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投沪深300会怎样(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都不适合定投!别被忽悠了 自从做自媒体以来,被网友问得最多的问题就: 沪深300 可不可以定投, 中证500 可不可以定投?我通
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都不适合定投!别被忽悠了 自从做自媒体以来,被网友问得最多的问题就: 沪深300 可不可以定投, 中证500 可不可以定投?我通常的回答都是:A股... - 雪球
自从做自媒体以来,被网友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沪深300可不可以定投,中证500可不可以定投?
我通常的回答都是:A股的宽基指数现在都不适合定投。而且定投的效率很低,收益率不高!
网友一听就疑惑,定投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的吗?
定投的两个最基本条件是:
1.估值处于中位数以下;2.指数处于左侧行情。
有些杠精在评论区是这样回怼的:
1.什么是左侧,什么是右侧?我要是知道左侧和右侧,还定投啥呢?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定投。2.定投稳赚不赔,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了。3.现在中证500不是低估吗,为什么不能定投?4.我定投沪深300就赚钱了呀!5.长期定投肯定赚钱。
相信不少读者都会认同这些观点。今天我好好给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这些观点都是错的。
答案是:确实赚钱,但收益率很低!
我回测了一只成立很早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从2003年9月1日开始定投,一直定投到现在不止盈。收益率是多少呢?请看下图。
你辛辛苦苦地定投18年,中间经历两次股灾,承受着巨大的波动,最终结果还比不上一个债券基金,甚至是银行理财,你说你冤不冤?
大家不是说中证500低估吗?总认为它适合定投。那咱们就来回测一下。
假设你在2019年开始定投,你手里有10万资金,计划定投20个月,每月投5000元。
接着就会发现,只买了3次,收益率就达到22%,该止盈卖出了。见下图
定投3次,金额是1.5万;收益率22%,也就是赚了3300。而你的总资金是10万,所以你的收益率是3.3%!
如果你继续定投,你就会发现,每次子弹都没打满就该止盈了。这3年下来,虽然中证500涨了50%,而你的实际收益率只有20%。还不如当时在2019年一把买入,趴着不动呢?
而我当时就是在2019年分三个月建仓,做资产配置,然后一直持有到现在。你说你冤不冤?
很多网友开杠了: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左侧还是右侧?你就是运气好而已!
接下来,咱们就讲讲如何判断定投的左侧和右侧。请注意,我说的是指数定投的左侧和右侧,而不是做短炒的左侧和右侧。
由于A股的历史还比较短,我们把美国道琼斯指数拉出来看看。
拉长时间看之后,你甚至会发现,根本没有左侧,因为指数是长期上涨的物种。
当然,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就有左侧行情了。但美股百年历史了,真正适合定投的左侧行情也并不多,图中我用箭头大概标记了一下。
即便是一战,二战,和87年一天跌超20%的情况,其实都是很快就涨回来了。根本不给你留充足的时间去定投。
你看2020年疫情,跌得够猛吧?结果还不是一两个月就给涨回来了,包括2021年春节的创业板和中证500皆是如此。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宽基指数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出于右侧行情中。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最好就是在低估的时候一把买入,然后卧倒装死。20年后,你的年化收益大概就是10%左右。
至于如何判断股灾和大熊市,我以前也说过,大家可以去翻翻以前的文章。
通常左侧行情下,估值会跌破中位数,并且持续1年以上的时间。
当指数在中位数以下,但已经走出下跌趋势后,它就是右侧了。比如中证500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也就是说,左侧行情下,估值肯定会跌破中位数。但不是低于中位数就一定是左侧。
如果你在估值还没有下降到估值中位数就定投会怎么样呢?
之前就有一个网友跟我说,他在2010年的高点开始定投,结果4年都不能止盈。一直亏!
你说有几个人能坚持下去?这个网友就心态崩溃,中途放弃了。见下图
最好的定投是在定投1-2年就能止盈卖出!如果这个网友不放弃,其实也很难有什么好的收益因为接下来就是股灾,还达不到年化20%止盈,就要坐一个过山车!活活被气死。
如果这个网友在中位数以下开始定投,也就是2011年底,那么他在2015年正好有获得年化20%的止盈机会,也就是整体赚了一倍。
当央行开启了紧信用周期时,股市一旦进入估值中位数以下,通常就是熊市。
什么是紧信用?以前就跟大家解释过,就是央行有意减少货币投向实体。最典型的就是宏观去杠杆!
判断紧信用的指标是:社融增速
从上图就能看出,股市跟社融增速强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去年社融下降,但沪深300的估值并不低,所以不适合定投。
而创业板和中证500还上涨了,更不适合定投。你去年定投这两个指数,今年就坐了过山车,心里肯定很难受!
如果紧信用叠加紧货币,那么熊市就会来得更猛烈。
所谓的紧货币,就看十年期国债利率,如果利率上升,就是紧货币,说明市场上的钱不够了!
图中的箭头就是紧货币的周期。但是请注意,紧货币伴随宽信用,则一般不会是熊市,也不大适合定投。由此可知,判断定投的时间,最主要关注社融增速!
总之,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是定投宽基指数最好的时间。
这个时候,你通常有1年到2年的时间定投,资金基本上能打进去,最后拉升就能获得年化20%的收益。当然这并不绝对,只是提高了获取更多收益的概率。投资只谈概率,没有绝对!
既然右侧行情不适合定投,那我们该怎么投资呢?
这就是我一直跟大家说的资产配置,用基金搭建一个组合,做到长期年化收益8%-20%(一般做到15%就是高手了)。看过我组合的伙伴应该有所领悟。
刚才说了,定投的效率不高,因为右侧行情下,刚投几次就止盈了,整体收益率就很低。
而资产配置不同,我们用股、债和商品做成组合,始终跟随市场波动。股市上涨,我们就立马兑现收益。股市下跌,我们就动用债券抄底,以后还能获得超额收益。进可攻退可守。
我们可以不断卖出债券,买入股票抄底。这只是将定投换了个方式而已。
所以大家不要迷信定投了,我都只在股灾之后才会定投宽基指数,其他时间都是用资产配置在管理资金。
假如你就是爱定投,不定投就不行,那么除了宽基指数,你还可以选择行业指数。
未来A股是结构型行情,总有行业指数会进入定投范围。
比如,去年8月开始,银行,保险,传媒就可以定投。10月后中概也能定投。
以后有时间在慢慢介绍不同行业指数定投的方法!
据统计,有超过50%的投资者不能坚持定投,还有很多投资者定投下来居然是亏损的!
之所以很多自媒体和基金销售平台都爱让基民去定投,是因为介绍定投很简单:每个月买,不会亏损,还能归集工资结余。
第一,定投的效率低,收益率不高;第二,适合定投的时间(左侧行情)并不多;长期定投不止盈更是大错特错;第三,左侧和右侧行情是可以判断的!
宽基指数定投的左侧行情通常要满足以下三点:
1.大熊市或股灾之后,通常是左侧行情;
既然股市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右侧行情,所以我们更应该用资产配置来进行投资。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当行情转向为左侧时,也能应对自如。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认识定投,不要被网上的宣传洗脑了!
请问做定投华夏沪深300指数型基金,定投三百元,是做长期的好还是中短期的好啊?
目前不适合定投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在2007年单边大牛市时收益稍好于股票型基金,其余时间走势较差。目前股市始终围绕3000点上下震荡,指数基金是跟踪大盘指数运作,是被动投资,在股市下跌时要自己转换成货币基金避险。建议定投华夏优势、华夏红利基金,排名靠前、走势较好、收益较高。长期定投风险较小,复利率较高。嘉实沪深300基金怎样?适合长期定投吗?买了三年了都不见涨。
在中国股市长期处在震荡市中,股指上上下下来回震荡,指数基金因为是被动跟踪股指的基金,所以也是很难有较好的表现的。定投指数基金适合在较低的指数位置开始,在较高的位置时果断赎回,才能获取较好的收益的。所以指数基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适合长期定投投资的。在股指震荡市中,适合投资运作灵活、走势稳健、风险相对较小、排名靠前、收益适中的混合型基金。
我先在在做基金定投,每月1000月,其中华夏沪深300每月500,鹏华行业成长每月500,这个理财组合怎么样?
沪深300指数型基金是高风险基金。能告诉你三年后有多少收益的,都是骗子。
三年前定投沪深300指数型基金至今,亏损的。
如果你要稳定,低风险的,可以考虑定投债券型基金,最近几年的年收益率都在6%以上。
如果投资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定投三年,每月1000元 的话 三年后收益大概会是多少?(以年收益率4%计算。基金预期年收益率为( 4% )时,如果每月投资( 1,000.00 )元 申购基金,连续投资( 36 )个月,期满后可实现( 38,181.56 )元 的投资目标,投资年限到期总收益( 2,181.56 )元,资产增加率为( 6.06% )。
为什么我说基金定投和长期持有的最好选择是沪深300?(上)
上一期说了朱少醒等明星基金老将的产品本质上是沪深300增强,沪深300一定会创新高,这些基金产品也一定会赚钱出来,有粉丝朋友对“沪深300一定会创新高”这个结论有质疑,我再帮大家捋一捋,顺便一起回答相关的几个问题:
1、沪深300指数为什么一定会创新高?
2、这两年明显的中证500、中证1000强于沪深300,还有坚持定投的价值么?
3、中证500指数一直低估?即使去年涨了那么多?
4、风险溢价模型对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有没有意义?
首先,确认一个问题:你相信我们的国运么?
有句俗话:“你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投资,就是你的认知变现的过程。我们回到最基础、最朴素、最简单、最底层的认知逻辑:你相信我们的国运么?你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富强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后面就没有探讨必要了。又是全球外围环境不好,又是疫情,又是经济不景气,又是房地产,又是人口......对于这方面大的判断我们不辩论,你觉得对就对,就送大家两句话,第一句“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好不错”,第二句,“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才能赢得未来”。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继续往下说。
“国运”这个词有些虚无,但是“富强”是可以衡量的,一个国家的“强”可以用GDP总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富”可以用人均GDP来衡量。
来看一下20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的市值变化与GDP总量、人均GDP、M2总量的变化对比。
别的都不用多说了,最能反应GDP总量变化的是上证50,最能反应人均GDP和M2变化的是沪深300.
有没有“强”而不“富”的国家?以前的苏联。有没有“富”而不“强”的国家?西欧那么一大堆小国家。但是,我们的伟大愿景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所以,我们选择相信沪深300有问题么?
就这么简单。
只要我们的GDP还在持续增长,只要我们的货币总量还在增加,相信沪深300会长期震荡上行有问题么?
我们不管是长期持有也好,还是基金定投也好,选择的标的都是要长期往上走的,选择沪深300有问题么?
同样,选择相关的沪深300增强,还有刚说过的那些基金老将变相的沪深300增强,有问题么?
但是,这里插一句,指数增强比指数本身多一块超额收益,这是他好的地方,但是,指数增强产品在市场普跌的时候,跌的比指数本身要快,跌幅也要大,也就是说他积攒的超额收益部分在市场普跌的时候会缩减,所以,如果你正好是在市场下跌前买入的指数增强,包括这些明星基金老将的产品,跌的时候会有个感觉,怎么跌这么多?这是指数增强不好的地方。背后的逻辑在于他们本身持有人数量较多,市场下跌的时候卖出的人也多,这个卖出本身就会加速产品的下跌。
那么,为什么这两年沪深300一直跌,反而中证500、中证1000表现比较强,一直补仓,还有坚持定投的价值么?
我们下一期继续说。
长期定投中证红利和沪深300重叠吗
建议定投指数基金,现在市场处于低位,长期定投的话,应该会有一定盈利。投的话建议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结合做,可以分散一定风险。沪深300指数可以考虑鹏华300或华夏300或嘉实300,:中证500指数可以选择南方500:这几只基金盘子比较大,跟踪指数相对比较准确,同时由于规模比较大,所以银行的托管费和基金的管理费相对较低,比较划算。
投资了这么久,你真的知道自己在投什么吗?(宽基指数篇)_沪深300ETF(sh510300)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想来大家做投资也有诸多时日了,不过投资做得久并不代表就一定有认知,有认知也并不代表一定就深刻。
比如我就发现,即便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几个宽基指数,有很多人也并不是完全都了解,有的甚至还可能存在不少认知误区,所以趁着最近正好在研究,这期我就以市场主流的几个宽基指数为例,来给大家做些投资认知上的普及和更新。话说A股市场主流的宽基指数主要由中证指数体系和国证指数体系提供编制方案,其具体的指数分类大致如下:
从选股标准来看,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是由沪深两市全部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前300只股票组成。
这里的所谓规模大是指市值高,或者确切来讲是指日均总市值高;这里的流动性好则是指成交金额高,或者确切来讲是日均成交金额高。
以此类推,中证500指数就是沪深300指数“挑剩”之后的500只股票组成,两者共同构成了中证800指数;而中证1000则是剔除了中证800指数的成份股(即剔除了沪深300与中证500)之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相应的,国证1000就是直接选取市值和成交金额在市场中所占比例排名靠前的100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而国证2000就是剔除国证1000指数样本股后,选取市值和成交金额在市场中所占比例排名靠前的200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仅从定义上来看,中证和国证所构建的两套不同体系指数既有一定的重合度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过这个话题我觉得展开讨论的价值不大,不如给个基于市值规模的对比图作为结论来得更直观:
这里对于大中小盘的定义我以常用的自由流通市值为准:小于100亿的为小盘,介于100-500亿之间的中盘,500-1000亿的为大盘,大于1000亿的为超级大盘,超级大盘当然也是大盘。总的来说:沪深300是大盘指数的代表,中证500是中盘指数的代表,两者结合的中证800自然大中盘指数的代表;而中证1000和国证2000都可以算是小盘指数的代表,并且如上一期所言,国证2000的小盘股代表性显然会更好一些。我们再来看个宽基指数的风格对比图:
可能很多小伙伴对这个风格划分会有一些疑惑,这里我就简单解释一下。众所周知,指数都是由个股构成的,所以指数的风格显然取决于个股的风格。
各大指数(or评级)公司对个股的风格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衡量体系:
比如上图就是晨星公司衡量个股价值/成长定位的10项因素(其他公司的定义类似)。如果大家还记得Smart那回事儿的话,就能发现上面所列的因素本质上就是所谓的价值因子和成长因子。
在对个股进行一顿“衡量”之后,大致就能(通过设定阈值)得出单只个股到底是价值因子占优的价值风格,还是成长因子占优的成长风格,抑或是价值和成长两者势均力敌的混合风格(也叫平衡风格)。有了个股风格之后,(基于个股权重占比来计算的)指数的风格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这里顺便解决一个指数投资上的误区,就是不少小伙伴因为历史原因总以为沪深300是一个价值类的宽基指数,而常常以为中证500是一个成长类的宽基指数,但基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沪深300和中证500两大指数只能叫做价值和成长均衡的指数,或者更确切一点来说,沪深300还更偏成长风格一些,而中证500反而更偏价值风格一些。
当然,两者结合的中证800毫无疑问是一个价值和成长均衡的不能再均衡的指数。这里的风格结合上面的市值规模就共同构成了所谓的“九宫格”投资风格:沪深300是大盘均衡风格,中证500是中盘均衡风格,中证800是大中盘均衡风格,中证1000是小盘均衡偏成长风格,国证2000是小盘均衡风格。讲完了指数的投资风格,我们就可以来看看这些宽基指数的行业配置情况了:
说起来指数的投资风格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指数的行业配置情况。就好比沪深300指数,当年因为传统偏价值的银保证地占比极高(30-40个点似乎也是稀松平常),所以当时沪深300指数的大盘价值风格十分明显,而现如今虽然银保证地占比依然超过20%,但食品饮料、医*生物,甚至电力设备和电子等更偏成长的板块占比整体而言已然是银保证的2倍左右,以至于沪深300指数的风格现在反而会均衡略偏成长一些。如果从大的板块来看,沪深300指数中的大金融(包含地产)和大消费(包含医*生物)占比较高,总体超过5成;中证500指数中则是周期、制造、科技占比较高,三者占比接近7成;而中证1000和国证2000更进一步,周期、制造、科技三者占比超过7成,大金融和食品饮料则占比更是压缩至极小。这里要专门提一下中证800这个可能逐渐会取代沪深300成为新一代市场比较基准的指数。
作为沪深300和中证500的合体,其在以沪深300打底的基础上,在行业配置上比沪深300要更均衡和分散一些,单一行业配比则基本控制在10%以内。所以虽然其在市值规模上以大中盘为主,小盘覆盖略少,但我认为这个指数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将来主动基投资以及行业配置的重要参考基准。讲到这里,照理是可以告一段落的,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上述的宽基指数列举中似乎遗漏了至少两个重要的宽基指数:上证50和创业板指。这个遗漏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其中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秘密:某种意义上来看,上证50和创业板指都可以看做沪深300的Smart指数。事实上还不止这两个指数,我们还可以把中证100、沪深300价值和创业板50这些指数都归入到沪深300类的Smart指数中。那么接下去我们就来展开讨论下这个既有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话题。情理之中的部分包含三个指数: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价值(简称300价值)。其实这部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原因在于:其一,不管是上证50还是中证100,其成分股都100%是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而且其行业分布以及行业权重情况也较为类似。
对照上图中前三个指数的行业配置来看,上证50和中证100指数无非就是把沪深300指数中的大金融和大消费(主要是食品饮料)强化了一下,配置比例更高一些而已。当然,其确切的Smart增强因子主要还是规模因子,这是由两者的编制规则决定的:中证100是在沪深300指数中选取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构成,而上证50则是选取上交所规模最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构成。这一点从其市值规模情况就能看出来:
基于上图,上证50和中证100作为沪深300暴露规模因子的Smart指数,其大盘特别是超级大盘的个股占比更高,所以两者相较沪深300显然更能代表大盘股风格。其二,300价值从定义上来看就是沪深300暴露价值因子的Smart指数,具体而言就是取沪深300指数中价值因子较高的10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构建而成。所以虽然300价值在行业分布上看似与沪深300大相径庭,实则是因为沪深300指数中价值分数较高的正好是那些银保证地个股。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比之当前风格均衡甚至还略偏成长的沪深300指数,300价值指如其名是个标准的价值风格指数。
综合上述几个图我们还能得到两个结论:结论一:上证50和中证100在风格上和沪深300一样也是(价值和成长)均衡风格,所以上证50和中证100是比沪深300更具代表性的大盘均衡风格指数。如果考虑到宽基指数一般以定投为主,所以风格相对更极致的上证50可能会略胜中证100指数一筹。结论二:300价值在市值规模上和沪深300比较类似,也基本是以大盘为主,所以300价值是比沪深300更具代表性的大盘价值风格指数。而意料之外的部分自然是包含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等在内的几个创系列指数,因为这里存在着另一个误区:创业板经常被当做是小盘股的代名词之一。说“之一”是因为小盘股当年还有个代名词叫做中小板,和创业板合称“中小创”,两者共同组成当年小盘股的代名词。不过世易时移,当年的中小板在2021年2月已经被合并到深证主板,从此江湖再无中小板;而当年的创业板如今虽然小盘股依然众多,但创业板指却早已不是当年大明湖畔的小盘指数。从上面的市值规模图中我们就能看到,创业板指中大盘+超级大盘占比接近60%,其中超级大盘更是接近40%,另有40%也都是中盘股,所以创业板指已然是一个以大中盘为主,甚至还更偏大盘的指数了。
这一点在创业板50这种暴露规模因子的指数上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创业板指是个偏大盘的指数,那和沪深300的Smart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请看图:
如上图,虽然创业板指的行业配置和沪深300看上去相去甚远,但在创业板指的100只成分股中有32只股票出自沪深300指数,其权重更是超过70%。
上述这一点再叠加上面风格图中创业板指极为明显的成长风格,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板指可以认为是沪深300指数暴露成长因子的Smart指数。
而两者在行业配置上的差异更多是创业板指暴露沪深300指数中诸如电力设备、医*生物、电子等成长风格明显的板块之后的一个最终结果。同样的,创业板50指数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创业板50指数不仅成长风格更为明显,并且指数中来自沪深300指数中的成分股占比更是超过80%。话说私底下我还偷偷比对了一下300成长(沪深300暴露成长因子的Smart指数)和创业板指近几年的走势,你还别说,两者还真有点亦步亦趋、同进同退的意思。讲到这里,今天的话题就差不多就可以结束了。至于有小伙伴可能会提出还有什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这类更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指数,对此我只想说,虽然我偶尔会看下这两个指数的走势,但正经投资人谁会去看这两个指数啊。
中证500和沪深300定投哪个好-太平洋汽车
承受风险高的话,建议中证500指数基金;而承受风险低的,建议沪深300指数基金。这两只基金是没有可比性的。沪深300,是跟踪大盘股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指数,中证500,是跟踪小盘股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指数。
个人认为中证500更加适合定投。前提是:长期定投,大于10年以上。中证500指数是小盘股指数,是成长性很强,但是中短期波动很大的一类股票。在长期定投下,这类股票的上涨是最多的,所以长期适合定投这只基金。
请问做定投华合处夏沪深300指数型基金,定投三百元,是做长期的好还是中短期的好啊?
目前不适合定投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在2007年单边大牛市时收益稍好于股票型基金,其余时间走势较差。目前股市始终围绕3000点上下震荡,指数基金是跟踪大盘指数运作,是被动投资。建议定投华夏优势、华夏红利基金,排名靠前、走势较好、收益较高。长期定投风险较小,复利率较高。
继续定投沪深300基金,聊聊最近的看法
周末,和各位财神继续聊聊沪深300定投的事情。
沪深300,集合了中国最优秀的300家公司。
现在做生意挺难的,如果让从你零开始做一家酒厂,打败茅台,你觉着可能性大吗?
如果让你从零做一家新能源公司,比肩宁德时代,你有多少胜算?
如果让你找出下一个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你有把握吗?
如果是课代表自己,我是没有把握的。
做生意真的太麻烦了,成功率很低,一胜九败,还有太多琐碎的事情要处理。
但是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就可以让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隆基绿能、长江电力、美的集团、兴业银行、比亚迪等300家公司为你打工。
如果在低点分批买入,不仅风险会更低,等到牛市收益也会更高。
这就是沪深300指数的逻辑。
再加上指数每半年一次的汰弱留强,把新的优秀公司吸纳进来,把表现落后的公司踢出去。
指数就可以生生不息,永葆生命力。
最近债券价格下跌,课代表买入的银行理财也跌了一些。
不过课代表自己倒是不担心,相信长期持有收益会起来。
另外一个原因,课代表自己持有不少的沪深300指数基金。
债市不好,股市反而会好一些。
相比来说,债券下跌有限,但是股票上涨更有想象空间。
如果手上有银行理财和纯债基金,完全可以配置一部分沪深300,对冲风险。
感兴趣的财神可以看下:
沪深300基金买哪款更划算?比别人赚更多的秘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