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精密上市时间(鸿海精密为什么叫富士康)
鸿海精密为什么叫富士康
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科技集团,鸿海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叫富士康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
又一厂商拟科创板上市,是苹果、华为、小米、鸿海精密、瑞声科技、歌尔股份等的供应商
科创板上市委公告,苹果机器视觉供应商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光”)首发2月16日上会。
资料显示,凌云光成立以来,一直以光技术创新为基础,长期从事机器视觉及光通信业务,服务多个行业,目前战略聚焦机器视觉业务。其是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专业供应商,是我国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
在机器视觉产业链上,凌云光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系统和装备,另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核心软件与器件,建立技术平台积极推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在机器视觉领域,凌云光在应用领域深刻把握工业客户对于精度、效率、品质提升的核心需求,开发适合行业应用的成像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方案。
在消费电子领域,凌云光推出了消费电子制造精密装配/加工/智能识别/对位/测量等系列产品;在新型显示领域,开发了LCD/OLED/miniLED/MicroLED显示屏cell段/模组段半自动/全自动点灯、外观质量检测装备等系列产品;在印刷包装领域,先后研发了国产印钞/标签/软包/彩盒等印前对版、印中高速在线检测仪、印后离线质量检测装备等系列产品;此外,在智慧交通、新能源、生命科学与高端科研仪器、文化娱乐等领域均推出了与领域深度结合的产品。凌云光持续通过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行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凌云光构建了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长期深耕先进成像、图像处理算法、机器视觉软件、精密机械与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平台的研发,并面向未来智能工厂布*了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生产品质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上述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了智能相机、特色相机、特种相机、专用光源、核心算法库、智能软件包等核心部件和模块,以及可配置视觉系统和大型智能设备。
凌云光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长期服务于苹果公司、华为、小米的产业链,与鸿海精密、瑞声科技、歌尔股份等业内领先的电子制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新型显示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无锡夏普、群创光电等行业领先客户的面板产线。
2018年,凌云光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技术的VisionDeepLearning产品,包含分类、检测、分割等核心模块,批量应用于各种关键零部件的外观表面质量检测,以及笔记本电脑的各种质量检测环境,如笔记本背板螺丝检测,屏幕异物检测等。
东莞市木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平台有员工近50人,在全国设立有6家事业处,分别位于东莞南城,东莞松山湖,深圳龙华,江苏昆山,江西赣州,重庆沙坪坝。
公司旗下有八大事业版块:模切之家平台、涂布之家平台、模切工学院、时代模切ERP、模切库存交易中心、产业私募基金、供应链金融、产学研平台,为3C电子/家电/汽车/能源/医疗/印刷等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
经过近7年耕耘,平台已经成长为模切/涂布细分领域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目前已拥有30000家企业用户及150000+个人用户,收录行业500000+笔行业信息,覆盖中国华南、华东、华北、西部等东南亚市场。
鸿海精密集团望查病读开完声普渐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什么关系
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科技集团,鸿海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叫富士康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所以,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扩展资料:全球布*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全球布*策略为“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两地研发“两地研发”是指以大中华区与美国为两大重要战略支点,组建研发团队和研究开发实验室,掌握科技脉动,配合集团产品发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户产品发展所需,进行新产品研发,创造全球市场新增长点。三区设计制造“三区设计制造”的布*重点,是以中国大陆为中心,亚美欧三大洲至少设立两大制造基地,结合产品导入、设计制样、工程服务和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的垂直整合制造优势,提供给客户最具竞争力的科技产品。全球组装交货“全球组装交货”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装,保证“适品、适时、适质、适量”地把货物交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为此,配合客户所需进行全球性物流布*与通路建置,以达成要货有货,不要货时零库存的目标。参考资料来源:
富士康通过证监会审核成功过会,仅用36天,刷新A股IPO速度记录,为什么这么快?
富士康IPO审核进程快,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实际过硬。富士康的实际控制人是有着“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之称的鸿海精密,掌门人郭台铭在台湾富豪榜上名列前茅。根据2月十一日报送的招股书资料,富士康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另一方面得益于监管政策的变化,整个资本市场都在积极向新经济敞开怀抱。第一,是支持己经在境外上市的,有战略价值的大型企业,第二是支持还没有在境内外上市,但己经搭建了VIE架构的,市值在百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第三,富士康招股书显示,富士康在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投资八个方向,分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及扩建,富士康的投资方向,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风口。 其次因为政策已经改变,领导层意识到,新兴经济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要转型,要改善,离不开高科的发展和进步。错过了白度,阿里,腾讯和京东等独角兽公司后,监管层不想再重蹈覆辙。
鸿海精密集团的公司实力
在全球五大EMS企业中,鸿海精密集团的发展最为突出。鸿海精密、华硕电脑和广达电脑的结算周期为每年的1月至12月,美国Sanmina-SCI公司为上年的10月至次年9月,其余为上年的4月至次年3月。数据是先根据月均销售额求出当年度平均销售额,再换算成日元。
鸿海精密子公司将申请A股上市,咖啡机公司Keurig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七喜母公司DPS|并购热点1/31
热点发生时间
1/3017:00--1/3117:00
1、国企并购重组热情不减,40家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1月1日起至昨日(1月30日),去除并购交易案例中失败的,A股市场中共有669家上市国企参与到并购交易中,其中,央企国资控股有237家,省属国资控股有249家,地方国资控股有178家,还有其他国有企业共5家。
「从并购的方向上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可以大致分为对同业竞争对手的横向并购、对产业链上下游标的的纵向并购以及跨行业的跨界并购。」北京海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尹佳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横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便于统一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管理和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通过纵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得以有效加强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合,有利于协作化生产,同时通过产业链整合,加速支柱产业的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A股市场中共有1057家国有企业,在这之中,处于停牌状态的共有51家,因「重大事项」而停牌的上市国企有40家,其中归属于地市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2家停牌,归属于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4家停牌,归属于央企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4家停牌。也就是说,地方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共计26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区先后提出了重组整合的目标或计划。
2、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央企降至97家
经报***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国核建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
根据目前国资委网站公布的央企名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完成后,央企数量将由目前的98家减少至97家。
中国能源报评论称,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
3、鸿海精密(2317.TW)子公司将申请A股上市,主攻互联网研发
1月31日,鸿海精密股东临时会通过决议,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FII,FoxconnIndustrialInternetCo.,Ltd.)申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比例约占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总股本10%左右。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IPO上市后,鸿海仍持有子公司股权的85%。
鸿海称,此次上市计划可推动集团加速转型成为大数据导向、AI分析驱动以及机器人运作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当天上午,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致辞时提到,发现台湾股票讯息不对称,台湾市场是强外资,称「大家一直把我们当成代工厂,把我们和苹果连在一起」。过去三年来,鸿海致力于转型升级,以后要从硬件公司转为平台公司。
鸿海称,在迈向「工业4.0」、「互联网+」、「8K+5G」时代背景下,为让大数据资料收集更关键、精确、效率、微观,公司将针对物联网传感器、超级电脑、5G通讯、智能数据中心、AI应用、机器人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在关键驱动技术上,进一步建构新世代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4、吴恩达宣布成立AI基金:建立变革型AI公司
1月31日消息,百度前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发布公开信,宣布成立AIFund人工智能基金。该基金将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推动这些项目的快速发展。
吴恩达在公开信中说到,目前AIFund已经筹集了1.75亿美元资金,投资者包括NEA、红杉资本、GreylockPartners、软银集团以及其他机构。吴恩达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记者表示:与传统的风投基金不同的是,AIFund的主要业务并不是寻找外部投资机会。
在创业之前,吴恩达于百度任首席科学家,2017年3月22日,吴恩达宣布离职百度,在离职公开信中,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远远超越了对科技公司的影响,自己将继续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引领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
5、运达科技(300440)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运达科技1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收购成都货安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但由于2017年下半年成都货安的主要客户计划调整影响,成都货安电子防盗锁、铁路集装箱追踪器等新产品的全面推广实施进度不及预期,成都货安2017年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各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同时,公司实控人控制的上海宝得已取得成都货安的控股权,若未来条件成熟,公司将审慎决策是否再次启动收购程序。
1、溢价49%!癌症医*公司Sirtex接到美国瓦里安收购要约
Sirtex医疗有限公司(ASX:SRX)于宣布,已与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Varian将按每股28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Sirtex100%的股份,收购总价为15.8亿澳元。
这一收购价格,在澳洲投资圈炸起一声惊雷。1月29日,Sirtex收盘价为每股18.83澳元,收购溢价高达49%;而自Sirtex于1月17日复牌后,收购价比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高出53%;截至1月29日,收购价比1个月的VWAP高出60%,比3个月的VWAP高出77%。
Sirtex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医疗器械公司,在40多个国家管理着1090多个医疗中心。其核心技术为一种选择性内部放射疗法(SIRT),已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已在临床上使用了8万剂量用于肝癌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收购方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是一家开发和提供癌症护理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6500名员工。瓦里安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约为118亿美元。
Sirtex在公告中提到,2017年底曾收到过多家希望收购Sirtex的邀约,也与多家公司进行了接洽,最终董事会一致决定选择瓦里安。
世纪商务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崔少元博士表示,Sirex并购案有两点启示:
一是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大多是购买矿、农场、房地产等资产,而英美国家的买家看重的却是IP产品。
二是澳大利亚医疗公司从创立到成熟期大约在15-20年,对这种公司的投资需要的是耐心。Sirex在2001年7月的股价仅为0.46澳元,2018年1月底的收购价为28澳元/股,如果这笔交易最终得以成交,从0.46澳元到28澳元,Sirex公司17年的股价增长了59.8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52%。这就是科技股和价值投资的魅力所在。
2、斥资190亿美元,咖啡机公司Keurig将收购DPS
据美国媒体1月29日报道,咖啡机生产商KeurigGreenMountain(GMCR)将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七喜及Sunkist母公司Dr﹒PepperSnapple(DPS),从而缔造一家年销售额约110亿美元、负债逾160亿美元的新上市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KeurigDrPepper。
DPS的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13%的股权,新公司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DrPepper股价1月29日飙升22%至117.07美元,市值逼近216亿美元。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170亿美元。
这桩交易将两个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口味变化而举步维艰的知名品牌结合在一起。Keurig的K-Cup胶囊咖啡和单杯咖啡机曾颠覆美国咖啡市场格*,但由于面临来自自有品牌胶囊咖啡的竞争,该公司业务增速有所放缓。而在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兴趣减弱的情况下,DPS在产品多样化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Keurig公司管理人士称,这桩交易将把Keurig的瓶装咖啡饮品推向更多门店,并能够每年节省6亿美元成本。Keurig首席执行官BobGamgort称,要想继续在咖啡饮料领域取得成功,公司必须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饮品、拥有多个饮料品牌,并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推广这些品牌。
Dealogic的数据显示,该交易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软饮料公司合并交易。内部人士预计该交易将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3、为扩大云端业务,SAP宣布24亿美元收购一销售软件公司
1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最大软件公司、企业软件提供商SAP宣布收购销售软件公司CallidusSoftware,以扩大云端业务。
SAP表示,将以24亿美元收购以云端为基础的销售软件公司CallidusSoftware。Callidus总部位于加利福利亚,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该公司可以给销售团队提供实时的价格信息、产品信息等等。
这是SAP三年半来首次大规模收购,同时SAP正在积极扩展云端业务,去年年末,该公司还和微软签署了云合作伙伴协议。
SAP为「SystemApplicationsandProducts」的简称,是SAP公司的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SAP于2003年成立了SAP中国研究院,该研究院现已成为SAP全球第三大研究院。
4、软银收购日本聊天服务商Line旗下通信业务
软银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投资公司,而Line则是日本罕见的走出国门运营的互联网公司。1月31日,两家公司在一个并非十分出名的业务上达成收购交易——软银集团将收购Line公司的虚拟运营商业务。
所谓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即外部公司和专业移动运营商合作,对外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新推出通信资费,但其背后依托的是专业公司的网络,无需自身去构建网络。Line公司旗下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公司名字为「Line移动公司」。
该公司表示,已经和软银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软银将对移动业务进行投资入股,未来,在新的Line移动公司中,软银集团占股51%,获得控股权,Line公司持股49%。
在日本虚拟运营商市场增长疲软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Line移动公司的用户申请量,同比增长了2.3倍。去年12月的用户平均消费金额,同比翻了1.3倍。
软银集团旗下拥有日本移动通信业务「软银公司」,是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之一,该公司将成为和Line公司的合作主体。Line主要覆盖的市场包括日本、台湾地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5、途家收购海外民宿平台大鱼,成立海外事业部
1月31日上午消息,途家宣布收购海外民宿预订平台大鱼自助游,同时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
大鱼自助游创立于2013年初,发家于台湾民宿,专注于海外非标住宿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其全球民宿预定平台大鱼旅行拥有超过百万用户。
「途家和大鱼业务整合之后,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我们非常看重途家多年在C端的品牌和流量优势,再加上大鱼原有的供应链体系,我相信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双方优势互补,未来将为中国的出境游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住宿和更好的服务体验。」大鱼创始人兼CEO姚娜说。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用户呈爆发式增长,日本和东南亚是中国出境游消费者的热门目的地。此次收购也是途家在此前布*日本市场之后,在海外市场的又一布*。
根据途家公布的数据,目前途家已覆盖国内345个目的地和海外1037个目的地,在线房源超过65万套,大鱼的加入,预计至少将带来30万以上的优质海外房源,进一步扩大了途家的海外版图。在整体房源体量上,途家将步入超100万房源行列。
重磅优惠倒计时4天!
6个小时,6位重量级嘉宾
全面深度解码区块链
2月4日之前下单只要39.9块
不多说,马上扫码抢购吧!
--Theend--
愿有一天我们能成为您的优质阅读源
以获得您的置顶
并购菁英汇社群成员:
1.『买家』上市公司、集团投资部等;
2.『标的来源渠道』PE/VC、国内国际投行、律所和会计所等;
3.『并购融资渠道』银行、券商、信托等;
4.相关产业和资本领域的菁英和资深专家。
在里面能获得:
免费项目对接、并购资讯、社交活动、职业升迁机会等服务,想了解更多请添加【并购帮】小英为您服务。
苯达莫司汀中国上市时间?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treanda)这是一支新*,
富士康正式上市成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你怎么看?
对于富士康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我的专业分析和理解是:
一,富士康的股票市值。
富士康开盘之后,毫无悬念的上涨44%,按照富士康的股价19.83元,乘以总股本196亿股,富士康的股票市值是接近4000亿元,超过海康威视3635亿元,成为A股市场当之无愧的高科技第一股。预计在近日,富士康还会继续涨停,每一个涨停都将给富士康股票市值增加400亿元左右的市值。
现在的悬念是,富士康到底会有多少个涨停板?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当然希望涨停板越多越好,这样他的财富身家必然大幅暴涨。我的分析是,富士康再出现两个涨停或三个涨停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还能增加1000亿左右的市值。如果富士康像刚刚上市的*明康德连续11个涨停板,富士康的股票市值就将突破10000亿元,有可能超过贵州茅台。
二,如何看待富士康的上涨和股票市值。
对于富士康开盘之后的上涨,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有新股上市之后,都会持续上涨。在富士康上市之际,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在释放利好消息,一方面宣布要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另外一方面也宣布与相关巨头公司进行合作,富士康高管表态希望创造公司价值与股民分享,这些信息都是富士康希望推动自身股价上涨的信号。
其实,我不看好富士康这只股票,因为富士康每年在研发的投入费用很低,公司的竞争力很差,主要就是依靠劳动力的规模优势在支撑公司发展。富士康对外释放的变化方向,都是属于概念,做起来很难,这么大的公司要转型谈何容易呢?所以,建议在富士康打开涨停之后,新股中签的股民,可以考虑卖出。富士康在2018年业绩的增速,已经显示很慢的增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鸿海精密和台积电关系
母子公司关系。富士康台积电的母公司鸿海精密位居世界500强第23位,台积电虽然在营收方面无法和鸿海相比,但净利润却是鸿海的2倍,在关系层次上,两者是母子关系的公司,台积电是鸿海精密的子公司。
请问郭台铭是何许人也?
郭台铭
目录·英雄莫问出身低
·白手起家
·27万人的"紫禁城"
·恨自己的名气
·从7500美元到100亿
·选择接班人
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出生,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
英雄莫问出身低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白手起家
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作为一名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 赤心依旧。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学"、"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父老乡亲无不拍手赞誉。
郭先生从徒手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0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然郭先生艰苦创业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抗击"非典"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荣耀,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
27万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厂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报道中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约有员工27万人,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总人口。
事实上,富士康龙华基地已经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在过去的10年里,鸿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占地约1平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被视为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这个生产基地四周均有高墙环绕,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在龙华基地,职工宿舍、消防队、医院、游泳池、餐馆、银行、杂货店和网吧一应俱全,10处大型员工食堂每天提供15万份以上的午餐,每顿午饭要用掉10.6吨大米。用工高峰时每天招聘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
恨自己的名气
报道称,56岁的台湾人郭台铭一直保持着低调。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恨自己的名气。而此前5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对《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要求置之不理。
"郭台铭将他的商业判断力与持之以恒的质量控制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成功结合在一起,这才造就了他繁荣兴旺的制造业帝国。"报道认为。鸿海精密在台湾上市,与客户交往时使用富士康这个名称,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达430亿美元,相当于其全球十大竞争对手的市值总和。
郭台铭本人和鸿海精密还控制着一系列单独公布收入的关联企业。"鸿海精密一位发言人说,郭台铭的身价目前约为100亿美元。"报道中称。据了解,鸿海精密不仅为苹果、任天堂、惠普和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产品,还为诺基亚、索尼、戴尔公司生产。 迷恋成吉思汗
龙华科技园区和鸿海精密,到处弥漫着郭台铭的个人色彩。"极富个人魅力的郭台铭在下属中很有威信,他以军阀的铁腕管理着鸿海精密。"报道中称。
在郭台铭的右手腕上,戴有一串念珠,这是他从一处成吉思汗庙中得来的。郭台铭称这位13世纪的蒙古征服者是位英雄人物。
采访中,郭台铭称:"我总对员工们说,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
在龙华科技园,郭台铭与中国**官员的合影被放大镶嵌后悬挂在显眼处,郭台铭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
公司经理往往被要求阅读并背诵一本名为《郭台铭语录》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为了大众利益而充当独裁者的决断力。会议期间,郭台铭往往站着发言,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旁边的大纸板上勾画。
鸿海精密的竞争对手很难望其项背。四年前,鸿海精密的收入尚不及稳坐业内头把交椅已有数年之久的伟创力国际,而如今,伟创力国际与加州企业旭创合并,二者收入相加也仅为鸿海精密的2/3左右。 流水线工人:每小时4.5元
"龙华厂的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组装线上倒班工作。他们的工资按发达国家标准少得可怜。"报道中说,该厂最基础的组装工作每小时报酬为60美分(约4.5元人民币),与法定的最低工资(深圳关外最低工资标准为730元)持平。
报道中称,龙华有近1/7的工人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2006年,英国一家小报曝光龙华的工人待遇糟糕,特别是那些为苹果公司生产iPod的工人。
根据苹果公司2006年8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该公司派出的一个调查组在龙华发现诸多违反供应商行为守则的做法,其中包括三处厂外宿舍过于拥挤。
按照苹果公司的要求,供应商应将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控制在60小时以内。但据苹果公司的估计,龙华1/3的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此限制。
不过报告称,苹果公司认为鸿海总体上遵守了行为守则的"主要方面"。郭台铭则愤然否认了那些批评报道。
报道称,龙华基地内多数工人都身着制服,这些工人中,最年轻的不过16岁。
从7500美元到100亿
鸿海是由郭台铭1974年开办的公司发展而来。当年7500美元启动资金中有一部分是向其母亲借的。
最初,郭台铭在台北附近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塑料调频旋钮,20世纪80年代初期,郭台铭开始涉足个人电脑行业,事业随之开始起飞。虽然不太懂英语和日语,但不久郭台铭仍然开始了他在美日市场寻找客户的旅程。
1988年,郭台铭迈出了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前往土地和劳动力都很便宜的内地开办了首家工厂。他看中了深圳这处靠近香港的中国市场改革前沿。
郭台铭利用深圳来招揽潜在客户,迈克尔?戴尔1995年到访华南时,郭台铭以安排戴尔与他熟识的地方**官员见面为交换,获得驾车送戴尔去机场的机会,然后,郭台铭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尔参观他工厂的小插曲。郭台铭看准戴尔是颗明日之星,因此一心想与他结识。如今,鸿海已成为戴尔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就在同一年,郭台铭拿下了一块更大的地皮,后来发展成为龙华厂。到2000年,郭台铭手下有近3万名工人,营业收入突破30亿美元。
目前,共有45万名员工在郭台铭遍布内地十几个省份的工厂效力,他在匈牙利、墨西哥和巴西等全球各地的工厂还有数千名工人。
选择接班人
郭台铭在鸿海精密的角色也正逐渐发生着变化,虽然自己目前仍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但重点已从以往的日常例行工作转移到了重大战略问题上。同时,郭台铭也把更多时间用在了处理一系列生活变故上。
"他还更多地关注于慈善事业,曾承诺最终将捐出个人财产的1/3。"报道中称。
此外,郭台铭已开始在鸿海精密寻找接班人,重点对象是那些年龄在35至45岁左右的员工。他还开始要求手下的高级经理在各自子公司独揽专权,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身实力。
郭台铭不大可能从家族成员中挑选继任者,因为膝下一子一女均不在鸿海精密就职。
郭台铭说,他之所以做出现在辞职的决定,是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控制整个中国长达60年,"郭台铭说,"可他在位时间太长。我想休息休息,把更多机会和责任留给年轻人,虽然我自己还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