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转债的正股是什么(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与正股有什么关系?)

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与正股有什么关系?

楼上根本就不清楚就胡说,所谓的分离债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交易的,一个部分是纯债券部分,另一个部分是由这债券衍生出来的权证,这些权证是你拥有这债券的时候就会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免费派发,一般来说纯债部分与正股没有关系,一般债券相似,但由于这些分离债债券年利率一般较低,且一般都没有很好的相关抵押或担保,所以市场的一张(票面100元一张)债券的交易价格一般在70到80元之间,至于权证部分与正股的价格有正相关,由于权证最后会要你进行相关的行权,若进行行权就必须支付相关行权金额才能转换成正股,但一般的行权时间到会有一至两年的时间,所以会出现权证的所谓时间价值,一般来说权证的价值就是自身的价值加上时间价值,自身价值最小取值为零,这自身价值的大小与正股的某一个价格成绝对数值关系,而时间价值一般是大于零,这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现在交易的相关权证有时候都偏离了其基本因素,严重被市场高估进行相关交易的。

粤电力发20亿债券的是可转债吗?可以转换为正股吗?发的债可以在股票市场交易吗

或许可以。

转债和正股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般来说,可转债和正股股价之间都有着正相关关系。其原理在于:当正股股价上涨的时候,由于股价高或压力位比较大,因此投资者就可能会转而投资可转债,这样就能促使可转债的价格上涨。

而如果正股股价下跌,就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所以转债跟随下跌的概率大。

可转债有哪些购买途径?

可转债购买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还比较陌生,投资者可通过几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可转债投资。第一,可以像申购新股一样,直接申购可转债。具体操作时,分别输入转债的代码、价格、数量等,最后确认即可。可转债的发行面值都为100元,申购的最小单位为1手1000元。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可转债申购1手需要的资金较少,因而获得的配号数较多,中1手的概率较申购新股高。第二,除了直接申购外,投资者通过提前购买正股获得优先配售权。由于可转债发行一般会对老股东优先配售,因此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之前买入正股,然后在配售日行使配售权,获得可转债。第三,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只要拥有了股票账户,也就可以买卖可转债。具体操作与买卖股票类似。可转债是一种比较值得投资的债券型基金,如果你想投资可转债的话,我帮你找了篇详解可转债的帖子http://www.d1money.com/article/2014-06-16/AA_ZdUmKdJlamTrdXlu8uO.html,里面不仅告诉你什么是可转债,也介绍了可转债的其他内容,比如转债期限与票面利率、转债纯债价值与纯债溢价率、转债转股价值与转股溢价率、转股价格调整、赎回和回售条款什么的关于可转债的基本概念,你可以看了学习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31002到底怎么回事?

031002.该股明天有望上攻。请你逢低大胆介入.有回报。

转债股怎样切换成正股?

转债股转换成正股的方法是,在券商交易系统找到转股委托板块,然后填写转股代码,这个时候会自动跳出你可以转多少股的数量和价格,如果不需要全部转股,可以手动填写委托数量。最后提交就可以了。第二天,股票会到账。

031002这个权证发布的公告表明什么意思?还值不值钱?

031002还是价内权,今收盘3.822行权价3.26行权成本是3.822+3.26=7.082元000629正股收盘价为7.32中间尚有7.32-7.082=0.238元差价盯着正股作就好了,正股的缺口还米补完呢,估计先补好缺口再说.以上言论,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谢谢!!!

知道可转债的价格怎么计算对应的正股价格呢?

你好,可转债的转股价值的计算方法

由于可转债和正股价格(可转债对应的股票价格)都存在波动,要确定将可转债转股是否有必要,就必须通过计算。

一般而言,可转债的转股价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可转债的正股价格÷可转债的转股价×100。例如:**转债的转股价为3.14元,其正股收盘价为3.69元,其转股价值即为3.69÷3.14×100=117.52元,高于**转债的收盘价117.12元。

也可通过计算转债转股后的价值和转债的价值来进行比较,转股后的价值=转债张数×100÷转股价×股票价格,转债的价值= 转债价格×转债张数。如申请转股的转债20张,其转股后的价值即为

20×100÷3.14×3.69=2350.32元,转债的价值即为117.12×20=2342.4元,可以看出**转债转股后的价值略大于持有转债的价值(注:以上计算未考虑卖出时的费用)。

由于可转债和正股价格的波动性,投资者需谨慎选择是否转股。在可转债转股期,经常会出现转股后折价的情况,这时可转债投资者转股就无利可图,理性的投资者将会继续持有可转债,到期时要求公司还本付息。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