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概念股有哪些(食品十大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梳理一览)

食品十大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梳理一览

早盘讯息,食品概念报涨,劲仔食品(11.330,6.285)领涨,绝味食品、天润乳业、全聚德、金龙鱼等跟涨。下面是《本站趋势选股系统》为您整理的食品概念股的详细信息。

一、十大食品概念股一览

一、十大食品概念股一览

食品概念股有海天味业、金龙鱼、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安井食品、绝味食品、汤臣倍健、中炬高新、洽洽食品、九州通等80家上市公司。

海天味业(603288):公司从事调味品。

金龙鱼(300999):公司主营业务为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伊利股份(600887):公司从事乳制品。

双汇发展(000895):公司主要从事屠宰和肉类加工。

安井食品(603345):公司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绝味食品(603517):公司业务有休闲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汤臣倍健(300146):公司主要从事膳食补充剂。

中炬高新(600872):公司从事调味食品、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开发管理及汽车配件等。

洽洽食品(002557):公司业务有休闲食品。

九州通(600998):公司主营业务为*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批发、零售连锁。

《本站趋势选股系统》数据整理,食品龙头股有涪陵榨菜、加加食品、益盛*业。

涪陵榨菜:龙头

2022年第二季度涪陵榨菜公司主营为榨菜、泡菜、萝卜等,收入为12.36亿元、1.05亿元、5554.18万元,占比为86.96%%、7.39%%、3.91%%。

加加食品:龙头

2022年第二季度加加食品公司主营为酱油类、食用植物油、食醋类等,收入为4.45亿元、2.51亿元、4621.14万元,占比为47.22%%、26.6%%、4.9%%。

益盛*业:龙头

2022年第二季度益盛*业公司主营为胶囊类产品、针剂类产品、化妆品等,收入为2.11亿元、1.26亿元、3814.05万元,占比为49.25%%、29.41%%、8.9%%。

1、海天味业(603288):11月4日盘中消息,海天味业今年来涨幅下跌-59.75%,最新报66.980元,成交额9876.94万元。海天味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12.74亿,同比-5.99%;每股收益为0.28元。

2、金龙鱼(300999):11月4日早盘消息,金龙鱼最新报39.920元,涨3.6%。成交量157.91万手,总市值为2164.3亿元。金龙鱼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683.57亿元,同比增长14.89%,归母净利润3.77亿,同比-46.93%;每股收益为0.07元。

3、伊利股份(600887):11月4日早盘消息,伊利股份5日内股价上涨2.85%,截至11时01分,该股报27.150元,涨2.82%,总市值为1737.42亿元。伊利股份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303.98亿元,同比增长6.66%,归母净利润19.29亿,同比-26.46%;每股收益为0.3元。

4、双汇发展(000895):双汇发展11月4日股价,截至11时01分,该股涨1.8%,股价报24.030元,成交115万手,成交金额2766.44万元,换手率0.03%,最新A股总市值832.56亿元。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6.77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3.35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6.46%;毛利率15.6%,每股收益0.39元。

5、安井食品(603345):11月4日早盘最新消息,安井食品昨收157.29元,截至11时01分,该股涨1.72%报158.870元。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8.81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2.12%;毛利率19.6%,每股收益0.82元。

6、绝味食品(603517):绝味食品(603517)涨6.9%,报56.550元,成交额1.18亿元,换手率0.34%,振幅涨3.55%。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84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2.15%;毛利率23.58%,每股收益0.2元。

7、汤臣倍健(300146):11月4日早盘消息,汤臣倍健最新报价18.270元,涨0.38%,3日内股价上涨0.98%;今年来涨幅下跌-51.45%,市盈率为17.24。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39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34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4.09%;毛利率67.55%,每股收益0.25元。

8、中炬高新(600872):11月4日盘中消息,中炬高新开盘报30.65元,截至11时01分,该股涨5.91%,报31.500元,总市值为247.39亿元,PE为33.4。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04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2.66%;毛利率31.15%,每股收益0.14元。

9、洽洽食品(002557):洽洽食品最新报价47.700元,7日内股价上涨11.89%;今年来涨幅下跌-31.38%,市盈率为25.94。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05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76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5.76%;毛利率32.32%,每股收益0.58元。

10、九州通(600998):九州通11月4日股价,截至11时01分,该股跌0.4%,股价报12.540元,成交105.92万手,成交金额1332.47万元,换手率0.06%,最新A股总市值234.98亿元。九州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349.62亿元,同比增长16.11%,归母净利润4.7亿,同比101.86%;每股收益为0.24元。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速冻食品公司会计有哪些科目

你的速冻食品公司是生产速冻食品还是仅仅销售速冻食品?如果是生产或者生产销售算是工业企业。但是现在都不说会计制度,而是说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分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

速冻食品的种类有哪些啊?

速冻食品的类有水产速冻食品、农产速冻食品、畜产速冻食品、中式点心类和火锅调料类等类一、水产速冻食品1、包括:海虾,冻,速冻蟹肉棒,鱼,虾仁等一些海鲜类2、极大的保证了海鲜的肉质鲜嫩和新鲜程度,方便生活。二、农产速冻食品1、包括:冷冻青豆、胡萝卜、玉米,速冻西兰花、芦笋、青菜等各丰富的蔬菜类2、冷冻蔬果一采摘下很快就会在零下18℃下进行冷冻。在这个温度下,蔬果的呼吸作用几乎停滞,微生物也无法生长繁殖,理论上甚至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三、畜产速冻食品1、包括:速冻的猪肉、鸡肉等各肉类2、冷冻肉类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鲜肉低。不过论口感,冷冻肉的确会稍微差一些。因为如果长时间冷冻,肉会逐渐失水,吃起的口感也就没有那么嫩了。四、裹面油炸类1、包括:鸡块、可乐饼、鱿鱼排等一系列需要油炸后食用2、这类速冻食品,为了口味好,往往脂肪和盐都比较多,多吃可能不好,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五、火锅调料类1、包括:各鱼饺、鱼丸、贡丸等一系列下火锅吃的丸子2、极大的方便了生活,能够在家里就方便吃到火锅,类丰富,自己下火锅方便又简单,卫生也很安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速冻食品

卖断货!速冻食品这是要“逆风翻盘”?先过了食品安全关吧

疫情之下

纵使顶了一口“防腐剂多”的黑锅

烹制简单、储存方便的速冻食品,

仍然凭借其“超长待机”的性能成功出圈,

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

其中,三全食品速冻水饺更是脱颖而出

直接被抢断货的节奏。

据悉,仅2020年第一季度

三全食品的净利润

就比上年同期增长520%至550%。

01

速冻食品“逆风翻盘”,

迎来真正的春天?

据电商大数据服务机构ECdataway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1月24日-2月20日),相比去年同期,速冻食品各细分产品均获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在天猫平台上,海鲜丸类总销量同比增1675%,水饺馄炖类总销量同比增78%,肉制品总销量同比增264%,汤圆总销量同比增60%。

据思念食品统计,其线上销量增长超过往年同期20倍之多,就连在大卖场的需求量也较往年同期增加了80%。

而资本市场上,相关速冻食品的概念股也均呈现逆势大涨的走势。据财联社报道,三全食品近两月股价涨幅超50%,安井食品近两个月股价涨幅超过60%,除此之外,安井还大大提升了其在C端的知名度,可谓名利双收!

如此看来,疫情虽抑制了餐饮、旅游、娱乐的需求,速冻食品却被逆向激活。以汤圆、水饺、手抓饼等为代表的主食品牌,在疫情期间迎来了集中大爆发。

02

速冻食品为啥这么火? 

方便还是方便!

你可知,在家闭关修炼的这段日子

有多少声称不会做饭的网友

通过速冻食品厨艺突飞猛进

一路晋级为“美食主播”!!!

不管是脆皮煎饺、牛肉芝士手抓饼

还是蒸饺丸子、糯米鸡......

统统被解锁

这波操作简直分分钟秒杀实体餐厅!!!

但这做法未免也太...小儿科了吧

?

有直接扔在锅里煮的!!!

还有上锅蒸的!!!

稍微升级一点的

扔在油锅里炸的!

实在不行

再配上祖传的颠勺大法

还有更上道的

直接动用了家里烤箱

烤!!!

但好吃归好吃,不少人还是担心速冻食品的营养问题。

有人认为,“速冻”不就是冷冻起来的速食吗?

其实不然,不是所有在自家冰箱里冻着的食品都叫速冻食品。速冻食品必须是在低于零下30℃的冻结温度中,快速完成冻结过程的食品。

还有人直接把“速冻食品”和“速食”彻底搞混了。

但其实,速冻食品使用冷冻技术保鲜,根本不需要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跟我们平时吃到的食物没什么不同,所以说速冻食品不等于不健康。

但速冻食品本身的营养健康,是不是意味着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也同样安全健康呢?

03

食品销量VS食材质量

到底孰轻孰重?

其实,在销量增加的背后,关于速冻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一直没有减少过。

据《中国食品安全网》报道,疫情期间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吃出异物的投诉不在少数,而被投诉的速冻食品更是覆盖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主流品牌,让人不禁为速冻食品的安全问题捏了一把冷汗。

2019年12月,有网友爆出在盒马生鲜购买的沈大成速冻馄饨中吃出了虫子,向售后反应情况后未收到答复。

2020年初,长沙消费者反应购买的新发现手工烧麦吃出玻璃,并配图表示“速冻烧卖!吃出这么大的玻璃碎片!这是吃死人的节奏?”

2020年2月,宁波一位消费者反应在永辉超市购买的湾仔码头速冻水饺,吃出类似塑料线的东西。

2020年3月,浙江消费者爆出在思念食品韭菜鸡蛋饺子里吃出鱼脊梁骨。

……

我们一直强调,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湾仔码头、思念作为传统速冻龙头企业,在现阶段下出现食品卫生等问题实属不该。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本就应该做好源头把控,在原料采购和加工等环节做好食品安全把控。如果只重“销量”不重“质量”的话,那将人民的生命安全置于何处?

虽然本次疫情期间,速冻食品销售整体呈现B端餐饮渠道下滑,C端需求旺盛的*面,有关食品安全的投诉问题也普遍集中在C端,但团餐行业,本身属于集中型餐饮服务,平时也是速冻食品的采购“大户”,对于现阶段出现的任何一种有可能威胁到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小编认为,只有过了“食品安全”这一关,速冻食品的春天才不会太遥远。你觉得呢?

       

 |商务合作| 

【业内】大佬们排第几呢?最新肉类、速冻食品、水产上市公司排名出炉!

2020上半年,食材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市值大涨,部分企业更是创历史新高,总市值排名发生变化。小编整理了这些公司最新市值,大佬们都排第几呢?

自2020年7月起,猪肉养殖企业纷纷发布半年业绩预告或半年报,多家猪企2020上半年利润将同比大增!市场缺猪缺肉,上市公司收入高速增长。安信证券分析师周泰分析,市场缺猪现象将使养猪企业盈利周期拉长。一方面,前期透支性出栏使得目前市场缺猪严重。而近期各地的强降水则又加剧了非洲猪瘟疫情。数据显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能繁母猪存栏分别环比下降3.78%、3.04%,两广、四川、云贵、两湖部分地区的生猪存栏较上月环比下降5%。

另一方面,屠宰企业及猪肉贸易商冻肉库存并不充足,叠加海外疫情影响猪肉进口受阻,导致市场缺猪缺肉情况并存。在产能尚未明显恢复前,我国猪价仍将持续高位运行状态。西部证券分析猪价第三季度震荡上行,因大部分母猪产能已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恢复,根据养殖周期推算,2020年下半年将是商品猪出栏集中释放阶段,下半年国内生猪将面临“供给难上量、需求有提振”的*面。

在此情况下,叠加下半年生猪均价高位运行,量价齐升有望推动相关上市公司收入端高速增长。其中,具备大量母猪资源且成本控制优异的上市公司有望享受最大化的头均利润。

猪肉2021产量恢复,价格保持高位。经合组织(OECD)与粮农组织(FAO)联合发布最新报告,《世界农业展望:2020-2029》,报告显示,全球猪肉产量将于2021年恢复增长,未来十年猪肉价格将持续保持高位,但是相比2019年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价格将下降。中国市场的供应增加及进口需求,将对这个趋势起到塑造作用。未来十年,猪肉产量将增加16%,中国的猪肉产量将于2025/2026年恢复到2017年水平,并且在剩余时间内持续增长。未来的产量增长将主要来源于从非洲猪瘟恢复过来的亚洲国家,同时巴西和美国也将会增长。

对于猪肉贸易,该报告预计中国在整个报告期内的猪肉年进口量都将超过2017年,2020年将是顶峰,之后下降,2029年预计比2019年下降36%。

“宅经济”引爆了速冻食品的需求增长点,2020年春节期间,各类速冻食品电商平台销量同比高增,其中海鲜丸类同比暴涨1675%,肉制品同比增长264%。2018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未来仍将稳健增长,2020年有望达到1393亿元。2020年上半年,速冻食品企业营收大好。以海欣为例,上半年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增长23.28%;实现净利润4259.42万元,同比增长507.21%;实现扣非净利润4052.73万元,同比增长784.15%。分产品来看,海欣食品速冻肉制品、速冻鱼肉制品、休闲食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5.44%、23.12%、49.82%。

业绩大涨的同时,速冻食品企业市值也不断提升。截至8月10日,三全食品的总市值已经从2019年年底的114.29亿元,上涨至227.07亿元,市值翻倍!安井食品股价已经从年初的59元飙升至147.85元,总市值突破349.48亿元,成为速冻食品板块市值最高的公司。据前瞻经济学人预测,未来五年,速冻食品年均增速5%以上,到2024年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疫情对于速冻食品需求集中爆发属短期偶发事件,但促进了行业集中度提升,培养了消费者食用速冻食品的习惯,前景广阔,上市公司将收割更多红利。

北京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国关注,连带着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成为投资者讨论的焦点,出乎意料的是被认为“必跌”的部分水产品概念股却逆势上涨,备受关注的A股三文鱼概念板块在低开后迅速逆转翻红。关注产业链及细分领域新机会。国海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春生指出,目前市场已经认识到三文鱼等生食食品,特别是某些进口水产品、冷鲜食品的潜在病毒感染风险,短期内海鲜、水产品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而猪肉、牛羊肉、禽肉等将对此形成替代,且对进口冷鲜食品比如牛肉、猪肉、禽肉、水产品的海关监管预计都会加强,从而使得国产猪肉、牛羊肉等需求增加,国内生猪养殖屠宰等产业值得关注。此次突发疫情虽将对水产品带来冲击,但在机构看来,整个产业链其他环节及细分领域或因此萌生出值得关注的机会。中长期来看,国内疫情控制较好而国外疫情此起彼伏,或使得国内水产品加快进口替代进程。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徐晓芳认为,在生鲜消费结构上,预计短期内海鲜消费减少,连带湖鲜、河鲜受影响,转向畜肉、禽肉等,长期消费结构变化需视疫情发展趋势判断。

从中期来看,预计各地将清理、整顿、减少菜市场,超市的市场空间打开:海鲜市场、菜市场等传统生鲜渠道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超市由于干净整洁、食安监测严格、营业时间长、价格标志统一等优势将捕获更多消费者。

(来源:新食材)

为什么小孩喜欢吃零食?

因为零食很好吃

a股有卖小龙虾的股票么

您好,暂时没有,这个也太扯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速冻食品有哪些

一,馄饨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常见的馅料有白菜、猪肉、韭菜、三鲜等。二,汤圆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三,水饺饺子是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速冻水饺是将包好的饺子经过速冻以达到冷藏,可以随时食用的一种食物。四,龙虾龙虾又称螯虾或大头虾,适应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淤泥厚度10cm左右,且生长水草的池塘、河沟、圩田等环境中生长。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地,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利用野生龙虾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单体速冻龙虾深受人们喜爱。五,各类肉冷冻肉是指畜肉宰杀后,经预冷排酸,急冻,继而在-18℃以下储存,深层肉温达-6℃以下的肉品。优质冷冻肉一般在-28℃至-40℃急冻,肉质、香味与新鲜肉或冷却肉相差不大。

食品安全概念股有哪些股票_调味品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食品安全概念股有哪些股票_调味品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概念股的风险较高,投资者可以通过适当分散投资,食品安全概念股有哪些股票你知道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食品安全概念股有哪些股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NO.1、百润股份:369.66亿元

11月16日,百润股份开盘报价34.1元,收盘于35.200元,涨2.92%。当日最高价为36.06元,最低达33.85元,成交量1168.38万手,总市值为369.66亿元。

NO.2、华测检测:353.58亿元

11月16日,华测检测开盘报价20.88元,收盘于21.020元,涨1.11%。当日最高价为21.16元,最低达20.7元,成交量582.98万手,总市值为353.58亿元。

NO.3、石基信息:329.39亿元

11月16日晚间复盘消息,石基信息收盘于15.690元,涨3.56%。今年来涨幅下跌-82.28%,总市值为329.39亿元。

NO.4、圣农发展:322.26亿元

11月16日消息,圣农发展开盘报价25.75元,收盘于25.910元。3日内股价下跌2.62%,总市值为322.26亿元。

NO.5、永辉超市:293.12亿元

11月16日晚间复盘消息,永辉超市开盘报价3.18元,收盘于3.230元。5日内股价上涨2.17%,总市值为293.12亿元。

NO.6、达安基因:250.37亿元

11月16日讯息,达安基因3日内股价下跌0.73%,市值为250.37亿元,跌1.33%,最新报17.840元。

NO.7、顺鑫农业:218.08亿元

11月16日,顺鑫农业开盘报价29元,收盘于29.400元,涨0.27%。今年来涨幅下跌-34.63%,总市值为218.08亿元。

NO.8、美亚光电:216.38亿元

11月16日,美亚光电开盘报价25.21元,收盘于24.520元,跌2.7%。今年来涨幅下跌-55.18%,总市值为216.38亿元。

NO.9、新莱应材:208.57亿元

11月16日消息,新莱应材开盘报价93.89元,收盘于92.060元。3日内股价下跌0.38%,总市值为208.57亿元。

NO.10、航天信息:205.86亿元

11月16日,航天信息开盘报价11.15元,收盘于11.110元,跌0.27%。当日最高价为11.25元,最低达11.05元,成交量946.1万手,总市值为205.86亿元。

1、星湖科技(600866):公司从事食品添加剂、化学原料*等。1月20日消息,星湖科技最新报价6.090元,3日内股价下跌2.96%;今年来涨幅下跌-1.31%,市盈率为42.26。

2、佳隆股份(002495):公司主营业务为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制造企业。1月20日消息,佳隆股份7日内股价上涨3.01%,截至15点,该股报2.660元,涨1.53%,总市值为24.89亿元。

3、梅花生物(600873):公司业务有味精和氨基酸类产品。1月20日消息,梅花生物截至下午3点收盘,该股报10.670元,跌0.37%,3日内股价上涨1.12%,总市值为324.63亿元。

4、中盐化工(600328):公司业务有盐、盐化工、医*健康产品等生产及销售。截止下午3点收盘,中盐化工报15.860元,涨2.45%,总市值179.66亿元。

5、陇神戎发(300534):公司从事中成*的生产和销售。1月20日消息,陇神戎发7日内股价上涨4.53%,最新报9.500元,市盈率为-316.67。

6、涪陵榨菜(002507):公司主营业务为榨菜、泡菜等方便食品。1月20日开盘消息,涪陵榨菜截至下午三点收盘,该股报26.320元,涨0.46%,7日内股价上涨2.55%,总市值为233.62亿元。

7、莲花健康(600186):公司业务有生产销售味精、鸡精、面粉、谷朊粉。1月20日消息,莲花健康7日内股价上涨2.66%,最新报2.630元,成交额3139.39万元。

8、奥瑞金(002701):公司从事食品饮料金属包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月20日消息,奥瑞金7日内股价上涨2.42%,最新报4.960元,市盈率为13.41。

9、云南能投(002053):公司业务有盐和盐化工业务。1月20日开盘最新消息,云南能投7日内股价上涨6.25%,截至15点收盘,该股涨3.31%报12.480元。

第一、河南新乡白酒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白酒股份有限公司,即双汇集团旗下的白酒板块公司。其主要业务为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完整的食品产业链,产品涵盖肉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酱油、调味品等多个品类。公司近年来实现了快速扩张,成功进军白酒市场,成为国内粮食龙头股中的佼佼者。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禽畜养殖企业,在禽畜养殖、饲料生产、肉制品等产业链上均有完整的布*。公司拥有自主的大型养殖基地和专业的养殖管理技术,生产规模大、效益稳定,是国内禽畜养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企业之一,拥有五大粮食原料: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糯米,其产品以“五粮液”品牌为主。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酿造技术和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在粮食行业内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等大型家电设备。公司在家电行业内具备遍及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产品品质卓越、品牌影响力强劲,是国内家电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为粮油食品、禽畜丨养殖等领域的整合式发展。公司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其在粮食行业内具备巨大的潜力和竞争力。

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禽畜养殖和饲料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动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具备完善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养殖生产基地,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主导,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椰子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的餐饮公司,在饮品、甜品、休闲食品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品类布*。公司秉承着清新、自然、健康的理念,潜心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并加入更多创新性的元素,探索具有品牌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成为国内食品产业中的新秀。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生物制品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企业,其主要业务为生物科技原料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依托于雄厚的技术研发和工业化生产能力,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生物制品,成功开拓了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新兴领域。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糖果为主营业务的制造企业,公司在硬糖、软糖、夹心糖等领域拥有全面的产品线布*。公司以高品质、高安全、高营养的标准来生产糖果,不断打造具有驰名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食品加工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为方便食品、葡萄酒、休闲食品等领域的生产、销售。其产品以“金锣”为主导品牌,以“小金梅”等系列产品品牌为配套,是国内粮食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

易瑞生物:龙头

在近5个交易日中,易瑞生物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0.15%。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易瑞生物的市值上涨了801.72万元,上涨了0.15%。5月12日消息,易瑞生物5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6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4.8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76万元。

天瑞仪器:龙头

当前市值为26.11亿元。5月8日消息,天瑞仪器资金净流入781.34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298.12万元。

华测检测:龙头

回顾近5个交易日,华测检测有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8.99%,最高价为19.1元,最低价为18.55元,总成交量6935.7万手。5月12日该股主力净流出7868.4万元,超大单净流出2010.98万元,大单净流出5857.42万元,中单净流入641.58万元,散户净流入7226.82万元。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742.56万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04.9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0.3%;毛利率46.89%,每股收益-0.01元。

天瑞仪器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4.82%,归母净利润-3538.29万,同比-229.1%;每股收益为-0.07元。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4.43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02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6.05%;毛利率50.93%,每股收益0.18元。

西安饮食:龙头

在近5个交易日中,西安饮食有4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6.34%。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西安饮食的市值上涨了4.19亿元,上涨了6.34%。11月18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出8305.2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2364.66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出5940.59万元,中单资金净流出3858.4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广州酒家:龙头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0.13%,最高价为23.92元,总市值下跌了1701.67万,当前市值为131.88亿元。11月18日资金净流出410.97万元,超大单净流出195.21万元,换手率0.37%,成交金额4853.33万元。

同庆楼:龙头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2.65%,最高价为32.8元,总市值上涨了2.13亿,当前市值为80.34亿元。11月18日消息,同庆楼主力净流出118.04万元,超大单净流入18.64万元,散户净流入333.59万元。

华天酒店:龙头

在近5个交易日中,华天酒店有3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2.07%。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华天酒店的市值下跌了5.71亿元,下跌了12.07%。11月18日消息,华天酒店资金净流出5054.5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2156.57万元,换手率11.91%,成交金额5.81亿元。

西安饮食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0.97%,归母净利润-4432.66万,同比-12.59%;每股收益为-0.08元。

广州酒家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7.42%,归母净利润4.16亿,同比2.37%;每股收益为0.73元。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02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6670.17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3.43%;毛利率23.51%,每股收益0.26元。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3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5572.9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2.84%;毛利率17.25%,每股收益-0.05元。

速冻食品在上半年“解冻”,未来能否持续“升温”?

年初,受新冠肺炎影响,“宅在家里就是给社会做贡献”成了众人的口头禅,为减少外出,很多家庭选择囤货。因其具有应急方便和较长保质期的特点,速冻食品在抢购名单中占据了一席之位,成了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彼时,受市场激增、产能不足等因素影响,速冻食品一度出现缺货、断货现象。

而今,随着疫情的被控制,各行业开始逐渐复苏,速冻食品行业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A股的速冻食品概念股有4家,即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安井食品、惠发食品。i问财数据显示,广州酒家的主营产品中也包含速冻食品。最新财报显示,A股5家速冻食品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全部盈利。

 逆风飞翔的三季报

10月份,五家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纷纷提交了自己的三季报,这是五份漂亮的成绩单。

就净利润来看,三全食品当之无愧拔得头筹。10月26日晚,三全食品(以下简称:三全)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业绩喜人。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52.04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增长389.39%。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媒体表示,三全的高业绩依托的一方面是迅速兴起的“宅经济”带来的阶段性红利,另一方面是产品创新及渠道拓展。

净利润同比涨幅最多的则属海欣食品。10月27日晚间,海欣食品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7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6597.35万元,同比增长43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44.39万元,同比增长624.87%。海欣食品还对2020年全年业绩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净利润为7500万元-9500万元,同比增长996.51%-1288.91%,大幅预增的原因是预计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延续增长态势,产品结构同比优化,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

此外,10月21日,惠发食品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惠发食品共实现营业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22.96%;实现净利润1322.01万元,同比增长132.77%,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10月27日凌晨,安井食品(以下简称:安井)披露了2020年三季报。从财报看,前三季度安井实现营收44.85亿元,同比增长28.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59.40%。

10月29日广州洒家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10.63%。

(图为五家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三季报数据整理)

企业“亮剑”,打响市场争夺战

事实上,今年疫情发生以后,速冻食品企业发现了商机,纷纷调整了相关的企业策略,谋求最大的市场推进度。

以上述五家上市企业为例,三全渠道以商超为主受益明显,二季度收入、利润分别增长33.5%和301%,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89.39%。

三全曾表示,“今年的工作重点在保证利润率的前提下追求收入高增长,拓宽消费场景,把握公司在产品研发及供应链建设方面的优势,围绕备餐、涮烤及早餐三大场景,加大新产品研发、产品结构调整、渠道质量改善”。2020年8月7日,三全涮烤汇在郑州市东风路西段的世纪联华超市正式亮相,标志着以速冻水饺、汤圆等米面食品起家的三全食品正式进军火锅+烧烤赛道,拓宽业绩增长极。

安井顺势调整了经营策略:B端和C端同步发力;加大各类超市、生鲜门店、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的渠道开发;在去年重点开发BC超市经销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此类渠道的开发力度。

从财报来看,安井的渠道策略落地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按销售模式分,商超实现营收6.15亿元,同比增长56.13%;电商实现营收为4739.78万元,同比增长151.36%。与此同时,安井的新品锁鲜装销量不断提升。根据国盛证券研报,渠道调研反馈前三季度安井锁鲜装收入超3亿元,第三季度销售过亿元。据了解,240g锁鲜装系列是安井2019年8月份推出的新品,适应于家庭消费。

今年8月,海欣食品宣布出资2196万元收购百肴鲜61%的股权,后者是一家主要生产和销售中高端速冻面点制品的企业。中银证券认为,百肴鲜产品种类丰富,渠道、供应链成熟,与公司形成优势互补。

4月16日,惠发食品披露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入金额的公告,计划减少“营销网络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将该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中的5000万元投入到“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加工项目”。增加产品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销售收入。

10月14日,惠发食品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公司的公告。根据公告,惠发食品拟投资5000万元在北京设立全资子公司。惠发食品表示,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公司食材供应链渠道,逐步推进全食材、全品类的餐饮食材供应链建设,为团餐、校餐、军供等终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全品类的食材供应链服务,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速冻产品是广州酒家近年大力培育的常态产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新增生产线,着力保障产品增量,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冲击中,以64.41%的增长为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今年4月29日,广州酒家披露了其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及延期的公告,包括“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利口福食品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在内的三个项目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向,总变更金额合计9474.5万元,将变更投向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梅州)食品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建设速冻食品生产线、食品生产厂房与配套的动力车间、综合楼、环保设施等配套建筑与设施。

在变更原因中,广州酒家提到:“根据公司战略需求及业务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加快速冻产能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行业大势向好,机遇和挑战并存

速冻食品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同时兼具安全卫生、营养美味、方便实惠的特点,受到现代社会中提倡高效快捷生活方式消费者的推崇。

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速冻食品发展已具规模,全球2018年速冻食品市场约规模1800亿美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5%。中国2018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从2013年过去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7%,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其中速冻米面制品、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鱼糜等)和其他(速冻预制菜肴等)金额占比约为4:3:3,产量占比约为6:3:1。

郑州君实慧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新冠肺炎结束后,速冻食品行业会迎来一次升级和快速发展。

首先,从国家层面,新冠肺炎疫情起源于食物,对食品安全把控必将更加严格。比如,近期就颁布了一系列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令。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从原料采购到生产管理,再到出厂检测,整个流程都会更加严格,从而促使整个行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其次,从消费者层面,疫情会推动大家安全意识的提升。疫情期间,大部分家庭都选择了在家就餐,宁可自己做,也不点外卖。疫情之后,这种健康意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安全将会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其次才是美味和价格。这也将督促企业,自我升级,满足消费者心理变化的需求。大品牌将借助自身优势受益良多,一些区域性品牌也会因此受益。

再次,从渠道来说,疫情不仅让线上渠道的渗透率大大提高,也使一些以前只能在餐饮酒店的品尝到的面点和菜肴开始进入家庭。速冻食品可能会通过这一渠道的开拓,进入一个渠道多元化时代。

据前瞻经济学人预测,到2024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但要注意的是,从发达国家速冻食品行业发展进程来看,行业竞争终将呈现资源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由于食品安全直接关乎居民的身体健康,**部门对于生产企业的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日益严格,小企业将因为不达标以及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而逐渐被市场淘汰,速冻食品企业也不例外。

据新食材报道,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速冻食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速冻食品生产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早期的速冻食品生产以手工小作坊为主,生产效率低且安全卫生得不到保证。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不断增加,行业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使全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也更加可控。此外,随着速冻产品的普及化,速冻技术也将不断发展,且将向提高速冻食品的口感及营养价值的方向发展。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热点文章~

体验经济时代下,饮食消费如何"微升级"?(附报告完整版)

2020大考之后,香飘飘如何“重启”发展新势能?

食品企业扎堆冲刺IPO,产业资本化进程再提速

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降超3成,六个核桃还香么?

代糖如何撩动食品饮料的“极乐点”?

从街边小吃到网红食品,螺蛳粉能成为下一个康师傅吗

【独家】天图投资冯卫东:让资本助力辣味食品,分享更大的市场“蛋糕”

挥剑全国市场,今麦郎凉白开按下增长“快进键”

4000亿的茶饮市场,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

“国运生,国潮起”!食品圈如何拥抱“国潮”文化?

凡注明 “来源:XXX(非食评方)”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