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年报发布时间(华为、腾讯、中兴、万科发布2019年年报)

华为、腾讯、中兴、万科发布2019年年报

1.在运营商业务领域。2019年华为与全球运营商一起设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持续推动5G商用和应用创新;推出RuralStar系列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偏远、边际覆盖难题,累计为超过50个***和地区的4000多万偏远区域人口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实现销售收入2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公司占全球5G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华为就占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的15%。

2.华为企业业务助力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球已有700多个城市、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28家,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华为首次发布了计算产业战略,推出全球最快昇腾910AI处理器及AI训练集群Atlas900,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8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

在智能穿戴生态建设领域,官方数据显示:华为WatchGT2三个月出货量超200万,华为Freebuds3首月发货量超100万,华为VRGlass首日销量破万。另外,官方也公布了其软收入方面的数据。数据显示,华为运动健康App注册用户数累计已突破1亿,华为终端云服务月活用户超4亿。

4.重研发持续加码。在研发方面,2019年华为持续投入技术创新与研究,华为全球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9.6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9%;研发费用达131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销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3月25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华为今年计划将研发预算增加58亿美元至200亿美元以上。事实上,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早已超越了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一众科技公司。

 

 (插图来自网络)

一、核心用户数据

增值服务付费用户继续增长至1.8亿,同比增速12.4%,主要是视频和音乐付费用户增长推动。

小程序的日活跃账户数已超过3亿。2019年小程序的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交易总额超过人民币8,000亿元。

二、营收和利润

2019年全年收入为37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018年增幅是31%,2017年是56%),毛利1675亿元,毛利率44%(2018年为45%,2017年为49%)。全年净利润为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018年增幅是10%,2017年是74%)。归母净利润为943.51亿,同比增长22%。

三、分类业务营收情况

腾讯财报将收入分为三大类:增值服务2000亿、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1014亿、网络广告收入684亿元。再向下细分如下:游戏收入1147亿元,社交网络收入853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不含云服务)844亿,企业云服务170亿,社交广告收入529亿元,媒体广告收入155亿元。

四、投资业务

2019年腾讯4395亿元账面价值的投资共取得投资收益358亿元,投资收益率约8%。

 

2020年3月27日,中兴通讯发布2019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90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运营商网络实现营业收入665.85亿元人民币;政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55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97亿元人民币。

分区域来看,国内市场方面,2019年,中兴通讯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582.17亿元人民币,占中兴通讯整体营业收入的64.16%。国际市场方面,2019年,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25.20亿元人民币,占中兴通讯整体营业收入的35.84%。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兴通讯拥有全球专利申请量7.4万件,已授权专利超过3.4万件;芯片专利申请3900余件,芯片专利布*覆盖欧、美、日、韩等多个***和地区。根据IPlytics2020年2月的报告,公司已向ETSI披露了5G标准必要专利2561族,位列全球前三位。

3月17日晚万科企业公布2019年业绩:营业收入3679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388.9亿元,同比增长15.1%。

2019年延续理性投资策略,全年新增项目147个,总规划建筑面积3716.5万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2478.4万平,权益地价总额约1549.6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为6252元/平方。

按建筑面积计算,新增项目71.5%位于一二线城市;按权益投资金额计算,79.9%位于一二线城市。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4112.2万平,销售金额630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9%。销售金额市占率4.0%,21个城市销售额位列当地第一。

所销售的产品中,住宅占86.4%,商办占10.0%,其它配套占3.6%。住宅产品继续坚持面向主流客户自住需求的定位,144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占比91.2%。

 

 

4月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业绩报告。比亚迪2019年全年营收为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03%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有史以来补贴降幅最大的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受到补贴退坡影响尤甚,去年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降7.39%。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于2019年发布的元EV和唐DM车型分别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名。

燃油汽车行业的整体需求下降及老车型退出市场的影响,比亚迪燃油汽车去年同比下滑15.02%至23.19万辆。主要增长引擎为去年7月推出的迭代产品宋ProSUV。宋Max车型则在***MPV市场继续保持前五的销量排名。

业务合作方面,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公司于2019年7月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合资公司已于2020年3月正式成立。比亚迪还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就汽车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

 

(插图来自网络)

南宁万科集团收购了哪几家公司

1、股权大战持续恒大加入其中  自2015年7月份宝能系买入万科后,万科的股权大战开始,而到2016年,万科股权之争再升级。恒大也加入战*,根据万科11月9日发布的公告,自8月16日至11月9日,恒大用于购买万科的资金已达187.7亿元。占万科股份总股本的14.07%,为第三大股东,彼时,万科将走向何方,几大股东的态度,决定了万科的未来及走向。  2、收购印力股份成印力控股股东  2016年8月21日,万科在港交所披露了收购印力集团的公告。收购公告称,万科将通过成立投资基金,以128.7亿元收购印力集团96.55%股权以及MWREF公司。收购完成后,万科主导的联合收购体将持有印力96.55%股权。黑石集团管理的房地产基金在转让大部分所持股权后,仍会保留少部分股权。  交易完成后,印力正式成为万科集团成员企业,万科与印力改改圆将产生巨大的资源协同效应,通过资源互通共享,在提升对商户的议价能力、丰富目标客户的大数据、加速管理输出业务、优化财务成本等方面扩大业务协同空间。万科将继续以“城市配套服务商”为定位推进转型,印力则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零售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先企业。  3、拟引入深圳地铁方案放弃华润出让所持股份深铁接盘  2016年6月18日,面对宝能系的入侵,万科提出了引入深圳地铁为大股东的重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万科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深圳地铁增发28.72亿股A股,每股价格15.88元。获得的资金,用于购买深圳地铁的相关资产,交易价格初步确定为456.13亿元。而此次增发完成,深圳地铁将持有万科股份占比达到20.65%。然而,于同年12月18日,万科董事会发布《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公告》,宣布引入深圳地铁的计划“核塌终止”。  然而,于2017年1月12日,万科公告,公司股东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贸易与地铁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万科16.9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深铁集团,占万科总股本的15.31%,转让总价为371.71亿元,对应的每股交易价格为22元/股。深圳地铁接替华润集团所持有股份,成为万科股东。  4、万科发力拿地商住均布*  据悉,截至12月前,万科2016年已经新增了139个项目,不仅是北京、广州几个大城市投入重金拿地,在重庆、沈阳等城市同样也是频频出手。从土地布*可以看出,万科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不仅是宅地的数量增加,还强化了商业地块以及自持土地的争夺。  5、万科2016迎人事大变动  2016年3月13日,在发布2015年年报的同时,万科还透露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包括从公司层面上确认了王石在万科海外业务上的歼圆主导地位;万科集团原执行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陈玮也改任万科高级副总裁职务;万科集团原董事会秘书谭华杰专职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朱旭为新董事会秘书;孙嘉担任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陈玮改任高级副总裁;王文金改任万科首席风险官。  与此同时,于2016年12月,万科集团副总裁、深圳万科总经理周彤离职,原高级副总裁、成都区域首席执行官莫军提前退休,原万科高级副总裁、资金管理部掌门人祝九胜被免职,执行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陈玮离职。万科广深区域首席执行官张纪文兼任深圳万科总经理职位。  6、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开业上海广场系首个落地项目  项目于2016年11月开业,体量达24万方,由万科集团与GICRealEstate新加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打造。而在商场的整体呈现上,七宝万科广场同样打出了家庭生活牌。七宝万科广场诸如无限运动馆、高线花园市集、GCV旗舰电影院、大鲁阁等生活体验类商户,覆盖年龄层广,而且穿插在餐饮、零售商户之间,构成了一站式的消费供应。七宝万科广场作为广场系产品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旨在辐射华东消费者。  7、全国超十个商业项目开业  过去一年,万科多地商业项目取得突破性成绩。除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开业外,还另有超十个项目先后开业。这些开业的项目中,于9月15日开业的贵阳万科广场为西南首个万科系购物中心;扬州万科彩虹汇为万科集团在扬州打造首个纯商业项目,定位为万科全生活商业街区,还是扬州北区唯一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在东莞,万科有两大商业项目开业,分别为厚街万科城市广场及莞城万科城市广场,此外,开业的项目还包括住总万科广场、北部万科城•万科里、宁波1902万科广场、集美杏林万科里、南宁五象湖万科里、深圳第五园万科里以及上海万科集@安亭新镇。  企业解读:社区商业聚焦业主需求  万科自2010年正式进军商业地产,于2013年正式组建商用地产管理部,负责统筹万科商用地产的实施工作。  而随着“城市配套服务商”的理念践行越走越宽,万科在商业的摸索也逐步有了成就。并不断丰富其产品线。总体来说,万科包括万科广场系列、生活中心系列和邻里家系列三条系列。其中万科广场系列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生活中心系列则针对集中型社区商业,,邻里家主要是社区商业街。  开发形式上,与其他开发商大力发展大体量购物中心不一样的是,万科聚焦于其业主需要,为业主提供社区生活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此,万科商业一般依托于其开发的楼盘社区,满足社区核心客群需求。  与此同时,轻资产与重资产并重是万科采用的举措。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大,运营能力要求高,万科选择与各类机构探索合作模式,着力提高自身商业操盘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会看到,万科做商业也遇到一定困难,虽然万科很大,但万科商业还只是商业地产界新兵,连锁化程度不够高,品牌上没有形成比较强的话语权。

一图看懂万科2018年年报|发布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披露文件为准。

万科a是国企还是央企?

万科不属于国企。这是由万科的股权结构决定的,万科是股份制公司。 而国有企业,是指***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所以万科不属于国企。 万科最大的股东华润集团是国企,但是他只占14.43%的股份。 所以万科更算是一个公众性的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不能说他是国企,但是作为央企的华润可以在万科的经营中占据大部分话语权。

年报什么时间公布

一季报2月中旬-4月30,中报7月初-8月31日,三季报10月中旬-10月31日,年报1月下旬-4月30日止。一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同时公布。

万科物业被嘲“收钱第一名”,郁亮为何却坚决不让物业上市?

文|AI财经社乔迟编|华记9月15日,万科物业被业主送锦旗一事冲上了热搜。因为对物业方面启动收取人防车位租赁费不满,宁波镇海中梁首府的几名业主,向万科物业赠送了一面带有嘲讽意味的锦旗,上面写着“干啥啥不行,收钱第一名”,业主对物业不作为的抗议引来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锦旗门背后据了解,双方冲突的起因是小区人防车位的租金问题。根据《人民防空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人防车位的产权不属于业主,也不属于开发商,而是属于***。所以人防车位不得进行买卖,平时由开发商处置,按市场行情进行租赁。万科物业在综合考虑项目位置、车位供求、管理成本等情况下,将该小区人防车位停放服务收费定价为240元/月。尽管已经低于宁波市镇海区物价部门备案停车收费标准(360元/月),但部分业主仍不满意,提出了继续降价的诉求。***证券报报道,万科物业表示,9月5日上午9时许,宁波中梁首府小区几位业主,驾车将小区车行出入口堵死,随后几位业主将锦旗带到小区物业服务中心递交,并拍照、传播。事件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到场与相关业主沟通,沟通持续至当日下午4时。递交锦旗的业主们希望将车位租赁费价格下降至150元至180元之间。但最终对于收费价格标准,双方没有达成统一。随着锦旗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传播并引起热议,宁波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9月13日发布公开信称,此次业主送锦旗,是因为小区7位业主不认同物业启动了收取地库人防车位租赁费的事情,经过网络发酵,“锦旗门”把万科物业送上了话题榜,多家物业公司纷纷收到各类“造句锦旗”,整个物业行业被“吃瓜式”卷入其中。宁波万科物业方面表示,“围观中已经没有人关注事实的真相,干啥啥不行,到底啥不行?一时间只剩下满屏嘲讽,不见真问题。”9月14日晚,宁波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他们已决定退出该小区物业服务,“我们已向所在街道和业主大会申请启动退出程序——这件事对整个物业行业的负面影响太大,我们必须表明态度。退出之前,肯定会做好服务工作。”万科物业为何坚决不上市?业主的花式嘲讽,很快引发了热议,并逐渐演化成对国内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和商业模式的探讨。自2014年,花样年控股分拆旗下物业管理公司“彩生活”赴港上市,拆分物业板块上市就成了内地房企的集体大动作。截至2020年8月31日,在***上市的内地物业公司已达26家,较去年8月31日的14家,增加12家,数量将近翻倍。据瑞恩资本的统计显示,按照2020年8月31日的市值计算,26家港股内地物业公司的总市值达4337.22亿港元,平均市值为166.82亿港元。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达到10家,其中碧桂园服务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市值低于10亿港元的仅有4家。今年物业服务企业上市热潮依然高涨,并且出现多个龙头房企的身影。近期,华润、远洋旗下物业子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恒大、阳光城、朗诗、融创等多家知名房企也对外明确分拆物业子公司的意向。TOP10房企中,碧桂园、保利、中海和招商蛇口已经完成物业分拆上市,绿地、龙湖入股了雅生活和绿城服务,融创现已递表,华润置地、恒大也有明确的分拆计划,唯独仅剩万科对于分拆物业上市未有实质性进展。外界眼中的“碧恒万融”四大房企巨头中,只有“万年物业第一名”的万科对物业上市摆出抵触的态度。在今年3月份的业绩推介会上,万科董事会**郁亮明确表示,“万科物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上市。”6月底的股东大会上,物业拆分上市的问题再次被提及,总裁祝九胜不得不再次回应,“没有时间表”。就连融创董事长孙宏斌也曾十分反对物业分拆上市,他明确表示,不会谋求融创的物业管理公司分拆上市,原因是“物业公司就像办公服务类机构,如果被分拆上市的话,将使得物业公司变成赚钱的工具,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但终究逃不过真香定律。8月6日晚间,融创宣布分拆附属公司融创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虽然募资规模尚未透露,但此前外媒的消息是:10亿美元。或许万科物业并非不想上市,只是想要更加稳扎稳打。万科董事会**郁亮曾表示,一两百、两三百亿的市值对万科贡献不大,“物业板块未来有潜力达到千亿市值,希望具备相应的扎实技术基础和实力后再谈上市问题。”2019年,万科年报业绩中显示,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127亿,2020年上半年万科业绩报告显示,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67亿元,占比4.6%,同比增长26.8%。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日期?

现在已经陆续出台了

万来自科的半年报以公布可我找不到看的地方由其是明细报表

很多网站的股票频道都可以查到,如金融界左面的菜单中:业绩报告——有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的完整财务报表(包括财务报表说明)可下载财务报表——有完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对比。展开全部

上市公司年报和中报一般在什么时间披露?

年报是一月底开始,5月1日之前结束。中报7、8两个月。希望采纳

万科2021年报发布时间?

万科2021年3月31日发布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