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块钱买混合基金净值(准备10万块买基金,估计一年的收益是多少?)

准备10万块买基金,估计一年的收益是多少?

你好。首先知道理财通基金的收益率是多少?比如基金的收益率是5.6%。你买10万元的话。是这样计算的。10万元乘以5.6%,除以365等于每天的收益。10万元乘以5.6%,等于全年的收益。你自己计算一下。

投资人民币10万元买基金,一年后大概能赚多少钱?请指点?

好的可以接近4500左右,不好的2000几都是有可能的。

货币基金因为年收益率在3%左右,所以这样看不适合连续多年持有。收益率不如国债高。

债基因为有些风险,反倒收益率可以在3--7%之间。除了11年全债基亏***外,其他年份都是正收益的。

10万买基金一年能赚多少钱?

基金有很多种你指的是哪种基金?稳定点的货币基金10万你一年大概能赚3000-4000,其他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就不好说了,这种是属于中高风险的,能涨也能跌的,运气不好赔个30-40%也不是没可能

基金计算,花10万元买一个基金,可以分红多少?

50000*(1-1.5%)/2.241=21976.8份1.5%是基金的认购手续费,如果是1.2%或者1%或者0.6%话,套用上述公式就可以了基金资料一般推荐:晨星排名、新浪财经频道,多去看看就知道了

【基金】上班族该持有多少只基金?

现在手中持有多少只基金好呢?

对这种问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一点是:不要持有太多的基金。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前几日,有位朋友问我,他现在持有一些基金,数量可能有点多,就打算赎回或者转换一些,问我怎么操作。

当时,我以为他不过多买了几只基金,稍微进行基金转换或者赎回就可以了。

我就随口问了一句,你持有多少只基金。

然后,他就把截图给发过来,直接把我吓了一跳,214只基金!货真价实的214只基金。整个公墓基金市场不过四千多只,他一人持有214只基金,想想还真有点崩溃。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每个人持有多少只基金合适?

我身边也有很多投资者,动不动就买上十来只基金,看着哪个顺眼随手就买,从来不去研究筛选,收益也就可想而知。

每个人究竟持有几只基金好呢,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考虑。

1、你具备资金量的多少

在做投资之前我们都要做一番准备,比如拿出多少钱来做投资,比如理论知识的储备什么,以及投资心态的准备。

你有多少钱拿来投资,往往直接影响着你的投资策略,10万块钱的投资策略与1万肯定是不一样的。

资金量关系着你的风险承受意愿,如果拿出一万块亏***50%,甚至全部亏***,你觉得可能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拿出10万块钱,亏***30%也会让你很着急。

换句话说,如果你本金比较少,比如1万块以下,尽量减少基金数量,精选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选择,2只左右就已经足够。

但是如果资金量比较大,例如10万以上,尽量做一个资产配置,搭建一个适合自己风险的组合,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比如国内+港股+美股市场,可以适当增多到5只左右。

总之,我的建议是不要超过10只。

2、你的精力有多少

大多数人上班族,平时大多数的时间都扑在工作上,根本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研究,我想这也是上班族选择投资基金的原因之一。

而且,市场上的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往往少儿精的公司更容易出头,比如基金界清流兴全基金,成立14年只有26只基金,16位基金经理,人均1.6只,产品业绩口碑普通较好。

相比动不动管理五六只的基金经理,甚至管理十只以上的基金经理,你觉得哪种基金经理的业绩好的概率更大呢?

与之类似的是,你持有的基金也需要你定期检视与动态平衡,这支基金业绩怎么样,基金经理的表现如何……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正如那位朋友,他持有214只基金,几乎都是在广告的影响下冲动买入的,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去时间打理,每天看一遍名称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更谈不上深入研究。

因此,少而精反而更好,让你更加聚焦到几只重要的基金上。

3、要做配置而不仅仅是分散

经常听到一句话,你的投资收益99%,来源于资产配置。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习惯拿出耶鲁基金的例子自从1985年大卫·斯文森接手以后,对耶鲁基金进行调整,注重资产的分散与配置,30年间翻了差不多20倍。

耶鲁基金之所以取得骄人成绩,大卫斯文森的武器便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并非高高在上,普通人也可以做,重要的是资产的不相关性,从而实现风险对冲,比如股票与债券的负相关,比如国内外市场的负相关等。

就拿最近市场举例,大金融板块地产可以说是狂飙突进,上证指数也创出熔断以来新高,中小盘则是继续低迷,不同板块呈现出严重的分化。

回到那位持有214只基金的人,他的基金池中必然有很多风格相近的基金,他只是从数量上进行了分散,并没有将资产风险进行分散,也很难算得上是资产配置。

因此,我们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不用选择太多基金,只需要精挑细选,选择业绩长期出色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做一个适合自己风险的资产配置,5只左右基金就已经足够了。

你现在持有几只基金呢?

据统计,本期(20180126-20180201)可统计的产品中主动股票型基金产品平均跌3.32%, 指数型产品平均跌4.22%,混合型基金产品平均跌1.72%, 债券型基金产品平均跌0.17%,保本型基金产品平均跌0.43%,QDII基金产品平均跌0.83%。

  股票市场方面,本期内市场普遍回调,小票普遍跌幅较深,前期的强势板块电子5g等迎来较大幅度的回调。各大指数中,上证50指数跌0.51%,沪深300指数跌2.73%,上证指数跌2.86%,深证成指跌5.96%,中小板指跌6.32%,创业板指跌6.26%。本期内迎来密集业绩预报披露,部分个股迎来雷区,但并不能判断现阶段迎来系统性风险,均衡配置为宜。

  债券市场方面,本期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回笼9400亿,共实现货币净回笼9400亿。银行间1日和7日质押式回购利率本期内均下跌,周四分别报2.5252%和2.9119%,分别较上期末跌8.55bp和45.27bp。债券本期弱势反弹,中证全债涨0.18%,中证国债涨0.18%,中证金融债涨0.21%,中证企业债涨0.15%,转债市场本期在股市影响下,下跌,本期中证转债跌3.34%。

  海外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本期内延续跌势,超出预期,收盘跌破89,收88.83,跌0.4%。黄金本期收盘基本下跌,收盘1346.77美元/盎司,黄金跌0.3%;布伦特原油本期上涨,收盘69.63,跌0.8%。海外股指全线回调,恒生指数跌0.04%;纳斯达克综指涨0.00%;标普500指数跌0.54%,道琼斯工业平均跌0.92%。

  本期各类基金业绩

  股票主动型基金: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净值上涨的基金为1.1%,收益率分布在1.19%到-8.69%。量化型基金100%下跌,沪港深类基金100%下跌,光大行业轮动涨幅最大,银华信息科技跌幅最大。

  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中净值上涨的基金占比3.9%,收益率分布于0.63%和-9.75%之间,银行类基金涨幅居前。其中涨幅最大基金为天弘中证银行指数型发起式证券A,跌幅最大基金为信息安全。

  混合型基金:表现居前的基金为招商丰乐混合C和银华回报灵活,分别上涨3.61%和3.17%。表现居后的基金为金信深圳成长混合,下跌12.60%。

  债券型基金:受到股市的影响,本周可转债基金100%下跌,整体来看,涨幅居前的基金为民生加银鑫顺债券A,跌幅最大的基金为诺德天禧,本期下跌7.23%。

  QDII基金:QDII型基金中净值上涨的基金的比例为14.7%,收益率分布区间为(1.36%,-5.55%)收益最高的基金为广发全球精选股票,表现最差的基金为华宝油气。

  截至2018年2月1日,货币市场基金中短期理财基金和其他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56%、4.24%。

  基金投资建议

  偏股型基金:一月份上证指数收出企稳回升阳线,创业板指围绕1750点上下波动,展望二月,我们认为,市场会维持较高活跃度和整体反弹进程,部分基金可能获得明显涨幅,配置业绩平稳和长期业绩优、近3个月回调大的优秀主动型基金,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债券型基金: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未变,利率中枢抬升,市场流动性和资金面将继续保持紧平衡,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金融去杠杆温和推进,债市短期仍没有大机会,利率债好于信用债

  QDII基金:***经济增长强劲,欧元区全面复苏,全球股票市场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仍可以继续配置权益类资产。黄金价格阶段性走弱不改震荡向好趋势,对黄金类资产有偏好的投资者可继续逢低参与或定投参与。

  货币基金及短期理财:受益于金融去杠杆,市场资金利率中枢稳步上移,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回升,货币基金投资价值提升,低风险投资者可将此类产品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

谁能告诉我,十万元买基金比放银行一年定期所得利息高多少

1〇〇元,2〇〇

两年涨2倍的基金

后台有人问网叔,过去2年哪些基金业绩好?

 

网叔拉了下数据,过去2年,涨幅超2倍的主动基金一共91只。

2年涨2倍。

 

2年前花10万块钱买这些基金,拿到现在最少也有30万了。

 

如果运气爆棚,买了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那10万块钱2年内就能变成45.7万。

 

看到这个收益,不少人估计激动了,这TM比打工赚钱快多了。

 

激动归激动,冷静下来后,还是要面对现实:这些两年涨两倍的基金能买吗?

 

先亮明观点,网叔并不支持大家去买这些涨得好的“两年两倍”基金。

 

恰恰相反,网叔一贯的态度是,只看中短期业绩投资,大错特错!!!

 

 

 

一、过去几年大涨的基金,后续表现如何?

 

在市场上待久了,就特别容易记住两句话:“阳光底下没新鲜事”、“市场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买高收益基金能不能赚大钱,不妨回测下数据,看看过去几年,高收益基金在之后两年的表现。

 

这是2020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21年的表现(2021年初至今)。

 

表现非常不错,特别是赵诣、陆彬、李游的基金。

 

原因嘛,也很简单。2020年,他们押注新能源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今年,新能源表现依旧不错,短暂回调后继续拉升,还创了新高。

 

他们的基金收益高,还是因为重仓新能源。

 

 

这是2019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20年和2021年(2021年初至今)的表现。

 

2019年,刘格菘押注科技股,包揽前三名。

 

2020年,刘格菘又成功押注光伏,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是2021年,功成名就的刘格菘不想再押了,分散持仓,然后收益迅速归于“平凡”。

 

 

这是2018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9年和2020年的表现。

 

2018年,市场熊了一整年,沪深300指数跌了25.3%。

 

收益好的基金基本都重仓债券。也因为重仓了债券,这些基金在之后2年的的表现普遍平庸,约一半没跑赢沪深300指数。

 

 

这是2017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8年和2019年的表现。

2017年是大蓝筹的牛市,表现好的基金大多是因为重仓了大蓝筹。

 

2018年,市场普跌,大蓝筹也没扛住,扑街了。一众基金跟着大盘照样大亏。

 

2019、2020年,大蓝筹重拾牛市,消费更是一骑绝尘。萧楠、刘彦春等则因重仓消费股而一战“封神”。

 

 

这是2016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7年和2018年的表现。

2016年,市场先下跌再反弹,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主线。

 

非要找一个的话,那就是巨额赎回带来的基金净值飙升。收益排名靠前的4只基金,收益高都和巨额赎回带来的净值飙升有关。

 

一半敏感的韭菜为另一半后知后觉的韭菜贡献了超额收益。

 

之后2017年市场恢复正常,这些基金也泯然众人矣……

 

 

 

二、为什么高收益基金业绩不可持续?

 

是不是很奇怪,高收益基金往往“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网叔举个栗子:

 

比如,市场上芯片涨的好。

 

一只全仓芯片的基金,和一只半仓芯片的基金,谁收益高?

 

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肯定是全仓芯片的基金收益高。

 

这是高收益基金涨得好的原因。

 

市场上几千只基金,总有那么几只能踩中风口,一飞冲天。

 

但它们在某一年获得“傲视群雄”的超额收益,

 

不是因为每次风口都能捕捉到,而是因为运气好,刚好踩中了当年的市场风口。

 

其中有些是主动追风口,有些则是被动等来风口。

 

但是谁也不能持续抓住风口。

 

为啥?因为市场中短期的风口受情绪影响很大,并且来回切换。

 

没有屡试不爽的规律让你百发百中。

 

2019年的风口,是科技。

 

2020年上半年则变成了医*。

 

2020年下半年,又转向了白酒、光伏和新能源。

 

2021年上半年,风口又变了顺周期。

 

成也!败也!

 

高收益基金因抓住风口而成功,同样也可能因为失去风口而业绩垫底。

 

 

 

三、什么样的基金能买?

 

不管高收益基金业绩可不可以持续,网叔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哪些基金能买。

 

也不卖关子,这就揭晓答案。

 

(1)主动基金,买长期证明过自己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

 

***有1741个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股票型基金经理+混合型基金经理),但真正牛***,比如“双十基金经理”(从业满10年,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也就52个。

 

再提高标准,从业满10年,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基金经理,就剩23个了。

 

大浪淘沙,***1741个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真正长期证明过自己的也就那几十个,凤毛麟角。买主动基金一定要买他们管理的基金。

 

那怎么判断一个基金经理有没有长期证明过自己呢?

 

网叔有三个标准:

 

(1)业绩牛***

 

买基金经理的基金,就是冲着赚钱去的,一定要选收益高的基金经理。

 

(2)业绩一直牛***

 

短期收益高,并不一定是基金经理实力强,也有肯能是他运气好。一定要降低运气的影响因素,选那些从业年限久、收益还高的基金经理。

 

(3)管理大规模资金,业绩还一直牛***

 

有些人管理小资金还可以,但规模大了后,业绩就拉胯了。且基金经理业绩真的好,资金规模一般不会小,一定要选择那些能管理好大资金的基金经理。

 

能做好这3个方面的基金经理,就是证明过自己能力的基金经理。

 

从这3个条件出发,网叔选出了一份公募基金20强名单,分享给大家!

(2)指数基金,买那些价值高、成长性好的行业指数基金

 

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好行业,主要看两点:

 

(1)赚钱能力强

 

(2)成长空间大

 

两者有其一,就可以说是好行业。如果同时具备,那再好不过。

 

 

先看赚钱能力强的行业,主要是白酒和医*细分行业中的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行业。

 

衡量一个行业赚不赚钱,看两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叫净利率(净利率=净利润/营收)。

 

就是卖出去100块钱的东西,能赚多少钱。比如,卖出去100块钱,能赚5块钱,净利率就是5%。

 

另一个指标叫ROE,中文名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比如,ROE是20%,就是投入100元用于扩张新产能,这100元每年能带来20元的回报。

 

 

A股主要行业中,赚钱能力最强的还属白酒。

 

2020年,白酒的净利率是37.2%,ROE是26.1%,吊打其他行业。

 

医*,虽然全行业赚钱能力一般,但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赚钱能力却比较强。

 

2020年,生物制品净利率是20.4%,ROE是12.6%。医疗器械行业净利率是24.8%,ROE是26.4%,比白酒差一些,但同样能吊打其他行业。

 

 

白酒和医*行业这么赚钱,主要是需求旺盛。

 

过去几十年,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他们对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需求一直都在。

 

医*更是刚需,不管有钱没钱,得病了总得治吧。

 

也正是得益于需求旺盛、赚钱能力强,A股一直有“喝酒吃*”的传统。经济不好时,抱团需求旺盛的白酒和医*;市场下跌时,抱团业绩确定性高的白酒和医*。

 

 

成长空间大的行业,主要是新能源(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和芯片。

 

先说政策规划的行业成长空间。

 

在白酒、医*、新能源、芯片之外,最近一直备受打压的互联网行业,其实也是个好行业。

 

之前,网上有段子说,***为什么要打击教培行业,是因为“教培行业以前具有正外部性,但现在具有负外部性。”

 

互联网则没有教培行业那么大的负外部性。

 

比如,腾讯文档的协同编辑功能就在河南暴雨期间实现了救助信息实时共享,为救援提供了帮助。

 

互联网对社会的正面意义还是远高于负面影响的。政策对互联网的打击,也主要是反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虽然有政策打击,但互联网还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优质行业之一。

 

 

这几个行业,及其对应的指数/主题基金,网叔把它们汇总到了一张表中,大家可以参考下:

最后,温馨提示:

 

拿到名单之后,不要急着去买。

 

1、看中哪一个,有时间的话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基金经理的实际情况。看看风格、性格是不是适合自己。

 

2、挑着买的话,尽量选3-5个做个组合。再牛***的基金经理,也会出现业绩衰退的现象。多选几个,风险更加分散。

 

3、买入的时候注意看一下估值。尽量在大盘估值适中、或者偏低的时候买入。

 

4、最后,普通人尽量选择定投。一次性买入,普通人的小心***基本承受不起大的波动。

十万元买基金,七日年化收益6.1030%,三个月能收益多少?

不明白啊==!

平安银行买卖基金买十万一个月有多少钱

好,可能专业可能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率都不高于3%,但基本没风险,10万块一月200多块钱。股票基金那就没法说了,你得看什么性质的基金了

用十万买来自基金,一年平均可以赚多少钱?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首先看你买的那种基金,在什么时候买入。一般来说,风险的大小排列顺序是股票型、偏股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当然,收益大小的顺序也是这样排列。如果是行情好的话,一年可以完成100%以上的收益率,也就是10万可以变成20万,表现最好的华夏大盘精选股票型开放式基金2007年的净值增长率是226.28%。2006年、2007如此,2008年就难说了,什么分析只能算是预测。如果行情不好,假设在今年10月初大盘6000点买入的话,呵呵,那么到现在为止净值就会跌去30%左右。所以,一年平均可以赚多少钱?这个,从这两天股市的表现来看,真是痴人说梦了,不赔就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