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估值法是相对估值法吗(估值理论最准确的方法?)
估值理论最准确的方法?
实践中,最主要用到的估值方法为“相对估值法”和“折现现金流法”。
1)相对估值法(乘数法):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乘以根据行业或参照企业计算的估值乘数,从而获得估值参考标准,包括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EV/EBITDA)和市售率(P/S)等多种方法。地产估值中采用的资本化率方法也属于这种方法。
2)折现现金流法: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将之折现至当前,加总后获得估值参考标准。包括折现红利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模型。
估值如何计算?
估值是通过平均预测市盈率乘以该公司未来12个月的净利润来计算的,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
1、市盈率估值法。首先股票中的市盈率(PE)在股市中市值每股的市场价格和每股盈余(EPS)的比率,市盈率=股票收盘/每股收益。市盈率估值法属于相对的估值法。
股票的市盈率越高代表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看好只股票去买它。这种股票因为股价连续的上涨使估值也在上升,那么风险就会加大。在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小于15价值被低估,15-25正常,25-40价值被高估。大于40有投机泡沫,实际要考虑行业和市场去考虑。
2、市净率估值法。首先股票的市净率(PB)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与股票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股票市净率=股票每股的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市净率估算法是属于相对估值计算法。通常股票的市净率8倍以上处于高位区间,市净率在8-3之前处于中间区间,市盈率在3以下处于低位区间。有小部分优秀的上市公司市净率较高也属于合理阶段。
对投资学中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的探讨
对投资学中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股票市场更是首当其冲。自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牛市更是将市场人气推至极点,然而伴随着牛市一同到来的是人们对股市泡沫的争论。面对风云变幻的股市,人们又该如何预测股票的价格呢?本文这一问题,对投资学中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做一番简单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来探讨股票是如何估值的。
关键词: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DDM;市盈率;市净率オお
1、理论概述
对拟发行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定价的基础。通常的估值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法。1.1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亦称可比公司法,是指对股票进行估值时,对可比较的或者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分析,尤其注意有着相似业务的公司的新近发行以及相似规模的其他新近的首次公开发行,以获得估值基础。主承销商审查可比较的发行公司的初次定价和它们的二级市场表现,然后根据发行公司的特质进行价格调整,为新股发行进行估价。在运用可比公司法时,可以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比率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EV/EBITDA(企业价值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收益的比率)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标是市盈率和市净率。
1.1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亦称贴现法,主要包括公司贴现现金流量法(DCF)、现金分红折现法(DDM)。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Irving·Fisher)的资本价值理论。费雪在其1906年的著作《资本与收入的性质》(TheNatureofCapitalandIncome)中,完整地论述了收入与资本及价值的关系。他认为资本能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未来收入的贴现值。
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绝对估值法体现的是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即通过对企业估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而估算股票的价值。
(1)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每股收益通常指每股净利润。
(2)每股净利润的确定方法。①全面摊薄法,就是用全年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直接得出每股净利润。②加权平均法,就是以公开发行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作为权数,用净利润除以发行前总股本加加权计算得出的发行后总股本,得出每股净利润。
(3)估值。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先应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发行人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发行市盈率;最后,依据发行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
(1)市净率的计算公式。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2)估值。通过市净率定价法估值时,首先应根据审核后的净资产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净资产;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净率、发行人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净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净资产收益率等拟定发行市净率;最后,依据发行市净率与每股净资产的乘积决定估值。
股利贴现模型(DDM,discounteddividendmode1),通过将未来的股利贴现计算出股票的价值。其数学公式为:D为股票的内在价值,D璱为第i期的股利,r为贴现率。根据对股利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利贴现模型可以分为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二阶段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
股利贴现模型适用于经营状况稳定、有稳定的股利发放的企业,但因为股利发放因各公司股利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即使两个业绩和规模相当的企业,也可能因为股利政策的不同,经股利贴现模型计算出的价值出现很大的差别。对于我国股市中很少发放股利的公司,或者出现亏损而暂时不能发放股利的公司,该模型不是很适用。
现金流贴现模型(DCF,discountedcashflow)认为,公司的价值等于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模型为:
其中V代表公司的价值,CFt为未来第t期的自由现金流,r为贴现率。
根据现金流界定的不同,DCF又可分为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FCFF)模型和权益自由现金流(FCFE)贴现模型。
FCFF(freecashflowoffirm)是公司支付了所有营运费用、进行了必需的固定资产与营运资本投资后可以向所有投资者分派的税后现金流量。类似于上面的股利贴现模型,按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的不同,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又可分为零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等等。
FCFE(freecashflowofequity)是公司支付所有营运费用,再投资支出,所得税和净债务支付(即利息、本金支付减发行新债务的净额)后可分配给公司股东的剩余现金流量,根据权益自由现金流增长速度的不同,权益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也可分为不同的增长模型。
与股利贴现模型不同,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更注重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显然对于较少发放股利或股利发放不稳定的公司,该模型要比股利贴现模型更为适用。其缺点是该模型的结果可能会受到人为的操纵(操纵自由现金流等),从而导致价值判断的失真;另外,对于暂时经营不善陷入亏损的公司,由于未来自由现金流难以预测,故该模型也不适用。
我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来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主要运用于具体项目上,而对于公司股票的估值偏差较大,因此我没有选用此种方法。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商业银行的PB估值水平主要集中在2-3倍,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高增长、未来金融业的综合经营以及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改革带来的潜在收益,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PB估值水平可以比全球平均估值水平高50%,即达到3-4.5倍。如果市场对银行未来的业绩增长更乐观,则相应的估值水平会更高。
综合考虑了A股和H股的PE与PB值以后,我对北京银行的PE与PB的取值范围,估计如下:PE40.51-48.97,PB5.13-6.86。预计2008年初,北京银行的股价范围估计是:21.06元-25.46元。
“北京银行”(证券代码:601169)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超常增长、过渡增长和稳定增长三个阶段,我选用三阶段增长模型来进行计算。
①对于D的确定。鉴于北京银行刚刚上市,还未进行过股利分配,我决定运用北京银行05-07年的EPS与北京银行上市前三年的平均股利分配率(约35%)的乘积来替代其每股股利,结合其业务增长情况和中信证券对其出具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我对北京银行的2007年的EPS进行了预测,北京银行2005-2007年的EPS分别为:0.34元、0.45元、0.55元。我选取2007年为基期,因此D0=0.20。②对于g的确定。根据上面的假设,g在2005-2007年间平均以42%的速度增长,预计2007年以后的3年内,北京银行会继续保持这种超常增张的态势并逐步进入由超常增长转为稳定增长的过渡期。回顾北京银行的发展历程发现:其总资产从96年底的217亿发展到2006年底的2730亿,11年间增长了近13倍,年复合增长率30%。现在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越成立已久规模较小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深发展。据统计,北京银行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2004-2006年复合增长率达91%,2006年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92%,增长迅速。其费用收益比近三年一直处于30%左右,远低于同行业,这也反映出北京银行明显的经营效率优势。另外考虑到2008年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以及其独具的首都区位优势,因而可以预见,在2007年之后北京银行的业务还将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在综合考虑了中信证券的盈利预测分析和北京银行自身的成长趋势以及中国银行业同业比较的成长性分析后,我将超常增长阶段的g设定为35%,稳定增长阶段的g设定为3%。
③对于r的确定。对于权益资本成本r的计算,我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模型为:
R璱为股票i的预期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M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β为贝它系数。
我采用最小二乘法来回归这个模型。以北京银行股票和上证综合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作为样本①,时间跨度为2007年9月19日至2007年12月20日。无风险资产的收益,采用最近一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为了便于回归分析,我将CAPM变一下形。
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为β=0.7321,参数的F检验、t检验和D-W检验均通过。模型可写为:Y=0.7321X。0.7321即为北京银行的股票收益相对于市场组合收益的β系数。
基于5%的无风险利率,5%的市场风险溢价,以及β=0.7321。运用上面的模型计算北京银行的股票目前的预期收益率,继而估算出该股票的价值。将上面求出的各个参数值代入模型,进而估算出该股票2008年初的价值约为20.38元。
北京银行这只股票最近一直在20元左右波动,2007年12月20日的收盘价为20.06元。本次研究的估计值基本在20-25元的范围内。由于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模型还是比较数据大多数都涉及大量的假设与判断,并且有很多实际左右市场走势的因素又难以用变量或数值表述,因此难免会出现估计值与实际值发生较大偏差的情况。
股票的定价和估值既有理性的计算,更有对市场供求的感性判断。如果仅仅依赖公式计算,就过于武断;事实上,股票的价格是随着股票市场景气程度不断变化的,因此定价的艺术体现在定价的过程之中。
[1]@杨海明,王燕.投资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杨青丽,吕小九.“或兼大中小银行之美的‘省商行’”——北京银行投资价值报告[J].中信证券,2007,(9).
[3]@陈浪南,屈文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4).
[5]@格里·格瑞,兰德·伍瑞奇.股票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对投资学中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的探讨】相关文章:
市盈率和总市值的含义?
市盈率和市净率都上市公司估值方法,准确来说属于相对估值法的范畴。相对估值法除了这两者外,还有市销率和市现率。 咱们可以根据它的公式来进行解释,就很好理解了: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总市值/净利润(单位通常为亿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盈率又分动态市盈率(TTM)和静态市盈率(LYR)两种,前者取值为最近12个月的净利润,而后者则是上一年的净利润,而如果论准确度的话,动态市盈率会更胜一筹) 假如A公司股票的股价为5元,每股收益为2.5元,那么它的市盈率就是2倍。 站在股票估值的角度,就相当于你花了5块钱,买了A公司2.5元的利润。因为人们通常将市盈率视为收回成本的年限。如果市盈率为2倍,即假设A公司盈利能力目前不变的情况下,需要A公司盈利2年才能与股价齐平,即需要2年才能收回你付出的成本。 站在公司估值的角度,市盈率的高低意味着市场对于A公司预期的好坏,假如A公司市盈率为2倍,利润为2亿元,市值也为2亿元,那么这说明市场预期A公司的估值会在此基础上翻倍(即市盈率*净利润=4亿元)。 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总市值/公司净资产 同理,假如A公司的股价为5元,每股净资产为2.5元,即市净率就是2,就相当于你花5块钱买了A公司2.5元的净资产。市净率无论是股票还是公司角度,更注重的是投资价值。很简单,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谁都不愿意碰,而净资产多至少能证明你有老底,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价值。 但是,这两种指标都有一定的*限性: 1、假如一些很有前景,但目前没有利润的创业型公司就不适合用市盈率法估值,因为负值的市盈率毫无意义。而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制造行业和轻资产的新兴行业来说,市净率又变得不再适用。 2、在财务报表中,可以调节利润的其他科目非常多,因此,上市公司的利润很容易被操控,从而导致市盈率指标失真。而市净率也对固定资产依赖越来越少,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财产权,商誉,品牌等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可这类资产却很难估值。另外,由于科技进步或通胀导致的企业账面净资产与市场值会相差很多。 比如,一家生产4寸手机屏的生产线价值1亿,然而现在5寸以上的大屏手机越来越流行,因此导致生产线因技术革新而贬值;再如,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如果投资不力,也会因通胀而贬值。 3、市盈率和市净率更适合横向对比和业内的纵向对比,因为不同行业之间的指标差别实在太大了。就拿第一条举例吧!像制造业是重资产行业,企业往往拥有大量实物净资产,这样一下子就会拉低市净率。 最后,小白还要简单提一下开头所提到的市现率和市销率。 市现率是总市值与税息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每股股价/每股现金流)的比值,而EBITDA为税后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之和。该指标越小,往往说明上市公司增加的现金流多,经营压力就越小。 市销率则是总市值与销售收入(每股股价/每股销售收入)的比值。指标越小,往往说明上市公司销售收入越多,市场竞争力越大,产品成熟度越高。
相对估值法-市盈率估值法 - 简书
绝对估值法是有*限性的,而且要比较,要计算。所以它会对很多人造成障碍。那我们在给一个企业估值的时候,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用同类型企业作参照物,所进行的“相对估值法”。
市盈率估值法就是市面上最常用的相对估值法。下面讲一下怎么用市盈率进行企业估值。
一、市盈率——投资回本时间
市盈率——就等于一个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除以利润。五粮液为例,假设你花78块钱买了一股五粮液的股票,成了股东。2017年,每一股你拥有2块8毛5的利润。那么按照这个利润水平,你的回本时间就是27.6年,这个数字也就是市盈率。所以市盈率是27.6,就是说你的投资要差不多27.6年才够回本。
很明显,市盈率越低,就意味着你的回本时间越短。作为投资决策来讲,就意味着这个投资是更划算的。
传统的市盈率选股方法所做的,就是把一个个股,它的市盈率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或者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去做比较,然后选出具有相对比较低的市盈率的个股进行投资。这就是一种相对估值法。
这种估值方法,就是美国的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的首创。他在《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中就指出,在他20年的投资生涯中,美国市场上市盈率最高的那些公司平均收益率是6.64%,而市盈率最低的公司平均收益率是16.26%,中间差了10个点。那20年累计下来,就是8倍的差额。
这就证明了,选择市盈率比较低的股票是一个更好的投资方法。
不只是美国市场,咱们中国市场也有类似的规律。比如格力电器在2011年年底的时候,市盈率只有9.44,远低于当时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结果公司的股价从2011年到2017年涨了6、7倍,涨幅特别大。除了格力电器以外,像华夏幸福等当时很多的低市盈率股票,后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率。
说到这里,可能你心里有一个感觉,你已经掌握了相对估值的窍门,只要买那些市盈率低的股票不就行了吗,那我不就掌握了通往财富之门的钥匙了吗?
现在我们先来做个对比。五粮液和茅台的这两只股票属于是白酒行业,贵州茅台一股的价格是745.11,而市盈率是31.8。相对五粮液27.6的市盈率,似乎五粮液更划算,更容易回本,而且五粮液的绝对价格也低很多。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地就按照这种低市盈率投资的法则,直接买五粮液就好了?
在这个时候,你就要千万记住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投资并不简单,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是傻瓜。你要再深层次地考虑一下市盈率的意思。
市盈率除了回本时间以外,还有第二层意思——意味着市场对这个企业的看好程度。我们再来看一下茅台和五粮液这两个企业从2016年到2017年的利润增长率。你会发现,茅台这一年的利润增长率是60%,而五粮液是30%左右。
再联想一下市盈率的概念,就是市值除以利润。假设我们现在维持两个公司的市值不变,也就是分子不变。那让分母,也就是每股利润随着利润的增长而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茅台的分母增大了60%,而五粮液的分母只增大了30%。你猜猜现在的结果是什么样子?
那很简单,按照这个利润增长率,维持目前市值不变,一年以后,茅台的市盈率会变成19左右,而五粮液的市盈率会变成21左右。这时候你会发现,茅台变得相对更划算了。
市场为什么给出茅台更高的市盈率呢?是因为茅台的盈利能力更强,而且盈利的增速更快。市盈率,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它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大小是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变动速度。所以像茅台这样盈利能力很强,盈利增长很快的企业,市场会给出更高的定价,所以会有相对更高的市盈率。
除了回本时间以外,市盈率还代表着一个市场对一个企业的看好程度。对一个企业越看好,给出的市盈率会越高。所以有时候,投资一些市盈率相对高的股票,反而可能是比较理性的投资决策。
到底是买市盈率高还是市盈率低的股票呢?这不是一个完全静态的决策。按照第一条原则,在其它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尤其是盈利增速相当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市盈率比较低的股票。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盈利增长特别快的话,它的市盈率高点也没有问题,反而可能是比较合算的买卖。
市场上那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这种股票到底值不值得买呢?
一般而言,一个市场的市盈率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但是不管中国还是美国,都会有一种类型的股票,你会发现有超高的市盈率。就是那些现在不盈利,但是大家对它们的未来盈利很看好的企业的股票。这种企业大多数会集中在互联网行业或者生物医*行业。为什么它们会有更高的市盈率呢?现在不盈利,就意味着每股的盈利极少,分母很小,所以市盈率会非常之高。
像谷歌上市的时候,市盈率就曾经达到过近百,当时也被很多华尔街资深的行家所诟病。但是后来随着谷歌实现了高速的盈利增长,分母越来越大,市盈率就慢慢地下降了下来。
苹果也是一样,2006年到2012年,保持了超过50%的增长,市盈率就从47下降到了13。所以说,有时候超高的市盈率是因为目前企业盈利很少,所以分母很小。但是大家又认为这个企业非常具有发展潜力,所以市场给出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格,所以分子又比较大。这样一来,市盈率这个比例就被拉上去了。
一方面超高的市盈率有时候是因为大家对它的预期特别高,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这种估值完完全全是建立在预期之上的,没有历史数据做支持,所以很多时候,超高市盈率是因为产生了“泡沫”。
比如说咱们中国的创业板,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被称为“神创板”。“神”是指“神经”的“神”,也就是失去理性的意思。当时很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别红,随便就给出200、300倍的市盈率,很多乱七八糟的企业就生生地造出一个互联网金融概念,然后就拉涨。有几个股票像“熊猫烟花”,本来是一家烟花企业,突然转身就成了金融企业,然后就不断地涨停。
首先说要选市盈率低的股票,接着又告诉你市盈率高的反而可能是划算的,然后说,超高的市盈率意味着看好未来,最后还说,超高的市盈率又可能有泡沫。
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其实这就牵涉到市盈率的计算里面的一个重大问题。
市盈率计算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对盈利的增长,也就是分母的计算。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地维持高盈利增长,像茅台、苹果,市盈率高一点,没有关系。但如果这种高增长维持不了,或者盈利实现不了,高市盈率就可能是个“海市蜃楼”。
比如像京东,它至今的市盈率维持着高位,是因为没有什么盈利。如果京东未来真正赚钱了,市盈率就会慢慢降下来。如果它始终不盈利,可能就是个泡沫。
归结起来,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容易看、容易操作的选股指标,是一个最流行的相对估值方法。用市盈率来做估值的几个原则:
1在其它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尤其是盈利增速相当的情况下,选市盈率比较低的股票;2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增长特别快,市盈率高一点没有关系;3回避过高的市盈率。
你看,巴菲特之前怎么也不肯买苹果,尽管被人讽刺说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但他一直要等到苹果的市盈率下降以后才买。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投资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你看不懂的机会永远不叫“错失的机会”。
最后还是要给你强调一点,市盈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但是市盈率里面也有很多坑:市盈率的分母是利润,但是利润这个财务数据是比较容易被操纵的,所以会导致市盈率失真;
当公司的盈利会为负,市盈率就会失去意义;有时候一个行业的市盈率方差也很大,用平均市盈率来判断高或者低就难免偏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整个市场氛围也会对市盈率造成影响,比如在牛市中我们知道,市盈率就会普遍地偏高,熊市中市盈率则会普遍地偏低。所以再次地告诉你,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要孤立地使用,投资是一门艺术,任何数字都只是给你一个参考的基准。
市净来自率法和市盈率法都是相对估值法。 ( )
对
市盈率估值法介绍
1、市盈率估值法和市销率估值法,是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常用的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估方法,但他们作为单一指标具有一定的*限性。以市盈率和市销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共同体现上市公司的相对价值,更加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2、根据盈率估值法和市销率估值法的特点、应用的*限性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以低市盈率和低市销率相结合并加入成长因素的综合价值评价方法进行股票价值评估能够更客观的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股票绝对估值、相对估值、联合估值详解?
朋友:相对估值是用市盈率,市净率等价格指标与多只股票进行对比。绝对估值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内在价值。联合估值是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寻找股价和指标都被低估的股票。
股票估值的两种方法: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股票估值方法有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在进行绝对估值时,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命题开始: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该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以及你对这些预期现金流的确定程度所决定的。
如果一项资产拥有高且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其价值理应高于现金流较低且不稳定的资产。
这就好比是两处房产,一处有长期的承租人且其愿意支付高额租金,另一处为投机性房产,不仅租金收入低,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出现空置。两相比较,显然前者的价值要高于后者。
原则上,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绝对估值上,但大多数资产的估值都是建立在相对基础之上的。
在相对估值中,资产的估值取决于市场对类似资产的定价。
如此一来,当你决定购买一处住房时,你需要先了解一下该区域其他类似住房的价格。就股票而言,你需要比较该股票与其他类似股票(通常为同一种类股票)之间的价格。
如此一来,如果某行业A股票的市盈率为8倍,而该行业其他公司的市盈率为12倍,那么你就可以买入A的股票。
绝对估值提供的是一个全景式的画面,它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企业或股票背后的价值,而相对估值则会让你对价值有一个更贴近现实的预计。
总而言之,两者并无优劣之分,你完全可以在某项投资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事实上,如果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表明一只股票被低估,那么投资它一定会增加你的胜算。
「估值方法」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估值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财务会计圈2022-11-2710:20
2022-11-27【估值方法】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估值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022-11-27【估值方法】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估值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mp35:26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加入知识星球“财务会计圈”。
1.市盈率(PE)估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投资运用
1.市盈率(PE)估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投资运用
(1)市盈率定义:市盈率(PE)=当前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公司市值/公司净利润,一般推荐使用滚动市盈率(PE-TTM),PE-TTM=当前总市值/前4季度总净利润=当前股价/前4季度每股收益。
(2)适用范围:市盈率估值是在不考虑公司负债、企业利润增长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所以它主要适用于业绩稳定(弱周期性)、低负债(低杠杆)的行业和公司,比如消费、医*、食品饮料;PE估值不适用于业绩波动较大的周期股,比如农林牧渔、有色金属、化工、基建行业,也不适用于高负债行业,比如银行、地产、保险行业。
(3)投资运用:市盈率是一种相对估值法,主要用于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盈利稳定)的估值相对高低,也可以用于跟自己的历史比较。不同行业之间不能用PE估值进行比较。市盈率对于大盘和宽基指数的估值非常有效,对A股而言,从最近5年的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PE-TTM)发现,11-13倍就是低估,14-16倍是合理,17-19倍是高估。
(4)风险与建议:一般而言相同行业的股票,市盈率越低越具有投资价值,投资中请放弃持续高增长的幻想,尽量远离高PE股票,尽量在同行业业绩排名前三分之一的股票中的低PE股票。
(1)市净率定义:市净率(PB)=股价(P)/每股净资产(BookValue)=总市值/净资产=股票价格/账面价值。所谓账面价值是公司破产清算的价值。
(2)适用范围:市净率估值没有考虑企业的资产质量,也就是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PB估值主要适用于重资产的行业或公司,比如银行、保险、地产,还有周期性行业,例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基建行业等。不适用于高科技行业、靠人和品牌价值的公司、重度依赖研发的企业也就不太适用于PB估值,比如咨询公司、传媒行业、互联网公司等。
(3)投资运用:市净率是一种相对估值法,主要用于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盈利稳定)的估值相对高低,也可以用于跟自己的历史比较。不同行业之间不能用PB估值进行比较。市净率对于大盘和宽基指数的估值非常有效。
(4)风险与建议:PB估值主要适用于重资产的行业或公司,还有周期性行业,其中确定性最强的是银行、保险、有色金属。用PB估值时还需要结合经济周期进行判断,一般采取定投的方式布*经济周期,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投资品,在强周期结束时需要及时结束投资。
(1)市销率定义:市销率PS=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股价/每股销售额。
(2)适用范围:市销率估值弥补了PE估值的不足,那就是有的成长期的公司,利润很低,甚至净利润亏损,无法用PE估值。所以,PS估值主要适用于主营业务相对稳定的公司,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波动较大的板块、行业、公司。例如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例如高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成长性强的公司,比如腾讯、京东等。
(3)投资运用:市销率是一种相对估值法,主要用于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的估值相对高低,也可以用于跟自己的历史比较。不同行业之间不能用PS估值进行比较。
(4)风险与建议:一般而言,市销率PS越低,越具备投资价值;PS越高,投资价值越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应该主要看行业或者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还要结合经济周期进行判断。
(1)上证指数以PE估值为主,PB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E和PB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
(2)沪深300指数以PE估值为主,PS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E和PS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
(3)创业板指数以PS估值为主,PE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S和PE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
(4)中证500指数以PB估值为主,PE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B和PE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
(5)上证50指数以PB估值为主,PE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B和PE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
(6)恒生指数以PE估值为主,PB估值为辅。最近5年指数的PE和PB估值与收盘价走势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