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股票被低估了吗(海康威视股票是属于什么板块)

海康威视股票是属于什么板块

海康威视股票2016年分红10送5股派6元(含税)的,有关资料附后:2016-12-31,10送5股派6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17-05-15,预案公布日:2017-04-14,股东大会审议日:2017-05-04,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2017-05-05,实施公告日:2017-05-09,除权除息日:2017-05-16,利发放日:2017-05-17,送转股上市日:2017-05-16。

海康威视怎么样:公司还是家族式企业的感觉?

你好,海康威视是股份制的,一旦公司上市了,管理权就在大股东手里了。海康威视再创历史新高是因为海康威视背后的业绩支撑,以及和其它企业合作的利好消息刺激,逢低你可以再入,个人认为38.5以下就是安全线。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价值被低估或高估?_聚看财经

判断一只股票价值是否被高估或者是否被低估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大致可以通过,股价,通过周期,通过市盈率等数据,做一个综合的参考。

当这些指标形成的共鸣越多,那么判断的准确性就越高了。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

0-13: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所以,如果一只个股的市盈率常年保持在14~20倍的正常水平,突然因为熊市或者其他利空因素导致市盈率跌至14倍以下,处于0~13倍的区域,那么就可以被认定为低估。

而因为牛市,或者其他利好、拉升,导致了市盈率大幅上升,达到了21~28倍,甚至更高的时候,那么就是高估。

这个现象就像一个常年维持在年级20~50名的好学生一样,突然有一次考试考砸了,变为了100名,那么这种偶尔现象就是发挥失常(低估)。而突然有一次考到了第一名,那么就是发挥超常(高估)。

但是这种偶然性不具备持续性,如果拉长周期,自然会回到一个正常水平,股票也是如此。

当然了,对于14-20:即正常水平的市盈率来说,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个股。

因为有些传统行业,比如银行、地产、建筑等,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有限的,现象是可控的,所以导致市盈率会比一般行情低。

而对于潜能无限,有着巨大憧憬的新型行业,比如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他们的市盈率就会校对较高。

这个时候,用传统的14-20倍正常市盈率数据去衡量高估和低估就会出现失调。而我们则需要用另一个方法,那就是10年内的平均市盈率。

十年内的平均市盈率运用方法:就拿一只人工智能里的龙头个股海康威视作为例子!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迅速,想象力无限大的行业和风口板块。所以14-20倍的正常水平市盈率参数可能无法确切的反应个股的价值,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利用10年平均市盈率的方式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海康威视的10年平均市盈率为30.02倍左右,说明30倍的市盈率是十年内的正常区域中线。那么大幅超过此市盈率即为高估,大幅低于这个界限则是为低估。

在2013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达到了45.48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股价也涨到了阶段性的高点;

在2015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又一次达到了42.37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而股价也又一次涨到了阶段性的高点;

在2018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达到历史高位46.85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股价再次出现阶段性的历史高位迹象。

所以,市盈率是判断一只个股低估还是高估的好方法,但是不同的个股,不同的行业,需要用不同的市盈率判断技巧,这个非常重要!!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市净率的计算方法是:市净率=(P/BV)即: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bookvalue)

比如,在PE值都为20时,A公司的市净率为1,那么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5%;

C公司的市净率为10,那么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50%!

在风险相同的前提下,资金收益率会趋同。从而导致不同行业的市净率不同。

虽然我们不好判断市净率多少合适,但可以通过行业的平均市净率和个股的平均市净率来进行分析:

当市净率超过行业平均值,甚至历史高位的时候,肯定不是买入的时机,被称之为高估。

如果股价跌至净资产下面,并且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的时候,即为低估,类似于海通镇2018年年底的时候,股价跌至净资产之下,市净率跌破1.0倍。就是明显的低估征兆。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大部分的个股。但是有几个注意事项;

2)个股必须在股市里上市10年以上,经历至少1-2轮完整的牛熊市;

就好比券商这类的周期股,我们可以以2005年的熊市大底,2008年的熊市大底,以及2012年的熊市大底附近股价作为参考。

因为周期股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所以,当股价跌至各大历史大底附近的时候,即为低估,涨到历史熊市高位附近的时候即为高估。

而对于价值股则不同,它们的业绩会有一个复合递增的情况,所以导致了底部会逐步提高。

但是者不妨碍我们利用历史熊市大底的经验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一根支撑线连接2005年、2008年、甚至2012年的熊市大底区域股价,从而找到低估的股价区域。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2007年2014年的牛市高位,找出相对的高度区域。

(注意,个股上市的时间越久,参与的熊牛周期越多,判断的有效性越强)

综合来看,判断个股的高估和低估方法其实很多种,很比较简单。但是难点在于是否能够耐心等待到低估的出现而买入,然后坚持持有到高点的估值爆发而卖出呢?

其实,大部分的老手不是技术上出了问题,而是行动上。没有良好的自律、耐心和大*观,就算知道了如何判断低估和高估也无法做到成功低买高卖。

股市里大部分的散户都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现实,可是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要求回报,播种更收获本来就不是在同一个季节!所以,你的格*、你的心态、以及你的自律性才是能否HOLD住牛股的本质,才是胜利的关键!

买海康威视股票分红扣秽后会亏钱吗?

买海康威视股票分红扣秽后会亏钱吗~~~~~~~~~~~~~~~~~~~~~~~~~~~对于好股票好趋势下的股票!分红后更快上涨!对于烂股票!分后也只是多收了这么三五斗!请看图!这是这票的周线图!从图可以看到在2021月高管减持了!在5月28日分红10股给八块!这里不谈税!区间统计至今跌幅90%一股跌了33.22元54%都是套牢盘!!现在你还认为分红一股给8毛多么!!这是日线图!!不得不说高管的眼光永远雪亮!!跟着高管走吃喝全都有!!

海康威视股票后市潜力如何

你好!长线的话后市还可以

低估价值显现——海康威视2022年半年报数据解读 8月13日, 海康威视 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372.58亿,同比增长9... - 雪球

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372.58亿,同比增长9.90%;净利润57.59亿,同比下滑11.14%;扣非净利润56.46亿,同比下滑9.25%,是公司上市12年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利润负增长的情况。

总体来看,海康这份中报并不算太差,因为海康零售业务占比相对较小,受大环境影响,上半年科技类企业零售占比较多的基本都出现了大规模下滑,而海康威视的营业收入总体还是上涨的,只是利润受到了部分影响。

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收入减少,一种是支出增长,海康明显更偏向于后者。

营业成本方面,海康威视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11.83亿,同比上涨16.36%,上涨幅度显著超过收入上涨的9.9%,毛利率43.14%,同比下降3.16%。

对比公司的收入类型来看,公司主业产品及服务收入293.6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5.21%;营业成本162.67亿,同比上涨10.97%。主业建造工程收入8.8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14.95%;营业成本7.29亿,同比上涨149.76%。创新业务收入70.08亿,同比上涨25.62%;营业成本21.18亿,同比上涨28.63%。

我们发现,海康威视三大业务都出现了成本增速大于收入增速的情况,并且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毛利率较低的主业建造工程和创新业务,所以净利润下滑也就没什么意外了。根据公司给出的解释,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公司PBG业务产生直接影响,**财力都在抗疫上,安防需求疲软,另外竞争加剧,成本略有上升,尤其在创新业务等方面,进一步增加费用,这些增加在当前的环境下都是合理的,毕竟谁也躲不过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回暖后,改善也会很明显。

销售费用方面,本期销售费用45.36亿,同比增加8.25%,公司的解释是持续在国内外营销网络上加大投入。对比分地区的营业收入,公司境外收入117.12亿,同比大幅增长23.72%,显著高于国内,按照公司的说法,海外疫情影响减小,需求回暖。所以费用增加明显是在国外客户关系的维护上下了功夫。海康之前因为传言可能被***制裁引发股价大幅下跌,很多人担心海外业务收入会受到大的冲击,这份中报也算是暂时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管理费用方面,上半年管理费用12亿,同比增长36.28%,变动原因为随公司业务扩张人员增长而增加。根据海康的说法,公司对未来5到10年非常乐观,会持续增加公司人员,不会为了短期改善财务指标进行调整。上半年众多企业都开始了裁员潮,海康逆势而上,相信也是有自己的规划。

研发费用方面,海康属实是向华为看齐。在业务出现利润下滑,大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公司的研发费用还保持了20.56%的增长。在智能安防领域,海康目前已经是标准的一哥了,国内第一,全球也第一,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加大研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壁垒,也进一步减少被国外进行制裁的可能。

最后看企业重大资产变动情况:

资产方面,公司目前货币资金280.27亿,同比减少6.71%,由于创纪录的分红和股权激励导致。应收账款291.13亿,同比增加2.55%;存货206.75亿,同比增加2.4%。这里提一句,自传言被制裁以来,海康就一直保持着高存货的状态,用公司自己的话说就是维持战略储备,高库存短期内必然会增加公司的仓储等成本,但是一旦真的面对制裁会让公司更从容,所以短时间内的管理费用增加我认为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公司经营上有什么问题,只是面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应激反应,供应链问题解决后就会迅速改善。

目前公司短期借款只有45.88亿,长期借款47.31亿,资产负债率38.61%,资产情况非常健康,无论是短期抵御疫情或者制裁,还是长期公司自身战略发展,都展现出了足够强的韧性。

所以,在当前30元左右的价位,海康威视的估值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后续能否走上业绩发展的快车道,就看企业如何在经济萎靡的大环境中逆流而上了。#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这只股票可以投资吗?

和一群智者在聊天,一开始是聊“上市公司没有爆雷之前,普通投资者如何识别雷区”的问题,然后聊到“海康威视的估值以及投资价值”的问题。

有人说:短线来说,要识别雷区,得关注安全边界,比如:

1、可以预估自己买入的个股是否低估30%以上,低估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低估的?原因是否可以消化掉?

2、买入有无50-100%的空间?持有6个月时间的话,买入的个股的风险点和业绩起爆点是什么?

有人说:企业财务造假一般都会从货币资金上入手,通过筛选大存大贷、巨额应收款,预付款、关联交易,巨额存货,可以剔除很多标的,也要对企业过往的经营记录进行了解。

有人说:非龙头不买,投资也要有洁癖,但凡有一点问题的公司,如不良记录,管理人人品等问题坚决不碰。

关于海康威视,有人觉得其产业链缺乏核心制导权,战略不如华为。

有人认为,海康的国外客户对其品牌比较认可,碎片化,多场景化是安防产品的突出特点,单拼安防摄像头,华为打不进来。

有人觉得,海康落伍了,转型难,在人脸识别时代缺乏后台处理的技术储备,如云存储,智能分析系统等,其会渐渐沦落为终端安装公司。

多听听不同的观点,然后再进行考证,可以会让我们的投资有不一样的收获。

详情如下:

海康威视是什么板块?

基金、社保重仓、安防、物联网、智能机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车联网、机器视觉、智能交通等概念板块。

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其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

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安装了近5亿个摄像头,所占市场份额达到38%,排名全球第一。

牛股复盘|海康威视:***制裁是硬实力的标志

指数ETF38%,腾讯控股30%,贵州茅台18%,长江电力10%,赣锋锂业3%,***平安1%

无。

一提到华为,很多投资者都扼腕叹息——如此优秀的民族企业却没有上市,无处挥洒自己“买多***”的一腔热血。

其实大可不必遗憾,A股有一家公司,在多个方面与华为都具有相似性,它就是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的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以安防监控技术起家,逐步成长为安防感知领域的全球龙头。以此为基础,海康根据客户需求,在智能物联应用层面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不同场景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根据年报介绍,“海康威视的业务可概括为3类支撑技术、5类软硬产品、4项系统能力、2类业务组织和2个营销体系。其中:

具体我不展开,大家去看海康威视年报长达66页的“业务概况”,对上面每一项都有详细介绍,顺便说一句,我个人认为年报篇幅与公司质量是正相关的,一般公司的年报平均200页左右,而海康年报278页。

这种业务模式的企业有几个特点:

据内部人士讲,海康一直视华为为“偶像”和追赶对象,表现在用人上,海康秉承“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用人理念,翻译一下就是“员工为企业奋斗和奉献,企业则以高绩效和股权激励员工,彼此相互成就”,这与华为所倡导的“以奋斗者为本”不谋而合。

虽然知乎上有不少帖子在“批判”海康的加班文化,但从公司利益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来说,“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用人观是有价值的,它解决了代理问题,激发了员工干事的主动性。离开了员工的主动付出,企业的创新创造就是无本之末。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阿里腾讯的收入比华为海康要大,为何***却要制裁后者呢?原因很简单,阿里腾讯手里没有***担心的技术优势,它们的服务器是从***进口的、大数据和算法能力也是***领先,而华为海康在各自领域的硬实力是***所不及的,所以***急于制裁以免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稍显武断地说,***打压的都是好公司,不打压说明没有让***人害怕的技术。

具体到海康威视,***人打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对公司影响几何呢?

2019年10月,***以“协助侵犯人权”为由,将海康威视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公司无法从***进口监控设备所需的芯片,同时公司在***的销售收入锐减。

收入方面,公司2021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7%,前五大市场分别在越南、***、墨西哥、***及巴西。极端情况下,英美等国均撤换海康产品,对海康业绩增速的影响不到10%,依然保持正增长。

为了应对成本升高问题,同时也给国产芯片提供过渡时间,海康自2019年起就采取了高库存战术,囤积进口低价芯片,这一点会在后面的财报分析中进行展示。

虽然杠杆比例不高,但是公司ROE水平长期保持在25%以上,堪称优秀,而这依靠的是创新驱动带来的高利润率和深度服务保障的高周转率。

下图中深蓝色线离浅蓝色线越高,说明公司销售回款越快、供应链占款越少,也就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越强。随着芯片国产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水平有望继续保持。

目前因国产芯片带来的毛利率下降趋势还不明显,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利润率指标的变化。

下图中存货周转天数自2019年起明显增加,不要解读为公司销售出了问题,否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会增加。

公司2014年至2021年归母股东权益增加486亿元,累计分红393亿元,未进行再融资,综合计算股东净增值879亿元,年化增速32%。关于分红多说一句,海康威视近三年股利支付率平均值为48%,这与其国有控股的属性是有关的,而且是必须完成的ZZ任务。

股价方面,公司2014年末股价5.55元,2021年末51.42元,增长8.3倍。

两者相比,市场对海康的估值水平提升1.2倍,这对于一家高科技公司来说并不算高,你可以理解为市场对于***制裁的担忧,也可以理解为市场低估了海康,这取决于你的认知。

海康威视年内股价跌超40%、上半年净利下滑,超20亿元回购护盘收效甚微

蓝鲸TMT记者齐智颖 

尽管创新业务有了显著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以萤石网络、海康存储为代表的的部分市场承压,海康威视也坦承创新业务的发展前景仍不明朗。

  市值一年蒸发3000亿,

超20亿元回购护盘无力

  股价下跌引股东分歧:

张坤“割肉止血”,冯柳接连加仓

  上半年归母净利首次下滑,

境内主业三大事业群收入增长乏力

  安防需求增长趋缓,

创新业务发展前景不明朗

END

新闻线索 |热点资讯 |记者社区

扫码关注蓝鲸TMT

TMT行业新闻发源地

关注TMT资本报道

TMT行业新闻发源地

加入蓝鲸TMT媒体社区可获得:

√ 通讯录功能:含超过5000条业内采访资源。

√ 新闻发布会:更新最新发布会动态。

√新闻线索:纳含TMT业内热点事件、重要资讯。

√自媒体专栏:直接推荐进行投稿,第一时间审核发表。

√ TMT行业自媒体群:TMT行业自媒体交流沟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