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沪科2018年能重组吗(ST沪科重组拟注入昆明基建全部资产 标的估值逾17亿元)

ST沪科重组拟注入昆明基建全部资产 标的估值逾17亿元

ST沪科(600608.SH)7月5日晚披露重组预案称,公司拟出售部分资产及负债,并以发行股份方式向昆明交投购买昆明基建100%的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17.02亿元。

本次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完成后,公司股本规模将达到约6.29亿股。不考虑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后的剩余资产,按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资产的盈利水平模拟计算,2011年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约为0.19元/股。

据公告,公司拟将所持有的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41.05%股权、上海交大创奇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75%股权、江苏意源科技有限公司76.97%股权、上海永鑫波纹管有限公司70%股权、上海博大电子有限公司84.35%股权、南京网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5%股权、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99%股权出售给史佩欣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上述股权初步定价为9143.38万元。

同时,公司将以5.67元/股的价格,向昆明交投发行30018.06万股购买昆明基建100%的股权。

昆明基建注册资本2亿元,其城市管理综合运营业务主要包括片区综合整理业务、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和城市物业管理业务。截至2012年2月29日,昆明基建总资产为67.07亿元,净资产为9.39亿元;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1171.82万元增长至2011年的26623.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2009年的593.78万元增长至2011年的12174.66万元。

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昆明交投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昆明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营业务也将以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片区综合整治、工程管理等城市综合运营业务为主,公司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增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取得控股权后多久会重组?

股权转让是重组方式的一种,但重组并不一定就是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后并没有规定经过多久才能够进行重组,但是在进行股权转让、重组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来进行操作,一般情况下,在股权转让的办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工商变更,在双方协议一致后签署协议,向工商*提交后,七日左右即可办理。涉及到的法院审核时间就是股权众让后到重组所需时间,但无论如何都应该认真对待。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转让很可能是重组的先兆,在涉及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

st股票上市公司重组问题,是不是收到证监会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批复就一定会重组?

不一定,重组不成功的也很多

ST股还能赌重组吗?

日前,易**用5000字长文演讲,首次系统性阐述了对资本市场的看法和想法。

 

豹哥比较关注的一点是:演讲指出,在把好入口、引入优质公司的同时,拓宽出口、分类施策,平稳化解存量风险。

 

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

 

果然,5月13日,ST板块40多只个股直挺挺地躺在跌停板上。这个信号不容小觑。

 

 

1)ST板块监管从严

 

5月10日,深交所一口气暂停乐视网、*ST凯迪、*ST皇台、金亚科技、千山*机、*ST德奥、*ST龙力7家公司股票上市。数量之多,为近年罕见。

 

其中,乐视网、金亚科技、千山*机均是创业板公司。

 

另外,近期证监会对5家上市公司*ST毅达、*ST新亿、*ST华泽、*ST长生、*ST东南未披露年度报告进行立案调查。这么多公司年报难产,也是史上罕见。

 

最牛逼的有“西北茅台”之称的皇台酒业——停牌前走了一波13天12板的超级行情,不久前还发布公告称将继续推进重组,结果直接被深交所要求暂停上市了。

 

皇台酒业:我还能抢救!

 

深交所:救你个头,带走!

 

在此前,豹哥就已注意到ST监管的一个信号。部分貌似“四肢健全”的公司,因存在未履行内部审批及相关审议程序对外担保、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况,被交易所实行其他风险警示,一记闷棍变成了ST。

 

晴空霹雳,一下将公司打得连续跌停,满地找牙。

 

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科创板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更严格、优化了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严格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不单纯因为连续亏损而退市,简化退市程序,不再设置暂停上市等程序,应当退市的直接终止退市。

 

监管信号已经非常明确。

 

 

2)ST板块集体歇菜

 

今年开始,从群体癫狂到集体疲软,ST板块的走势让人捉摸不透,股价无厘头式坐山车。

 

*ST索菱“披星戴帽”后已连续6日无量跌停;*ST天圣戴帽后股价更是已连续8个跌停。连续三五个跌停的ST股比比皆是。

 

这也在情理之中。2018年年报披露后,不少公司相继爆出各种利空,加之同期大盘调整,基本面更差、交投不活跃的ST板块更容易出现急跌的走势。

 

曾经宁波首富掌舵的银亿股份,变身ST银亿前后,已连续8个跌停。此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银亿2018年度内部控制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否定意见。

 

具体来看,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涉及五大事项,核心问题是大股东占款。

 

康得新账面122亿资金的消失,更让外界啧啧称奇。

 

最新消息是,5月12日,康得集团董事长、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钟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ST板块是问题公司集中营。但今年2月以来,ST板块出现无厘头暴涨,事实证明只是游资的炒作。最近一波回调,ST板块整体跌幅超过23%。

 

*ST仰帆的案例最为明显。去年以来,公司的控股权争斗有所缓和,从2018年10月19日阶段性触底后,*ST仰帆股价一路震荡上涨,至3月末累计涨幅已近200%。

 

从年报披露的股东名单来看,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公司截至今年3月末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依旧是老面孔,其中八位股东期间持股数量未发生任何改变,甚至有两位股东还逢高减持了部分持股。

这意味着,在*ST仰帆前期大涨期间,完全是短线游资在兴风作浪。

 

3)牛散还在赌?

 

深交所7家暂停上市公司命运多舛。去年“休战”一年的暂停上市股,日子仍没好转。

 

从2018年年报看,2018年遭遇暂停上市的*ST海润、*ST众和和*ST上普3家公司,净利润都未能实现逆转,退市倒计时已经启动。

 

*ST华泽,2016年、2017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此后由于未支付审计费用,至今没有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直接触及了终止上市情形。

 

雪上加霜的是,5月10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一帮曾经活跃于ST板块的信徒,多数已经难觅踪迹。

比如,以投资ST股、法人股起家的牛散吴鸣霄,近年大幅收缩战线,目前入围前十大流通股东的ST慧球和ST沪科,吴已持有多年,此外并无新增ST个股投资标的。

 

有个另类玩家是陈庆桃。一季度,突击买入*ST皇台181.08万股,同期大幅加仓*ST德奥至1248.09万股。如今,这2只股票双双进入暂停上市股名单。

陈庆桃的重仓“存货”,还包括*ST众和、*ST上普等3只暂停上市股,如今已面临退市风险。

 

当然,陈大户的原则是坚持不借钱、不加杠杆,“就拿一点工资做投资”。他认为很多人说买ST赌博,其实是没看到价值。

 

豹哥看来,在科创板及主板IPO提速背景下,加上监管导向和政策环境,壳资源贬值是个长期的趋势。

今天,英雄互娱宣布借壳东晶电子,意味着借壳也要找好壳,烂事一大堆的壳,很难卖得出去了。

ST股究竟有什么风险?还有多少秘密呢?

历年到了年末年初总是笔者给大家挖掘ST摘帽股的时间,在“主体思维选股法”中,ST股被称作为飞刀,不同于常规武器的刀枪剑戟,飞刀是暗器,一般不用,出手则不同凡响。当然,飞刀本身也有风险,无法击中目标也就意味 着承担“暴露”的风险,遭受对方攻击,所以ST选股和操作都是非常严格的。

ST股挖掘的经验借鉴

回顾挖掘ST的历史,最近几年成功率还是很高的。类似之前ST海化(山东海化)、ST天威(天威保变)、ST大荒(北大荒)、ST水井(水井坊)等都是持续走强的,而且这些由于行业低迷期导致亏损,随后主业恢复走强的,走势往往较好,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ST伊利(伊利股份)。

2016年四季度挖掘ST股时,第一批给大家挖掘的是短线股。如*ST沪科、ST春天(青海春天)的第一拨摘帽股挖掘,走势呈现了过山车,大涨后又跌回。其中,最典型是*ST沪科,该股先是抢下了摘帽股的头筹,借机一路大涨,股价快速翻倍,随后资金派发,到了年报再度亏损,重新被*ST,股价更是一路下跌;这是一类ST股的走势,是纯粹的“摘帽”行情,并不适合长时间持股。

同期,给大家ST春天(青海春天)则是一种短线模式了,该股始终在底部横盘,突然有一种放量涨停,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尝试突破信号,然后小幅阴跌重回起点,形成买点,进行挖掘;随后,该股也是一路上行,走出了一波不错的走势。2017年3月形成破位,随后一路下跌,跌回起涨点。

做过了这波短线之后,开始给大家挖掘有主业复苏而持续走强的个股。如*ST江化走势是不错,在8-9元一线虽然遭到遇到市场喊话式监管,热点全无,资金恐慌撤离的情况,但由于业绩增长明显,最终一路反弹突破15元。

近期来看,也有走势不错的ST股,如ST新梅、*ST大控、*ST云网等走出一波缓慢上行通道,逐步上行。而走势最强的还是*ST德力,一路上行,三季报显露*ST德力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开始增强主业,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的同时加大了对长库龄产品的销售力度,使得毛利率同比提升;有意思的是作为一家玻璃器皿生产企业此前为了扭亏尝试过转型游戏业,但最终未果,如今反而因为主业复苏而实现了扭亏。市场对于此类股还是明显有资金追捧的。而且上述ST股的走强,也意味着市场对于ST股已经有所关注了。

当然市场并不是只有机会,也有风险。如*ST中安、*ST东海A、ST慧球等个股8月份以来均是出现8个以上跌停板。近期的*ST众和,则也走在数跌停板的路上,已经出现了连续4个跌停板。所以,股民要想挖掘该板块,必须要有科学的思路,严格的操作纪律。近期玉名微博订阅文章已经推出了相关挖掘文章,供大家研究。

st明科股票会重组吗

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在重组过程中要定期公告进展情况。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股票不在上述范围内,复牌首日设有涨跌幅限制。重组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属于重组的事项主要包括:①出售或终止企业的部分经营业务;②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较大调整;③关闭企业的部分营业场所,或将营业活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重组包括股份分拆、合并、资本缩减以及名称改变。

什么样的股票重组的可能性大一些呢?

当前重点关注几个领域:1)国资改革,包括上海国资委等其他的国资,主要是合并以及资产注入,如目前的成飞集成等2)科技类和互联网类的企业,如手游类的收购3)ST

ST股炒“业绩”来了!兼谈2018行业选择

话说我大山东当年有一位大军阀,唤名张宗昌。张大人身为孔圣人故乡的父母官,又师从于末代状元公王寿彭先生,可谓能文能武。他老人家出过一本诗集叫《效坤诗钞》,里面各种奇文佳作美不胜收。让我们来学习一二。

下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大褂一穿,醒木一砸,咱继续说书。

上回书咱们聊了几只ST,有人还觉得不过瘾。后台总有人问类似的问题:今年怎么没了摘帽行情了呀?ST还能起来么?

说书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还能起来。

问题是你天天怀疑走势、怀疑自我、怀疑世界,你撑的到行情来临吗?你看着白马股大烂臭轮番上演,你能真正保证不动心吗?听别人说,牛市已经来了,你手中的ST还半死不活,你不焦虑吗?

啥?您真的没动心过?太好了,说明我这茶馆的茶水没白沏。哪怕只有100名客观诚心实意的说不动心,也比来1000人假装说不为所动强得多。

说ST之前,先扯几句行业(非ST选股)

2018年上半年:

(1)

远离新能源产业链,

远离人工智能和芯片股(尤其是上半年),

远离5G题材(上半年);

(2)

远离各种白马股,

远离傻大黑粗周期股(炒年报冷饭的短行情,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别碰,就算再炒年报业绩也未必能过我上一轮吹周期股见顶时的高点)

远离各种下半年乱炒的妖股。

(3)

远离2017年重组完毕的“牛股”。

(4)

亲近传媒、文化、游戏娱乐股,择时亲近军工(军民融合广义股),亲近中小创,在2018年下半年到19年开始重新亲近广义TMT。该三样,选择有业绩的。其他行业,等我待补充。

(5)

永远亲近ST板块。因为ST永远有机会,机会在暴跌之中,不是暴涨之中。

(6)

天下第一讲良心的茶馆当然是,一起喊:

ST观察!

好了,既然聊到ST行情会怎么来,当然是先去想年报行情了。

先看ST沈机年报时间2018年1月31日

再看ST匹凸年报披露时间同样也是1月31号

同样1月31号披露年报的还有ST天成,不过停牌中,就没有意义了。

我总结一下规律(上述案例,2017年新表现,以及往年案例的综合糅合):

(1)板块内,年报越早表现越好。建议把你自选股的年报日历翻一番。

(2)“短期跌涨幅”:最好是先跌,打出去的拳头先收回来再打,才有利。没有跌幅,先跌再涨的力道最好。只有相对高处“强者恒强”的话,不要玩!因为无论是年报披露还是后续的摘帽预期,提前涨的过高,就只剩下见光死了。

(3)相对涨幅:最好处于相对低位,有力度。沈机匹凸能涨,但是,咱们假设一个场景:如果ST东数这类一波已经涨幅很高的股,即便也是月底的年报,也没用了。

(4)跟报高考志愿似的,有提前批,也有大多数人报的一批。多数股在三四月份披露年报,基本在本月底,大多数都会披露扭亏预告。历年提前批一般都有表现。三四月份,那一批大众行情,要看当时的市场环境,水位偏低则都不涨,水位有抬升则都涨。从现在的模型看,届时都会涨概率大。

(5)埋伏的时点:提前批一般选择年报前的一个月。大众批除了一个月左右的时点外,还要结合34月份水位情况,极有可能反复。

(6)说一句年报后的摘帽:*ST(退市风险警示)比ST(其他风险警示)在2018年春季应该涨势更好一些。以往我提过一个观点,就是ST可以随时摘帽,避开了财务摘帽季,不堵车。

比如很早的ST沪科,ST春天摘了帽以后一波一倍甚至两倍。最近摘帽的ST亚太(亚太实业)就不行了,我7块多买了8块多卖了,感觉上涨无动能,乏力。

因为这两年不同了,大量突发事故,比如帐号冻结啊,大股东破产啊,惹上各种巨额官司啊,被ST稀松平常了。其他风险警示的摘帽不再稀缺,值得注意一下。

而*ST不一样。退市风险往往是因为亏损,而扭亏比财务大赚更惹眼球,还有保住上市地位的功效。同类型行业板块有的已经涨翻了,预摘帽的ST中不乏潜在优秀分子。举个例子,国企改革里的央企一重,水泥板块里的青松,房地产里的坊展。同行业都飞了,他们摘掉之后应该会有一定动能(此处的YY不构成任何建议)。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说“严格”的退市制度正在酝酿中。据说连**补贴都不算扭亏途径了。首先声明这事儿我不信,可信度低。其次,退一万步说,这事化为现实,对2017年这批摘帽的反倒是利好,有了“末代皇帝”的稀缺性啊。

首先要不信谣,不传谣。万一的万一,什么事弄假成真了。一定要做到:

以下摘自ST观察QQ群里我的发言:

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在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研读通透,不仅学会适应,改变打法,还找出新漏洞,并加以利用。这才叫合格!

让我们一起在2018年,在ST世界里,携手共同打通关!

良心豚是谁?大宝剑的内人,简称,剑内。

重组、次新双剑在手,轻松畅游股海!欢迎关注海豚读次新,最深度的次新解读,最独到的次新观点,最独家的次新作战装备库,至于捕捉到的牛股机会更是懒得细数,懂得自然懂,等待有缘的您!

海豚读次新:解读次新板块中的风云变化

请认准ST茶馆唯一认证的两个群,

ST观察茶馆交流群693194199

ST观察茶馆交流二群644471438

入群有门槛,

必须说出俺的口头禅(俺的口头禅好多,不可能一个都不知道吧);

(不强制,纯自愿。您觉得我这茶馆值就打,不值也没关系~

当然了,哪位土豪认为18.88太过意不去,非要塞给我888,8888,只能说,您钱多,您再给点呗。。。。)

东方财富证券万1.8开户

你可能没有关注过股票交易佣金?

一个超低佣金的股票账户

每年可以为你节省的钱,超乎你的想象!

超级粉丝福利

万1.8佣金

不收取深圳市场过户费,过户费高达万0.2,大部分券商均收取

丰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余额理财更便捷

粉丝开户并转入资金满1000元

开通融资融券功能,即送价值5800元的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终端

融资利率低至6.99%,其他券商多为 8.35%

东方财富客户端,可以看到资金上千万大户实盘

昆明国企入主7年,“ST沪科”再谋重生

作者:杨俊浩

日前,昆明市国资委对“ST沪科”收购昆交供应链的评估结果予以核准。自去年披露重组提示公告后,今年6月“ST沪科”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作价13亿元重组收购云南昆交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拟募集不超过3.5亿元的配套资金。

自2012年昆明市属国企昆明交投入主“ST沪科”以来,这已是该公司第四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前两次注入资产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则成功剥离了持续亏损的钢材资产。此次重组对象昆交供应链的资产规模、营收水平都超过“ST沪科”10倍以上。

昆明国企入主7年

“ST沪科”全名为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异型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上交所上市,是A股主板第18家上市公司。

早在2011年,昆明交投以1.87亿元收购无锡万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此时该公司持有“ST沪科”8.32%股权。2012年,无锡万方又以逾1亿元的作价将持有“ST沪科”全部股权转让给昆明交投。

同年,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史佩欣所持“ST沪科”8.52%股份被司法拍卖,最终全部由昆明交投和昆明产投竞得。昆明交投和昆明产投成为“ST沪科”前两大股东,分别持有后者12%、5%的股权,“ST沪科”的实控人也变更为昆明市国资委。

此后,昆明产投还在二级市场以4.86-5.12元/股的价格,增持“ST沪科”股份至6.32%。自此至今,昆明交投和昆明产投持股比例再未变动。

2012年,“ST沪科”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昆明交投全资子公司昆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此实现昆明基建“借壳”上市,但该重组方案并未通过证监会审批。

2016年,昆明交投筹划“ST沪科”向独立第三方购买资产(拟购买资产的行业类型涉及生物医*行业、现代服务贸易行业及商品流通行业),但最终未确定交易方案。

2017年,“ST沪科”将其持有的上海异型钢管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上海异型钢管制品有限公司80%股权以超2亿元的交易价格,转让给另一家昆明市属国企昆明发展新能源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ST沪科”近年来业绩一直不算良好,2006-2018年连续1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2017年3月,因上一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母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2017年剥离钢材资产后,“ST沪科”(为方便阅读,统称“ST沪科”)扭亏,并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归母净资产0.59亿元,以此避免了暂停上市的风险。

不过,“ST沪科”主营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持续经营能力暂未得到明显改善,扣非净利润为负,整体仍然资不抵债。上交所于2018年4月对其“ST沪科”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18年,“ST沪科”实现营业收入达10亿元,同比增速为113.56%,但净利润为-260万元,再次亏损。

收购昆交供应链

据今年半年报,“ST沪科”上半年实现营收约6亿元、净利润100万元。作为一家固定资产仅17万元的“壳”公司,如今仅靠大宗商品贸易维持经营,急需购买新资产改善业绩。

从去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昆交供应链资产总额(23亿元)是“ST沪科”(2亿元)的13倍,资产净额(7亿元)是“ST沪科”(0.6亿元)的12倍,营业收入(112亿元)是“ST沪科”(10亿元)的11倍。交易成功后,昆交供应链或改变“ST沪科”常年亏损的情况。

昆交供应链有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综合两大服务。前者是指公司依托自身的资金、信誉、上下游渠道资源,向客户提供大宗商品采购或销售需求的服务;后者为客户采购原材料或销售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仓储物流、商业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但总体而言,公司业务还是以贸易为主。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带动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随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也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0%,增速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滇朴咨询

昆交供应链自2016年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迅速增长,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彰显。

昆交供应链由昆明交投与云南鸿实共同出资组建,是云南42家“金种子”备选企业之一。其主要业务为金属、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的贸易服务,在上海、广东和云南等地区分别与20多家大型仓储物流公司建立并保持合作。2017年至2019年1-5月,昆交供应链营收分别为89亿元、112亿元、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47万元、8981万元和6577万元。

昆交供应链的毛利率较低,2017-2018年分别为0.93%、1.5%,远低于同属于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的“易见股份”。后者除正常商品贸易外,还拥有毛利较高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其2017-2018年相关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3.2%。

本次交易标的昆交供应链100%股权的预估值约13.5亿元,截至2018年末,昆交供应链未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近7亿元,预估增值率近94%。预案表示,以其预计2019年净利润(1.2亿元)计算的市盈率为11.25倍(以2018年净利润8946万元计算其市盈率为15.09倍),对应2018年末净资产的市净率为1.94倍。而供应链类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值为17.66倍,市净率平均值为2.02倍。

预案显示,“ST沪科”准备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13亿交易作价,向昆明交投(持股51%)和云南鸿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云南鸿实”,持股49%)收购所持昆交供应链100%股权。若此次交易顺利完成,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控股股东昆明交投持股比例将由12.01%提高到31.51%,云南鸿实持股比例将达到24.51%,成为第二大股东。

交易对手情况

“ST沪科”控股股东昆明交投(昆明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最初负责昆明市域范围内的交通类基础设施投融资、配置资源及配套产业的延伸开发,现已拓展至土地开发、物业开发、物流园区综合开发与物流产业营运管理、交通场站及立体停车场建设营运、资本市场运作、股权投资管理等多个领域。

2018年末,昆明交投总资产1556亿元,净资产693亿元;2018年,昆明交投营业收入2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近年来,昆明交投逐步推进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并积极拓展了一批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物流园区与商贸流通企业的整合初步形成了物流产业板块。2018年昆明交投物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占昆明交投全年营业收入比例约88%。

交易的另一方云南鸿实是一家民企,成立于2015末,股东黄博、王敏分别持有公司50%股权。2017年王敏将所持云南鸿实全部股权转让给云南远畅投资有限公司(黄博100%持股)。据天眼查显示,云南远畅投资涉及股权、电力、新能源、大宗贸易、高端白酒、互联网金融等各大领域。据预案介绍,云南鸿实除持有昆交供应链49%股权以外,无其他对外投资。

另外,据工商信息查询可知,黄博同时是“ST沪科”控股子公司的股东之一,分别持有上海益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45%股权、上海永鑫波纹管有限公司30%股权。并且其旗下全资控股的上海远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云南省滇中产业发展集团于2017年合资成立了上海滇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ST沪科”本次还计划向昆明交产资本募集3.5亿元配套资金,其中2.3亿元将用来补充昆交供应链的流动资金,剩余1.2亿元用来支付中介机构及其他费用,以及用来偿还“ST沪科”的相关债务。

昆明交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原名昆明东城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过一次增加注册资本,两次股权转让后,公司由昆明市国资委直接持股55%,其余股东则是昆明交投、昆明国资公司、交产股份和昆明交投。最近三年,交产资本未从事实际经营活动。

权利声明

云南美财智库原创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剪辑、修改、摘编、转贴或篡改。

中投证券,极低佣金开户

扫码就能开,方便快捷

还有极低融资融券利率优惠

更有省内顶尖资深投顾为您贴身打造投资策略

欢迎致电0871-64196816  

600868重组最新消息?

1. 开门见山,给出答案

2. 详细说明答案得出的原因,或进行内容延伸

3. 操作类题目,分步骤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