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仓股高度重叠的原因(有人说庄家不愿去拉基金重仓股,可我发现为什么有的基来自金重仓股却涨幅很大呢?但我也发现有基金重仓股,确实涨得360问答不好的,比如步步高。)
有人说庄家不愿去拉基金重仓股,可我发现为什么有的基来自金重仓股却涨幅很大呢?但我也发现有基金重仓股,确实涨得360问答不好的,比如步步高。
知道为什么会成为重仓股?去看看承德露露。当初,用软件发现承德露露是基金重仓,但是,该股就是不动,每日成交稀少。但是,现在该股已经涨了很多基金重仓,一定有所作为,不过,要非常非常有耐心
【方正金工】基金相似度方法比较与应用探讨(上篇)
摘要
基金相似度问题在学界和业界都有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但这些研究中关于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以及基金相似度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探讨并不多。
本篇报告总结了业界和学界常见的几类基金相似度算法,提出几类应用场景,并尝试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下进行探讨和比较。
从基金相似度的计算方法来看,余弦相似度、欧式距离等方法各有优劣。基金相似度的衡量应该取决于投资者对于“基金相似”的定义以及应用场景,例如是选择定义“基金相似”为持仓结构的形似,还是持仓权重的神似。
应用场景一:寻找限制申购的替代基金。通过计算基金与其他基金的相似度,找到与限购基金最相似且处于正常申购状态的基金。从结果来看,除基于持仓交叉程度、行业维度相似度方法外,其他方法计算出的限购基金与替代基金的差距较小。
应用场景二:构建市场相似度最低的组合。利用相似度构建市场相似度最低的组合,将不同方法下构建的组合进行回测和对比。从结果可以看到,基于收益余弦相似度和收益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最大回撤(-39.46%和-41.01%)小于动量策略的最大回撤(-53.42%);夏普比率(0.72和0.72)高于动量策略(0.53),且在所有计算方法中组合夏普最高;此外市场相似度最低组合呈现行业分散、风格均衡等特点。
应用场景三:求解最大分散化的权重。通过最大化分散模型对已有组合进行权重优化。可以发现,加权方式下的组合年化夏普均高于等权组合(0.53)。其中基于收益维度的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最大回撤较小(-43.45%)、夏普比率较高(0.59),并且权重在截面上更为集中,时序上与大盘呈负相关。
应用场景四:预估高换手基金的行业分布。通过找到相似收益的同类基金,再根据历史持仓和同类持仓去推测高换手率基金的行业持仓动向。结果发现,基于收益维度的各种方法平均上优于单纯依赖滞后持仓推断的行业分布。
应用场景五:预测下期收益相关系数。计算不同相似度与下季度收益相关系数的关系。可以发现,用当期收益相关系数去预测下期收益相关系数效果更好。
风险提示
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历史规律未来可能存在失效的风险;市场可能发生超预期变化;基金相似关系发生变化风险。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展开、国内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增长,权益类基金数量和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50218.92亿元,数量达3875只。一方面基金凭借其专业的投资和相对理性的运作对稳定市场起着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信息渠道、投资策略等方面相对一致,很多基金具有相似的特征。
基金相似度这个问题在国内学界和业界都过相关的讨论。(1)学界中主要集中在基金公司的共同持股策略和基金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等研究。例如陆蓉和李良松(2006)研究了基金的共同持股行为的影响,屈源育和吴卫星(2014)研究了明星家族基金在共同持有股票上的收益率差异及原因。(2)业界中基金相似度研究主要应用在寻找同类替代基金,或者构造不同风格的基金池等方面。
基金相似度从结果上刻画了两两基金之间的投资策略、操作风格等相近程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但是不同计算方式下基金相似度指标有何差异?如何应用基金相似度进行投资决策?本文通过总结业界和学界常见的几类基金相似度的算法,提出几种创新应用场景,尝试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下进行探讨和比较。
2基金相似度:多维度多方法衡量
2.1 相似度的计算方法
关于相似程度的衡量,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推荐系统中相似程度的计算方法。部分算法可用Python中sklearn.metrics.pairwise或scipy.spatial.distance相关函数进行运算。
(1) 余弦相似度:通过计算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来度量它们的相似程度。
取值范围为[-1,1]。优点在于:计算简便;不受绝对值大小影响,关注向量之间的相对角度关系;高维可用。缺点在于:没有均值化处理;严格要求维度数据不能缺少。
(2)皮尔逊相关系数:先对向量的每一个分量做中心化,再计算余弦相似度。
取值范围为[-1,1]。特点在于改进余弦相似度维度数据缺失和无中心化的问题。
(3)杰卡德相似系数:两集合中相似个体占总个体数比例,衡量两集合的交叉重叠程度。
取值范围为[0,1]。缺点在于只关心共同特征的个体,并没有考虑向量中潜在数值的大小。
(4)欧式距离:计算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距离。
这里将距离转换为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优点在于易于理解,计算简单;考虑向量的绝对大小。缺点在于距离可能受各维度量纲不同而影响。
(5)标准欧式距离:标准化处理后的欧氏距离。
这里将距离转换为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优点在于改进欧式距离;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到各个维度间的相关性。
(6)马氏距离:在标准化欧式距离上考虑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数据投影到N(0,1)区间并求其欧式距离。
这里将距离转换为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优点在于解决量纲和相关性的问题,缺点在于要求整体样本数大于样本的维数,否则获得的整体样本协方差矩阵逆矩阵不存在;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以上为常用相似度计算方法,具体在基金相似度研究中,学界中提出了几种衡量共同持股程度的方法:(1)Cohold:Elton等(2007)构建的指标,通过计算两只基金持有股票的最小权重之和,用于度量两只基金共同持股程度。
(2)Meanstock和Meanfund:陆蓉和李良松(2006)提出用Meanstock和Meanfund衡量基金家族共同持股的严重程度。Meanstock表示每只基金平均共同持有多少只股票,Meanfund表示每只股票被多少基金持有。上述方法各有优劣,部分方法彼此联系、相互改进。但基金相似度的衡量应该取决于使用者对于“基金相似”的定义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究竟是定义“基金相似”为持仓结构的形似,还是持仓权重的神似,考虑权重的大小相似还是方向相似,是否需要标准化等。除方法差异外,我们还可以用多种维度衡量基金相似度。这里我们通过基金收益、股票持仓和行业分布的角度,分析基金的相似程度:(1)收益维度:根据季度内基金的日度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基金相似度;(2)持仓维度:根据季度基金重仓股的名称和权重计算基金相似度;(3)行业维度:根据季度基金重仓股所属的中信一级行业的名称和权重计算基金相似度。本文研究基于收益、持仓和行业维度,在不同的相似度算法下计算主动权益基金季度表现的相似程度。每季度计算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两两之间的相似指标,研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哪种维度的哪种指标效果最好。
2.2 相似度的相关性不同相似度方法计算得到的基金相似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通过考察不同计算方法的相关性,来比较不同方法所蕴含的信息的差异和联系。具体来看,我们计算每季度两两基金在不同方法下的相似度,并将不同方法得到的相似度求秩相关系数,再在时序上求均值,各维度基金相似度的相关性如下表所示。
从相关性结果来看:(1)持仓维度,相关系数、余弦相似度、交叉程度和Cohold这四个指标的相关性较高,与欧式、标准欧式差异较大;
(2)收益维度,马氏相似度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不高,其余指标相关性较高;
(3)行业维度,马氏相似度与欧式、标准欧式高相关,相关系数和余弦相似度高度相关,但其余指标相关性较低;
(4)多维度之间(每维度选2种),行业马氏相似度与持仓欧式相似度相关性较高外,其余关系维度之间相关性不高。综上所述,除相关系数和余弦相似度在各个维度下呈现高度相关关系外,其余方法由于不同的数据特点和计算方式,各维度下并不是一定高度相关,部分指标之间仍然蕴含着不同程度上的相似度信息。2.3相似度的自相关性接下来我们关注不同计算方法的自相关性,以衡量相似度指标的稳定性,计算每季度相似指标相邻两期之间秩相关系数。
从结果来看,采用欧式相似度计算而来的指标,自相关性较高,其中持仓维度的欧式相似度方法相邻两期之间的相关性最高。3相似度应用场景一:寻找限制申购基金的替代基金3.1应用场景2018年以来,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较多基金开启了限制申购的措施。而对于这些限制申购的基金,我们可以待其恢复正常申购状态再进行买入,也可以通过寻找与限制申购基金相似的基金作为替代。这里我们考虑寻找限制申购基金的替代基金,通过计算基金与其他基金的相似度,找到与限购基金最相似且处于正常申购状态的基金。例如基金A在2018年至2021年处于暂停申购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基于收益维度的欧式相似度指标,找到当前季度相似度最高且正常申购状态的一只基金作为替代,比较两只基金下季度的收益。如图表7所示,可以发现限购基金和替代基金的季度收益接近、累计收益相似(80.15%和84.24%),可以用替代基金来实现投资基金A的目的。
3.2 方法比较
同理可对其他相似度指标进行相同操作,匹配每期所有限制申购基金,比较替代基金与限购基金的未来季度收益差异。为了对比不同维度不同方法相似度,我们计算限制申购基金与替代基金下季度真实收益差的平方和,衡量不同相似度指标的替换效果。
从结果来看,基于持仓交叉程度、行业维度的各种方法计算出的替代基金与目标基金差异较大,可能是因为持仓交叉程度只统计共同持股数量,没有关注持股权重,而基于行业维度只关注行业层面的相似性,实际每只股票的持仓和涨跌可能差异较大,因此导致替代基金与限购基金的走势差异较大。而基于收益维度和基于持仓维度的其他方法计算出的限购基金与替代基金的差距较小,是较好的替代选择。
4相似度应用场景二:构建市场相似度最低组合4.1基金回测基金相似度从结果上刻画两两基金之间的投资策略、操作风格等方面的相近程度。综合利用所有基金的相似度信息,我们可以构建与市场相似度最低的组合。例如我们可以将基金A与所有基金的相似度的均值定义为基金A的市场相似度。通过计算16种方法下基金A的市场相似程度,每季度根据所有基金的市场相似程度的因子大小排序,选出市场相似程度最低的50只基金进行等权投资。季初调仓,将基于16种相似度方法下的基金回测与动量策略(选季度收益最高的50只基金)进行比较。
从组合的回测结果可以发现:(1)从风险控制角度,收益余弦相似度和收益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的最大回撤(-39.46%和-41.01%)小于动量策略的最大回撤(-53.42%);(2)从风险收益比来看,收益余弦相似度和收益相关系数组合夏普比率(0.72和0.72)高于动量策略(0.53),且在所有方法回测中夏普比率最高;(3)从收益角度,持仓相关系数组合的收益最高(11.15%)。综上所述,基于收益维度的余弦相似度和相关系数构建的市场相似最小组合,最大回撤较小、夏普比率较高。结合后文的结论,这可能与他们预测未来收益相似度的效果最好有关。从年份收益来看,如图表12所示,收益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在市场下跌区间(2011年、2016年和2018年、2022年期间)表现更好,可能的原因在于市场相似程度最低的基金呈现行业分散、风格均衡的特点,因此实现了风险分散化投资。4.2组合特征市场相似最小的基金组合在市场下跌时表现较好可能与其行业和风格分布相关。(1)风格均衡利用重仓股的财务、估值等指标,计算出每只基金的持股风格及分位数,等权单只基金的分位数,得到组合风格的分位数水平。以2022年一季度、基于收益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为例,可以发现,组合在市值、估值、盈利、成长性等风格上,位于所有基金的中位数水平、风格表现均衡。风格时序上,沪深300收益与市值分位数的相关性为负(ρ(流通市值,沪深300)=-17.06%)),与估值分位数的相关性为正(ρ(PE_TTM,沪深300)=33.93%))。即市场下跌时,组合会更倾向于市值较高、估值较低的风格。(2)行业分散计算基金在中信一级行业的持股数量,求出组合平均在每个行业的持股数量。以2022年一季度的持仓、基于收益相关系数构建的组合为例,可以发现,组合行业分布分散,大部分一级行业均有涉及。组合时序上,当市场下跌时,组合行业分布可能会更多向金融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倾斜。综上所述,由于市场相似最低组合呈现风格均衡、行业分散的特点,并且在市场下跌中,风格会更向高市值、低估值倾斜,分布可能会更测重于金融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因此组合夏普较高且在市场下跌区间表现更好。
兴全系:个股投资高度重合,业绩却大不同?
在一文了解兴全系所有主动基金经理中,我对兴全系九位A股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及特点进行了整理。总体来看,除陈宇外的其他基金经理都是基于自下而上的投资风格,通过长持优质公司赚成长的钱。那么兴全系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投资回报,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本文将对此进行展开。
投研体系对优秀业绩功不可没
任何优秀基金经理业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在具体个股的投资操作,观察兴全系九位A股基金经理各自的持仓,可发现他们持有的独门重仓股很少,大多数情况下任何一位基金经理的重仓股都会同时被多位基金经理所持有。而且,兴全系的基金经理们在买入同一只股票的时点上都会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
以谢治宇的代表作隆基股份为例,他从2017年3季度开始买入隆基股份并重仓持有至去年四季度,后逐渐减仓。尽管这是谢治宇在选股上的得意之作,但隆基股份被发掘的背后却是整个兴全投研体系的功劳。
在2017年下半年谢治宇买入隆基股份时,兴全系的其他基金经理如陈宇、董理和邹欣也买入了不少仓位,董承非和王品也有少量仓位介入。此外,傅鹏博管理的兴全社会责任也是从2017年三季度开始重仓持有隆基股份的,在傅鹏博离职兴全加入睿远后,睿远成长价值依然保持了对隆基股份的重仓。
尽管不少基金经理在买入隆基股份后因各种原因过早对隆基进行了减仓甚至清仓。但与谢治宇一样,长期重仓持有隆基的还有另外两人:邹欣和傅鹏博。由此可见,谢治宇在隆基股份上收获颇丰,一方面是自身能力使然,另一方面也与整个兴全投研团队分不开。
除了隆基股份外,在很多其他股票的投资上基本都是基金经理团队作战。下表列出了在不少重仓股上参与的基金经理情况。这当中的不少股票,基金经理们入场时点都保持着非常高度的一致性。
注:积极参与的基金经理的标准为在任职期间持仓比例合计大于5%
与上表类似的其他股票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出。由此可见,兴全系基金经理们的成功首先可以归结为整个投研体系的成功,其次才归结为基金经理们的能力。
业绩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尽管兴全系基金经理们投资的个股有比较多的重合,但投资业绩和风格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这还是因为基金经理对同一只个股或行业的认知差异所造成。
1
基金经理对个股的认知差异
虽然许多基金经理参与同一只个股的投资,但因为仓位和卖出时点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它们最终获得的投资回报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对隆基股份的投资,王品和董理仓位较轻,董承非、谢治宇、乔迁、陈宇、傅鹏博和邹欣的仓位则相对较重。隆基股份在2018年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股价还经历了几个跌停,公司业绩的释放是在2019年下半年及之后,股价的快速上涨则主要集中在2020年下半年。在这个过程中,重仓的几位基金经理:
(1)董承非在2019年下半年就对隆基进行了大幅度的减仓,由2019年年中的10%降低至2019年年底的3%以下,基本错失了2020年隆基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2)陈宇秉承其景气度投资逻辑,在隆基上做了两次波段操作,2017年三季度重仓,然后在2018年上半年清仓;2018年四季度重仓,然后在2019年四季度大幅减仓。最终陈宇同样基本无缘隆基股份在2020年的大涨。
(3)乔迁在2018年年底买入隆基后,在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对隆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减仓。2020年中在隆基股份上的持仓比例已经降至4%以下。
(4)相对其他几位基金经理而言,谢治宇、邹欣和傅鹏博三位则比较好的做到了对隆基股份的全程重仓持有。邹欣对隆基股份的持仓比例要低于谢治宇,但在隆基2020年二季度开启的持续上涨行情中,邹欣与谢治宇一样保持了较高的仓位。回过头来看,隆基的表现也超出了这三位基金经理的预期,2020年四季度至今隆基又上涨了60%,这期间他们三位在隆基上的持仓占比已相对较低。
再比如像紫金矿业,该公司是在2020年的6月份开始持续上涨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董承非做到了高仓位持有,其余基金经理要么仓位不够重,要么早早的进行了减仓。
又比如像芒果超媒,同样也是如此,邹欣在芒果超媒上做到了长期重仓持有,其他基金经理在这只股票上的投资持续性要相对差一点。董理则在该股票上做了一次波段操作,在2020年随着估值处于近100的高位,他对该股票进行了减仓,然后随着股价向下调整以及利润增长对估值进行了消化,董理在今年上半年又开始逐渐加仓芒果超媒,应该说这一次操作是非常成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董理相对于邹欣对估值更为看重。
2
基金经理对行业的认知差异
因对估值和成长的取舍标准不同,兴全系的基金经理们对行业的看法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下表列出了各基金经理在金融地产板块上的持仓占比情况,可发现像季文华、任相栋和陈宇在金融地产板块上的配置比例较低;董理、董承非、邹欣及王品则在金融地产板块拥有较高比例的投资配比。
像地产板块,董承非自2019年以来在地产板块上一直比较稳定的保持10%左右的持仓比例,哪怕今年地产板块表现极度糟糕,他在持仓比例依然没有大幅的改变。其余基金经理则基本都做出了妥协,谢治宇、乔迁、季文华、任相栋、王品和邹欣在2020年大幅度降低了地产板块的持仓。曾经公开表示非常看好地产板块的董理在今年二季度也把地产板块的持仓直接由20%砍到接近0%,理由是地产板块的毛利率出现了持续下降。
兴全系的基金经理们在新能车这一热门领域上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陈宇、季文华和任相栋在新能车板块上的配置比例分别高达17.5%、15.9%和14.1%。其中:(1)任相栋之前反复的强调市场部分板块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泡沫,但认为新能车等板块在考虑估值的下行后在未来几年仍然有望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他对该板块的看好由此可见一斑。(2)季文华在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重仓持有宁德时代至今,他是兴全这几位基金经理中持有宁德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
与上述看好新能车的基金经理不同的是,董承非、乔迁和邹欣三位则在新能车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其中董承非和乔迁公开的表示了对新能车估值过高的担忧。
此外,季文华和王品在医*板块的配置比例相对较高,也有过较为成功的投资经历,这主要得益于他们两位在医*板块上过往的研究背景。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金融地产这样的低估值板块,还是对于新能车这样的热门高估值板块,市场对于这些板块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分歧。在兴全内部,这些看法也同样存在。
兴全系基金经理的投资特点
如果结合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及持仓特点来看,兴全系基金经理以均衡风格为主,同时也有其他风格存在。可以把兴全系的几位基金经理的特点归纳如下:
在所有的兴全系基金经理当中,董承非是最有定力的一位基金经理,其换手率也是最低的,对估值容忍度相对偏低。很多股票他只要介入,便能持有非常之久,他不太会因个股的短期表现而进行应激性交易。比较典型像他持有的***平安、保利地产及万科等,他并没有因近期不佳表现而进行减仓,而其他基金经理基本都放弃了对这些个股的投资。除此之外,像永辉超市、宋城演艺和鼎龙股份等个股,尽管表现不佳,他也进行了非常长时间的持有。
较之于董承非,谢治宇则显得较为灵活,估值容忍度也会更高。在2015年谢治宇进行了非常多的“神”操作(具体可参考:兴全谢治宇投资复盘—一个偏成长且不断进化的基金经理),才使得他当年的业绩获得了近100%的回报。2017年谢治宇及时的把投资风格由小盘成长股切换为大盘蓝筹,从而奠定了2017年不错的业绩。2017年之后谢治宇则开始由之前的押注市场风格开始逐渐转向为长期持有优质公司,除了隆基股份外,谢治宇在凯莱英和健友股份上也有着较为成功的投资经历。
乔迁与谢治宇和董承非一样,同样是均衡型选手,其估值容忍度介于董承非和谢治宇之间。
邹欣和董理两位也是偏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在不少个股上均有着成功的投资经历。邹欣本身风格偏向成长,他是除了谢治宇外另一位长期持有隆基股份的基金经理,为了平衡组合,邹欣也会买入不少低估值股票。董理的风格则更为偏向价值,近两年他在金融地产上较高的持仓占比对他业绩造成了显著的拖累,为了让组合更为均衡化,也会买入不少成长型估值偏高的股票,如新能源板块。
季文华和任相栋两位基金经理的风格则偏向于成长,估值容忍度较高,长期看好新能车板块。其中季文华是兴全中重仓持有宁德时代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另外海康威视和通策医疗也是他的心头好,在嘉实便开始持有,在入职兴全后继续长期重仓持有至今。在这几大重仓股的投资过程中,季文华已经开始展现出长期持有绩优公司、风格偏成长的底色,可以类比为张坤、傅鹏博及朱少醒。
王品在2019年之前风格较为均衡,但在2020年估值容忍度出现显著的提升,她持有的不少重仓股均集中于医*板块。
与兴全系的其他几位基金经理秉承自下而上的投资风格不一样的是,陈宇则更多的是遵循景气度投资,相对于选股,她更注重行业及宏观判断。换言之,她比较喜欢右侧追涨,像兴全系基金经理曾经持有的许多热点股票如隆基股份、紫金矿业及芒果超媒等,她均有过参与,但仓位总体较轻。对于这一右侧追涨的投资特点,她自称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率,换言之希望在既定的时间区间内赚取更高的投资回报。她的这一风格与工银瑞信的袁芳相对较像。
最后,如果要把兴全系基金经理的估值容忍度进行排序,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王品估值容忍度出现显著变化,暂不纳入排序):
估值容忍度最高:陈宇季文华任相栋
估值容忍度次高:谢治宇邹欣
估值容忍度次低:乔迁
估值容忍度最低:董理董承非
能力差异没有规模差异来得大
在一文了解兴全系所有主动基金经理中,我提到如果按照管理规模划分,兴全系的A股基金经理们可以分为三大梯队,分别为:管理规模在500亿以上的董承非和谢治宇;管理规模在100-200亿之间的乔迁、季文华、陈宇和任相栋;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下的董理、王品和邹欣。
那么他们投资能力上的差异是否有规模上的差异来得大呢?我认为并不尽然:
(1)董承非和谢治宇均是管理时间长达八年的投资老将,2019-2020年董承非的业绩相对于谢治宇有所落后,市面上出现不少质疑董承非的声音。但如果我们把业绩比较的视野放到2014-2018年,可发现两者的业绩差异非常小,谢治宇仅略微领先董承非,但这期间董承非的管理规模要比谢治宇来得大。对于2019年以来董承非较差的表现,我认为当中存在市场风格的影响,近几年很多股票表现好不是因为业绩而是因为估值,董承非对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低,在不少股票估值上升的过程中董承非早早就已离场,比如恒立液压。谢治宇对于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高,因而在这两年的行情中相对更为受益。
(2)谢治宇在2019年和2020年的每一年都位居兴全系所有基金经理之首,那么是否意味着谢治宇的能力最强?我认为未必,如果我们把业绩区间从2019年开始截至2020年年底扩大到2021年7月底,可以看出陈宇和邹欣的业绩开始超过谢治宇,今年以来兴全系管理规模偏小的基金经理普遍投资回报更好。我认为单凭特定时间区间的业绩比较,很难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进行明确的划分。
(3)当然,董承非和谢治宇投资经验较长且业绩连续,持有他们的产品更让人放心。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投资经验相对较短或业绩不那么连续的其他兴全系基金经理未来不会取得比他们两位更好的投资业绩,特别是考虑到兴全本身强大的投研支持。
总结
通过上述对于兴全系基金经理的分析,可以得到下述几点结论:
(1)各基金经理个股投资存在高度重合,因此兴全系基金经理的成功离不开整个投研平台的支持。他们的成功首先是平台的成功,其次才可以归结为个人的成功。
(2)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差异要远比基金经理之间能力差异来得大。董承非和谢治宇的优势在于管理时间长,业绩可预期性高;但除了他们两位之外的其他基金经理在个股的投资上也有着许多点睛之笔。如果看2019-2020年,谢治宇的业绩似乎最为靓眼;如果看2019年至今的业绩,谢治宇的业绩则不及陈宇和邹欣。换言之我认为找到中短期表现突出的基金经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优秀基金经理之间进行选择的关键不在于找到收益最为突出的那个(因为中短期业绩很难预测),而是要找到自己最认可其投资理念的那个,拿得住比收益高更为重要。
(3)兴全系的基金经理较为依赖于投研平台,在重仓个股上比较近似,而且投资理念有比较多的相似性,大多偏向均衡。因此若投资者偏好均衡风格,建议可以多考虑管理规模更小的基金经理,有望在长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关于基金规模对业绩的影响,下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如果把2019-2020年间各基金经理的模拟净值(根据半年报模拟得来)与真实净值进行对比,可发现除谢治宇和董承非外,其余几位基金经理的实际净值均是要好于模拟净值的。之所以如此,管理规模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规模逐渐增大会使得中短期的交易贡献由正变负。
如果落实到具体基金经理,个人认为邹欣应该可以成为谢治宇的很好替代,董理可以成为董承非的较好替代。
(4)兴全系基金经理除了均衡风格外,也有像陈宇这样遵循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季文华和任相栋这样偏爱成长股投资的基金经理,王品这样对医*领域有较深造诣的基金经理,他们均有望在兴全投研体系的滋养下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尤其是季文华和陈宇,他们的投资风格已经非常稳定,值得予以特别关注。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转发三连击。
基金经理系列文章如下:
张坤 | 杨浩 | 董承非 | 谢治宇 | 周蔚文 | 朱少醒 | 傅鹏博 | 交银三剑客 | 姜诚 | 丘栋荣 | 王宗合 | 陈光明【理念篇】| 陈光明【业绩篇】| 陈光明【个股篇】| 袁芳【理念篇】| 袁芳【投资建议篇】| 姜诚【访谈】| 王品 | 劳杰男【投资理念】| 劳杰男【投资操作】| 张坤【白酒】| 孙彬 | 萧楠 | 王园园 | 焦巍
————————————————————————
都说基金重仓股不能买,为什么?
重仓股的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好的上市公司太少,各个基金公司只好矬子里拔将军,就会上百只基金都购买比如招行万科之类的股票。二是研究能力太差,只好人云亦云,别人买什么我也买什么。证券公司不可能准确找出哪些基金买了哪些股票:因为基金公司所公布的报表全是前一个季度的,而此时此刻是否调仓根本无法了解。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网站的基金净值估算(在基金公司公布前)会有很大差距。技术了解1、技术分析在K线图里,有个指标就生命线,质地好的企业股价能够在60日均线上,机构就应该没有大幅度的撤离。因为国内公募基金是三个月为一个公布持仓的周期,每个月有20天,60天基本上是基金持仓正常的一个时段。2、波段操作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为什么基金重仓股不能买
重仓位的一般都是权重股,走势比较稳,难获利!所以不建议买!
基金重仓股票
这种情况出现在大盘的下降趋势中,多数基金持有一支票,目的是为了维持当时的市值不发生贬值。但是,一旦一家机构不看好开始甩卖,接下来就会抖大卖单出逃,结果是谁都逃不出来。这样的事情已经被市场检验过狠多次。你还不算out吧。。。
都说基金重仓股不能买,为什么?
重仓股的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好的上市公司太少,各个基金公司只好矬子里拔将军,就会上百只基金都购买比如招行万科之类的股票。二是研究能力太差,只好人云亦云,别人买什么我也买什么。证券公司不可能准确找出哪些基金买了哪些股票:因为基金公司所公布的报表全是前一个季度的,而此时此刻是否调仓根本无法了解。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网站的基金净值估算(在基金公司公布前)会有很大差距。技术了解1、技术分析在K线图里,有个指标就生命线,质地好的企业股价能够在60日均线上,机构就应该没有大幅度的撤离。因为国内公募基金是三个月为一个公布持仓的周期,每个月有20天,60天基本上是基金持仓正常的一个时段。2、波段操作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部分产品年换手率超1000倍,国融、泰信、兴银或陷短炒“怪圈”
基金高换手率为券商贡献的佣金数量相当可观。《红周刊》了解,基金经理刷的佣金手续费,券商一般会给基金经理返点,甚至可能高达20%。在这样的灰色潜规则激励下,小公司的权益基金经理或许就要面临抉择,如果不能给基民通过做高业绩扩大规模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来提高个人利益,那么或许还不如多做交易分佣金来得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惟一的输家只有基金投资者了。
五一节前,证监会发布重磅行业新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了采取有效监管举措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的行为。而高换手率实际早已成内地公募行业的通病,不过类散户化高抛低吸的背后或许还有隐匿的苦衷。
《红周刊》利用Wind资讯对基金年报的统计,在内地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2021年全年汇安丰融和长安裕腾均凭借超过10000%的超高换手率遥遥领先。如果从公司的角度看,《红周刊》发现国融、泰信、兴银等公司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均有不止一只产品全年换手率超过1000倍。
“我们统计了不同规模的基金产品的换手率,结论就是规模较小的基金平均换手率较高。小规模基金公司的单只基金产品规模往往也不会太高,小基金公司主要是调仓换股比较灵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船小好掉头,交易摩擦成本低,不会对行情死扛,这样会提高其换手率。另外,持仓集中度较高的小规模基金的申赎过程,也会被动提升其换手率,不需要很大额度的申赎,便会影响到基金的持仓变动,此时,如果是持仓较为集中的基金经理,为了应付此情况,调整持仓会被动提高换手率。”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表示。
高换手兄弟融泰、融兴分化显现
融兴或风格延续融泰或“改邪归正”
Wind显示,国融基金目前的全部资产合计仅约为1.49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缩水约一半,公司排名也在第174位。从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看,这一阵营包括国融融信消费严选、国融融盛龙头严选、国融融君、国融融兴、国融融泰、国融融银,从一季报的规模来看,6只基金均为袖珍迷你型产品。
《红周刊》查阅年报数据,这里面有4只基金去年全年换手率都不到1000%,但惟独国融融泰和国融融兴换手率奇高。从两只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来看,《红周刊》都发现有贾雨璇的名字,但是她上任刚过半年,因此此前换手奇高的旧账还是应该算在前任梁国桓身上。天天基金网显示,这位本身就是出自国融证券的基金经理,在国融基金管理产品合计不到3年。他在公司管理过三只基金,除去两只权益产品外,另一只债券型基金国融稳融债已经清算。
从接班他的基金经理任用来看,同样体现出公司思路的混乱。目前,国融融泰由女将贾雨璇独自管理,但国融融兴则由贾雨璇和汪华春来共同管理。后者在去年1月加入基金公司后随即出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的累计任职时间不到1年半。从两只基金一季度的重仓行业和股票来看,又和当初梁国桓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逐季巨变的思路或许还会延续。
先看两人共管的国融融兴,对比去年末重仓股,十只重仓股全部更换,行业倒向新能源一方,包括了宁德时代、恩捷股份、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同时上一季度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从前十中退出,特别是连续两个季度占据第一重仓股席位的东方雨虹直接消失。从3月31日时点上的十只股票年内涨幅来看,《红周刊》发现虽然迄今也是年内全线下跌,但是仅有排在第十的阳光电源跌幅超过50%,三只重仓股的跌幅在20%以内。再结合净值组合跌幅超过20%来判断,或许季中基金经理仍换股频频。
与融兴可能延续风格相反,贾雨璇所单独管理的国融融泰却是截然相反的思路。具体说来,融泰仅是首季更换了四只重仓股,用美锦能源、苏农银行、科德数控、天际股份替换了上一季度的新安股份、三钢闽光、三角防务、华昌化工,整体来看首季的十只重仓股迄今表现较为抗跌,特别是保留下来的头两号重仓股特变电工和盛和资源,目前年内跌幅仅在10%一线。但问题在于相关个股的占比平均且整体较少,头号重仓股特变电工的被持仓占比仅仅约为4.46%。
虽然两只产品在现任基金经理管理下思路分化出现,但是两只基金行走在清盘边缘的命运未变,季报中均提示了清盘风险。此外,上述分析可以大体判断,国融融兴主要是汪华春在管,那么挂上贾雨璇名字的意义何在呢?
补充一点,从公司的权益类基金经理来看,除去两位女将外,其实还有一位任职时间超过2年的冯赟,作为公司的权益投资部副总监,一度他所管理的基金达到5只,不过在去年年底卸任了两只产品。而继续管理的三只产品虽然今年业绩尚可,但是规模依然不见起色,3月31日时的合计仅仅为0.46亿元。
此外,分析另4只产品2021年全年的换手率数据,其中的三只实际也不低,处于900%~1000%的区间之中。从基金的股东情况来看,自基金公司成立以来,国融证券一直以51%的持股比例占据大股东席位,考虑到基金经理也大多有在母公司券商工作过的背景,产品操作高换手难逃“投桃报李”之嫌。
这样的情况在内地公募圈早有先例:“在2016年~2018年期间,由廖发达管理的华安创新混合基金就因高额的交易佣金登上基金圈热搜。该基金当时仅20亿左右的规模,2017年的交易佣金却接近6000万,排名在所有各类公募基金第一,2016、2018年佣金排名也在第二第三的位置。这样的销售与佣金分配规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高昂的交易佣金意味着高额的交易额,也意味着极高的换手率。”
“那么基金经理为什么会频繁地买进?理论上来说,佣金收入应该与其的投研服务有关,但贡献了这么多的佣金,其投研效果似乎也没有体现到基金业绩上。”庄正强调。
兴银7只主动权益类产品换手超1000%
超半数或陷短炒怪圈杨坤所管产品在列
相比国融基金,兴银基金的排名更胜一筹,但是其高换手权益产品几乎比比皆是。Wind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排名是第66位,比去年末还前进了四位。但是再审视年报内地高换手率公募产品排行榜,包括了兴银景气优选、兴银策略智选、兴银鼎新、兴银研究精选、兴银丰盈、兴银科技增长1个月、兴银消费新趋势,其中投资总监杨坤所管产品全部在列。
天天基金网显示,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杨坤在管三只产品年内表现直坠谷底,其中兴银科技增长一个月滚动目前跌幅36.38%,同类排名倒数第五位。兴银景气优选净值下跌30.36%,兴银鼎新净值下跌27.54%。对应来看,年报时三者的换手率分别为1114%、5007%、1339%。
以其中换手率最高的兴银景气优选为例,作为杨坤所独自管理的基金产品,从连续多个季度十大重仓股来看,大致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单一重仓股的占比极低但是基金的股票仓位却极高,3月31日时的股票仓位是92.97%,但是第一大重仓股宁德时代的占比仅为2.32%,这就意味着基金经理在组合中买了多只股票。其次,对比一季报和基金四季报,杨坤更换了全部的十只股票。
根据稍早前年报数据,景气优选去年股票交易总金额44.09亿元,总佣金322.42万元,排在为券商大股东贡献榜的第二位,而居于首位的就是兴银科技增长一个月持有,这只今年一季度末仅剩1.38亿元的产品,去年全年的总佣金竟然是前者的一倍还多,达到754.03万元,全年的股票交易总金额也是大约93亿元。
为此,《红周刊》同样对比基金去年的四季报和今年的一季报,发现相似的场景也存在于兴银基金中,一方面新进的重仓股宁德时代的占比仅为2.34%;另一方面3月31日时的十只股票与去年末全部不同,整体来看更加偏向于新能源和半导体的科技成长类股票。但是,今年这类赛道股整体遭遇杀估值,该基金的净值表现也是接近于末尾,目前A类份额已经排在了倒数的第四位。当前,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杨坤和张世略两人。
此外,据Wind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司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还有孔晓语、王丝语、高鹏、林德涵、蔡国亮等,稍有管理经验是前两位,而后三者管理产品经验在1年左右。两位女将中,孔晓语当前管理的产品是兴银先锋成长和兴银丰盈灵活配置,王丝语所管理的产品则是兴银研究精选股票。这其中王丝语大约300%的换手率尚且正常,但是孔晓语的两只产品同样高换手、数据奇高,去年的年报显示,兴银丰盈的全年换手率约为1115.20%,而兴银研究精选的全年换手率也高达765.70%。
从股东的角度看,兴银基金也是跟券商关系密切而且着墨更深。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从2013年成立以来,华福证券就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且一直的持股比例都高达76%。当然,华福证券在内地券商中的排名也很靠后,公司在内地的50家券商中排在第45位。从这个层面分析,接受来自自家基金子公司的帮助或许是“应当应分的”。
互联网+、国策驱动等携手上榜
“权益三叉戟”业绩褪色或源于“择错时”
除国融和兴银外,泰信基金近几年在权益领域涌现出董季周、徐慕浩、吴秉韬的“权益三叉戟”,但是有别于中大型基金公司依靠多发产品做强业绩扩大规模的传统思路,中小型基金公司部分产品,往往会利用体积优势在震荡市中快速切换,成功实现规模和业绩“戴维斯双击”的例子不在少数。
不过,上述的四只基金似乎并不在此列。先从年报换手率的数值来看,泰信互联网+的这一数值约为2281%,泰信国策驱动的这一数值约为1776%,泰信发展主题的这一数值约为1221%,泰信鑫选的这一数值约为1079%。再看相关基金的年内表现,四只基金迄今年内的跌幅分别为22.95%、25.96%、20.02%、30.93%。而从四只基金的现任掌门来看,存在的交集是董山青,他不仅独自管理着泰信互联网+,而且还和董季周一起管理着泰信鑫选。
但恰好就是泰信鑫选,成为年报高换手泰信系基金今年跌幅之最。
具体聚焦泰信鑫选,从最近四份基金季报来看,虽然基金经理整体都是在科技成长尤其是在半导体赛道中重仓,但是具体的重仓标的还是变化较大的。对比一季报和去年的四季报来看,基金经理做了六处调换,同时重配单一标的风格不变,当季前四大重仓股的占比均超过了9.5%。但是这样的苦心孤诣并没有兑现好的回报,截至5月12日收盘,3月31日时的十大重仓股年内竟无一上涨,表现最好的是当季新进的臻镭科技和东微半导,股价涨幅恰好归零。
而一边倒押宝半导体计算机的思路,或许只是董季周一人投资思路的体现。究其原因,该基金重仓股与董季周独自管理的泰信中小盘重仓高度重叠。以一季报为例,两只基金有八只重仓股重叠,区别的是中小盘重仓了韦尔股份和时代电气,泰信鑫选重仓了臻镭科技和东微半导。此外,另一点证据来自于董山青独自管理的产品,上文提到的泰信互联网+从去年9月以来就是他独自一人在管的。
从最新一季报十大重仓股来看,这其中很少见半导体科技类的股票标的,新进的重仓股还是包括了苏州银行、保利地产、招商蛇口等今年表现相对不错的公司。例如新进的第一大重仓股苏州银行,目前凭借着大约4%的涨幅成为一季度重仓股中表现最好的一只。但是,组合整体的年内表现乏善可陈,这或许说明该基金调仓强势股为时晚矣。
此外,管理泰信国策驱动的恰好就是“权益三叉戟”中的吴秉韬,其一季度或许仍然是频繁择时的操作,在十大重仓股的调换中,他把上一季重仓的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等白酒龙头调出,新进了普洛*业、九洲*业等医*类股票,同时还将新能源产业链上的股票占比进一步提升,比如当季的前三大重仓隆基、宁德、天华超净均来自于新能源赛道。但是,这般乾坤大挪移未能再续去年的辉煌,目前年内组合净值下跌大约26%。
“不过,即便2021年泰信国策驱动表现不错,规模也没能上去。规模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更多在于销售机构的行为。从长周期来看,规模和业绩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长期业绩优秀、投资理念清晰成熟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和机构的重点销售。泰信国策驱动这类换手高、收益来源不甚清晰的产品,阶段性业绩表现亮眼反而会引发投资者获利了结。”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师王华强调。
(本文已刊发于5月14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END.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觉得文章对您的投资有帮助,
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小伙伴受益吧!
基金重仑是什么意思
投资总监胡超,风控总监吴青岱。不知道你是要找工作还是做什么,下面是从基金业协会查到的信息: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全曝光:TMT、芯片、家电渐成进攻热点
本刊编辑部 |张桔
在今年以来的结构市中,AI产业链呈现一柱擎天之势,由此科技线整体呈现井喷;对比看,经济的弱复苏让大消费为首的复苏线板块暂时韬光养晦,而这样的泾渭分明也体现在能力圈不同的基金经理层中。
比如科技成长阵营旗手之一冯明远,相比鼎盛时期在管10只产品,虽然今年至今整体成绩位居中游,但二季度末仍然维持在230亿元的水平线上。以他的成名作信澳新能源产业最新季报来看,冯明远还是对细分子行业进行了重新梳理,新进重仓了保隆科技、立讯精密、新泉股份、顺络电子,而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赛道龙头本季退出重仓,他在季报里也表示,主要聚焦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下半年将依然延续,仓位维持超高的93%。
对比来看,公募顶流张坤,其当季最大的调仓变化出现在管理的QDII基金易方达亚洲精选上,其在当季大举买入台积电,同时该股一举成为基金二季度的头号重仓股。从投资区域来看,其还破天荒地涉足了韩国市场的股票。而在他管理的权益类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中,最主要的变化是腾讯控股上升为头号重仓,整体看重仓行业的变化是增加消费降低科技。
张坤强调:“具有护城河并能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优质企业才是股东收益的最可靠来源。”而价值型名将的业绩为本思路显然不太对路今年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流行趋势,目前恰好也时值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季,可以看到部分AI产业链中的赛道龙头业绩尚未兑现,但似乎并不妨碍公募AI高手的重仓押注,比如诺德新生活的周建胜,他在第二季度更换了全部10只重仓股,9只重仓实现年内涨幅翻番,联特科技曾经翻六倍。
根据天相投顾的最新报告,基金二季报十大重仓股新鲜出炉,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依然牢牢占据前两席,而它们与排名第三的泸州老窖拉开了显著的差距。整体看10只股票所隶属的行业,本刊发现成长与价值两大阵营相对均衡:价值一方毫无悬念地是白酒三大龙头的入选,而迈瑞与恒瑞作为医*股的细分龙头,同样受到公募基金的分外青睐。
在成长一方,首先当然还是此前风光无限的新能源产业链中标的,具体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和晶澳科技,覆盖了锂电池和光伏两大重点领域。而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岁月,AI产业链的龙头入选也在情理之中,电信端的老面孔中兴通讯和光模块新贵中际旭创成为它们的代表。
进一步看当季重仓中排在11~20位的公司,基本还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龙头,比如地产酒中最具弹性的代表之一古井贡酒、半导体一众标的中的装备龙头北方华创,再如新能源双雄中的整车龙头比亚迪。同样是受益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软件应用端的金山办公也得以进入前二十的行列。
再从基金增持的前五十大重仓股来看,可以清晰地发现,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多只标的进入榜单之中,不仅是中兴通讯和中际旭创占据前两位,同时被增持较多的还包括了工业富联、新易盛、天孚通信、传音控股、浪潮信息、科大讯飞等等。从老的价值类股票来看,相对当季被增持的是家电类股票,尤其美的和格力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
而从当季新增前五十大重仓来看,中科飞测、南方传媒、浙能电力排名前三位。当然有增必有减,从当季被公募减持排名靠前股票来看,山西汾酒和隆基绿能排名相当靠前,相信或许公募对于个股投资性价比作出权衡后的选择。
另在基金剔除的前五十大重仓股中,其中一季度时基金持有市值前三的是**珠峰、科陆电子、优刻得。整体来看,虽然AI大行其道,但基金在食品饮料、医*、新能源等领域依然囤有重兵,几大领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除去重仓股的进进出出外,基金季报中另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股票仓位了,根据天相的报告,当季可比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略有下降,其中前者从90.48%降至89.47%,后者从77.31%降至76.76%。
7月20日晚间,公募常青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揭晓二季报,当季朱少醒在重仓股中作出了三处调整,用兴齐眼*、春风动力、国瓷材料替换了上一季的五粮液、东方财富、华鲁恒升,不过新进重仓多为朱少醒曾经重仓过的标的,年内表现最为惊艳的是涨幅超过六成的兴齐眼*。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依然牢牢占据基金头号重仓股的位置,同时其8.15%的持仓占比将第二大重仓兴齐眼*(2.86%)远远甩在了后面。从三进三出的效果来看,朱少醒充分体现了“公募巴菲特”并非浪得虚名,剔除的标的明显年内走势差强人意。
在季报总结中,朱少醒一如既往地表示,“未来我们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去翻更多的‘石头’。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此外,他在近期还参与国产成核剂龙头呈和科技的定增。
而相比如今愈发国际范的张坤,同样是白酒四大天王中的萧楠还是更为扎根于本土,特别是在他所熟悉的大消费行业中深耕,其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中,就包括了两只消费主题产品,而由他单独管理的产品是易方达消费精选和易方达高质量严选。
其中几个月即将迎来产品成立后第一个赎回期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更为引人关注。基金二季报显示,他仅仅在十大重仓股中做出了两处调换,即为用***石化、中船防务替换了上一季度的紫金矿业和快手,同时贵州茅台仍然位居十大重仓股的首位。
对此,萧楠在季报中指出:“本季度我们增持了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以及行业周期和当前经济形势能够对冲的汽零、军工、造船等板块。此外我们调整了顺周期品种的结构,减持了一些后周期品种,以及和美元相关度较高的金属、有色等个股。但我们相信经济复苏的方向并未改变,整体上依然配置了较多的顺周期品种。”
而同样由他独自管理的易方达消费精选,他所作出的调整是三处,即为用长城汽车、比亚迪、百润股份替换了一季报中的李宁、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他自己也表示当季度增加了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的配置,以及处于车型周期的汽车等个股。
实际在公募圈顶流一族中,除去白酒四大天王和朱少醒外,另一位尤其对白酒为首的食品饮料持之以恒者,就是今年二季度接受过本刊专访的“消费天王”胡昕炜。这位少年老成的顶流掌门,对于大消费各条赛道的最新动态了如指掌,短期的收益一般无碍其长线持筹的初衷。
以他的代表作汇添富消费行业二季报来看,白酒股依然占据着压倒性优势地位,它们分别是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同时青岛啤酒和安井食品亦作为食品饮料板块的代表入选,海尔智家和珀莱雅作为其他赛道入选也成为小众的代表。
对比一季报,可以看到变化之处在于中免和伊利的重仓席位被舍得和青啤取而代之。
本刊发现,胡昕炜在当季将股票仓位控制在接近85%的水平,或许说明其在为观察下半年经济复苏情况适时加仓留有余地。对此,他在季报中表示,二季度适当增加了在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配置,接下来将继续在消费结构升级、***品牌崛起、服务消费爆发等方向进行重点投资。
排名位居金字塔尖的顶流基金经理大多任职时间在8年以上,而相对任职时间在5年左右的掌舵人基本可以被称为中生代,他们也经历过资本市场至少一轮的牛熊转换,当然这其中对科技熟谙的较少。面对结构性市场的快速轮动,他们基本还是选择在熟悉的行业等风来。
例如本刊去年曾经专访过的医*基金“掌门”楼慧源,天天基金网显示她目前累计的任职时间接近5年。受医*行业整体平淡无奇的影响,她目前在管的两只基金年内均未实现正收益。以任职回报实现翻番的交银医*创新股票为例,本刊发现她保留了上一季度的八只重仓股,它们分别是金域医学、爱尔眼科、*明康德、华东医*等,可以发现基本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医*类标的。
从变化的角度看,第二季度楼慧源用恒瑞医*替换了泰格医*,同时用惠泰医疗替换了上一季的人福医*。就新进的两只重仓股来说,恒瑞作为创新*龙头早已家喻户晓,但科创板上市公司惠泰医疗则相对陌生。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品种品类齐全、规模领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也是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从该股的十大流通股股东看,冯柳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连续多个季度榜上有名。
在基金季报总结中,楼慧源解释了调仓思路:“增持受益于国内疫后复苏的主线,在检验服务、医疗服务、创新*、器械等各领域中精选个股,减配了复苏不达预期的个股。”她同时阐述了接下来的操作思路:“主要关注格*清晰稳定、渗透率有提升空间的方向,比如新*新术式的推广,创新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第三方检验的市占率提升,眼科、医美、减肥等新产品品类。医*出口行业我们将精选业绩确定性高的个股。”
相比楼慧源来说,另一位也接受过本刊专访的嘉宾陈良栋任职时间稍长,目前已经超过了7年半,其对于科技股的投资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体会,在管6只产品的二季报也曝光了其最新思路。以他目前管理时间最长的长城新兴产业为例分析。
基金二季报显示,陈良栋当季一举调整了重仓股中的四个席位,新进的重仓股包括了宁德时代、比亚迪、振华科技、高测股份,他所剔除的重仓股包括科大讯飞、*明康德、电连技术、东山精密。但从实战的检验效果来看,这样的调换至少没有立竿见影,毕竟科大讯飞年内涨幅已经***近100%一线。
二季报中,他表示:“在宏观经济低预期环境下,市场在寻求结构性投资机会,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技术今年有比较大进展,带动相关板块表现不错。本基金二季度降低消费板块、地产链的仓位,增加了汽车、新能源和军工板块的仓位。”本刊注意到,他的股票仓位显示为84.77%,相对克制。
而作为深度价值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姜诚,目前在基金经理岗位的任职时间接近6年半。在并不擅长科技股投资的前提下,他所管理的一众基金,今年至今基本很好地控制住了回撤。虽然表现最好的产品净值增长不过是6%左右,但是表现最差的产品下跌也不过是1个多点。
以他目前管理产品中任职回报最高的中泰星元价值优选为例,姜诚仅仅是做了一只重仓股的调整,即为用地产龙头之一的保利发展替换了美的集团,整体重仓的风格还是以沪深300的蓝筹股为主,而他也是圈内少有的同时将招行和工行收入重仓中的基金经理。尤其是,近两个季度,他都有一只重仓股超过10%的单一标的持股比例上限,第一季度是***建筑,最新的二季度是太阳纸业。
而他也是精妙绝伦地在季报中解释了更为看重防御标的的原因:“一支球队中不能所有人都争当前锋,投资人也不能将非进攻性行业弃之如敝履。转型中或许会有阵痛,所以我们的择股标准中要时刻把长期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放在优先位置。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资产是不变的目标,超额收益来自买的物超所值而非其他。”
近几年公募基金的年度排名战都是早早就没了悬念,最终的状元都有不止一只产品年终排名居前,但是没有一人能在第二年的市场中继续笑傲,从刘格菘到赵诣、从崔宸龙再到黄海都概莫能外。那么2023年上半场他们的情况如何,他们二季度又如何在十大重仓股中规划进退呢?
首先看去年的公募状元黄海,以其管理的2022年的冠军产品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为例,本刊发现二季报的重仓股与一季度完全一致,仍然呈现出的是以煤炭、石油为主打的能源周期股画风,不过重仓股中多呈现为小幅度减仓。
例如基金的头号重仓股从陕西煤业变成了***神华,但是黄海对该股也减持了大约142万股。从去年的排名第一到今年迄今同类仅仅排名大约前四分之一,虽然表面上看退步明显,但是考虑到周期能源股并非今年的市场焦点,同时基金至少目前仍能维持正收益,这样的位次后移也在情理之中了。有趣的是,二季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仓位高达93.53%。
在二季报中,黄海在前瞻下半年投资时预期乐观景象:“展望下半年,宏观政策的力度和精准度将决定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的斜率,届时PPI的反弹也是可期的,整体上下半年A股将呈现筑底回升的格*,顺周期的投资机会将显著增加。我们仍将从绝对收益的视角出发,挖掘在下一阶段***经济库存周期见底背景下的低估值、顺周期的优质核心资产,重仓持有,以期实现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再看前年的公募状元崔宸龙,当年其一举拿下冠军的产品为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但是该基金在2021年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在经历去年的不如意后,今年开年迄今该产品尚能排在同类的前二分之一。从最新的季报不难看出,他还是在熟悉的新能源和电力领域闪转腾挪。
具体分析该基金的二季报调仓变化,重仓股的变化只有一处:即为崔宸龙用港股的华电国际电力替换了新天绿能,新进重仓的该港股年内涨幅超过了18%。同时具体分析十只股票的持仓占比,能够发现更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前三大重仓股,因为配比都已经达到9%一线,它们分别是华能国际电力、华润电力、***电力,皆为电力股。
在基金季报中,崔宸龙强调包括光伏、锂电池、绿电运营商等新能源行业的基本面依然优异。他强调这三个方向大概率将会在2023年继续保持盈利增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而新能源代表的硬科技和人工智能代表的软科技,将使社会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创出令人惊讶的程度。
最后看大前年的公募状元赵诣,这位厚积薄发的名将在跳槽到泉果基金后,如今管理的基金产品是泉果旭源三年持有,这位当年在新能源战役中一举成名的状元,还是将投资重仓的行业主要锁定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各领域中。
具体看该基金二季报,本刊发现赵诣仅仅在十大重仓中作出了一处调整,即为用汽车零部件赛道的新泉股份替换了光伏巨头之一的隆基绿能。但是仅凭此点似乎也不能说明赵诣对光伏不看好,毕竟最新的十大重仓中还有晶澳科技和TCL中环赫然在列。如果从持股数量来看,最大的变化或许在于,他对头号重仓股宁德时代大幅加仓,从上一季的348.69万股加至627.64万股。
在基金季报中,他强调新能源行业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同时,他表示接下来的投资更需要精选个股:“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个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AI应用;另外一个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定调下的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需求回暖的消费行业,以及稳健增长、高股息率的企业。”
昔日华安基金TFBOY中最年轻的基金经理胡宜斌,如今已经是公司投资研究部总监,而他的成名作是2019年实现年度收益翻番、全年排名高居第二的华安媒体互联网。经历过几年岁月变迁的起起伏伏后,他的产品今年至今实现全部正收益,尤其是媒体互联网基金冲在最前。
具体看基金二季报,胡宜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仓,二季度仅仅保留了上一季度重仓的寒武纪、浙数文化、中文在线、美亚柏科,这其中年内表现最好的自然是已经翻了两倍的寒武纪,即便表现相对最差的美亚柏科,年内涨幅也已经超过40%。
同时从他新进重仓的六只股票来看,具体包括了科大讯飞、通富微电、***软件、久远银海、深科技、福昕软件,从所属细分赛道来看,虽然也有涉及到封测等领域,但是他还是更为侧重于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应用端。进一步从新进重仓公司年内涨幅来看,福昕软件、久远银海都已经实现了年内涨幅翻番,而最近受到业绩羁绊的科大讯飞,年内涨幅也达到95%一线。
在二季报总结中,他尤其对数字经济和AI带来的创新周期做了清晰的论述:“首先,我们密切关注并始终坚持配置一部分科技创新在物联网、元宇宙、工业互联网、AR/VR、云计算的应用,同时继续紧密挖掘并跟踪人工智能在新渠道、新技术、新硬件、新形态的投资机会;其次,我们高度认同AI将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我们高度重视AI和IOT产业共振形成的全新商业机会,以及AI在B端和C端应用的创新生态。”
相比年少成名的胡宜斌,曾是知名私募重阳TMT研究员的王贵重可谓是大器晚成,目前其在嘉实总共管理6只基金,其中的嘉实文体娱乐股票今年一飞冲天,目前凭借大约36%左右的净值收益率高居同类前五位。
对比其重仓和华安媒体互联网,同样是重仓布*人工智能产业链,但是两只基金重叠的重仓股竟然只有科大讯飞。再对比该基金的一季报和二季报,本刊发现能够连续两季上榜的重仓公司包括海康威视、神州泰岳、万兴科技和科大讯飞,其中万兴科技以超过230%的涨幅回报了王贵重的如此信任。
再看本季新进重仓的鼎捷软件、焦点科技、同花顺、华大九天、致远互联、海康威视,尤其前两者目前也成功实现了年内涨幅翻番。他坦言:“由于本基金投资聚焦于信息技术领域,契合了本轮人工智能(AIGC)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变革,抓住了人工智能中算法、算力和应用中的一些机会。”同时展望下半年,“随着大模型的开源以及无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和RLHF过程knowhow的扩散,应用会加速落地。曾经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会再一次被AI改变。首先是内容,无论一维媒介文字,二维媒介图片,三维媒介视频,四维媒介游戏,还是社交、搜索、短视频、电商,互联网应用都会集成AI功能。其次是软件行业。软件会从功能软件到智能软件,软件的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帮我们做更多的事情,交互也会更加友好。无论是办公、OA、CRM、ERP,甚至一些专业的画图、EDA等工具。”王贵重对信息技术行业前景十分乐观。
而相比前两位,早已从科技线跻身顶流一族的蔡嵩松知名度更高。天天基金网显示,他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年内全部取得正收益,特别是其独自管理的诺安积极回报混合年内收益已经超过29%,对比看其成名作诺安成长反而今年收益最低,目前不到5%,不过该基金当下已经并非蔡嵩松一人所独管。
具体分析诺安积极回报的二季报,本刊发现蔡嵩松也是当季成功收获了五只年内涨幅翻番的股票,它们分别是中科曙光、寒武纪、浪潮信息、剑桥科技、中际旭创,尤其是他对算力细分中的光模块龙头的判断可谓精准到位。对比看上一季度重仓,本刊发现他将江波龙、韦尔股份、中芯国际等多数半导体细分龙头剔除出前十大行业。
不过,他在基金季报中对此没有解释:“本基金二季度主要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法、应用、算力端都有相应布*。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中长期产业趋势不可逆,未来本基金将追随产业浪潮,继续重点关注该领域。”对照来看,诺安成长十大重仓还是上一季的老面孔,全部出自半导体的各条细分赛道之中。基金经理强调,“人工智能突飞猛进产生的新需求,将让芯片周期拐点提前到来。”
(本文已刊发于7月22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更多原创报道点击链接查看:
聚焦IPO | IPO估值 | 公司透析 | 机构广角镜 | 一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