分领域推出了定位精准、技术优化的产品组合,以确保我们的芯片能够满足终端和行业的需求,有利于构建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

上个月,高通又新发布了一款面向NB-IoT的全新高通212LTEIoT调制解调器,其超高能效、高集成、支持嵌入式物联网应用及云平台等特性,在降低模组成本的同时将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物联网产品商用。

在高通,我们常说“过去三十年,我们连接人与人;未来三十年,我们将连接万物”。未来,移动物联网的发展将与5G、AI等技术紧密耦合,成为加速产业转型、提升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通将继续与物联网生态体系中的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为构建万物智能互联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全新价值。

中国蜂窝通信网络面临着四世同堂的*面,如今中国5G已实现正式商用,2G/3G的退网条件也已成熟,物联网领域的转网迁移大势所趋。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NB-IoT、Cat.1和5G将成为驱动物联网发展的“三驾马车”。NB-IoT面向低速率广连接的场景应用,LTECat1满足中等速率的传输和话音需求,5G则实现更高速率和更低延时。他们将逐渐取代2G现有庞大的市场完成接力。

紫光展锐已经完成了第一代NB-IoT、Cat.1和5G芯片及解决方案在物联网市场的布*,支撑产业链伙伴完成了从模组到终端的多种产品的开发、应用和大规模出货。伴随着3GPP标准的升级以及在各垂直行业的持续拓展,紫光展锐的第二代产品也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端。各产品家族的新款芯片基于更先进的工艺制程在安全、功耗、易用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改进。

除蜂窝通信芯片外,紫光展锐的Wi-Fi、BT/BLE和RFFE芯片也在蓬勃发展。我们有信心基于展锐各种芯片打造针对物联网需求的优质解决方案服务千行百业。

工信部本轮政策明确了蜂窝物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战略定位,对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应用拓展,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明确指引,有助于产业链的信心增强并加大投入。

本轮政策非常重要的信号,是LTECat1异军突起,成为中低速4G物联网的最关键支撑。LTECat1能切实帮助运营商解决两个紧要问题:第一,以很好的性价比,切实推动存量2/3G用户向4G迁移,有效降低运营商“四世同堂”的巨大压力;第二,在网络侧无需大规模扩容和改造的情况下,大幅增加4G网络用户容量。

翱捷科技是最早布*Cat1芯片的企业,已具备完整解决方案和持续的产品演进支持。2019年大规模量产ASR3601和1601,广泛应用在Cat1数据模组、手机、手表、对讲以及各类泛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设备领域。今年第3季度,翱捷科技还会正式推出功能更强、工艺更优、功耗更低的Cat1芯片产品ASR3603和1603。

本次《通知》首次明确了工信部对2G/3G退网迁移的态度。《通知》要求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这是大势所趋,NB-IoT未来向着普遍覆盖和深度覆盖发展,击碎了运营商放弃NB-IoT的谣言,坚定了国家层面加快推动5GNB-IoT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通过发文引导和规范万物互联新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支撑工业制造强国建设。

移芯通信完全自研的NB-IoT芯片EC616外围节约60%以上的器件,集成度远超竞品,首次创造性的集成2.2V低压PA和射频前端电路,PSM耗流低至0.8uA,Idle(DRX2.56S)耗流低至0.11mA,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消耗。EC616通过和领先的模组厂商合作,产品已稳定运行在国内各区域和各行业应用中,经受了长时间实网环境的严苛考验。另外,移芯通信研发中的Cat1芯片在功耗、性能、尺寸、易用等指标上远优于竞品,相信移芯通信NB-IoT和Cat1芯片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快速迁移2G/3G应用。

工信部的发文,给了市场和行业非常大的信心和动力。在当前5G新基建的经济复苏大背景下,对老基建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将成为此次新基建落地的重要切入点。比如前几天发生的虎门大桥“呼吸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需要用万物互联技术对基建设施采集实时多维状态数据做数字化画像的案例。

要使所有的基建设施都以数字化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做实时监管和维护,需要海量的超低功耗采集终端,和一张泛在的精品蜂窝网络。此次工信部发文,也是为了给5G新基建打好基础,铺平道路。我们相信,随着NB-IoT网络覆盖的加强和加深,产业应用和市场规模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NB-IoT、Cat1可以依托现有的LTE4G网络,客户只需简单的参数配置,允许NB-IoT、Cat1终端接入网络即可,以更低的成本和功耗满足各种中低速的场景需求,是承接2/3G退网后,中低速物联网应用的首选连接方式,未来将满足90%的物联网应用连接需求。

广和通LTECat1系列模组L610国内首款继通过电信运营商测试认证后,又连续通过CCC、SRRC、NAL三项认证,是国内首款具备量产出货资质的Cat1模组,目前已应用在POS、新零售、公网对讲、DTU、资产追踪、共享设备、智能电表等行业。广和通L610模组基于紫光展锐全球首款LTECat1bis物联网芯片平台春藤8910DM设计,结合了市场及技术的需求,符合3GPPR13规范的Cat1单天线方案,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

广和通LPWA模组MA510同时支持NB-IoT/LTECatM/2G三种制式,可帮助客户从2G到NB-IoT平滑迁移,具备低功耗、超小尺寸等特征,广泛适用于智能表计、智能门锁、智能烟感、可穿戴设备、追踪定位、智能停车、智慧路灯、环境监测、智慧农业等领域。

物联网新政的推行,准确把握了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产业格*的演进趋势,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5G网络的快速部署,以及NB-IoT/Cat.1满足中低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两方加持之下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目前2G/3G存量用户体量庞大,因此2G/3G如何顺利迁移至NB-IoT/Cat.1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对于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无疑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通信模组是物与物相连的基础。要将通信模组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创新研发、突破技术壁垒是芯讯通成立18年来始终坚持的目标。芯讯通陆续发布了多个系列Cat1产品:SIM7500X、A7600C1系列和A7670系列。这几个系列产品支持多模和多频段LTE-TDD/LTE-FDD/GSM/GPRS/EDGE,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包括UART,SDIO,I2C,GPIO等丰富的接口。其中A7600C1的尺寸为30*30mm封装形式是LCC+LGA,LCC部分与SIM7600系列封装兼容,AT命令与SIM7600系列模块兼容;A7670系列的尺寸为24*24mm、LGA封装,兼容2G产品SIM800和NB-IoT产品SIM7070/7080系列,方便客户进行网络升级。

工信部5月7日的发文,明确指出了对于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的未来走向:低速率NB-IoT、中速率LTECat.1,以及面向高速率的4G和5G,方向十分明确、导向也非常清晰,为产业链下一步集中资源、加快物联网应用推进注入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高新兴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高新兴物联深耕物联网通信多年,是国内最早推出NB-IoT和LTECat.1产品的厂商。目前,高新兴物联已有4款NB-IoT产品、多达数十款LTE产品以及面向5G的4款模组、4款终端产品布*,在国内乃至全球均属于第一梯队。近期高新兴物联的主要产品发展方向也是NB-IoT、LTECat.1和5G,在2020年会有多款商用产品推出,可以说与工信部的政策是完全契合的。

产业链上下游的努力也客观上促进了工信部的新政的顺利出台,大家在NB-IoT、LTECat.1、4G/5G的通信技术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高新兴物联的上游芯片厂商、下游客户以及运营商合作伙伴的网络、芯片模组、终端、应用都在蓬勃发展,预测2020年以及未来5年,物联网的发展仍然将呈现爆发之势。

作为2020年首部专门针对物联网行业的政策文件,《通知》的颁发将充分调动物联网市场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物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移远在NB-IoT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完善的模组产品阵营及数千万级的出货量都是良好的佐证。在Cat1方面,移远也提早布*并积累了丰富的商用基础,全球市场出货量已超过500万片。今年3月,移远再度基于国产芯片推出了两款拥有极致性价比的Cat1模组——EC200S和EC100Y,并已实现量产。

一直以来,移远通信都非常重视对技术的投资和积累。除了Cat1和NB-IoT,移远同时在5G、AI、车载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通知》的出台,为我国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移远通信将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发挥自身在模组行业的各项领先优势,不断丰富模组产品线、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凭借雄厚的技术积累积极推动物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

作为新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物联网行业发展再次受到政策推动。工信部明确指出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NB-IoT和LTECat.1将迎来发展风口,且随着5G网络加速部署,海量应用场景将带动模组需求的提升。

有方拥有全面的蜂窝物联网产品系列,NB-IoT系列产品包括单模的N21,双模的N25,三模的N27,产品队列全、尺寸小、功耗低、性能高,独有的ePSM唤醒功能,使终端设备不工作时处于休眠状态,极大降低功耗。Cat.1产品N58,基于全球首颗LTECat.1bis芯片平台春藤8910DM开发,于2019年10月正式推出,并于同年12月实现批量出货,是国内最早研发、最早商用的Cat.1模组。

目前运营商2G、3G、4G、NB-IoT、5G等多网并存,虽然选择多,但加重了网络运营各个环节的负担。随着网络的升级和优化,4G、5G、NB-IoT等蜂窝通信技术各司其职,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物联网设备亟待网络升级,这将是物联网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产业界力挺工信部物联网“新政”:做好产品准备,进入新车道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芯讯通和广和通比较?

芯讯通和广和通是两家不同的公司,芯讯通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公司,而广和通则是一家通信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两者在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上有所不同。芯讯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各种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芯片设计、电路板制造等;而广和通则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提供网络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因此,选择哪家公司合作取决于具体需求,如果需要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芯讯通可能更合适;而如果需要通信设备解决方案,广和通可能更适合。

中国移动携手广和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促进物联网定位基础设施建设

4月25日,中国移动与广和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高精度定位服务达成战略合作,推出高精度定位通导一体化解决方案,促进物联网的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深圳移动总经理周忠坤、深圳移动副总经理郭明杰、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广州区域中心总经理海鹏、广和通CEO应凌鹏、广和通市场部VP朱涛出席签约仪式。

广和通CEO应凌鹏(左一)、深圳移动总经理周忠坤(右一)见证签约

广和通市场部VP朱涛(左三)、深圳移动副总经理郭明杰(右二)、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广州区域中心总经理海鹏(左二)代表签约

双方嘉宾合影

中国移动已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建设了一张选址最优、制式最新、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在定位精度、数据可用率、差分龄期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广和通依托于中国移动自研CORS(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持续运行参照基站)网络,推出了融合模组、算法、物联网卡、服务于一体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利用RTK算法与GNSS技术,为高精度定位有需求的产业提供模组及相关技术支持。

此外,在中国移动稳定的用户基础与广和通通信模组、定位模组的领先优势之下,广和通可为行业客户提供定位服务与流量资费套餐的业务模式,降低终端系统集成门槛,便于客户快速获得集成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在模组上,广和通已推出了多款高性能GNSS模组与车规级模组,为农产品追踪、物流跟踪、车载定位、共享两轮、测量测绘提供工业级、车规级定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G020&G021系列是高性能的多系统双频原始观测量定位模组,已融入中国移动RTK高精度定位服务,可同时接收L1+L5/L2/L6三种射频GNSS信号,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同时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BeiDou、GPS、GLONASS、Galileo及QZSS)。G020&G021系列集成了高效的电源管理架构,为GNSS导航应用提供高精度、高灵敏性、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未来,广和通将持续发挥自身定位模组的产品实力,依托于中国移动的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双方在RTK定位精度创新方面的技术合作以及与5G车联网的能力融合,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在广东省及全国范围内高精度定位项目的合作,同时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卡、物联平台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深圳移动副总经理郭明杰表示:

近年来深圳移动大力推进5G建设,积极探索北斗高精度定位和物联网卡场景应用,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多个高质量行业应用标杆,希望三方能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打造多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圳移动将运用好自身技术、产品优势和多方资源,提供高效可信的交付能力、优质的解决方案等服务,致力于三方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广和通市场部VP朱涛表示:

随着物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各行业对定位精度的需求越来越高,亚米级、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很高兴能与中国移动紧密合作,为高精度定位终端提供融合模组、算法、物联网卡、服务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助推自动驾驶、两轮共享、监测检测、智慧物流等行业增长。

重磅直播|看智慧零售如何助力企业开拓蓝海市场

4.22世界地球日|我们能做些什么?

广和通全栈式智慧零售解决方案惊艳2023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广和通受邀出席2023香港Web3嘉年华,共探全球Web3DePIN与区块链最新趋势

广和通加班多吗?

西安广和通作为一家提供融合无线通信模组的公司,其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任务繁重,可能会需要员工进行加班。

此外,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该公司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测试和解决客户问题,基本看不到源码,大部分时间处于测试提单和跟单状态,这也可能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

员工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并且体检和福利可能也不如其他一些公司,这也可能会对员工的士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广和通加班可能会相对较多,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岗位和个人工作量来判断。对于想要加入广和通的员工,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谨慎考虑。

智能网联行业的发展潜力?

国内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投融资金额及事件、渗透率、用户规模老数、细分领域占比行业概况1、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云平台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从结构层次来看,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是端系统,第二层是管系统,第三层是云系统。从应用分类来看,车联网可以从联网技术、应用对象和需求对象等角度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较长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成侍银首复杂,这就使得车联网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车联网产业链跨越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领域,相互渗透,跨界融合特点突出。由于车联网产业跨界渗透融合性强,其产业链构成也区别于传统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构成方式。因此车联网产业链的构成可以结合车联网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车联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端、管、云”三个系统,车联网产业链也可以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端”层面以制造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整车厂商、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商、元器件提供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如比亚迪、均胜电子和东软集团;“管”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角色比较均衡,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通信服务商等,如移远通信、鼎通科技和广和通;“云”层面以服务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软件和数据提供商、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如四维图新、赛格导航和华测导航。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5G+车联网深度融合阶段我国车联网起步于2009年。2009年,上汽通用汽车将OnStar命名为安吉星并正式引入中国,在国内率先开启了车联网应用的前瞻探索。按车联网技术发展情况划分,我国车联网市场经历了车联网导入阶段(支持远程通话)、手机互联网阶段(与汽车共享手机应用)、汽车IVI阶段(车载娱乐,围绕中控屏展开)、5G+V2X阶段。目前,我国车联网行业处于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时期。随着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演进,车联网成为5G交通和汽车领域跨界融合最具潜力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热点。未来,随着5G与V2X技术的发展成熟,车联网产业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行业政策背景:5G车搏做联网为政策引导终极应用领域目前,我国车联网相关政策落脚于相关技术领域的融合布*与协同发展。当前,我国主要进行车联网与5G技术的应用融合,以期交通运输、汽车和通信等行业更快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因此近两年的大量政策均围绕5G和车联网展开,如2021年6月提出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2020年9月提出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均对5G车联网未来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另外,当前,我国政策落脚于车路、车车协同技术升级,以支持智能交通,提高驾驶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因此车联网先导区、路侧设施和相关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成是重要课题,是目前中国车联网相关政策的具体布*指导方向。“端”层面需求情况:汽车电子发展迅速,助推车联网行业技术升级汽车电子领域作为车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在汽车工业中发展迅速,已经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革命。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产品系统占据了汽车成本的40%左右。另外,在汽车行业向着智能化、电动化和舒适型的方向发展中,其中70%的汽车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行业。根据Statista数据,2015-2020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逐年上涨,2020年已达到8150亿元,同比增长10.14%。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将刺激汽车电子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势必带动车联网行业的技术升级,推动车联网行业规模扩张,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大目标。应用市场发展状况:智能交通及汽车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可观智能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第一阶段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包括水陆空各方面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集成,其中很重要的是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随着公路信息化的逐步完成,交通拥堵的问题主要于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在道路建设有的条件下,解决拥堵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因此目前智能交通发展正向着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未来智能交通将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即车联网。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和赛文交通网公布的数据,,2011-2019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由420亿元增长至1454亿元。随着我国交通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推进,结合交通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情况,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因此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汽车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汽车产销量在我国市场逐年递增,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同比增长10.19%。而汽车作为车联网应用的重要载体,汽车保有量逐年稳步上升,未来市场发展一片向好。另外,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车联网的需求势必将稳步上升。行业发展现状1、渗透率:逐年提升,车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逐年提升,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18年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为24.9%,车联网用户数量达5976万辆。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已达48.8%,超过全球车联网行业渗透率,车联网用户规模约为13713万辆。2、市场规模: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1637亿元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2亿元,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91%。这主要是因为车联网作为5G在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近年来5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车联网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5G推动下,车联网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有待进一步发掘。3、投融资:政策重燃资本投资热情,规模再创新高近几年,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起伏较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车联网概念兴起之时,资本的投资热情较大,2016年投资事件数量达到最高,为130件;2018年投资金额最大,达到793.34亿元。自2018年后,车联网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影响。2021年,随着国家以及各省市对于车联网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截止2021年9月,投资数量达到63件,投资总金额达到1065.88亿元,均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投资规模。行业竞争格*1、区域竞争:重点布*长三角地区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级车联网试点示范,20多个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区,以及5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2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包含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等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江苏省苏州市和南京市2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因此,目前车联网重点布*长三角地区、天津市、重庆市和湖南省,其中,长三角地区为重中之重。根据工信部要求,先导区将在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做好与5G和智慧城市发展的统筹衔接,完成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带动全路网规模部署。国家级先导区方面,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是国设立的首个车联网先导区,于2019年9月成立。2020年6月,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11月,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是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1年1月,重庆(两江新区)获得工信部批准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这是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省级先导区方面,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于2019年10月在苏州市正式揭牌,意味着苏州将以常熟市、相城区、工业园区为主体,创建首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12月,南京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落成。2、企业竞争:竞争十分激烈,华为排名暂时领先车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车联网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尤为重要。因此,行业专利的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布*程度和相关技术的领先地位。根据智慧芽的专利数量申请排名,华为、博泰和擎感三家公司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前三。其中,华为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到503个。因此,目前华为的车联网相关技术研发位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专利申请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华为、腾讯和百度,网联终端的代表性企业上海博泰,及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吉利汽车和小鹏汽车均布*车联网行业。根据搜狐汽车研究室的数据显示,从企业经营、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三大角度对车联网行业进行评分排名,华为、中国移动和百度位列前三。另外,软件及数据提供商东软集团、千方科技、四维图新和高新兴均有上榜。综合来看,车联网行业中主要竞争者于互联网公司、整车制造厂商、软件及数据服务公司和网联终端代表性企业。企业跨界在车联网领域进行密集布*,竞争十分激烈。根据智慧芽和搜狐汽车研究室排名综合进行分析,华为的专利申请量和价值排名均位列第一,在车联网行业布*中暂时领先其他竞争者。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中国车联网行业发展三大趋势目前汽车产业已形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2、渗透率: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用户规模进一步成长3、市场规模:202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千亿元我国车联网行业不断壮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技术升级速度快,以及通信产业发达。这为行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技术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发展优势的作用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迅猛增长。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千亿元,2021-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广和通“她们”的故事

01

她力量•人生不设限

Sales&MarketingGroup

TanyaGao

2022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

因负责广和通IoT海外和子公司海外相关业务的运营管理和对接,

不免经常会有夜间工作的经历。

一个记忆犹新、

在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凌晨四五点的夜,

仍在和海外同事开会:

沟通项目、讨论进展及报价,

深刻体会什么是“商场如战场”,

作为公司总部运营,

要尽力为一线同志们解决中后端的问题,

给予充足的“弹*”,让他们放心地在前线“打仗”。

 

曾经历多岗位历练,勇敢走出舒适圈,

快速进入新角色,迅速上手新业务,

持续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

保持灵活,拥抱改变,无畏挑战,

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的人生不设限。

02

她力量•坚持

ProductDevelopmentCentre

AnitaXue

2022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

我始终坚信:

努力和坚持是我们必须要有的工作态度。

回想刚来公司,

接到我司新引入某平台的第一次基线升级任务,

当初还是小萌新的我,

不找出bug誓不罢休,废寝忘食攻关到凌晨,

终于顺利完成基线升级,

这项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算是艰难的任务。

靠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在那之后的我,

一次次完成多项攻关任务,

实现在专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前进;

一步步逐渐承接部门内多个项目的射频调试工作,

带领着团队成员积极推动项目调试及认证进展。

 

庆幸自己足够努力也足够坚持:

困难只是暂时的,问题都有对应的解法,

积极寻求突破口才是我们应对问题的正确心态。

借用张桂梅校长的一句话:

“我们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们都值得被尊重,性别也早已不是束缚,

我们挥洒其中的每一滴汗水,

都会平等的开出花,结出果,成为收获。

03

她力量•全力以赴

Process&ITManagementDept.

WendyCai

2022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

2018年公司信息化建设导入PLM系统,

机缘巧合下初到广和通的我,

便马不停蹄投入到PLM一期项目筹备工作中。

有幸全程参与PLM系统每一期项目,

此后每一年的元旦都是在公司跨年。

产品数据管理、项目管理、主页面报表看板……

到SAP,CRM,OA,JIRA等各个系统集成。

从全*考虑:缩短工时、提高效率、

解决痛点、产生收益等,

在完成每一个需求时,目的不仅仅是按期上线,

而是要理解需求背后的业务逻辑。

一次次的需求碰撞,

让自己阅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一轮轮的沟通,给足自己历练与成长。

 

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我坚信,只要有目标,有计划,

高效执行,用心做事,结果都不会太差。

04

她力量•有始有终

ProductManagementCenter

MeiyingLi

2022年度优秀新锐获得者

负责IoT产品线运营支撑工作,

创新学习,主动思考,识别业务痛点,

积极提议,驱动改进。

对内,作为统一的数据发布及对接窗口,

提升内部运作效率,

对外,良好的双语沟通能力,

使我能够顺利协助解决各类业务问题。

积极协调资源配置,帮助业务实现增值。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我信奉为人做事总得有始有终。

在跨部门协作、多重内外信息拉通中,

要努力做到“可信任、可依靠”,

不欠任何一方一个交待与答复。

05

她力量•务实

FinanceDept.

JaneChen

2022年度优秀新锐获得者

积极了解各项税收政策,

跟进税收优惠,主导税务申报,

对接税务审计,实时过程管控、加强数据分析,

处理各项税务稽查与调函,管控税务风险。

对每一项数据认真审核,对每一次任务严格执行,

始终秉持着客观严谨、细致入微的态度和原则,

及时、准确、高质量。

以感恩心待人,以平常心对事,以上进心工作。

积极协调,勤勉尽责,积极跟进,

怀抱务实之心,做好我该做的。

06

她力量•拥抱变化

HumanResourceDept.

LeaLi

2022年度优秀新锐获得者

在充满不确定和变化的2022,因缘际会加入广和通,

带着全新的团队,负责集团招聘管理工作。

梳理优化招聘流程,

实现招聘全流程线上化运营管理,

推动专业面试官的培训认证,

保障面试官质量,提升面试效度,

顺利完成2022届雏鹰入职接待和2023届校招统筹工作。

每突破一个挑战,都是一次成长和历练,

而我们的每一次迭代和变化,

都会带给内外部客户更好的体验和价值实现。

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变化是永远的主旋律,

迎接变化、创造变化、坚守挑战,

便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我坚信,每一次变化总能带来成长。

07

她力量•求真

AuditDept.

GuiruXu

2022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证在手,

拥有多年会计事务所及企业内审工作经验,

入职伊始,许桂如就承担了审计部主要工作。

2022年度,

她先后主导或参与公司十余项专项审计和合规审计,

每次内审,都要坚持多方求证,

对过往数据和同行情况进行分析。

 

审计工作涉及公司方方面面,

必须秉持实事求是不松懈,

方能快速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

她时刻以求真之心对待每一项任务。

时光见证了她的全力以赴。

08

她力量•不惧挑战

FibocomAutomotiveInc.

JadeDu

2022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

2020年3月,入职广和通,

担任总部采购履行的工作,

2021年6月,向领导申请,

调岗远驰新设的采购部门。

人生十字路口,无惧前行,

新的团队、新的工作;新的目标、新的挑战。

在客户需求激增、无预测订单、

年底冲刺等多重复杂情况下,

拉通内部,专注提升本职;

紧密沟通,推动供应升级;

做足计划,满足客户需求;

保障及时交付,实现降本增效。

积极应对,竭尽全力,

在努力履行职责的同时,也鼓励着身边同行的伙伴。

 

再接再厉,持续学习,

努力生长,向上攀登更高更远的山峰。

09

她力量•保持从容

FAIOT

WillingZhang

2022年度优秀新锐获得者

已在职场打拼十几年的我,

在加入广翼的第一年,获得了“新锐”的头衔,

倍感荣幸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新鲜感,

加入到广翼这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中,

仿佛自己也变得更加年轻有活力。

 

作为职业女性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中滋味,已不用赘述。

身兼多职,

我一直在尽力诠释好每个珍贵的人生角色。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

努力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不论多忙,保持从容,

工作有序开展,项目陆续落地。

是广翼营销中心这个包容有爱的团队带给我从容处事的勇气。

让我坚信,有热爱,

有理解,有努力,一定会有幸运!

10

她力量•执行力

ThingsMatrixInc.

EmmaWang

2022年度优秀新锐获得者

从一名软件研发工程师,

变成可以应对多样性工作的项目经理,

专业知识以及团队协作相互穿插,

逐渐变得敢承担,敢决策。

快速参与到PC租赁的项目交付工作,

从0到1搭建公司SIM运营流程规范,

在应对多项并行工作的同时,

保持条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拖延。

 

一个“两分钟原则”:如果眼前的事情我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那就立马去做!

其实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不是因为难,

而是因为懒。

拖延的事情一多,我们就会下意识分心去想,

消耗了心神,也影响了做重要事情的专注。

笃定,然后去做,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11

她力量•持续成长

SupplyChainCentre

QueenieHe

2022年度优秀管理者获得者

时光荏苒,入职广和通已九年时光。

公司飞跃发展,业务挑战愈大,

紧跟公司步伐,充分磨炼自身,

提高业务能力,持续学习更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岁月见证成长,光阴镌刻回忆,

从专业骨干转身为管理者,

从专业规划到梯队建设,

从负责部分物控工作到全面管理PMC部工作,

统筹内部生产及物料资源,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成就公司,亦成就自己。

 

一路走来,铆足干劲,勇毅前行,突破自我,

钻研专业问题,专注持续成长,

用实力说话,是她最好的回应。

在这里,她力量

向内生长,向外绽放

在不同的领域,闪耀光芒

愿每一位“她”

绽放芳菲、惊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