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策略怎么查基金净值(如何买基金,如何看基金,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买基金,如何看基金,要注意些什么?
告你简单些的在银行就可以买具体的去问问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般的大银行都有基金经理的
基金查询问题?
买卖基金看净值或累计净值都不可取,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明天,选好的基金公司才是最重要的,像华夏,华安,博时,易方达基金公司都是好的基金公司,买它们的产品长线投资回报才丰厚!
如何看待中金所2015年9月2日再出股指期货四条新政
7日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9月2日中金所发布公告,宣布再出四项措施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其中包括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4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日内平今手续费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这种震撼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尽管中金所此前已三番两次出招,但胜利日小长假前夕放出这则消息,还是让整个市场为之震惊。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股指期货已经没有交易价值”、“股指期货功能基本消失”,诸多文章以“纪念股指期货”为话题进行回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近期专家、学者、股民对期指持续不断的舆论轰炸,逼出了监管层的“自残”行为。那么这几项措施到底有多严重,让人震撼到什么程度呢?基金君这里先略作分析:首先,“10手”限制,每天你不管开多单还是空单,开满10手之后就算违规。中金所8月25日第一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00手”;8月28日第二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00手”,由此可见力度大到难以想象。一个股民每天买上10手股票也是常事,何况期货市场。此招让程序化、高频交易基本告别股指期货。对于规模稍大的机构来说,除了做套保不受限,10手限制使其在期指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失去意义了。其次,40%保证金,在世界期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按照沪深300股指期货2965点的收盘价和40%保证金计算,一手保证金在36万左右,此前正常时期保证金是10%。原来可以做4手的钱,现在只能做1手,资金成本上升了4倍。那些刚凑够50万开户门槛的投资者,现在入场只够做上1手。另外,套期保值保证金提至20%,机构套保成本也大为提高。第三,当日平今仓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当日平今”即为俗称的“T+0”,粗略估算,“T+0”一次手续费为2000多块!即便是只做一手的投资者,对于如此恐怖的手续费恐怕也已望而却步。而8月26日之前的手续费是万分之0.23,8月26日之后的手续费是万分之1.15,万分之二十三的力度大家可以体会吧。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点是300块,投资者必须做对8个指数点,“T+0”才有赚钱的意义,如此一来,日内交易急剧下降几乎不可避免。第四,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开几个账户规避,那么“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也将堵上这个漏洞。综上所述,想必读者都已看出,哪怕您仅是个刚够格的投资者,都已经觉得期指“没法做”了。下周一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从理性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做不出如此堪称不可思议的“自残”举动。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迫使这个世界第一品种走到如此境地呢?针对期指的惨烈“舆论战”6月15日以来的大跌成为了期指命运的转折点。2010年4月16日期指上市后,沪深300股指期货经过5年的发展,基本做到了日成交量100-200万手,日持仓量20万手左右的大品种,用来衡量期指成熟度的成交持仓比也在5比1左右,已经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然而股灾的发生,引来了铺天盖地对于期指的指责,其中以刘姝威、叶檀、易宪容等非业内专家的声音最为响亮。当然,也不乏巴曙松等学者的反击,这其中尤以巴曙松的《股指期货,该责难还是该大力发展》为代表,论证了“股指期货市场始终自身多空平衡,没有给股市施加压力,反而承接了股市抛压。据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的净卖压约为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元,这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元的抛压。”但这一研究公布后,依然遭致了网友们的猛攻。也就是从6月底开始,由于融券通道关闭、个股大量停牌,期指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大幅增加,市场指责期指带动下跌的声浪逐渐增大。于是,期指“限制开空”等消息不断传出,外界也将此视为监管层应对舆论压力的动作。然后正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引发了一些参与期指的长线、稳定资金流出,持仓量大幅减少,导致了期指成交持仓比的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外界指责期指“过度投机”提供了佐证。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又导致期指流动性的进一步消失,导致期指贴水进一步加大,贴水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非专业的人士的怒火,将之又视为期指“带动下跌”的证据。由此,期指市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用异常惨烈的方式“自废武功”以求自保。不论这场巨大的论战中谁对谁错,这一情景都将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同样的事件,曾经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都发生过,并且都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经典。先看当年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后,舆论纷纷谴责股指期货是下跌元凶,甚至有些学者专门出书论证股指期货导致股市下跌。在此压力下,日本对股指期货实行了提高保证金、征税、增手续费等系列手段,“废掉”了股指期货。不过随着日本股市步入长达20多年的熊市,后来的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是泡沫破灭造成了股灾,对于期指的争议在1995年以后就逐渐褪去,但日本期指的市场已经被新加坡占据了较大份额。而美国则是在1987年爆发的“八七股灾”之后,迸发出了对于股指期货的强烈质疑,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出了《布雷迪报告》进行谴责,美国调查机构以卧底形式进入期货公司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以及美联储**格林斯潘的国会作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的独立调查完成,美国股指期货并未像日本那样遭受抑制,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股指期货发展,都经历了较大的磨难。中国期指市场能否躲过此劫,是像日本期指一蹶不振,还是像美国期指涅槃重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股指期货的最大作用,是投资者可以拿来做套期保值。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格力电器,想要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同时又不想在大盘下跌中被迫止损抛售,他就可以做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单,相当于给持股买了一份“保险”,这就是套期保值。对他来说,大盘下跌风险就被转移到了期指多头身上。很明显,运用期指套期保值的人,其实本质也是多头,而且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卖掉股票。如果是一家机构运用期指做套期保值,那么也会有利于其长期持股,减少其在股灾中的抛压。这也是前述巴曙松研究的理论基础。那么,在期指实质上“自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后果呢?首先,失去了套期保值这把“保护伞”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将彻底回归散户化,财富管理能力将大幅下降。在股市中与散户完全一样追涨杀跌,接下去的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也将因为失去工具而大幅萎缩。不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理财产品的策略可能将不得不终止。从此绝对收益是路人。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在6月中上旬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幅度降低仓位,只留下了极为看好的部分优质个股并进行了期指套保。由于准确的操作,该基金逃过了6月最初的暴跌。但是随后由于股指期货一再“限空”,该机构不得不在暴跌中大量抛售股票,引发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抛压。而就整个市场而言,面临这样*面的私募又何止一家。因此有业内人士感叹,失去了股指期货,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将倒退十年,回到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其次,一个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从成熟市场来看,有做空机制,市场的意见能够得以更好的博弈,价格也会更快更高效地趋于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可能也是以泡沫提前一步被刺破为代价,对于情绪高涨的大众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在灭掉期指这个“不配合者”之后,市场会不会迎来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涨和大跌,会不会恢复到从前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再暴跌回1664点的那种巨幅波动的市场环境?而第三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是,期指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股指期货消灭了,新加坡、美国的涉中国期指可能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应国内市场的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已成为国内股指期货的首要替代标的。近期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不断自残”,新加坡的股指期货倒是不断加强宣传,吸引内资出海交易。该做期指的继续做期指,只不过监管会变得更难了。只是,普通基民可能很难再有渠道分享这一“跨国”避险工具了。
中金策略基金净值(中金策略基金920003) - 东方君基金网
资管部就是类似私募基金,集中客户的钱帮人理财和资产产品设计的。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或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软件开发运用能力,擅长金融工程模型的开发设计;具有金融期货、内嵌期权的公司债、权证、基金等金融衍生品研究经验,或基金产品、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设计经验。
运营部就是运作基金公司资金,并处理日常申购赎回业务,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
完成基金交易的清算、基金资产的估值、基金资产净值的估值;
编制基金投资管理、运作分析所需的报表与报告;
根据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准确、及时地编制所需的报表,或提供所需的数据;
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
1、目前,A股基金一共有62支。包括易方达、华夏、交银施罗德、兴业全球、农银汇理、华安、嘉实、东方、国海富兰克林、汇丰晋信、民生加银基金等等。
2、这些股票的分级基金基本都是指数基金。分级基金B份额带有一定的杠杆,一般是两倍,等于跟A份额借钱炒股,再给它每年大约6%的固定收益,多赚的钱都归B份额。比如,在成立半年之后母基金富国军工指数净值达1.51元“上折”时,两个子基金军工A的净值只有1.03元,军工B的净值已经接近2元。
3、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券商板块是指券商板块的基金,券商板块的基金是指投资对象主要为券商股的基金,但不一定全部是券商板块的股票,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仓换股。
券商板块基金属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可以随意申购赎回,以基金净值为计算单位,交易日买入,第二个交易日确认份额。
宝盈策略增长已经进行过四次历史分红,分别是2007年9月20日,每份派现0.2元;2009年8月10日,每份派现0.2元;2014年9月4日,每份派现0.02元;2015年1月22日,每份派现0.16元。
这是混合型的理财产品,也是存在收益或者亏损的可能的。
目前基金净值不到1元,说明1元买入的还是亏损的。
怎样才能查到中金精选单日净值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基金净值怎么看?
基金的相关数据,是非常透明的。最简单的查阅基金净值的方法,就是登陆天天基金官网。每天晚上都会根据收盘情况更新。
天天基金网不仅有日更的基金净值,还能查阅历史净值,历史净值和大盘走势的比较。还能看到近几年甚至成立以来的总收益。也能看到该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收益排名。
不仅如此,还能看到基金主要的投资标的,比如十大重仓股等等。
总之,天天基金网能提供你关注的基金的法定披露信息。
年年正增长,历史年化净值增长超7%的纯债型基金,不香吗?
近年来虽然公募基金发展迅速,但是纯债型基金的存在感始终不太强。一方面,许多新晋基民正是看中前两年偏股基金强大的赚钱能力,从股市转战而来,风险偏好原本就挺高。另一方面,即便是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近年来也往往被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固收+”策略基金所吸引。
但是,纯债型基金真的是“小透明”吗?事实上,近年来这类基金一直在扩容,据中金公司统计,总体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纯债基金两千余只,总规模达到5.6万亿元,占债券型基金的71%,占全部公募基金的22%。
那么总量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的纯债型基金,为什么热度始终不高呢?司令觉得可能和持有人结构有关。同样据中金公司统计,纯债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自2017年起一直维持在95%以上,其中截至2021年6月底,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达到98.3%(规模加权)。
说到这,不少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机构投资者所青睐的基金,业绩不一定有多突出,但是有一个特点几乎是必备的,那就是追求稳健,这也是许多小伙伴最近才认识到的投资需求。
司令查了下纯债型基金的业绩,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例,从近几年来看,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基金净值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2014、2015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了10%。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市大跌的2018年,这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6.5%,起到了很好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回到当下,即便在股债均颇为波折的今年,这类基金也依旧保持了净值正增长。可见,除了平时关注的偏股型基金、固收+基金外,低调的纯债型基金,的确应该在我们普通投资者日常的资产配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鹏华“双丰”,打造纯债型基金“天花板”
那么,该如何挑选纯债型基金?其实,作为主动管理类基金,这类基金的挑选和主动权益类差不多,基本也是跟着基金经理走。其中,鹏华基金的刘涛,就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不少人对刘涛有所了解,正是因为近期的晨星奖。这个奖特别稀有,在当前国内公募基金数量已经接近上万只的背景下,晨星基金奖每年五个品类中仅有一只基金获奖,可谓千里挑一。而刘涛管理的鹏华丰禄债券,就揽下了“晨星(中国)2022年度纯债型基金奖”。
事实上,除了晨星大奖,刘涛也是包揽了金牛,金基金和明星基金这三大权威奖项的“满贯王”,可以算得上是纯债基金界的“天花板”。
同时从这份获奖列表也可以看出,刘涛的代表作主要集中在旗舰“双丰”——鹏华丰融定开债和鹏华丰禄。资料显示,刘涛分别在2016年5月和2016年11月开始接管这两只基金,至今任职均以超过5年,有较长的历史业绩可以考证。
整体来看,以鹏华丰融为例,截至2022年4月12日,刘涛任职总净值增长54.25%,年化净值增长7.64%,同类排名第1。分年度来看,该基金2017年以来至今,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均保持净值正增长,其中在2018年获得了16.79%的净值增长。此次获奖的鹏华丰禄,年化净值增长也达到了5.96%,排名前10。
无论债市行情如何,基金始终能保持年度净值正增长。这是许多投资者所期待的结果,也是刘涛投资的“杀手锏”——首先要对债市中长期趋势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判断,如牛市、震荡市或者熊市。基于此,再对组合通过梯次进攻或者梯次防守的方式来做攻守切换。但无论何种市场,都会保持偏短久期的底仓设置来获得基础票息。
以今年颇为震荡的一季度为例,刘涛指出:“今年把大的格*和收益率曲线的变化看明白了,对应到判断下面,策略相对就是通过两年期以内的相对偏短的债券,采取一定的骑乘策略,把杠杆放在偏高的位置。整体看下来,近一个季度资金端方面,资金指数会略紧一些,但事实上没有特别的借不到钱或者特别难受的融资时刻。所以能够感受到整个货币端或者短端略微会更宽松些,在这种环境下通过短期的套息策略,能够在震荡市里表现得更为出色。”
从客户需求出发,丰富品类随心匹配
看到这,已经心动的小伙伴们可能还有个小疑惑,对于刘涛旗下的基金该怎么选?目前如果从收益表现来看,鹏华丰融定开债似乎更胜一筹,直接选TA就是最优解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刘涛也考虑过。作为基金经理,他不仅对基金的业绩全力投入,同时在产品线布*上也十分上心。“对于产品线,我们非常关注各类投资人、各类客户的投资体验以及资金风险收益特征、期限上的需求。所以,对应到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客户,包括期限上的偏好,我们在原有一些老债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开发匹配投资者新需求的债基。”
刘涛指出,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作为他管理的第一个产品,是一只定开债基,他认为这只基金之所以历史收益略微高,也正是得益于封闭期资金比较稳定,也可以相对更加坚决果断的做攻守切换。但是在运作了几年之后,他听到了很多客户心声,觉得定开债基一年中较为有限的申购赎回的机会,导致资金进出不便利。因此结合客户反馈以及自己投资的特点,他在2020年推出了鹏华年年红一年持有期基金。
同样,刘涛在运作鹏华丰禄几年后也逐步听到了客户的反馈,希望增加额度。但是考虑到该基金的资金容量与策略的组合容量相匹配问题,并且为了保证原有持有人的投资体验,在原有基金上增加额度的做法并非上策,于是推出了开放式的鹏华普利债券基金,并且整体在鹏华丰禄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完善。
可见,对于如何选择纯债型基金,也许还是得听听刘涛本人的建议:“大家首先要看一看自己的投资需求,对应到自己资金使用的状况。”司令觉得,如果是可能要用到的短期资金,首选开放式债基,一般收益比货币基金高,流动性也不错。而对于一些更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则可以选择定开债基和持有期债基,以时间换空间,往往收益机会更理想。
最后提醒大家,刘涛的王牌基金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将在4月25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放申购日,单笔申购上限设置为200万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基金投资不再迷茫!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深入浅出讲解各类基金投资技巧。静水流深,不疾而速!
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基金投资需谨慎,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
【云通周报】A股整体上行,股票多头策略指数涨幅最高
沪深300指数本周涨2.45%,上证综指本周涨1.93%;10年国债年化收益率为3.20%,中债指数本周上涨0.06%;南华商品指数本周涨2.86%,南华焦炭指数涨幅居首位,周涨7.88%;标普500指数本周涨1.14%,香港恒生指数本周跌2.13%。
公募基金市场,中国基金总指数本周上涨1.69%,股票型基金指数和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3.30%和2.89%。私募基金全市场业绩指数本周上涨0.49%;其中股票多头策略私募指数涨幅最高,上涨0.54%,其次为宏观策略私募指数,上涨0.43%。
1、策略指数周度业绩:股票多头策略指数收益最高,事件驱动策略指数收益最低
私募基金全市场业绩指数本周上涨0.49%;其中股票多头策略私募指数涨幅最高,上涨0.54%,其次为宏观策略私募指数,上涨0.43%,事件驱动策略私募指数收益最低,本周下跌0.60%。
(来源:云通数科整理,统计日期2021-03-29至2021-04-02)
2、股票市场:A股市场整体上行
本周(3月29日-4月2日),本周A股市场整体上行,重要股指在本周普涨,其中创业板指继续领涨。市场风格方面,成长风格回归,大盘/小盘风格方面,大盘风格相对占优。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报3484.39点,周涨1.93%,成交额15843.49亿。深证成指报14122.61点,周涨2.56%,成交额19846.88亿。创业板指2852.23点,周涨3.89%,成交额6534.28亿。科创50报1299.92点,周涨3.44%,成交额1031.70亿。恒生指数周涨2.13%,报28938.74点,成交额7018.99亿。
行业方面,本周持续获取超额收益率的行业以下游行业居多,其中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行业跑赢全市场的持续性较强,食品饮料在本周领涨市场,家用电器的周涨幅在全市场中也位居前列。金融地产板块在本周整体表现偏弱,其余上游、中游、TMT行业的表现均不俗。
3、债券市场:整体走势以震荡为主
本周(3月29日-4月2日),本周债市情绪较为谨慎,整体走势以震荡为主。资金价格大体保持平稳,数据面上3月PMI数据超预期,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被市场快速消化。从国债和国开的走势来看,国债和国开表现相当,资金面的宽松和基本面、政策面的压制使得短端强于长端,10-3Y和10-5Y的期限利差历史分位数扩大至26.7%和30.7%的水平。从央行的态度上来看,上周公开市场完全对冲到期量,资金价格平稳,总体上处于中性水平。本周国债和政金债发行规模保持平稳,地方债的发行规模有所增加,供给压力亦有所增大。
4、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强
本周(3月29日-4月2日)商品价格整体走强。展望后市,贵金属方面,美国3月非农数据超预期,黄金价格近期反弹趋势或将受到压制;能源品方面,目前市场对于需求恢复比较乐观,油价经过短期回调后,大概率继续维持震荡上行行情;下游需求强劲,日耗处于较高水平,煤价有望维持平稳;工业品方面,钢材库存继续去化、需求维持韧性,供给受环保限产扰动,预计钢价继续震荡偏强;工业金属方面,消费旺季来临,同时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叠加新能源发展规划长期有利于有色板块需求提升,预计工业金属价格整体保持高位;农产品方面,国际大豆玉米库销比仍处低位,意向种植面积增幅低于市场预期,大豆价格预计偏强运行。
从各类商品期货指数来看,南华焦炭上涨居首位周涨7.88%,排名靠前的有:南华热轧卷板上涨7.19%,南华苯乙烯上涨6.61%,南华动力煤上涨6.36%,南华原油上涨6.33%,以上商品周涨均超过5%;同时,本周部分商品指数下跌,其中下跌幅度为靠前的有:南华鸡蛋以5.51%,领跌,南华尿素周跌4.72%,南华玉米周跌3.81%,南华玉米淀粉周跌3.00%,南华硅铁周跌1.39%。
1、国有六大行去年业绩齐增 现金分红3400余亿元创历史新高
根据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六大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集团口径,下同)11566.4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201.52亿元,增长1.77%。国有大行中,工行仍最赚钱,2020年实现净利润3176.85亿元,较2019年增长1.38%。净利增幅最高的为邮储银行,2020年实现净利润643.18亿元,同比增长5.38%。建行、农行以及中行去年实现净利润均超2000亿元,分别为2735.79亿元、2164.00亿元以及205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2%、1.63%和1.59%。交行去年实现净利润795.70亿元。
随着信贷投放的加大,国有大行去年资产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之中。6家银行截至去年年末的资产规模均在10万亿元以上。工行截至去年年末资产规模达33.35万亿元,遥遥领先其他银行。国有大行在去年克服困难保证自身盈利增长的同时,依旧各自推出了丰厚的分红方案,且全部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股东和投资者。虽然各家国有大行分红金额不同,但利润分配政策均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六大国有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均达到了30%及以上。上述6家银行中,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这三家股份行于此前均已披露了业绩快报,3家银行去年呈现出净利润“两升一降”、不良贷款率全面降低的态势。
2、券商资管3月公募产品成绩分化明显“估值”成新焦点
普通股票型基金3月全线下跌,目前券商资管推出的公募普通股票型基金共有14只,3月期间普通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跌幅为4.62%。纵观上述14只产品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仅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新锐取得了正收益,其A类、C类份额在今年前3个月净值分别增长了0.3%、0.18%。目前券商资管共有74只偏股型基金产品,3月期间净值平均下跌了3.71%。券商资管表现来看,中泰资管和广发资管的表现最为突出。中泰资管旗下的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A,在3月份净值逆势上涨了5.83%。广发资管平衡精选一年持有A净值增长了1.26%。
伴随着各种“茅股”的领跌,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焦点。在刚刚发布的去年四季报中,基金经理也是反复提及“估值”。中信卓越成长两年持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基金经理张晓亮则表示,当前对股市仍保持相对乐观,后续的情况还需要观察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变化。结构上,2020年,核心资产估值上升到历史极高值,今年2月份以来出现大幅回落。行业赛道、公司质地确实是重要的,但合理的估值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核心资产估值还是过高,仍存在下杀空间。2021年初,顺周期的银行、保险、化工、上游原材料等行业估值已经修复了一波,随着一些行业长期盈利中枢的变化,有的行业还会进一步修复估值。但如果是长期盈利中枢没有上移的周期性行业,短期价格上涨后更要关注风险
3、七家信托公司被罚近4000万元 严监管将延续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今年以来,中信信托、中建投信托、四川信托等7家信托公司收到罚单,合计被罚近4000万元,总金额达去年全行业两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信托业正处于风险暴露和出清阶段,严监管态势将延续。从被罚原因来看,业务违规为重罚区,包括影子银行业务、通道类融资业务、个人信托贷款业务、银信合作业务等。此外,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销售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也被监管部门关注。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指出,“严监管态势短期内会对信托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且可能造成信托项目风险的加速暴露。从数据看,信托项目风险规模增加,不良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长远来看,严监管有助于夯实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实现行业长远持续发展。”
1、重阳投资:优质赛道需更加注重估值与成长确定性的匹配度
如果说2020年的资产价格表现是疫情冲击下的非常态,那么随着疫情的消退,2021年将重回常态。股市结构变化的背后正是疫情受控制后,社会生活常态化、经济增长常态化、货币政策常态化、商品价格常态化的体现。市场仍有结构性行情,但范围上可能更加聚焦。今年仍有结构型行情,优质赛道需更加注重估值与成长确定性的匹配度;传统行业均值回归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公司的质量和增长潜力仔细甄别。
(来源:云通数科整理)
2、甄投投资:基本面与流动性的矛盾依然是市场波动的主因
基本面与流动性的矛盾依然是市场波动的主因。站在当前时点,仍需要谨慎和耐心,等待长期美债利率企稳和市场情绪企稳。在行业选择方面,赚取行业β收益的难度正在加大,一是高估值面临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二是周期方面已经积累部分涨幅,追涨选择困难。在此情况下建议关注两条线,一是关注“碳中和”主题,二是自下而上根据个股景气度和估值做精选配置。
(来源:云通数科整理)
3、石锋资产:货币整体趋于宽松的趋势长期不变
由于国内外经济周期的错位,我国货币政策存在被动收紧的风险,在这样短期怕美联储不收而引发通胀问题,长期怕美联储收缩而引发经济与资金问题的阶段,市场或将呈现板块轮动下跌行情,预计整体震荡向下走势。但同时,通胀风险本质是短期现象,货币整体趋于宽松的趋势长期不变,优质个股的确定性和稀缺性长期依然看好。
(来源:云通数科整理)
4、星石投资:未来市场会根据基本面和性价比进行投票
A股在经济率先复苏下基本面无需担忧。近期市场在高估值板块调整后风险已经有所释放,未来市场会根据基本面和性价比进行投票。受益于经济复苏的、盈利增长能力强、估值合理的行业将被重点关注,陆续披露的年报或将强化这一逻辑。
(来源:云通数科整理)
【云通动态】
官宣|云通数科,五周年生日快乐!
【重磅发布】云通系列产品功能更新年度大盘点
【重磅发布】基查查APP正式上线啦!
【重磅发布】Power3.0资产配置功能模块已上线!
一个免费的、开源的的基金数据平台
【产品上线】他来了,他来了,云小通带着Power3.0来啦!
【绩优基金榜单】
2021绩优基金3月榜单
2021绩优基金2月榜单
2021绩优基金1月榜单
2020绩优基金年度榜单
2020绩优基金11月榜单
2020绩优基金10月榜单
2020绩优基金9月榜单
2020绩优基金8月榜单
2020绩优基金半年度榜单
【私募基金月报】
【资产配置】
【量化因子】
【云通量化多因子】云通是如何让你的量化工作效率更高效的?(一)
【量化因子】量化超额回撤之怪象-2020
【量化因子】WhichTestAssets?
中金策略基金2015年4月1日净值
中金策略基金2015年4月1日净值1.495元。
超级反弹中掉队的基金公司金鹰和中银为何如此凄惨
大盘迭创新高,股民扬眉吐气。
但是,一些基民却蔫头耷脑,只因自己捏了好久的基金,过去不得不陪着它走过熊途漫漫,眼看大盘强劲反弹,它却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基金网站的留言板中,投资人气不打一处来。为了一探究竟,《全球财说》把目光聚在焦仓位变化最为宽泛的灵活配置基金,把它们拉出来遛遛,用年度规模加权,比较基金公司旗下整体净值增长率,看看各家公司管理这类基金的能力。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从年初到4月4日(以下称统计区间),上证综指反弹30%,可谓久旱逢甘霖,但在这次超级反弹中,却有6家公司旗下灵活配置基金整体增长率不及15%,连大盘涨幅一半都不到。
从最差的说起,金鹰基金公司位列倒数第一,旗下19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7.75%;中银基金公司排倒数第二,旗下47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10.30%;招商基金公司位列倒数第三,旗下49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12.31%。
数据来源:wind
样本选择:灵活配置总规模高于行业平均值45亿元公司
统计区间:2019.1.1-4.4,以2018.12.31各基金规模加权
金鹰九成基金跑输业绩基准
投委会形同虚设
金鹰旗下有19只灵活配置基金,统计区间内有15只跑输大盘,直接导致整体净值增长率垫底。进一步细化,用各基金自己制定的业绩比较基准做标杆,看看统计区间内输赢成绩。结果显示,金鹰旗下仍有12只、占比过6成的基金跑输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而且,跑输业绩基准基金规模合计,占到了此类基金规模的90%。这就说明,金鹰旗下此类基金走熊,不是个例和某些小基金,而是普遍不灵,是份额较大的基金拖累了基金公司的后腿。
数据源自:wind
统计区间:2019.1.1-4.4,以2018.12.31各基金规模为准
金鹰采取集体投资决策制度,由公司总经理任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由固定收益部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监和副总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监组成,更设立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等集体投资决策机构。
不知为何,这样一个看上去规范的机制,却使得旗下基金大面积跑输大盘,跑输业绩基准。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净值增长跑输大盘的基金,原因无外乎是踏空,或是没选对牛股。可叹的是,金鹰旗下基金两者兼备。
2018年年底时,金鹰旗下基金股票仓位低于50%的有8只,有5只在4季度内减仓。很显然,这样的操作,势必会使得这些基金今年初在大反弹中踏空。
金鹰鑫瑞A是公司旗下此类基金最大规模品种,2018年年底规模31亿元,业绩比较基准在统计区间内上涨13.66%,此基金净值只上涨1.06%,不及业绩比较基准的零头。此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6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40%”。但此基金长时间空仓股票,靠什么去实现沪深300指数40%权重的收益率?这样的基金,跑输业绩基准“很正常”。
也有基金表现很差源于错误减仓,金鹰红利价值、金鹰周期优选和金鹰转型动力是这方面的代表。经查这些基金的操作路径,它们都在2018年4季度减仓。例如,金鹰转型动力在这个季度内将股票仓位从82%降低到53%,基金经理认为:“预计2019年上市公司盈利回落,导致市场难有大的系统性机会。”
仓位下降已经使得基金输在了起跑线上,后续如再有错误的操作,一定会加剧跑输的程度。金鹰转型动力2018年4季度末持有天山股份、西部建设和北新路桥,这些股票在统计区间内反弹幅度均超过80%,但基金净值只反弹了19%。如果不是过早减仓,或中途下车,基金净值何以赶不上指数?
就金鹰旗下相关基金净值的反常表现,《全球财说》向金鹰基金发函探求答案,但未收到任何合理解释。
中银7成基金仓位超低
跑输业绩基准基金规模高达116亿
比金鹰更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中银旗下有43只此类基金跑输同期大盘,这些基金总规模高达125亿元;比不过大盘,也比不多自己——中银旗下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有37只,总规模也高达116亿元。想一想这些基金的投资人,是什么感受?眼看着大盘日新月异,自己的基金却如蜗牛般爬行,怎能不懊恼。
数据源自:wind
统计区间:2019.1.1-4.4 以2018.12.31各基金规模为准
样本选择:中银旗下跑输业绩基准且规模大于2亿元的灵活配置基金
不难发现,中银旗下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与股票仓位过低也有直接关系。
例如,中银广利A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6.97个百分点。此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40%”,在2018年第3、第4季度时,此基金股票仓位14.66%、7.25%,靠什么去赢得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的收益率?
在中银旗下,和中银广利A类似的基金有32只,占到了此类基金近7成,不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还能有什么出路?
根据中银官网的介绍,中银旗下基金的投资流程,是在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定的投资原则和资产配置原则下,基金经理根据研究人员和数量小组的投资建议,结合自身对证券市场的分析判断,制定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及个股投资策略。
但是,看上去也说的头头是道的流程,为何旗下基金大面积跑输大盘,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是哪个环节出了重大纰漏?《全球财说》向中银基金探求答案,公司也无言以对。
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稍强的是,虽然招商基金表现也不怎么样,但公司却对《全球财说》的提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投资时,投资者要查看产品合同里约定的投资策略、投资目标、业绩比较基准、风险收益特征。”公司同时强调:招商基金旗下的“安”系列、“稳”系列、“丰”系列等基本都是风险偏好相比偏股型基金更低的产品,有些则是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
言外之意,这些基金在反弹中表现一般,是情有可原的。不知投资人是否看懂了,理解了?
天弘基金公司紧随招商基金之后,排在灵活配置基金反弹掉队公司的第四位。天弘基金公司也给予了某种程度的答复:“公司旗下的天弘通利、天弘新活力和天弘惠利以‘固收+打新’策略为主,天弘裕利定位为货币增强策略(对标货币基金或类似较低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 满足稳健类投资偏好的客户需求。”
说一千道一万,虽然有些基金品种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在反弹中表现弱一些。但旗下灵活配置基金大范围掉队,肯定是基金公司在对大势的整体判断上出现了问题。俗话说,真正的投资高手,应该在恐惧中贪婪,可是,有些所谓专业投资人才济济的基金公司,却在恐惧中吓破了胆,这是为哪般呢?
推荐阅读:
京东一个月内3位高管离任,源于末位淘汰制?
顺丰控股多名股东再欲减持,行动频繁受阻
10个涨停?忽悠式重组套路深!
N轮融资仅推出混沌“类六代屏”,打口水战的柔宇科技急盼上市
A股全线上扬超3%,万亿茅台靓丽业绩背后存隐患?
千亿级P2P平台炸雷!史玉柱等大佬都上当了
肖亚庆:第四批混改名单即将公布!鼓励央企子公司分拆到科创板上市
现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新浪财经|一点资讯|中金在线
百度百家|腾讯证券|腾讯理财通|腾讯自选股APP
东方财富号 |搜狐号|企鹅公众平台|雪球
QQ订阅号| QQ股票 |钛媒体|凤凰号
微证券| 界面 |企鹅号|大鱼号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