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换算日元方法(日元汇率换算**民币)
日元汇率换算**民币
日元汇率换算**民币需要考虑到当前的汇率。以2021年7月22日为例,1日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约为0.063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如果要将1000日元换算**民币,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000÷100×0.063=6.3元人民币。也就是说,1000日元在当前汇率下约等于6.3元人民币。需要注意,日元汇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波动、政策变动、国际贸易等。因此,可能会出现汇率波动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换算。
日元与人民币换算
日币和人民币的换算公式为日元=人民币*汇率。汇率又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如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19.05即1美元兑119.05日元。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五条个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有关外汇业务。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为个人办理外汇收付、结售汇及开立外汇账户等业务,对个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汇款机构及外币兑换机构(含代兑点)按照本办法规定为个人办理个人外汇业务。第六条银行应通过外汇*指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办理个人购汇和结汇业务,真实、准确录入相关信息,并将办理个人业务的相关材料至少保存5年备查。其中在外汇期货交易中,客户向经纪人支付的或经纪人向清算所交付的作为交易担保的款项。外汇期货交易一般不进行实际交割,而是由买卖双方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前卖出或买进相反的合约予以冲销,只须支付价格涨落差即可。由于清算所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保证期货合同到期得到清算所的清偿,因而,如果交易一方因价格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不愿或不能以相反的合约冲销原合约,清算所就会因此蒙受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为保障清算所的正当权益,外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凡进行期货交易的客户,都必须通过经纪人向清算所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依据交易货币的汇价变动率及其每日交易盈亏概率分布确定。汇价变动率越大,规定交存的保证金数额也越大。保证金一般可协商认定,不同经纪人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也不尽相同,并且没有最高限额规定。但整个期货市场有一个最低限额,即由清算所会员经纪人向清算所交存的保证金数额。清算所会员经纪人在同清算所签约时一般要表明其向客房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不低于上述最低限额。
人民币和日元是怎么换算的?
若已持招行储蓄卡,通过招行办理境内个人购汇,单笔或当年累计等值小于等于2万美元,可尝试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登录手机银行,选择“首页→全部→跨境金融→外汇购汇→购汇委托”,等值2万美元以上的外币,建议前往柜台确认是否能办理,购汇没有手续费。温馨提示:1.有效开户证件为身份证(不包括临时身份证)方可通过手机银行办理。2.每人每年结售汇额度为等值5万(含)美元。若兑换的外币要支取出来,建议购汇时选择现钞,另外您在购汇之前先需要和网点确认是否支持该币种取款;若兑换的外币要转账,建议购汇时选择现汇。
4230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若指的是日元兑换人民币:由于外汇汇率是实时变动的,您可以登录我行主页,点击右侧“实时金融信息”下“外汇实时汇率”查看。
(该页左侧可以点击外汇兑换计算器)五年级:美妙数学之“你知道人民币如何兑换外币吗?”(0611五)
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在2016年的时候就加入了SDR货币篮子,这个篮子的意思是中国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这并不代表人民币可以到任何国家直接使用。不过确实有些国家是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的。
首先就是津巴布韦这个国家是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的。也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世界上曾经使用面值100万万亿的那个国家,2015年宣布将人民币与美元当作本国的支付货币。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人民币作为本国支付货币的国家。
2017年委内瑞拉宣布放弃美元,并且使用人民币当作本国的支付货币,这是世界上第二个使用人民币作为本国支付货币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得已放弃了自己国家的货币,而选择了别国的货币作为本币。
还有我国周边的国家,比如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
在把人民币作为本币的国家或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的国家,我们就不用兑换了。但是还有很多国家是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的,那就需要我们学会人民币的兑换。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是外币贸易市场。这个市场也是确定各种货币之间兑换比率的机构。最重要的贸易点有纽约、东京、香港、法兰克福、伦敦等。最重要的外币有美元、欧元、日元以及英镑和瑞士法郎。
人民币兑换外币在银行的柜台上可以操作,在网上银行可以操作。兑换之前可以在百度上先查询一下实时的汇率,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在百度上找到兑换器,输入要兑换的金额,自己心里有个大概的数值。
虽然人民币兑换外币的计算不是问题,有计算器的帮忙,有银行的电子设备显示,应该说是万无一失、准确无误了。但是兑换之前还是要大致地估一估的。因为点错数字点错小数点输错数字输错小数点的事情还是偶有发生的,估一估会让你的兑换比较符合自己心里的那个价位,不至于稀里糊涂导致大的经济损失。
上面这幅图中的同学在用100元人民币兑换欧元。图中给出的汇率是10元人民币=1.84欧元。方法是100元是10个10元,用1.84×10=18.4欧元。其实这里的汇率还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汇率,正式意义上的汇率是用单位货币来表示的。比如1元人民币=0.184欧元。
上面的第二幅图是同学们想用110.5元人民币兑换18.6美元,因为已知汇率是1美元=6.19元人民币,同学们选择用110.5÷6.19≈17.85(美元),发现110.5元人民币不能换18.6美元。
第三幅图是用60元人民币换日元,因为汇率是1日元=0.05元人民币,所以60元人民币不仅兑换了一张1000日元的纸币,还有几个硬币。这里的同学们没有准确计算,而是用估一估的方法估出了大致的钱数。如果准确计算,应该是用60÷0.05=1200元日元。
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同样是用人民币兑换外币,第一幅图用的是乘法计算,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可以用除法计算。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第一幅图已知10元人民币=1.84元欧元,也就是1元人民币=0.184元欧元,而第二幅图已知1美元=6.19元人民币,第三幅图已知1日元=0.05人民币。已知的单位汇率不同,选择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已知单位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兑换外币就用乘法计算;如果已知单位外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兑换外币就用除法计算。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单位换算方法有相同之处呢?
通过三次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活动,同学们不仅知道了人民币对不同国家的货币的不同汇率,而且也知道了不同国建相同面值的货币的价值不同。
人民币与日元怎么换算啊?
人民币与日元的比率是1:15左右100日元人民币现汇买入价6.7684折算1元人民币=14.7745日元现钞买入价6.6257折算1元人民币=15.0927日元卖出价6.8228折算1元人民币=14.6567日元基准价6.7946折算1元人民币=14.7176日元中国银行折算价6.7946折算1元人民币=14.7176日元
人民币如何换算成日元
1人民币元=12.6022日元1日元=0.07935人民币元
日币和人民币怎么换算啊?
按照当前的外汇牌价,100日元可兑换7.7861元人民币。
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58元,6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日元,能兑换多少英磅?
6000除以7.89乘以100等于76045.63 (保留两位小数)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8)|从日元经验看人民币入篮与人民币国际化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四连续刊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文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系列八:从日元经验看人民币入篮与人民币国际化。
本节指出,当前“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必然是漫长而曲折的,通过考察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可以获得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有益对策。目前来看,制约人民币国际结算职能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中国制造品的产品差异程度低。中国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接近,对外经济、贸易、金融活动所覆盖的区域也有极大的交叉。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货币竞争也同样表现在对区域核心货币地位的争夺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内在价值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加入SDR初期的日元。客观来说,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日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仅次于美元的核心货币。
以下为连载内容: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成长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实现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但是在当前“一超多元”国际货币格*下,人民币国际化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认定其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这大体相当于从官方角度认可了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资产身份,但能否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还必须取决于国际市场上人民币使用和持有的实际情况。从日元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后的经验来看,国际货币的“官方身份”未必自然产生“市场地位”。这提醒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教训,客观看待人民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现状,并为下一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1.入篮阶段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情况
(1)贸易结算职能比较
首先考察两国当时的本币结算情况。1980年日元加入SDR时,日元结算额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5%。而2015年人民币结算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接近30%(见图1),人民币结算额达到7.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民币贸易结算职能较之入篮初期的日元更为强大。
其次考察两国对外贸易对美国依赖程度和产品差异程度。之前对日本的分析提到,日元国际结算职能发展滞后主要与其对美国经济过度依赖以及本国产品差异化程度低有关。
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依存程度还相对较低,但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超过了日本,目前已经达到17%(见图2)。虽然还远低于日本80年代对美出口依存度水平(接近35%),但是美国却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国,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这说明我国面临着和日本当年同样的问题,对美国市场过于依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民币贸易结算职能的发展。
表1给出了东盟国家对中、日两国主要进口产品依存度的数据。不难发现,在鞋帽、杂项制品、纺织制品、石料、毛皮制品、木制品及机械产品中,东盟国家对中国进口依存度均超过20%。市场份额虽然可观,但是这其中除了机械产品以外,其他都相对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可替代程度较高。而东盟国家对日本的主要进口产品中,贱金属、车辆、精密仪器、机械产品、石膏及玻璃制品、橡胶制品等都相对技术含量较高,且产品差异程度高。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日本对亚洲国家贸易的日元结算比重已经接近50%。2012年中国对亚洲国家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大约在24%左右,与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本币贸易结算水平比起来还相对较低。
以目前来看,制约人民币国际结算职能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应该就是中国制造品的产品差异程度低。产品差异程度低会导致出口价格弹性过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议价能力。但如果着眼于长远,随着“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活动的开展,相信人民币贸易结算职能还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金融交易及储备职能比较
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3%。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止2014年末,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债券余额为5351.18亿元,全球占比为0.45%。其中境外机构在离岸市场上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余额5304.8亿元,在中国境内发行的熊猫债券余额46.3亿元。从数据上看,人民币债券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配置中影响力还非常有限。
相比之下,日元在国际债券市场的表现显然更为突出。早在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前,日元在国际债券市场中的份额已经达到4.8%;1985年日元份额已达到9.1%。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加入SDR阶段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的发展要弱于日元。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交易比重能否稳定提高,将是决定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截止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为3.255万亿元人民币。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作用明显增强。2014年,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发起本币互换交易金额共计1.1万亿元人民币,动用人民币金额共计380亿元。截止2014年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发起本币互换交易金额约2.3万亿元人民币,动用人民币金额共计807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发起本币互换交易折合人民币共计41亿元,动用对方货币折合人民币共计15.8亿元。如果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看作其他国家的人民币外汇储备额,则截止2015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额换算成美元是5227.1亿美元。根据IMF统计数据,2015年3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为112033.57亿美元。那么,大体可以估算2015年人民币外汇储备额占全球外汇储备额的比重约为4.67%。
80年代加入SDR货币篮子时,日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是4.2%。目前该比重下滑到3.78%。可以认为,在加入SDR阶段,人民币与日元的国际储备职能大致相当。一般来说,国际货币的金融交易职能和储备职能高度相关。因此,随着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其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也将相应上升。
2.对东南亚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影响力
中国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接近,对外经济、贸易、金融活动所覆盖的区域也有极大的交叉。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货币竞争也同样表现在对区域核心货币地位的争夺上。
以下我们选择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四个东南亚主要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汇率内在形成机制决定模型,估算每一种区域核心货币对目标货币汇率内在价值的影响权重,并以此作为判断区域核心货币地位的依据。
我们使用FrankelandWei(2007,2008)、Frankel(2009)、MaandMcCauley(2010)以及Fangetal.(2012)的汇率内在形成机制决定模型。设定基准货币为SDR,假设影响四国货币汇率内在价值的核心货币有:美元、德国马克(1999年后为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具体模型如下:
数据选取区间为198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各目标货币对SDR的日数据。由于我们将对每年的日数据分别建模分析,故最终通过模型估算各国货币会得到31年核心货币组合的权重变化。所有汇率数据均来源于Bloomberg数据库。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在日元刚刚加入SDR货币篮子时期,东南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元区。美元是区域唯一核心货币。美元对新加坡元和泰铢的汇率内在价值决定权重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对泰铢汇率的作用权重平均超过85%。东盟国家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制约了日元在这期间的区域化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日元在决定新加坡元汇率内在价值的核心货币组合中权重最高仅有8.3%。根据曹彤和赵然(2014)对“多核心货币区中核心货币”的界定,这时的日元仅能称为“区域低度核心货币”。经历了危机洗礼后,亚洲国家普遍意识到为了有效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蔓延,就必须要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各国对区域内货币合作的期望和呼声都日益增强。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此后更是从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至少在东南亚范围内,近年来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受到来自美元的压力较之80年代的日元要小很多。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至2006年期间,东南亚区域的核心主导货币由单一美元转变为美元、人民币、日元共同作用。但是在2006年之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强势推进,使得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决定的核心货币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人民币权重加速上升,逐渐取代日元成为东盟地区仅次于美元的核心主导货币。
新加坡是东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2012年美元在决定新加坡元汇率内在价值核心货币组合中的权重已经下降至30.8%,而人民币的权重却达到34.9%,成为影响新加坡货币汇率的“中度核心货币”。
美国对菲律宾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都非常深远。1997年之前菲律宾比索的内在价值基本上完全由美元决定。1997年之后比索的内在价值逐渐与美元脱钩,2012年美元的权重已经下降至29.3%。伴随着中国同菲律宾之间经济金融的合作日益紧密,人民币对比索内在价值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2012年人民币的权重已经达到44.5%,远远超过了美元,成为影响菲律宾比索内在价值的“中度核心货币”。同时,菲律宾比索也成为东盟国家中受人民币影响程度最大的货币。
此外,上述实证分析还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即:人民币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内在价值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加入SDR初期的日元。1982年,日元在决定新加坡元汇率内在价值核心货币组合中的权重仅为5.6%,是低度核心货币。而2012年,人民币在决定东南亚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内在价值核心货币组合中的平均权重已经达到34%,成为整个地区的中度核心货币。
无论主观上一些国家是否承认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客观上从市场实际表现来看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日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仅次于美元的核心货币。
可以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比当时日元的机会更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有利条件。入篮后只要不发生重大不利事件,人民币国际化就可避免重蹈日元覆辙,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的重点研究领域。自2012年研究所首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并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以来,已经连续五年编写并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尽管时间不长,报告因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决策参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报告还被译成英文和日文同步发布,在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均产生较大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主题为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报告聚焦于人民币国际化新阶段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对人民币加入SDR后的宏观金融政策调整及其可能诱发的国内外宏观金融风险展开分析,并提出应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编辑 叶梦芊邵昊敏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7)|日元入篮后的“昙花一现”《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6)|人民币入篮与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5)|人民币入篮对世界和中国是双赢结果《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4)|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连载(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扩大
欢迎加入群聊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onlysharethemostvaluablefinancial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