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美元现在能换多少人民币)
美元现在能换多少人民币
1美元=6.987人民币
2008年5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来自汇率中间价是6.9712元人民币,上一交易日为6.9895元人民币。这就是说
D
2021年7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查询-人民币汇率 - 南方财富网
2021-07-0108:44南方财富网
汇率查询:
ADP周三(6月30日)公布,美国6月民间就业人口增加69.2万人,高于预期。不过,5月份的数据被向下修正,增加了88.6万个就业岗位,而不是最初公布的97.8万个。
美市尾盘,美元指数收涨0.29%,收报92.36,盘中最高触及92.45,最低触及92.00。
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2023年美联储可能至少加息两次,三个月前他们还预期不会有加息。野村证券策略师NaokazuKoshimizu在上周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美联储2022年末开始加息,就必须在9月做出削减资产购买规模的决定。
伴随通货再膨胀押注降温,30年期较5年期国债收益率溢价在6月18日收于9月来最低,随后在投资者权衡货币政策收紧对债券潜在影响的情况下企稳。
主要货币走势分析:
欧元:欧元/美元连续第三日下跌,收报1.1858,跌幅0.32%。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1896,进一步阻力位于1.1935,关键阻力位于1.1961;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1832,进一步支撑位于1.1806,更关键支撑位于1.1767。
英镑:英镑/美元连续第五日下跌,收报1.3832,跌幅0.04%。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3871,进一步阻力位于1.3909,关键阻力位于1.3946;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3796,进一步支撑位于1.3759,更关键支撑位于1.3721。
日元:美元/日元五日以来首次收涨,收报111.10,涨幅0.50%。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11.34,进一步阻力位于111.59,关键阻力位于112.05;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10.63,进一步支撑位于110.16,更关键支撑位于109.92。
下一交易日焦点、风向标:
09:45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
15:00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发表讲话
16:00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发表讲话
17:00欧元区5月失业率
19:00第181届欧佩克大会举行
19:30美国6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
20:30美国至6月2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1:30欧佩克+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
21:45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22:00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美国5月营建支出月率
23:00第18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举行
最新财新周刊|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未来还有多大贬值空间?
国内疫情及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根本因素
文| 财新周刊彭骎骎、王石玉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海外地缘**风险增加、国内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长达近两年的人民币升值行情被按下了“暂停键”。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22年2月末开始频遇“逆风”,出现震荡调整。从2月25日到4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3142跌至6.5866,跌幅近3000个基点(BP)。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速调整,跟同期美元指数走势正好呈“跷跷板效应”。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鹰派”预期,美元指数在4月节节升高,4月28日盘中一度触及103.9391,创2003年以来新高。
然而到了5月5日,2022年“五一”假期休市五天后,中国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结束了连续八个交易日的贬值,较上个交易日升值505BP,为2021年1月5日以来最大升幅。这是因为当地时间2022年5月4日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加息50BP,且美联储**鲍威尔明确表示未考虑此前市场预期75BP的加息幅度,并将启动缩表时间定为6月1日,晚于此前市场预计的5月。受此影响,美元指数旋即下跌,从103.6的高位迅速下行至102.5左右。
但市场很快出现反转,当地时间5月5日,英国央行超预期加息25BP,同时预期2023年进入衰退;亦有欧央行官员警告欧洲经济停滞风险,市场重新评估美联储收紧影响,避险情绪升温,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美元指数迅速回升并上行至103.94,再创2002年以来新高。随后北京时间5月6日开盘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掉头,回调660BP,报6.6332,为2020年11月5日以来新低。5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弱势,一度触及6.69。
中国银行五月一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中国银行2015年5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美元=6.1137人民币
数据显示,2强职双审021年3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6.4754元,5月1日,1美元对人民币是6.4565元。这一汇率的变化说明...
B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如果用相同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如果用相同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比原来的少了,说明外币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题干中从2021年3月到5月,用同样的1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比原来的少了,则说明外币汇率在跌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故正确答案为B。
2020年疫情对我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简而言之:非常大!有些公司说:白干了,赔本赚吆喝
中国有2架马车,外贸出口+投资
疫情隔断了国际正常贸易,物流。中国虽然是大国,但不是强国,2020年统计*数据说明大部分人是穷人,房贷,车贷,教育,医疗,养老,保险.....
我们需要进口的粮食,煤铁,有色,高端材料,芯片,仪器,核心件多次涨价
而国际列强的大放水,并没有引起欧美日等国的物价,反而是我们国内飞涨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20年5月27日7.1765涨到现在2021年2月10日的6.4391 涨幅10%左右
我们出口的主要还是传统产品,很多是中低端的
出口的主力军还是民营企业,贷款利差不小!
国际市场订单纷至沓来,中国各外贸企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接单不暇
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国外生产开工不足,一方面是在传统出口产品国里,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大国,论做工,生产能力,跨境电商平台,东南亚诸国和中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还有一个就是汇率!
比如以前我们出口的衬衫10美元/件, 现在汇率升值10% ,等于说外方应该11美元买,但是国外物价没有涨,我们也是不敢涨价的。相对来说,等于是9美元卖出的,反而便宜了1美元
国内物价的飞涨,贷款利差,造成我们产品的成本却是增加的。
大批订单来了,没日没夜的加班生产,只能靠走量来削减这种进出间的差价
过年了,那些疯狂加班的员工,企业却没有拿到想想中对应的盈利 ,收入!
盈利,收入才是行业兴旺的标准!
部分外贸出口企业,则很兴旺,算发了“疫情财”吧?沪深股市做医疗器械,防疫的上市公司,不论国内国外市场都赚的不好意思说了。
2020年外贸出口数字靓丽,除了疫情财外,结果谁干谁知道........
2021年呢?
张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表现、成因、应对与前景
注:本文发表于《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第10期,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由于发表时间问题,本文或未能反映外汇市场最新变化。更新的文章请参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2年第3季度人民币汇率季报。文中配图摄于成都龙泉驿区东安湖公园,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场馆所在地。
一、表现:贬值不是因为人民币太弱、而是美元太强
2021年底至2022年9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37下降至6.91,贬值了8.4%。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否会破7,引发了国内外金融市场高度关注。
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显著贬值,根本原因不是人民币太弱,而是美元太强。例如,今年9月初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基本上与去年年底相当。相比之下,刻画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强弱的美元指数,在去年年底至今年9月上旬则上升了13.7%。
2022年是美元狂飙突进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为激进的财政货币刺激方案,且财政刺激主要投放在消费端。从2021年下半年起,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失业率的下降,以及生产复苏滞后于消费复苏,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截至2022年7月,美国CPI以及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5%与5.9%,显著超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国内通胀率的飙升倒逼美联储不得不加快缩减QE、加息与缩表的进度。2022年3、5、6、7月,美联储分别宣布加息25、50、75与75个基点,短短五个月内累计加息225个基点,相当于美联储在2015年至2018年加息幅度的总和。
美联储加息造成美国国内短长期利率均显著攀升,拉大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息差,由此造成的资本流动与货币升贬值预期导致其他主要货币均对美元大幅贬值。例如,2021年底至2022年9月9日,美元指数由95.67上升至108.80,上升了13.7%。同期内,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汇率分别贬值了11.0%、14.1%与23.9%,这三种货币兑美元汇率均达到最近20年来新低。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近期跌破1比1平价,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美元兑140日元大关,均引起了有关各方广泛关注。
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显著贬值,目前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俄乌冲突爆发造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尤其是能源与食品价格。欧元区、英国与日本对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度均较高,因此这一冲击导致上述经济体面临进口成本上升、贸易赤字增加,从而造成本币贬值压力。原因之二,是美联储陡峭的加息缩表拉大了美国与上述经济体之间的短长期息差。其中,欧洲央行与英格兰央行均选择跟随美联储加息,而考虑到本国经济尚未过热与物价尚未高涨,日本央行选择按兵不动,这是为何今年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最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期美联储**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行长会议上做出强硬表态发言后,全球市场对美联储通过加息缩表来遏制通胀的看法由鸽转鹰,从而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造成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新一轮贬值。
相比之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显著低于欧元、英镑与日元,这说明相比于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兑美元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这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根本原因在于美元太强。
二、成因:中美利差拉大与短期资本外流
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明显拉大,以及由此导致的短期资本外流是导致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贬的最重要原因。
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最重要原因是中美长期利差的迅速拉大。当前,美国经济增速非常强劲,而中国经济增速较为疲弱。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加速从紧的货币政策,例如从缩减量宽规模到连续加息再到加快缩表;而中国央行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今年以来的降准与多次降息。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造成了两国长期利率的反向变动,也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下降。在今年4月份,中美长期利差开始倒挂。到目前为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要比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40-50个基点。
2022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呈现出“盘整—急贬—盘整—急贬”的特征。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发生两次急贬。第一次急贬是2022年4月20日至5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了6.1%;第二次急贬是2022年8月15日至9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了2.2%。这两次急贬期间,第一次出现了中美利差急剧缩小与倒挂,第二次则是美中利差迅速拉大。
中美利差倒挂并不断扩大,这会引发跨境资本从中国到美国的流动,从而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国面临的短期资本外流在今年二季度就已经变得比较明显了。从高频数据来看,在金融账户中,无论是证券投资还是其他投资(跨境借贷)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外流。证券投资的持续较大规模净流出是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的新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努力。持续的短期资本外流会加剧国内外汇市场上美元供不应求的状况,从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三、应对:容忍适度贬值与依然充足的弹*库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处于高位,这将倒逼美联储继续实施加息缩表。中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选择上,无疑会以货币政策为主。货币政策要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来制定。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存在负面产出缺口。此外,8月份的通货膨胀率明显回落。因此,当前货币政策必须继续保持宽松,不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事实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全球主要货币都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前提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适度贬值有助于维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平稳,这对于包括出口在内的中国经济而言不是坏事。
7.0虽然是重要的整数关口,但对国内外投资者而言的重要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一方面,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我们曾经数次跌破7.0,并没有引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央行防范本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工具箱依然工具多样、弹*充足。
近日,央行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从直接的层面来看,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外汇资金可以动用,这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国内外汇市场上美元供不应求的状况,进而缓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压力。从间接的层面来看,央行此举释放了自己将会努力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的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主体对汇率稳定的信心。
中国央行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的工具还相当充分,包括并不限于:第一,通过启用逆周期因子来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稳定;第二,加强对短期资本外流的管制。由于中国央行并未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因此一旦出现持续大规模资本外流,中国央行可以收紧对短期资本外流的限制,这既可以包括数量限制,也可以包括诸如托宾税这样的价格工具。因此,在中国很难出现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与短期资本持续大规模外流之间的恶性循环。第三,实施外汇方面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例如这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此类政策的体现之一,其他工具还包括可以提高金融机构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率等;第四,央行可以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出售外汇储备以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第五,央行可以通过窗口指导,要求主要商业银行短期内不要进行可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各种操作;第六,在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期间,中国央行还曾经通过特定方式来干预香港离岸市场,不让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汇率差价变得过大。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汇率的稳定源自经济基本面的稳定。通过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消除产出缺口,让中国经济增速尽快回归潜在增速附近,这才是维持汇率稳定的治本之策。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两次急贬期间,中国央行有选择地在重要时间节点上启用了逆周期因子,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在人民币汇率第一次急贬期间,今年5月5日和6日,中国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调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幅度分别为0.64%和0.39%。在人民币汇率第二次急贬期间,2022年8月30日、9月1日和2日,中国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调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幅度分别为0.46%、0.29%和0.22%。
我们的研究表明,今年3、5、6、7月,在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的1-3天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都有超预期的变动,这意味着中国央行可以有意采用逆周期因子来对冲美联储加息对本币汇率的负面冲击。例如,美东时间2022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3月17日,中国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调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幅度为0.20%。又如,美东时间2022年7月2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7月28日,中国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调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幅度为0.33%。简言之,在2022年,中国央行似乎已经开始有选择、有节制地启用逆周期因子来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
不过,正如我们此前的研究所指出的,逆周期因子的调节虽然能够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短期波动,但也会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不确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远期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并不建议中国央行主要通过逆周期因子来稳定汇率。
一旦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持续较快贬值压力,中国央行一方面应该继续容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适度贬值、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较长时间里已经呈现出清洁浮动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应该综合运用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资本流动管理、前瞻性预期引导等手段来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四、展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先贬后升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确与美元指数走势高度相关。要评估美元指数走势,主要得看美国与欧元区、日本与英国的相对境况。当前欧元区、英国与日本饱受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暴涨的影响,短期内面临的滞胀压力远大于美国。由于实现了能源自给,目前美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事实上更强。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元指数有望持续在高位盘整,不排除继续上升的可能性,例如在100-115的区间内波动。一旦美元指数继续走高,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面临贬值压力。
在2022年的剩余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在7.0-7.4区间内波动。笔者认为,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2023年下半年,人民币有望对美元显著反弹:其一,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结束;其二,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显著反弹,而美国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行。
人民币最新汇率
人民币对什么的汇率?美元?欧元?英镑?
2021年9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1年9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680元,1欧元对人民币7.637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879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170元,1英镑对人民币8.896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33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59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10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65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272元,人民币1元对0.64230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3353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245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9.2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78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989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679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922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736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31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3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571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1034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858泰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