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为什么这么严重(津巴布韦是哪?怎么那么出名?)
津巴布韦是哪?怎么那么出名?
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津巴布韦是怎么通货膨胀的?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币货失衡。内需物质供应紧张,生产结构失去调控,需求大,产品少。不对口产品出现过剩。国家在没有实体物质的情况下,盲目超发货币。有一些自然原因也会导致通货膨胀,比如自然灾害、火灾等都会导致物质损失,同样会引发通货膨胀。
大家说说津巴布韦为什么会通货膨胀到钱不值钱?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小土作为一名资深吃货,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深有体会通货膨胀。小时候上学买一根冰棍只要一毛钱,买个2毛钱的冰袋都能在全班同学的艳羡的眼神中吃一下午,现在吃个最最便宜的雪糕都要2块钱!那些好看的好吃的动辄10块20块的。还有最近连上微博热搜的水果价格,不说那些天价的车厘子、榴莲什么的,就连最普通平价的苹果,梨去超市买几个都几十块钱。虽然小土依然喜欢一百块红色的毛爷爷,但是现在一百块钱能买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这都是因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使钱随着时间越来越不值钱,很多人就担心我现在买保险的三十万、五十万保额挺高的,那几十年后这几十万保额不值钱了不够医疗费了怎么办?今天小土就和大家讨论一下通货膨胀和保额那些事。
一、通货膨胀和重疾险近几年重疾险均赔付额都在几万元左右,重疾险均赔付保额之所以这么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赔付的被保人中有很多比例是在十年前、甚至20年之前就买了重疾险,在那个时候,五万保额还是比较高的保额。
造成保额贬值的最大原因就是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飞度增加,钱却越来越不值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是世界的通病,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和通货膨胀做斗争,钱无论是用来买保险还是放在银行,都是会贬值的,所以大家不要太担心保险保额的通货膨胀的问题。
二、保险精算师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很多人担心现在保额五十万很多,30年后的五十万还能干啥?够看病吗?
现在每年还要交那么多钱,那不就是白交了吗?
一方面,保险公司在定价时已经考虑到了通货膨胀。
你要借1万,一年后还我1.05万,利息率5%。
你要一年后还1万,那现在就只借给你9523,利息率还是5%。
不信你算一算。
这是我们惯常应对通货膨胀的方式,要利息。
通过要利息,你完成了对通货膨胀的预先处理。
现在,保险公司变成了刚才借钱的人。
假设不同年龄的人发病率相同,那么你买长期重疾,交保费就相当于保险公司借你的钱,赔款就相当于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还你。
虽然看起来,不论你什么时候得病,保险公司都赔你50万;但实际上,不同年限的50万,你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这样就在无形中为你考虑了钱的时间价值、化解通货膨胀。
你的钱放在保险公司,也在增值,在给你算了利率。
对于长期重疾险来说,预定利率通常在3.5%,也有一些公司是2.5%。
精算师在计算保费时已经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了!
另一方面,保额会缩水,你的保费也会变便宜!
打个比方,现在买个光大超级玛丽重疾险旗舰版
保额五十万,保障到70岁,缴费30年,每年需要缴费2220元。对于现在大部分人来说一年两千块钱保费都不是很贵,20年后,30年后,两千块钱还是个事儿吗?所以小土建议大家购买长期险的缴费年限越长越好。
通货膨胀很公平,一视同仁的作用在各种“钱”上,你担心保额会缩水,但是你额保费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三、面对通货膨胀怎么办?几十年后,保额会贬值是客观事实,所以说保险不是买一次就能保一辈子,不能想着二三十岁时买一款重疾险,今后就再也不用操心保险的事了。
买保险其实是一个动态调整、多次配置的过程,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家庭收入水平、风险担忧、医疗支出、保险产品迭代等因素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保险方案。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把保险保额买的足够高,在配置重疾险时一般是一款保终身的打底然后再加上一款定期三四十年产品增加保额,这样既有了保障时间上的深度又有高的保额保障。,就算通货膨胀我们的保险有一个比较高的保额,也是可以应对部分通货膨胀的。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逐步配置合适自己和家庭的保险组合,具体就算意外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保险充分配置,通过一个完整的保险组合,也可以有效的应对通货膨胀。随着时间的增加,如果因为通货膨胀保额价值变低,可以适当增加产品多次配置。
总之适时补充、适时加保,好产品会越来越多,保额不够的加保就行了。
总结:
通货膨胀是全世界人们都在面临的问题,钱本身就在贬值,无论是放在银行还是买保险,都是要贬值的,我们要理性的看待通货膨胀。并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迅速发展,物价也随之飞速增长,而随着近年经济增速的放缓,通货膨胀也在逐渐回落。风险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预测46岁时发生风险,刚好45岁时买了保险,我们都希望风险永远不要发生,但是当风险到来时,我们能做的就是买好保险做好抵御风险的能力。
亲历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用200万买一双袜子|故事FM
提起津巴布韦你会想起什么?我相信很多听众的第一反应都是通货膨胀。
从21世纪初开始,这个刚刚独立了20年的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动荡,严重的货币贬值催生出了离谱的通货膨胀。在这里,你能找到世界上最大面值的钞票——100,000,000,000,000,你可能都不知道这个数字该怎么念,它读作100万亿,也就是100万个亿。
今天的讲述者金先生,在2001年,也就是他13岁那年来到了这个神奇的非洲国家,当时他的妈妈和舅舅已经在当地从事了好几年的二手车和餐饮生意。
后来,金先生在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度过了自己的整个青少年时期,也刚好是在这20年间,他目睹了这个国家最魔幻的一段当代史。
说到通货膨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赞比亚,津巴布韦人笑话赞比亚的通货膨胀时,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赞比亚的钱不值钱呢?因为名字没取好!」
赞比亚的货币叫Kwacha,发音听起来很像是中文里的拟声词「垮嚓」,像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所以津巴布韦人笑话赞比亚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名字没取好,钱不值钱,一拿一大堆,可不就要「垮嚓」掉地上嘛。
■ 图/来自网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2000年之后,津巴布韦也开始遭遇通货膨胀,于是赞比亚人就送回来一个笑话给津巴布韦:
一个津巴布韦人去超市买东西,往手推车里放了一大袋子钱,就要进超市时,一个劫匪冲过来要抢劫,结果没想到,劫匪把手推车里的钱倒掉,把手推车车抢走了。
直到1990年代,金的父辈来到这里的时候,津巴布韦的商业环境都还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没有竞争的商业净土,只要看准了某个行业,踏踏实实干上个几年,都能获得一笔可观的财富积累。
2001年2月16日,我第一次到达津巴布韦,当时我13岁。
在离开中国之前,国内同学都问我「你去非洲干嘛,非洲那边那么穷,土地干到裂缝,当地人都穿着兽衣兽皮,举着弓箭打猎……」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去那里干嘛,只是因为我妈妈在那儿,我要去找她。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从老家辽宁坐了三天的火车到了香港,然后从香港坐国泰航空的飞机去泰国。国泰的飞机上,每个座位前面都有小屏幕,可以玩游戏,对我来说很新奇;到了泰国后,换乘南非航空,一下子飞机上的小屏幕没了,但机务人员给了我一副耳机,可以听歌,也还不错;但到了南非约翰内斯堡后,转乘津巴布韦航空,上飞机后就啥也没有了,电视也没有了,耳机也没有了。
你想象一下,从香港到泰国,再到南非约翰内斯堡机场,一路都很棒。然后一出津巴布韦的机场,像到了一个工厂,机场面积特别小,设施也很较旧,我心里顿时就凉了。
■ 哈拉雷机场 图/来自网络
但当我走出机场的大门,感觉又变了。津巴布韦的全国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首都哈拉雷其实是一个小高原。我看到外面的天非常蓝,天上的云飘得很低。而我一个东北人,从天高云高的地方,来到一个伸手就可以抓到像棉花糖的云彩的地方——满地的绿草,空气清新,感觉还是蛮新鲜的。
我就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上了车,一路开回了家。
从机场开车出来,经过城区,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觉得还不错。离开城区后,越开越远,房子看起来也越来越好,因为越远的房子越是有钱人的房子,我自己也开始幻想我们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到了家,一打开大门,我发现里面的院子非常大,可能有4000平米。院子里还有大草坪,房子后面还有游泳池。这四千平米的院子,其实在津巴布韦都算是小院子,但对刚从国内来的我而言,这里简直是天堂。
从外面看,房子非常不起眼,因为它是以前英国人留下的老房子,外观很旧,但是你一进去里面会发现,客厅好大,厨房也好大。当时我们一大家都住在一起,这个大家族的人包括我舅舅、我妈妈、我姨她们姐姊妹仨,加上我一个小表妹,还有20多条狗。
虽然从1996年开始穆加贝**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征收白人土地,但其实直到2001年,也就是金到达津巴布韦的那一年,他所上的富人区的私立学校里,还能看到很多有特权的白人同学。
而且我外形上也和别人不太一样,当时我刚从国内过来,还留着很长的刘海,但当地这些小白孩都打着发胶,留着像贝克汉姆那样的莫西干头。另外,我也听不懂英文,白人几乎不会跟我有任何的交流,黑人有时候会跟我玩一玩。
被孤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然我现在想来,觉得他们也不是种族歧视,就是调皮。
有一次,一个白人女孩子,我现在都记得她名字,叫Alex。课间换书的时候,那个女孩子问我,「Hi,Jim!你好吗?」
我说「我很好啊。」
她说「你周末过得怎么样?」
我说「我周末过得挺好。」
她紧接着跟了一句,类似于「你是傻X」,她是笑着说的。
因为我根本没听懂,还是笑脸相迎,然后回答「Yes,Yes」,连连点头。说完这话,所有旁边的同学都哄堂大笑,我这才意识到那个女孩在使坏。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结束回到教室,我正站在一个课桌前,一个白人同学突然从我背后,很用力地推了我一把,我几乎整个人飞过课桌,摔在地上滚了一圈。
我从地上站起来问他,「你为什么推我?」
他说「Sowhat?我就推你了,怎么着?」还非常屌的那个样子。
我气炸了,立刻抡起一把椅子,开始追他。
这个时候,校长正好从他的办公室出来,看到我们两个这个架势,赶紧把我们叫停。校长还兼榄球教练,是非常壮的一个白人。他先把白人男孩叫进去,聊了一会儿,又把我叫进去,先是批评我,告诫我在学校里打人这种事情,是不对的。
然后他问了我一句,「你拖个凳子追他,你最后如果真的追到了,你会去揍他吗?」
我想了一下,我没必要撒谎,我说,「对,如果今天我追到他的话,我肯定会揍他,往死里揍他。」
然后老师想了几秒钟说「好,这是你头一次犯错,我就不罚你了。但是,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加入我们的橄榄球队?」
从那之后,基本没有人再欺负我了。
津巴布韦可以说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国家。在我生活和上学的地方,生活很安逸,甚至可能我不告诉你在非洲,你来到这里一睁眼,会觉得它是某一个欧洲的小镇。
但是如果去了当地的密集居民区,那里的房子挨着房子,说白了就是穷人住的地方,那里真的是脏乱差,而且最穷的还是黑人兄弟们。
■ 金先生居住的地方
但当时年少的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一所学校里小小的变化放大到整个国家的层面,最终竟然指向了一场全面的经济崩溃。
津巴布韦当时的总统穆加贝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世界大的经济环境不好,其次是国内人心不稳定,津巴布韦内部参加过独立战争的老兵抱怨社会福利不好,这些都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大选当前,穆加贝为了继续连任,便想着利用这些老兵,把白人手里的农场抢回来,然后再把这些农场分给士兵和百姓。既可以笼络人心,又可以收回土地。
当时,只要老百姓有这个意愿,都可以拿着计划书到农业部申请农场,**按照99年的合约租给你。
但土地分给老百姓一两年后,农场就荒废掉了,没人再种,因为这些老百姓没有钱和技术去维持农场的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给这些非洲兄弟发拖拉机、发种子、发柴油,但他们拿到东西后,不是想着利用这些工具去种地,而是直接把它变现,把这些东西卖掉换钱。
一下子,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便荒废掉了。农业崩盘,再加上**内部的腐败问题,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随后而来的就是一场漫长的通货膨胀。
2001年,通货膨胀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的贬值速度大概是一个月贬值一倍,或者两个月贬值一倍,然后到2003、2004年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礼拜一倍,再到2006、2007年的时候,最疯狂能达到一天一倍,甚至是一天两倍。
你无法想象当时拿津元当工资的百姓怎么生活,太恐怖了。
■ 用小车搬运钱 图/来自网络
那段时间,每次有顾客要进商店,老板会先把门关上,说「对不起,我们正在整理库存」,实际上他们是在改商品的定价,他们需要跟着黑市的汇率进行调整,才不至于赔钱。
这时,**出台政策控制价格,下面的商店老板也有对策——你规定商品不能超过某一个价格,但我不能赔钱啊。他会控制自己的上架商品,诺大个超市,老板会在货架上先放一卷手纸,再隔着四五米放一盒牙签,再隔五米放一块肥皂,他就放这三样东西,今天卖没了,就不卖了。卖越多亏越多,不如不卖。
我妈妈当时除了开餐厅,还开始开商店。当时我妈的商店里面什么都有,小到牙签音箱,大到自行车电视,衣服、鞋子、帽子……
津巴布韦最大面值的钱是2万块,棕色的一张钱,那2万块能在我妈的商店买什么呢?或者咱就说100张2万块,也就是200万这一捆钱能买什么呢?
——只能买一双袜子。
■ 在兜售衣物的商贩 图/来自网络
你想象一下,一个非洲兄弟进去后,他买一圈东西,要付的钱根本数不过来,点钞机都点不过来,用秤去称,用尺子去量,都太费事儿。我妈当时怎么办,她就把那钱拿起来,用手这么一掐,看厚度差不多,就说「你走吧」,差一两张无所谓。
当时大环境不好,非洲人也真的是没钱,没路可走,我们家商店里小偷小摸的情况就会多一些。非洲有很多非常可爱的胖妈妈,体型偏胖,走起路来一晃一晃像企鹅。然后这些大妈妈,会利用她们的体型「优势」,到店里面偷东西。
那怎么办?在这边开商店的中国人都很聪明,会在门口弄一个很高的门槛,类似古代的那种,黑人不知道这个门槛是干嘛的,傻乎乎就迈过去了。
到店里就开始往衣服里面塞东西,往腰里和腿里夹东西,出来时,一跨门槛,就听着噼里啪啦,东西往下掉。衣服、手套和袜子之类的掉下来,还算正常。最奇葩的一次,「咣当」一声,一个盆掉出来……
津巴布韦这个国家贫富差距巨大。对于普通的津巴布韦人来说,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150-200美元,相当于一千多人民币,交完每月例行的水电费、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后,基本上只能剩下二三十块的闲钱。
一袋10公斤的玉米粉大约是7美金左右,往往是一个家庭半个月的口粮。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买一些蔬菜配着玉米粉吃,只有个别时候能吃到肉。在津巴布韦,这样的底层人口大约占到了30%-40%。
正常的情况下,收入尚且只够糊口,那么可想而知在笼罩全国的通货膨胀之下,普通人的日子会过得更加艰难。不过即使是在困难时期,穷人也不至于饿死,因为除了现代国家体系,这里还有一套从古流传至今的酋长制度。
这个民族文化不光是在津巴布韦,整个南部非洲好像都有酋长文化。每个非洲本地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老家——他祖辈是从这个村子里出来的,但他自己可能都没去过。
一旦他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混不下去了,他就会回老家,找到那里的酋长,然后跟酋长说,我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是谁。只要是从这个地方走出来的人,或者是他们的后代,酋长都会帮忙。酋长会给他一块地,然后他再找邻居借一头母牛或者借几只母鸡,牛生牛,鸡生蛋,三五年之后他有了七八头牛,他可以把牛卖了,拿着钱,回到城里东山再起。
因为在非洲,每个民族国家成立之前,最高级的首领是地方酋长,所以直到今天,酋长还有自己的权力去分配土地。酋长可以跨过市长,跨过省长,跨过部长,直接跟总统沟通。
而且我们这边环境好,种什么长什么,基本不会有饿死人的情况。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期,金还在上中学,因为家里有一些积蓄和资源,他的基本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对于一些商人来说,甚至还可以利用通货膨胀来挣钱。
因为通货膨胀,加油站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今天赚来的钱,还没来得及补油,钱就变得一文不值了,所以加油站就不卖油了。这个时候**会介入,以比较低的津元价格将油卖给大家。油那么短缺,还那么便宜,大家肯定要排队去买。
所以每周五我们一放学,三五个同学就会开着车去油站排队加油。但我有一个快捷通道,我们家在油站开了个人帐户,提前把美金打到账户里存着,可以免排队,直接去后面的小油泵加油。
我利用这个机会,和我们体育老师做了一场交易,我用黑市价格卖给他油,帮他加油,他帮我逃学。我简直帮了他大忙,因为他不用自己排队买油。我自己呢,收到钱后,可以跟朋友们胡花乱造。
■ 加油站 图/来自网络
当时我们在市面上花美金是违法的,你是不可以花美金的,你必须要把它换成津元。为了防止货币贬值,社会底层的人,会尽可能拿今天赚到的钱,换一些保值的东西回来。而稍微有一些经济基础和经济头脑的人,会想更多办法来保值,比如说换外汇。
这时,钱庄的生意就会变得非常火爆,因为所有人都在换钱,我们家当时也在做钱庄生意。
我记得那时候我舅舅车里永远会有个大箱子,这个大箱子里面装的全是钱,一垛一垛的钱……
我们家有两家饭店,开在城里的叫金龙饭店,饭店楼上是办公室,也就是我们家钱庄的一个钱库。我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我就在餐厅里坐着,每天看着好多人,顶在头上一大纸箱的钱上楼,大*股电视那么大的箱子,然后换一小纸盒的钱下来。
而且我从小就有经济头脑,除了我们家开钱庄可以换钱,我在学校也会给老师同学换钱,挣点小零花钱。
还有一段经历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们家除了在城里开钱庄,在卡里巴——津巴布韦北边的一个边境小镇,也开了钱庄的分社,毕竟那里是旅游小镇,外汇很多。
每到周末,我就在家等着我舅舅发号施令,随时出发。我舅一回来,我们就一起开着卡车,运着这一周兑换的津元现金过去,再把兑换的外汇取回来。运一卡车的钱过去,换一小摞钱回来。
有段时间我舅舅特别忙,会直接让我代他跑一趟,我通常会叫我一个特别好的同学和我一起过去,毕竟一个人不太放心。那真的太爽了,我们两个独自开着台车,拉着一车的钱在路上跑。跑完长途后还可以住酒店,在酒店随便吃喝,随便签单,反正有家长买单。
后来,汇率越炒越高,钱贬值越来越快。**为了防止民间炒汇,关闭了所有的私人钱庄,只允许个人到**的指定银行去换钱,我们的钱庄生意也悄悄转入地下。
■ 非洲街头的换汇点 图/来自网络
虽然**管得严了,但如果你时机抓得准,好多中国人还是可以钻空挣到钱的,我举个例子。
土改后,津巴布韦当地有很多落魄白人,他的农场被抢后,他想尽快逃离这个国家,便开始变卖家产,包括自己的房子。假如这个房子6000平,白人在广告上写着卖200万津元,当天可以还对应的是20万美金,但隔了一个晚上,货币贬值,这200万津元就只值2万美金了。
第二天早上,中国人来付钱,照付200万津元,这白人还傻傻的不知道,等他到了市面上去换钱才发现,到手的只有2万美金,居然只用这么点钱,就把自己的大院给卖了。
当时我们家也做旅行社,发现机票也是这样。津巴布韦航空回国的往返机票,假如说是1000万津元,某一时间相当于1000美金。但航空公司的结算系统是15天一结算,所以我们是不需要立刻付给航空公司的。我们在收到1000万津元后,当天就把它换成1000美金。等到了15天之后的结算日,我只需要拿出15美金,就能换到1000万津元。
当然了,航空公司是国营的,所以国家在剥削你,你也在剥削国家。
你可能发现了,在讲述的过程中,金几次说了「我们津巴布韦」,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种归属感其实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很多小事,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大学时碰到的一件事。
当时我还在读书,兼职做实习导游。
那天我开着自己的小车,从我家往机场开,当时是旱季10月份的下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家所在的瀑布城也是津巴布韦最热的城市,下午两点更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气温大概有35摄氏度。
就在这时,我在路上看到一对父子,父亲穿着拖鞋,手里还拎着双鞋,拉着儿子走。这里我解释一下,在津巴布韦一些比较贫穷的地方,这些人他舍不得把一双鞋磨损,所以他们进城买东西时,会随身带一双拖鞋或者草鞋。进城时,他们穿着正常的鞋,出了城,便换上破鞋走剩下的回家路。
■ 图/来自网络
旱季的下午两三点钟,地面非常烫,甚至烤脚板,而且这个父亲他也没有戴帽子,头顶脚下都被炙烤着。
看到这个场面,我突然间怜悯心就上来了。我把车停下来,问他们去哪里。
他说,要去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我恰好知道那个村子,正好自己也去机场,就说要载他们一程。但因为我的车底盘低,不能走村里的土路,只能把他们放在村口的岔路上,剩下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
那个父亲连忙感激,说没问题,这已经帮他们省下几个小时的路程了。
然后我们就开车上路了。等到了村口,非常赶巧,刚把他们送下车,我的车子就熄火了,怎么打也打不着。我赶飞机也很着急,但我跟他讲,「没关系,你们该回家就回家,这个不是你们的问题,我车子坏掉了,赶不上飞机就算了。」
他和我说,「我们来帮你拉车。」
我震惊了,「你怎么拉车?机场很远的。」
「没关系,我们这么多人,就算推,也能把车推到机场。我想感谢你,我带我儿子走路很辛苦,但是上帝他爱我,他把你赐予给我,你就像我的天使一样,所以我也要做你的天使。」
我的内心升起一种语言形容不了的感动,谁说我们非洲人笨,谁说我们非洲人不好?我们非洲兄弟真的很可爱、很善良。
当然,我没让他推车,确实没法推。后来救援车来了把车拖走,飞机没坐成,我自己悄悄回到城里。但这件事真的让我觉得,这个国家值得我去热爱,这个地方的人值得我去喜欢。
■ 金先生拍摄的一段村庄里的舞蹈
现在的他从事旅游业,定居在维多利亚瀑布城,这是一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镇,只有金一个中国面孔,据说几乎镇上的每个人都认识他,如果有中国游客走丢了,好心的路人都会直接把他们送到金的住处。
-封面图来自网络
02.DreamerofDreams-JohnZorn(赞比亚)
03.StormAttheUndercliff-ADancingBeggar(下飞机)
04.EnglishStrain(学校)
05.offers-V.A.(商店)
06.Mallets(加油)
07.stryc-Eno(片尾曲)
故事FM
故事FM 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津巴布韦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来自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不是近期内造成的,自2004年开始,其通货膨胀率过高已被西方国家关注。2006年,津通胀率达1042.9%,人们普遍认为,高通胀率主要是因为该国粮食短缺,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为此,**采取各种措施以遏制高通胀率的上升趋势。造成通胀的原因还有津巴布韦连续4年遭遇旱灾,粮食歉收。雪上加霜的是,该国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该国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津巴布韦**为了扭转经济面临崩溃的*面,已经制定了一项国民经济发展优先计划,包括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以确保粮食安全;逐步减少粮食进口以增加外汇储备等。精彩的在这里:津巴布韦现任总统穆加贝担任津巴布韦总统已有27年,但该国目前可供军队支配的资金数额却为“零”;国内失业率约为80%;人均GDP只有130美元;经济呈现负增长,比率为-4.4%;经济窘境也导致了该国人均寿命的下降,目前,该国人均寿命只有39岁。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拥有伦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他坚持认为可以多印刷钞票来压低价格。07年,他又出了新招来应对通货膨胀,并签署法律成立了一个收入和低价委员会。该委员会拥有唯一的定价权,所有违背所定价格的人都将获罪,最长将被判“入狱五年”。关于采取怎样的政策应对通胀暂时不提,但是津的总统这种政策显然行不通。在他采取“大量发行货币”应对通胀政策出台之初,便有经济学家指出该政策一经执行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但是津巴布韦的这位“经济学”总统却认为津的高通胀是由于西方国家制裁所致。最近看到的新闻都是津巴布韦的百姓提着钱袋子去买东西,小商贩每天都在调整价格...据悉,相关国际组织已经为津巴布韦的崩溃进行准备。
津巴布韦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粮食短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小于求,且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故而需求不会下降,所以价格上涨过快。并且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属于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大于100%),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不是近期内造成的,自2004年开始,其通货膨胀率过高已被西方国家关注。2008年2月,通货膨胀率达165.00%;2008年6月,通货膨胀率达200.00%。为此,**采取各种措施以遏制高通胀率的上升趋势。造成通胀的原因还有津巴布韦连续4年遭遇旱灾,粮食歉收。雪上加霜的是,该国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该国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扩展资料粮食短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求远大于供)。通货膨胀的货是指“货币”。粮食短缺造成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政*巨变!总统被软禁!这个高通胀国家,比特币和黄金成救命稻草
11月15日,非洲东南部国家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连续发生数起爆炸,同时津巴布韦军队占领了国家电视台,现年93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军方扣留。
根据南非总统府的声明,穆加贝在与南非总统祖马的通话中表示,自己被“软禁在家”,状况“不错”。
主张经济改革的姆南加古瓦原本是穆加贝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但是11月6日,穆加贝突然宣布解除姆南加古瓦职务,称他觊觎总统宝座。与此同时,津巴布韦“第一夫人”格蕾丝表态说,已准备好接替总统之位。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背后,津巴布韦正面临着内忧外患,超高通胀、外汇短缺、经济危机……
津巴布韦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第一个使用人民币的主权国家。2016年,人民币成为津巴布韦法定货币,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在该国共同流通。
在2000年,穆加贝实施土改政策,以激烈手段取得白人农场的土地,引起粮食危机和国际指责。2002年,美国与欧盟联手实施经济制裁,津巴布韦币值一落千丈,通胀严重。
到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则冲到10000%以上。到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达到惊人的231000000%。这一年,津巴布韦央行曾发行100万亿面值的津巴布韦元(简称“津元”)纸币,成为世界上“零”数最多的纸币。
2009年4月,津巴布韦**宣布不再发行本国货币。此后,美元、欧元、英镑、南非兰特、博兹瓦纳普拉、人民币、日元、澳元、印度卢比等9种货币先后被允许在当地流通,而且**不设定汇率。津巴布韦也成为世界上官方允许流通货币币种最多的国家。
不过,由于国际结算惯例等实际原因,当地市场上使用和交易的货币仍以美元为主。
近年来,津巴布韦因为外汇短缺陷入经济危机,自行创造“债美元”来补充国库,又采取“换币”行动,将巨额津元换成美元。
由于津巴布韦国内生产力严重不足,出口不振,其民生用品有60%都仰赖进口,这对外汇的依赖十分巨大。
当津巴布韦**无法取得足够的美元来发放薪资或支付其他支出,便又开始滥印钞票。2016年底,津巴布韦**发行宣称与美元等值的债券钞,当地人称之为“债美元”(bollars)。很显然,国外绝不会接受,小商店虽然勉强接受,但若以债美元购物,要加价30%——40%,2017年9月底加价更提高到50%。
存在银行的数字化美元账户被称为“津美元”(zollar),当地民众对其也毫无信心。如今,兑换100美元现钞的价格已经涨到180“津美元”。
今年10月,由于外汇严重短缺,津巴布韦**禁止进口蔬菜与水果,禁令即时生效。
经济学家表示,目前津巴布韦的通胀率以每月50%的比例上升。因此,外界担忧2007-2008年间的恶性通胀事件将重演。
由于通胀严重,目前比特币已经成为该国和美元相当的“硬通货”,市价是国际交易价格的两倍左右。
对津巴布韦人来说,比特币已经成为“救命稻草”。“我将所有的储蓄都换成了比特币,这是我保护我资产的唯一途径。”在哈拉雷一家科技企业工作的ArnoldManhizwa说。
去年,由于长期缺乏美元,导致银行排长队,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实行管制,每天每个账户只能提取50美元,但银行自己的限制更为严苛,只能提取20美元,引发津巴布韦经济和金融系统崩溃。
由于外汇短缺,津巴布韦急需用黄金来换外汇,金矿成为津巴布韦最优先的产业。
加拿大喀里多尼亚矿业开发的毯金矿区(51%股权由津巴布韦本地持股)2017年第三季度产出14389盎司黄金,每年为津巴布韦经济带来约7000万美元外汇,成为津巴布韦**全力支持配合的重要金脉。
目前津巴布韦**负债75%,积欠非洲发展银行6.42亿美元、世界银行14亿美元、欧洲投资银行2.94亿美元。
由于积欠贷款未偿,已无法再向国际组织取得新贷款,2016年**预算赤字达14亿美元,2017年预期**收入不到35亿美元,开支却高达60亿美元,也就是赤字将扩大至25亿美元。
据路透社公布的一份情报文件,姆南加古瓦计划振兴经济,让成千上万的白人农民再重新回到20年前他们被赶走的地方,并修补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关系。
姆南加古瓦现年75岁,因性情冷酷、**手段强硬,获得“鳄鱼”的绰号。
2014年被任命为副总统之后,姆南加古瓦与前财政部长帕特里克·奇纳马萨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打开了同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渠道,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与欧盟的谈判也重新开启,而此前欧盟已停止了多年的预算援助。
姆南加古瓦带领改革人士在总统府和内阁办公室内,设立了一个旨在改善营商便利的新部门。制定计划改革公务员制度,扭转亏损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姆南加古瓦还四处参加投资会议,兜售该国的改革计划。
2015年,姆南加古瓦曾访问中国青岛,在那里会见了中国企业家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促成在津巴布韦加紧建立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项目。
▼好文推荐
长租公寓之痛:叫好难叫座,一寓一围城
董事长俞永福被“离职”背后:阿里大文娱业绩压力山大?
“弃子”翻身难,中法人寿、新光海航偿付能力负到何时?
津巴布韦为何通货膨胀那么严重买包纸巾需要八百万津巴布韦元
主要3个原因造成的。1.土地改革失败。把当地白人土地,强行取回,还给黑人,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经济改革失败造成IMF停止了针对津巴布韦的贷款。从而造成经济危机。3.疾病泛滥。特别是艾滋病,直接破坏了人口健康结构。没有劳动力,自然没有生产。经济危机继续。
每过几小时物价上调一两次是什么社会的什么情况?
严重的通货膨胀呗。流通的纸币太多啦,津巴布韦就是那样的
津巴布韦为何通货膨胀那么严重?
因为**大量印钱,所以本国货币大幅贬值,也就是说钱印多了钱的信誉就没有了,商品的价格不变,纸币的购买力变小,也就是通货膨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