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是什么货币(津巴布韦货币传奇)

津巴布韦货币传奇

货币

前几天在评论金灿荣三张王牌的文章里,我谈到了因为国家货币信用体系的崩塌,津巴布韦的货币就成了一个笑话。有的小粉们在后台里抬杠说津巴布韦和国家货币信用体系没关系,说津巴布韦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

其实,我写东西都是顺手而来,不愿意写太长,因为不是写经济或者理工论文,但每一句话的背后,其实都是有很长一段故事或很多数据支撑的。因为很多人不太清楚津巴布韦为什么在经济圈里成了一个无信用国家货币的代名词,所以今天就介绍一下津巴布韦货币的传奇历史和成因吧。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文中有两处和我们最近话题很贴近的彩蛋,大家请注意观看。

谈到津巴布韦那一泻千里,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的货币,就必须先提到一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穆加贝。

穆加贝很喜欢读书,在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地读完多个学位后,他当了中学老师,并受到共产主义的洗礼,并在1963年加入并参与创建了津巴布韦非洲国民联盟(ZANU)。ZANU是当时津巴布韦两个共产d派别中的毛派,在六十与七十年代战胜了ZAPU,成为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的执政d。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穆加贝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吧?

穆加贝在64-75年被英国殖民**关押的期间读了很多书,还获得了英国两个大学的法学与公共管理学位。具体大学我记不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总之穆加贝是个很能读书的人。可是,学历跟治国能力完全没有正比关系。

1980年,穆加贝出任内阁**,掌控大权。1987年,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穆加贝从此当上终身总统,直到2017年他93岁时才被迫辞职。这37年内,他大权独揽,一言定乾坤,津巴布韦货币也就是在这位“会读书”的总统手里,变成了垃圾传奇。

上世纪八十年代,津巴布韦是个经济结构多元,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1980-1989年期间,津巴布韦的制造业产值平均占GDP的23.3%,农业占12.2%,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国家。而同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工业产值只占GDP的10.4%,农业占31.6%。在八十年代,中国外交人员在派驻国的选取上,如果去不了美欧,都抢着选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听老辈人讲,那时的哈拉雷高楼林立,比北京上海繁华多了。

这和穆加贝的“分段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致的。在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允许大批外资进入,允许私营经济发展,一时间被外资认为是南非洲最开放的国家与市场。外资与技术的涌入,使得津巴布韦经济在1990年前飞速发展。

1990年开始,穆加贝认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开始稳固,于是开始打压异己,控制舆论,开展对自己的造神运动。在经济上,一方面发行国债来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一方面逐步减少私营经济,推动国有化。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均贫富”计划,比如造成金融大崩溃的退伍老兵福利计划。在这个十年中,虽然外资进入津巴布韦开始放缓,但总体来说,外资的进入与退出基本自由,资金的汇兑是正常的。

在1980年建国之初,津巴布韦元与美元的比价是1:1.5。到1997年为12津元兑换1美元。1997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8.7%,这种贬值速度对于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是很正常的。

但是1997年末,老兵上街游行,要求穆加贝兑现当初许诺的战后养老津贴。为了支付每人五万元补偿金,穆加贝这个多料硕士,在央行背负了大量国债的情况下,认为只要印钞票便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无需日后还款付息,而且他认为这样“能压低物价”。说实话,我真的想不出他函授的哪本英国教科书上告诉他多印票子能压低物价。于是,这位终身总统要求脱离现代金融系统,直接开动印钞机。这种弱智解决方案,其实就是前一段天朝经济学家们讨论纷纷的“财政赤字货币化”。马光远老师在“光远谈经济”中有详述,我就不说了。

老兵的钱给了,物价开始上涨了。与此同时为了“非洲人民的革命事业”,津巴布韦又在1998年卷入了刚果内战。战争带来了高额的外债,仅1998年,津巴布韦外债就达到900亿津元。怎么办,持续5年的战争,津巴布韦必须用钻石和本来就不多的外汇储备支付军火费用。那么正常的外汇兑付怎么办?正常的经济活动所需资金哪里来?

印钞票,多印钞票不费脑子,反正国债是津元,还的时候越贬值越便宜,割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外国人韭菜干嘛不割啊?于是,通货膨胀率暴涨,外资开始退出。

2000年,为了实现社会改造理想,更为了筹集资本。津巴布韦开始了“快速土改运动”,400万公顷的白人土地被收回,白人农场的数量从4000个减少到400个。土改并不是采用赎买方式,而大部分采用暴力占有,没有定价,没有赔偿。

大部分被收回的土地没有还给普通农民和农场工人,而是掌握到高级军官的手中。200名津巴布韦国民军将领中有大约90%的人得到了津巴布韦最富饶土地的农场。据称,前副总统穆菊茹夫妇至少拥有25处农场,占地10.5万公顷,穆加贝夫妇也拥有16处农场。这样的土地兼并与财产掠夺,非但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反而使得大量土地荒芜,农产品产量迅速减少。津巴布韦从过去“非洲的面包篮”变成了农业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才能喂饱肚子的国家。

老百姓穷,怎么办?继续印票子,让你感觉你富了,有福利了,然而飞奔的通货膨胀率让你更穷。上午还能买一条裤子的钱,下午连裤衩都不一定能买到了。

在暴力抢夺生产资源,随意变更所有权,不顾外汇储备与国家信用疯狂印钞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所赚取的利润完全被吞噬,资产也逐渐废纸化。于是外资大规模疯狂跑路,20世纪80年代外资投资占GDP比重约18%,90年代约为20%,但21世纪前十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1%。在要求津巴布韦**执行负责任的财政计划未果后,西方各国对津巴布韦采取了制裁。

于是,加紧印票子。。。。

2003年,通货膨胀率431.7%

2004年初,624%

2006年6月,1042.9%

2006年的2月16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DrGideonGono宣布**印了21兆津巴布韦元来换取外币,以支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欠款。

2006年五月初,津巴布韦**印制一共60兆津巴布韦元的货币,用来支付军警300%和其他公务员200%的薪金加幅。这笔钱不包括在本年财政年度的预算案中,而**没有解释这笔钱的来源。

2007年6月,在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从早先估计的9,000%上升到11,000%。

2008年5月5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发行的钞票的价值1亿元和2.5亿元,10天后,新的无记名支票,价值5亿元(当时约等于2.5美元)印发。5天后,一个新系列的笔记形式的“农支票”的发行面值50亿元,25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7月21日)。津巴布韦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已上升到2,200,000%。官方数字公布的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估计超过11,200,000%。

从2008年8月份开始,津巴布韦发行了新津元,1新津元等于100亿旧津元,直接勾掉了10个零。

但是勾掉10个0并不能阻挡津巴布韦货币的贬值步伐,2009年一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

2009年四月,同年四月,津**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2001年,100津币换1美元,2009年,在加上去掉的10个零以后,等于10的27次方津币才能换一个美元。

津巴布韦也成为了一个没有主权货币的国家。津巴布韦人民,企业与组织的存款,随着津币的消失,实际上也被清了零,无货币可以取出了。

可是,传奇还没有结束,因为,数字时代来了。

由于经济低迷和贸易收支恶化,外币在津巴布韦长期面临供应短缺。为此,津央行于2016年11月开始发行与美元等值的债券货币,以保持市场流动性。什么是债券货币?其实就是基于国债的信用货币,我们现在的人民币,美元,英镑等等,本质上都是债券货币。津巴布韦的债券货币与美元挂钩1比1,用外汇进行保证。看起来很美,对不对?

2019年六月,津巴布韦**6月24日签署法令,所有外国货币从当天起不再是合法流通货币,津巴布韦法定货币为新津元,结束了该国十年间没有本币的*面。在新津元正式发行前,债券货币是唯一的流通货币,且与新津元等值。法令指出:新津巴布韦元指——1。债券纸币和硬币;2。电子货币,统称为RTGS元。

乌拉,电子货币,直接使用的电子货币,也就是前一段时间媒体炒作的央行M0电子货币,就是它!津巴布韦在中国之前使用了!当然,这背后怎么能少得了中国人的智慧呢?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国际金融合作高峰论坛」上,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国金)与津巴布韦ZWMB银行、中欧协会***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共同签署津巴布韦数字货币研发合作协议。厦门国金与津巴布韦签署数字货币研发合作协议,是国内数字货币技术出海的一个经典案例,将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则新闻,在当时恐怕没有多少人注意吧?

那么津巴布韦要采用电子货币呢?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控制现钞使用量,防范通货膨胀。所以新货币的纸币最大只有5元面值。可是,不负责任的印钞,不光是纸币,电子货币更好改啊。印纸币还需要纸张油墨的成本,电子货币不过就是几行代码的增加。

在新津元刚发行的时候,津巴布韦**宣布新津元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为2.5:1,而当时黑市上的汇率高达4:1。九月美元的汇率已经接近13:1。经济学家估算,津巴布韦7月年化通胀率为230%。而津巴布韦已经不再公布通货膨胀率了。

在津巴布韦现在的市场上,出现了奇观的现金缺乏状况。由于**控制每天提取现金数量,因而每个人手上都缺现金。一件东西比如现金买需要15元,用电子货币就是18元,而用信用卡则可能达到20元。可是市场上的现金黄牛贩子总是能拿着大把大把的现金进行兜售,这些现金从哪里来的呢?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没有信用,腐败堕落的ZF,怎么可能放弃印钞掠夺人民财富的捷径呢?

2020年5月15日,据报道,津巴布韦要开始印制10元和20元的大面值钞票了。。。。。又要起飞了。。。。。

江湖上永远流传着津巴布韦的货币传奇,过去,现在,与将来。。。。

我想兑换一些津巴布韦的货币,哪里可以来自兑到?

首先,津巴布韦近年来发行的四套货币并没有得到世界货币基金会的认可,严格来讲不能算作货币,叫“持有人支票”,或“代用券”,所以,任何的银行都不可能来从事津巴布韦“货币”的兑换业务,况且津巴布韦元不属于流通货币,无论从世界范围内讲或是津国国内来讲,而且当地早已停止使用津元了。你可以在淘宝上搜一下,有些店主在卖。

现在,津巴布韦的货币的面值情况

1津元=0.0273人民币

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津巴布韦元

近日,津巴布韦央行宣布采取“换币”行动,从6月15日起至9月30日内,17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可换5美元,每个津元账户最少可得5美元。此外,对于2009年以前发行的津元,250万亿津元可兑换1美元。此举再次让这个在2009年以前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国家和臭名昭著的津巴布韦元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

其实,津巴布韦元自从2009年不再作为津巴布韦法定货币后已经“死亡”,津央行这次不过让这个垃圾货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对津国经济和百姓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从最早的比美元更值钱,到现在连计算器都按不过来,挑战人脑算术能力的一文不值,津元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津巴布韦元沦为垃圾货币

津巴布韦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于1980年独立,曾经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曾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津巴布韦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然而自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推行激进土地改革,强行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配给自己的“黑人兄弟”以后,津巴布韦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一落千丈,经济逐渐濒于崩溃。

世界最大面值纸币100万亿的津巴布韦元

津元最早比美元值钱,1980年独立的时候,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在土改以后,由于经济崩溃,**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开始印钞。

现如今回顾从2001年到2009年的津巴布韦通货膨胀过程,各种混乱的数据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动辄百分之几百几千的通货膨胀,最后甚至只能以指数来衡量。恐怕只能用货币面值才能让人理解了:

时间回到2006年八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2008年五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

一千亿津巴布韦元可以买三个鸡蛋

同年七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

同年八月,**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2009年一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

同年四月,津**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津巴布韦元彻底沦为了垃圾货币。

津元并非唯一耻辱

在纸币取代黄金白银成为人类流通货币的一百多年间,津元并不是唯一的耻辱。1922-1923年间的德国纸马克、1945-1946年间的匈牙利平格、1971-1981年间的智力比索、1975-1992年间的阿根廷比索、1988-1991年间的秘鲁索尔都在这根耻辱柱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恶性通货膨胀现象,都因为当时的**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纸马克为例,1922年底,德国发现没有能力支付《凡尔赛条约》的战争赔款,法国和比利时旋即占领了德国工业区,导致德国工业巨头命令工人罢工,德国经济濒于崩溃。魏玛共和国于是开动印刷机,印出没有任何商品作保证的纸币来支付战争债务和工人福利。

纸币很快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1922年,纸马克最大面值为50,000,一年以后变成了100万亿。到1923年11月底,德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25,000,000%,意味着物价每两天就翻倍。最后德国**发行“地租马克”取代了“纸马克”。

魏玛共和国纸马克

世界上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家

在2009年津巴布韦宣布津元退出法定货币后,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和欧元就成了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里,**又允许了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成为了法定货币,而且**不设定汇率,于是,这个非洲内陆国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许是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度,唯独没有他们自己的本国货币。

津巴布韦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机会

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津巴布韦央行成了一个不发行本国货币,没有货币政策的“伪央行”。在津巴布韦市场上,出现了九种货币共同存在,共同竞争的*面。事实上在2009年以后,津国就不再有通货膨胀。多货币体系给津国带来了一些混乱,但并没有出现通常认为的经济崩溃*面,反倒是津巴布韦的经济在承受了近十年的下降后,自2009年以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8年津国GDP是4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了82亿美元,2010年是94亿美元,直至2013年增加到134亿美元。

津元的故事不会在今天重演

最后,当年津巴布韦央行会设计出一张张大额纸币,是因为央行没有钱来买纸印钱。这听起来很诡异,但仔细一下就明白,央行印钱需要成本,当纸张、墨水和开动机器的成本大于纸币本身的面值,就会出现越印钱越亏钱的*面,所以央行就会停止印钱。然而央行一旦停止印钱,会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缺钱,经济陷于停止,**财政出现问题,于是央行不得不增加纸币面值,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值100万亿的津币就是这么来的。

而如今,纸币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进入电子货币时代,进入了网上支付甚至移动支付阶段,流通中不再需要那么多现金。央行数据,一季度移动支付3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21%,可以预见,用不了多少年甚至可以不需要现金就能生活。今后哪怕是个人账户上多几个零,对银行来说,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今后不会再出现央行停止印钱导致银行系统缺钱的情况,央行只需要在键盘上多按几个零就行了。

只是,纸币时代的货币耻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在电子货币时代显现,至于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出现,我们不得而知。

津巴布韦发行过1元货币吗?能买什么?

发没发过不知道。

但是啥也买不到。同样大小的纸都比他贵。他们买东西都是10亿面额的纸币

津巴布韦是等于多少人民币?

近几年通货膨胀率奇高,达到100000%4月4日,继今年1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最大面值为1000万津元后,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2.5亿津元纸币,在津巴布韦,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早已不是论张,而是论“堆”或用秤来“称量”。所以具体数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RESERVEBANKOFZIMBABWE是哪个国家的钱

意思是“津巴布韦储备银行”,不是某种货币名称

津巴布韦用什么货币?

目前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为美元和南非兰特,市面实际流通还包括欧元,日元、英磅、人民币、印度卢布等,共9种货币

津巴布韦500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5块钱人民币

世界什么钱最不值钱是什么币

最值钱的:塞镑是塞浦路斯的货币。人民币:塞镑(1:0.032)最不值钱:津巴布韦的津巴布韦元。人民币:津巴布韦元(1:12340.53)(最值钱不代表好用,最不值钱也不一定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