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邦股份十大股东(天邦股份002124怎么样这个股票)
天邦股份002124怎么样这个股票
600482风帆股份强势股;市场关注度高;站在所有均线上方,耐心持有;祝你好运!
天邦股份为何改名天邦食品?
答:是的
天邦股份6月20日公告,公司证券简称由“天邦股份”变更为“天邦食品”,英文简称由“TBGF”变更为“TBSP”,公司全称及证券代码保持不变。根据公司“逐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优质食品供应商转型”的发展战略,公司于2021年出售了生物制品业务、水产饲料业务和部分猪用饲料业务,以更加聚焦于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的猪肉食品产业链打造,向社会、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绿色、安全、美味的动物源食品。公司正向着成为优质美味食品供应商的战略目标迈进。鉴于公司证券简称“天邦股份”不能完整体现公司的业务情况、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契合公司目前的业务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与认知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天邦食品”。
天邦有多少个分公司?
天邦股份的子公司有:19个
分别是:汉世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鄄城丝路东方光伏农业有限公司、史记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天邦食品科技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天邦开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越南天邦饲料有限公司、盐城邦尼水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阜阳天邦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邦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宁波天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拾分味道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天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贵港天邦食品有限公司、益辉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滁州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邦股优革器套主解呢伟份会成为养猪龙头吗
会。根据查询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得知,该公司会成为养猪龙头,因为该公司已经是生猪养殖龙头股了。天邦股份,即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公司前身为1996年9月25日成立的余姚市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邦集团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SZ: 002124)创始于1996年,2007年挂牌上市,目前已拥有水产饲料、生物制品、生猪养殖(汉世伟)、生鲜食品(拾分味道)、工程建设(天邦开物)五个业务板块,是产业链齐全的农牧企业之一,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绿色、健康的动物源食品供应商。
重庆百货大楼的公司十大股东
十大股东基本信息排列 :编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持股比例股本性质1、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6629.77万32.499%流通受限股份。2、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630.23万3.089%流通A股。3、重庆华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601.12万2.947%流通A股。4、中国建设银行-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477.57万2.341%流通A股。5、中国银行-友邦华泰盛世中国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408.40万2.002%流通A股。6、中国建设银行-上投摩根阿尔法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404.21万1.981%流通A股。7、中国建设银行-工银瑞信稳健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373.63万1.832%流通A股。8、中国建设银行-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证券投资基金367.92万1.804%流通A股。9、中国银行-易方达积极成长证券投资基金339.61万1.665%流通A股。10、中国建设银行-信达澳银领先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323.02万1.583%流通A股。
鲟龙科技3度冲上市惨败!大股东苦守12年无果,天邦股份成接盘侠
前几天,天邦股份从余姚跑到260公里外的淳安县,做了一次大买卖。
这笔在千岛湖边做成的买卖是这样的:天邦股份花1.15亿元从外国人威廉姆手里,买下所持鲟龙科技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鲟龙科技是养鲟鱼的,汉莎航空和欧洲多家米其林餐厅都用它的鱼子酱产品。天邦股份专给鲟龙科技供应饲料多年,从供货商摇身一变成公司第一大股东。
天邦股份这次收购节点也掐的比较准,正值鲟龙科技在1月份第3次IPO被否后,外资股东着急抛完股份撤退,天邦股份只花了溢价9倍价格拿下。
对于鲟龙科技说,委身天邦股份(002124.SZ)也是3次IPO失利后,无可奈何的一个选择。
最好的结果是天邦股份继续收购鲟龙科技股东的股份,完成对公司的控制,不过,对这两年增收不增利的天邦股份来说,有没有能力持续收购,大家都看着呢。
外资大股东受“打击”大撤退?
原本以为鲟龙科技上市能赚个盆满钵丰,没想到连续3次冲击IPO都败兴而归。
作为财务投资人、持股最多的股东,威廉姆•豪斯顿坐在美国办公室里一脸懵逼:提了12年的这个竹篮,终究是打水一场空。
2003年4月,鲟龙科技创立,持股5%的原股东汤姆斯•古利亚斯是唯一外资股东,2006年7月,汤姆斯将所持股股权全部转让给威廉姆•豪斯顿。
其后,威廉姆•豪斯顿又投入等值于337.6万元人民币的美元增加注册资本306.9万元,成为鲟龙科技第一大股东。
算算这12年里,威廉姆•豪斯顿先后三次对鲟龙科技出资,耗费投资成本1125.65万元,他不参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只是一位单纯的财务投资人,应该最希望看到手里持有的股份,能在上市后一夜暴增。
可是,他可能并不知道,国内监管层对于农业企业的审核越来越严苛,上市门槛已经越来越高。
斑马消费注意到,最近几年来,农业企业在国内上市被否成为常态,最近就有云南神龙被否,如意情和安佑生物也是命运悲惨。
鲟龙科技的命运也是如此,从2012年到今年,先后3次拟上市融资,第一次被曝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戛然而止,后面两次也因诸多不确定性惨遭“滑铁卢”。
要说鲟龙科技产品鱼子酱确实很赚钱,去年的产品毛利率高达75%。
威廉姆•豪斯顿显然失去了信心,他将所持公司23.80%股份,以1.15亿元转给天邦股份。
从行业惯例来说,此次转让方的股权增值率918.31%(不包含分红),这笔交易价格不算很高,结合在今年1月公司再次IPO被否不久后就着急抛售,说明威廉姆•豪斯顿对这笔12年的财务投资早已疲惫。
天邦股份入主“接盘”打啥算盘?
斑马消费曾接触过一家鲟鱼养殖企业,企业主告诉我,在鲟鱼养殖领域,最大的开销是饲料,每天必须投喂,每年根据可取卵鲟鱼的数量来确定鱼子酱生产量,投入大、周期长和见效慢,注定鲟鱼养殖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这家企业主也因此背负各种银行贷和民间贷,每到账期临近就着急拆东墙补西墙。
从屡次拟上市融资的情况来看,鲟龙科技和上述这家企业的状况一致,如果没有资金可持续供应,很难说能扩大对海外的销售量,为股东们创造更多的利润。
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鲟龙科技销售收入分别为1.2亿元、1.39亿元和1.54亿元,同期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074万元、3947万元和5351万元,于此来看,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是比较慢的。
销售增长缓慢,寄予厚望的上市融资被否,可能正是这样的因素,做了10多年供应商的天邦股份选择此时出手。
天邦股份(002124.SZ)突然出手拿下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天邦股份在关于此宗收购案的公告中透露了两点信息:一是帮助鲟龙科技收并购以扩大规模,而是加快自身水产品及猪肉产品的销售。
这可能有点吹牛,因为鲟龙科技目前没有实控人,天邦股份如果不继续收购鲟龙科技的股份完成对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控制,那都是纸上谈兵,而这需要花大价钱。因为公司的机构股东红苹果投资、新干线传媒和亿都创投等早已虎视眈眈。
然而,天邦股份最近两年业绩波动比较明显,2017年报显示,2016年至2017年,其营收从23.70亿元增至30.61亿元,同比增加29.13%,但是,同期的扣非净利从3.37亿元跌至2.35亿元,下滑30.39%,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比较明显。
在收购鲟龙科技23.8%股权之前,天邦股份曾斥资2亿元拟收购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20.4%股权引起宁波证监*的问询。
官方邮箱:banmaxiaofei@163.com
声明:斑马消费作品均为原创,著作权及与之相关的合法权益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斑马消费使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络。
斑马消费在各平台发表的内容如侵犯个人及公司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天邦股份与牧原股份啥关系?
天邦股份与牧原股份都是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
天邦股份以“美好食品缔造幸福生活”为愿景,以“做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为使命,主营业务为食品产业开发(生猪育种养殖和猪肉制品加工)、生物制品研制与销售、饲料研制与销售和工程环保服务。的养殖与销售
牧原股份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和种猪。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和种猪。公司目前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经营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生产、生猪屠宰于一体的产业链,是我国较大的生猪养殖、生猪育种企业
牧原股份十大股东里的高杠杆玩家
长期关注牧原股份的小伙伴们,大都知道牧原股份里有一个铁杆股东。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该股东已经至少通过四个公司账户对牧原的股票进行过增减持操作,我们且称它为鸿宝系。
鸿宝系在牧原十大股东中露过脸的账户共有四个,本文将其简称如下:
河南鸿宝集团有限公司文中简称鸿宝集团;
河南鸿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鸿宝集团持股80%),简称鸿宝管理;
兰考县鸿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鸿宝集团持股80%)简称兰考鸿宝;
海南鸿宝投资有限公司(鸿宝集团持股80%)简称为海南鸿宝。
鸿宝系第一个账户鸿宝集团自2016年四季度开始进入牧原股份十大股东行列,到2021年一季度末,其具体增减持情况如下:
如上图,鸿宝集团持有牧原股份比例最高的是时间是从2018年Q2到2019年Q1,随后开始了减持之旅,其间虽然也偶有增持,但从2019年Q1到2021年Q1,持股比例从2.79%下降到0.83%。
在此减持期间,从2020年Q1开始,鸿宝集团用上了杠杆。具体如下:
从2020年Q1起,鸿宝集团主要通过信用证券账户(两融账户)持有牧原股份,到2021年Q1,普通账户里的持股比例已经很低。
鸿宝系的第二个账户鸿宝管理(成立于2018年07月13日)从2019年Q2开始进入牧原十大股东行列,其各季度持股数额及比例如下:
鸿宝管理持股比例最高出现在2019年Q3,随后开始了减持之旅。也是从该季度开始,鸿宝管理的主要仓位出现在信用账户里,具体如下:
如上图,从2020年Q1开始,鸿宝管理的普通账户里仅保留几百万股,在2020年Q3甚至是一股不留,而信用账户里则始终保持着几千万股的持股量。
鸿宝系的第三个账户兰考鸿宝(成立于2019年12月20日)从2020年Q1进入牧原十大股东名单,总共在牧原十大股东里呆了三个季度,具体持股如下:
在2020年Q3,兰考鸿宝也上了杠杆,该季度其普通账户里持有1360.29万股,信用账户里持有1000.00万股。
鸿宝系的第四个账户海南鸿宝(成立于2020年07月09日)从2020年Q4进入牧原十大股东行列,该季度持有3523.63万股,占比0.94%,全部通过普通账户持有。2021年Q1,海南鸿宝增持到3729.63万股,同时上了杠杆,其中2229.63万股通过普通账户持有,1500万股通过信用账户持有。
除了鸿宝系的四个账户,还有两个自然人账户玩杠杆也玩得十分彪悍,比如李燕燕,自2019年Q4出现在牧原股份十大流通股东队列以来,一直到2020年Q4,两年时间里普通账户里一直只持有几百股,而信用账户里的持股则从994.01万股一路飙升到2020年Q4的2465.98万股。大转折出现在2021年Q1,根据牧原股份一季报,其总计2448.25万股的持股突然全部转入了普通账户。李燕燕持股详情如下:
另外一位自然人蔡敏自2020年Q1出现在牧原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一亮相就大玩杠杆。该季度蔡敏普通账户里仅持有5.22万股,信用账户里则持有1186.29万股,并逐季通过信用账户增持。大转折出现在2020年Q4,该季度蔡敏的全部持股突然都转入了普通账户(根据牧原年报披露,蔡敏账户年末未再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详情如下:
2021年Q1,随着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2730.66万股的持股数进入牧原十大股东行列,蔡敏未能再出现在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
以各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算,鸿宝系四个账户及李燕燕、蔡敏2020年Q1普通账户的持股市值之和为23.38亿元,而信用账户持股市值之和为87.22亿元。这些信用账户持股市值之和巅峰出现在2020年Q3,高达128.39亿元。详情如下:
到2021年Q1,随着李燕燕2448.25万股持股全部转入普通账户,以及蔡敏从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仅剩下鸿宝系账户依然披露融资融券业务情况,其三个账户通过信用账户持有牧原市值之和为77.46亿元。
《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哪家养猪扩张更激进?》
《温氏、牧原、正邦、天邦、新希望高管薪酬对比:正邦堪称雷锋组合》
《温氏股份2020年七条赛道表现情况分析:在最大的赛道里跑反了方向》
《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2021年一季度卖猪数据对比》
大手笔!天邦股份拟以1.14亿持股鲟龙科技23.8%股权,将成为全球最大鱼子酱公司第一大股东
广告
广告
作者 | 本刊编辑部整理
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4月9日,天邦股份发布公告称,2018年4月8日,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邦股份”)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鲟龙科技”)股东威廉姆·豪斯顿(下称“转让方”)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14,626,009.29元收购转让方所持有的全部鲟龙科技23.8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天邦股份将成为鲟龙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本次交易之前鲟龙科技股权机构:
本次交易之后鲟龙科技股权机构:
据了解,鲟龙科技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6105万元人民币,核心产品是鱼子酱,自2006年首次将其生产的鱼子酱销往欧洲、美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企业,产品出口全球到2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也从无到有,在迅猛地崛起。近三年来,鲟龙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断增长,2017年营收突破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超过5000万。
而在本次交易之前,天邦股份自2007年开始就已经是鲟龙科技的饲料供应商,双方合作已有10多年。
鲟龙科技最近三年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单位:元)
对于此次股权收购,天邦股份表示,将利用鲟龙科技在行业的积累和自身的资金优势,帮助鲟龙科技通过收并购实现行业整合,提升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另外,鲟龙科技将增加公司食材在中高端人群中的影响力,有助于加快天邦股份水产品、猪肉及其加工品的销售
据悉,天邦股份自2007年上市以来稳步发展,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0多亿元,年度净利2.6亿元。而鲟龙科技继2012年首发IPO申请被否后,2018年1月二次冲击IPO被否。在这次交易后,相信无论是对天邦的产业链布*还是对鲟龙科技未来的发展都会发生新的变化。
广告
转载声明
本文为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tschuanm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