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余额宝怎么样(现在余额来自宝怎么样)

现在余额来自宝怎么样

目前仍然是一种收益较高,比较安全的投资选择方式。余额宝收益情况:余额宝是淘宝推出的现金现财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一种货币基金投资,是天弘基金增利宝进行运作。货币基金的运作,每天的收益率是不同的,从2013年6月余额宝运作开始收益率均一直高于6%,高的时候达到7%以上。2014年1-2月份,年化收益一般在6.2%-6.7%之间。平均万元日收益平均1.65。2月下旬收益下降,万元一天收益为1.6左右。3月2日收益下降到6%以下。近七天的收益情况:3月21日1.4787,年收益率5.5350%3月22日1.4638,年收益率5.5260%3月23日1.4636,年收益率5.5160%3月24日1.4542,年收益率5.5110%3月25日1.4460,年收益率5.4960%3月26日1.4353,年收益率5.4720%3月27日1.4273,年收益率5.4450%近段时间在下降,但还是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也不可以出现负值。

发现了一个3.5%的「余额宝」|支付宝新品测评

 ?点击 “简七读财”,后台回复“礼包”

晚上好,我是简七投研组的小天,热衷于测评各类稳健低风险的投资品。

 

前些日子,下班刚到家,我太太就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支付宝上发现一个3.5%的「余额宝」,是不是很厉害?”

 

怎么可能?!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很久没有超过3%了,可别被坑了。

 

 

(图片来源:支付宝APP)

 

里面有不少产品,看上去还真的很像余额宝,收益也不错。

 

 

这些产品是什么呢?可以替代余额宝吗?

 

今天我来详细聊一聊。

 

(温馨提示:提及产品均无利益相关,市场有风险,请把投资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01 

它可以替代余额宝吗?

 

仔细研究了一下,我发现它们其实只能算是“远房亲戚”。哪里不一样呢?

 

存过余额宝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余额宝是每天给咱们发收益的。

 

比如存个1万,每天发个6毛钱。

 

虽然不多,但我存了这些年来,没见过哪天亏钱。

 

但看看这些「新宝宝」的业绩,可就有些波折了。

 

从图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款产品,其实短时间内会出现小幅亏***。

 

(曲线斜向上,说明产品是赚钱的。而如果弯折向下,说明有短时间的亏***)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平时,咱们把钱放在余额宝里,不论什么时候需要用钱,都可以及时取出。不会有手续费,还是很方便的。

 

但你可别被「灵活申赎」这几个字给忽悠了,我仔细看了下买卖规则:

 

如果买入这些「新宝宝」,没到7天就取出的话,会收取1.5%的手续费。

 

也就是说,取10000元的话,150元“平白无故”就没了。

 

30天内要取的话,也要收0.1%。

 

 

说白了,不能像余额宝一样,做到无***耗随意存取。

 

当然,不同产品之间,规则上会有一些细微区别。

 

但7天内取钱这1.5%的手续费,基本跑不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收益波动,还是赎回规则上,它和余额宝还是不太一样的。

02 

这类产品值得买吗?

 

那么,这些产品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把页面往下滑,在基金档案中,就能找到答案。

 

 

原来,它们是短期纯债基金。

 

只不过,产品发行和管理人不是咱们熟知的基金公司,而是证券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

 

从投资方向来看,和基金公司发行的短债基金,是一致的——

 

专门投资债券,不参与股票市场,力求获得稳健的收益。

整体来说,有两点挺值得肯定的。

 

1、它们的收益率,在短期投资品中,还算不错。

 

余额宝们的收益,最近这两年基本年化2%-3%。

 

现在好一些的现金管理产品,像招商银行的朝朝宝。收益大约年化3%左右。

 

但从最近的新闻来看,它们未来的收益可能也会下降。

*现金管理类规范文件近期即将落地,届时银行货币理财的投资范围将受限,收益或许会下滑。

 

考虑到这个因素,短期纯债基金年化平均3-4%的话,还是能让我们多赚一点。

2)波动控制得还不错

 

稳健配置的产品,我会特别关注一个数值: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就是过去一段时间出现的最大亏***幅度,用来观察产品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数值越接近0,越稳定。

 

咱们点进基金分析指标,就能找到:

券商理财专区里的几款产品,过去一年的数据是0.1%-0.4%。

 

换句话说,过去一年买10000元,最多亏10-40元。

 

 

我特地去翻了一下,基金公司发行的短债基金平均数据,是0.94%,高出不少。(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数据上看,券商理财专区里这几款,是更稳的。

所以,如果有1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用不到的钱,

 

除了余额宝以外,还可以考虑这类短债基金,来增强收益。

 

当然还是要提醒一下,要关注这类基金的赎回规则,尽量避免手续费的***失。

03 

一些小启发

这两年,很多朋友会发现,管理短期资金是越来越难了。

 

余额宝收益越来越低,创新型银行存款也逐渐消失。

 

大家都在忙着寻找替代品。

不过,支付宝上「新宝宝」们的出现,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1、新产品正在出现,且慢慢往公募基金靠拢

 

保本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各类机构,比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在发行新的理财产品。

 

比如这一次,证券公司做了基金公司的新对手,发行了基金产品。

 

展示更透明,拥抱波动,会是理财产品的大势。

 

咱们多学习、多尝试新的产品,打理手上的资金会更加轻松自如。

2、产品更加多样化

 

产品更加丰富,是一把双刃剑。

 

选择多了固然是好事儿,但对我们来说,选择难度也在提升。

 

平时买入一个产品之前,还是要多维度考察。

比如今天测评的这些产品,可不能因为灵活申赎,就把它们直接当成余额宝来买。

 

有没有赎回费、短期波动、甚至到账速度等等,都应该是咱们考量活期理财的维度。

好啦,有关支付宝上的一个最新产品变动,我就给大家测评到这儿。

 

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右下角点个「在看」~

 

之后会给大家测评更多的稳健理财,记得关注喔~

 

文/ 小天

图片/ 简七·豆

近期余额宝利息狂降还能继续用吗?

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如存银行,利息反而高一点。

最近这段时间,余额宝的利息收益越来越低,今天已经不到4%了,1万块钱一天大概只能有4毛钱的收益。这么低的收益其实还不如存在银行,当然用是可以继续用的,只是收益率太低。存银行可能会高一点。

现在零钱放余额宝怎除室培样样

你好。余额宝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4.16%,高于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各大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是3.80%。余额宝按日结算,可以随时取钱,两个小时之内到账,方便灵活,快捷安全。可以把钱放到余额宝里面。

不愧是余额宝!天弘余额宝规模环比降19%,用户数却新增2000万!

近日,余额宝接入的多只货币市场基金陆续发布半年报。天弘基金今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一直在主动压降规模的天弘余额宝最新规模为7808亿元,环比一季度降幅达19%。但是,其最新的持有户数却增加了2194万。天弘非货币类基金规模目前已超20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6.48%。

今年以来,股市、权益基金行情犹如过山车,引发一波波“市场哀嚎”。而余额宝作为初代“国民理财神器”,凭借收益稳健、安全、灵活的特点,依然是小白用户理财入门的首选。有网友调侃,无论股市、基金如何波动,余额宝才是真正穿越牛熊的“神器”。

作为货币基金,余额宝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等安全、流动性高的短期货币市场工具。余额宝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余额宝用户的户均持有金额为5000元左右。由于用户极度分散,也让余额宝整体拥有了极强的稳定性。

天弘基金半年报此次披露的数据则表明,余额宝小额、分散的特点愈发明显,整体流动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升级。

余额宝自2018年5月起开始面向基金行业开放,目前已陆续接入29只货币基金。为使余额宝整体更加稳定,过去两年余额宝方面一直在主动压降天弘余额宝的规模,将更多用户需求引导到中欧基金、华夏基金等其他20多家基金公司。

除了货币基金外,***公募基金的“蛋糕”也越做越大。截至7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23.5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底增长1.6倍,从全球第九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

8月30日,证监会**易会满在***证券投资基金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评价道:基金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规模体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基金业人士认为,2020年以来的权益基金大热行情,也分流了一部分货币基金的客户,很多基金公司也将更多精力放到了权益类基金的开发和推广上。天弘半年报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天弘基金非货币类基金规模目前已超20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6.48%,与2018年底相比,增幅更是达到556%。目前,天弘权益指数基金数量超42只,涵盖宽基指数、行业及主题指数等,产品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99%。

但货币基金收益稳定、低门槛、支取灵活的优势依旧无法替代。自2013年诞生起,余额宝上线已经8年。作为一款成熟度极高的产品,余额宝也成为每一代年轻投资者的“第一款理财产品”。余额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95后在余额宝里的攒钱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8%,其他群体则为4.6%。由此可窥见,95后通过余额宝攒钱金额同比增速是其他群体的8倍。(CIS)

三个月***失2000多亿,余额宝“挺不住”了?还能往里存钱吗?

关键是现在余额宝提现,每天只能提一万,很烦人,着急用钱,取不出来

余额宝还安全吗用不用把钱取出来?

不用,目前安全,余额宝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和影响,放余额宝里还是很安全的。我个人也有放余额宝一些资产,***只是加强了对这些平台的监管手段,如果有大的变动和风向要第一时间把钱提取出来。

升级余额宝现在的来自收益怎么样?

你好。余额宝升级后。相当于你把余额宝里面的钱取出来。然后又重新存入余额宝。所以三天后才会有收益。支付宝为了余额宝用户升级后产生的财产***失。给每给升级后的余额宝用户发放了一个红包。这个红包的大小和你在余额宝的存款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余额宝存这钱多,红包就大一些。存钱少的话,红包就会小一些。如果是工作日升级的话。第二天就会有收益。第三天界面上就会显示收益了。

为什么我不推荐买余额宝 - 知乎

在知乎写文章,被***的最密集的两次,都是“宝粉”,一次是钱宝的,一次是余额宝的。

随着最近半年,各种监管政策趋严,加上余额宝自己不断提高门槛,以控制流动性风险,余额宝的使用难度已经越来越高。

本篇文章争议较大,貌似在知乎说余额宝不好**不正确。当然,的确囿于篇幅,原文部分逻辑跳跃较多,根据大家提出的反对意见,特此补充下,供大家参考。也特别声明,本文(包括我在知乎和公众号上的所有文章)从未推荐过任何具体金融产品,更谈不上什么黑,无非从理财师专业眼光,从客户利益最大化角度,客观分析而已。

我们判断一件事,仅从自身感受出发,往往容易因为个人的特殊性,出现选择性偏差。不否认很多人买余额宝是为了方便,不是为了收益。但数据是否也支持这个观点呢?

而在15年和16年的收益下滑期,余额宝规模增长相对暴涨期,非常缓慢,部分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如果大家买余额宝只是为了方便,不在乎收益,为何规模暴增和收益率上涨有如此的相关性?

金融大部分时候都体现了28定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如有兴趣看下各家P2P平台年报,都会发现20%投资人投资了80%的金额,28效应显著。

余额宝也很难免俗,老南在咨询工作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高净值客人也把大额闲散资金投入余额宝,原因是不了解其他货币基金,同时认为余额宝收益在活期中很高。这也是余额宝要限制个人25万可投资上限的原因。只是很可惜余额宝年报并不公布“区间投资金额”人数,我们无法通过数据验证。

所以,老南不妨大胆假设,等这轮资金荒退潮,余额宝收益降低到3%以下,我们再看看他的规模。

这句话两年前是对的,但如今并不见得。随着微信支付、京东等的崛起,支付宝的场景已在大幅缩小。毕竟相对支付宝4.5亿用户,微信可是有6亿的用户。

老南曾看到某三甲公立医院的数据,去年开始微信支付金额就已经超越了支付宝,包括京东的交易量也在快速攀升。可是,这些场景都无法使用“余额宝份额支付”。

更麻烦的是,余额宝提现、银行卡转账等,均需要收取1‰的提现费(转网商银行可节省但太繁琐)。一年提几次现,能轻松消灭一个季度的收益。

这些都使得,用余额宝作为现金管理工具时,在跨平台支付的场景下,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操作繁琐度,都越来越高。

更关键的是,不少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在客户体验上这两年进步非常快,只是因为一没流量二没宣传,大部分人压根没体验过而已。

老南自己就用某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主要账户,对接淘宝、微信、京东等平台的交易,客户体验完全不输余额宝,更关键没提现费啊。

互联网就怕诛心。大部分这么说的,完全没认真看原文。老南提到挤兑,只是说明流动性风险对余额宝的致命危害,导致其不得不牺牲收益率,极力避免挤兑风险的爆发。

而且,原文明确提到,央行文件,包括天弘高管采访时,都明确提到了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说流动性风险不存在肯定是不客观的,另一方面老南也反复提及,天弘通过牺牲收益,极力避免流动性风险,真正挤兑爆发概率是很低的。

至于拿货币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和银行挤兑比较,推荐搜索下“巴塞尔协议”了解下。货币基金这方面比起银行,如同模型飞机和航空飞机的差别。

最近关于网红货币基金“余额宝”,有两个新闻很火。一是五月底,天弘基金公告余额宝个人最高持有额度调整为25万元,二是刚发布的余额宝半年报,显示余额宝基金总额1.4万亿,直***中行存款。

对于这两条新闻,网上照例各种阴谋论,和情绪化的银行崩溃论,响应者也不少,如:

老南看到这些,又手捂菊花,笑而不语。今天从专业角度,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说说为何不推荐余额宝。

在开始之前,老南还是要客观赞扬下余额宝的历史正面意义。老南在券商工作期间,从04年起就觉得货币基金是好东西,也推荐不少朋友购买。结果直到13年余额宝闪亮登场之前,货币基金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实际上,余额宝的实时赎回(T+0),和1元起申购,并不是首创。如实时赎回是富国天时货币基金提前余额宝三个月先推出的。

但阿里巨大互联网流量优势,以及淘宝支付的互联网场景,的确在过去4年,不但捧出了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更如一条鲢鱼,激活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进步。

下图是过去三年余额宝在全体货币基金中的收益排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过去三年,余额宝在同类货币基金中的收益率排名,从39%,到51%,到去年底的67%,收益排名在快速下滑。

是不是觉得很惊讶,万人追逐的网红理财产品,居然三年不到,已经从好学生快退步成差生了。

写到这里老南不禁感叹,如今余额宝1.4万亿规模的现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互联网不但没有改善金融信息不平等,反而将渠道为王发挥到极致。一个收益排名靠后的货币基金居然卖成了全球第一。

这个问题,可以参见2016年06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对天弘基金的采访,有几段老南复制粘贴过来:

所谓防止挤兑,你可以理解为,余额宝理财端的钱每天24小时均可买入,每天24小时也均可赎回。但货币基金的底层资产,是“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短期债券、高信用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等,到期日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这些资产仅在工作日的交易时间可以交易,而且到期日前提前卖出,可能还会有***失。

这就意味着,极端情况下,万一某个周末,余额宝账上的现金被取光了,就会出现兑付困难,并进而引发挤兑。

我们看下面这个表格,数据分别来源于余额宝年报,以及老南常用的某只货币基金。

数据来源:基金官网公告

所谓的“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即货币基金购买的债券、票据、同业存单等平均到期日。到期日越长意味着收益越高(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

考虑到余额宝和老南买的这只,上市首年数据会有误差,从第二年看,差别非常明显。余额宝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持续缩短,这也应征了其收益率为何持续下降。而老南买的这只,平均收益期一直比较稳定,且远高于余额宝。

这两只产品近两年收益率比较,充分体现了上述事实。

以改革者、挑战者自居的余额宝,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在万众的欢呼声中,巨大的规模已经步履蹒跚,不得不不断降低收益率,提高购买门槛。在这个死循环下,余额宝有一天,这个巨无霸,终究将变成他希望打败的那个怪物。

也正因为此,央行早在2014年,就在《***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提出,货币市场基金存在类似存款挤兑的风险,在极端市场情况下可能出现大量赎回,形成对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冲击。

实际上,在2016年底,就出现过货币基金大额赎回潮,55只基金(货币基金为主)在去年四季度的赎回比例超过90%,其中7只基金净四舍五入调整后的赎回比例为100%,北京某大型公募被传旗下货币基金单日遭遇600亿元赎回。

微信公众号:石榴询财shiliulicaishi

我举办过的LIVE:

余额宝最近怎么样?还值得买吗?

感觉迈锐宝的车越来越耐看了,不知道二手的是否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