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利率价格(同业拆借利率计算方法?)

同业拆借利率计算方法?

  银行同业拆借利息的计算方式  拆借利息=拆借金额×拆借利率×(生息天数÷基础天数)  银行间以一天为期限互相拆借资金的利率,称之为隔夜拆借利率。隔夜拆借利息一般是由于银行间资金的短缺或多余产生的短期拆借行为,就是资金多余者拆借资金给短缺者,短缺者则拆入资金,拆借时所付的利息就是拆息,这种同业拆借一般有自己的期限,隔夜拆借是最短的,比如还有1天、7天、1个月。

LIBOR上浮基点怎么计算?

libor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美元Libor+0.35%就是在libor的基础上再加0.35的利息

金融学中libor是什么意思呀

伦敦银行同业拆进利率

伦敦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理财频道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

欧元1073.16001050.53001081.78001077.5300

英镑1355.82001327.23001366.71001361.7600

澳大利亚元656.1000642.2600661.3700--

加拿大元671.7400657.5700677.1300--

瑞士法郎666.1700652.1200671.5200--

挪威克朗134.2000131.3800135.2800--

瑞典克朗113.8800111.4800114.7900--

新加坡元501.9100491.3300505.9500--

美元1106.840.63660.50451.02521.021.0379

欧元1.571167.83510.7921.6111.6021.63

英镑1.982211.7891.26212.0322.0222.057

瑞郎0.9754104.20870.62090.49210.99491.0123

加元0.9804104.74510.62410.49461.005111.0175

12个月1.15750

种类息票到期时间价格价格变化收益率收益率

08农发04100.0814.26511.6274

07央行票据4899.70893.43981.8712

07央行票据1998.48664.04181.6795

07央行票据2398.51214.0661.6986

07央行票据2698.47334.17111.7178

07央行票据1699.73753.2581.6603

07央行票据1398.29054.17611.6027

07央行票据2997.75454.64661.737

07央行票据4199.66973.46621.8137

07央行票据3298.62044.10291.7562

05农发0698.96684.59521.9534

05国债0399.7233.45551.811

有谁知道libor利率是怎么浮动的吗?如:6m libor+0.8%,意思是计息期为6个月,并按6个月浮动一次来理解吗?

对,同业拆借利率是以libor为基准浮动的,6m libor+0.8%,意思是计息期为6个月,并按6个月浮动一次,以libor+0.8%计算的.

美元贷款Libor+160是什么意思?

根据银监会对libor的定义:libor(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是指伦敦的第一流银行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利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最经常使用的是3个月和6个月的libor。我国对外筹资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同业拆放利率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同业拆放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bidrate)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offerederate)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相比较,拆进利率(bidrate)永远小于拆出利率(offerederate),其差额就是银行的得益。在美国市场上,一般拆进利率(bidrate)在前,拆出利率(offerederate)在后,例如3.25至3.50。在英国市场上,一般是拆出利率(offerederate)在前,拆进利率(bidrate)在后,例如3.50至3.25,两种情况下,都表示为“我借款3.25。我贷款3.50”。同业拆放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libor)。libor指在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中国资金管理网右侧了提供每日libor利率及历史libor利率查询当日libor查询:http://www.treasurer.org.cn/index.html

LIBOR正式从全球基准利率的舞台谢幕

海耶斯接受了这300万美元。一位银行高

管吹嘘,他找到了一头“真正的野兽”‍‍‍‍‍‍‍‍‍‍‍‍‍

01

引言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FCA)7月3日发文宣布永久停止隔夜、12个月期限的美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这标志着五十多年来深刻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LIBOR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作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见证者”,LIBOR的退出是一大里程碑事件,其开启了全球基准利率多元化的时代。各国纷纷进行基准利率改革,谁能接替LIBOR的重要地位,我国培育的基准利率又是否能与全球基准利率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共振,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02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LIBOR)是国际银行间相互借贷资金的利率。简言之就是伦敦金融市场上几家大型银行之间相互拆借短期资金需要付给对方的资金成本。由于拆借交易无需担保,因此LIBOR本质上是无风险基准利率(RFRs)和银行信用风险溢价之和。

LIBOR最初由银团贷款(Syndicated Loan)发展而来,也就是由数家银行组成的放款银团各自报价,取平均值后报出最终贷款利率。

随着利率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期货、掉期、互换等衍生品逐步出现并在全球市场间进行交易,由此便产生了对于一个统一的利率水平的要求,也就是基准利率(benchmarkinterestrate)。在此基础上的LIBOR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1986年被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正式确认为一种报价机制。

最初的LIBOR由伦敦金融市场上16家大型银行进行报价,最后报出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五个币种搭配隔夜、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七个期限的LIBOR。凭借伦敦金融市场在历史上的金融中心地位,LIBOR逐渐发展成为为世界各国所使用的基准利率。

作为全球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的鼻祖,由LIBOR在全球各大金融市场衍生出的各种基准利率如HIBOR(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IBOR(新加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TIBOR(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在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IBOR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其基准利率的性质,LIBOR是各使用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自其成立以来为数以万亿计的交易合同、金融衍生品、债务发行、贷款产品等提供定价参考,深刻影响全球金融交易。

03

LIBOR的报价方式

BBA选择20家大型银行作为LIBOR报价参考行,在每天伦敦时间11:00由这20家银行向洲际交易所(ICE)报出各自的拆借利率,按照上(下)四分位剔除较大(小)值后取算术平均值就得到了LIBOR的最终报价,并由ICE在伦敦时间11:55左右公布。

LIBOR的报价行有美国银行(伦敦分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伦敦分行)、花旗银行(伦敦分行)、荷兰合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伦敦分行)、德意志银行(伦敦分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伦敦分行)、英国劳埃德银行、日本瑞穗银行、三菱日联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英国桑坦德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伦敦分行)、日本中央农林金库银行、瑞银集团。

04

LIBOR操纵案及其弊端

LIBOR虽然作为基准利率鼻祖深刻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但其本身也存在着种种缺陷。

首先,LIBOR的确定并非基于真实的交易数据,而是由伦敦金融市场上各大银行进行报价,这就给操纵利率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真实的拆借利率能够反映各银自身的流动性状况(头寸资金是否充足),因而各银行有虚假报价来掩盖自身流动性问题的激励;另一方面,LIBOR作为基准利率影响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这些大型报价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大主体,深入参与衍生品交易市场,因此各大报价行可以通过虚假报价来为自己在衍生品交易中牟利。

2005年以来大型银行操纵LIBOR的现象就开始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各大银行为掩盖自身流动性不足而低于真实水平虚假报价,使得LIBOR严重低于当时金融市场的真实拆借利率,无法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

金融危机后当时的金融服务管理*(FSA)开始了对LIBOR操纵案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在银行层面和交易员层面LIBOR都有被操纵的可能性。

在交易员层面汤姆·海耶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通过自己在各大银行就职时积累的人脉操纵LIBOR,有时日元LIBOR每变动1个BP,就能为他在日元衍生品交易中牟取几十万美元的收益,这位“真正的野兽”最终锒铛入狱。

在银行层面,最终监管部门向巴克莱银行、瑞银、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汇丰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开出了巨额罚单。其中,巴克莱银行承认员工涉嫌操纵LIBOR与英美监管机构以4.5亿美元达成了天价和解书,其董事长、CEO和COO也因此相继辞职。

其次,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快速恢复经济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由此,同业拆借市场的规模逐渐萎缩,基于同业拆借利率而得到的LIBOR其可靠性也就更差。我国的SHIBOR由LIBOR衍生而来,以SHIBOR为例,我国在2013年6月出现钱荒的时候,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迅速缩紧,SHIBOR飙升。钱荒时SHIBOR的隔夜、7天、14天利率水平如下图所示。

当然,LIBOR操纵案的背后是金融市场利益相关者的一场大型博弈,有人认为监管部门也参与其中,甚至各国央行也是其中一环,这背后的纠葛也可一探究竟,此处不再探讨。不论是衍生品交易员基于自身利益的操纵也好,各大银行高层的共谋也罢,甚至是监管方和货币当*的参与,这都反映着LIBOR的形成机制背后致命的缺陷。

05

LIBOR的改革

在LIBOR操纵案曝光后,美国货币当*与BBA达成一致,LIBOR被移交至美国洲际交易所下的IBA(ICEBenchmarkAdministrationLimited),由IBA对LIBOR进行统一管理并着手改革。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增加报价银行数量,报价行由原来的16家增加到20家。前文所述的20家银行就是改革之后的报价参考行。第二是引入瀑布法进行报价,瀑布法报价是指主要基于实际交易利率报价,但当实际交易量无法满足特定要求时,可参考专家意见进行报价。具体来看瀑布法则分为三个层级,即基于交易数据、基于交易数据衍生以及基于专家评估依次考虑,当上一个层级无法提供参考时开启下一个层级,报出最终的LIBOR。但从结果来看,改革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各大银行多采用专家评估进行报价,LIBOR仍然脱离真实的交易基础。

06

LIBOR的“身退”

前文所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后并没有对LIBOR产生预期中的改进作用,市场对于改革后的LIBOR仍然持怀疑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LIBOR操纵案对于LIBOR在市场心中的形象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改革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对LIBOR的缺陷进行调整。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同业拆借市场日益萎缩,银行短期资金拆借风险也大幅上升,加之危机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震荡,LIBOR开始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2021年3月5日FCA发布了题为《AnnouncementsontheendofLIBOR》的公告宣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的所有LIBOR和美元的1周、2个月LIBOR将于2021年12月31日后停止使用,剩余的美元LIBOR也将于2023年6月30日之后停止使用。

本月初,FCA如期发文宣布美元剩余期限LIBOR正式停用,标志着LIBOR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对此,我国央行也在上月末发文通知对LIBOR终止后相关业务的调整。

07

多元化基准利率时代

LIBOR“身退”后,各国都需要对基准利率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选择新的基准利率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各国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全球基准利率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

各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地研究推出LIBOR和培育新的基准利率,大部分的经济体都选择采用RFRs(无风险基准利率)来代替IBOR。生成于实际交易的RFRs具有稳固的交易基础,从根源上解决了基准利率存在操纵空间的问题。除拥有稳固的交易基础外,RFRs还存在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RFRs基准利率多由各国央行直接监管,公信力较强;第二,RFRs期限结构不完整,仅有隔夜的单一期限;第三,RFRs主题样本广泛,交易基础规模大,可靠性和基准性更强。

对于基准利率的替代主要有两种模式,即英美的完全替代模式和日本的多基准并存模式。完全替代模式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代表,美国采用SOFR(由担保隔夜融资利率)代替美元LIBOR,SOFR是基于美国国债抵押品回购市场的隔夜利率,拥有日均交易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础。而英国采用SONIA(英镑隔夜平均指数)来替代LIBOR,SONIA也拥有约500亿英镑的日均交易量。多基准并存模式的代表是日本和欧元区,欧元区在保留EURIBOR(欧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基础上,引入了€STR(欧元短期利率)。日本在保留TIBOR的基础上培育了TONA(日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各国基准利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及,新的基准利率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期限结构不完整,目前对于构建期限利率主要有后顾法(Backward- Looking Approach)和前瞻法(Forward- Looking Approach)两种方法。后顾法是以已经实现的RFRs为基础,进行单利或复利滚动计算各期限利率的方法。前瞻法是以RFRs的隔夜指数掉期(OIS)或期货等衍生品交易为基础计算各期限利率的方法,实质上体现的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RFRs均值的预期。目前的SOFR已有30天、90天以及180天的期限结构。

08

SOFR

在基准利率多元化的未来,前文所提及的多个基准利率谁能够代替LIBOR而主导全球基准利率呢?美联储下的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ARRC)提出了五项参考标准:基准性(BenchmarkQuality)、方法的科学性(MethodologicalQuality)、可问责性(Accountability)、有效的治理结构(Governance)、可执行性(EaseofImplementation)从这五项参考标准出发也可以对一只基准利率的优劣进行简单评判。

未来SOFR的影响可能会日益明显,SOFR在众多基准利率中拥有突出的的交易基础优势。在场内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上,2023年3月16日芝商所宣布其SOFR衍生品合约增长的新里程碑,3月8日SOFR期货和期权持仓量达到创纪录的54,666,191份合约。3月份以来,SOFR期货和期权的日均交易量为6808280份合约,分别相当于欧洲美元期货和欧洲美元期权的1168%和1800%;在浮息债券、银团贷款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等现金产品市场上,新发生交易的挂钩指标也以SOFR为主,其中美元浮息债发行市场上SOFR的占比接近100%,发行人以金融机构和美国**支持机构为主,在美元辛迪加贷款市场上,SOFR的占比也接近100%。

09

中国的基准利率培育

谈了许多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的问题,最后回归到我国的基准利率培育上。我国正在积极地培育基准利率,但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在培育基准利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地认清我国起步较晚,金融体系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另外,由于资本账户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也较为缓慢。在这一重重阻碍下,我国的基准利率培育任重而道远。

从我国的利率体系来看,我国的利率主要有几个方面,第类一是基于实际交易的回购利率,主要有质押式回购利率(R)、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DR)、回购定盘利率(FR、FDR)和交易所回购利率(GC);第二类是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包括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第三类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第四是利率互换曲线;第五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其中,DR只包括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间以利率债为质押形成的回购交易,有效地剔除了交易参与者信用资质及抵押品资质的干扰,性质上与国际上培育的新基准利率 RFRs最为接近。央行表示未来要重点通过创新和扩大DR在金融产品中的运用,将其打造成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的关键性参考指标。 

个人认为,我国基准利率培育的关键在于市场化的基础。建立健全国内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丰富、拓展业务类型,强化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防风险能力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加快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减少资本管制是中国真正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在此之后,加速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是长远的目标。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人民币基准利率种类的对比和选择才是正确的方向。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培育的基准利率是否能与各大经济体的基准利率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共振,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的金融实力能否赶上全球发达经济体的步伐。首要的是要认识到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目前较为不完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是针对现状和问题敢于面对和放开手脚、积极作为,这样才能使得人民币基准利率能有朝一日成为我们逐鹿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把利刃。

10

小结

最后,文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许多细节也无法一一探讨,欢迎指正与补充。关于LIBOR操纵案的细节,《如何操纵Libor搅动350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做*者海耶斯(上)、(下)》值得一读;关于我国基准利率改革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

end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以此文纪念LIBOR—

LIBOR利率丑闻:怎样发生,未来如何?

 

英国和美国的监管机构宣布对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是全球银行使用的基准利率)一事作出裁定。这一意外事件让人深感震惊。首先是4.5亿美元的天价罚金,反映出该事件的严重性,此外,分析人士预计,LIBOR利率会影响350万亿至800万亿美元贷款和投资的利率。没错,单位是“万亿”。

 

目前,似乎很多大银行都牵涉其中,全球已有10多家知名银行正在接受利率调整的调查,其调整利率的目的是想从中获利,或让银行财务状况看上去比实际要健康。监管机构将可能从另外角度来看待这些行为。来自投资者、养老基金及其他依赖LIBOR的各方的民事诉讼,最终会让大银行遭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最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这起事件再次表明,体系内的意外错误会在某个地方暴露,然后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伊泰-古德斯登(ItayGoldstein)说道。

 

这种困境是怎样形成的,谁受到了伤害,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闻讯“震惊”

 

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在一年前就已经解决。公开的苗头最早出现在2007年和2008年。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每天根据会员银行提交的数字来计算LIBOR利率,此后,该协会采取措施来制止银行捏造这些数字。但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并非无懈可击。

 

“值得注意的是,LIBOR竟然可以被操纵,人们对此表示惊讶,”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理查德-赫林(RichardJ.Herring)指出,“至少从2007年开始,这已经或多或少引起公众的怀疑了。金融危机之后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BankersAssociation,BBA)对利率设定方案进行了微调,旨在提高透明化程度,使其更具有广泛代表性以及更难操纵。”

 

每天上午11点,全球最大的20家银行将其利率数据提交给英国银行家协会。LIBOR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的缩写,听上去像是一个利率,但实际上是通过10种货币的15种贷款利率计算而得的,贷款期限从隔夜至12个月不等。

 

每天基准利率的计算规程是一样的。“接着,英国银行家协会除去25%的最高报价和25%的最低报价,将剩余的利率计算出算术平均值,”赫林说道,“表面上,这种做法使得任何一家银行都无法操控利率,但是经过仔细审查发现,操控利率是可能的。”

 

如果银行的真实利率实际位于所有提交利率中最高的25%,但是银行报告的数字位于最低的25%,另一家银行的利率可能会从最低的25%上升至中间的25%,赫林说道。因此,本应被除去的低利率最后会被统计在内。“这对LIBOR的报价可能会有重要影响。”如果许多银行低报其利率,平均值必定会低于本应有的数值。

 

“最基本的问题在于,”赫林补充道,“LIBOR是一个假定利率——20家会员银行假定,他们可以在上午11点按此利率借到资金。这并不是交易利率,尽管可以看到每家银行的报价,但是无法将每家银行提报的LIBOR利率针对实际交易进行验证。”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诚信。

 

为什么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变革无法阻止漏报的发生?因为银行感觉自己处于困境,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克里斯塔-施瓦茨(KristaSchwarz)说道。“特别是在2008年,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银行都希望声称他们可以按比实际更低的利率拆借,这样外界就不会加强对其信用度的关注。”

 

但是,如果LIBOR利率这么容易被操纵,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利率?不管怎样,金融界提供的各种利率是由市场设定的,因而实际是不可能被操纵的。比如,**和企业债券利率是由供求关系控制的,可以通过交易数据进行跟踪,但对LIBOR利率是无法做到的。

 

“令人惊讶的是,LIBOR变得如此重要,但是银行报告的利率却不够精准,而且缺乏监管机构相应的验证,”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Siegel)说道。“在某种程度上,这只是一个惯例,”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师马克-赞迪(MarkZandi)说道,他将LIBOR称作“历史文物”。银行继续使用LIBOR利率,只因为他们一贯如此。

 

理论上,LIBOR利率反映的是银行每天相互交易时愿意付出的借款利率。“他们关注的是他们期望的拆借利率,而不是实际拆借利率,”古德斯登说道。该体系原本应当揭示银行真实的资金成本,将市场对借款给参与银行的风险进行最新的全面评估。相反,相对较为透明的美国国债利率并不包含违约风险。投资者相信美国**会偿还债务,但他们不太确定银行会偿还债务,所以两种利率反映出不同的关注点。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LIBOR利率并没有太多问题。因此,几乎没有理由质疑对LIBOR的使用,而且对其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伦敦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所致,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和传统:既然很多机构都在使用,很多其他机构就跟风了。

 

“LIBOR利率对很多终端借款者产生影响,他们的贷款期限是可变的,包括企业和地方团体的浮息债券,特别是持有可调利率抵押贷款的家庭、学生贷款和部分信用卡,”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尼克莱-罗萨诺夫(NikolaiRoussanov)说道。事实上,美国的半数可调利率抵押贷款是紧跟LIBOR利率的,他补充道。在典型的情况下,每12个月会对抵押贷款利率进行重新计算,在当日的LIBOR利率基础上增加固定的百分点。利率越高,借款人每月付款金额就越高,反之亦然。

 

虚假的低利率能给借款人带来好处,因为可以减少每月付款金额,这块利益可能是很小的,他指出,因为这种少报的情况显然不会长久。

 

小改变,大收益

 

比消费性贷款更重要的,是将LIBOR利率用于固定收入衍生品合约,罗萨诺夫说道,最常见的是利率互换,合约一方向另一方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另一方按LIBOR利率向一方支付浮动利息。利率互换有很多用途,例如对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的风险进行管理。凭借利率互换,合约双方赌的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之间的关系。如果LIBOR利率不是应有的那样,某些交易者就能赚得比他们应得的多,其他人就赚得比应得的少。在2011年年底,逾期未付的利率互换合约的价值约为18万亿美元,罗萨诺夫说道。

 

**调查部门还在调查其他证据,关于有些银行对LIBOR利率进行调整,以获取特殊合约的收益,比如,对LIBOR利率的微小调整就可以在大额头寸上赚取数百万美元。

 

多数时候,LIBOR利率是和其他比较容易验证的利率一同调整的,这表示LIBOR利率不必准确反应现行利率的涨跌。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偶而发生的变动,会导致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2007年年初,LIBOR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比如联邦基金的利率,这个警告信号发展到2008年开始恶化,西格尔说道。“利率上涨幅度令我震惊,对贷款人造成了损害。”

 

2007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LIBOR利率急剧上升,反映出对银行财务健康的担忧。他们担心相互拆借,借款金额也急剧减少,西格尔指出。随后,整个过程发生逆转,LIBOR利率低于可比较美国国库券利率一个百分点,这和惯常的利率关系完全相反。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情况极其可疑,”赫林回忆道。相对较低的LIBOR利率表明,放贷人认为银行是相对保险的投资,由市场决定的其他利率则显示出截然相反的判断,例如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在继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期间,信贷市场陷于停顿,所以人们无法相信银行之间能以如此低的利率进行拆借。“这可能是古德哈特定律的另一个例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聚焦于以政策为目的的利率,你就会产生出激励措施让人来操控该利率,”赫林指出。

 

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调查机构开始深入调查LIBOR利率体系。“疑点在于,若干家银行已经在市场中陷入困境,他们无力给自己提供资金,但仍在试图掩饰其困境,银行提报的利率远低于必须要支付的利率,而他们其时根本无法借到资金,”赫林说道。

 

除了重塑形象之外,调查机构开始质疑其他动机,他补充道。“在[调查]针对银行低报利率的指控时,调查官员发现了一些电子邮件,证明至少有一家银行试图操控LIBOR利率来增加旧债换新债的利润,以及按照LIBOR利率结算的欧洲美元期货交易的结算和掉期,”古德斯登指出,“银行有着依赖于LIBOR利率的所有种类的合同,降低利率可以增加他们的收益。”通过操控利率来增加收益是欺诈行为,他说道。

 

换个角度去观察

 

最近大量新闻报道显示,许多全球最大的银行正在篡改LIBOR利率,监管机构对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几乎不采取行动,也许他们希望能给金融危机期间的银行增加信心。“所有这一切充斥着怪诞的讽刺,”赞迪说道,他指出,在金融危机期间,增强银行的信心确实十分重要。“这种行为一方面令人感到愤慨,但另一方面,[修改利率]可能有助于防范危机深化。”

 

“我认为,他们没有理由宽恕对利率的操控行为,因为这些银行操控利率的目的是为了在特殊交易中获利,”赫林在提及监管机构时说道。“他们关心的是,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整体信心,但是,他们的担心使其行为有了似是而非的理由,监管者非常高兴看到LIBOR利率降低,因此也许不想提出太尖锐的问题。”

 

施瓦茨补充指出,监管机构当时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们可能不认为这是最紧迫的问题。此外,监管机构也没有简单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美国监管机构很难对在伦敦制定的利率采取实时措施。”

 

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伤害,就不算犯规”。如果虚假的LIBOR低利率能让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低于应偿还的,诸如业主这样的借款人原本也能从中获益。但是,这种做法是以牺牲贷款人及其股东的利益为代价的。“如果他们收取错误的利率,对于一方或另一方都会是不公平的,”西格尔说道。

 

由于LIBOR利率的变动还会影响各种投资的回报,很显然,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地方团体及其他投资者可能也已经受到了伤害。投资者已经提起了多起诉讼,但是解决这些案件需要很多年时间,而且分析人士预计,大银行将会遭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对他们的股东不会是好消息。

 

赫林说道,另一个受害方是公众对大银行的信心。银行业一直在尽力避开金融危机之后的更为严格的监管,公众的不信任态度会使形势越发严重。除了LIBOR利率丑闻之外,新闻媒体不断向公众报道关于摩根大通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亏损,以及关于银行金融顾问错误引导投资者投资本地共同基金的指控,这些基金的业绩比竞争对手的投资产品要差得多。银行评论家指出,LIBOR事件只是更加证明银行是不可信的,而且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LIBOR利率事件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的一项因素,因为共和d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MittRomney)想要废除已获通过的多德-弗兰克银行改革法,该法律是由奥巴马总统在金融危机之后签署的。

 

实际上,多德-弗兰克改革法之中几乎没有适用于LIBOR利率事件的条款,施瓦茨说道,她期望LIBOR利率丑闻能让那些寻求更加严格监管的人们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和美国相比,这起事件对英国的相关部门的影响更大,”她说道,“由于LIBOR利率是在伦敦制定的,因此英国的法规更加重要。目前,英国监管部门没有针对LIBOR的直接监管部门,但是我认为会发生改变的。”

 

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就像是在走钢丝,古德斯登补充道。“银行家在没有面对限制或监管的时候,他们为了利益为所欲为。如果你希望他们不做什么,不要给银行体系带来风险,你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监管和限制……但是你不想走入另一个极端,也就是让**控制一切。”

 

选择另一个基准利率

 

未来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应当用另一个不太容易被操控的基准利率来替换LIBOR利率。但是LIBOR利率已经完全嵌入全球金融体系,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将其消除。此外,赫林说道,LIBOR利率是十分独特的,利率期限十分广泛,可从隔夜至一年不等。

 

赫林指出,利率制定者可以询问银行愿意按怎样的利率放贷,而不是问他们想按怎样的利率借款。“这样可以减少低报利率的动机。”他补充道,另一种替代方案就是采用实际交易利率,例如隔夜指数掉期利率、美国国库券利率等。这些利率比较难以操控,但是目前并不像LIBOR利率那样普遍使用。

 

“针对这起[丑闻],我认为我们应当反思所有这些债务工具的定价方式,”赞迪说道,“为什么不使用诸如联邦基金利率、或储备金利率,或我们确信是准确的那些利率?”

 

施瓦茨曾在美联储货币市场部门工作,她认为,如果相关部门得出结论,认为LIBOR利率已经无可救*,那么一定还有其他方案。“很显然,可以利用基于实际交易的利率,纽约联邦储蓄银行发行的联邦基金利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纽约的欧洲美元交易也是如此,称为‘纽约资金利率’(NYFR)。我认为应当很快就能制定这样的利率。”

Libor操纵丑闻各投行罚款明细

 

LIBOR操纵案中受罚的各大银行机构及数额详情,截止目前UBS被罚15.23亿美元名列榜首,而“众望所归”的巴克莱受罚只有4.5亿美元。

 

根据这份表格,目前为止的罚款已经累计到了60.44亿美元。不过LIBOR操纵案还远没有结束,因为美国对国内银行的指控还未最终定案,美国方面最终可能出具更大规模的罚款金额。

 

LIBOR操纵案是指多家跨国大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对全球最重要的关键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作假,案件从巴克莱银行开始,席卷绝大多数跨国银行和数个国家监管机构。

 

Libor指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自从1986年LIBOR诞生以来,其一直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准指标,直接影响利率期货、利率掉期、工商业贷款、个人贷款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货币政策制定。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全球有超过800万亿美元的证券或贷款与LIBOR相联系,包括直接与LIBOR挂钩的350万亿美元掉期合约和10万亿美元贷款。这意味着LIBOR每变动1个基点,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百万美元的利润或亏损。  

一个利率时代的落幕!LIBOR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cience&Technology

本周一(7月3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FCA)发布公告称, 隔夜和12个月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设置现已永久停止,目前仅剩的最后一个LIBOR银行小组——美元LIBOR银行小组已于2023年6月30日结束运作。

即使还有1个月、3个月、6个月LIBOR将继续发布至2024年9月30日,但将使用合成方法(asyntheticmethodology)进行计算。这意味着,过去长达数十年来金融市场的利率定价基准——LIBOR,已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什么是LIBOR?

LIBOR全称为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由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在1986年推出,于2014年8月4日被洲际交易所(ICE)基准管理*(IBA)接管。

LIBOR是金融市场广泛运用的短期利率基准指标之一,经常被引用于衍生工具、债券、贷款以及一系列消费贷款工具的说明和定价之中,同时也可用作衡量市场对央行政策利率、货币市场流动性溢价等预期、以及金融环境承压时银行体系健康状况等的有效指标之一。

2008年的金融危机操纵案和2012年多家主要银行串通修改LIBOR牟利丑闻的曝光,让LIBOR陷入了“信任危机”,国际市场以LIBOR作为实际拆借利率的交易逐渐减少,市场流动性支持逐渐减少。

由于认定LIBOR已逐渐失去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代表性,FCA于2017年7月公开宣告,2021年年底将不再要求报价银行提供LIBOR报价。

FCA发布了一项关于LIBOR终止报价的更新公告:2021年12月31日之后立即停止所有英镑、欧元、瑞郎、日元,以及1周和2个月期美元LIBOR报价。2023年6月30日之后剩余的美元LIBOR利率也将终止报价。

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关业务

6月3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LIBOR终止后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关业务安排的通知》表示,为推动新旧基准利率平稳更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于2023年7月3日起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关业务。

终止挂钩旧基准利率相关产品交易。

外汇交易系统、即时通讯工具iDeal等系统终止使用美元LIBOR作为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外币对货币掉期和外币利率互换交易品种的浮动利率基准,调整后,相关产品挂钩的美元浮动利率基准包括美元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和境内美元同业拆放参考利率(CIROR)。交易双方可通过外汇交易系统对挂钩LIBOR的存续交易进行基准利率转换。

调整货币掉期基准曲线类型。

下线挂钩LIBOR的货币掉期曲线,新增“人民币固定利率对美元SOFR”、“人民币Shibor 3M对美元SOFR”基准曲线。

调整相关产品公开报价品种。

货币掉期和外币利率互换的公开报价品种从挂钩LIBOR调整为挂钩SOFR。

对于LIBOR退出之后,对中国LPR形成机制带来的启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吴金铎表示,首先要提升中小型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报价中的参与度。其次,在目前的LPR报价基础上,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对基准利率报价机制的改革,如扩大报价机构的范围,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另外,对报价流程和机构行为要加强监管,绝对禁止报价行操纵报价。并建议为了加大LPR报价的使用范围和市场交易基础,中国应加强与主要利率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适当推出与主要利率品种挂钩的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开辟衍生产品的投资渠道,夯实利率基准的市场基础。

用什么来替代LIBOR?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自身无风险基准利率作为替代, 由各经济体独立发布,均为实际成交利率,仅有单一的隔夜期限,且绝大多数由中央银行管理。比如英国选取了英镑隔夜平均指数(SONIA)、美国选取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欧元区推出了欧元短期利率(ESTR)、日本选择了日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TONA)。

“这些基准利率的优势包括基于真实成交、基于规模更大更活跃的回购市场、计算方法最大程度避免了价格操纵的可能、能更有效反映货币政策实施情况。”中金公司研报表示。

其中,在LIBOR退出后,美元采用的新基准利率选定为SOFR。据介绍,自2018年4月起,每个工作日的美东时间上午8:00左右,纽约联储会在其官网上发布最新SOFR利率。

基于SOFR的日均成交额要比其他货币市场多,因而透明度更高、代表性更强,也不易被操纵,且SOFR是质押国债的回购利率,出现市场规模不断缩小甚至消失的风险远低于拆借市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示,SOFR期限结构不如LIBOR完整,SOFR是国债回购交易利率,不包含信用风险,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金融机构真实的融资成本。以SOFR为利率基准也可能增加国际间比较的难度。

来递财

LIBOR利率是如何确定的?

说的没错。给的libor都是年化后的数字。否则不可能这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