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为科技有什么核心技术(恒兴科技或不满条件仍续期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核心技术人员无端“消失”)
恒兴科技或不满条件仍续期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核心技术人员无端“消失”
自创业板IPO折戟后,时隔一年许,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恒兴科技”)于2022年再次启动IPO转战上交所主板。
成立于2006年,恒兴科技围绕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产业链布*,公司的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锂电池电解液、香精香料及环保涂料等领域。
与创业板时期招股书相比,恒兴科技此次重启IPO,最新版招股书在核心技术人员、产能数据、募投项目等方面出现较大变更,围绕公司亦有多个疑团待解。
多重因素下的业绩波动
综合两版招股书可知,2017年至2021年,恒兴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4.40亿元、3.77亿元、4.28亿元、5.18亿元,总体上呈稳步上升;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0.74亿元、1.02亿元、1.25亿元、0.9亿元,2021年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3成,几乎退回2018年水平。
2019年至2021年,恒兴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7.62%、48.38%、33.50%,呈先升下降的波动趋势。
图源:招股书
恒兴科技表示,2021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受到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同类产品市场供给增加,销售价格下降;山东厂区(一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
不过,恒兴科技也在招股书中表示,经初步核算,由于子公司自2021年四季度复产及投产以来,产能陆续释放,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34亿元至至3.69亿元,同比增长42.72%至57.7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5245.90万元至5798.10万元,同比增长15.32%至27.46%。公司亦坦言,2022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处于波动周期内,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影响,毛利率有进一步下降的情况。
与新任保荐机构的连带关系?
和讯财经对比恒兴科技两版招股书后发现,公司在保荐机构、产能数据等方面出现了变更或差异。
不难得知,恒兴科技两次IPO,三大中介中仅保荐机构由东吴证券(601555)更换为了国泰君安(601211)。招股书还显示,国泰君安间接持有恒兴科技股份少于0.001%,分别持有恒兴科技7.69%、2.56%股份的股东金浦国调基金、苏商投资穿透后的间接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则为国泰君安实际控制人。
恒兴科技为什么保留了前次申报的会所和律所,却将保荐机构更换为了与公司存在千丝万缕关系的国泰君安?此外,保荐机构的执业独立性如何保证,同样令人联想不已。
两版招股书主要交集为2019年,该年产能、产量数据同样存在差异。
具体的,沪市主板招股书产能为2.62万吨(包括酮类5200吨、酯类1.1万吨、酸类1万吨),产量为1.7万吨(包括酮类6080.63吨、酯类4727.84吨、酸类6177.42吨),产能利用率为64.83%(包括酮类116.94%、酯类42.98%、酸类61.77%)。
图源:沪市主板招股书
创业板招股书该年产能则为2.04万吨(包括酮类6600吨、酯类6600吨、酸类7150吨),产量为1.69万吨(包括酮类5990.72吨、酯类6220.92吨、酸类4727.84吨),产能利用率为83.24%(包括酮类90.77%、酯类87.01%、酸类71.63%)。如此差异由何引发,尚不得而知。
图源:创业板招股书
与大客户的销售信披之谜
恒兴科技在信息披露方面同样与公开资料存在多处矛盾。
销售数据方面,恒兴科技2019年至2021年第一大客户均为深交所上市公司贝斯美。招股书显示,上述期间内,公司向贝斯美销售3-戊酮金额分别为6767.21万元、5014.99万元、7297.58万元。
但据贝斯美历年财报,同一期间,其向第一大供应商即恒兴科技的采购金额分别为6892.12万元、4326.74万元、6835.01万元,差额分别为124.91万元、688.25万元、462.57万元。
图源:贝斯美公告
图源:贝斯美公告
图源:贝斯美公告
在贝斯美财报经审计的情况下,恒兴科技与大客户的销售数据差异着实显得诡异。尤其是,若该差异由于收入确认节点不同产生,那么为什么购销差额2020年后呈现的却是扩大趋势?
员工社保方面,招股书显示,恒兴科技2019年至2021年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08人、136人、210人,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包括宁夏港兴、山东衡兴、连云港(601008)中港,也就是社保人数应为4家子母公司社保人数之和。
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恒兴科技母公司上述两年社保人数分别为75人、84人、84人,宁夏港兴均为零,山东衡兴分别为0人、22人、78人,连云港中港分别为51人、46人、66人,据此分别合计126人、152人、228人,远超招股书披露数据。
“消失”的核心技术人员
恒兴科技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招股书,公司于2019年12月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有效期限为2019年至2021年,也就是此次认定已失效。
和讯财经查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后发现,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对江苏省认定机构2022年认定的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的公告》中,恒兴科技在列,发证日期为2022年10月18日,证书编号GR202232002966。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若以一个完整自然年为参考,招股书同样显示,截至2021年末,恒兴科技拥有研发技术人员26人,占员工总数量的比例为8.72%,显然并不满足相关认定条件。公司如何“续期”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存疑。
另一方面,对于将“科技”写入名字的公司而言,核心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前披露的创业板招股书显示,恒兴科技认定王恒秀、张千、陈维斌、顾海平4人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沪市主板招股书中,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依旧是4人,但张千却变更为了陈纪忠。
张千是恒兴科技实控人之一、董事长。至于变更后的核心技术人员陈纪忠,简历显示,其是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曾在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任教,2020年10月加入恒兴科技,至今任研发部副经理。
就在核心技术人员无故变更的情况下,恒兴科技仍在招股书指出:“公司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较为稳定,保障了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
【恒为科技(603496.SH)】技术实力突出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核心硬件供应商(田明华)
点击上方“光大研究所S”可以订阅哦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报告摘要
恒为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及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提供商,下游主要面向网络安全及大数据等应用领域。随着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近日中央会议多次强调推进我国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我们看好公司在网络安全大数据行业的竞争力和后续的市场前景。
◆网络升级扩容+安全需求提升,推动网络可视化行业需求放量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提供商之一,2016年该类产品占公司总营收78%,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板块,下游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及大数据运营等领域。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过去5年公司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速高达32%,并保持60%左右高毛利率。未来随着网络持续升级扩容和网络安全需求的持续提升,对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升级需求有望刚性快速增长。公司作为核心厂商将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快速放量。
◆国产化为嵌入式计算带来契机,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融合计算需求提升
公司的另一大主业嵌入式计算系统下游应用广泛,但目前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核心技术以国外厂商为主。我们认为国家推进行业实现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契机,公司有望成为细分领域领导者。与嵌入式计算相协同的融合计算应用主要在于满足大数据对于存储的高带宽、低延迟处理要求,是大数据处理的关键。近日中央多次会议强调推进我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的快速应用。根据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1.4%,我们看好公司融合计算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募投项目强化产品布*,前瞻性布*下一代网络市场
公司首发募集3.6亿元投入网络可视化、嵌入式计算和融合计算的平台升级及产业化等,我们认为募投项目一方面旨在强化现有主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还通过募投项目前瞻性布*下一代网络市场,我们看好未来随着5G落地和网络持续扩容升级给公司带来的新的增长机遇。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4元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73/1.10/1.47元,对应PE分别为47X/31X/24X。基于对公司作为网络安全行业核心硬件供应商前景的看好,给予目标价44元(对应18年4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新产品技术产业化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次新股市场风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机构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纵目科技核心业务有哪些?来自
纵目科技当前核心业务涵盖智能驾驶系统、智能传感器和智慧城市产品、服务以及无线充电四大部分。纵目谨做科技的产品通过配晌拿领先的系统能力和首屈一指的量产实力,成为了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L4级别培搭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
信创服务器排名?
以下为信创服务器排名
第一名:浪潮英信
第二名:华为公司
第三名:中科曙光
第四名:浪潮科技
第五名:航天七号
第六名:万方电子
第七名:华东软件
第八名:神州数码
第九名:中国长城
第十名:中兴通讯
恒为科技
可视化:骨干网数据中心等大流量数据采集转发处理,客户是**运营商还有行业客户。**主要是信息安全,包括舆情分析。运营商主要是做网络方案优化运维。企业包括银行券商还有石化企业做内网的优化。2022年4.3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是**侧复苏,毛利率提升6%。
智能系统平台:嵌入式融合计算。1.计算网络和集成相关(智慧物联)。通用计算:PC服务器。嵌入式就是加速卡。智能网络:1)国产芯片网络安全设备。2)数通业务,交换机路由器产品。智慧物联: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交通机房巡检,识别机房设备状态和环境去年收入4000万元。清扫机器人:分布式光伏无人机清扫产品,目前部分光伏屋顶试点,目前能提升业主发电量10%-20%。
3.46,22年没有增长主要是疫情原因,供应链上交付物流有问题,同时抛弃了低毛利业务。
可视化:前端和后端量价拆分?
公司自己产品线而言,简单采集数据要求不高的会有非定制设备(盒式设备),另一种是复杂场景高流量大规模采集的插卡设备,一个插卡8-16个,一个槽是一个盒子,这个是集采采购的,集采2023年情况已经出来了,份额70%,2019年20%,2020年40%,2021年疫情没有招标,延后预计6月底7月出来,21年集采设备扩容份额:50%。
为什么份额持续提升?:4家入围成功后,4321来分这样的份额,3家中标是532,2家是73分,今年只有2家,主要是和测试标准要求有关系,有的厂家没通过。
是因为技术迭代后的技术壁垒?
有一定程度上这样反应。
如何量化这样的技术壁垒?
时间去积累,有一定相关性,是正向循环的过程,参考商务分+技术分两个权重,具体权重怎么分配不清楚。
新招标的台数和份额?
1.83亿元,台数可能1582多台,扩容是700多台,扩容的金额小一些,对应大几千万别收入,毛利率主要是插卡为主,不是新建的售卖整机所以毛利率低一点。盒式类似PC机买来内存刚刚开始锁死,后来需要扩容再插内存卡。
竞争对手比较?
浩瀚深度大标没中,贡献公司1.6亿收入,总共是1.8亿的标。光迅这两年都在,份额大小都在。中新赛克偏向后端,公司只做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中新赛克拿公司的硬件去和别人PK,运营商不行浩瀚深度就不行。**可以中新赛克就可以,中新赛克毛利率是80%,公司给他们做底层前端算力采集前端。光迅主要核心是做光模块,网络可视化占比不到5%收入,不是部署重点。
研发费用投入比例很高?
20%。
产品需要一直迭代?
流量增长处理不过来了,数据传输100G-400G,光纤通讯速度上去,实时采集数据也要上来,以前内容文字的,现在视频的,AIGC特质化识别内容判断是不是又要变化,除了流量具体讲内容还原和匹配。除此外,还有国产化的需求也要更新换代。
流量主流是400G采集,800G产品已经在研发中。
为什么运营商还有云厂商都要采集可视化产品?
监控流量需要通过网络可视化,间谍采集涉密信息,这么多人怎么知道是哪一个,从可视化一部分值得怀疑的人里面去监控。比如外滩流量很多发踩踏,公司这个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给公安部门。
可以的,就是更费时间。
AIGC的目前还没有,以后预计有,因为出了AI监管。运营商本身现在20%-30%增长(比较稳定的增长,但是有一个点缓和,就是4G-5G切换的时候,明确都用5G的时候那4G就不会再用4G基站),公安4G到5G还没有集采,短期今年或者什么时候要做的,**比如通话安全这些,需求不好,但是预计今年会有动作。
运营商+**这些行业规模多大?
300亿市场可视化市场规模,前端占比30%,公司相关市场规模占比80%,但是要分客户,比如说**一下子大几十亿,一下子很少,**今年是3.2亿新增(不能线性外推,计算),比如中新赛克他的收入就是比较多,但是也波动大。
行业规模增速,比如网络流量翻一倍,设备能翻一倍吗?
芯片升级一代,不是线性,是指数级别,可能是10倍的需求提升,但是价格不能这么算,可能会降价。
运营商今年的订单预计?
运营商新增5个亿预计,电新和联通今年开始也集采,以前不会,估计规模和移动差不多。
如果电信和联通也开始集采模式招标不通过集成商,那对公司盈利能力会有影响吗?
集成商服务和自己投标毛利率差不多,但是份额集中会更多,运营商占比公司60%,**招标有关系,但是是刚需。
移动1.8亿对应公司业绩,时间?
订单到业绩需要6月-1年,3331的付款模式,预付30%。
成本大头是芯片,国产芯片和软件对项目的盈利会有提升吗?
英特尔买的芯片比国内的是,智能平台芯片1.8亿国产芯片。
集成商有哪家?
中新赛克、太极、美亚柏科、烽火通信等。
**和运营商订单按照历史规律是不是下半年多一点?
一般是的。
网络可视化的智能网关,识别流量资源后分配动态的带宽和客户资源是公司做的吗?
公司主要是流量分类+特定对象识别。
智算业务主要是合作做什么?
计算可视化方向做,提供光模块定制,双方市场资源各自弥补介绍客户。计算领域的方案客户是运营商。
光模块接到公司设备商,有的人要求要。
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利润前几年表现一般主要的原因?
业务结构的变化,网络可视化碰到4G切5G,毛利率虽然有50%+,但是智能系统以前5000万翻倍增长,但是毛利率低只有23%,目前27%。毛利率预计维持去年水平,每个业务线毛利率变化不大,取决于产品增长对结构的变化。费用上公司人员没有什么增长。
下游有**侧,销售费用会增加吗?
直接招投标或者通过集成商。
4个亿,网络可视化行业30%增长,公司预计比行业多,但是运营商确定性很强,就是30%增长,**是弹性比较大的板块。AI爆发后流量翻一倍,设备需求肯定是大幅度正向增长的。
今年收入指引?
9-11亿元,主要是网络可视化增长,智能系统平台(数通业务在智能网络里)40%增长预计。
高速网络解决方案大概解决什么问题?
英伟达有IP协议支持,国产智算没有,要类似交换机实现的功能,市场空间预计大(暂时没数据,和智算中心规模增长有关系),国内目前还没有人做这个事情。智算中心已经开始对接客户(保密不能说是谁)。
更多调研纪要、会议录音请加星球https://t.zsxq.com/fa6YBeA
数字孪生企业排名?
延华智能:数字孪生龙头。以BM(建筑信息模型为支撑),建立共享和传递医院相关信息的数字孪生模型。
盈趣科技:数字孪生龙头。2019年2月22日,盈趣科技与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团队合作开发的消费电子产品机器人生产线数字双胞胎平台是展会上唯一全面展示该领域技术的项目。
运达科技:数字孪生龙头。公司立足于十余年来在城轨列车状态集成感知、部件故障智能诊断、数字挛生应用等技术研究成果,开创性地实现城轨列车运行数据、状态数据、环境数据的采集与耦合,以此驱动虚拟列车模型,实现城轨列车健康状态与服役能力的评估与预测。
【会员风采】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恒为——促进智慧和安全
恒为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以及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提供商,致力于为运营商网络、信息安全、企业与行业信息化、国产自主信息化、嵌入式系统与特种装备等领域提供业界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于2017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SH.603496),在上海、武汉、无锡等多地成立一流的研发机构,在国内多个城市设立营销服务基地,打造精品意识,服务全国客户。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厂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展开深度和广泛的合作,稳步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凭借一支高效、专业、创新的团队,恒为科技为全球的合作伙伴带来富有价值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另外,公司具备完善的供应链管控能力,投资拥有自己的生产加工工厂,采用批量化生产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提供更加灵活的生产交付服务,确保产品批量交付后品质的稳定性、兼容性和一致性。
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恒为科技还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牵头多家行业前沿企业成立“恒星”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以工业互联网领域,特别是合作企业的创新技术联合应用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国产自主和开放分享的原则,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研究、建设开放的测试环境、共同开发应用解决方案、探索并建议行业标准,进而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网络可视化
高效可视化·构建网络智能与安全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网络可视化领域的厂商之一,恒为科技是国内此领域中基础架构技术概念与产品的创新者和推动者,产品技术与市场份额均持续领先,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公司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主要部署在宽带网、4G/5G移动网、数据中心以及企业和行业内部网络等不同场景,在其主要网络节点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多维度、多方式的处理分析和信息挖掘,为下游各类网络可视化应用提供精炼的、用户可定义的、满足应用和业务需求并且易于使用和处理的数据和信息,以及相应的网络管理、优化和控制手段。
嵌入式与融合计算
立足创新·打造行业智慧发展的基石
公司是最早开发并推广高端网络处理与嵌入式多核计算平台的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大力投入研发国产自主网络与计算平台的厂商之一,作为国内领先的嵌入式、融合计算以及国产信息化基础平台供应商,公司多年来面向计算、网络、存储、安全以及各类嵌入式应用,提供完整丰富的国产化软硬件平台与解决方案,规格形态覆盖了从CPCI、VPX、ATCA等工业总线结构的标准化单板、整机和准系统,到各类标准化或定制服务器以及融合计算平台等,服务于通信、互联网、金融、工业、**、企业等各行业客户,技术和产品品质长期以来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嵌入式与融合计算产品概览
智慧物联网
聚焦万物互联·为各行业智慧应用赋能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的普及与高速发展,我们正从今天的“物联网”时代迈入“万物互联”时代。恒为科技依托“智能传感器融合”、“数据分析展现”以及“高速通讯交互”等核心技术,通过“万物互联“将程序及数据和人、事、物融合在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有价值,并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通过多年的产品开发和项目集成经验,公司积累了深厚的软硬件开发、机械结构设计及运动控制等技术实力,推出了智能巡检/运维、智慧场馆等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服务于多种行业客户,促进智慧物联网的信息化转型升级。
智慧物联网产品概览
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上海市明星软件企业
上海软件园优秀软件创业企业
上海市百强民营科技企业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证书
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电子商会自主可控技术委员会理事单位
上海软件定义网络(SDN)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Intel loTSolutionsAlliance
IntelNetworkBuilder
PICMGAssociatedMember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申请专利30余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80余项
未来已来, 伴随5G、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恒为科技将坚持“技术同心、双轮驱动”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立足自主研发与创新,积极拓展行业合作伙伴,围绕核心技术打造竞争优势,抓住5G移动网、信息安全、大数据、国产自主信息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建立面向全球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将网络可视化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中国“智”造推向世界。
【企业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www.embedway.com
企业联系人: 贾利慧
邮箱:marketing@embedway.com
怎么解读东风裕隆纳智捷的智慧科技核心技术?
是东风裕隆作为大中华品牌战略的品牌,也是东风裕隆纳智捷打造的世界第一智慧品牌。
VR芯片和显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上市公司
搜一下:VR芯片和显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上市公司
现在社会的核心科技有哪些?
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