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增值的能力是什么(货币升值的利弊?)

货币升值的利弊?

货币升值也叫“货币增值”。是指某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价值增加或上升了。商品的价值增加通常是件好事(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但某一国家的货币价值增加,对于该国家来说,却不是件好事。因为某国货币增值,会直接影响到该国家的宏观经济。  具体表现为:  (1)出口有所限制。某国的货币升值了,那相对来说,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出口的利润就会减少。这样的话,出口商就可能减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  (2)一定量的外汇“人间蒸发”。某国的货币升值了,其他国家的货币就贬值。这样一来,以前所赚的的外汇就不那么值钱。例如,以前的美元是:1美元=8元人民币,现在若是:1美元=6元人民币,那么以前所赚的的8000亿美元就会变成6000亿美元。即使货币数量还是8000亿,但价值却下降了。这样,每8000亿美元中,就会有2000亿美元“人间蒸发”、“凭空消失”。  如果是“货币贬值”,那表现和以上的相反。事实上,无论是货币升值还是贬值,通常不是一件好事。前面说了,货币汇率(货币升值或贬值的数量)较大的变动,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家都力图使自己国家的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注意:这里的“具体表现”只列出两条,而实际上还有其它很多影响的。但由于技术原因(本人只是学完《经济学》没多久),没法列出更多的举例让大家参考,请见谅!  货币升值也叫“货币增值”,是指国家通过增加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这种升值常常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时,一国为了阻止外国货币的大量流入,避免本国货币在国内加速贬值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措施。货币升值的国家,由于货币对外比价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同时,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以及从国外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货币燃亮计算,也会相应减少。在1984年和1985年初,美元价格相对于别国货币达到了一个高峰,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商品价格大涨,外国手中同样数量的美元只能买到较少的美国商品了。于是美国出口剧降,削弱了竞争能力。  货币升值是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它不意味着提高本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而只是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货币升值,为升值国家带来许多不利之处:首先,随着升值国家迹拆的货币同外国货币比价的提高,它们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也要提高,从而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其次,升值国家的外汇储备以及从国外调姿段枣回的资产,折成本国货币,也会相应减少;最后,货币升值也会影响本国商品的内销。  货币能够增值,首要的原因在于它是资本的一中形式,可以作为资本投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循环后,会产生利润。这种利润就是货币的增值。因此,如果货币不参与生产经营而是像海盗一样被藏匿于某个孤岛上,显然不会发生增值。  货币升值与金融需求  金融业收益于货币升值原因相对复杂,但是机制与上面房地产业升值受益于货币升值有类似之处。继续利用上面的例子,不同之处在于家庭支出除了租房和普通商品之外,还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一系列服务性支出。货币升值的作用在于提高了家庭收入实际购买能力的同时,会带来家庭支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增加对房地产、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一系列只能由本国提供的、难以参加国际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支出。这些支出的增加会导致这些商品和服务投资需求增加,并进一步导致能源和上游原材料产业投资需求增加。正如我们目前看到的对房地产、教育、医疗、交通、娱乐设施需求的增加,以及由这些消费升级带动的以钢材、电力为代表的原材料和能源等众多投资需求的增长。这些投资需求的增长对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来说,意味着更高的信贷需求和利润增加,金融业资产价值也因此提升。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货币升值的本质特征是国内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调整,与相对价格调整相伴,一方面会看到仅服务于本地的服务业发展,并由此推动相关上下游产业信贷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还会看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出口和进口替代部门面临严峻的外部生存压力,以及这些产业内部激烈的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换代。后面一种情况对于银行信贷需求而言,既有一些贷款需求下降甚至是坏账的危险,同时还有于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新增贷款需求。综合来看,如果出口和进口替代部门在体制上足够灵活,能够通过管理改善和技术进步摆脱货币升值的负面冲击,并由此实现了产业升级,这些产业对银行部门也是利大于弊。

一国利率的提高为什么会导致该国货币升值,求解啊?

假设原本两国利率一样,其中甲国推高本国利率,乙国利率如果维持不变的话,在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乙国持币者为了获得更多利率收益,就会购买甲国货币,这就使得甲国货币的需求增长,需求刺激甲国货币兑乙国货币升值。

什来自么是货币升值?

货币升值亦称“货币增值”,指一国**公开宣布提高其货币的含金量或直接调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价的措施。例如,1969年10月24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原联邦德国马克升值,八元联邦德国马克的含金量由0.222168克提高到0.242806克,对美元的比价由4原联邦德国马克等于1美元,提高到3.66元联邦德国马克等于1美元。与国币贬值相反,货币升值能起到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这是因为货币升值后,本国货币对外币比价提高,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就消弱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出口减少;而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国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就增强了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使进口增加。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一般都不愿意本国货币升值。当代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升值并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增强,值提高了对外币的比价。有时这种升值是该国为阻止外国货币大量流入,避免加剧本国通货膨胀,或为了调节有关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措施,这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货币关系的不稳定。货币升值还使本国歪货储备和国外资产折成本国货币的数量相应减少,造成损失。

降低外币信用派生能力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央行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点评

核心观点

事件: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我们点评如下:

外汇准备金率调整的历史及其背景: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关于〈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通知》,决定从2005年1月15日起,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3%。后于2006年9月15日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4%,后又于2007年5月8日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5%。当时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是外汇占款大幅流入以及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04~07年是WTO后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出口占比持续提升、经济增速和体量大幅增加背景下的汇率体现。

影响机理:提高外币准备金率本质是增加金融机构被动持有外币存款资产要求,这一方面增加商业银行向居民和企业购汇的意愿,另一方面降低商业银行向央行结汇的意愿,最终降低金融体系的外币信用杠杆率,减少外币信用派生能力(见附录),从而减少外币信用扩张带来美元回流的结汇压力。换个视角,这相当于收紧国内金融体系的外币流动性,外币利率提升,增加外币吸引力从而减少结汇压力。

政策信号:近期市场关注人民币升值,并对央行放弃汇率干预目标有所讨论。央行引导升值这一逻辑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这一政策面前已经被证伪。这说明前期升值主要还是基于出口景气和货币政策的基本面因素,而不是央行主动引导。

政策影响:根据央行披露数据,4月末金融机构负债端外汇存款约1万亿美元,其中境内外汇存款约0.65万亿美元,提升2个百分点外汇法定准备金率,大概锁定境内美元流动性200亿美元,量级上有限。中长期看汇率趋势本身是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决定的,从04~07年历史看,当时政策并没有扭转升值趋势。但短期来看,动用重启十多年未用的政策,能打消市场认为央行引导升值的预期,避免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自我强化加速。

投资建议:一般为应对升值,可以选择收紧外币,也可以选择放松本币(人民币)。本次央行选择了收紧外币,这一定程度上也显示继续放松本币的意愿较低,预示着如果通胀继续超预期,国内货币宽松期可能即将过去,利率将回升,银行板块将再次迎来配置的机会。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超预期;(2)全球通胀预期失控;(3)财政退出幅度超预期。

附录:外币信用扩张及提升外汇法定准备金率情景模拟

1.假设某境内企业A出口获得100美元外汇,其没有结汇,而是直接存入某境内商业银行甲。假设商业银行也选择不结汇,而直接持有外汇资产。假设基准情景下央行法定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为5%,此时银行甲外币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负债端:企业A外汇存款100美元;

资产端:存放央行法定外汇准备金5美元;外汇存款资产95美元(最终是存放在境外代理银行的美元存款)。

2.假设银行甲给进口企业B投放外汇贷款95美元。企业B尚未使用的情况下,银行甲的外币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负债端:企业A外汇存款100美元;企业B外汇存款95美元;

资产端:存放央行法定外汇准备金9.75美元;企业B外汇贷款95美元;外汇存款资产90.25美元。

3.极端情况下,如果所有美元贷款创造的美元存款都留在本银行(现实中可以是企业B花出去后,然后其他出口企业流回来),银行甲最多可以投放外汇贷款1900美元,简化假设下新增的存款和贷款放在企业B下面。此时银行甲的外币资产负债表为:

负债端:企业A外汇存款100美元;企业B外汇存款1900美元;

资产端:存放央行法定外汇准备金100美元;企业B外汇贷款1900美元;外汇存款资产0美元。

当然,此时境内银行的外币信用扩张到了极限,显然这种极限是不稳定的,一般也不会达到,但是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从极限情况下进行分析。

4.假设此时央行将外汇法定准备金率从5%提高到7%极端情况下,此时银行甲需要补缴2美元外汇准备金,从而出现外汇流动性缺口。这时候银行甲被动做以下几个动作:

(1)提高利率去吸收额外的美元存款,这将增加境内美元利率。

(2)提高美元价格去购买其他居民和企业手中的美元存款,这将提高美元价格,抑制人民币升值。

(3)减少向央行结汇,保留美元资产流动性,这将降低央行结汇压力,抑制人民币升值。

(4)回收美元贷款,境内美元存款创造对应下降,境内外币信用扩张能力下降,最终境内美元存款下降,降低潜在结汇压力,抑制人民币升值。

法律声明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货币为什么会升值,怎样使货币升值?

通货紧缩------顾名思义: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了!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行的货币数量小于实际需要的货币流通量所引起的货币升值,表现为物价下跌并伴有内需求量增加,货物大量增加,而货币持续减少,导致钱就更值钱了。

利息是由货币生出来的,货币具有自行增值的能力。

B

外汇储备过多为什么会使本币形成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也带来了较高的汇率风险。由于我国主要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美元汇率的变动,往往也带来外汇储备价值的变动。依据保守估算,我国80%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投资美国**支持的房地产基金公司,为此,美元贬值无疑让这些资产严重缩水。  高外汇储备显示出,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这将迫使本币升值,本币升值往往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就业和经济增长。导致资产价值高扬,易形成资产泡沫化。其形成机理是本币升值预期引致资本流入,推动外汇储备增加和资产价格上涨,强化或实现本币升值,推动更多游资进入,继续推动储备增加、资产价格上涨和本币升值,当实体经济不能支撑流入资本的获利要求或预期逆转时,这些流入资本会撤出,导致外汇储备迅速减少,资产缩水,本币贬值,引发金融危机,使经济崩溃或衰退,国民财富被洗劫。日元1980年代升值,是导致1990年代以来10多年的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高外汇储备的存在,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  高额外汇储备增大了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降低宏观调控能力。外汇储备增加是货币投放的一条重要渠道,央行购进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往往成为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且,高外汇储备的两种主要影响是冲突的,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有效性减低。例如,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对国内的影响,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这样却增大了本币升值压力。相反,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带来的本币升值压力,须通过降低利率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这样就强化了第二种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内外目标冲突。

人民币增值的利与弊是什么?

人民币现在是对外增值,对内贬值。没什么实际意义。

最近我想打算买华夏增值货币基金,来自请问打算买3~5年长期基金应该选怎么样选择的好请高人指点!!!

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无风险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该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实际上,上述这些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范围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通常情况下既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二、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特征1、本金安全:由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品种就决定了其在各类基金中风险是最低的,在事实上保证了本金的安全。2、资金流动强:流动性可与活期存款媲美。基金买卖方便,资金到账时间短,流动性很高,一般基金赎回两三天资金就可以到帐。3、收益率较高:多数货币市场基金一般具有国债投资的收益水平。货币市场基金除了可以投资一般机构可以投资的交易所回购等投资工具外,还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券及回购市场、中央银行票据市场进行投资,其年净收益率一般可和一年定存利率相比,近期年收益情况见下面表格,高于同期银行储蓄的收益水平。不仅如此,货币市场基金还可以避免隐性损失。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可能很低甚至为负值,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及时把握利率变化及通胀趋势,获取稳定的较高收益。4、投资成本低:买卖货币市场基金一般都免收手续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都为0,资金进出非常方便,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保证了流动性。首次认/申购1000元,再次购买以百元为单位递增。5、分红免税:多数货币市场基金面值永远保持1元,收益天天计算,每日都有利息收入,投资者享受的是复利,而银行存款只是单利。每月分红结转为基金份额,分红免收所得税。另外,一般货币市场基金还可以与该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它开放式基金进行转换,高效灵活、成本低。股市好的时候可以转成股票型基金,债市好的时候可以转成债券型基金,当股市、债市都没有很好机会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则是资金良好的避风港,投资者可以及时把握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的各种机会。三、2006年以来历次加息情况表:加息时间2006-8-192007-3-182007-5-192007-7-212007-8-222007-9-152007-12-212008-11-27基准利率%2.522.793.063.333.603.874.142.52注:基准利率即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未扣除利息税)。自2007-8-15后利息税由现行的20%下调为5%!四、各家银行代销的货币基金情况:银行名称所代销的货币基金品种工行华安现金富利、南方现金增利、诺安货币、建信货币、益民货币、中银国际货币、工银货币农行长信利息收益、鹏华货币、长盛货币、交银货币、国泰货币、湘财荷银货币、富国天时货币中行嘉实货币、中银国际货币、景顺长城货币、泰信天天收益、海富通货币、易方达货币等建行博时现金收益、华夏现金增利、银华货币AB、华宝兴业货币AB、上投货币AB、长城货币等交行华夏现金增利、汇添富货币、巨田货币、交银货币、大成货币、富国天时货币、上投货币等中信银行招商现金增值、博时现金收益、中信现金收益、建信货币。光大银行大成货币AB、光大保德信货币华夏银行万家货币、长城货币、招商现金增值民生银行融通易支付、天治天得利五、货币基金品种目前市场上有:华安现金收益、博时现金收益、招商现金增值、南方现金增利和华夏现金增利等几只货币市场基金。六、基金的分类基金分为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两种1什么是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又称共同基金,它和封闭式基金共同构成了基金的两种运作方式。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股份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股份,并可应投资者要求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股份的一种基金运作方式。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基金销售机构购买基金使基金资产和规模由此相应增加,也可以将所持有的基金份额卖给基金并收回现金使得基金资产和规模相应的减少。开放式基金是世界各国基金运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基金管理公司可随时向投资者发售新的基金单位,也需随时应投资者的要求买回其持有的基金单位。目前,开放式基金已成为国际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美国、英国、我国香港和台湾的基金市场均有90%以上是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在激励约束机制、流动性、透明度和投资便利程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1、市场选择性强。如果基金业绩优良,投资者购买基金的资金流入会导致基金资产增加。而如果基金经营不善,投资者通过赎回基金的方式撤出资金,导致基金资产减少。由于规模较大的基金的整体运营成本并不比小规模基金的成本高,使得大规模的基金业绩更好,愿买它的人更多,规模也就更大。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对基金管理人形成了直接的激励约束,充分体现良好的市场选择;2、流动性好。基金管理人必须保持基金资产充分的流动性,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赎回,而不会集中持有大量难以变现的资产,减少了基金的流动性风险;3、透明度高。随履行必备的信息披露外,开放式基金一般每日公布资产净值,随时准确地体现出基金管理人在市场上运作、驾驭资金的能力,对于能力、资金、经验均不足的小投资者有特别的吸引力;4、便于投资。投资者可随时在各销售场所申购、赎回基金,十分便利。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又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诚信、声誉,强调中长期、稳定、绩优的投资策略以及优良的客户服务。作为一个金融创新品种,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能更好地调动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而且销售渠道包括银行网络,能够吸引部分新增储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起到稳定和发展市场的作用。2什么是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close-endfunds)是指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筹足总额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基金单位的流通采取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办法,投资者日后买卖基金单位,都必须通过证券经纪商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竞价交易。封闭式基金属于信托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固定不变并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3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区别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有什么区别: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的总数不固定,可根据发展要求追加发行,而投资者也可以赎回,赎回价格等于现期净资产价值扣除手续费。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加入或退出这种开放式投资基金,而且对投资者人数也没有限制,所以又将这类基金称为共同基金。大多数的投资基金都属于开放式的。封闭式基金发行总额有限制,一旦完成发行计划,就不再追加发行。投资者也不可以进行赎回,但基金单位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或者柜台市场公开转让,其转让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两者的区别如下:1、基金规模的可变性不同。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基金单位是可赎回的,而且投资者可随时申购基金单位,所以基金的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规模是固定不变的。2、基金单位的交易价格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对应的资产净值为基础,不会出现折价现象。封闭式基金单位的价格更多地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3、基金单位的买卖途径不同。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可随时直接向基金管理公司购买或赎回基金,手续费较低。封闭式基金的买卖类似于股票交易,可在证券市场买卖,需要缴手续费和证券交易税。一般而言,费用高于开放式基金。4、投资策略不同。开放式基金必须保留一部分基金,以便应付投资者随时赎回,进行长期投资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封闭式基金不可赎回,无须提取准备金,能够充分运用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取得长期经营绩效。5、所要求的市场条件不同。开放式基金的灵活性较大,资金规模伸缩比较容易,所以适用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金融市场;而封闭式基金正好相反,适用于金融制度尚不完善、开放程度较低且规模较小的金融市场。

高中**,货币贬值率,货币升值率,通过膨胀率,购买力怎么算的?

贬值率=(现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

升值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现在已经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通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