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了吗(现在人民币兑换美元合适吗?)

现在人民币兑换美元合适吗?

合适,一般来讲,美元是绝对的硬通货。短期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波动很正常,长期来看,美元具有绝对的优势。美国毕竟是全世界**,经济,军事最强势的国家。

人民币最近是不是升值了?

是的一直在升值。。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23%。自6月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6%最近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印美元6000万亿;滥发美元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把本国的经济衰退转嫁给我国和一些新兴的国家,让全世界为他买单。

管涛: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2020年6月初至年底,人民币汇率(如非特指,均指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持续升值,刺激了市场看多的情绪,激进的观点甚至预测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升破六。但笔者明确表示,2021年人民币走得不会那么强,破六将是小概率事件。这一猜测现已基本被证实。

人民币汇率“折返跑”,小幅升值。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升破6.50,3月份又跌破6.50;4、5月份再度升破6.50,5月底6月初升破6.40,创下三年来新高;6月中旬起跌破6.40,个别交易日收盘价跌破6.50;10月底重新升破6.40,并围绕6.40上下波动。前10个月,境内汇率中间价和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各上涨2%稍强,低于上年全年超过6%的涨幅;中间价和收盘价波动区间分别为[6.3572,6.5713]和[6.3607,6.5739],均离破六还有不小的差距(见图1)。

图1:境内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WIND;中银证券

注:即期汇率为境内银行间市场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

境内外汇差收窄,市场预期基本稳定。前10个月,境外人民币汇率CNH相对境内人民币汇率CNY总体偏强,日均差价2BP,与其他年份的年度绝对水平相比为最低。这显示市场没有单边预期或压力,CNY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同期,1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交替出现,且升贬值预期都不太强(见图2)。这与人民币强势伴随升值预期的看法相去甚远,反倒证实了汇率弹性增加,有助于释放市场压力,避免预期积累。

图2:1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预期(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数据来源:ICAP;中国货币网;WIND;中银证券

注:(1)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年期NDF-1年期人民币美元远掉期点子买卖价均值/10000)-1;(2)负值代表人民币贬值预期,正值代表人民币升值预期。

人民币兑大多数非美货币走强,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较多。前10个月,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24种人民币外币交易中,人民币仅兑加元、俄罗斯卢布和挪威克朗汇率略有下跌,兑其他21种货币均有所上涨。同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CFETS)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累计上涨5.7%,超过上年全年的3.8%,年涨幅为2015年以来最高;10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收在100.22,为2016年1月底以来新高。可见,从多边汇率看,2021年人民币走得较强,甚至强过了美元。只是我们通常讨论的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所以,还是笔者猜对了。

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驱动。前10个月,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下同)累计升值4.6%。但人民币汇率不跌反涨,是因为境内外汇供求盈余较大,前9个月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合计1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倍。这不同于2017年的人民币逆势上涨。当时,主要是借美指走弱(全年大跌9.9%)之机,引入逆周期因子调节的结果。当年境内外汇依然供不应求,结售汇逆差合计851亿美元。

美指震荡主导人民币汇率W型走势。此轮人民币升值受益于美元指数走弱,2020年累计下跌6.7%。2020年底,市场普遍预期美指进入中长期贬值通道。然而,笔者早就指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避险情绪减弱情况下,美指强弱取决于主要经济体经济修复的状况。由于美国经济恢复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加上货币紧缩预期,2021年以来美指震荡走高。一季度,美指不涨反跌3.6%,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4、5月份美指上攻乏力,又推动了人民币汇率反弹;5月底6月初,美指再度跌破90,触发了人民币汇率一波急涨行情;6月份以后美指再度上行,人民币汇率重新盘整;10月份美指升破94之后再度回调,引发人民币汇率重新升破6.40。

双向波动促进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汇率市场化应该是“低(升值)买高(贬值)卖”,反之,则是市场失灵。2021年前三季度,各季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均值分别环比上涨1.9%、0.4%和下跌0.2%。相应的,剔除远期履约后,各季银行代客收汇结汇率分别环比回落0.9、0.01和上升0.4个百分点;代客付汇购汇率分别环比回落0.9、上升1.2和回落2.8个百分点。汇率弹性增加,确有助于吸收内外部冲击,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中美利差收敛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因疫情冲击下中美货币政策分化,2020年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达到历史峰值。全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1.07万亿元,刷新历史记录。进入2021年,受通胀预期和货币紧缩预期影响,美债收益率上行,而中国境内流动性合理充裕,包括中债收益率在内的主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中美利差收窄。三季度,日均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157BP,较上年四季度回落80BP;前三季度,境外投资者净增持人民币债券5902亿元,同比少增22%。

客观评估政策对汇率的影响。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就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2005年“7.21”汇改只是结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不贬值政策,重归真正的有管理浮动。对于不合意的汇率波动适时加以调控,是有管理浮动的应有之意。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重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累计涨幅仅为3.4%(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仅上涨1.2%),远小于同期中间价累计涨幅10%,显示本轮升值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影响有限。但因中国货物贸易的85%以上是以外币计价结算,且美元在涉外外币收付占比约九成,故人民币汇率持续单边升值严重影响出口企业财务状况。这是将人民币汇率维稳与原材料保供稳价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当然,也不宜过分夸大政策的作用:一是有关部门对于这波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集中在5月底6月初,其他时期并没有大的举措。二是即便在密集发声和调控时期,央行也未改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规则,维持了汇率政策透明度。三是调控措施信号作用大于实质影响。6月中旬提高外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后,当月日均1年期人民币美元远掉期点子不到1600BP,9月份以后更是突破了1700BP;6至8月份新增QDII投资额度133亿美元,但6至9月份月均银行代客证券投资购汇133亿美元,仅较前5个月月均多了3亿美元。

2020年底,笔者曾从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的逻辑出发,指出不能由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好、经济复苏快、中美利差大、美元指数弱的四大利好共振,对2021年汇市行情简单线性外推。同时,提出从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出口前景、美元指数、中美利差、金融风险、大国博弈等内外部的不确定性,来研判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框架(详见《中国经济评论》杂志第7期《202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根据现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由国内外汇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共同决定。正是在外贸顺差、外汇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由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多空交织,导致202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期间,外汇供求的力量完全抵消了美指反弹的拖累。研判2022年人民币汇率,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因素的发展演变:

一是出口前景。2021年,中国出口高增长、贸易大顺差,继续反映了国内疫情防控有效,率先复工复产的红利。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3%,外贸顺差扩张35%;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2383亿美元,增长65%,相当于同期外贸顺差的56%,贡献了同期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113%。2022年,如果随着“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全球经济重新开放,中国将面临订单外流,出口增速回落,贸易顺差下降,这可能收敛境内外汇供求缺口。反之,如果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重启受阻,中国继续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优势,这将继续支持出口份额上升、贸易顺差扩大。但此种情形下,也要警惕出口过度竞争,贸易条件恶化,国际物流受阻,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境外偿付困难,出口收汇难度加大等风险。

二是中美利差。2021年11月份议息会议,美联储正式宣布启动缩减购债。由于美国通胀持续高企,不排除美联储加息有可能提前。而中国为了经济稳增长的需要,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汇率弹性增加、货币错配改善和通胀压力较轻,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见图3)。如果美元流动性趋紧,而人民币流动性继续宽松甚至更加宽松,这可能进一步收敛中美利差,减缓外资流入势头,进而收缩外汇供求缺口。

图3:中美通胀走势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美国劳工部;WIND;中银证券

三是金融风险。一方面来自外部,若2022年货币宽松不如预期、经济复苏不如预期、疫情防控不如预期,则可能打压市场情绪,引起全球资产价格调整和部分新兴市场缩减恐慌。这将考验人民币资产是避险资产还是风险资产。另一方面来自内部,在经济下行、改革攻坚的背景下,国内房市、股市、债市及银行信贷市场的风险有可能进一步暴露,进而降低市场风险偏好。

四是经济复苏。最近,中国强调要做好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统筹下半年和2022年经济运行,着力保持在合理区间。2021年三季度,经济增速加速下行,显示稳增长压力加大,加剧政策宽松预期。然而,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特有现象。当季,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经济同比增速较上季分别回落7.4、7.8、8.7和4.2个百分点,远超过中国环比3.0个百分点的降幅。故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相后,次日人民币汇率不跌反涨,重新升破6.4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速将回落0.8个百分点,欧元区回落0.7个百分点,中国回落2.4个百分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消退,总体上可能偏空人民币。但如果预期引导得当,市场认为中国经济下行是接近潜在产出水平,回落到L型那一横上,又或是其他经济体经济恢复也不如预期,则对人民币仍将形成利多。

五是美元指数。这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显性指标。2022年,影响美指走势的因素延续多空交织。从利空看,欧洲、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2022年经济有可能恢复到疫前水平,且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央行、澳洲央行等有可能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从利多看,如果全球疫情持续发展演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地缘**冲突加剧,将刺激市场避险情绪;如果通胀暂时论被证伪,美联储因落后于市场曲线而被迫加快货币紧缩。

综上,任何时候,影响汇率升贬值的因素都同时存在。我们要避免“打哪儿指哪儿”,先有观点再找论据。2022年,不确定仍将是最大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预案比预测更重要。企业应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建立财务纪律,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管涛责编:杨斐然

近期油价又呈现大起大落的走势。周三盘中美油最深跌2.5%,接连跌穿78和77美元两道关口;布油最深跌2%,一度失守81美元整数位,两油都抹去周内涨幅。本周三大原油机构报告和数据相继出炉,传递怎样的信号?

在美元走势影响下,短期人民币汇率或继续呈现双向波动,而11月美联储是否加息的讨论尘埃落定的时点可能成为美元走势的分水岭,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向。同时,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提振有效需求。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986,调升162个基点。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150,调贬164个基点。

又升值了!人民币汇率重返“6”时代

新用户点击“国际商报”即可关注

12月8日,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606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975元,单日调升369基点。截至12月8日上午10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757,日内升值幅度为0.0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714,日内贬值幅度为0.14%。

继11月份累计上涨1300个基点、12月初一度探至“7”附近后,12月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双双大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6”字头。

近期,人民币为何出现大幅反弹?在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看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放松,为经济恢复提供了良好环境,极大提振了整个社会对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增长的信心,也提振了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推动了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二是在近期举办的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了成功会晤,稳定了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了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回升;三是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物价上升幅度减缓,美联储继续快速加息的压力有所降低,对美元强势的预期有所下降,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经济预期向好、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欧美经济下滑压力加大、国内外基本面未来走势分化等多重因素,助推了人民币走升。

自今年9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此次强势收复“7”关口,重回“6”时代,这一态势能持续下去吗?卢进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会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但从较长期来看,进入2023年年中以后将会逐步稳定在6.5—7之间。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监管层多次发声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庞超然认为,汇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其走势还需重点关注主要国家金融宏观政策变化情况,结合市场主体预期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尤其对外贸企业来说,很难准确预测人民币的具体走势。

“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虽不利于扩大出口,但有利于增加进口。”卢进勇建议,外贸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与贸易伙伴协商调整结汇时间,并选择波动幅度较小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另一方面,可采用套期保值和福费廷等手段减少汇兑损失,同时可与开户银行合作,采用保付代理方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文字/毕若林

编辑/孙楠

视觉/郭小溪

审核/朱志明

请点亮在看!

我们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上升,到底是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人民币汇率上升,那么人民币就贬值了。

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人民币升值是指1块钱的人民币能够换的更多的外币。但是现在人民币汇率报价一般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的报价,即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指的是人民币汇率降低了。比如以前1美元兑人民币报8,现在报6.8,即汇率下降,那么人民币就升值了。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来自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

AC解析: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相比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知识点】人民币汇率制度【考察方向】结论考察【难度】易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来自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相主列传怎正地倒衣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就业。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人民币是不是升值了

对国外升值了,对国内贬值了~~惨就一个字!

【小巴侃股11.21】人民币汇率升值A股市场就会涨吗?

今日收评:

今天市场冲高回落,个股普跌,收放量阴线,受阻较为明显,下面详聊。

实操指南:

上午看似挺猛,而且有点突破的意思,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市场接近3100的位置基本上主力就开始出货,当下的行情都是玩短线,没人跟你价投,跟你恋战,所以当散户兴冲冲的以为突破了,赶紧干的时候,其实人家正好割你!

所以我们依旧维持市场在2900-3100之间震荡的行情,涨不上去也跌不下来,后市继续抓个股,轻指数。

最近说牛市来的那些人,很多人的依据就是人民币汇率升值,这就很荒谬了。

最近美元贬值比较严重,所以人民币升值,我之前也写过:

人民币升值利好进口企业:如航空、造纸等

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企业:如航运、纺织、化工、钢铁等

人民币不管升值贬值,它对股市的利好和利空都存在,而且都有限,很多人认为今年行情不好是因为人民币贬值,其实这非常荒谬,因为A股指数并没有因为贬值出现明显下跌,而且美元加息、人民币降息,很多因素导致外资外流,货币问题永远是个系统的,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就认为人民币汇率和股市有正向或反向的关联,这都很愚蠢。

而且说日本失去三十年的主要逻辑就是因为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商品出口受阻,最后经济崩盘,这个又怎么解释。

所以我们炒股要把分析要素放在主要矛盾上,把量价搞清楚,市场逻辑搞清楚,这是分析师最基本的技能,但市面上多数所谓的机构和分析师都在胡说八道,要警惕那种轻易妄下结论的言论。

本文纯属经验交流,不构成任何推荐和建议!

2021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3%。展望2022年,中国外贸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民币汇率 _华图教育

2021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3%。展望2022年,中国外贸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较强支撑;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仍强,海外资金净流入中国也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不过,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将导致美元阶段性走强、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又存在一定贬值压力。有专家据此预测,2022年人民币汇率将有降有升、保持双向波动特征。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预测的是:

A.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单向波动B.我国将会积极引导市场预期,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向波动C.我国将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货币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概率D.坚持风险中性理念,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更好应对内外部冲击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原因:中国外贸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较强支撑;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仍强,海外资金净流入中国也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不过,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将导致美元阶段性走强、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又存在一定贬值压力结果:2022年人民币汇率将有降有升、保持双向波动特征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单项波动,削弱题干,排除。B选项: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向波动,但不清楚人民币对所有外币的汇率情况,不明确项,排除。C选项:说明我国会采取政策降低人民币单向波动的概率,即让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支持题干,所以选C。D选项:规避汇率风险,与人民币汇率是否保持双向波动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2022-湖北选调-083】

2021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3%。展望2022年,中国外贸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民币汇率

广东华图教育|2022-1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