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区别(CXO龙头都有什么区别(*明康德,*明生物,凯莱英,泰格医*))
CXO龙头都有什么区别(*明康德,*明生物,凯莱英,泰格医*)
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领书哦?
看完相关资料以后,我只能说这个赛道的竞争者有点多,特别是CDMO小分子,产能很过剩。相对好一点的业务是上游CRO业务,竞争比较少,粘性强,还可以向下拓展CDMO业务。
CXO主要分CRO和CDMO。
CRO为生产前的临床和发现(泰格医*和*明康德是CRO临床龙头,但是市占率都比较小,这个市场比较分散),CDMO为后续生产(*明康德和凯莱英小分子龙头,*明生物和*明康德大分子龙头)。
临床CRO规模与CDMO规模差不多一个量级。
CDMO又分小分子(传统化学*)和大分子(生物*)。目前小分子占大多数,但是大分子增长很快,未来可能可以占40%的市场份额。
国内原料*纷纷下场做CDMO,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行业代表公司:
昭衍新*只有临床前CRO业务(猴子资源充足),国内订单占大头,收入大半来自于生物*(约70%-75%),小部分来自化学*的企业。根据公司披露,在国内安评领域内,昭衍ADC的市占率约30%,融合蛋白约40%,CGT更是高达40%-50%,双抗的比例也非常高。同*明康德与*明生物的关系相似,昭衍新*几乎不持有多少昭衍生物的股权。
泰格医*的优势是临床CRO这一块,国内的竞争不多,而且*企从上游往下游更好渗透。泰格医*投资了很多其他公司,是医*界里的投资小能手。
*明康德是CDMO龙头,小分子和大分子都有,大分子的话第二,第一是*明生物。整个*明系,不论小分子、大分子还是细胞基因疗法,都讲究由R-D-M,端到端一体化。
康龙化成是小*明。*明的*物研发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康龙则是国内第二、全球第三。从实验室相关的*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到*物生产(CDMO),R到D到M都有覆盖,近期也在孵化大分子和细胞基因治疗(CGT)。
凯莱英是CDMO小分子龙头。目前只是小幅切入临床CRO。
*石科技基础业务是小分子最源头的分子砌块,近期大力发展下游CDMO,营收占比已过半。
CXO整体处于三大时代大势中,
其一是中国创新*产业崛起,从千亿向万亿量级扩容;
其二是因工程师红利,全球医*产业向中国转移;
其三便是生物医*行业开始从小分子到大分子再到细胞/基因疗法,生产/研发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上游CXO乃至整个生命科学服务业大幅扩容。
CXO产业链与新*研究流程相对应,可分为*物发现CRO、临床前CRO、临床CRO及CMO/CDMO四部分。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CRO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为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物发现CRO占比22.2%(市场规模119亿美元),临床前CRO占比9.5%(规模5.1亿美元),临床CRO占比68.2%(规模365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CRO行业规模将达727亿美元。
全球CMO/CDMO行业也保持增长。预计2019年全球CMO/CDMO行业市场规模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小分子CMO/CDMO占绝大部分份额,2019年占比72.3%,市场规模250亿美元;生物*CMO/CDMO占比相对较小,占比27.7%,市场规模约96亿美元。预计2022年CMO/CDMO行业整体规模达519亿美元,2019-2022年CAGR为14.5%。
小分子到大分子到CGT(细胞基因疗法)
小分子一直在我国CDMO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按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统计口径,我国小分子CDMO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0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399亿元,3年增长了2.6倍,预计2025年将达到742亿元。
小分子CDMO细分领域龙头:*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
我国大分子CDMO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5亿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7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近500亿元(495亿元)。
*明生物目前是国内大分子CDMO的龙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明生物国内CDMO市场份额占比64.6%。昭衍生物是纯粹的大分子CDMO公司。
凯莱英人力成本最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
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
华瑞制*和*明康德哪个好?我想问卫校实习生该去哪家~
我是来看评论的
*明康德新*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豪森制*股份有限公司哪个更好
你好!两者性质不同的,*明康德是CRO,就是给别的大公司做外包服务的,豪森是自己开发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明系”三驾马车,为啥只有*明巨诺亏了?
作者|金禾
3月30日晚间,国内CRO/CDMO龙头*明康德(603259.SH,2359.HK)发布了2020年报,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35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归母净利润29.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6%。
公司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中国区实验室和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已经全面恢复正常运营,下半年随着海外客户订单的快速增长,以及产能利用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公司下半年营收增长强劲,较2019年同比涨幅超过30%。
*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自其成立起就先后搭建了化学*研发生产、生物分析、毒理及制剂等服务,形成从化学合成到原料*生产、*物安全评价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A股上市的*明康德,目前的总市值已攀升至3464亿元,加上旗下的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明系的公司总市值想加起来已近万亿,成为国内医*行业又一庞大“王国”。
01
*明系三巨头
目前,*明系有三家上市公司,*明康德,*明生物和*明巨诺。后两者则在香港上市。*明生物主营业务是针对生物制剂的研发及制造服务;而*明巨诺的主营业务是针对血液癌症及实体瘤研发、制造和商业化突破性细胞免疫疗法的一体化平台服务。
*明生物总市值4425亿元,而*明巨诺比起大哥二哥规模则要小的多,总市值只有135亿,还不到两家的一个零头。
业绩方面,2020年,*明康德净利润29.60亿元,同比上涨59.6%;*明生物净利润16.89亿元,同比上涨66.59%;但*明巨诺的净利润亏损缺达到16.64亿元,成为*明系中唯一亏损的公司。
其实,过去的一年,*名巨诺的经历可以说是过山车般起伏跌宕。2020年5月,*明巨诺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到11月,其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实现了25亿港元的IPO募资,但开盘首日即破发。
一时间,各种负面报道甚嚣尘上,纷纷围观作为基石投资者的高瓴等大佬踩雷。
在此之后,其股价经历起伏,2月19日冲至51港元高位,但此后持续回落,至今已经跌至34港元。
资料显示,*明巨诺成立于2016年,由*明康德与JunoTherapeutics(以下简称“Juno”)共同成立,是一家以CAR-T细胞免疫疗法研发为主的生物医*企业。
CAR-T疗法全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CAR-T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在将肿瘤嵌合抗原受体转入T细胞后可将其激活,并用于治疗肿瘤。
也就是说,*明巨诺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开发一种创新式的“细胞治疗手段”,从而改变中国患者的癌症治疗方式,听起来是一个确实不错的概念。
但区别于大哥*明康德和二哥*明生物,*明巨诺的现状是,公司热度不减,涨幅也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名列前茅,但确实三家公司里唯一未盈利的企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02
为何只有*明巨诺亏损?
*明巨诺在财报中表示,2020年是公司历史上的转型之年。
在研发支出上,2020年*明巨诺研发费用为2.25亿元,较2019年的1.36亿元增长了65%。公司表示,研发支出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员工费用增加,和因相关临床研究活动的开展及relma-cel适应症产生的前期研究而增加的测试和临床费用。
此外,*明巨诺于2020年开始搭建其CAR-T核心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商业化团队,为此支出1330万元。
可以看出,*明巨诺作为一家医*巨头,在研发上是舍得花钱的,但另一面,财报显示,2020全年,*明巨诺销售方面无任何收入。只出不进,这或许是造成*明巨诺亏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当前该公司旗下有多款产品都只处于研发阶段,覆盖的靶点包括CD19、BCMA、AFP、GPC3等,治疗领域包括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其中,研发进度最快的是Relma-cel,已于2020年6月申报上市并获CDE受理。
9月,Relma-cel被国家*监*纳入优先审评,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三线治疗。同月,relma-cel被国家*监*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滤泡淋巴瘤。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旗下产品的商业化之路依旧漫长。另外,治疗价格昂贵、患者群体相对较小、支付困难等问题,都将影响CAR-T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
其实,一直以来,CAR-T作为当下医*领域最热门的概念之一,相关赛道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面对这样的一片红海,任何一家公司不可能拱手相让,各自都卯足了劲赶拼速度。
目前,国内CAR-T头部企业南京传奇、复星凯特、科济生物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前有复星凯特产品纳入优先审评,后有传奇生物的产品获美国“突破性疗法认定”,留给*明巨诺的竞争压力着实不小。
但同样的,这类公司也都在陷入“烧钱研发,无销售收入”的泥潭中:*明巨诺2020年亏损超10亿元,传奇生物同年亏损3.03亿美元,亘喜生物亏损2.74亿元。
总而言之,“*明”二字的号召力使*明巨诺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但对于*明巨诺来说,光有一个好名字或许并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稳住CAR-T巨头的位置,*明巨诺或许需要新的故事。
阅读说明
本站调研报告仅代表浑水调研观点和客观描述,所涉数据均为公开资料,报告未经调研对象确认,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差误请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东山精密
诚迈科技
亨通光电
宝利国际
海澜之家
华泰证券
南京新百
维维股份
苏奥传感
南京银行
南京证券
康得新
鱼跃医疗
金种子酒
南极人
口子窖
常熟银行
苏宁易购
苏交科
东吴证券
东珠生态
润和软件
我乐家居
今世缘
无锡银行
紫金银行
维格娜丝
红豆股份
海澜之家
先导智能
寒锐钴业
江阴银行
天目湖
中设集团
东方盛虹
恒瑞医*
焦点科技
胜利精密
徐工机械
光一科技
纽威股份
扬杰科技
苏宁环球
科大国创
中科新材
新城控股
赛摩电气
永安行
*石科技
佳力图
美年健康
中超控股
南京医*
时代出版
长生生物
恒顺醋业
金陵*业
科远股份
金螳螂
吴江银行
不吹不黑,说说*明生物
近年来CXO行业风生水起、景气颇佳,即便最近A股医*板块都在遭受CDE文件大利空,CXO也在利空之后强势反弹,真香。如果说,CXO行业中哪个板块更具强势增长潜力,非生物*CDMO莫属。那这里就不得不提*明生物了。
生物*CDMO行业
*明生物概况
主营业务分析
*明生物的前世今生
有关上海*明康德的问题
晚饭定外卖,可以报销。不过现在房租又涨了,房租500住的很差,不过也要看住哪里,*明几十条免费班车路线,可以选择远点便宜点的。加班有管饭,
*明生物与*明康德是一家公司吗?
*明生物曾经是*明康德子公司,后*明康德进行了分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明康德旗下的明码生物怎么样
*明康德集团企业下的明码生物科技是一家运用基因组数据来帮助人类实现更好的健康和精准医疗的基因组信息公司。致力于改善罕见病诊断、肿瘤靶向治疗和人类健康的不断增长的各类检验和筛查。下面介绍它的一些相关信息:1、该公司比较富有,*明底子厚,公司规模扩张迅速;2、和*明的文化一脉相承且高效稳定;3、明码生物起步较晚,所以和精耕多年的公司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差距;4、有一定人员流动性,员工较多;5、工资目前属与行业中游,但是工资有上升
明德生物是*明康德的子公司吗
不是。根据查询爱企查APP显示,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截止到2023年5月5日,没有和*明康德建立合作或被收购。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成立于2008年。
*明生物怎么样?
非常好,规模大,实力强,是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明生物平台上研发的综合项目达187个,包括98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78个在临床早期(I期,II期)阶段,10个在后期临床(III期)以及1个在商业化生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