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币汇率人民币(港币与人币的换算)
港币与人币的换算
今天的汇率来算:1元人民币=1.1137元港币.人民币兑换港币会继续上升.
一港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0.87
2018,深圳GDP才是首次超过香港
受益于深圳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比2017年更大的贬值,2018年深圳GDP不但能够首次实现超过香港,而且可能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以上。
我们之前说,2017年深圳GDP超越了香港。这个在2018年初喧闹了好一阵子,在之前实际从2015年就开始了。
但是深圳统计*在2018年3月份高调发文澄清:以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深圳GDP依然少于香港611亿元人民币。
2017年,深圳实现GDP22438.39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速8.8%,名义增速11.75%。
同期,按深圳市统计*的说法,香港2017年实现GDP为26626.37亿港元,增速3.8%。
照2017年人民币兑港币平均汇率1.1552换算,香港GDP约为23049.14亿人民币,深圳GDP少于香港611亿元。
我查询了香港统计处数据,香港后来修正了GDP据——修正后的数据为26609.83亿港元,增速不变,略少于此前的数据——折算约为23044.11亿人民币。结果不变。
▲来自:香港**统计处
深圳官方的这个澄清,其实是正式宣告了:在2017年之前,深圳的GDP从来都在香港之后。
如此,则2018年,就是第一个正式的超越之年。
但在测算之前,要稍微解释一下可比口径的问题。
看上图,香港的GDP和增速实际呈现出两组四个数字——一个是以“当时市价”计算(即是内地说的“现价”),一个是以“环比物量”价格计算,即是内地说的“不变价”(扣除价格波动)。
这个里面涉及到“现价”和“不变价”的统计方法。关于这个,深圳市统计*在去年回应有关深圳经济数据造假夸大的时候,有详细解释。
“深圳统计公布的2017年深圳GDP总量22438.39亿元以及各行业增加值为现价数据,深圳GDP总量同比增长8.8%及各行业增加值增速即为不变价数据。《广东省季度生产总值核算方案》规定,季度GDP及各行业增加值核算包括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其中公布的GDP及各行业增加值数据为现价数据,GDP增速及各行业增加值增速数据为(扣除价格因素后)不变价数据。”——《新春洪福,走近走进解读解构深圳GDP》,来自深圳市统计*官网,2018.2.14。
由此可知,深圳和香港GDP的对比,都应当是“现价”GDP的对比,否则会造成口径不同,无法比较。
是以,之前有些文章认为深圳GDP已经超过了香港,实质上采用的香港GDP数字为“不变价”数字——2017年香港不变价计数的GDP为25852.1亿港元,折算大约22414亿人民币,确是低于深圳)。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汇率换算。深圳市统计*也给出了标准:使用年度平均汇率,而非某一时点的即时汇率。这个,也在一些文章的对比中,影响了换算结果。
也是基于以上两者,我在2016年(当时已经有观点认为深圳GDP超过了香港)一篇文章里的测算结果是:深圳最迟会在2018年实现GDP赶超香港。
那么,未来我们在比较深港或者其它城市的GDP总量时,以上两个标准是要注意的。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来推算2018年深港两地的GDP数据。
先看深圳。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深圳实现GDP为17530.69亿元,实际增速8.1%——比2017年增速8.8%为低。和2017年前三季度(15408.62亿元)相比,名义增速13.77%。
下图为2018年前三季度GDP数据。
▲来自:深圳市统计*官网
如此,假定我们按2018全年深圳GDP名义增速为13%计算(注意不能按不变价的实际增速计算)。那么,2018年深圳GDP当在2.53万亿以上(具体数字为25355.38亿元,实际按不变价统计的增速应该在8.1%左右)。
再看香港,回看上图香港GDP。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现价GDP为20894.83亿港币,下半年开始GDP增速出现下滑,三季度名义增速为6.7%。和2017年前三季度(现价GDP为19394.21亿港元),相比,名义增速为7.7%。
如此,假定我们按2018年全年香港现价GDP增速为7.7%计算,香港去年全年的GDP应该在28600亿港元以上(具体数字为28676.6亿港元)。
最后,再查2018年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均值为0.846。
以此折算,推算香港2018年GDP约为人民币2.426万亿。
两相比较,深圳在2018年,有机会超过香港大约1000亿人民币。
当然,上述不确定的数据比较多,可能最后公布出来的数字,会有误差,届时还请各位见谅。
编辑:陈伟纳
转自:朱罗纪
往期文章回顾:
港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基准价为1港币兑换0.08796人民币这是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http://www.boc.cn/sourcedb/whpj/你也可以上国家外汇管理*查询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
2018年5月21日港币兑换率
1人民币元=1.1966港币1港币=0.8357人民币元汇率数据由和讯外汇提供,更新时间:2011-05-02
港元折合人民币怎么算?
1 港元 ≈ 0.9288 人民币
1 人民币 ≈ 1.0766 港元 银行港币汇率换算公式:(银行平均卖出价+银行平均买入价+中国人民银行中间价)/3。您也可以查看页面上方今天香港外汇交易市场中的实时港币汇率
1来自港元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查询?
根据最新的汇率数据,1港元等于约0.89人民币。这个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自由浮动的。因此,汇率随时变化,可能会有所不同。总之,香港和中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汇率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闷凳誉括经济和**因素等。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汇率的变化,以便做好相应的投资和交易决策。根据最新的汇率数据,1港元等于约0.89人民币。这个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自由浮动的。因此,汇率随时变化,可能会有所不同。港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对于香港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个汇率也影响着香港和中国之间的旅游和人员往来。1港元是香港货币的基本单粗悄位,而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单位。这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1港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呢?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和管理。人民币的汇率是由中国**控制的,**会通过调节外汇蚂段市场供求关系来影响人民币汇率。
1980年的一元港币值多少人民币?
1港元大概等于0.8131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大概等于1.2298港元
兑换牌价是每天都有更新,如果是你收藏的要兑换,可以去相应的古玩收购市场问下。
时隔半年香港金管*再入市!港元为何屡困危*?去年出手27次,砸千亿港元捍卫汇率机制
香港金管*网站今日公布,港元在3月8日的伦敦和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因此金管*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15.07亿的港元,总结余减少至748.02亿港元。
香港金管*上一次买港元周期长达4个多月,2018年4月12日至2018年8月28日期间,香港金管*合计出手27次,共买入约1035亿港元。
港币为什么会贬值?这轮贬值压力来自何处?港币汇率接下来怎么走?港币贬值对市场又有何影响?
香港金管*网站今日公布,港元在3月8日的伦敦和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因此金管*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15.07亿的港元,总结余在3月12日会减少此数额,至748.02亿港元。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今开7.8496,仍十分接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
对于这一次的市场操作,金管*副总裁李达志表示,主要是因为在十二月底年结过后,银行对资金需求有所下降以致银行同业拆息偏软,港美息差因而明显扩大,引发市场人士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活动,带动港元逐渐转弱。
因此,本轮港币走弱的直接原因在于较高美港息差引发的套利交易,加上内地资金南下涌入香港金融市场,港元流动性充裕,但贷款需求不大,又缺乏大型集资活动,以及美联储于去年9月及12月多次加息,进一步推高美元拆息,因此导致美国和香港之间的利差水平扩大。
李达志表示,若港元拆息和美元拆息之间仍然保持较大差距,市场套息活动将会持续,促使港元于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偏弱,再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但2018年4月至今流出港元的资金只占自2008年以来流入约1万亿港元的一小部分,资金流出港元也是香港货币环境正常化的必经过程,金管*也会按照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及运作安排,确保货币稳定。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我们现在看到的港币其实并非独立的货币,它不同于常见的主权货币,发行方并非**而是几家香港银行,比如汇丰、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渣打银行等,实际上它是一种“汇兑凭证”,意思就是指你把港币拿到银行,能够立即兑换成美元。但为何只能兑换成美元而非其他货币,这里就不得不讲到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资本的自由流动就是其生存的根基也是整个资本体系的灵魂,但为了让市场更好的理解香港的整个货币政策,香港最终选择将港币与世界通用货币美元挂钩,因此完全复制了美元的货币政策,当然也就放弃了自身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何美元加息香港也要跟加,这就是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在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以美元为锚定价格,香港金管*自2005年开始将联系汇率的区间确定在7.75-7.85之间,当港元升值幅度突破7.75下方时(强方兑换保证),香港当*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而当港元贬值幅度跌破7.85上方时(弱方兑换保证),香港当*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如果港元汇率突破了这个7.85上方意味着什么?突破上限也就是说明港币出现了明显的贬值趋势,不值钱了,既然不值钱了,人们自然会将手中持有的港币兑换成值钱的美元,如果金管*不加以干预,这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资金外逃,港币会进一步贬值,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再次出现1998年投资大鳄索罗斯做空港元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金管*上一次买港元周期长达四个多月。在2018年4月12日至2018年8月28日期间,香港金管*出手27次,共买入约1035亿港元,使得当时的银行体系结余跌至763.5亿港元。
莫尼塔宏观研究分析师钟正生表示,港币贬值对市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流动性上,港币兑美元汇率接近弱方兑换保证,意味着香港的资本外流压力比较严重,这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状态,进而产生杀估值的效应。
从历史数据看,汇率贬值与市盈率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即汇率出现大幅贬值,往往意味着之后市盈率的下调。
而A股近期出现大涨,上证综指年初以来涨幅达到19.09%,一度突破3000点上方,各大指数也跟随大市走强,但是港股表现相对冷静,恒生指数年初以来涨幅9.22%,也能从侧面反映上述观点。
在互联互通机制下,香港股市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地南下资金、外资流入以及本地资金,但港股通南下资金今年以来出现了大幅的萎缩,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6.77亿元,外资流入是推动2019年以来反弹的重要因素。
“因为汇率贬值,外资正在流出香港,香港股市仅有本地资金可以依靠,但这显然不足以推动市场继续上行。”钟正生表示。
确保货币稳定,除了金管*干预入市买入港元,还有一招就是“加息”。
2017年以来,由于港币市场利率偏低,港元兑美元面临持续贬值压力,香港金管*去年以来多次出手收紧流动性,稳定汇率,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账户降到了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此外香港金管*还跟随美国加息。
全面加息背景下,香港住宅按揭贷款利率上升,直接打压房价。香港的中长端贷款利率和短端政策利率是高度相关的,在短期港币利率一次次触及近10年新高后,汇丰、渣打、中银香港等主要银行也跟随上调按揭贷款利率。去年9月,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调至5.125%,住房贷款利率也创近10年来最高值,对高企的房地产价格构成直接的压力。
德银报告称,2019年香港经济恐陷入衰退,受楼市降温影响,预计到2019年中期,香港房价将下跌15%。
香港土地注册数据显示,2018年12月,香港楼宇买卖合约数目为3038宗,而2017年12月楼宇买卖合约显示为7158宗,同比减少57.6%,2018年11月为3953宗,环比下降23.1%。从楼宇买卖合约价值来看,2018年12月,楼宇买卖合约价值为430.44亿港元,同比下降50.3%,环比下降0.6%。
香港特区**土地注册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香港住宅销售自2018年11月遭遇腰斩之后,2018年12月销售量再度暴跌,全港住宅销售总额仅为241亿港元,而2017年同期为520亿港元,同比下降53.7%。住宅成交量方面,香港12月住宅销售量大减至2060套,2017年同期为5337套,同比下降61%,较11月环比也出现21%的大幅下跌。
不过近期香港楼市有回暖迹象,中原地产官网3月8日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当周反映香港最新地产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报172.24点,按周涨0.19%,至此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已连续上涨四周,四周累计上涨1.35%。
港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莫尼塔宏观研究分析师钟正生表示,汇率突破7.85的可能性极小,联系汇率制度不会出现问题,主要理由有三点:
1、香港的实体环境不支持国际资金大规模做空。根据英镑泰铢的经验,在固定汇率制下,导致投机资金大规模做空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经济环境与锚定国不一致、财政赤字严重、金融体系不稳定,这三点香港表现的并不明显;
2、金管*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应对汇率冲击。港币上一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是2018年4月-9月,历时5个月,金管*入市干预用掉了100多亿美元,而目前金管*的外汇储备规模有4320亿美元;
3、金管*有足够的意愿来保持联系汇率制。目前看港币与美元脱钩的时机并不成熟,也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联系汇率制仍然是最优选择。但同时,短期内港美利差和经济差仍然存在,港币也没有大幅升值的条件。因此,我们判断,港币兑美元汇率将在7.85的附近震荡,类似于2018年4月-9月。
对于港元未来是否挂钩人民币,金管*副总裁李达志表示,港元于人民币挂钩的条件仍未成熟,机会不大。那么时机成熟有哪些条件?
香港金管*总裁陈德霖此前给出了四个基本条件:
1、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
2、内地开放资本账户、解除资本管制;
3、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让香港的外汇基金能够持有用于支持香港货币基础的资产;
4、香港与内地经济周期同步。
如此看来,港元与人民币挂钩任重道远。
2018年港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及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图】
一、港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18年8月港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为0.87人民币/港元,近两年来看,港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最高值为0.89人民币/港元,最低值发生在2018年3月,为0.8人民币/港元。
2016-2018年港元兑人民币期末汇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华经产业研究院
2018年8月港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0.87人民币/港元,近两年港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在2016年12月达到最高值,为0.89人民币/港元,持续到2017年5月开始下滑,在2018年4月跌到最低值,为0.8人民币/港元。
2016-2018年港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华经产业研究院
8月15日,港元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一日三次出手,共买入117.67亿港元,为5月18日以来首度干预。8月16日,香港金管*再次买入50.24亿港元。香港金管*副总裁李达志表示,“我们再次提醒大家务必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观察资金的走向,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的稳定和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我们亦会紧密监测市场和外围环境的变化,确保联系汇率制度有效运作。”
二、“弱方超调”理论的概念及应用
“弱方超调”是指因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导致利率水平快速上升和外汇储备快速下降的现象。由于“弱方超调”现象的存在,使得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趋于上升,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难度也将加大。
自美联储2015年年末首次加息以来,港元汇率经历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虽然2016年第一季度港元汇率出现了大幅走弱,但很快又回归至强方区间,之后总体相对稳定。受首次加息的影响,港元汇率摆脱强方兑换保证,但依然维持在靠近强方兑换保证的水平。
第二阶段是2016年年末至2018年4月11日。在此期间,受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港美息差持续走阔,港元汇率逐步摆脱强方区间,并逐渐向弱方兑换保证靠拢。由于港元汇率盯住的是一个区间,根据自动调节机制,只有当港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时,港元流动性才能减少,利息水平才能明显上升。因此,虽然港元汇率持续走弱,但由于并未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流动性持续维持在较为宽松的水平,利率上升幅度也非常有限。
第三阶段是2018年4月12日至今。2018年4月12日,港元13年来首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由于港美息差较大,汇率累积了较大走弱压力,致使港元汇率连续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持续买入港元卖出美元。可以预见,这种利率调整压力可能将持续释放,直至港美息差出现明显收窄后,才能够促使港元有效脱离弱方兑换保证。因此,随着香港金管*持续买入港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港元利率水平将快速上升,外汇储备也将快速下降。而美联储持续紧缩又会使得上述趋势进一步延续。
三、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
1、经济恶化
对于采用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体来说,如果经济出现恶化,会令投资者怀疑联系汇率制度的可信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恶化会导致资本流出,消耗外汇储备;二是经济恶化会令市场怀疑当*可能通过贬值的方式刺激经济,以降低执政压力。当维持联系汇率制度令经济体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收益时,那么**就有动力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因此,一旦出现经济恶化,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来说,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的可能性都会增加。
经济稳定是联系汇率制度最根本的保证。香港经济走弱势必会在未来某个时间令投资者对于未来香港是否维持联系汇率制度产生疑问,进一步增大**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难度。在香港长期增速趋于下降的大趋势下,香港是否依然适合以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为代价继续坚持联系汇率制度有待讨论。如果未来某一时点采用联系汇率制度弊大于利,那么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的可能性也将大幅上升。
2、美联储持续紧缩
自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至今,已经进行了六次加息,基准利率水平已经由0.25%上升至1.75%。根据美联储最新一期会议纪要显示,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2次,2019年加息3次,2020年加息2次。除了加息以外,预计2018年美联储缩表规模为4000亿美元,最终缩表规模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将促使港美息差进一步拉大,从而加大港元贬值和资本流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港元势必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维持在弱方兑换保证附近。
当港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时,根据自动调节机制,港元流动性将持续减少,利率水平将持续会上升。而在利率上升的过程中是否会刺破楼市和信贷泡沫,引发股市下跌则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届时,香港经济下行压力也将加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的可能性将会急剧上升。
3、中国内地经济恶化
一旦内地经济恶化,一方面会导致在必要时内地对香港的支持能力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当前香港与内地经济联动性增强,内地经济恶化对香港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内地经济情况来看,当前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虽然201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较为理想,但3月出口数据以及消费数据均显示出走弱迹象。再加上当前金融风险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实体经济杠杆率依然维持在高位,经济新动能在短期内也难以扭转经济走弱的态势。一旦持续走弱,投资者对联系汇率制度的信心也可能下降。
4、外汇储备持续下降
外汇储备是维持联系汇率制度基础,也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保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确保联系汇率制度的运行至关重要。如果外汇储备规模过低,会引发投资者对联系汇率制度产生怀疑,降低联系汇率制度的可信性。
自2018年4月12日港元首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至4月19日,香港金管*已经13度入市,共计买入513.31亿港元,银行总结余已经降至1285.2亿港元,但息差仍未见到明显收窄,汇率依然持续位于弱方兑换保证附近。次贷危机后香港资金流入超过1300亿美元。截至2018年3月末,香港外汇储备为4403亿美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联储持续紧缩,外汇储备可能将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