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精工是什么(?【揭秘】东方精工花945万欧元买意大利EDF,买到了啥?)

?【揭秘】东方精工花945万欧元买意大利EDF,买到了啥?

【引言】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611)是***纸箱包装机械行业在国际化并购道路上走得最为坚决的公司之一。在上一期的“东方周报”中,我们报道了东方精工收购意大利Fo**er集团60%股权后是如何加强Fo**er的产品与服务在***及亚洲新兴市场的发展!今天我们将继续揭秘为什么东方精工要在欧洲成立高端印刷机研发制造中心,花945万欧元收购EDF前后东方精工又是如何整合资源为海内外客户生产值得信赖的高端印刷机产品等热点话题!敬请关注!

△意大利EDFEUROPES.R.L.公司外景

从未停止对技术的探索与追求,不惧未来成立欧洲研发中心

高端印刷机设备不再在***研发、制造,转而去欧洲成立研发中心研发、制造这个想法,东方精工高层2014年就有了。但这个想法的萌发,还要从国内近些年的高端印刷机市场现状谈起。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众所周知,自1996年成立以来,东方精工对技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一直影响着行业的发展与方向,尤其是在技术研发的投入上一直走在业界前列。可是在***制造业有个特点,今天有人做出了新品,明天市场上就会有人做一台外表和这个一模一样的设备,当然设备内在的东西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在***纸箱包装行业里,有一大批的纸箱厂老板对设备并不是很懂行,他们很难接受外表长得差不多的印刷机但价格差距很大,这其中就会有部分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冒险选择更便宜的那台仿冒设备。

在这段时间里,这种业内蔓延的试一试的“思想”确实给东方精工的印刷机营销造成了一定困扰。但东方精工集团总裁邱业致女士回忆到,他们公司并未因此而着急,他们觉得这些纸箱厂通过使用这些简单模仿东方精工的设备后,最终会明白过来内在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当然这个过程东方精工在所难免地会付出一定的时间代价。

△作为广东省民营企业的标杆企业,东方精工集团总裁邱业致女士6月28日接受了佛山市电视台的现场专访

东方精工集团总裁邱业致女士说:“我们经常这样说,瓦楞纸箱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就像是跑一场马拉松比赛,看谁最有能力跑到最后!在中途暂时‘领先’的对手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资源跟他们长期竞争下去。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我发现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设备商先后被淘汰了一波又一波。我们坚信是最有实力的,跑到最后取得胜利的那个才是最终的赢家!从2014年开始我们决定高端印刷机设备不再在***研发,逐步移去欧洲,去欧洲考察后更坚定了我们的这一决定。”

重金投入欧洲建新工厂

据悉,东方精工已将欧洲研发中心设立在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Bologna),在这个地方还设立有一个制造工厂,此外还有一个制造工厂位于威尼斯附近。东方精工目前计划投资4到5亿元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建一个占地更大的新工厂和办公室,面积约1.5到2万平方米。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截止到2016年9月东方精工首期已经完成了1个多亿的投资。这个新工厂预计年产高端印刷机50到60台高端的印刷设备,定位两款机型,一款是上印的,另一款是下印的。

同时,这个新工厂还将担负起把东方精工现有的适合亚洲市场的产品进行全面升级的职能。未来在印刷机这个业务板块,东方精工还有可能会去***投资一家公司,从而实现智能包装设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全球布*。这都是在东方精工长期战略规划里的,而他们也在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向自己的战略目标靠近。

收购意大利EDF三部曲:从合作研发到成立合资公司,再到100%控股收购

△意大利EDFEUROPES.R.L.公司工厂内景

意大利EDFEUROPES.R.L.(以下简称“EDF”)设立于2009年,是一家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瓦楞纸箱印刷设备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主要包括预送纸机、分纸机、清废传送设备、智能堆垛设备、粘箱设备及相关配件。

代理及合作研发阶段

据悉,东方精工与EDF合作已长达12年之久。EDF是东方精工在欧洲地区的代理商之一,通过采购东方精工的瓦楞纸箱印刷设备并配套印前、印后自动化设备组成全自动印刷联动线的运营模式,EDF实现了在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产品销售。

在收购EDF之前,东方精工与之合作往来相当密切。2013年开始,东方精工和EDF以“研发项目”的合作方式共同在***研发生产“全自动印刷联动线”产品,共同拥有该系列产品的知识产权。该系列产品于2013年底推向市场,双方随即计划在***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实现该系列产品的运营。

成立合资公司阶段

2015年2月,东方精工作为控股股东与EDF共同出资设立了佛山市南海欧德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将成熟稳定的全自动印刷联动线产品持续投向市场。

100%控股收购阶段

2016年7月,东方精工与EDF完成股权转让交割手续,东方精工以自筹资金945万欧元购买EDF股东持有的EDF100%股份。

从合作研发到成立合资公司,再到100%控股收购,东方精工利用短短3年时间成功建立起与EDF独具一格的合作平台,并以EDF作为东方精工高端瓦楞纸箱印刷设备的研发、生产基地。这样不但可以快速实现对东方精工现有印刷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升级,而且可以实现高端机型在欧洲的生产,进一步带动全球销售。

推出拓来宝升级新品

最新消息,东方精工将很快推出一款新的升级产品,原来在***卖的最好的一款名叫拓来宝(TOPRAGD)的上印真空传送印刷机已完成升级,第一台样机已经生产出来。这台升级产品是整个意大利团队设计的,不仅整个外形不一样,内在的结构都已做了升级,值得市场期待!

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推出首台FD821全伺服固定式新品

△Casemaker-FD-821全伺服固定式新品整体外观

将意大利MCM公司的技术和人员“收入囊中”

2015年意大利一家名为MCM的公司破产,这家公司主要生产上印和下印小尺寸固定机组印刷机,例如幅宽618mm,821mm、920mm等型号的设备。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规划,2016年东方精工通过法院渠道购买了MCM公司的技术和人员,将其加入到EDF这个平台中。这使得东方精工在欧洲搭建起的这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研发、生产团队变得更强大。

△EDF平台部分研发、生产团队成员合影

举办工厂开放日活动,推介FD821全伺服固定式新品

2016年7月,东方精工在欧洲和***分别举办了一场工厂开放日,邀请了欧美150家客户莅临。这些客户既有东方精工印刷机的客户,也有意大利Fo**er瓦楞纸板生产线的客户,他们有幸成为第一批目睹东方精工FD821全伺服固定式新品卓越性能的业内人士。东方精工能够将投资放在欧洲,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欧洲,着实让欧美这150家客户刮目相看。在看过这条设计车速高达350张/分的新品后,这些客户由衷地赞叹道需要重新认识东方精工:如今的东方精工早已不能称之为是一个***品牌,东方精工已经完全蜕变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品牌!

△2016年7月EDF工厂开放日现场客户云集

通过收购EDF整合研发资源,成立欧洲研发中心,东方精工致力于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高端印刷机。在这样的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理念的引导下,东方精工不仅巩固了在智能自动化瓦楞纸箱印刷设备这一领域的市场地位,更强化了公司在智能包装设备这一战略板块的发展优势!

?【重磅】东方精工也出手排他性参加2017年3月上海华印展,一次性支付大金额定金豪取1350㎡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东方精工:7年利润不够1年亏,爆雷过后再启“新征程”

-Tips:下载【市值风云APP】,精彩内容抢先看--

作者|白鹤芋

流程编辑|派派

引言

2017年上半年,东方精工(002611.SZ)将一家新收购的公司北京普莱德纳入合并报表,当年年底业绩光荣迎来第二春,归母净利润达到4.90亿。

北京普莱德背后是福田汽车、宁德时代等几位大佬,这家公司在成立6年后卖给了上市公司,而且100%股权估值达到47.5亿,交易时增值率高达1992.83%。

为了让上市公司觉得北京普莱德是个真正的龙头,交易方承诺北京普莱德2016-2019年经审计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4.98亿元,几乎每年的净利润都超过2亿。

不曾想,东方精工花大价钱从大佬手里买的标的,也是一个大雷。

近日,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北京普莱德要在业绩承诺期内提前爆雷了,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0.60亿至41.42亿,这也导致2018年预亏29.44亿-44.16亿。

要知道,东方精工上市以来,2011-201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才有9.31亿。

一、商誉激增

东方精工,广东省佛山市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瓦楞纸箱印刷包装设备提供商。

公司2011年8月30日上市后,由于主营业务单一等因素业绩下滑,市值也起起落落,一直在20亿元到40亿元之间徘徊。

奋力挣扎苦熬3年,东方精工终于在2014年开启并购大法。确定好了,这是为逆袭做出的努力。

梳理发现,东方精工2014年-2017年公司几乎是年年有并购,商誉更是从零实现跨越式增长。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东方精工年末商誉分别为:1.74亿、3.54亿、4.18、45.55亿。

2017年,东方精工业绩完美逆袭,归母净利润跨越亿元大关,直接从2016年的9565.79万暴增至4.90亿。

“业绩大爆发”这一年,源自对北京普莱德100%股权的收购。

二、爆雷洗澡

1、47.5亿大手笔

2016年3月-2017年4月,为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系统业务转型,东方精工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普莱德”)100%股权。

最终,东方精工以47.5亿收购普莱德100%的股权,其中现金支付18.05亿,另以9.20元/股发行3.2亿股。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9亿用于支付对价以及投资相关项目。

普莱德截至2016年3月31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仅有2.27亿,收益法预估值高达47.5亿元,预估增值率1992.83%,该笔交易导致东方精工产生41.42亿元商誉。

2、离奇的估值

普莱德成立于2010年4月7日,北大先行、北汽工业控股、东莞新能德、福田汽车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亿。

2016年3月25日,普莱德进行第一次股权转让。决定退出的东莞新能德所持有的普莱德25%股权按6750万转让给宁德时代。据此交易价格计算,普莱德估值2.7亿。

2016年3月27日,普莱德进行第二次股权转让。北大先行及宁德时代将其持有的普莱德合计5%的股权转让给新设有限合伙企业——青海普仁智能科技研发中心,转让价合计1500万。

此时,普莱德估值3亿,短短两天时间,估值就增加了3000万。

2017年,普莱德被东方精工收购完成,普莱德估值达到了47.5亿,1年时间估值增加15倍,这个估值增速也是让风云君觉得赞叹。

最终大家发现,那个冤大头总是上市公司。当然,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背后的股民。

3、不惧风险的并购

增值率这么高,估值增速这么快,普莱德想必一定有过人之处。

资料显示,普莱德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PACK系统的公司。根据东方精工2017年年报中的描述,北京普莱德看上去有两把刷子。

按照2016年和2017年动力电池系统装机量(辆)的数据,普莱德的产量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国内第三方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的龙头地位。

风云君发现,这还算的上是一起 “蛇吞象”并购。

当时普莱德总资产为38.97亿元,东方精工的总资产只有24.89亿元;营业收入方面,普莱德的当期营业额为11.14亿元,东方精工为12.95亿元。净利润方面,普莱德当期净利润1.01亿,东方精工仅为8432.72万。

从财务数据来看,普莱德成立第四年时还是一家亏***公司,2014年扣非净利润为-431.04万。2015年,扣非净利润增加至8867.76万,2016年1-10月,扣非净利润达到3.21亿,如此火箭般的增长速度,让风云君差点信了这是一家“龙头公司”。

但风云君仔细一想,普莱德既然这么好,真的甘心下嫁给东方精工吗?

风云君在密密麻麻的收购预案中找到了一些可疑之处,关于普莱德的重大风险提示多达20项,包括盈利预测风险、增值率较高和商誉减值风险、业绩补偿违约风险、关联交易占比高、销售集中风险等。

举个例子。2014年、2015年、2016年1-10月,普莱德向北汽新能源、福田汽车销售合计分别为1.88亿、6.76亿元、24.25亿,占同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6.00%、60.69%、75.08%,销售金额较大且集中度相对较高。

4、简单的财技

话说回来,风险归风险,收益归收益。针对高溢价收购,北大先行、宁德时代等交易方也做出了普莱德2016-2019年的业绩承诺。

根据公告,普莱德2016-2019年经审计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4.98亿元,其中2016年不低于2.5亿、2017年不低于3.25亿、2018年不低于4.23亿、2019年不低于5亿。

最终,普莱德2016、2017年度业绩承诺精准达标,两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为5.94亿元,实际业绩占承诺业绩的比例为103.30%。

2018年是普莱德业绩承诺的第三年,就在这一年,普莱德出事了。

2019年1月31日,东方精工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亏29.44亿-44.16亿。

早在2018年10月30日,在《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能达到5.5亿—6.52亿。导致这一戏剧性转变的,正是北京普莱德的惨案,当然,还有洗澡的财技。

在给出的业绩修正公告中,东方精工称,因收购北京普莱德100%股权而形成的商誉存在大额减值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需计提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预计计提金额约为30.60亿至41.42亿。

这意味着,东方精工选择一次性计提北京普莱德形成的商誉减值。

2018年1月-2月,正是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密集暴雷期,东方精工此次操作也是“很有节操”。

三、埋雷简史

2013年之后,东方精工开始实行多板块发展战略并走向全球,至今已形成“高端智能设备”和“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双业务板块。

1、跨境收购

2014年3月,东方精工408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56亿)现金收购佛斯伯(意大利)60%股份。这是东方精工首次实施跨境并购,同样也是一次以小并大。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东方精工的总资产为8.76亿元,佛斯伯(意大利)总资产为5.63亿元;东方精工2012年度营业收入为3.31亿元,佛斯伯(意大利)营收为8.54亿。

收购完这家意大利公司后,东方精工主营业务延伸至上游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

这笔交易同样是溢价收购。截至2013年6月30日,佛斯伯(意大利)净资产仅有7633.86万,收益法评估值达到5.56亿,增值率628.99%。

根据公告,此次评估增值较高的原因是佛斯伯(意大利)主要负责瓦楞纸板成套生产线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研发、技术升级、生产装配及技术支持,大部分零部件均委托供应商进行加工,公司拥有的生产型设备较少,属于轻资产公司。

佛斯伯(意大利)成立于1978年3月6日,东方精工给这家公司的定位是:这是高速宽幅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全球最大的两家公司之一。

But,佛斯伯(意大利)的业绩很难证明这样的江湖地位。其2011年、201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只有2688.45万元、4307.81万元,2013年1-6月,归母净利润只有133.19万。

从最后结果来看,佛斯伯(意大利)2014年“精准”达标,2015年仅完成77.86%,2016年超额完成,归母净利润达到1117.6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8477.21万)。

2017年6月23日,东方精工购买Fo**er剩余40%股份,购买价格为3313.5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1亿)。

2、商誉年年有

从2014年3月收购意大利Fo**er开始,东方精工先后完成了三家意大利公司以及三家***公司的股权交易(控股或参股)。

2015年7月,东方精工用4亿现金获得***苏州的百胜动力公司80%股份,增值率为212.65%,新增商誉2.32亿。

2015年10月23日,东方精工7691.19万现金收购FerrettoS.p.A.40%股权,此笔交易无商誉。

2016年7月12日,东方精工6904.93万现金收购意大利EDF100%股权,新增商誉6474.66万。

2017年4月,收购北京普莱德,新增商誉41.42亿。

2018年前三季度,东方精工商誉达到45.61亿。

结尾

东方精工2018年预亏29.44亿-44.16亿,但其上市以来,2011-201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仅有9.31亿。这就是说,东方精工前几年的革命果实都将付之东流。

1月29日,东方精工发布董秘变更公告,在公司担任了5年董秘的杨雅莉在任职期内因个人原因辞职,这距其任职终止日(2019年06月16日)仅剩5个月。

东方精工此次的变脸不过是一次洗澡,此前入场的投资者就倒霉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市场好起来了,东方精工又可以开始新的一轮了。

END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市值风云APP

 买股之前搜一搜!

         下载APP继续***...... 

【管理】东方精工让“买卖”更有价值

佛斯伯生产车间

卢卡,坐落在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古城,以大量罗马风格古教堂和众多艺术珍品闻名于世,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如果没有疫情,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精工”)董事长唐灼林每年都要飞往卢卡几趟,不是为了这里的名胜,而是为了他的事业。

早在2014年,瓦楞纸箱包装设备厂商东方精工首次发起跨国并购,以408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56亿元)收购其产业链上游企业——位于意大利卢卡的佛斯伯集团(下称“佛斯伯”)60%股份,其在全球瓦楞纸板生产线设备行业位列第二。

这是一起典型的“蛇吞象”并购案例。彼时,佛斯伯的销售额已达10亿元,在欧美均建有生产基地,享有全球品牌知名度。而位于佛山的东方精工的销售额仅为3亿多元,全球布*也才刚刚起步。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中企海外并购成功案例,唐灼林也颇为此感到骄傲。从2014年并购至今,佛斯伯经营业绩连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营业收入实现超过两倍的增长,净利润实现约3倍的增长。由东方精工培育的佛斯伯亚洲,去年也实现了3.5亿元的营收。

唐灼林说,并购不难,有钱就可以买,关键是买回来后公司要有好的发展。

那么,东方精工是如何让“买卖”变得有价值的呢?

它的并购经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01以小并大迈向全球龙头

2011年的东方精工,正处于上市前夕。对当时的管理团队来说,开启全球并购、走向行业龙头,看似遥不可及。

很少有人知道,东方精工曾差点被并购。当时,一家***的行业头部企业看中其成长性,提出3亿元的并购邀约。一边是十数倍于营收的并购价格,另一边是并不明晰的发展前景,唐灼林也有所摇摆。但在几经思量和权衡后,他拒绝了并购提议,决心推动企业上市。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市是更长远的发展之路,但当时做这个决定不容易。”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2011年,东方精工成功登陆A股市场,为企业日后走向并购扩张的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首次公开募股完成后,2013年前后,手里有“余钱”的东方精工就开始谋划并购。

实际上,当时全球瓦楞纸设备行业正从分散走向集聚,龙头企业加速抢占市场,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而在市场潜力巨大、制造实力强劲的***,还没有诞生一家行业龙头企业。

在唐灼林看来,如果瓦楞纸箱包装设备行业出现新的世界级企业,那这个企业一定会在亚洲,也一定会在***,“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去做?”怀着这样的志向,东方精工在发展上对标全球标杆企业,在谋划并购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行业龙头。

巧的是,处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意大利企业佛斯伯也正在寻找合适的买家。创建于1978年的佛斯伯,在全球高速宽幅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稳坐第二把交椅,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与众多老牌欧洲企业一样,佛斯伯的创始股东已经70多岁,企业面临无人接班的困境,也缺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当时,佛斯伯主要竞争对手——行业龙头德国BHS公司在***乃至亚洲市场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而佛斯伯虽在欧美市场强势,但亚洲市场对其来说仍是一片空白。

对佛斯伯来说,要想追赶对手,保住市场地位,拓展亚洲市场是迫切的战略需要。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易主”成为佛斯伯更好的选择。

此时,东方精工也看准时机抛出了“绣球”。2013年,东方精工向佛斯伯提出了并购提议,以4080万欧元收购佛斯伯集团60%的股份。一方是想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公司,一方是想突破亚洲新兴市场的欧洲老牌企业,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从2013年7月启动并购,到2014年3月完成60%股权交割,东方精工仅用了8个月。在完成60%股权交割3年之后,东方精工于2017年以3313.52万欧元购买了佛斯伯剩余的40%股份,佛斯伯成为东方精工的全资子公司。

这一并购交易是真正的“蛇吞象”:当时东方精工销售额仅为3亿元左右,而佛斯伯销售额高达10亿元。实现“以小并大”与东方精工在国际市场的声名鹊起有关,但更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

“作为上市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最终撬动了海外的优质资产。”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并购交易让东方精工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也让其跻身全球行业前列。

但对于东方精工来说,并购只是第一步,挑战才刚刚开始。

02直面冲突实现合作共赢

过去10多年来,众多***企业用实践印证,跨国并购是通往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路径。

但这条道路充满荆棘,成功者寥寥。

国际并购联盟在华成员英特华于2019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70%。失败原因既包括并购中的战略决策出现偏差,也包括后期整合不到位,导致最终并购效果不佳。

在成为佛斯伯的新主人后,东方精工也面临整合难题,其中最先凸显的当属跨国并购背后的文化和管理冲突。

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有一个至今印象深刻的例子。在合并早期,中方员工与欧洲员工一同出差入住四星级酒店,欧洲方面发来投诉邮件,质疑为何不住五星级酒店,认为这是不尊重员工和公司;而东方精工从成本管控角度出发,也认为对方的想法难以理解。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冲突,但如何处理这样的冲突,往往决定了双方能否真正融合。东方精工选择了结果导向而非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只要达成双方确定的盈利目标,东方精工对佛斯伯的经营管理不作干涉。

“其实管理的精髓,不是以你为主或以我为主,而是以适用为主,我们遵循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理念。因为企业真正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盈利。”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说。这一理念确保了并购后的平稳过渡。

在颇为敏感的人员调整问题上,东方精工采取了最大化保留原管理结构的办法,对于高级职业经理人等管理人员不作任何变动,将并购交接可能导致的震动和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为了激发团队的创新动力,东方精工遵循利益共享的原则,给予管理层和员工充分的股权和收入激励。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只有并购方公司彻底考虑了它能够为所要购买的企业作出什么贡献,而不是被并购方公司能为并购方作出什么贡献,并购才有可能成功。

东方精工深知佛斯伯集团的困境在于,企业利润几乎都用来分成,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太大动力,这直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让佛斯伯突破发展瓶颈,东方精工大手笔增加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

2014年完成并购后,东方精工和佛斯伯在佛山南海共同设立了佛斯伯亚洲公司。这既是为了帮助佛斯伯开拓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同时也成为东方精工进行技术转化、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透露,东方精工推进佛斯伯供应链本土化成效显著。到目前,除了部分核心元器件,瓦楞纸板生产线95%以上的零部件供应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在东方精工的助推下,佛斯伯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牢牢占据全球第二的行业地位,并且逐步缩小与全球“老大”的差距。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佛斯伯净利润实现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欧洲,老牌企业很难取得这样大的业绩跃升。”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说,“并购之初,意大利**有诸多忧虑,担心企业发展不好影响当地就业,但东方精工最终成功打消了这些顾虑。”

03复制经验从纵向延伸到横向拓展

佛斯伯不仅给东方精工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为其日后的并购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以收购佛斯伯作为落子欧洲的第一步棋,东方精工开启了在国际市场的“连环并购”。

这既是东方精工发展壮大的需求,也是整个瓦楞纸设备行业的大趋势——龙头纷纷通过并购延伸产业链,筑牢护城河。2016年,东方精工收购了欧洲高端瓦楞纸箱印刷包装产线供应商EDF100%股权。

2019年,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中企海外并购屡屡受阻的大背景下,东方精工通过佛斯伯收购了西班牙老牌企业Tiruna集团70%股权。2020年又收购了高端瓦线制造商Agnati相关业务资产,深化了全球产业布*。

其中,Tiruna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其生产的高端瓦楞辊和压力辊是瓦楞纸设备的核心精密部件,全球仅有两三家企业可以生产。此次收购的完成,标志着东方精工进一步强化了其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

在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之后,东方精工开始尝试通过并购实现横向拓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一大动因是为了“错峰填谷”。东方精工所属的瓦楞机械行业是toB端,有周期性波动的问题;而toC端的产业相对具有业绩稳定性,所以公司需要通过“B端+C端”的搭配组合来降低企业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2015年,东方精工收购苏州百胜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改名“苏州百胜动力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州百胜”)80%股份。苏州百胜是国内水上动力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也是***舷外机行业唯一一家达到欧美产品标准的公司。

作为国内“舷外机龙头”,苏州百胜当时正面临增长瓶颈,在发展壮大和技术创新上举步维艰。复制佛斯伯的成功经验,东方精工没有对苏州百胜的管理层进行“换血”,基本保留了原有管理人员。只是派驻了一位销售负责人,通过结果导向和正向激励,激活企业的发展动力。

在完成并购后,苏州百胜同样迎来了高速发展,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翻番。2021年,苏州百胜实现营收4.69亿元,净利5721万元。

在接手苏州百胜后,东方精工对其产品提出了新的标准,直接对标***水星、***雅马哈这两家行业龙头企业。“要敢于将目标定得高一点。过去苏州百胜只能生产60马力的动力产品,现在可以生产115马力的,同时还在研发300马力的。”东方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东方精工分拆苏州百胜至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目前国内A股市场尚无以舷外机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苏州百胜有望成为国内A股市场舷外机第一股,在东方精工的并购成绩单上写下又一成功案例。

04企业要有循环的思想

我们现在光想到要把产能转移出去,把东西卖出去,这还是单向的思维,没有从循环的角度想。要从头想,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造别人已经会造的东西?

做桑基鱼塘不挺好吗?养桑、抓鱼,现在看是很浪漫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不干了?

为什么要到处搞工厂?

这背后有两个意义。

第一,我们造的东西比他们造的便宜,所以我们的人更容易买得起;第二,我们造东西赚的钱比做桑基鱼塘多。同样的道理,非洲的人民能靠种水稻、养水牛,然后源源不断买我们的制造品吗?能买,但买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能挣更多的钱,然后来买更多的东西。

要把一些技术在适合他们的情况下转过去,他们做不了的零部件由我们做。原来***、***对我们是这个角色,现在我们对印度、对越南、对非洲是这个角色。要换位思考,20世纪80年代,***人怎么想的,他是怎么到***来的?然后,20世纪80年代我们怎么起来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制造?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今很多***公司已走到全球化很高的水平,也形成能力了。不光做高端的设备卖给发达***,下一步到发达***收购工厂,管理他们的厂子,这个都是升维的本事。但还要练练降维的本事,越南和印度都是很有潜力的市场。

最重要是要有循环的思想,永远要找到新的供给点和需求点。从这个角度看,在跨度较大的全球市场上都占据一定位置,本身就会增加安全性,这个层次不行了,那个层次可能就行了。

在专利付费上也要有循环的思想,有来有往才能长久。要看看我们***公司,有没有花钱买过人家的专利使用。其实我们作为后发,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买他一些专利,要让他有个长流水的收入,然后我们的利益当中有一些他的利益,这样互相之间的紧张关系就会缓解。

这既是主动地缓解对外关系,同时也是培养我们自己的好习惯。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做研发,将来开发出来的东西,专利本身也变成一个商品。你做了研发如果都没人买账,研发的投入就会让大家裹足不前。

并购也是这个道理,要给他们一部分股份,都有股份的好处就是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手”也下不得狠。所以但凡有可能,控股、参股都可以,留一点股份很重要。

05“分岔处”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

经营企业就像驾驶一艘航船,掌舵人的眼界有多宽、格*有多高,决定了这艘船能驶向多远的未来。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指出:“企业在分岔处的决策,会造就上行或下行。”

在“分岔处”的战略决策,是真正考验企业家功力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企业走向的关键节点。

从差点被并购到成为“并购高手”,东方精工做对了什么?

当面对被收购还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之路时,东方精工董事长唐灼林谨慎地选择了后者,这才有了这家如今被称为“并购高手”的跨国企业。从被并购方到主动发起并购的一方,分岔路口的抉择决定了企业的走向。

如果说拒绝被并购而选择上市是走对了企业长远发展的第一步,那么这一步则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后续一系列关键抉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2014年,东方精工作为一家销售额3多亿元的企业,却能成功并购销售额10亿元的意大利佛斯伯集团60%的股份,一大关键要素就是上市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利用资本力量提供了可能,最终成功撬动了体量远大于自身的欧洲老牌企业。

在商业世界的风浪中,企业的航船会一次次遇到需要掌舵定向的关键时刻。对于东方精工来说,2015年同样铭刻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瓦楞机械这个赛道上,东方精工已经跑到了头部企业的位置,考虑到行业天花板,继续发展的空间也相对有限。是继续深耕这个面向B端的单一主业,还是B端、C端同时发力,谋划“双主业”版图?

经过审慎判断,东方精工选择了最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向。2015年,东方精工收购苏州百胜80%股份。以这家国内舷外机龙头为动力,东方精工点燃了企业二次发展的引擎,通过B端+C端的产业布*,实现了稳健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抉择时刻出现在2019年。

当时东方精工面临是否收购西班牙老牌企业Tiruna集团的抉择。Tiruna集团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专注生产高端瓦楞辊和压力辊的顶尖制造商,是佛斯伯集团高端瓦楞纸板生产线的供应链企业。

从东方精工当时的发展来说,并无迫切的收购需求,扩大规模也会对管理造成一定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高端瓦楞辊生产企业不过两三家,其中一家已被对手收购,另一家在洽谈中,如果不将Tiruna收入囊中,将来可能会面临“卡脖子”的困境。最终,东方精工一举拿下Tiruna集团70%股权,确保了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性。

企业的关键决策是如何一步步决定其发展走向并最终成就企业自身的?

东方精工的发展就是生动的演绎。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工是什么?

精工(SEIKO)TYO: 8050是一家著名的***制表公司,始创于1881年,公司原名为服部计时店,1892年改名为精工舍。1924年,发表了第一只正式使用精工品牌的手表。1969年,精工表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指针式石英手表-SEIKO ASTRON[35SQ]。1995年,精工舍与***东方表公司共同创建了一间合资工厂。精工舍还是电脑打印机制造商-爱普生(EPSON)的母公司。

  精工表也是下列多项体育赛事的官方制定计时器:

  * 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足球赛

  *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

  *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

  * 1987年,意大利IAAF世界田径锦标赛

  *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

  * 1991年,***东京IAAF世界田径锦标赛

  * 1998年,***长野市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seiko是什么牌子的手表

精工

今天002611。002626这两只股票怎么样啊

002611,可以看到15.50这个位置,今天如果收的是十字星可以抛了002626短期可以看到15这个位置

东方精工申请仲裁,把自己的大供货商都给告了,为了26亿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

东方精工申请仲裁可能无非就是想达成和解,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也好做的样子,造点声势给股民看看!如果是真有把握的话,或许早就提交法院走司法程序了!

cajviewer是什么?

CAJ全文浏览器是***期刊网的专用全文格式阅读器,它支持***期刊网的CAJ、NH、KDH和PDF格式文件。它可配合网上原文的阅读,也可以阅读下载后的***期刊网全文,并且它的打印效果与原版的效果一致,当然,您必须具有浏览原文的权限。

请问有谁了解耐却费佛山东方精工这家公司员大协率节计排缩议与说的啊?在里面做业务员待遇怎么样啊?

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611,上个大公司,如果是企业直接招聘的话,应该是不错待遇的,而且做业务,很重要的是要看个人能力,但是如果是大品牌的话,是有很大帮助的,网上看到业务员工资是:5000以上,不知道是底薪加提成还是怎么样的,最后祝你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吧!

周文辉哪年出生的?东方精工董事

周文辉:男,***国籍,1973年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曾担任北京泰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国信证券北京管理总部财富中心负责人、北京中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经理等职务。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