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回暖了吗(5月债券基金已经跌了半个月,还会跌多久,什么时候可以好转?)
5月债券基金已经跌了半个月,还会跌多久,什么时候可以好转?
持续多久这个真的不好说。
债券基金下行,国债利率上升,上行,国家不降息,利空地产股,这个逻辑对吗?
也对也不对,因为这其中变量太多了…
现在国内货币比较宽松。
防控疫情呢,虽然在逐渐常态化,经济也开始起步。
但是疫情对经济带来的重创,还有全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刺激经济,全球央妈会维持放水。
一方面:泛滥的纸币,会对债券价格形成支撑。
货币宽松仍是大基调,高位震荡可能还要再维持一段时间的。
另一方面:货币宽松是一个大趋势,这点限制着十年期国债不可能短期内飙升太多。
所以债基整体上不会下降的太多…
关于你的债基目前该怎么办?
其实无外乎两种选择。
1、继续持有。
因为纯债基金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违约风险。
像目前这种利率上行带来的损失最多也就2%以内,
而其实在长久的持有过程中是完全可以靠票息收益赚回来的。
说实话,这次就小波动,没有必要一惊一乍的,债市牛熊周期转换的波动会更大,只要你经历过。
价差的波动较大,但净值不断新高。
所以呀,对债券基金来说,眼前的这点小波动,并不影响长期净值攀升,并随着时间不断创新高。
2、割肉退出。
如果真的是刚配置债券基金,看着跌了半个月了,心疼自己的小金库,那么割肉其实也是可以理解。
这种情况是:可能这波回调已经损失了1%左右的本金,这个时候我觉得你得做个决断,要走那就忍痛赎回(要注意赎回费),而且你的债券基金投资之路可能就会因为这次不好的体验戛然而止了。
其实基金老司机的看法是基金涨涨跌跌很正常啊,纯债基金只是说长期持有的话,绝大多数都能赚,但不保证天天涨的。
如果想要——每天都涨、都不跌。
那只能买货币基金了.或者银行、券商、保险等固收理财。
今年基金有望回暖吗?
2023年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还难以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基金市场何时会回暖。
受疫情防控影响,民营经济纷纷破产,国营企业举步维艰,出口贸易竞争激烈,国内消费江河日下,故此基金市场难以回暖。
债基回暖后,涨得最好的是TA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01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截至1月16日,31省市「两会」都已经开幕,全国「两会」将于3月4~5日召开。
这意味着什么?
地方两会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透露的信息还是挺多的,比如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年度主要任务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全国的整体情况。
来看看今年有哪些热门话题——
GDP目标方面,有7成省市的目标在5%~6%之间,各省市加权平均的目标增速是5.6%。近几年(2021、2022)地方两会GDP加权增速目标往往高于全国目标,所以估计今年全国GDP目标底线会是5%左右(3月4~5日的全国「两会」应该会见分晓)。
稳增长方面,地产上比较放松,「多主体供给(核心是国企参与)、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新模式可能会成为地产工作的重点;
基建要扩张,今年31省市加权平均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8.2%)和去年差不多,老基建(交通、水利、能源)还是重点;
消费要促进,今年年各省加权平均的社零目标增速(7.6%)比去年低了点,线下消费(旅游、餐饮等)、大宗消费(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是重点。
产业政策方面,数字经济成了所有省市的「香饽饽」,几乎所有省市对数字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规划。还有近1/3的省市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也可以关注一下。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去年咱们的经济确实不太好,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疫情等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不过本质上都是因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所以地方两会也把重点放在促销费、稳地产等方面,主基调也偏向稳信心、稳增长。
今年考虑到疫情制约和外需回落,经济大概率会是弱复苏,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GDP增速为5.5%左右,一二季度修复较快,三四季度增速放缓。
投资上,一般全国两会前后会有春季行情,结合地方两会的内容,可以关注一下数字经济、地产链、线下消费等行业的走向。
02
开年以来,随着股市不断上涨,可转债也迎来「春季躁动」行情,成为债券基金中涨得最好的品种。
图源:证券时报
这意味着什么呢?
由于可转债有着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去年股市大跌,转债基金也不太好过,平均收益为-18%。
今年刚过去半个月,可转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3%,回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股市好转,大盘(沪深300)、小盘指数(创业板指)的涨幅都超过5%。尤其是电力设备新能源、有色、汽车及零部件等板块涨得不错,恰好这些行业对应的转债数量多,带动转债上升。
二是债市回暖,四季度利率突然上升,加上理财赎回,让债券面临价格调整的压力。随着央妈释放资金,呵护市场,债券市场逐步稳定,转债的估值也在修复。
那么今年可转债的怎么看呢?
中欧基金认为转债的机会挺大的:
一方面,股市机会多,政策放宽后,企业的基本面有了支撑,投资者的信心也有好转;
另一方面,转债这两年估值有泡沫化的现象,跌一跌反而能提高资产的回报,增加吸引力。
随着节后复工复产的旺季到来,可以继续从情绪、增量资金和企业基本面改善三方面观察。
这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
具体来看,可转债又分为偏债型转债、平衡型转债和偏股型转债*。
图片说明:可在集思录查询转债价值
其中,影响偏债型转债的主要因素是利率,利率上涨的话,转债价格可能会下降;平衡型转债和偏股型转债更看重股票本身的涨幅。
汇成基金认为,2023年股市向好的确定性较高,后两类转债的表现或许更好。咱们摊大饼时可以优先选择价格130以内的偏股、平衡型转债~
03
作为北方人,我们的过年战袍里,总少不了一件羽绒服,但这几年总觉得羽绒服越来越贵,特别是国产羽绒服,动不动就上千。
这意味着什么呢?
国产羽绒服变贵,并不是我们的错觉。据调查,从15年-20年,羽绒服的均价从432元涨到了656元;现在,我们常见的10个羽绒服品牌的均价已经到了881元,而国民熟知的波司登均价已经接近2000元了。
是什么推动了羽绒服涨价呢?
一是高端化转型。高端国际品牌的入场提升了消费者的接受度,也提升了对时尚、款式的要求,所以国内的品牌也开始走向高端化。
二是成本上涨。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大概占生产成本的75%,其中羽绒占45%左右,面料占25%左右。这三年,高含绒量的羽绒价格不断上涨,面料21年也涨了10%-20%。
另一方面是营销开支增加。在这个流量时代,企业不营销就可能被其他品牌超过去。去年,波司登的分销开支(包括把广告宣传费等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四成。
其他成本比如人工成本,每年也会涨20%-30%。
这有什么影响呢?
虽然企业方面都在追求高端化,但对消费者来说,最看重的还是保暖这条硬实力。据调查,九成的网民都比较接受千元以内的价格,高价羽绒服还不具备稳定的消费基础。
所以国产羽绒服把价格提到「分期付款」的程度,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平价羽绒服依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咱们还是能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羽绒服的。
最后附上羽绒服挑选指南~
估值投资表
(不清楚怎么看可以戳→使用指南)
数据来源:且慢2023.1.19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3.1.19
如果你对一键投资「简慢组合」还有疑问
查看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
↙️免费领7天简七VIP,提升经济敏感度
最近在关注富国信用增强基金,有个问题,打新股的债券基金比不打新股的债券基金收益率高吗?
富国基金不知道怎么样?
近期债券基金在下跌,为什么
监管加强,资金紧张。券商集合产品大量配置信用债,若久期较长不能在过渡期内自然到期,必然面临抛售压力,长久期、低评级信用债将首当其冲。基金下跌的话,就两条路,继续持有或者卖掉止损。如果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畴内,没超预期,就继续持有。等待行情好转。
今年债券基金的收益还不如货基好,我在考虑是否赎回或者继续持有,另外定投个什么基金好呢?指数?
我这白银开户
债基何时涨?
今天国债收益率跌了,债基应该可以涨了。
关于债基,你不得不知道的5个事实!
2022年四季度债市经历了一轮调整,可能让很多稳健型的投资者记忆犹新。
但是对于风险投资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债券基金其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做资产配置、组合投资的人来说,债券基金更是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过境迁,距离债市上一次调整已经半年有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债券基金自回撤后的收益情况以及债基的配置价值。
1
债基收益回暖
债券基金在经历去年四季度的调整之后,今年以来收益回。目前整体收益率甚至超过权益类基金,达到2.39%,同期股票型基金收益1.95%,混合型基金下跌1.58%。
数据来源:iFinD,2023/01/01-2023/07/30
2
波动小,投资体验佳
提到债基,很多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波动小。下图展示的是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中长期纯债纯债基金指数近十年波动率的对比。
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那波澜起伏的波动率相比,债基的波动率可以说只有一点小水花。
数据来源:Wind,2013/07/30-2023/07/30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这两个指数近十年的收益率曲线。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呈现出震荡向上的特点,而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的收益曲线则是平稳向上。
即使在偏股混合型基金出现较大回撤的时候,债基也依然能够稳住方向。
数据来源:Wind,2013/07/30-2023/07/30
3
回撤后表现不错
通过回顾近十年历史数据,我们能发现债市每隔2-3年会出现一次较大回撤。
数据来源:Wind,2013/07/30-2023/07/30,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而债券基金指数每次出现大幅回撤后的两年表现都不错。
数据来源:Wind,2013/07/30-2023/07/30,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第四轮涨幅为2022/12/12至今。
中长期纯债基金两年平均反弹幅度10.83%,短期纯债两年平均反弹7.19%。
4
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股债本身就属于弱相关,而且存在一定天然的“跷跷板效应”:当股市走强时,投资者会被吸引赎债买股,债券市场资金流失走势偏弱。而当股票市场下跌时,相应的,债市就会体现出它的抗跌属性。因此股债组合可以降低组合整体波动,将回撤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我们选取了A股的宽基标杆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全债指数近15年的数据,来看看50%沪深300指数+50%中证全债指数的组合效果。
数据来源:Wind,2007/01/01-2022/12/31,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首先会发现2010年、2011年、2016年、2018年以及2022年这五年单纯配置沪深300所带来的的双位数下跌都不存在了,跌幅都被控制在单位数。即使是在行情极端的2008年,跌幅也缩减了一半以上,相较于沪深300指数65.95%的下跌要容易承受许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幅度缩减回撤的同时,股债组合的平均年度收益率只比沪深300低了5个百分点。
5
机构投资者偏爱
2022年底,公募基金机构持有比例为47.5%,个人持有比例为52.5%。除债券型基金和另类投资型基金外,个人持有基金份额均超过机构。
而债券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高达86.64%,远超其他类型基金。
数据来源:iFinD,基金2022年年报
作者:刘雨淇S1440121080057
今年基金有望回暖吗?
2023年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还难以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基金市场何时会回暖。
受疫情防控影响,民营经济纷纷破产,国营企业举步维艰,出口贸易竞争激烈,国内消费江河日下,故此基金市场难以回暖。
2015年11月债券型基金收益会下降吗
个人还是买开放式基金安全些,可随时赎回,相关的法规已经很健全了。众禄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我是在众禄网买的基金,我买的浦银安盛价值成长2015年1-2月涨了2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