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锂电隔膜和特斯拉的芳纶涂覆膜有什么差别么(芳纶涂覆隔膜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芳纶涂覆隔膜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芳纶涂覆隔膜是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具有安全性、浸润性和抗氧化性等优势。泰和新材、中科博盛、璞泰来、住友联合松下电池等企业在芳纶涂覆隔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芳纶涂覆隔膜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增加,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材料。

芳纶涂覆隔膜是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具有安全性、浸润性和抗氧化性等优势。泰和新材、中科博盛、璞泰来、住友联合松下电池等企业在芳纶涂覆隔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高安全性、浸润性和抗氧化性等优势,是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在国内,泰和新材、中科博盛、璞泰来等企业在芳纶涂覆隔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泰和新材是国内芳纶双龙头企业,具有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在芳纶涂覆隔膜领域,公司已成立芳纶涂覆研究组,与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共同推进。预计在2023年,公司规划的3000万平方米/年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线将完成投产。

中科博盛具备隔膜干法、湿法及涂覆隔膜产品成熟加工工艺与规模生产能力。在芳纶涂覆隔膜领域,公司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芳纶涂覆隔膜是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在对安全性更为重视的三元体系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随着国内厂商的工艺突破和国内高增长市场带来的需求,国产厂商已成为全球主流供应商,占据了73.8%的市场份额。芳纶涂覆膜市场规模将在圆柱、3C及出口电池上率先普及,并有望达到近140亿规模,CAGR=73%。在芳纶隔膜时代,涂覆赛道有望走出大市值公司,手握原材料专利一体化工艺的龙头公司将构筑强竞争壁垒。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浸润性和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其应用前景广阔。泰和新材公司正在扩张芳纶涂覆隔膜的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芳纶涂覆隔膜也面临着替代趋势的挑战。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浸润性,能够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此外,芳纶涂覆隔膜还具有较高的电池能量密度,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泰和新材公司是芳纶涂覆隔膜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其产能正在扩张。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加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将有助于推动芳纶涂覆隔膜的应用和发展。

芳纶涂覆隔膜在电池、光伏、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芳纶涂覆隔膜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然而,芳纶涂覆隔膜也面临着替代趋势的挑战。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可能会替代芳纶涂覆隔膜。因此,芳纶涂覆隔膜生产商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性能,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芳纶涂覆隔膜是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其在对安全性更为重视的三元体系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本文介绍了芳纶涂覆隔膜的市场前景、泰和新材的生产计划、锂电池涂覆隔膜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芳纶涂覆隔膜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锂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芳纶涂覆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芳纶纸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涂覆工艺可以改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而目前主流的方向是在湿法基膜表面涂覆一层无机或有机材料来提升湿法隔膜的性能和改善其热稳定性。

泰和新材已经授权专利三项,初期预计产能为三千万平方米,建设周期大约需要一年左右。他们已有现成的处理设备,不需要在建设后期加装废液处理设备。芳纶涂覆隔膜属于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其在对安全性更为重视的三元体系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目前,泰和新材的良率为80%左右。

锂电池企业加大对电池安全性的设计开发,其中涂覆隔膜被视为一种降低电池内部事故的重要措施。国内涂覆行业存在3种涂覆类型企业,分别为纯代工涂覆企业、基膜厂自带涂覆及纯销售涂覆膜企业。聚烯烃为市场上通用锂电池隔膜材料,可为锂电池隔膜提供良好机械性与化学稳定性,分类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及聚丙烯复合材料。

芳纶自带粘结性能,可作为有机涂覆单独使用。根据涂覆材料的不同,涂覆膜可分为无机涂覆、有机无机涂覆、有机涂覆三大类。芳纶涂覆隔膜最早是日本住友联合松下电池制成的,应用于特斯拉电动车中,能够显著提升隔膜的耐热性。芳纶涂覆隔膜属于锂电池涂覆隔膜中的高端型号产品,其在对安全性更为重视的三元体系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芳纶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湿法芳纶多孔膜层和制备芳纶纳米纤维层。芳纶纸可以应用于高端航空航天运输领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绝缘特性。湿法隔膜采用涂覆方案,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满足大电流冲放要求,提高电导率。芳纶涂覆层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和抗穿刺性能,且涂覆后的隔膜具有优异的电解液亲润性。隔膜厂商的主流解决方案是对聚烯烃薄膜的表面进行涂覆改性处理,包括勃姆石、陶瓷粉体、聚偏二氟乙烯(VDF)和芳纶等材料。

芳纶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湿法芳纶多孔膜层和制备芳纶纳米纤维层。芳纶涂覆隔膜的性能优于VDF。芳纶涂覆隔膜的耐高温性更优越,抗氧化性更佳,芳纶和电解液的亲和性更强,可以将更多电解液吸附到芳纶中,从而使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电池更为安全,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芳纶涂覆隔膜一致性极好,没有颗粒,VDF最高耐热温度为150度,有小颗粒。涂覆技术可以解决湿法隔膜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问题,使湿法隔膜的性能超越干法隔膜。下游电池厂家可以接受4元/平方米的价格,且有很高的切换意愿。

芳纶纸是一种纸质材料,由芳纶短纤和浆粕或沉析纤维混合制成,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绝缘特性,广泛用于电绝缘,蜂窝芯和通讯设备。芳纶纸可以应用于高端航空航天运输领域,制备成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结构稳定性强、隔音、隔热、阻燃、燃烧时烟量少且毒性小等优点的夹层结构。芳纶纸的市场体量约为3,000吨,增速尚可。

隔膜厂商通常会对聚烯烃隔膜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润湿性和耐热性,防止电池过热和发生短路。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在聚烯烃膜表面涂覆勃姆石、陶瓷粉体、聚偏二氟乙烯(VDF)或芳纶等材料,以增强隔膜的耐高温和浸润性。勃姆石、陶瓷粉体等无机材料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所以与聚烯烃薄膜复合后可以提升隔膜的热稳定性。VDF作为无机材料的粘结剂搭配使用,同时可以改善隔膜的浸润性。但VDF自身熔点较低,易溶胀失效导致无机材料脱落,如果添加过量又容易导致离子孔道堵塞,降低锂电池的工作性能。

湿法隔膜性能优于干法隔膜,因此湿法隔膜的需求也更大。湿法隔膜一般采用涂覆方案,能够使隔膜厚度更薄,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湿法隔膜孔径较小且均匀,能够满足动力锂电池的大电流冲放要求;湿法隔膜的主要原材料聚乙烯相对干法隔膜主要原材料聚丙烯亲液性更强,可以有效提高电导率。但是湿法隔膜的主要原材料聚乙烯相对干法隔膜主要原材料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低,导致湿法隔膜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同样需要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也逐步开始湿法对干法的替代。

隔膜厂商的主流解决方案是对聚烯烃薄膜的表面进行涂覆改性处理。涂覆层主要包括勃姆石、陶瓷粉体、聚偏二氟乙烯(VDF)和芳纶等。勃姆石和陶瓷粉体等无机材料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与聚烯烃薄膜复合后可以提升隔膜的热稳定性;VDF作为无机材料粘结剂的同时,又可以改善隔膜的浸润性。隔膜厂商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但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锂电池隔膜的高要求。

耐高温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大大提高隔膜的耐热性,从而改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两种工艺。干法隔膜是通过将聚丙烯等材料挤出成膜,再进行拉伸和压缩等工艺制备而成。湿法隔膜则是通过在基膜上涂布陶瓷氧化铝、VDF、芳纶等胶黏剂,制备出具有更好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和理化性能的隔膜。

勃姆石和芳纶涂隔膜是常用的隔膜材料,它们能够提高隔膜的耐热性和抗刺穿性,从而改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星源材质是一家从事锂电池隔膜生产的企业,国瓷材料则拥有勃姆石和高纯氧化铝两种产品。隔膜的材料和结构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隔膜的改进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涂覆隔膜是一种提高隔膜性能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隔膜在锂电池中的循环性能和耐高温性。随着隔膜向更薄趋势发展以及下游锂电池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升,涂覆占比将进一步上升。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涂覆膜占隔膜出货量比例超过45%(含第三方涂覆),预计到2022年有望超过65%。隔膜领域的涂覆隔膜产品由于质量相对较好且具有定制化生产的优势,其价格上涨力度较大,而湿法基膜价格相对平稳。

隔膜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过充电。隔膜不仅应用在锂电池中,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电池中,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不同类型的电池对隔膜的要求也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隔膜的研究和开发是电池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隔膜的改进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泰和新材是一家专注于材料科技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其产品包括隔膜、芳纶纸等材料。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亲和电解液等优点,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泰和新材正在建设锂电隔膜中试线,涂覆芳纶涂覆层有望提高锂电隔膜的耐高温特性和安全性。

泰和新材是一家专注于材料科技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其产品包括隔膜、芳纶纸等材料。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亲和电解液等优点,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涂覆隔膜的成本包括基膜、陶瓷涂覆和胶质层,在成本占比方面,三者比例为9:3:1。芳纶涂布对聚合物的消耗量为21亿平方米消耗400-500吨。泰和新材的涂布成本在3元以下,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全球芳纶需求量约12-13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制造高性能材料和工程塑料。芳纶涂覆隔膜具有无机和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涂覆时不需要粘结剂且孔隙率高,因此在多层涂覆领域具有成本竞争力。泰和新材致力于成为芳纶涂覆隔膜领域的领先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泰和新材正在建设锂电隔膜中试线,旨在提高锂电隔膜的耐高温特性和安全性。为此,他们计划涂覆芳纶涂覆层,以提高隔膜的性能。芳纶涂覆层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和抗穿刺性能,且涂覆后的隔膜具有优异的电解液亲润性。这将有助于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芳纶涂覆层的制备需要高要求的分散剂和工艺,但泰和新材参与芳纶材料的隔膜涂覆制备,有望降低芳纶涂覆成本,驱动芳纶涂覆渗透率提升。芳纶涂覆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使用分散剂或熔融工艺处理芳纶材料,以提高隔膜的耐高温特性和安全性。芳纶涂覆层的制备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锂电池隔膜的高要求。

泰和新材芳纶涂覆隔膜项目正在验证阶段,预计半年左右能出结果。公司的激励手段包括根据最新薪酬体系的晋升通道、项目跟投和创业中心奖励等,鼓励员工做新东西。公司计划增资扩股,海外专利申请正在审核阶段。芳纶涂覆隔膜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芳纶涂覆供应商,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同时,公司的芳纶在锂电涂覆上的应用空间有望打开。

泰和新材是一家生产氨纶和芳纶产品的公司。公司的芳纶涂覆隔膜项目正在验证阶段,预计半年左右能出结果。芳纶涂覆隔膜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芳纶涂覆供应商,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同时,公司的芳纶在锂电涂覆上的应用空间有望打开。

公司的激励手段包括根据最新薪酬体系的晋升通道、项目跟投和创业中心奖励等,鼓励员工做新东西。研发和管理都有单独的晋升通道,对研发人员会有倾斜。新的项目都要有跟投。还有创业中心,好的项目会放到创业中心孵化,如果搞得好会进行奖励。公司计划增资扩股,海外专利申请正在审核阶段。

公司已将芳纶涂覆隔膜送到几家头部企业进行验证,目前处于A阶段,预计半年左右能出结果。公司的隔膜涂覆中试线正常产出,国内也有其他企业生产芳纶涂覆隔膜,但成本较高,市场推广不开。公司的芳纶产销情况今年同比有增长,但一季度因春节因素增长不大。

预计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氨纶景气度有望边际好转。数码打印工厂和印染示范工厂的建成投产将为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公司的芳纶在锂电涂覆上的应用空间有望打开,展望未来,公司前景广阔。

泰和新材研发的芳纶涂覆隔膜具有高温耐受、耐腐蚀、防水防潮等特点,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加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泰和新材计划增资扩股,并正在积极推进海外专利申请,目前正在审核阶段。

泰和新材研发的芳纶涂覆隔膜具有高温耐受、耐腐蚀、防水防潮等特点,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加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泰和新材计划增资扩股。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海外专利申请,目前正在审核阶段。这些计划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

泰和新材研发的芳纶涂覆隔膜具有高温耐受、耐腐蚀、防水防潮等特点,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泰和新材正在积极推进海外专利申请,目前正在审核阶段。一旦获得海外专利,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芳纶涂覆隔膜是一种新型隔膜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三元体系中,芳纶涂覆隔膜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芳纶涂覆隔膜是一种新型隔膜材料,由芳纶薄膜和涂层组成。芳纶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涂层则能够提高隔膜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因此,芳纶涂覆隔膜不仅具有高效的离子传输性能,还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解液的泄漏和电池的短路。

芳纶涂覆隔膜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电池领域,芳纶涂覆隔膜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等各种类型的电池中,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在超级电容器领域,芳纶涂覆隔膜可以用于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在燃料电池领域,芳纶涂覆隔膜可以用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对安全性更为重视的三元体系中,芳纶涂覆隔膜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三元体系是指电池正极材料由钴、镍、锰三种元素组成的材料体系。由于三元体系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因此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三元体系中的电解液对隔膜的渗透性要求非常高,而传统的隔膜材料往往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芳纶涂覆隔膜具有优异的渗透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浸润性和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芳纶涂覆隔膜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隔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老化和分解,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内部的液体混合和电池内部的短路现象。同时,它还能够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和能量密度,使电池具有更高的性能。

芳纶涂覆隔膜在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种类型的电池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芳纶涂覆隔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芳纶涂覆隔膜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增加,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材料。

芳纶涂覆隔膜的优势使得芳纶涂覆隔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芳纶涂覆隔膜的高温稳定性能够保持其稳定的性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芳纶涂覆隔膜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增加。芳纶涂覆隔膜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材料。因此,芳纶涂覆隔膜的研发和生产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高温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这使得芳纶涂覆隔膜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优势。同时,芳纶涂覆隔膜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这使得芳纶涂覆隔膜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具有优势。

国产芳纶纸是哪家公司生产的?

国产芳纶纸是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烟台泰和新材集团芳纶纸项目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专业生产销售芳纶纸及其衍生产品,注册资本人民币一亿元。

公司是全国首家芳纶纸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芳纶纸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规模最大的芳纶纸制造企业。公司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间位芳纶应用研究室”、“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芳纶纸研究室”、山东省芳纶纤维“工程化技术试验平台”等科研平台,致力于芳纶纸的研究开发,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纶纸生产技术及设备。

psa纤维和芳纶哪个贵吗?

芳纶贵。但是PSA纤维的性能与芳纶相似,但它在抗燃和抗热氧老化上显著优于芳纶,在300℃热空气中加热100h,强力损失小于5%,极限氧指数超过33;还有良好的染色性、电绝缘、抗化学腐蚀性、抗辐射等。

用于制作消防服、特种工作服、高温过滤材料,F.H级绝缘纸,用于安全保护、环保、化工、宇航等领域。

锂电隔膜纸打卷了怎么办,是轻度打卷还能使用吗

应该先试看下卷绕的效果,接着做电性测试,这是为了防止卷痕在生产时出现肉眼看不到的小孔影响电池平台。

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怎么样?

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是2016-02-17在河北省沧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路北侧吉林大道西侧。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900MA07N6NM1M,企业法人夏燕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新产品的研发;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泰和新材获9家机构调研:芳纶我们要成为全球老大,要保持碾压性竞争优势(附调研问答)

泰和新材(002254)9月1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9月14日接受9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泰和新材是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是中国高性能纤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今年公司入选了***“科改示范企业”。公司有五大主导产品,分别是纽士达?氨纶(居全球第五位)、泰美达?间位芳纶(居全球第二位)、泰普龙?对位芳纶(居全球第四位)、民士达?芳纶纸(居全球第二位)和莱特美?发光纤维(全球第一位),其中前四个产品均为国内首家,第五个产品是全球首创。泰和新材,是国内高性能纤维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依靠于创新,我们有领先的创新平台,设有行业唯一的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尖端的科研装备,是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服务者和支持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提供关键性、基础性的支撑和保障。

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一是氨纶,1989年国内首家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它是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产品特性主要是高弹性、高回弹、适应性、舒适性,广泛应用于时尚靓装、生活装饰、泳装内衣、针织袜品、医用卫材等领域;二是间位芳纶,2004年国内首家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它是一种耐高温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俗称“1313”,产品特性是耐热性、阻燃性、抗腐蚀,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体防护(部队、消防、工装等)、环境保护等领域;三是对位芳纶,俗称防弹纤维,2011年国内首家实现产业化,它是一种高强高模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俗称“1414”,目前产能居国内第一位,全球第四位,它的产品特性是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防弹防护、橡胶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四是芳纶纸,是芳纶纤维的下游,目前产能居国内第一位,全球第二位,它是全球公认的最佳C级绝缘材料,它的产品特性是耐高温、高强度、绝缘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气绝缘、新能源等领域;五是智能纤维,它是一种将发光技术与纤维制备技术结合的全新电子纤维产品,可实现智能可控发光,目前是全球首创,也得到国内最高领导人的重视。现在属于第一阶段,它的产品特性是强度高、直径细、防水性、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智能服装、消费电子、高端玩具等领域。

介绍公司历史表现:上市以来,公司收入、利润总体呈上升趋势,近两年再上新的台阶;芳纶业务的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首次超过50%;2017年以来,多数年份芳纶业务的利润占比均超过氨纶,仅2021年除外(氨纶迎来十年难遇的景气周期);芳纶业务的销量、收入、利润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销量首次突破1万吨,收入突破15亿元,2022年增长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

介绍公司未来规划: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存量业务提升、增量业务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三个方面,实施规模、营收、利润“三轮倍增计划”。体制机制优化方面,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最终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全国“1+1+N”创新布*,即1个烟台总部,1个宁夏研发中心,N个联合实验室,打造“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双轮驱动新*面;存量业务提升方面,做强、做大以氨纶、芳纶为主导的化学纤维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全球芳纶行业领导者、国际高性能纤维产业龙头企业;增量业务拓展:以新材料领域“卡脖子”产品为重点,围绕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讯、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等领域开拓新业务,成为全球新材料行业的趋势引领者。增量项目布*包括纤维电池、绿色染整,芳纶隔膜,还有复合材料、海藻纤维。为了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启动再融资计划,拟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融资29.87亿元,用于间位芳纶及对位芳纶建设。公司的发展愿景是建设行业领先、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社会尊敬的领军企业。

宋总:刚才我们跟大家汇报的比较详细,简单补充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是一号工程,也就是机制体制改革,一个企业好的发展我们要靠好的机制体制的保证:一个是职业经理人;再一个是跟投,参与项目相关的必须要投资;还有骨干持股基金,享受公司发展的红利。今年我们入选***科改示范企业,是烟台第一家,后续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第二点是关于项目建设,关于项目的问题,分为两块看:一个是存量业务,首先是氨纶。

大家都知道氨纶今年市场不是很好,靠天吃饭的行业,周期性波动比较大,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氨纶也有好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机会就是行业集中度在提高,目前处在一个行业的整合期,东部沿海城市包括泰和,在未来几年内我认为都会关停,因为包括成本、环保等问题对于氨纶行业都是不友好的,包括装置都比较老旧,这部分产能肯定要退出。我们持续投资氨纶的逻辑,就是希望在整合期后仍然能存在,就需要有很强的创新和竞争能力,这是我们为什么投资氨纶的逻辑。我们要做的有几个方面,一个从泰和角度来讲,要强化我们的优势,粗旦氨纶我们在全球有竞争力,扩张产能保持竞争优势;另外一个是补齐我们的短板,耐高温氨纶、高档的经编氨纶,我们都没有大批号,所以泰和在氨纶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补全后泰和还能更进一步。还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是我们氨纶没有竖向的往上拉长产业链,氨纶我们有可能会考虑适当的往上发展,在宁夏的工厂周边有很多BDO的产能,是PTMG的原料。氨纶横向也许还有机会,我们也在看。在行业经过洗牌,集中度提高之后,泰和要存在,要集中各家的优势,横向或竖向产业链方面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等待行业的整合机会。芳纶的业务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要避免之前氨纶犯过的错误,氨纶的错误一个是规模我们没有做到最大,一个是产业链没有发展。所以芳纶一个要保持规模行业领先,目标是要做全球芳纶行业的老大,最新的技术在泰和,竞争对手没有新的工程在建,工程技术的迭代升级需要新项目的建设,这是产能的问题;另外一个往上走,芳纶的原料一个是酰氯我们本来就有,后期可能会到宁夏,存量业务大概就这些。增量业务有六个赛道,智能纤维可以让一个纺织品理论上实现可编织的显示器,现在看的是一维的线性发光,现在实验室可以实现点状发光,这方面技术泰和全球领先。像绿色印染,目前国外化工企业跟我们有个类似的技术,但是他那个工艺过程非常复杂,成本非常高。像生物基材料,是海洋生物基材料,从海里要资源,不跟粮食争地。

还有就是新能源汽车,一个是芳纶纸,一个是芳纶隔膜,都可以用于这个领域;后面我们还有信息通讯,信息通讯目前是芳纶比较大的一个市场;最后一块是化工。其实我们新的业务,围绕的就两个事情,跟老百姓相关的衣食住行,围绕住和吃相对没有优势,就剩下两个,衣和行。行,布*了新能源汽车,芳纶纸和电池隔膜;再是衣,纺织服装,纺织行业没有资本玩,主要是这个行业太卷了,竞争很激烈,这个市场很大,泰和就围绕着绿色印染、智能穿戴等。

问:现在国内在高速扩产,对位和间位的市场空间多大?会不会产生产能过剩?

答:芳纶我们要成为全球老大,要保持碾压性竞争优势。我们是从2004年开始做的,这些年一直有竞争对手,有民营企业、有央企,竞争一直都在。我认为不存在所有企业都活得很好这种情况,因为现在是个淘汰市场,我不能假设市场容量无限大,可以允许所有企业进行扩产,每个行业都一样,资源是在往龙头企业集中。我们不能说没有竞争,这个我不同意,我们泰和要建立的是相对竞争优势,这么多年来看我认为去跟泰和一起竞争,对国内竞争对手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市场分两个,一个是价格市场,客户对于同质化产品的诉求就是价格便宜;另一个价值市场也就是高端市场,这是产业链的竞争,客户要表明态度。

问:对位芳纶国内客户要扩产的比较多,间位的相对较少,是对位的市场空间更大一些?

答:我先说下为什么对位芳纶扩产比较多,因为间位芳纶前些年和我们竞争的企业基本上都不干芳纶了。关于市场容量的问题,市场容量一直在变化,像之前说过的隔膜的市场增量主要是间位芳纶,还有芳纶纸、新能源汽车也主要是间位芳纶,我并没有认为对位芳纶的市场空间一定会更大。间位芳纶只是看到了现在的空间,未来还是变化的,现在看到的是存量的市场,没有看到增量的市场,增量比较大的市场还有工作服,在行业的理解深度上,我认为我们还是更好一些。像之前讲过,不管市场有多大,这个市场容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存在的。

问:隔膜用芳纶的成本比较高,会不会导致应用较少或者说成为竞争方面的劣势?

答:大家都觉得芳纶的成本更高,可能是基于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像国际企业的售价基本上在10-15块钱,国内其他芳纶涂覆隔膜成本价基本也在8-10块钱,售价会更高。正是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限制了它的利润,只能在特殊领域进行一些推广。

但是我们泰和来做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比现在一般的陶瓷涂覆隔膜的成本高一点,我们跟国内外的电池厂家谈过,高的这部分价格基本上对他们不会造成影响,但是芳纶涂覆材料本身的优异特性对于他们产品的提升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的回馈是正面的。

问:电池隔膜这方面比如说单Gwh应用的量有多少?

答:我们现在主要换算的是比如单台车或者单块电池的大概用量,因为我们主要是应用在整车或者电池上。从现在的实验数据来看,涂覆的厚度其实主要是看基膜的厚度,单面就是加2,双面就是加4,基膜的厚度现在是有4、5、7、9,我们都在做,用量比较大的一般是7+2+2。

问:下游现在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合作意向?

答:我们做芳纶隔膜的时候,前期跟下游接触还是比较多的,最初开始做芳纶隔膜的时候是做过一个论证,因为实验室没办法进行大量的制作,所以我们在外部找了一个具备涂覆能力的厂家,帮我们加工了一些产品,拿到下游电池厂家帮我们做一个验证。目前,我们只给国外的电池厂送过样,还没有给任何国内的厂家送样,包括宁德。验证后的最终意见是芳纶涂覆隔膜比陶瓷涂覆隔膜的整体性能要高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耐高温性更好,陶瓷隔膜在170-180度会收缩,而芳纶能抗250度以上的温度;第二个方面是浸润性要更好,因为陶瓷隔膜是无机的,而芳纶是有机的,电解液主要也是有机的,有机之间的浸润性更好,可以加快电池的充电速度;第三是抗穿刺功能更好,陶瓷涂覆抗穿刺的通过率是20%左右,芳纶涂覆的抗穿刺是100%;第四个优点是抗氧化性,也就是电池的循环使用要更久,我们是做了600多个充放电循环之后,芳纶涂覆可以保持在100%。基于上面的优势,我们决定自己建设中试线,涉足这个行业。我们目前正在规划的生产线是三千万平米,预计今年十二月份建成,明年一季度出产品,出产品后理论上还是需要到下游厂家进行验证。验证周期大约在六个月左右,分为三个阶段:A阶段是隔膜材料的测试;B阶段是把隔膜材料做成电池,测试电池全方面的性能;C阶段是进行大批量的供货,主要是考核供货能力和连续生产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客户跟我们接触的也比较多,包括高端3C消费电池、动力电池的客户,他们都是非常希望能够快速拿到我们的样品,我们目前要等到明年一季度,会选择性的挑选几家,在行业里面包括整车、电池,把样品送给他们,让他们来做验证,这是一个市场的情况。

问:建设周期大概有多长?如果下游反馈也比较好,后期的规划是什么?

答:现在这条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周期大约在6-8个月,但这个周期是包括了设计和更改调整在里面,明年中试线产品验证差不多后,那时候扩产速度会非常快,预计基本上3-4个月就会有一条线投产,差不多一年会到3亿平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我们的目标或者说理想状态是达到1/3的渗透率。

问:上半年芳纶业务有一个大的提升,主要是下游的哪方面导致的?

答:间位芳纶这方面,国内市场举个例子比如说防护工装这方面,今年上半年增长700%;另外国外的市场今年的增速也是比较快的,我们的竞争力也在提升。本身我们也在进行创新,我们现在制定了很多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大部分都是A级的,这个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对位芳纶这方面,受限于产能状态。

目前增长的点,一方面是价格的提升,再一个是基于当下的产能状况,做了品种结构的调整,变相的提升了盈利的能力。

问:个体防护服的换发进度到什么程度了?今年年底大概能完成多少?

答:国内的也是刚刚开始,因为国家的标准是去年颁发的,今年1月1号开始实施,目前实施最快的是头部企业、央企,大的国企和民企也开始启动。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希望它启动的太快,因为目前我们的产能还比较小,如果一旦突然爆发,我们没有那么多产能能够提供。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整体的量,按照标准来配备,春秋、夏装和冬装加起来一个人大概5kg,一个行业一次配备大约需要万吨级的产能,如果其他行业一起配备,虽然用量不一样,但也是一个大的市场。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现在个体防护是个快速发展期,刚开始。

投资者:今年也是个刚开始的阶段?

答:是的。

问:公司今年在产的实际产能大概有多少?

答:间位大概1万吨左右,对位的大概在5000吨左右。

问:隔膜材料是个升级换代过程,芳纶是比PVDF高级,大家更关心的是价格问题,但往往一个材料的应用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生产出来,再是加工工艺,涉及到覆膜配套设计是个关键,能不能让做出来的产品有可靠性。我首先非常感兴趣的是咱们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了,现在的投资情况,是一个什么状况,还有验证完成后,产品客户的绑定情况?

答: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研发,第二个是验证,第三个是大客户开发。首先说一下研发,先大概说一下为什么能够把成本降到这么低。国内之所以把成本做到八块十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专利的限制,国内这些厂家基本上都没有专利,他们如果要做芳纶涂覆隔膜需要购买专利的使用权,购买使用权的话就需要购买他们的原料,这样成本就会非常高;二是芳纶材料本身就是非常贵的,我们卖芳纶原液的时候,都是带着溶剂卖的;三是对于溶剂回收方面的成本一般也很高,芳纶溶剂的回收难度对于基膜公司还是比较大的。泰和能做也是基于这三点,我们有芳纶涂覆隔膜的专利,专利的限制这方面就没有;芳纶本身就是我们的产品,且是国内目前的龙头企业,有产业链的成本优势;泰和的溶剂回收装置都是整套的大装置,溶剂回收方面我们的技术也是国内领先的,我们现有的溶剂回收成本已经达到了原来溶剂回收成本的1/4左右。如果我们上芳纶涂覆隔膜,泰和只需要投一个涂覆生产线,从固定投资来看,涂覆是投资最少的。在研发这块,电池隔膜要求还是比较多的,性能要求比较多,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现在的芳纶涂覆是用芳纶取代陶瓷和PVDF,实验室中我们也做过芳纶和PVDF混合涂也没问题,和陶瓷混合涂也没问题,所以它既可以当胶用,也可以当耐高温的材料用,实验室可以做的方案还是很多的,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按照全芳纶涂覆来做的,因为这样相对来说浸润性更好。在验证的这个阶段,目前产品我们先送到了外国的一家电池厂家做测试,我们之前也跟国内外的厂家都进行过沟融,但是相对来说,国外对于新产品的迫切度要更高一些,他们可以马上列出新产品的测试计划,所以第一批产品我们先送到了国外进行验证。在大客户开发这方面,验证完成后,我们把验证结果跟国内外的电池厂家也进行了一个交流,包括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厂家都进行过沟通,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等我们的产品出来以后,大家想马上拿到样品做测试做验证,国内外的标杆企业我们肯定都是会进行接触的。另外大客户方面,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提供更可靠更完备的材料解决方案,因为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推广还是可以的,有很多电机的厂家本身就是我们的客户,从电机方面再推广到电池方面本身就是有一些优势的。

问:隔膜现在是买的基膜来做涂覆的?是个什么模式?

答:我们现在的模式是买基膜涂覆之后,直接卖给电池厂或者整车厂。我们现在要上,跟国内隔膜厂家都交流过,现在一些基膜厂家是愿意跟我们做一些战略性合作的,相对来说把技术和渠道基本都给我们敞开了,希望大家做一体化生产,这是未来的趋势。

问:基膜的市场有保障吗?我们未来与隔膜工厂会是什么关系?

答:国内的基膜相对来说已经到达了充分竞争的阶段了,所以基膜的保障性还是有的,这也是基膜厂家愿意与我们战略合作的原因。我们未来和隔膜工厂的合作模式,未来可能会拉一些有话语权的公司来合作,将来如何考虑还在商量,这个投资对我们来讲不算很大,希望有战略投资者进入。从公司运营来讲,这个平台不错,芳纶我们是按照正常的售价,卖的是原液,这也是一个芳纶的市场增量业务。

问:公司后面发展的整体思路是什么样的?

答:主要围绕两块,一块是纺织,一块是新能源。原因我刚刚解释过,衣食住行,围绕住和食相对没有优势,剩下的行就是跟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不能说是一整个赛道,是0.5个;另外一个是衣,纺织服装,我们国内每年平均消耗的市场容量,是个巨大的市场,考虑中国的市场可以从这方面考虑。泰和从材料端考虑,逻辑大体上就是这个逻辑。

问:芳纶涂覆与海外企业的产品有做过一个非常详细的对比吗?

答:有做过对比,芳纶涂覆间的差距不大,但是比陶瓷涂覆的要好很多。

问:是间位还是对位?

答:对位相比间位来说它的耐温性还要更高,但是现阶段对于电池来说,间位的性能就已经足够了。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相比来说效率很高,现在招人有吸引力吗?

答:人才是我们比较焦虑的地方,烟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那么高。我刚才讲的体制机制改革,烟台这个城市本身很舒服,中国有沙滩的海岸线烟台是最长的,房价相对工资是比其他城市更合理的。干事创业的平台,有一个研发中心,有一个创业中心,我们的电池隔膜项目都会放到这个平台,主要是给年轻人提供平台与机会,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是领先的,可以给年轻人创造机会。另外一个管理提升,要把高学历人才提升起来,我们创新性项目都要求骨干投资,初期投资不大,未来可以获取的资源很大。我希望有志之士到泰和。研发的快慢最终是方法论,思维方式很重要;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氨纶、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导产品为纽士达氨纶、泰美达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及其上下游制品。公司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研发形成了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的国产化技术,引领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公司建有国家高性能芳纶纤维动员中心,是相关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牵头和参与编写了4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被中国化学(601117)纤维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首家“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公司拥有完备的氨纶、芳纶产品体系,产品质量及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纽士达氨纶、泰美达(NEWSTAR)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锂电池隔膜行业研究:龙头优势明显,涂覆材料+出海打开新空间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宝证券,胡鸿宇)

电池一般由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质组成,作为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隔膜的成本大约占到电池成本的10%-20%,毛利率高达50%-60%,是四种材料中毛利率最高的产品。隔膜在电池中的主要功能是隔离电池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保证锂离子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正常通过微孔通道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因此隔膜的性能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流密度以及安全性等关键指标有重要的影响。

隔膜的性能评估主要来自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其中稳定性的实现难度相对较低,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实现受制于工艺和材料。在稳定性方面,电化学稳定性较强以及机械强度高的隔膜可以有效降低隔膜受到腐蚀和变形的程度,这对于电池的使用寿命长短相当关键。在一致性方面,主要考量的是隔膜上微孔的孔径以及厚度,只有保证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离子导电性,电池才会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在安全性上,抗穿刺以及耐高温的隔膜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的情况,一旦出现短路,极有可能造成爆炸等事故发生。

隔膜的种类众多,但是已经实现商业化的主要为聚烯烃微孔膜,包括PP(聚丙烯)/PE(聚乙烯)/PP多层复合隔膜、PP或PE单层微孔膜和涂布膜,其主要区别在于微孔的成孔机理不同。这类隔膜具有相对价格较低、机械性能优良和电化学稳定性高的优势,但是聚烯烃隔膜吸液率较低,容易发生电解液泄露事故,且PE和PP隔膜熔断温度分别为135℃和165℃,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热收缩和接触紧密,进一步导致内部短路、起火甚至发生爆炸。目前,聚烯烃隔膜的制备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湿法制备占据主流。干法又称为熔融挤出拉伸法(MSCS),包括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单项拉伸在低温冷拉伸和高温热拉伸阶段进行纵向拉伸,主要是为了增强隔膜的纵向力学强度,降低横向力学强度。双向拉伸优化了单项拉伸的工艺,在聚丙烯中加入了β晶型成核剂,利用其不同相态下的密度差异而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形成微孔,增强纵横向力学强度。干法拉伸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成的膜具有多孔结构,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电池。但该工艺所制备的膜较厚,孔径及孔隙率不易控制,需成孔剂等添加剂辅助成孔,均一性差。

湿法又称为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法(TIPS),包括同步和异步。通过将某些高沸点小分子如增塑剂石蜡油等与聚烯烃树脂混合熔融成均相混合物,降温发生固-液相或液-液相分离,形成膜片再加温至近熔点状态,双向拉伸以保证分子量取向一致,后用溶剂将增塑剂从薄膜中萃取出来而得到的亚微米级微孔膜材料。湿法工艺过程易于调控,且生产的隔膜具有孔隙率高、孔分布均匀、双向拉伸强度高、机械性能强、穿刺强度大等优势,但需添加溶剂,成本较高。由于湿法双向拉伸所制备的隔膜的高孔隙率和透气率使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电性能,更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所以市面上以湿法制备为主。

目前全球隔膜市场主要由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四个国家主导,2021年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3%、28%、21%、6%。与2010年之前全球隔膜市场由美日主导不同,现在的隔膜市场由中日韩三国主导,特别是中国。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1年全球隔膜市场规模为106亿平方米,其中,3C市场17亿平方米,储能市场13亿平方米,动力电池市场76亿平方米。在前九名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到4家,分别是第一名恩捷股份(31%),第二名星源材质(12%),第四名中材科技(8%),第八名沧州明珠(2%)。

隔膜市场行业壁垒较高,国内具有量产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随着近几年的市场洗牌和并购,国内隔膜行业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座次基本已定。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和中材科技连续两年在国内隔膜出货量排名前三,2021年市占率分别为38.6%、14.0%、10.5%,CR3高达63.1%,CR6达80.8%,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行业需求旺盛,头部企业产能有限,第二梯队企业产能利用率上升。在湿法隔膜方面,行业格*呈现“一超多强”的稳定*面,未来将维持2年左右紧平衡。恩捷股份在2021年产能大规模释放下,产量超过30亿平方米,进一步稳固了国内湿法隔膜龙头地位,市占率已经超过50%。近几年,由于隔膜行业的价格战,湿法行业格*较为稳定,供需处于紧平衡,按照扩产的节奏(一般隔膜扩产建设周期大约2-3年),叠加隔膜设备需要从海外进口,高工氢电预计全球隔膜维持至少2年的紧平衡状态,国内市场产能将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

在干法隔膜上,市场格*呈现“三足鼎立”的*面,湿法龙头布*干法带来新变化。中兴新材在产能释放和客户需求放量的情况下,成为了干法隔膜龙头,2021年市占率达29%,其次是星源材质占比20.6%,惠强新材占比20%,CR3达69.6%。作为湿法龙头的恩捷股份在今年11月发布公告,与宁德时代共同投资干法隔膜及湿法隔膜项目,平台公司与江西恩博合资设立干法隔膜项目公司,产能规划20亿平方米。随着恩捷股份开始加速布*干法隔膜,未来干法隔膜市场格*将有望迎来新的变化。2021年受下游产业增长,出货量呈现高增长,但相较于湿法隔膜仍有所差距,目前随着中兴新材12μm三层共挤隔膜批量供应,随着12μm逐步普及,同时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提升,预计干法隔膜将在储能和动力领域迸发新的生机。

龙头企业切入全球电池供应链体系,加速布*海外业务。根据恩捷股份的半年报,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到全球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中,包括海外锂电池巨头松下、三星、LGES、法国ACC、海外某大型车企。目前恩捷股份在国内年产能大约有50亿平米,唯一的海外基地在匈牙利,年规划产能4亿平。今年5月3号公司公告称在美国投资建设了一个年产能约10-12亿平的基膜生产线及涂覆设备,这是目前在海外最大的一个项目,展示出公司布*海外业务的决心。

隔膜行业重资产属性明显,隔膜在四大材料中的固定资产占比最高。我们分别选取了锂电四大材料的五家公司,分别是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璞泰来和天赐材料。2022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固定资产占比37.9%,星源材质固定资产占比25.1%,德方纳米、璞泰来和天赐股份均不到20%。从2017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与星源材质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电池材料公司,体现出隔膜行业的重资产属性。

隔膜行业的重资产属性主要来自昂贵的设备,投资门槛较高。以星源材质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来说,项目总投资75亿元,其中硬件设备投资50.6亿元,占比67%;恩捷股份的“年产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总投资17.5亿元,硬件设备投资14.2亿元,占比81%。而且隔膜行业的投资门槛也很高,根据电池网的测算,单GWh的隔膜投资额通常是5500万以上,负极材料大约是2000万以上,电解液大约是750万以上,估算下来隔膜的单GWh投资大约是是负极材料的2~3倍,电解液的7倍。

隔膜行业对生产设备要求高,设备限制产能扩张。从全球来看,全球生产线总供给量大约40多条,其中拥有8条产线以上的供应商不足5家,所以全球隔膜行业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限制产线扩张的根本就是对设备的高标准要求,设备选型必须根据工艺的特点来定制,通常是隔膜供应商与上游设备制造商共同来设计,交付周期也比较久,从下订单到设备交付需要1年半左右,隔膜供应商拿到设备以后还需要调试,恩捷股份的第一条产线调试了3年,湖南中锂调试了2年,目前来说头部企业仍需要至少半年的调试时间。现阶段我国干法设备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但是湿法设备还是长期依赖进口。优质设备与头部隔膜企业锁定,第二梯队剩余产能有限。恩捷股份的第一条产线来自日本制钢所,双方具有深厚的合作关系,目前恩捷已经锁定了制钢所未来三年的设备订单,2022年预计可以拿到20条产线,但是依旧无法满足所有订单。星源材质与德国布鲁克纳签订了到2026年的设备供给订单,而且是中华区独供协议。中材科技与法国伊索普设备、湖南中锂与日本东芝均有合作。由于制钢所与布鲁克纳的设备均被大厂锁定,因此市场上的优质设备来源仅来自东芝等几家,完全供不应求,拥有大量设备的龙头企业已经在需求释放下完成扩产,第二梯队的隔膜企业产能十分有限。

隔膜行业具有较高的生产壁垒,行业良率低于其他材料。隔膜生产的工艺较为繁杂,流程中有较多材料耗损的环节,成型以后在形成母卷、分切以及涂覆过程中都会产生耗损,因此行业良率一般都在60%-70%左右,而一般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细分环节良率普遍都在90%以上。以龙头企业为例,根据恩捷股份披露的公告和年报,公司2015年的良品率为53%,2019年为78%,仍然是低于其他材料的平均水平。湿法平均毛利率要高于干法。由于良率和工艺管理上的差距,隔膜行业内部的利润分化较为严重,龙头公司的毛利率高达50%,而一些第二梯队的公司只有不到20%。从工艺来看,湿法隔膜的毛利率高于干法隔膜,恩捷股份几乎做的都是湿法隔膜,毛利率领先于其他几家公司,沧海明珠是以干法工艺进入隔膜市场,干法隔膜占比较多,毛利率水平相对偏低。

目前中国隔膜市场出货仍以湿法隔膜为主。湿法隔膜因为厚度更薄,可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主要的下游需求。根据GGII,2021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74%,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干法占26%,主要应用于储能和小动力电池,2022年湿法隔膜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9%。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于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湿法隔膜的产品优势被持续放大,隔膜企业为满足需求不断增加湿法产能,而干法尽管受益储能产业,但是增速仍然不及湿法。

尽管湿法隔膜在性能上领先于干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会出现一些缺陷,涂覆手段则可以有效增强隔膜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涂覆本质是一种改性手段,在聚烯烃隔膜上涂覆特定材料,改变基膜性能,以满足更加多元化的需求。经过涂覆以后,隔膜的热收缩率显著降低,实验表明未经涂布的PE隔膜在145℃下热处理30分钟,热收缩率为63.5%,而经6μm氧化铝图层涂布的PE复合膜同等条件下收缩率降至12.7%。同时涂覆材料还可以提高隔膜的抗穿刺能力以及浸润性,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涂覆材料包括涂覆颗粒和涂覆溶剂两种。涂覆颗粒可以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材料主要有陶瓷(勃姆石、氧化铝),有机材料主要有PVDF、PMMA、芳纶等。无机材料的主要优势在于技术更为成熟,生产成本更低,性价比高,经济性较有机涂覆有明显优势;有机涂覆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性能好,但价格昂贵。涂覆溶剂可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种,其中油性涂覆均匀性和粘性优于水性涂覆,定位中高端产品,成本比较高,海外电池厂更加青睐。

在涂覆材料中,高纯氧化铝和勃姆石应用较多。无机涂覆较有机涂覆和有机无机混合涂覆技术更加成熟,无机涂覆隔膜的可拉伸强度和热收缩率更好,同时成本更低,经济可行性更好,无机涂覆材料可以提高隔膜的绝缘性,降低锤电池的短路率,同时提高良品率及安全性。目前,PVDF、芳纶等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少数高端市场,以高纯氧化铝及勃姆石伟代表的无机涂覆材料占涂覆材料的比重达90%以上。无机涂覆材料中,勃姆石和氧化铝占据主要的市场,近年来勃姆石的份额不断提升,同时下游反馈部分电池厂在和车企做原材料变更认证,将勃姆石作为涂覆材料替代氧化铝;据GGIl,2021年勃姆石在无机涂覆市场中份额约45%,预计22/23/25年,勃姆石份额将提升至52%/60%/79%。

未来广泛应用涂覆技术将成为行业趋势。根据GGII,2019年我国涂覆隔膜占比为53%,较2015年的37%快速提升,近两年湿法隔膜的涂覆比例达到70%以上。目前,三元动力电池已基本全部采用隔膜涂覆技术,LFP电池的涂覆比例在60%左右对涂覆技术的应用逐步提升,消费电池领域,隔膜涂覆主要应用于3C电池等高端领域。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亿纬能、中创新航等全球主流电池企业已经普遍采用隔膜涂覆技术。

隔膜的精细化工属性决定其生产制造成本占比高于原材料。隔膜的生产材料以聚烯烃为主,主要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复合材料,根据恩捷股份的年报数据显示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为57%-64%。其中聚烯烃属于高分子量的专用料,对力学性能、溶解性、分散性、清洁度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目前仍依赖海外进口,其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相关。由于隔膜的精细化工以及重资本投入属性,其加工成本占比较高,其中制造费用占比20%-22%;人工成本占比约5%-7%;能源动力成本占比在10%-16%,再考虑设备的折旧成本,制造费用合计占总成本比重将高达35%-45%。由于恩捷的生产工艺以及规模优势,其毛利率要显著高于二线厂商,若对三家厂商成本进行分析(星源材质、恩捷股份、沧州明珠),则隔膜行业的平均原材料占比约为45-46%,制造加工费用占比约为54-55%。

从产业链角度看,隔膜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显著低于其他环节。我们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及动力电池PACK五大核心环节的成本分析进行对比,隔膜的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要显著低于其他环节,而和生产技术壁垒更高的半导体环节(选取了功率半导体IDM厂商士兰微和光刻胶龙头南大光电)进行对比发现隔膜的原材料占比和其类似,从侧面说明其作为技术壁垒较高的精细化工环节,制造加工费用的控制将是行业龙头提升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规模生产优势+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国产化将是企业降本提升毛利率的核心手段。我们认为在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原材料均为生产技术和供应较成熟的化工品),降低生产制造环节的费用将是隔膜企业降本的核心驱动因素,而规模生产优势+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国产化将是企业降本提升毛利率的核心手段。

单位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将增加隔膜产量,有效摊薄人工及制造费用、能源动力成本,从而提升其规模优势而达到降本增效。我们认为通过增加产线数量、产线升级将有效增加厂商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加产线数量:通过增加产线可以有效的摊薄人工、能源动力等成本。从恩捷股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毛利率远高于二线厂商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设备后增加产线以及提高其产线利用率带来的规模优势,我们根据两家企业的投产规划进行对比,A湿法隔膜企业拟建设2条年产4500万平米的湿法隔膜产线,劳动定员150人,平均每条线75人;B湿法隔膜企业拟建设8条年产4500万平米的湿法隔膜产线,劳动定员428人,平均每条线54人。可见产线数量越多人工成本越低。因此多产线共用水电且工人可多方位操作从而可以有效摊薄人工及制造费用、能源动力成本。产线和设备升级:虽然通过增加产线数量可以摊薄动力和人工成本从而达到降本的作用,但是在隔膜生产中的核心仍是收卷和分切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决定其生产的良品率和最终的收得率,这也是影响隔膜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第一梯队隔膜厂投产设备以幅宽4-6m、车速40-60m/min居多,其对应的一次分切产生的损耗率约在3-6%,而车速则决定了其母卷的年产能,因此宽幅越高对应的良品率越高,车速越快对应的产能越高,二者相结合则决定了其生产效率的优劣程度。

在隔膜生产中,产线的产能取决于设备宽度、车速和良品率。良品率可以分解为分切损耗和A品率,其中分切损耗取决于设备的宽度,车速则决定了设备的年产能,A品率则是来自于生产工艺的提升。恩捷最新产线幅宽6.2m,车速110m/min,成本可下降至0.67元/平,相比较目前的主流设备产线营业成本节省0.18-0.66元/平。但同时需要注意,车速、幅宽的升级也存在瓶颈,产线过宽会造成隔膜受自重影响下垂,车速过快可能导致萃取效率低下造成微孔瑕疵,都会形成B品。此外,车速幅宽的降本效果边际递减,头部厂商降本空间已比较有限,而二三线厂商降本弹性更大。

规模优势下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有望降低隔膜生产成本。有望基膜的生产原材料主要以PE或PP为主,辅以白油、二氯甲烷等辅材,其中PE或者PP作为主材占比超过50%,因此规模化优势下公司有望通过降低采购原材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当隔膜企业采购量大时,与上游大宗商品厂商的价格磋商能力将有所提升。以星源材质为例,其在2017-2020年期间随着产能的扩张公司采购的PE和PP复合增长率超30%,而二者的单价也分别从1.09万元/吨和2.18万元/吨降至1.03万元/吨和1.55万元/吨,规模优势下公司议价能力逐步体现。

辅料回收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单平成本。锂电池隔膜生产中的主要辅助材料包括白油、二氯甲烷等,上述材料的消耗与各公司辅料回收系统效率以及萃取系统设计直接相关:辅料回收系统效率越高,萃取系统效率越高,辅料耗费越低。上海恩捷这方面保持领先,17年完善白油回收系统后,白油的单耗同比下降1/3;18年完善二氯甲烷回收系统后,对应单耗同比下降2/3,营业成本节省0.09元/平。涂覆隔膜中涂覆材料仍以进口为主,国产进程加快下企业有望完成降本。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用隔膜的需求,对其表面进行涂覆改性成为了易于实现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的涂覆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有机涂覆材料以PVDF和陶瓷-芳纶为主流,现阶段PVDF的短期供给压力造就了其价格的高位持续,随着东岳集团、东阳光的PVDF产能逐步投产,国产化趋势下PVDF价格有望逐步下行。相比较PVDF芳纶由于具备较强的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且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作为涂覆材料的更好选择,目前芳纶涂覆隔膜已成功应用于特斯拉ModelS车型。目前芳纶产能仍旧以海外巨头,以泰和新材为主的国产厂商在芳纶纸、对位芳纶等制品上的产能扩张将有望增加国产化趋势,从而实现降本作用。

核心设备仍需海外厂商供应,固定资产投资占比高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隔膜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制造分切涂布设备仍然以海外厂商供应为主,这也造就了目前隔膜厂商高额的固定资产支出的重要因素。以恩捷股份公告其无锡二期设备投资为例,其隔膜制造设备价格高达5.52亿元,分切机和涂布机价格分别达到2.24和2.4亿元,因此在该环节若逐步走出相应的国产设备厂商,对于隔膜企业来说有望逐步降低其投资额从而达到降本作用。

隔膜核心设备的国产化进程逐步加快。头部企业在绑定优质设备供应商产能同时,也在加紧设备国产化之路,以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为例,2020年左右新设设备产能国产化率我们预估约为15-16%,国产化率较低,国产设备主要为辅助设备,对拉伸、挤出等设备基本采用进口设备。但头部企业在绑定海外优质设备供应商产能同时,也在加紧设备国产化之路,以恩捷股份为例,公司收购苏州捷力、富强科技、JOT推行隔膜设备国产化,目前公司设备厂进展顺利,第一个厂房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预计今年会介入萃取等单元,未来公司将向整线制造过渡,公司计划明年拥有一条自研产线。同时,国内厂商也在加紧自研,自主研发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破解了双向拉伸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投资大、能耗高、建设周期长、环境污染大等难题。我们认为,湿法隔膜设备国产率未来将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加紧设备国产化之路,未来相应设备采购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

涂覆以工艺和专利为核心,国内厂商通过专利授权和联合研发进行布*。隔膜涂覆多采用定制和联合研发方式,其核心在于配方及工艺,涂覆专利主要由LG、帝人等大企业把持,国内企业如星源材质通过获得LG化学陶瓷涂覆专利授权,切入涂覆领域,目前已完成勃姆石涂覆隔膜的量产;而恩捷股份则拥有完备的水性以及溶剂型涂布型隔膜的研发制造能力,通过日本帝人授权的相分离生产工艺适用于油性PVDF涂覆,成本更低。隔膜厂商争相一体化布*,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从中长期看,基膜涂覆一体化乃大势所趋,涂覆环节重资产属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对电池厂资产运营能力和技术工艺提出很高要求,一体化布*有利于隔膜厂把控产品质量和降本增效,因此主流厂商争相扩产。恩捷股份涂覆比例从2020年的18%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30%。星源材质自2020年加码湿法隔膜,2021年涂覆比例已经提升至26%。涂覆膜性价比逐步凸显,电池厂旺盛需求带动隔膜厂涂覆比例继续提升,看好龙头厂商一体化布*下的优势继续维持。

隔膜涂覆技术全面提升隔膜性能,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由于隔膜主要原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比较低,温度过高时隔膜会发生严重的热收缩,导致电池的正负电极接触而出现短路,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在高振动高温的恶劣环境中存在引起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危险。为了提高隔膜的热稳定性,全面提升综合性能,涂覆技术逐渐被应用于锂电池的生产。隔膜涂覆技术通过在隔膜表面上涂布涂覆材料,不仅大幅提高隔膜的热稳定性,同时提高拉伸强度和透气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有效措施。目前涂层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无机材料:如Al2O3、勃姆石等:提高耐高温性,良好的吸液及保液能力。降低热收缩率,有效提升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例如勃姆石涂覆在聚乙烯基膜上的热稳定性测试,当温度加热到170度,隔膜已发生明显形变,涂覆膜几乎无收缩。2,有机材料:如PVDF、AFL、芳纶等:高粘结性具有且优异的吸液及保液能力,降低内阻,提高电化学性能。从聚乙烯基膜涂覆PVDF前后对比看出,聚乙烯基膜呈现湿法隔膜典型的树枝状微孔结构,表面涂覆PVDF有机粒子后,聚乙烯基膜上附着了一层PVDF涂覆层,形成大量微孔,提高电解液保持率。

隔膜涂覆比例在70%以上,有机涂覆有望。根据EVTank,2019年我国涂覆隔膜占比为53%,较2015年的37%快速提升,其中湿法隔膜的涂覆占比已经超过70%。目前三元动力电池已基本全部采用隔膜涂覆技术,LFP电池的涂覆比例在60%左右,随着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LFP电池有望加大湿法涂覆隔膜的渗透;此外在消费电池领域,隔膜涂覆主要应用于3C电池等高端领域。由于无机涂覆物理强度高同时成本低廉,目前无机涂覆在涂覆隔膜中占比超过95%,不过有机涂覆厚度更薄有利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虽然成本更高目前仅用于高端动力市场,但随着涂覆材料成本有望下行的趋势,未来有机涂覆隔膜的市场份额有望快速发展。

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勃姆石逐渐在无机涂覆中替代传统氧化铝材料。根据GGII数据,近年来无机涂覆隔膜出货量高速增长,2021年无机涂覆隔膜出货达15.7亿平方米,其中勃姆石隔膜占比高达60%。在无机涂覆材料中相比于氧化铝,勃姆石具备以下优点:(1)勃姆石硬度较低,能够降低设备磨损和加工过程中异物的带入风险;(2)勃姆石的粒径分布更窄,比表面积可控,比重低,和氧化铝相同重量可以涂覆更多面积,能有效降低涂覆成本;(3)勃姆石的吸水性更弱,更易保持隔膜的干燥度;(4)勃姆石的涂覆平整度高、内阻小,能耗低,生产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此外从从成本测算上看,和氧化铝相比单位重量勃姆石可涂覆的面积大,降低锂电池隔膜涂覆的成本,并减轻锂电池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若按照单平用量勃姆石15.3g和氧化锂19.5g进行对比,勃姆石可实现降本17%。整体看性能优势+成本优势+工艺成熟趋势下,勃姆石在无机涂覆隔膜中的占比有望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勃姆石涂覆隔膜占无机隔膜比重有望超75%,成为无机涂覆中的主流。

国内厂商加速赶超,龙头壹石通2021年市占率超50%。勃姆石的主要生产厂商有壹石通、德国NabaltecAG、中铝郑州研究院等,国内新进入者包括国瓷材料、极盾新材料、中超新材等。勃姆石市场呈现壹石通与德国NabaltecAG双强格*,2019年前德国NabaltecAG作为龙头,两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6%和37%排名全球第一,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高速增长,深度绑定电池龙头厂商的壹石通出货量快速增长,其在2021年全球市场份额超50%,国内市场份额超80%,超越NabaltecAG成为全球第一。

国内厂商积极扩产,壹石通产能释放节奏由于新玩家有望享受行业增长先发红利。随着勃姆石隔膜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国内新玩家也在加速布*勃姆石产能,国瓷材料现有0.1万吨勃姆石产能,其在行业高景气上行周期中做出重要战略转向,将定增中用于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的2亿元改为扩建2.5万吨勃姆石,预计22年底完成建设,并远期规划10万吨产能;而极盾新材料也预计在2022年底完成8000吨的产能扩建;阻燃剂厂商中超新材则也加大新能源业务转型,其规划建设的1万吨勃姆石产能已于21年12月获得新安县**批复,预计于2022年11月完成建设,2023Q2达产。虽然新玩家加速布*,不过作为龙头的壹石通在产能释放节奏上优势明显,2022年2月公司发布定增项目拟扩产2万吨勃姆石项目,此外公司在蚌埠自贸区设立勃姆石生产基地,项目一期4万吨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第一条生产线2万吨已经于2022年8月投产,预计2022Q4项目一期和定增扩产项目建成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达到5.5万吨领先全行业项目,二期8万吨产能将在2023-2024年投产,公司将凭借扩张周期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并享受目前高景气的勃姆石隔膜市场增量红利。

电池能量密度迭代高,催生有机物涂覆需求。有机涂覆隔膜主要通过在聚烯烃表面涂覆聚合物材料,改善与极片的粘合性和吸液性,并通过电解液溶胀形成凝胶,通过热压提高与极片的粘结性。聚烯烃涂覆聚合物材料后,能提高电芯硬度,减少游离的电解质,提高电芯安全性。常用涂覆材料有PVDF、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EO(聚氧化乙烯)、PAN(聚丙烯腈)、PMMA、PVB(聚乙烯醇缩丁醛)、PDA(聚多巴胺)、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是PVDF-HFP,PVDF-HFP结晶度更低,而吸液能力越强,溶胀越大,粘性越大。PVDF&PMMA为当前主流有机涂覆材料,共混聚合物涂覆性能优势明显。为了满足更高导电性、更大柔韧性需求的应用场景,PVDF、PMMA占据主要有机涂覆材料市场,预计分别占比约62%/33%,芳纶占比5%。PVDF具有高极性和高介电常数,有助于锂盐的离子化,而且能够在电解液中溶胀,因此PVDF及其共聚物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被广泛应用。相比较单一聚合物,共混隔膜显示出更高的电解液吸收率和更低的热收缩率,在用于锂电池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放电倍率能力和稳定的循环性能,常见的共混隔膜有PVDF/PMMA、PVDF/PEO、PVDF/PMIA(间位芳纶)、PMMA/PAN、PEO/PMMA、FPI/PVDF等。根据发布在《AdvancedFiberMaterials》的《Electrospunfluorinatedpolyimide/polyvinylidenefluoridecompositemembraneswithhighthermalstabilityforlithiumionbatteryseparator》一文显示,FPI/PVDF共混隔膜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当FPI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0%时,共混隔膜的拉伸强度从1.57MPa提高到2.30MPa。

芳纶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单独涂覆的有机材料,由于芳纶的一致性好且无颗粒,涂层很薄在1um-2um之间,而PVDF混涂通常在2um以上(PVDF共混聚合物),芳纶的轻质性是目前其他材料不具备的。此外根据日本东丽在2015年推出的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高温强度高的特点,日本帝人使用基于PMIA的一系列材料对聚烯烃隔膜进行一系列改性,其生产过程更为方便效率更高,而根据蓝科途官网数据显示,芳纶涂覆隔膜同时具备耐热性、浸润性、抗氧化性的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不搭配无机材料而单独涂覆能保持高性能的有机材料。早在2014年,特斯拉ModelS就采用了芳纶涂覆隔膜的动力电池;目前主流隔膜厂商(恩捷、星源材质等)均加速布*相应产品,恩捷股份2019年从日本帝人处取得芳纶涂覆的专利,其研发的超高耐热芳纶涂布膜已在46系大圆柱上开始应用;星源材质则和LG合作共同推进芳纶涂覆隔膜的应用,主流厂商推进下芳纶涂覆有望完成从0到1的历史性进程变革。

环保和原材料成本压力下PVDF价格依旧高企,芳纶&PMMA有望享受替代红利。PVDF由于具备极佳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耐候性和高机械强度等性能,其应用领域广泛,其在注塑、涂料、水处理膜等传统领域应用超70%,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其在光伏和锂电粘合剂领域份额逐步增长,此外PVDF作为涂覆材料的隔膜市场份额也逐渐渗透,我们测算PVDF在2022-2025年的CAGR将超过50%。PVDF上游原材料为R142b,是一款第二类制冷剂,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其作为制冷剂用途的生产受配额影响并逐年缩减。因此考虑到环保压力PVDF及其原材料R142b产能审批进度较慢,新增产能有限,因此PVDF的价格有望继续高企。而芳纶涂覆在性能上优于PVDF,因此芳纶&PMMA涂覆材料有望享受替代红利。

PVDF涨价趋势下,芳纶性价比凸显。芳纶纤维具有较低的重量,且密度仅为1.44g/cm3左右,涂层可以很轻薄,与此同时PVDF的材料密度达到1.78g/cm3,而陶瓷材料中勃姆石的材料密度为3.05g/cm3;同时,PVDF/PMMA由于耐热性存在*限性需要与无机物配合涂覆,涂层厚度在2um以上,由于芳纶单独涂敷即可保障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涂覆厚度可以控制在1.5um左右。我们对以下两种涂覆材料(芳纶vsPVDF+陶瓷)的使用成本进行测算:1,假设隔膜级芳纶/锂电级PVDF/陶瓷单价分别为50/35/2万元/吨;2,芳纶和PVDF+陶瓷的涂覆厚度分别为1.5um/2um,测算二者单平成本分别为1.08/0.97元每平,目前通过日本帝人进口的芳纶涂覆隔膜成本仍较高,不过由于PVDF的紧缺程度价格持续高企,当锂电级PVDF价格上涨到40万元/吨,保持当前涂层厚度其成本将超过芳纶。此外国内芳纶厂商寻求自己一体化布*涂覆+隔膜产线,泰和新材3000万平中试线预计2023年投产,我们认为当芳纶国产化进程加快+厂商往隔膜一体化布*趋势下,芳纶涂覆性价比将凸显。

电池厂商推动芳纶涂覆产业化进程,随着芳纶国产化进程加快,我们判断芳纶涂覆隔膜渗透率有望从0到1快速提升。全球芳纶行业长期呈现双寡头格*,国内市场自给率低依靠海外进口。芳纶市场两大海外龙头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占据了全球75%的市场份额,国内自2006年***将芳纶列为重点发展新材料以来加速产能的布*,泰和新材早在2004年完成间位芳纶的量产,并于2011年成功实现1000吨/年对位芳纶工程化,截至2021年泰和新材已完成6000吨的对位芳纶产能和11000吨的间位芳纶产能,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芳纶厂商。

间位芳纶市场集中度高,防护需求稳步增长隔膜有望带来新需求。间位芳纶能够量产的企业仅有6家,其中美国杜邦产能达到22000吨,占市场份额超50%,而泰和新材现有产能达到11000吨排名第二,此外计划新增产能至20000吨,预计在2023-2025年陆续投产。从需求上看,2021年我国间位芳纶产量7000吨,进口量3000万吨,表观需求量10000吨;目前我国间位芳纶超过60%用于高温过滤材料,安全防护服饰领域用量不足30%,随着防护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芳纶隔膜的从0到1的突破,间位芳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芳纶隔膜仅在松下进行量产,泰和新材加速布*有望打破海外垄断。国内锂电涂覆用芳纶还未大规模起量,海外方面仅有松下的NCA电池供应给特斯拉高端车型时使用住友化学的芳纶涂覆膜,其涂覆材料由日本帝人供应。目前国内芳纶供应商为泰和新材,公司已成立芳纶涂覆研究组,与恩捷、星源等共同推进,此外其规划的3000万平方米/年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线有望于2023Q2完成投产。

中国厂商后发制人,目前全球市场供应以国内厂商为主。隔膜早期因为其工艺的高壁垒,市场玩家以日韩美企业为主,2013年市场格*中日本厂商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旭化成和东燃分别以23%和20%市场份额分列前二,CR6达到79%。随着国内厂商的工艺突破以及国内高增长市场带来的需求,国产厂商逐步崛起目前已占据全球主流位置;从全球市场竞争格*来看,2021年73.8%的隔膜市场份额集中在中国,全球隔膜供应以中国为主,其余海外隔膜企业则以日韩企业为主;分厂商看,市场格*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国内厂商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市占率分列前三位,海外厂商则以东丽、旭化成、宇部、Wscope、SKI、住友等企业为主。

头部企业海外客户优势明显,看好海外业务营收和毛利双提升。海外受高产品性能要求、专利壁垒、本土化产业链配套需求等因素影响,当前有海外供货能力的隔膜企业较少,竞争格*更优。头部企业凭借切入到海外优质电池厂商供应链中,有望享受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能力提升(海外业务毛利率更高)。从供应链分析,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拥有5家海外电池厂商客户,而二线的中材科技和沧州明珠仅拥有一家,头部企业的海外客户优势明显,我们认为随着欧美的电车计划持续加速,头部企业将有望享受海外市场的高景气。

国内龙头企业完成向海外产能布*的衍生,看好头部厂商出海的第三增长曲线。欧洲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新能源车市场,其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持续高景气,国内两大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也在欧洲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建设雄心下寻求海外产线配套的愿景规划:恩捷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SEMCORPHungaryKorlatoltFelelosseguTarsasag在匈牙利Debrecen投资建设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总投资1.83亿欧元拟建设4条自动制膜产线和30条涂布产线,基膜产能达到4亿平,预计2023-2024年陆续投产;星源材质则成立欧洲公司计划在瑞典规划隔膜产线,计划投资19.72亿元,项目拟分三期建设,初步计划达产后湿法基膜年产能约为7亿㎡,涂覆年产能约为4.2亿㎡。从欧洲动力电池产能规划雄心看,匈牙利作为汽车大国,除了斯柯达和大众工厂外LG和宁德时代也在此规划动力电池产能,此外其毗邻德国和斯洛文尼亚,因此恩捷在此的隔膜产线有望凭借区域优势完成龙头电池厂商的供应;而瑞典作为Northvolt的大本营,星源材质逐步开展和其的合作愿景。我们认为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作为隔膜头部厂商,有望从国内激烈的竞争格*中脱颖而出,凭借进入到海外优质厂商供应链并加速欧洲产能建设以享受欧洲锂电雄心规划的红利,相关企业将享受出海第三增长曲线以获取竞争格*更优的海外市场份额。

恩捷股份:根据GGII数据公司21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1%,此外对公司投建项目公告整理预计2022年新增25条产线,2023年及2024年每年新增30条以上湿法隔膜产线,到2023年底产能达到100亿平,2025年交付能力超120亿平;公司和Celgard成立合资公司以及启动江西项目布*干法隔膜应对储能行业的高增长。此外积极布*匈牙利工厂有望23年开始逐步投产,海外供应链持续加码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和出海增长逻辑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星源材质:我国最早掌握干法单向拉伸技术的公司之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根据GGII数据21年干法市场份额超20%,公司自15年开始湿法隔膜逐步供货后一直加速湿法领域的布*,截至目前形成6亿平干法+11亿平湿法产能,根据公司募投项目整理26年远期规划超50亿平;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宣布建立欧洲工厂并与Northvolt签订供货协议,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江苏、欧洲打造湿法+涂覆一体化产线,加速一体化布*。

中材科技:公司16年设立中材锂膜子公司自建产能,19年收购湖南中锂,目前已具备10亿平米以上的基膜生产能力,公司滕州二期项目于2022Q2全部建成投产,未来仍有南京基地项目、内蒙二期、三期项目及滕州三期项目陆续筹建,根据公司公告其中涂覆产能占比由滕州一期的16.7%提升至滕州三期的54%,而南京一期和内蒙二期的涂覆占比分别为21%和51%,涂覆一体化产能逐步增长,公司生产成本将实现进一步降低。

璞泰来:国内最大涂覆供应商,借助优质客户和涂覆价格优势进入隔膜行业,基膜+涂覆一体化布*有望持续增厚公司利润,现有0.5亿平基膜产线和30亿平涂覆加工产线,四川规划20亿平一体化产线将分三期投产;此外公司布*隔膜陶瓷涂布机,有效涂布宽度最大可达1400mm,涂布速度最高可达100m/min,其率先研发动力电池高速宽幅双面涂布机,为国内首家实现涂膜精度COV<0.2%的企业,隔膜企业通过设备国产化以及通过提升幅度和速度提升利用率以达到降本增效左右,璞泰来有望凭借国产设备继续维持高增长。

泰和新材:目前公司拥有对位、间位芳纶产能分别为0.6、1.1万吨/年,公司拟募集30亿元用于对位、间位芳纶的扩产,预计到2025年新增2w吨产能;此外公司3000万平/年的芳纶涂覆中试产线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2023年将陆续进入投产、送样阶段,在芳纶涂覆隔膜渗透率有望增长至2025年的10%的高增长趋势下,公司新能源材料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市场0到1渗透的红利。

壹石通:公司勃姆石性能指标全球领先,21年全球市场份额超50%超越德国Nabaltec成为全球第一,下游勃姆石涂覆材料已导入宁德时代、三星SDI、璞泰来、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公司现有产能1.5万吨,预计2023年底完成4万吨产能的建设,远期规划则超过8万吨,在产能扩张周期上优于国内其他玩家,有望在2023-2025年期间勃姆石在无机涂覆材料中的渗透率从50%增长至75%的增长趋势下具备先发和核心客户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芳纶纱哪些牌子的好

当然是杜邦的好啊芳纶本来就是杜邦发明的嘛性能及稳定性是别的产品无法比拟的

轻量化材料概念股有哪些

我是来看评论的

泰和新材成立电池材料公司    - 中化新网

中化新网讯近日,泰和新材在山东烟台成立烟台泰和电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泰和新材出资2500万元,占该公司50%股份。

芳纶涂覆膜兼具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较传统陶瓷膜更胜一筹。经芳纶涂覆的隔膜抗穿刺能力强、耐高温性能、保液性能和离子电导率都显著得到加强。

据悉,泰和新材是国内首家启动锂电隔膜芳纶涂覆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线产能约3000万平方米/年,初期拟用于产品验证,后期用于产销。

11月13日,中蓝长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蓝长化”)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举行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吸附提锂装置(E...

11月16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举办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推进会,回顾公司60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新时代新征程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受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委托,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工作。通过多指标的综合对比,评选出2023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

11月14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中化国际提问:公司碳三最新有什么进展

初冬时节,橘黄橙香。11月16日,湖北省黄麦岭集团诺维尔化肥有限公司2024年核心经销商会议暨新品发布会在武汉联投丽笙酒店圆满举行。

11月14日,贵州磷化集团成功获得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新颁发的开阳洋水矿区东翼深部磷矿《采矿许可证》,新增磷矿资源8384.77万吨,有效增强了磷化集团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贵州加快磷化工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