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指数估值高的可以买入吗(ETF从入门到大师!看这一篇就够了!_巴菲特_基金_投资)

ETF从入门到大师!看这一篇就够了!_巴菲特_基金_投资

原标题:ETF从入门到大师!看这一篇就够了!

ETF是散户的最终归宿!ETF从入门到大师!一文看透ETF!从此买遍全球!

故事从巴菲特的两个路人皆知的故事说起:

故事一:巴菲特与华尔街巅峰对决

2007年底巴菲特发出战书“十年赌约”,以50万美金为赌注。他主张,在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间,如果算上基金费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将超过华尔街对冲基金的表现。(迷之自信)

Protégé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泰德·西德斯(TedSeides)站出来回应挑战。他选择了5只基金中的“战斗基”,这五只母基金持有200个对冲基金的权益。希望能超过S&P500指数的业绩。五打一?结果如何?

其实如果刨去费率C号基金收益率和标普500是相当的。不管涨跌,每年的基金费用高的惊的,如果每年2%的费用,10年复利就超过20%。还不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而巴菲特选择的先锋领航标普500指数基金VOO的费用只有每年0.03%,对你没看错,是0.03%.

故事二:巴菲特立下遗嘱,死后将由后人将巨额资产投向S&P500指数基金

巴菲特在2013年致股东信中谈到,他在遗嘱里指示受托人将90%的资金投资于“成本极低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这里面应该是除去了捐赠的部分)

“20世纪的100年里,道琼斯指数从66点涨到11497点,分红不断提高,21世纪一样会有巨额回报,非专业投资者的目标不应该是挑选优胜企业,他和他的帮手(意指中介机构)都做不到,而是应该配置一个跨行业的组合,整体而言回报肯定不错,一个低费率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巴菲特多次公开推荐S&P500,还立下遗嘱要让资金投向S&P500,原因是什么?因为老巴相信,长期而言要跑S&P500这样的指数基金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买好ETF不失为一种长期投资的好方法,可以使投资变得容易很多。

一、什么是ETF

简单理解:ETF是基金的一种,是可以像股票一样在场内交易的基金。买股票一样,打开炒股软件,输入代码,就可以直接进行买入、卖出交易了。涨了赚钱,跌了赔钱。就这么简单。

标准定义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xchangeTradedFund,以下简称ETF),简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跟踪“标的指数”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投资人可以如买卖股票那么简单地去买卖“标的指数”的ETF,可以获得与该指数基本相同的报酬率。以沪深300为例,买进沪深300ETF,相关于同时买进300只头部的沪深300股票。

以下是ETF的主要分类和代表:

三、ETF特点:

ETF五大特性:万物皆可ETF、风险分散、交易灵活、费用低、透明度高。

万物皆可ETF,讲的是ETF的多样性。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各类ETF,投资各种各样的标的。原油、黄金、美国、印度、科技、Chatgpt、新能源、酒、猪,想炒啥炒啥。真的猪也可以,养殖ETF70%+的成分都是养猪公司,业界人称养猪ETF。(风险提示:投资还是要做自己懂的、有把握的。有了ETF什么都能投了,但是可千万别乱投啊,一定要管住手。有些人除了ETF名字以外什么都不知道就往里面冲。我也是醉了~)

ETF通常ETF成分是一篮子标的组合,相比单一目标的投资,风险下降。当然收益率也均值化了。比较适合我这种低水平的糊涂虫。段总说:“在一只股票上压5%的仓位和压身家相比,功力相关20年。”。我觉得段总说得太客气了,像我这种糊涂虫,这辈子估计都学不会压全部身家了。所以还是要感谢ETF~

打开证券商的APP,输入代码,买入,就完了,就这么简单。T+1,甚至T+0

不过,交易太灵活了也不见得是好事,T+0这玩意的发明就是想让人死得快一点。

ETF的管理费低,这个在前面的巴菲特故事里面就讲到。ETF费率是股票基金平均费用的1/3。目前国内ETF管理费用通常是年化是0.5%,而封闭式基金国内一般为1.25%,开放式基金国内一般能达到1.5%。

M国那边就更便宜了,世界最大的ETF是跟踪标普500指数的SPY,年费用只需要0.0945%(0.0583%管理费+0.0362%非管理费)。对比一下就知道大A的各路公募、私募有多少吸血了,而且不管涨跌高额的管理费照收不误。拿基民的钱去博高收益,风险由基民承担,真是完美。

当然,相信未来大A的ETF费率还会逐步下降,要遥远的将来,也许能降到0.1%以下,造福广大百姓。

ETF各项数据实时更新。通常被动跟踪指数。这个被动好啊,投资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指数本身就行了。受管理人风格、能力影响小,幺蛾子的事情少。

在胡涂的另一篇专栏《大时代》里面有讲过,大势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地理、人文,其实我们就是与国共进退的小小个体,明白处于什么样的势,去做什么样的事。就像江湖上流传的话“不是马云的时代,而是时代的马云”。连牛顿都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也是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如果我们守正,不要出什么幺蛾子的奇招,是大概率可以分享时代的红利、国家的红利。

我们一起来看两张图:

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GDP增长了2.25倍,年化8.5%。人均GDP增长了2.15倍,年化8%。

当然啦,GDP不是一个投资标的,没办法直接做成ETF。但是,有类似的ETF。比如,我们大名鼎鼎的沪深300ETF,我们以大A历史上规模最大的ETF——沪深300ETF510300为例。

沪深300ETF510300于2012年5月28日上市,到2022年5月27日,十年间从2.157涨到3.94。年化收益率差不多是6.2%。是不是表现也很不错?

这就是一种很直接享受国家发展红利、时代红利的方式。

沪深300ETF作为国内龙头企业的代表,从长远来看,其走势和GDP、人均GDP的走势是相当的。就是赌国运,普通人没有选择,就是这么简单!

那你说沪深300ETF他的增长速度就不能比GDP的增长跑得更快一点吗?答案是肯定的,机会是有的。不过嘛,这影响因子就说来话长了,作为个体也左右不了。低估值时期多买一点趟趟平,少些YY其实是最好的。(沪深300的择股标准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M国那边,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10年、20年的增长率都是远高于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益于头部企业的生态格*,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二是利益于国际化的不断扩张。

至于GDP增速未来怎么样?谁说得准呢,这个话题太大了。。。总而言之就是与国共进退。

风险提示:当然了,买宽基指数也要会点简单的估值。GDP的波动是比较小的,但是指数却会跟小狗一样绕着主人上跑下跳。2008年,沪深300指数涨到5380点,这个时候要是杀进去,要到2021年才解套。简单估值怎么做,后面第七章节会介绍。另外,胡涂会在另一篇专栏《也谈估值》中展开。(这里说明一下,文中提到的文章有些也许还没发,不要着急,在近期都会陆续发布。)

买沪深300这样的标的就好像买国之指数,同样的,如果看好某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势头,可以通过ETF买行业。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ETF去买买买。

当然了,每个人熟悉和了解的行业各式各样。消费、医*、科技、芯片、券商、地产、军工、新能源、农业、传媒、煤炭、钢铁、光伏、食品饮料、中*、互联网、环保、酒、猪。。。应有尽有。。。

医*生物胡涂是长期看好的。医*是刚需,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没有明显的周期。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科技的不断进度。对健康的追求只会越来越高。未来能救命、保健康的地方,人们是愿意多花点钱。不过赛道是好赛道,但是个股难挑啊,水太深。这不医*类的ETF就帮了大忙。

上面两章介绍的投宽基指数、行业指数都是比较主流的ETF标的。不过,ETF可不只这点功能。ETF投资万物也是名不虚传。比如原油、黄金、一带一路、红利ETF、3D打印、5G、数字经济、云计算、游戏ETF、高股息、旅游、电池、人工智能ETF、基建、碳中和、央企改革、养老ETF、疫苗ETF、新材料、贵金属、豆粕期货、白银期货。。。唉呀妈,太多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啊。。。

我们来看一则2020年4月份的新闻:

当时疫情扑向全球,油价跌得有多夸张,油价跌成负值!!!当是,真是看得我眼睛都瞎了!!~~那个时候,有些人就很有先见的判断大势,认为这种状态很难维续,开始买入XLE来抄底,从底部20不到,涨到90多,只用了两年时间。巴菲特也是在此期间大规模抄底西方石油OXY的股票,赚得盘满钵满。

这类ETF看准了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不过呢,故事很美好,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市场却从来都是血腥的。前提是自己真的看懂了!!!多少人跟风炒作赔的底裤都不剩。切记不懂不碰,不上杠杆!!!

不过在我看来,主题、概念、大宗商品这一类的ETF大部分不太适合做长期投资,倒比较适合“识时务者”做周期、做趋势。难度不小。从投资的角度,大家还是要注意甄别。从宽基指数到行业指数再到主题、商品,其投资难度是逐级提升的。

当然,也有人拿ETF炒概念的,比如有人看好Chatpgt,又把握不准哪个个股会被爆炒,就去做人工智能ETF、云计算ETF这种擦边球…(不过,我还是提醒一下,说Chatgpt这个事只是举例,不推荐大家去参与。Chatpgt爆炒之后迟早埋一批人,总是想着赚别人口袋的钱,这种是最容易亏钱的。后面在胡涂的《大时代》一文中,后介绍到炒股的三种模式简单、困难和地狱模式。这就是地狱模式的一种。希望大家珍爱生命,珍爱钱包,远离炒作。)

投资重要的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是想赚行业、公司成长的钱,还是想利用热点,从别人的口袋里赚钱。后者大概也不能叫投资。如果大家都只是想从别人口袋赚钱,那么最后是谁赚钱呢?

1、简易估值

主要指标:PE/PB/PS/ROE/股息率。

指数ETF、行业ETF通过看这几个指标的“绝对值”和“历史百分位”。基本是可以判断是贵还是便宜的。

大家想看一个估值例子的话,可以看一下我别外一篇专栏,关于医*生物板块的分析——《生物医*的机会来了?》

要了解一个ETF的绝对估值水平,最靠谱也最难的做法是,将其主要的成分股分别进行估值。比如恒生医疗ETF,前十大持仓占比将近40%。如果能看清这十支成分股是高估还是低估,对整个ETF的估值也就掌握的比较好了。

其他像货币、黄金、白银、豆粕这种估值得个案个办了。核心是看供需关系。要结合国际形式、经济问题、汇率、PMI、衰退指数等等。

ETF费用通常包含: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这个费用按年收取。管理费高于0.5%都算贵的!长期持有积累下来可是不少的费用。

沪深300ETF就有很多基金公司有这个产品,像比较低的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已经把管理费做到0.15%了。

当然,买入、卖出的时候和股票一样,券商会收了相应的交易费用。这笔费用要看大家和券商是怎么谈的了。

有朋友跟我说,券商的客户经理告诉他,ETF只有交易费,没有别的费用。其实不然,ETF是有运作费用的,不然基金经理吃啥?!只是这个费用体现在每天的净值里面了,大家无感而已。最终都是基民买单。

如何查看:通过雪球就可以啊。

雪球输入代码,进入标的页面-->资料-->基金概况-->动作费用,就可以看到费用。同样以恒生医疗举例:

ETF是有溢价率,ETF本来代表的是成分股的价值,但是二级市场的价格却可能偏离价值,这个偏离度就是溢价率。我们假设实际价值是1。但是,因为ETF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张三卖给李四的时候,有可能卖0.91,也可以卖1.1。前者就相当于折价10%,后者是溢价10%。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去年10月底胡涂开始布*恒生互联,当时看了一下份额最大的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居然溢价10%+,不知道是基民对坤的崇拜还是对互联网的崇拜,能把百亿级别的基金买出10%的溢价。当然了,今天再去看溢价只有1%。你会发现期间513330的涨幅是大不如同类ETF的,这其中就有溢价回填的坑。(我最后选了恒生科技ETF513130,目前仍持有)。

其实没有那么多买入策略,就是看估值,估值合适的时候多买一点,估值高了少买一点,或不买,估值太高了就得考虑卖出来。

把握不准时机就定投,特别是上班族,没有很多钱一次性买入,但是每个月有稳定的现金流。只要估值合适就可以每个月买买买。

当然有条件的话,在低估时重仓是比较舒服的。在基界就有个流传甚广的佳话:季占柱2008买入富国某基183.74万份,期间分毫未动,涨了7倍多,累计收益高达1400万元左右。这境界。。。望尘莫及啊。

1.股票ETFs

1.1宽基ETF

大A:沪深300ETF(510300),上证50ETF(510050),南方中证500ETF(159919)。主流宽基,稳中求胜。

创业板/科创板:创业板ETF(159915)、科创50ETF(588000),双创50ETF(159781)。这两个板块是创新力量的代表。

港股:H股ETF(510900),恒生ETF(159920),南方香港中小盘ETF(3167)

其他:沪港深龙头ETF(510900),易方达蓝筹ETF(510050)

1.2行业ETFs

医*生物板块:恒生医疗ETF(513060),创新*ETF(159992),医*ETF(512010),医疗ETF(512170),中证医*ETF(512170),港股创新*(513120),医疗器械ETF(159883)

科技:恒生科技(51313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中概互联网ETF(513050),科技ETF(515000),芯片ETF(159995),半导体ETF(512480),半导体ETF(512760),5GETF(515050)、通信ETF(515880),计算机ETF(512720),软件ETF(515230)

农林:养殖ETF(159865),畜牧ETF(159867),农业ETF(159825)

能源:新能源ETF(516160),新能车ETF(515030),新能车ETF(515700),光伏ETF(515790),煤炭(515220),电力ETF(159611),绿色电力ETF(159625)

金融:证券ETF(512880),券商ETF(512000),银行ETF(512800),金融ETF(510230),证券保险ETF(512070)

消费:消费ETF(159928),饮食ETF(159736),酒ETF(512690),食品饮料ETF(515170),家电ETF(159996),

军工:军工ETF(512660),国防ETF(512670),军工龙头(512710)

化工/材料:化工龙头ETF(516220)、新材料ETF

基建:基建ETF(516950),建材ETF(159745),房地产ETF(512200),建材ETF(159745)

其他:环保ETF(159861),物流ETF(516910)、传媒ETF(512980)

1.3主题ETFs

央企改革ETF(512950),一带一路ETF(515150),央企共赢ETF(517090),中国国企ETF(517180),国货ETF(561130),央企创新ETF(159974),央企结构调整ETF(512960)

芯片ETF(159995),人工智能ETF(515980,159819),自动驾驶ETF,大数据ETF(515400),数字经济ETF(560800),云计算ETF(515230),信息技术ETF(159939),游戏ETF(516010),软件ETF(515230)

1.4策略ETFs

红利低波ETF(512890),红利ETF(510880),红利100ETF(515100),中证红利ETF(515080),红利ETF易方达(515180),MSCI中国A50ETF(560050),高股息ETF港股(159691)

*华安中证可转债ETF(511880):跟踪中证可转债总指数

*汇添富中证5-10年国债ETF(511260):跟踪中证5-10年国债指数

*嘉实活期宝货币ETF(511880):跟踪中证活期宝指数,以银行存款等低风险理财产品作为基金投资组合的标的。

*华泰柏瑞上证国债ETF(510310):跟踪上证国债指数,覆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交换国债。

*华宝中证5-10年国债ETF(511260):跟踪中证5-10年国债指数

*南方中证可持续发展主题ETF(515780):跟踪中证可持续发展主题指数

广发美元ETF(511010):以美元为基础资产,跟踪美元指数表现,投资于美元市场。

大宗商品类:黄金ETF(518880),有色金属ETF(512400),钢铁ETF(515210),煤炭ETF(515220),豆粕ETF(159985)

1.股票ETFs

1.1.大盘

SPDRS&P500ETFTrust(SPY):是美国最大的ETF,跟踪标普500指数。VanguardS&P500ETF(VOO):跟踪标普500指数,是Vanguard旗下的ETF。

VanguardTotalStockMarketETF(VTI):跟踪CRSPUSTotalMarketIndex,覆盖全美股票市场。

InvescoQQQTrust(QQQ):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于纳斯达克上市的100家公司。

iSharesRussell2000ETF(IWM):跟踪小型股Russell2000指数,投资于市值较小的公司。

SPDR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ETFTrust(DIA):跟踪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投资于30家美国大型公司。iSharesMSCIEAFEETF(EFA):跟踪MSCIEAFE指数,投资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发达国家股票。

1.2行业ETFs

FinancialSelectSectorSPDRFund(XLF)-该ETF的目标是跟踪金融股票的表现,包括银行、保险、房地产等金融行业公司。

TechnologySelectSectorSPDRFund(XLK)-该ETF旨在跟踪科技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软件、半导体、电子产品等。

HealthCareSelectSectorSPDRFund(XLV)-该ETF的目标是跟踪医疗保健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制*、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ConsumerDiscretionarySelectSectorSPDRFund(XLY)-该ETF旨在跟踪消费品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零售、媒体、旅游等。

EnergySelectSectorSPDRFund(XLE)-该ETF的目标是跟踪能源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探索公司、能源设备制造商等。

IndustrialSelectSectorSPDRFund(XLI)-该ETF旨在跟踪工业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制造、航空、国防等。

MaterialsSelectSectorSPDRFund(XLB)-该ETF的目标是跟踪材料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化学品、建筑材料、金属和矿业等。

ConsumerStaplesSelectSectorSPDRFund(XLP)-该ETF旨在跟踪消费必需品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食品和饮料、家居用品等。

CommunicationServicesSelectSectorSPDRFund(XLC)-该ETF的目标是跟踪通信服务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电信运营商、媒体、互联网等。

*iSharesiBoxx$InvestmentGradeCorporateBondETF(LQD):跟踪MarkitiBoxxUSDLiquidInvestmentGradeIndex,投资于美国投资级别公司债券市场。

*VanguardTotalBondMarketETF(BND):跟踪BloombergBarclaysU.S.AggregateFloatAdjustedIndex,覆盖全美债券市场。

*iSharesiBoxx$HighYieldCorporateBondETF(HYG):跟踪MarkitiBoxxUSDLiquidHighYieldIndex,投资于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

*InvescoDBUSDollarIndexBullishFund(UUP):以美元为基础资产,跟踪美元指数表现,投资于美元市场。

*InvescoCurrencySharesEuroTrust(FXE):以欧元为基础资产,投资于欧元市场。

*SPDRGoldShares(GLD):以黄金为基础资产,投资于黄金市场。

*UnitedStatesOilFundLP(USO):跟踪WTI原油期货价格,投资于原油市场。

*iSharesSilverTrust(SLV):以白银为基础资产,投资于白银市场。

*InvescoS&P500EqualWeightETF(RSP):等权重方式投资于标普500指数

总结:投资最重要的是弄清自己的认识边界。切记不懂不碰,不上杠杆。如果对个股没有把握,选择一些靠谱的ETF投资,降低投资难度,不失为一种选择。当然,做ETF也要做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掌握基本的估值方法。

素材来源:今日头条倩倩爱分享Y、百家号、微博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说明:本文由“钱道文摘”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1月8日]基金组合表和指数估值表(买入的时机)

今日启发:买入的时机。

普通投资者买入股票时有个常见的心态:看到股票跌了,总觉得还会跌,所以会继续等待,直到开始反转了,又上涨了一会了,才会买入,从而依然陷入追涨买入的怪圈,就是不敢追跌买入。

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阐述了橡树资本对买入时机的选择,个人看了很有启发,分享给大家:

橡树资本会放弃追求完美,不会执着于确定何时到达低谷,何时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更确切地说,如果认为出现了便宜货,他们就会买进。如果价格更加低廉,他们就会买得更多。

也就是说,他们会对要买入的股票进行价值评估,在低于这个价值的某个时刻就开始买入,而且是越跌买越多。

他们绝不会这样判断:今天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在半年内还会更加便宜,所以先等待观望吧。

对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启发:

在绝对低谷买入是可遇不可求的,真遇到了肯定时运气使然;

更合适的做法是在低谷的一个区域内买入,并且要有勇气在下跌时买入,因为这时候往往更容易收集更多的筹码,而不需要与人争抢。

当然,这时候要承受的就是继续下跌的压力,并且持续的时间不确定,可能会很长,但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享受过后的收益,并且往往是很高的收益。

——·基金组合表·——

数据来源:蛋卷、且慢、天天。

——· 指数估值表 ·——

数据来源:蛋卷、且慢、天天、银行螺丝钉、中证指数、恒生指数官网。

声明:数据为个人收集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往期表格

[1月7日]庞氏骗*特点

[1月6日]黑天鹅事件

[1月5日]规模指数收益

更多文章:配置指数平衡

有想法,写留言

当前热门指数基金,估值普遍偏高

    

上证50、沪深300,经过近期的上涨,基本处于近十年最高位。

创业板经过这两日的下跌,PE分位点回落到90%附近。

医*和白酒也是近乎最高位。

截至今天看,热门指数里,只有信息技术的估值,相较于另外几个指数稍微友好一点。

A股三大指数今日收盘涨跌不一,上证上涨0.57%,创业板下跌 1.04%,盘中跌幅一度接近4%。

市场成交量1.04亿,两市3637家上涨,504家下跌,涨停147家,跌停12家。

行业板块全线上涨,农业股大涨。

北向资金净买入96亿。

 02 

轮动组合: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趋势提醒系统使用说明

策略特点:能抓住大涨,并能躲过大跌,收益高,交易次数少。

回测结论:十年16倍,月均交易2次。

近期操作:12月17日调仓至【创业板】,盈利17.8%。

信号提醒:每天14:30,自动发送信号提醒。

历史数据:

 03 

今日指数分位点

较强指数

[中证传媒]上涨2.5%,pe分位点60.9%,合理偏高。[证券公司]上涨2%,pb分位点54.4%,合理。[中证红利]上涨1.7%,pe分位点39.1%,合理偏低。

较弱指数[中证银行]下跌-0.5%,pb分位点10.4%,显著低估。[中证白酒]下跌-0.6%,pe分位点99.9%,严重高估。[创业板指]下跌-1%,pe分位点91.3%,严重高估。

基金估值大跌适合买入吗?基金估值大跌意味着什么?_城市财经网

有的投资者总喜欢在基金估值大跌的时候买入,但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比较的疑惑,比如说:基金估值大跌适合买入吗?基金估值大跌意味着什么?

基金估值大跌适不适合买入是要看情况的。当基金估值大跌的时候,首先是要分析基金大跌的原因是什么,要分析是基金本身的原因,还是市场行情不好,大部分基金都在下跌。

如果是基金本身的原因,比如说:基金经理操作失误导致的,或者基金本身情况就不行,这只基金总是跌得多,涨得少的话,那么不建议买入,有可能是一个无底洞,会越亏越多的。

那如果是因为市场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基金都在下跌,那么也是可以等一等再找合适的机会买入的,因为大部分基金下跌的时候,一般都是和股市关系比较大的基金,当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基金也会跟着一起下跌的,但是当基金估值较低时,基金具有投资价值,基金成长空间较大,投资基金获得收益的概率较大。

基金估值大跌意味着基金价格在大幅度的下跌,一般基金估值越低,那么风险就会越小,说明基金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上涨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存在赚钱的可能性,可以选择在基金估值大跌的时候买入,如果买在了低位,卖出在高位,那么基金就会存在赚钱的可能性,那如果买在了高位,卖出在低位,就会亏损的。

但是在买基金的时候,影响基金涨跌幅的因素是有很多的,大家要看基金投资标的方向有没有前景,其次要结合市场行情等等原因来进行分析,一般基金估值大跌的基金大部分都是有投资股市的,其风险是比较大的,要看看基金持仓股票是否企稳,当股票市场或者持仓股票企稳时,就是入手最好的机会。

像货币基金这样基金估值是很少有大跌的情况,因为投资方向是货币市场,所以风险是比较小的,收益也比较稳定,很少会出现基金估值大跌的情况,一般基金波动是比较小的。

基金估值目前处于历史高估区,请问,处于高估区的基金适合定投么?

可以私聊我~

基金估值过高还要买吗?

不要,要买低估值的,风险低

利用指数估值,把握基金买入时机(持续更新)

指数估值2021-9-2本周以来,一些指数的估值继续下降。看似仍有许多品种处于正常估值(黄色),实际上它们都离低估一步之遥,包括中证500、全指医*、中证医疗、全指消费、养老产业,甚至食品饮料——食品饮料包含大量白酒股,年初还是市场明星,现在走下神坛,可见市场风格的极端化。不过我们不会考虑风格,我们只在低估区间买入,等待上涨然后卖出。目前持仓里面涨势大好、盈利最多的红利、中证500、环保都是遵循这个逻辑进行交易的。现在,我们又在买入跌跌不休的中概、传媒,未来它们会涨起来吗?我相信依然会的。

指数估值2021-9-9近期,市场成交量非常大,已经连续30多个交易日超万亿。融资融券余额一路上行,已经到2015年5月的水平。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需要关注一个现象:多个指数再一次挑战前期高点。通常来说,对高点的挑战有一定意义,无论心理层面,还是资金层面。如果这次能突破,或许会走出不一样的行情。我看了一下,正在突破的指数有:上证指数、深证综指、中证全指——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大盘指数。今天想说的风格轮动,其实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从3月暴跌后到现在,差不多半年了。今年以来,沪深300收益-4%,中证500收益+18%,一负一正相差了20%多。同样,代表大市值股票的上证50,今年收益-12%;代表小市值的中证1000,今年收益+19%。以上走势差异的背后,正是大小股票的分化。去年牛市,大股票涨势喜人,今年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小股票上台表演了。除了大小股票的分化,还有行业和风格指数的分化。这两年表现最好的医*、消费今年大幅回调,之前表现较差的科技、红利开始异军突起。甚至这一周,跌到惨不忍睹的传媒,也开始大幅反弹。今年以来,中证消费收益-21%,中证红利收益+23%,一负一正差了40%。

指数估值2021-9-29本轮冲高再次失败,各大指数如期下跌。包括前期强势的中证500、红利,这轮都跌了10个点。中证500可以多多关注,这种阶段性的强势指数,走势出现变化是值得注意的。最近逆势上涨的,只有医*、消费。特别是消费,这周终于迎来了白酒的大反弹。市场跌多涨少,整体估值又下来了一些。红利、信息、互联、传媒等绿色品种都值得关注,500、消费、医*等黄色品种也距离低估不远。总体来说,机会多于风险,有机会会继续上车。最后,国庆将至,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大家国庆快乐!

指数估值2021-10-14市场整体继续震荡,近期成交量有所缩小。消费继续反弹,从技术指标来说,9月初的消费指数恰好回落到长期上涨趋势附近,随机反弹。仅从技术角度说,9月初的点位实际是比较好的买入点,因为长期趋势会比较稳固,较难跌破。但从估值角度说,当时消费的PE接近低估可以接受,但PB还是略有一点高。另外,就是消费基金,大部分都是重仓白酒,估值又更高了一点,实在不够理想。最近反弹后,消费的估值变高了,只有继续等待。下次指数再回落到长期趋势线附近时,应该就可以从估值和技术两方面都确认是比较好的买入点了。

不一样是正常的,PE/PB有多种算法,跟原始数据的选择也有关系。重点不是谁算得更准、更对,而是要搞清楚到底是怎么算的,最终才能合理采纳并使用。举个例子,就像统计*官方数据:“2020年,中国平均工资9.7万”。有人觉得这个数准确,有人觉得太高或太低——这很正常。关键我们要知道,这个数据统计的是全国范围的非私营单位,且是税前收入,取的是平均值。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数据。

指数估值2021-10-21本周估值表变化不大。有两个指数创新高:中证环保,油气。如果一直跟踪这两个指数,应该知道它们曾经有多么被人嫌弃,如今又是多么如日中天。特别是环保,它如今本质上是新能源指数,可以说是2018年熊市之后全市场表现最好的指数。这就是风水轮流转。再看看如今的中概、传媒,今后又会如何?值得期待。

指数估值2021-10-28涨一周跌一周,这就是现在的市场。这周连跌3天,交易量也不如9月那么巨大。关键是,现在市场又降到了比较便宜的位置:以中证全指为例,正数等权PE是22倍,分点位是8%(近20年);中位数等权PE是38倍,分点位是24%(近20年)。以上数据如果排除科创板、创业板股票,PE会更低,整体会更便宜。所以,从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看,现在绝不该做大幅减仓的动作。今年是很难做,但不能总想着躲。不忍受住黎明前最困倦的时刻,何以能第一时间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呢?另外,估值表有几个新情况:全指信息、全指医*进入低估区域。上证50、创业板指掉出高估区域。高估的越来越少,真好。

指数估值2021-11-4今天看了一下全市场的估值:PB等权是2.1倍,与18年8月差不多,历史分点位21%。PB加权是1.9倍,与18年4月差不多,历史分点位24%。PB中位数是2.7倍,与18年6月差不多,历史分点位35%。以上无论看哪个数据,A股目前都不算贵,虽然也不是非常便宜的底部。这个位置,历史性大机会是没有的,类似19年-20年牛市初期那样确定性很高的回报不会出现。但因为确实不贵,减仓是没有必要的,我也选择不断加仓。阶段性的“熬”是正常的,阶段性的收益平庸也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即可。反正等待也是常态。

指数估值2021-11-11本周市场略有上涨,估值表变化不大。最近需重点关注的指数:中概互联、中证传媒,二者可能已结束下跌趋势,进入底部震荡区间,或者已经开始反转为上升趋势。估值低。中证500、中证红利,创下新高后大幅调整,跌幅分别约10%、15%,如今在趋势线附近震荡。估值低。全指医*,本周最低跌到13018,与关键点位13013擦肩而过。估值中低。中证环保,上周创下新高3090.4,距离2015年牛市最高点3207.28不远,需关注后续走势变化,谨防大幅下跌。估值高。创业板指,本年度最强指数之一,即将再次接近7月高点。估值中高。全指金融、券商,今天暴力反弹。估值低、中低。

指数估值2021-11-18本周震荡为主,估值表变化不大。重点关注指数:中概互联、中证传媒,下跌趋势结束后,前者略有上涨但仍未脱离底部,后者开启暴涨模式,本月涨幅11%。前者估值低,后者估值中低。中证500、中证红利,下跌触碰长期趋势线后如期反弹,创下新高后大幅调整,跌幅分别约10%、15%,如今在趋势线附近震荡。估值低。全指医*,与关键点位13013擦肩而过,之后继续反弹。后续看能否走出较大的涨幅,抑或继续下跌,再次考验13013。估值中低。中证环保,本周略有下跌,继续提防大幅下跌而导致趋势走坏。估值高。创业板指,本周微调,继续向7月高点接近。估值中高。全指金融、券商,上周的暴力反弹被本周的阴跌抹平。大涨然后阴跌,成为这两类指数近年来的常态。估值低、中低。

指数估值2021-11-25这周股市整体微涨,各指数估值略有升高。之前说整个市场可以看四个指数,中证全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深证综指。本周深证综指创下新高,已经超过今年初2月18号的高点,说明深市整体有了好转。中证全指时隔2个月再一次向高点进攻,不知道这次结果会如何。另外两大指数上证和深成指,距离上一高点还有距离,今年不知道还能不能指望。回看今年,这两大指数都是大跌后剧烈震荡,整体非常无力。这应该也是今年股民、基民账户的整体状态。另外还有几个新高的指数:中证1000接近新高,中小综指新高,说明小股票最近表现不错。创业板综新高,里面有权重个股的影响,应该也有小股票整体的原因。中证军工,上周创新高。军工我有关注个股,整个指数一直不太感冒,但确实近几个月表现不错。科技50,即将挑战高点。油气(一个曾经交易的品种)上上周新高。这又是一个低点无数人嫌弃,我们逆势买入收益还不错的品种。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做了。其实长期来看这个品种还是很有交易价值的。

指数估值2021-12-16随着12月成分股调整,以及近期市场整体的上涨,指数估值大面积走高。前一阵临近低估的500、传媒、信息,甚至包括消费、医*,短期应该没有关注的必要了。好不容易降下来的食品饮料再次回到高估。受蓝筹股的回暖,大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上证180、深证100同步走高。在冲击高点方面,中证全指、深综指周一创新高,上证、深成指还需努力,继续关注。最近走势最亮眼的是传媒,其次是消费、证券。500、红利、信息、创业在稳步上行。医*医疗受利空影响有所萎靡。中概继续垫底。环保在顶部震荡,需随时关注下跌的可能。

指数估值2021-12-23先看市场整体,冲顶压力确实较大:上证接近顶部便大幅回落,深综指、中证全指创新高后同样回落。看样子市场的多空还需要反复较量。大盘蓝筹活跃后再度降温,上证50、沪深300回落。中小盘表现较好,中证500、中证1000波动向上。红利同样波动向上。中证医疗跌出了宽幅震荡区间,要警惕趋势变坏的可能。全指医*还在震荡区间内,但是否会受医疗连累需要观察。环保回撤较大,短期趋势可能变坏。传媒保持强力反弹,向上不断爬升。中概再创新低……

圣诞快乐,元旦快乐,新年快乐。补不动就放着当存钱,千万别底部割肉。

指数估值2021-12-302021年最后两个交易日。从全市场指数看,最关键的上证、深成指新高无望,都没能突破2月高点。深综指、中证全指表现好一些,已经创下新高,目前在2月高点附近。大指数50、300、180、100重新躺平。中小指数500、1000震荡向上。红利震荡向上。行业方面,消费、食品饮料单日大跌3%+。医疗重回震荡区间,趋势反转可能为假,还需再观察。环保短期趋势仍未恢复。传媒反复向上冲刺,今天大涨5.4%。军工短暂回调后上涨,即将挑战上月高点。中概进一步下跌…近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很快,当前已经跌破2.8%,需要关注,如进一步下跌要考虑减仓债券。

指数估值2022-1-6冲高失败之后,市场继续下跌。看指数表现,大盘蓝筹的跌幅更大,如上证50、沪深300;中小指数如500、1000跌得温柔得多。医疗自跌破震荡区间后,近几个交易日一路向下,已经累计8%的跌幅。这波下跌后,最后一个中长期趋势被破坏,下方最后一个长期趋势线在12000点附近。同样跌幅较大的还有创业板,目前已经跌破中期趋势线,正在向长期趋势线靠拢(2800点)。如果短期无法收复至中期趋势之上,恐怕会迎来较大的下跌。军工也是大幅回落,短期趋势已经变坏。全指信息在接近2021年7月高点后转头向下,目前趋势比较复杂,没有明显可以参考的长期趋势,还需要再观察。环保没什么说的,继续下跌。传媒出乎意料地争气,自底部已经反弹33%,且气势如虹未见明显阻力。红利继续坚挺,有小幅上涨。中概抹掉了上周五的大涨,继续在底部挣扎……

市场观察&指数估值2022-1-132022,开年第二周市场继续大面积下跌。大盘指数一路向下。沪深300接近震荡区间下限。中证500也出现10月初以来的首次大回调。创业板也是回弹乏力。医*今天基本抹掉一周的涨幅。消费继续下跌。信息一路下滑。环保反弹无力。传媒冲高后回落。军工继续下跌。金融地产略有上涨,但幅度很小。红利可能是唯一坚挺的。中概在周三有大力回弹,但不知道能否持续。重要的事:中概经过本次反弹,第4次突破长期下跌趋势,有望反转。虽然这个指标不是100%概率,但指标出现次数越多,反转概率越大。非常值得关注。

楼主,好久没来啦。希望新的一年里看到你的分析哦。

市场观察&指数估值2022-1-20本周市场以震荡为主。市场指数原地踏步。大指数如50、300有小幅回弹。中小指数如500、1000进一步下跌。创业板自大幅下跌后保持震荡。500目前的估值接近低估,可以纳入观察,一旦发生大幅回调可以考虑入场。医*的位置很不好,跌到了震荡区间的下限,是否会像医疗一样跌破?医疗已经跌出震荡区间半月之久,目前点位12600,可能真会向12000点靠近。医疗估值同样接近低估,应纳入观察。消费、信息、金融地产、证券有所回弹,不过长期趋势不太明显,还需继续观察。环保自高点已回撤17%,数月之内恐怕都难再回3090这一高点。军工自高点回调15%,同样数月内恐怕难回15154高点。传媒经过前期爆发,目前转为休整,短期如何走不好判断,但长期显然已经进入上涨趋势。红利经上周小幅回落后,本周继续稳步抬升。观察红利的走势很有意思,它就像一个天资平平但无比努力的孩子,在别人大起大落的时候,它一点点向上爬,退1步进2步,退2步进3步,从去年11月至今,竟也走出了10%的收益。更棒的是,红利至今估值依旧偏低,如有回调可以考虑。中概,一直在等机会,原本已回调几个交易日,无奈今天再次暴涨,只能继续等待。

市场观察&指数估值2022-1-20今天时间比较紧,简单说说。之前预判今年形势严峻,没想到如此严峻。无论是流动性支撑,还是官媒喊话,都止不住市场的下跌。市场指数如上证、深成指、深综指、中证全指集体走坏,原本是冲击高点,现在已经走到近一年来的底部附近。会不会跌破,现在很难说,经济、ZC、外部形势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有几个指数中长期趋势可能已经破位: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全指医*、中证医疗。另外,上证50、消费、信息、红利即将跌回长期趋势线附近。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重要指数的走势都出现了较大变化,都需要重点追踪关注。春节之后市场的走势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现在资金面已经开始发力,ZC利好应该也会相继出台。通常来说,有这两方面的加持A股是能撑住的,类似18年全面熊市的情况应该很难出现。所以,好好过春节吧,祝所有人:春节快乐!虎年大吉!

市场观察&指数估值2022-2-10春节之后,有赖于外围市场的反弹,A股也跟着回暖。不过,大家期待的持续上涨行情并没有到来,市场涨跌互现,风格分化,依旧复杂而难以捉摸。年前总结的时候,我还觉得A股看不到什么好机会,然而现在,消费、医*,包括信息,实际上都快跌出好机会了,而且它们也是非常好的长期投资标的。消费从高点跌幅25%,但还远远不够。之所以现在关注它,是因为它再一次跌到长期趋势线附近。整体或权重股估值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从估值看还不值得入场。医*从高点跌幅30%,跌幅不算大,但已经让趋势和估值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尤其是1月底的快速下跌,让医*彻底跌破了持续3年的上涨趋势线(自2018年12月起),宣告这段持续上涨1年半+大幅震荡1年的牛市结束。后市,要做好医*长期持续下跌或震荡的最坏心理准备。估值上医*已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开始具备配置价值。信息的走势比较复杂,姑且认为它跌回了一个中期上涨趋势线附近,可能形成一个支撑。无论整体或权重个股,PE都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PB略高一点。如果仅看PE,无疑是有配置价值的。整体PB的分点位虽然略高,但绝对值实际上并不高。出于谨慎,也可以等到PB降下来后再入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数还有全市场指数、大盘股指数(50、300),创业板、环保、传媒…它们都处于比较微妙的位置,后市是跌破还是反弹,需要持续关注。

市场观察&指数估值2022-2-17前面说过,这几周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持续关注市场走势。经过这周的反弹,不少指数在关键点位撑住了。消费是教科书式的走势,9月初和这一次都是即将碰线就反弹。创业板指虽然略微跌破趋势线,但很快回到了线上方,这种情况也可以认为还未跌破。环保的紫色线是一个中期趋势线,同样是即将碰线就反弹。上面几个是比较标准的碰线反弹,除了这几个,还有沪深300、信息、传媒。接下来,还是继续关注市场走势,看这种反弹能否持续。如果不能持续转头向下,那么短期就继续谨慎一些。如果反弹能维持住,无论是继续上涨还是横盘,只要保持在趋势线上方,那么就不妨乐观一些。(本文是简略版,且不含关键的实盘内容,看完整文章请关注同名工中号)

谢谢楼主。这种时候,只能只能按住自己的手,控制仓位躺平认嘲了。。。

请问基金应该长期持有还是低买高卖?

基金长期持有,如果选择基金不当、入场时机不好或者持有时间不够长,并不一定保证投资者赚钱,但是如果能够实施低买高卖的操作却是赚钱的不二法门。

因此,只要投资者有技能可以判断是低点还是高点,那绝对应该低买高卖。

现在,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投资者可以判断准基金的低点和高点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可以判断准大盘走势,从而也就可以判断个股的走势?

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中国的彼得林奇,当之无愧的选股大师!

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预判不准大盘和个股的走势,那再讲什么低买高卖不就是胡扯嘛。

投资股市,有两派一直争执不休。一派主张价值投资,一派强调趋势交易。股神巴菲特无疑是价值派,而且对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就是持有指数基金。

而且,基于有关研究数据,持有指数基金5~6年以上,发生亏损的概率基本接近于零,除非是在股市疯狂股指处于顶峰位置时入的场。还有数据显示,中国公募基金过去2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

由此可见,如果个人投资者不具有选股择时能力,长期持有战略是不错的选择。

但就我的个人建议而言,选择宽基指数基金,从市场处于熊市阶段开始定投,在股市走牛开始疯狂阶段及时止盈,或者根据长期投资收益目标止盈,可能是更好的参与股市的做法。

基金净值高的还可以买吗?

如果是封闭式基金就是净值高,折价也高是最好的,也最具投资价值,开放式基金就不一定啊!

如何根据(基准)指数估值,判断某个基金的买卖?

【P1基金估值】

之前写到过很多选基金的方法和策略,也总结过基金止盈的几个方法,点击可看:基金什么情况下需要止盈?盈利的2个去向!

提到过目标止盈、估值止盈、回撤止盈,今天重点梳理下:估值的操作。

提到估值,基本上提到的基金持有股票的估值,对应基准指数的估值。借助的工具是蛋卷基金—指数估值,基本思路是:

估值策略可以辅助投资者解决"买什么基金、什么时候买和卖“的困惑,实现低买高卖,波段操作,估值主要涉及(和股票思路一样):

PE(市盈率):数值越低,估值越低

PB(市低率):数值越低,估值越低

ROE:数值越高,盈利越强。

股息率:数值越高,分红能力越强。

【P2找基金对应的(基准)指数】

业绩基准: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8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15%

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具有良好成长能力和动量效应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中成长能力良好、动量效应显著的上市公司整体运行情况。如果对应的指数没有估值,那可以参考创业板指。

【P3(类似)基准指数估值】

其实关于基金投资的指数很多,在蛋卷基金主页—指数选基:

宽基(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

行业(医*生物,农林牧渔,银行等)

主题(资源,周期,一带一路,国企改革,工业等)

策略(价值,红利,等权,成长),全球等根据投资基金的指数来选择。

根据自己持有的基金所在的行业主题、或者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可以选择对应的指数看估值

比如消费类的指数,有:

中证消费:由中证800主要消费类公司组成。

消费80:由沪市消费医*行业市值大,流动性最好的80家公司组成。

国证食品:由A股商品饮料行业市值大,流动性最好的50家公司组成。

中证白酒:由A股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反映白酒行业的整体走势

选择有估值的中证消费指数,提示当前估值偏高,PE百分位79.08%,PB百分位是88.60%

从最近10年的估值来看:2021-02-18已经是最近10年估值的高点了,PB也是。

PE百分位:反映的是投资标的在历史区间中的价值高低,如果现在的百分位是79.08%,那么说明现在的投资价值比历史上20.92%的时候都要高。

近10年,近5年,近3年区间的估值都可以查,估值所处区间一目了然

【P4参考估值定投资】

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参考选择在指数相对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如果设置比例的话:

估值40-60%分位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估值适中

估值百分位低于30%及以下,考虑买入或者定投

百分位达到70%以上,考虑止盈或空仓,或换投资方向

估值适中的话,可以保持,不操作。

其实任何数据,或者工具,都是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并没有没有的买卖操作标准,要不然也不会说:投资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比如中国互联网指数和中国互联网50指数,尽管最近调整幅度比较大,按照蛋卷最新估值,估值适中。

相关文章查阅

|发现基金   |选基策略   |新基金

|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   |基金报告

|基金调研   |基金定投   |FOF基金

|沪港深及QDII基金  |指数及ETF基金

提示:投资有风险,文中涉及的股票,基金等,仅作为文章说明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花花无缺的世界:

创作方向:选基策略,基金投资分析;单只基金及基金持仓股分析,基金经理分析,投资感悟和理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