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单位换算怎么计算呀(物理中的重量单位都有哪些?)

物理中的重量单位都有哪些?

在国际单位制中重量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1牛大约是两个鸡蛋所受到的重力,重力也叫重量,一般说来一个中学生所受到的重量约是500N,一个成年男子所受到重力约为600N至700N。个别男子可以达到900N,甚至更重。

物理学中的单位怎么转换???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量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国际符号长度米metrem质量千克(公斤)KilometreKg时间 秒 SecondS电流强度安培Ampere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elvinK物质的量摩尔Mole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andelaCd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量国际制单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国际代号平面角弧度radianrad立体角球面度steradiansr表示倍数或分数的词冠国际符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因数国际符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因数D分deci10-1da十deca10C厘centi10-2h百hecto102M毫mili10-3k千kilo103M微micro10-6M兆Mega106N纳nano10-9G吉giga109P皮pico10-12T太tera1012F非femto10-15P拍peta1015A阿atto10-18E艾exa1018

物理中单位换算的公式是什么样的?

顺序是这样:公式单位

质量和密度:

P=M/V如果密度是Kg/M3那么质量已KG为单位体积用立方米如果密度用g/cm3那么质量用g体积用立方厘米

力学:

重力:G=mg牛N千克Kg10牛每千克10N/Kg

压强:P=F/S帕斯卡P牛N立方米M^3

p=pgh帕斯卡P千克每立方米Kg/M^3米M

浮力:F=pgv

功:w=FS

功率:P=FVP=W/t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GH/FS=G/FN

(单位都是那些不写了)

电学:

欧姆定律:

I=U/R

U=IR

R=U/I

电功率:

Q=i^2Rt

Q=u^2/Rt

Q=UIT

w-i^2Rt

w=UIT

w=U^2/Rt

w=Pt

P=w/t

P=UI

P=u^2/R

p=I^2R

换算规律:

长度,质量

1kg=1*10^3g

1g=1*10^-3kg(米和千米的换算一样不说了)

体积:

1CM^3=1*10^-6M^3(1立方厘米=1乘以10的负六次方立方米)

1立方米=1乘以10的六次方立方厘米

初中物理如何才能简单的记住单位换算,各种单位都是多来自

要想简单记住单位换算,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长度,质量,时间为基础,km.***.cm.mm.μm.nm长度的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厘米=10^6平方毫米体积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速度1m/s=1m/1s=0.001km/(1/3600h)=3.6km/h时间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3600秒质量1千克=1000g=10^6毫克密度1g/cm^3=10^3Kg/m^3电压1V=1000mV电流1A=1000mA我只列出较常见的换算,不清楚再追问一般情况下,你都把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计算,不会出错的,当然,在有的情况下可以不换算,那是在你熟练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的,换算成国际单位不会出错的,...关键的地方,我以为不能死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

《力学单位制》教案物理必修一

在验证性试验与探究性实验平衡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地把探究价值较高的演示实验改编为探究性实验。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力学单位制》教案物理必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教学难点:

在力学中我们选定长度、质量、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单位制.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1掌尺相当于7.62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8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

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9m到0.355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之间、一个***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

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min左右.然后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巩固补充学生掌握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回答刚才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生1: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生2:力学中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和秒.

师: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生1: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生2:我们学过的导出单位很多,比如加速度的单位m/s2,它可以根据公式a=△v/t来进行推导.密度的单位是kg/m3,可以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进行推导.

师: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呢?

生:不是,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力的单位应该与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有关.1N=1kgom/s2.

师: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大家设计一个表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国际计量***会在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例)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1.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0kg,在两个大小都是50N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外力作用下,3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3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2.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

A.密度B.米/秒巴牛顿D.加速度巳质量F.秒G.厘米H.长度I.时间J.千克

(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属于导出单位的是——o

答案:(1)ADEHI(2)EHI(3)FJBC

解析:要分清物理量和物理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说明:本题容易把物理量和单位制混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根据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第一,强调实验前预习的必要性。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理论知识,阅读实验教材,提出实验方案。第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步一步地指导。教师可以观察、巡视全班的实验过程,发现实验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其进行统一讲解。在试验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具体操作、数据采集、故障排除、误差分析等问题。第三,采用恰当的考核方法。教师可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更不能只做实验却不分析实验结果。

在验证性试验与探究性实验平衡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地把探究价值较高的演示实验改编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都可以改编成探究性实验,在探究性试验中可以使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以“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实验为例,教师大都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学生在座位上观察并自行总结规律。由于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难以亲自观察到现象,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也只是人云亦云。教师可以将此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学生的观察效果将会大大改善,学生自己动手调整透镜、光屏的距离,直接观察变化的过程,学习效果较好。教师可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为学生的知识探究提供条件,使其掌握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的科学方法。同时,实验教师要使课堂合理有序,既要使演示实验具有趣味性,又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另外,对于某些不方便改编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协同演示的方式进行实验,即教师在示范的同时由学生操作,并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教师运用多媒体虚拟技术,可将抽象、枯燥的物理概念、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帮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当出现某些实验需要展示装置的内部结构,某些实验反应快现象不清楚,某些实验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呈现,某些技术性实验难以清楚地表达技术要领等问题时,都可以用多媒体虚拟技术。例如,可以用多媒体来表达磁感线、电力线等抽象概念。有人认为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虽然简单方便、呈现的内容多,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兴趣点从多媒体多样的形式上转移到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明确观察目的,捕捉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减轻教师讲解的负担,还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实验体验,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正确地操作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进行科研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重新改进和设计实验。传统实验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是在乎是否得到了和教师、课本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重结果而轻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制订一般的教学计划,更要制订培育学生科研究方法的计划,有步骤、有规划地把科研方法教育渗透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科学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实验的探究性,组织学生全程参与,从材料准备、方法设计一直到观察结果、分析数据。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4]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改变实验条件或突出某因素的作用,降低其他因素的影响,训练学生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教师应有意对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强调,如比值归纳法、图像法、线性类比法等,让学生明白通过实验到底学到了什么,到底哪些知识能在实际中运用。例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需要把实验数据转换成图像,以直线斜率为重力加速度;在测量白炽灯功率消耗时,要有意引导学生使用图像法,明白截距的物理意义,通过曲线外推获得结果。

《力学单位制》教案物理必修一相关文章:

10-26|《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10-2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10-26|《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物理必修一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4《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物理必修一

怎样换算物理单位?

换算物理单位需要使用一些转换系数和基本单位。第一步是确定所要转换的量的基本单位,然后找出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系数,最后将所要转换的值乘以换算系数,得到转换后的值。

例如,将米换算为千米,需要使用转换系数1000。所以,1米=0.001千米,或者1千米=1000米。

另一个例子是将秒换算为小时,需要先将秒转换为分钟,再将分钟转换为小时。因为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所以1小时=3600秒。因此,要将秒换算为小时,需要将秒数除以3600,得到的结果就是小时数。

换算其他物理单位,也需要类似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转换单位时,需要保留适当的位数,以避免精度误差。

进入初中,初学物理,你需要知道的单位换算

你需要知道的单位换算

 

一、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及其进率

1.基本单位国际上规定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时间、质量、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其基本单位分别是

长度:米(m)

时间:秒(s)

质量:千克(kg)

电流:安培(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物质的量:摩尔(mol)

2.进率

国际上除规定一套基本单位外,为了方便使用,还规定除基本以外的其它单位。例如长度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同类的两个计量单位之间,若高级单位是低级单位的若干倍,那么这个数值就叫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

1km=103m

其中103就是从km到m的单位换算进率。

二、单位换算

1.概念:同一个物理量不同单位间进行的转换就是单位换算。

2.单位换算的方法:(1)口诀:同序乘以进率、反序除以进率。(2)说明:这里的“序”是指进率表中的两单位的前后顺序和待换算的二单位的前后顺序。若相同,为“同序”;相反,则为“反序”。(3)举例:例1.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1nm,合多少m?解析:因为1nm=10-9m (进率表中前后单位的顺序为:nm→m)

问题是:0.1nm=?m (待换算的单位前后顺序为:nm→m)

所以0.1nm=0.1×10-9m=1×10-10m(顺序相同,故乘以进率。注意:乘、除进率后,单位随之改变为目标单位)

即此分子的直径约为1×10-10m

例2. 正常人的心***每分钟(即60s)跳动的次数约为60~100次(本例取80次)。则按每分钟跳动80次计算,正常人的心***跳动一次的时间合多少ns?解析:正常人心***跳动一次的时间是:

即:正常人的心***跳动一次的时间合7.5×108ns

 

单位换算十篇

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标准单位。简称“法”,单位符号是F。基于国际单位系统,1法拉等于秒的四次方安培的平方每千克每平方米。其单位换算是:

1法拉等于1乘以10的六次方微法等于1000000微法;1微法等于1乘以10的三次方纳法;1微法等于1乘以10的六次方皮法等于1000000皮法。

(来源:文章屋网)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关键词:放射性含义关系

地球物理测井以其高效低耗、获得井中物理信息全面而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根据现行地质行业规范要求,所有施工钻孔均要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无测井资料的施工钻孔不予验收,特别是对煤田和水文钻孔要求极严。在查阅一些施工单位的测井资料时会发现,在放射性测井中各施工方使用的测井单位各不相同,有居里、贝可、伦琴、伽马、纳库/kg・小时、PA/kg、API等等。这些单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测井人员普遍感到比较繁杂,使用单位无法统一,如:同是自然伽玛测井,水文测井规范使用的单位是纳库/kg・小时,而煤田测井规范使用的单位是PA/kg。因此,搞清上述所列测井单位的含义及其相互换算关系,对于一个测井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1.核物理基础

1.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并沿闭合轨道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则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电荷的总数与核内质子的电荷总数相等,故整个原子呈电中性,不带电。

1.2放射性及放射性测井

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从1:1(氘)增至1:1.59(铀),原子核逐渐增大,当原子核过大或中子数过多时,原子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些射线,衰变成较轻的、新的、稳定的原子核,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岩石中常见的自然放射性元素有铀(U)、钍(Th)以及钾的放射性同位素钾(19K40)等。当元素的原子核受到人为的放射性射线轰击时,也可能发生放射性衰变,这种放射性称为人工放射性。利用人工放射性中的γ射线所进行的测井,即称为放射性测井。放射性元素发生核反应时所产生的辐射主要有3种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带正电的氦粒子流,它具有的能量为4-10MeV(百万电子伏特)。α射线的电离能力很强,但穿透能力很差。因此α射线不能用于测井。

β射线是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高速电子流,它具有的能量约为1MeV。β射线的电离能力不如α射线,但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因不能穿透测井仪器外壳,因此一般放射性测井不考虑β射线。

γ射线是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的波长非常短的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能量较高,但它的电离能力很弱,在射线与物质作用时所产生的二次电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会使周围介质的原子发生电离,放射性测井中研究的就是γ射线。

1.3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三种重要的形式,即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形成电子对。当量子的能量在0.5MeV到1.02MeV之间时,主要发生康普顿效应。在伽玛-伽玛测井中使用的γ源,所发射的γ量子的能量为0.5-2MeV左右,而一般岩石又主要由原子序数小于30的轻元素组成,故伽玛-伽玛测井所记录的结果,主要由康普顿效应来决定。

放射性测井单位与以下两个物理单位有着直接关系。

1、安培(A):电流强度单位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1A=1000mA=1×106μA=1×1012PA(皮安培)。

2、库仑(C):电量单位,当流过某曲面的电流1安培时,每秒钟所通过的电量定义为1库仑。即:

放射性强度又称放射性活度,即通常使用的放射源的强度。放射性强度的国际单位制(SI)是用贝柯勒尔(becquerel)表示,简称贝可,是指1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符号为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指在1秒钟内发生3.7×1010次核衰变,为一居里(curie),符号为Ci。即:

居里(curie)与贝可(becquerel)的换算关系:

表示的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的放射性强度。最常用的单位是:克镭当量/克:即在一克岩石中含有相当于一克镭的放射性物质则定义为一克镭当量/克(1molRa/g)。所以“克镭当量/克”单位就等于每克物质的放射性强度为一居里。浓度单位也可用百分数(%)来表示。

放射性剂量是指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中所吸收的能量。

放射线能使物质的中性原子或分子形成正负离子,即所说的电离,这种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诱生离子的粒子的辐射,称作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通常是α射线和β射线,间接电离辐射是γ射线,还伴随其他射线。电离辐射传递给被照射物质的平均能量,称为吸收剂量。其国际单位是戈瑞(Gy),一戈端表示一千克物质吸收一焦耳的辐射能量时的吸收剂量。1戈端(Gy)=1焦耳(J)/千克(kg),专用单位是拉德(rad),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戈瑞=1焦耳/千克=100拉德=1希沃特(希佛)。

照射剂量是描述X射线或γ射线使空气产生电离能力的物理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在X射线或γ射线辐射后产生电离的电量。照射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C/Kg),专用单位是伦琴(R),即在温度0℃,压力760mmHg的1cm3空气中,生成正负电荷各一个静电单位的离子的伽玛射线的剂量为一伦琴(1R)。两者的换算关系是:

单位时间内受到的剂量便是剂量率。剂量率的单位为伦琴/小时(R/h)。

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吸收剂量率,单位是戈瑞/小时(Gy/h)。

照射量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就称为照射量率,其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秒,专用单位是伦琴/小时或微伦琴/小时。

放射性测井中所用的单位为照射率,其单位要小很多,水文测井使用的单位是纳库(n・c)/kg・小时,而煤田测井使用的单位是皮安培(PA)/kg。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照射量率表示伽马射线强度,即借用微伦琴/小时作辐射强度单位。即1微伦琴/小时=1伽马(γ),但不要误以为照射量率和辐射强度是同一概念,只是借用。

在***休斯敦大学建立的刻度井(称为标准刻度井),井内装有三种不同的均匀放射性地层,上面为低放射性的用来屏蔽宇宙射线,中间为高放射性的(混有12ppm的U、24ppm的Th和4%的K相当于北美大陆中部地区页岩的放射性平均值的2倍)底部是一层低放射性的,在高低放射性地层的模拟地层中,仪器分别测得不同的计数率(脉冲/每秒)以计数差值的1/200定义为一个API单位,该刻度是使北美大陆中部地区普通泥岩的读数大约为100API单位。

(1)居里(curie)与贝可(becquerel)的换算关系:

(2)戈端(Gy)与焦耳(J)/千克、拉德(rad)的换算关系:

(3)照射量库仑/千克(C/Kg)与伦琴(R)的换算关系:

(4)照射量率国际单位库仑/千克・秒,与专用单位微伦琴/小时的换算关系:

(5)电量单位库仑(C)与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的换算关系:

1库仑(C)=1安培・秒(A・S)(量纲:IT)

(6)水文测井使用的纳库(n・C)/Kg・小时与煤田测井使用的皮安培(PA)/kg的换算关系:

1纳库(n・C)/kg・秒=1000皮安培(PA)/kg。即:

(7)伽马(γ)与皮安培(PA)/kg、纳库(n・C)/kg・小时的换算关系:根据上面提到的1伦琴(R)=2.58×10-4库仑(C)/千克(Kg),1微伦琴/小时=1伽马(γ),则有:

又因为36纳库(n・C)/kg・小时=10皮安培(PA)/kg,所以计算出:

由于放射性测井使用的物理量的单位较多,其间换算关系也较复杂,在具体工作中极易产生错误,最终影响测井数据的质量。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对测井单位的概念及其相互换算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供广大测井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参考文献:

2、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

3、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1米每秒等于3、6千米每小时;

1升啤酒等于2斤多一点,1升水=2斤,啤酒密度比水高,1升啤酒=2斤多一点。啤酒根据原麦汁糖度和酒精度,密度会有些许不同。含酒精之后,10度的啤酒密度在1、005-1、010左右。

单位换算,是指同一性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换算。常用的单位换算有长度单位换算、重量(质量)单位换算、压力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电容单位换算等。

(来源:文章屋网)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1平方米=100dm2(100平方分米)=10000cm2(10000平方厘米)=1000000mm2(1000000平方毫米)=0.0001公顷=0.000001km2(0.000001平方公里)=0.01公亩=0.0002471054英亩=0.0000003861平方英里=10.763910417平方英尺=0.0015亩。

单位换算就是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后将他们之间的进位和单位一起平方。例如1m=10dm;1平方米=10dm×10dm=100dm2。其余的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换算方法换算得出。

实际应用1、可用于生活中买平面的各种物品的计量。包括买房,买瓷砖的计量等。

2、可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科目应用题的单位。

15kg是15公斤;KG是公斤的符号表示,为国际基本质量单位;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包括***在内的各成员国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由常数定义。

斤是***的一个单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法律明确规定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质量等于重量,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

单位换算,指同一性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换算;常用的单位换算有长度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等;不同***使用的重量单位也可能不同。

(来源:文章屋网)

一、正确套用消耗量定额

同样的分项工程可以套用不同的专业消耗量定额。同样是挖土方,房屋建筑工程应套用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水坝工程应套用水利工程消耗量定额,公路工程则应套用公路工程消耗量定额,工业厂区道路应套用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而不应套用市政道路工程或公路工程消耗量定额。如在某污水处理厂标底预算审计时发现,该污水处理厂应整体套用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而招标公司套用了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整体项目错套了定额,标底预算多计造价1000多万元。

(二)根据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要求计算工程量

同一专业内消耗量定额套用时每一分项工程都可以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工程量,但计算的工程量必须根据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规定的单位要求计算。如消耗量定额规定的工程量单位是立方米,就要以立方米计算,不能以平方米或米为单位计算工程量,否则就不能正确套用定额。如在某安置楼工程决算审计中,该项目地下室顶板设计为岩棉板保温,工程量清单单位为平方米,消耗量定额9-52岩棉板子目单位是10立方米,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以顶板的面积作为岩棉板消耗量工程量进行计算,造成分项工程多计造价40多万元。

选择定额时要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工程做法与工程量清单项目要求的工作内容确定所要套用消耗量定额。设计施工工艺及工程做法与清单项目要求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时,可以直接套用与其匹配的消耗量定额;工艺完全不一致又比较相近的也可以直接套用,否则就不能直接套用。在某城墙维修保护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城墙砌砖设计为混合砂浆包砌,建设单位在编制结算时城墙砖砌筑套用了2001年《全统修缮定额古建工程陕西省价目表》2-115子目砌干摆墙面大城砖,该预算子目的单位是平方米,城墙砖砌筑设计厚度80厘米,应该套用预算子目单位是立方米的砌砖定额;设计施工工艺为砂浆砌筑,综合设计施工工艺和工程量单位应该套用2-135糙砌砖墙定额。城墙砖砌筑施工工艺与干摆砖墙大城砖施工工艺完全不同,干摆砖墙砌筑施工工艺要求对每块砖加工五个面,然后再进行砌筑。经过现场查验,该城墙维修保护工程城墙砖砌筑与普通楼房砖墙砌筑工艺一样。砌筑糙砌砖墙定额工日为1立方米1.16个工日,砌40厘米厚干摆砖墙大城砖2.5平方米为1立方米,1立方米砖墙以14.825个工日计算,多计算了人工费,该城墙维修保护工程砖墙砌筑分项工程多计工程造价1000多万元。除上述套用消耗量定额出现的错误,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消耗量定额套用易出错,审计人员在审计中要仔细甄别正确套用。

定额是规范性文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工程项目,有的工程项目有完整的消耗量定额与其匹配,这类工程项目可以直接套用规定的消耗量定额,有的工程项目没有与其匹配的消耗量定额,有相近的消耗量定额子目但也不能直接套用,这时就要换算调整现有的消耗量定额子目然后套用。换算调整现有消耗量定额子目,一定要正确理解原消耗量定额的人工工日、材料规格、机械台班含量。调整一项施工工艺就要将这项工艺所涉及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都调整,不能只调整换算其中的一项,否则不能正确换算调整消耗量定额。如在某职业技术学院桩基预算审计时,该学院桩基设计为振动水冲砂桩,消耗量定额中没有该项子目,有相似的2-66灌砂石桩,可以通过调整换算2-66灌砂石桩消耗量定额子目进行套用。建设单位在换算该定额子目时,去掉了2-66灌砂石桩定额子目中的砂石材料费,而未调整换算2-66灌砂石桩定额子目中砂石运进桩内的人工费,该项工程多计预算造价1000多万元。

工程项目所遇到的地理环境大部分不相同,计量地基造价时没有与其匹配的消耗量定额,也不能通过调整换算相近消耗量定额套用。例如沙漠边缘地质地貌多为沙丘,大多工程项目地基设计为水坠砂地基,***颁布的消耗量定额中没有该项子目,不能通过调整换算相近消耗量定额子目套用,为了适应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在审计中就要通过测算及时补充机械水坠砂消耗量定额。

关键词:企业高职院校转换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一、转换企业报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会计制度本身的问题对转换表质量的影响

(1)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方面。高校现行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是不计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长久以来,使得高职学院的固定资产价值背离问题严重,也使得转换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指标不能反映高职学校的资产和净资产水平。

(2)成本核算方面。由于教育成本中不包括折旧费用,使得转换表中的成本核算不完整。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能划分出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所以不能提供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

(3)收付实现制会计本身的*限性。学费、住宿费等收入的确认仍沿袭之前的收付实现制,高校收入与支出没能严格遵循配比原则,不仅影响到高校的成本效益核算,也造成了转换的企业表中的资产不实。

(4)高校本身办学性质的影响。高校本身的办学性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标准与企业以利润为重要指标的考核标准不同。

2.企业所属事业单位财务报表项目转换参考格式方面的问题

(1)资产负债表项目转换对应表需改进。按照企业所属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项目转换对应表的要求,事业单位报表结余分配科目并入企业表的未分配利润中去。通过学习新公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们知道只有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才会产生结余分配问题,也就是说只有这部分资金应该对应转换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而将财政专项结余资金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是不够严谨的。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转换对应表需改进。按现有的参考格式要求填报,即事业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对应企业报表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高校的财政补助收入包括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众所周知,高校普遍存在项目经费结余,这样这部分结余的项目经费会以净利润的形式在转换的利润表中体现。

(3)会计科目转换对应表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会计科目转换对应表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事业单位新增的会计科目没有补充进去。

二、关于做好高校财务报表转换企业报表的几点建议

1.加快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步伐,对企业所属高校适度扩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1)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对于固定资产,建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减值准备核算。将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从而反映出单位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数额以及偿债能力。从而使转换表的固定资产数额更加真实、可信,偿债能力得到更好体现。

(2)引入权责发生制。为了更真实地反映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情况,应该在确认学费、住宿费收入的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具体做法是每年年末,根据学生缴费系统的查询结果,将学生欠费情况进行反映,具体账务处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学费”,“住宿费”科目,贷记“应缴非税收入”。这样有助于确保学校债权的安全与完整。

2.对企业所属事业单位财务报表项目转换参考格式进行完善和改进

(1)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未分配利润,企业有较大的自。而高校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使用没有自。故事业单位的财政性结余资金放到转换表盈余公积中去更为合适。

(2)对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转换对应表进行修改。建议只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基本经费收入和项目经费收入中当年已执行部分转换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这样将避免了财政结余资金以利润的形式在转换的利润表中体现的问题。

(3)最后建议对会计科目转换对应表中的事业单位科目进行适当改进。建议增加的会计科目是“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会计科目。

参考文献:

时间:2023-04-1020:00:34版权声明举报文章-->

时间:2023-04-1020:00:34 阅读:0

推荐度:

单位单位会计单位*建单位内部审计单位创建单位剖析材料单位名录库单位员工单位工会论文单位工作总结权力道德权利冲突权力腐败权力公开

事业单位薪酬管理问题探究2022-12-2809:13:41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工作探析2022-12-2709:18:38

科研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管理研究2022-12-2608:52:19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2022-11-3016:21:59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措施2022-11-0115:20:52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2022-10-2410:38:54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2

主管:***轻工业联合会

级别: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7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7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1

物理:单位换算

1t=1000kg1m=100cm1m2=100cm21m3=1000cm3方法啊,,平时积累,貌似这个都是小学六年级的题吧!我Q:449308427,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单位换算

摘要:文章介绍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涉及的一些常见单位,归纳总结单位换算的方法,解决学生在单位换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单位;单位换算;初中物理;运算能力

单位换算在初中物理计算题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了解初中物理学中常见的单位,知道常见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单位换算运算能力,对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单位运算问题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整体工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结果错误。单位换算作为其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它的准确性影响着整个物理计算过程的进行。

第一幅图中学生误将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混为一谈,导致运算过程错误。第二幅图中学生对于科学计数法的应用不够熟练。

二、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单位介绍

测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作单位。物理学中的单位分为国际单位(SI)和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是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在物理学中有7个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单位米(m)、时间单位秒(s)、质量单位千克(kg)、电流单位安培(A)、热力学单位开尔文(K)、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会用到的基本单位只有长度单位米(m)、时间单位秒(s)、质量单位千克(kg)和电流单位安培(A)。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单位。通常导出单位具有专门的名称和符号。比如,速度的单位就是由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和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通过公式v=s/t推导出来的,名称是米每秒,符号(m/s)。

三、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单位换算方法

(一)常见单位换算方法

1.长度单位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

2.时间单位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3.速度单位

4.体积与容积单位

1m3=103dm3 1dm3=103cm3 1L=103mL 1L=1dm3 1mL=1cm3

5.质量单位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6.密度单位

1kg/m3=10-3g/cm3  1g/cm3=103kg/m3

7.功率单位

1kW=103W  1W=103mW

8.电流与电压单位

1A=103mA 1mA=103μA 1kV=103V 1V=103mV

9.电阻与电能单位

1MΩ=103kΩ 1kΩ=103Ω 1kW·h=3.6×106J

(二)换算方法总结

1.分离数值和单位;

2.弄清待换算单位和目标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

3.通过计算、化简得到目标单位的数值;

例1:4.5m=     μm

首先分离数值和单位,4.5为数值、m为单位;待换算单位m和目标单位μm之间的换算进率是106;通过计算、化简得到目标单位的数值,4.5m=4.5x106μm.

四、单位换算在计算题中的应用实例

从上面例题可以看出,单位换算在物理计算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单位、知道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掌握单位换算的步骤和方法对初中物理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认真审题,在读题的过程中圈出关键词,将文字语言转换为物理语言,还要注意将题目中的常用单位换算至国际单位。

2.根据问题选用合适的公式。

3.写出相应的变形公式标注角标

4.将数据和单位一起带入公式进行运算化简(先算单位,再算数量级,最后计算系数)

5.按照题目要求整理结果

6.得出所求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并作答。

五、结束语

我们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教学的长期性,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不断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单位换算的过程和方法牢固的掌握在手里,从而不因单位换算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