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退市股票价格(刚刚!雏鹰农牧退市,9年A股生涯谢幕|极刻)
刚刚!雏鹰农牧退市,9年A股生涯谢幕|极刻
专注原创,专于财经
极速直击,即刻发声
极刻常伴左右,理想不逐流年
——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349期
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 陈玉尧
刚刚!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雏鹰农牧)发布公告,宣告其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2019年10月16日被深交所摘牌。
四年时间市值蒸发98%,
雏鹰农牧A股生涯迎来谢幕
其实,这样的结*早在两个月前就已注定。雏鹰农牧在7月5日至8月1日期间,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根据股票上市相关规则,深交所于8月19日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8月27日,雏鹰农牧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至10月15日收盘,退市整理期正式届满。
随后,在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个交易日,也就是10月16日,交易所将对雏鹰农牧股票摘牌。雏鹰农牧股票将在四十五个交易日内转入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回顾刚刚结束的退市整理期,雏鹰农牧的麻烦似乎并未因退市整理而停止。
9月2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其总兽医师邱骏递交书面辞职申请。
9月11日,雏鹰农牧公布8月份销售简报,其生猪销售数量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当月生猪销量仅0.2万头,不及3个月前销量的十分之一(5月份销售生猪2.14万头)。
9月27日,因雏鹰农牧违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未及时披露、对外投资转让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规行为,深交所对雏鹰农牧及相关当事人侯建芳、杨桂红、侯五群等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10月10日,由于此前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雏鹰农牧2018年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深交所对雏鹰农牧时任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下发监管函。
10月11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9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雏鹰农牧因1.02亿元失信金额被列入“新增涉案金额亿元以上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名单。
对于雏鹰农牧遭遇的困境,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此前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采访时反思称,产业链太长、盲目扩张过于自信,最终成也杠杆,失也杠杆。
雏鹰农牧在退市整理期间舆论倾向
(数据来源:立方舆情通)
由于负面事件频发,退市整理期间,雏鹰农牧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据立方舆情通数据,该时间段内雏鹰农牧偏负面新闻报道高达1.8万篇,负面报道率35.93%,远远高出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在退市整理初期,雏鹰农牧股价持续跌停,直至0.2元/股才企稳。此后,雏鹰农牧股价便在0.2元/股上下小幅波动,最终定格在了0.17元/股。截至收盘,雏鹰农牧最终总市值5.33亿元,较2015年股价最高时的市值缩水98%。
退市之后
雏鹰农牧还能否重返A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雏鹰农牧正式摘牌前的最后几个交易日,其股票成交量呈现放大趋势。10月10日当日成交量接近100万手,达前一交易日的434.88%。部分资金疯狂押注,豪赌雏鹰农牧重新上市。
事实上,在此之前,长航油运(现已更名为招商南油)就曾从股转系统重返A股。
长航油运主营沿海和国际航线石油运输业务,是招商*集团旗下从事油轮运输的专业平台,1997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由于其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亏损,长航油运股票于2013年5月被交易所暂停上市,并于2014年6月被终止上市。2014年8月,长航油运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
退市后的长航油运经过改革与调整,资产质量有所提高。2015年、2016年、2017年,长航油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57.81亿元、37.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1亿元、5.29亿元、3.80亿元,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明显增强。
由于符合重新上市条件,且终止上市情形已消除。2018年6月4日,长航油运向上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申请材料。经过多轮意见反馈,当年11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长航油运股票重新上市。长航油运也成为了首家股转系统重返A股上市的公司。
那么,雏鹰农牧的情况如何?
根据深交所2018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上市公司在其股票终止上市后,若终止上市情形已消除,且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申请重新上市。
重新上市的条件包括: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三年公司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正值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未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
由于雏鹰农牧2018年度财务报表被其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在现行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实施办法下,雏鹰农牧若要重返A股,即便不考虑其实控人股份被冻结、上市公司巨额亏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等困难情形,最早也要等到3年之后才有机会申请重新上市。
2018年7月30日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雏鹰农牧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雏鹰农牧公开发行的“14雏鹰债”债券信用等级被下调至AA-。
2018年8月23日
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为24.5亿元,同比下降2.87%;净利为亏损5.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4.6亿。
2018年11月8日
雏鹰农牧晚间公告,受“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禁运等影响,公司生猪等相关产品短时间内难以变现。公司计划对现有债务调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货币资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
2019年2月13日
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发布公开信,称**给予雏鹰农牧解难纾困。
2019年2月18日
雏鹰农牧晚间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侯建芳所持公司股份12.6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20%),全部被司法冻结。
2019年2月20日
因股票质押式回购出现违约,中投证券将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告上法庭,涉案标的金额高达5.78亿元。
2019年3月18日
雏鹰农牧晚间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豫调查字[2019]01),因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同时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2019年2月29日
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亏损10.2亿元至11.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57亿元,同比下降424.6%~385.42%。
2019年4月1日
雏鹰农牧公告获得河南省财政厅**补助1640.02万元,公司称此笔收入计入本年度利润。
2019年4月12日
2019年7月12日
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亏损14.8亿元至16.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75亿元。公司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且生猪养殖成本有所增
加,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2019年8月1日
*ST雏鹰继续跌停,收报0.69元/股,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低于面值。公司当晚公告,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自8月2日开市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2019年8月19日
深交所决定终止雏鹰农牧股票上市。
2019年8月27日
雏鹰农牧股票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2019年9月11日
雏鹰农牧公布8月份销售简报,其生猪销售数量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当月生猪销量仅0.2万头,不及3个月前销量的十分之一(5月份销售生猪2.14万头)。
2019年9月27日
因雏鹰农牧违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未及时披露、对外投资转让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规行为,深交所对雏鹰农牧及相关当事人侯建芳、杨桂红、侯五群等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2019年10月10日
由于此前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雏鹰农牧2018年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深交所对雏鹰农牧时任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下发监管函。
2019年10月11日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9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雏鹰农牧因1.02亿元失信金额被列入“新增涉案金额亿元以上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名单。
2019年10月15日
雏鹰农牧退市整理期届满,深交所将在次一个交易日对其股票进行摘牌。
编辑丁新湍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大河财立方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网站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爆料、合作、转载请联系15638878399。
002477雏鹰农牧股票现在可以买吗?
002477雏鹰农牧 股性差,行情偏弱 短线客不建议参与 不过下跌空间有限,中长线可以小仓位布*
学生观点|2018级ST雏鹰退市分析报告
本文为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8级“创业融资工具运用Ⅱ”课程报告,作者是学生第十九小组,小组成员:李子昂、魏炫丞、杨泾、叶翔、张钰。授课教师:程凤朝(管理学博士,金融科学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原供职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公司),任中国工商银行股权董事,汇金公司派出董事战略与科技委员会**,兼任中国光大集团监事。曾任中国农业银行股权董事,中国证监会第一、二、三届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第三届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委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并购融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教授、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研究会会长。著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物与探讨》、《可比公司法应用研究》等著作)。
ST雏鹰退市分析报告
摘要:
正如程老师在课堂上所述,全球公司选择内涵式发展还是以投资并购为手段的外延式发展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雏鹰农牧作为农牧业中的养殖业,本身行业增长较慢,行业竞争较为剧烈,公司的资源和能力也相对易于模仿,“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没有太高进入壁垒,所以在最初战略上,通过外延式扩张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即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扩张对抗周期性风险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雏鹰农牧的退市,基本成为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失败典型案例。
2018年6月开始,由于先前借助财务杠杆开展大规模投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张速度过快、行业不景气导致现金流不足等多因素影响,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资金与信任危机开始接连爆发,股票价格异常波动。
由于雏鹰农牧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均价低于股票面值,深交所于2019年8月19日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定及上市委员会审核意见,决定终止雏鹰农牧股票上市交易。10月15日,曾经的“中国养猪第一股”以0.17元每股的价格谢幕深交所。彼时公司还涉及103项诉讼,绝大部分为金融借贷合同纠纷。
一、公司简介
成立于1988年的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始主营业务为养鸡,2004年开始肉猪养殖,凭借首创的“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雏鹰股份002477,现雏鹰退]。公司建立了饲料生产、繁育养殖、疫病防治的完整产业链经营模式,主要产品分为两类:生猪和家禽。公司市值在2015年达到近300亿,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公司创始人侯建芳更是在2017年以85亿身价成为胡润河南富豪第四位。
除了优于同类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公司曾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等。但这家闪烁耀眼光环的龙头企业,仅仅在上市9年后,以0.17元每股的价格从A股资本市场谢幕,下面让我们先回顾下事件的引爆经过。
二、事件回顾
2018年6月28日公司被一篇媒体万字檄文质疑投资收益的真实性成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2018年7月26日公告称,实际控制人侯建芳持有的雏鹰农牧12.6亿股股票(占总股本40.20%的股本)已被司法冻结并发生轮候冻结情形,这意味着部分金融机构已就债务违约采取了诉前保全措施。这样的公告也将触发未到期的金融借贷类合同提前到期。
紧接着,2018年7月30日联合资信将公司评级从AA降为AA-。信用评级的下调将导致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无法继续发债,借新还旧;二是触发了公司金融类合同的“债务加速到期的条款”。
2018年11月8日公司公告,受“非洲猪瘟”禁运影响,生猪等资产难以短时间变现,调整债务支付方式:本金延期支付,利息以公司火腿和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以肉偿债”的新闻再次把公司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9年3月18日,证监会对雏鹰农牧立案调查,同时公司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2019年4月12日公司公告称新增逾期债务33亿元,债权人包括平安银行、广发银行、中融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
7月5日至8月1日期间,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收盘均价低于股票面值。
10月15日,公司以0.17元每股的价格退市,总市值5.33亿元,是2015年股价最高时的2%。
三、原因分析
1、宏观环境——猪价下行与逆势扩张
自公司上市以来猪肉价格在就逐于下行通道(图1CPI生猪价格),生猪行情的持续低迷并于2014年触底,然而公司存货同期大幅增长,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盈利下滑,虽然尚未亏损,从历年财务数据来看,从2011年到201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亿、15.8亿、18.7亿和17.6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9亿、3.03亿、0.7562亿和-1.89亿。其中,201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了350.54%(图2雏鹰农牧主要财务数据)。与主业盈利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雏鹰农牧采取了激进的扩张的策略。2015年5月,雏鹰农牧完成非公开定向增发募集15.2亿元,其中的12.2亿元投资于吉林省洮南市“年出栏4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的部分建设。剩余3亿补充流动资金。另据《界面》杂志报道,2014年公司开始举债新建猪舍和设立电商,先后投入7亿元建设猪舍296栋。诚然,产业低迷时期利用低成本扩张提升市占率可能不算问题。但回顾可见公司ROA基本长期低于CPI猪肉同比(图3CPI猪肉价格与雏鹰农牧ROA),可见公司的战略“规模不经济”。
图1.CPI生猪价格
图2.雏鹰农牧主要财务数据
图3.CPI猪肉价格与雏鹰农牧ROA
2、朝令夕改的买卖猪舍游戏
2014年提出大建特建的扩张战略,但2015年公司立刻转型为“轻资产发展”的养殖模式。投资人看到的是,一方面购建固定资产(猪舍),另一方面又甩卖固定资产(猪舍)。为实现轻资产化,根据2016年10月公告,公司对部分地区猪舍的转让交易额达到25亿元。
仔细研究公司转型的模式可以发现:合作社为作为养殖场的实际投资主体,雏鹰农牧负责供应猪仔和饲料,屠宰和销售,但公司需为合作社融资提供担保并缴纳30%-50%保证金。类金融模式脱实向虚,在周期稳定的情况下,若能保证盈利且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来源,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盈利方式,但是对于雏鹰农牧这样体量的非金融公司就有些强人所难了。雏鹰农牧负债不断增加,2014年为43.6亿,2016年为102.7亿元,2017年为164.2亿元,2018年为185.2亿元。
3、脱实向虚,过分投资存在关联交易资金腾挪
观察公司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自2014年起,公司资产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存货基本停止增长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抬头,2015年又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二者在未来的几年里构成了公司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最终被证明公司资不抵债,几十亿的货币资金却无法偿还近亿债务而以肉偿债。
图4.雏鹰2015年以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额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公司自2014年以来开展过的一系列主要投资和金融活动如下:
表1.2014年以来雏鹰牧业的主要投资与金融活动
频繁的投资金操作难免令人生疑,尤其其中几家疑点颇多的企业,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大肆投资背后的逻辑。
2016年投资的牛师兄,主营业务虽然也是养猪,但却官司缠身,自2014年每年都因民间借贷被起诉,先后八次因未履行法院判决被列为失信人,资产基本为零,然而雏鹰农牧先后以1.125亿投资并购牛师兄,最终占股比例为70.83%。然而由此公司2017年报显示获得2917万投资收益,同年12月,公司以将70.83%的股权卖给自然人王超鹏。该笔投资借机抬高估值嫌疑偏高。
2017年投资的浙江吴宁府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批发兼零售的商贸公司,雏鹰农牧于2017年9月投资吴宁府公司1.49亿元,占股比例为48%。然而此公司同样借贷纠纷缠身,2016年至2017年曾七次列为被执行人。
或许公司的原本计划通过募投项目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建设养殖场地,再通过出售回笼资金,形成资金链的第一个循环,如2015年至2017年,雏鹰农牧的长期投资支付36.4亿,出售长期投资收入33.1亿。然后利用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了其他与主业关系不大的公司出售给关联方回笼资金,形成资金链的第二个循环。一直引起外界质疑的还有公司对交易对手的三缄其口,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如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6年10月和2018年3月的资产转让公告均未曾披露过交易对手。
四、结论与建议
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述,全球公司选择内涵式发展还是以兼收并购为手段的外延式发展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雏鹰农牧作为农牧业中的养殖业,本身行业增长较慢,行业竞争较为剧烈,公司的资源和能力也相对易于模仿,“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没有太高进入壁垒。所以在最初战略上,通过外延式扩张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即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扩张对抗周期性风险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雏鹰农牧的退市,基本成为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失败典型案例。
1、并购标的及策略选择及制定
并购目的本质是产生协同效应。根据课上老师介绍,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财务协调、多元化、自信力、买入廉价资产、代理问题、税务考量以及市场支配力。总结来说,并购目的服务于(包括不限于):获取更多客户及市场份额,提高生产效率,获取对于供应商的更强溢价能力,将产品市场进行衍生,以更高适应技术变化或者**变化,在估值或者财务方面掌握有有利信息,挤压打击竞争对手等等。
在雏鹰农牧并购的标的选择中,从2012年开始共发起并购16起,并购对象有泰元担保、杰夫电商、郑州蔬菜、东元食品等,涉及的行业呈现多元化,有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互联网和经销商等,共计投资65.8亿元。在关于实控人侯建芳的采访中,侯建芳坚称非主业投资很少,是上下游的多元,不是对外扩张的多元。侯建芳举例说投资沙县小吃是为了向沙县小吃供应稳定的猪肉供应,投资做冰柜的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是因为沙县小吃9万家店需要大量的配套冰柜。
但我们小组分析认为,例如公司投资沙县小吃,本来的战略初衷是利用沙县小吃店均4吨的猪肉消费量,锁定下游消费场景。但由于沙县小吃本身内部管理松散,店主对于进货渠道具有较大自主权,而公司投资后并没有对沙县小吃的供应链管理进行必要的业务整合、干预和调整,进而无法实现锁定消费市场的目标。
本质上在并购标的的选择以及实际战略制定上,公司战略是片面以及粗浅的,忽略了本质逻辑。换言之,核心并购标的失败的原因是并购标的与公司未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效应。
2、管理水平落后,未有效完成并购的整合
除了战略失误以外,在并购重组之后公司对于并购标的的整合也是失败的。雏鹰农牧管理水平等落后,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心态导致企业除了在进行外延扩张时过分忽略了财务风险外,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水平未能跟上产业链扩张后的管理需求。雏鹰农牧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并未就重要管理岗位对外招聘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经理人,进而导致公司在收购新业务后无法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战略目标。
由于未能直接采访相关人员。从公开信息看,雏鹰农牧存在很多具有疑点的并购和投资。被投企业资质和公司治理存在瑕疵,一方面存在较多投资标的原股东实际出资比例只占认购额很少一部分的情况,比如鹅宿畜牧大股东郝萌认购出资额为30015万但实际出资为1925万,光大农牧大股东张留治认购出资额27378万但实际出资额为5500万,春野牧业大股东李彦认购出资3.7亿则全部未实缴。另一方面,在投资后,雏鹰农牧最少占标的公司股权33.33%(最多的有45%),但根据工商企业信息查询,雏鹰农牧未能在标的公司拥有一个董事席位。甚至一些接受高额投资的标的公司未设立董事会。
本文第三部分也分析了投资多家疑点颇多的企业,或者与实际控制人存在关联关系,或者疑似通过虚假交易做高估值等,并购之后对标的的关键利益方如雇员、客户、供应商等均未有实质的沟通和协同,最终仅仅服务于实际控制人或其相关利益方,损害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
3、针对上市公司经营启发
(1)、神经体系——治理结构
10月10日,深交所向雏鹰农牧下发监管函,涉及对象是上市公司的董监高。深交所表示:李花、侯五群、候斌、侯松平等作为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能恪尽职守,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结构,避免以下问题:三会一层不健全,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董事会如同虚设,独立董事和专业委员虚置,监事会不监督,董监高形不成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2)、呼吸系统——外部监督
雏鹰农牧频繁变更事务所。2018年开始,雏鹰农牧的审计机构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变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在被“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否定意见后,变更“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接任审计工作。2019年2月实际控制人相关资产被司法冻结,10月深交所下发监管函。
外部监督属于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媒体等共同形成了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督。上市公司本身需要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合规性、经营合法性,经得起监管部门、公众媒体、行业协会、社会审计等各方的检验和约束。
(3)、循环系统——创利能力
雏鹰农牧主业的创利能力下降经营十分不稳定,过分依赖于投资收益,甚至是可疑的虚假投资收益。高杠杆的扩张失败,公司脱离主业,最终导致了市值的覆灭。雏鹰农牧并购扩张导致了现金流紧张,无法支付饲料、*品等款项,导致生猪饿死的情况。
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需以主业的创利能力为核心,以现金流稳定为生命。
(4)、消化系统——竞争态势
以同样在养殖业的温氏股份为例,2018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64.94亿元,高于其43.78亿元的经营利润。随着猪周期的触底反弹,除了雏鹰农牧以外的其他养猪企业,均创股价新高,部分生猪的头均市值已经到万元。
雏鹰农牧处境较为极端。但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中,要关注行业竞争情况,争取上游供应商、客户、人力等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
(5)、泌尿系统——产品销售
雏鹰农牧今年八月公布的销售简报显示,当月仅出售两千头。且虽然公司拟通过并购扩展销售渠道,但是并未成功。存货(生猪)管理及保护设施也存在较大问题。
为保障健康的产品销售系统,上市公司应努力提高产能利用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市场占有率、营收增速,同时努力降低销售费用。
(6)、生殖系统——价值再造
在这个过程中,雏鹰农牧明显并购后整合补足,未产生协同效应,未能有效提高产品差异化水平,盲目扩展,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失败。
(7)、运动系统——资产结构
雏鹰农牧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为71.81%,偿债压力大。但同时企业主业创利能力持续加强,出现亏损。会计核算也不合理,固定资产与持有待售资产划分不合理,存在企业财务造假的可能性。最终资金链断裂,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发的一连串债务违约。
上市公司应该从资产构成、资产安全、资本结构的框架下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保持合理的负债率。
(8)、免疫系统——内部控制
综合以上的分析,雏鹰农牧存在极大内部控制问题。最终表现的结果是财务方面出现固定资产与持有待出售资产划分不清晰、长期股权投资及可供出售资产增长异常,合规方面包括交易违规,决策层面包括战略不清晰,金融决策投资额超过预算值等等。
内部控制问题是上市公司不发生问题的红线,经营合法,财报真实,经营效率,满足战略要求,实现保值增值。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管控、约束和评价的生态体系。实际过程中,特别是家族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形成控制体系相互竞争和约束,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等。
(9)、分泌系统——企业文化
雏鹰农牧实控人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确实太过度自信了,在经营上太善良,太心软。在初创企业,企业文化通常体现的是创始人的个人文化输出。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中,要有明确的使命性,有较强的适应性、参与性和一致性。
正如程老师课上指出的,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基石。上市公司只有敬畏市场、敬畏法制、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才能在经济周期的起伏中,加强的经营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Cornell-TsinghuaDualDegreeFinanceMBA
▼观看宣传片
*ST雏鹰会破产吗?
只能说是有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那就真不一定了
刚刚!深交所确认:雏鹰农牧强制退市,下周二复牌,上只“面退”股曾接连10跌停
刚刚,深交所决定,雏鹰农牧(002477.SZ,现证券简称为*ST雏鹰)股票被强制退市。
深交所8月19日晚间发布公告表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4.1条第(十八)项、第14.4.2条的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2019年8月19日,决定雏鹰农牧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同时,公司股票自8月27日(下周二)起进入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深交所表示,2019年7月5日至2019年8月1日,雏鹰农牧股票通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上述情形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4.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晚间,雏鹰农牧也发布了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告。
另外,雏鹰农牧已于今年3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豫调查字[2019]01),因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
截至今日晚间,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此番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意味着公司在A股的上市资格将被彻底“注销”,对相关股票的持有者来说,是个巨大利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雏鹰农牧股东户数超过18万户。
本次停牌前,雏鹰农牧股价报0.69元/股。
此番雏鹰农牧被终止上市,意味着其正式成为继中弘股份后,A股市场第二只面值退市股。
10个多月前,中弘股份已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规定。经过30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后,于去年底正式摘牌,成为A股市场首只面值退市股。
Wind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以来,除少数公司因吸收合并原因主动退市外,多数退市公司都是被强制退市。
强制退市的公司中,因业绩连续亏损导致的退市居多。因股价连续低于1元面值而退市的公司目前仅有中弘股份,如今将再加上一个雏鹰农牧。
此外,*ST华信也已触及面值退市标准,正等待交易所“宣判”。还有不少股票股价在1元附近徘徊,也存在退市风险。
在雏鹰农牧濒临退市前,二级市场曾有明显“自救”行为,不过最终无功而返。
行情数据显示,雏鹰农牧股价在1元以下越来越低时,为避免退市,曾几度挣扎。7月24日,有买单将股价从跌停板拉升到涨停板,使当日收盘价维持在涨停状态。
7月25日,盘中再现大量买单,股价涨停收报0.89元。总的来看,上述两个交易日成交量较之前剧增。
7月29日,雏鹰农牧迎来生死之*。当天股价若能在0.86元上方,保壳仍有希望。当天盘中,数度有人将股价从跌停板撬开,快速拉升至翻红。不过,当日大量抛盘最终将股价摁倒在跌停板,提前宣判公司“死刑”。
此后3个交易日,雏鹰农牧股价连续跌停,但仍有资金进场接盘。
除二级市场多次“自救”,雏鹰农牧自身也曾努力“自救”。
7月24日晚间,公司公告称,与3家供应商签订合作成立养殖公司协议,开展生猪养殖,公司以猪舍实物资产出资,供应商以债权+种猪方式出资。
然而公司自己也提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令第64号《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的规定,新公司能否顺利工商登记注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很快,公司就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就上述事项作出说明,其中就包括说明是否在利用信息披露“抬拉股价”。
从财务情况上看,2018年一季度开始,公司陷入连续亏损,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已沦为负值,为-0.0033元,意味着公司已“资不抵债”。
根据相关安排,雏鹰农牧将自2019年8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为三十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不计入退市整理期。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整理期业务特别规定(2017年修订)》的相关规定,雏鹰农牧承诺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间,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
另据深交所相关规定,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退市公司股票予以摘牌。这意味雏鹰农牧股票最终摘牌时间将为2019年10月16日,届时雏鹰农牧的股票将正式从A股市场除名。
值得一提的是,过往案例显示,进入退市整理期后,相关股票均上演连续跌停走势,股价风险仍不小。
以此前退市的中弘股份为例,2018年11月16日至2018年12月27日为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进入退市期后,中弘股份曾连续10个交易日跌停,其股价最低跌至0.20元/股。整个退市整理期中弘股份累计跌幅达到70.27%。
雏鹰集团市值多少
不明白啊==!
“把猪饿死”的ST雏鹰已经11天低于1元红线了,还会有资金去赌一把吗?
不要去想做梦的事!
A股“面值退市”第二股锁定*ST雏鹰,上市九年盲目扩张种下恶果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债务压顶、业绩巨亏、“钱债肉偿”的*ST雏鹰(002477.SZ)最终还是未能逃脱退市的命运,倒在了“超级猪周期”之前。
8月19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对*ST雏鹰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继去年的中弘股份后,*ST雏鹰成为A股第二家“面值退市”的公司。
自2019年7月5日~8月1日,*ST雏鹰的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
根据退市安排,*ST雏鹰将在8月27日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证券简称由“*ST雏鹰”变更为“雏鹰退”。
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退市整理期间,*ST雏鹰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10%。
预计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为10月15日,退市整理期结束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此外,今年一季度内买入*ST雏鹰股票,“豪赌”公司翻身的3万多名投资者或将亏损惨重。公司股价今年来累计已跌去近八成。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ST雏鹰的股东户数为18.42万户,户均持股10698股;截至2018年12月31日,*ST雏鹰的股东户数为15.39万户。
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想赌一把*ST雏鹰翻身的投资者已形成亏损。而公司进入退市重整期后,可能会出现以短线盈利为目标的游资投机行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炒作退市股的风险仍应尽量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面值退市”第三股正在等待深交所“裁决”。截至8月16日,*ST华信(002018.SZ)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1元)已被停牌,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退市与否决定。
曾被誉为A股“养猪第一股”的*ST雏鹰,今年年初的“巨亏38亿饿死生猪”、“以肉偿债”等奇葩事件一度震惊了A股市场。
而把*ST雏鹰逼到退市的主要是公司自身的债务压力。上市不足九年,在“雏鹰模式”产融结合的背景下,公司从传统畜禽养殖、粮食贸易、饲料生产,拓展至电竞领域、沙县小吃,还投资控股担保公司,设立产业基金,大举涉足金融投资等业务。
频繁的对外投资、盲目扩张让*ST雏鹰“引火上身”,2018年下半年,*ST雏鹰就出现资金紧张,猪饲料供应不及时,进而致使生猪养殖成本高于预期。同年,公司业绩上演大变脸,巨亏38.6亿元令资本市场咋舌。
彼时深交所曾对*ST雏鹰2018年年报下发多达36问的年报问询函,直指公司计提资产减值不明、高额垫贷款及可持续经营能力等问题。
2019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ST雏鹰的总资产为196亿元,货币资金仅有4.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82亿元,资产负债率92.68%。公司实控人侯建芳所持公司40.2%股份全部遭轮候冻结。同时,公司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巨亏11.03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977.53%。
不仅如此,7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的逾期债务在不断增加,新增逾期债务近3亿元,累计逾期债务已接近34.49亿元。
巨额的债务压力下,*ST雏鹰主营的生猪销售已经几乎无法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销售简报显示,今年以来*ST雏鹰生猪销售收入累计仅2.46亿元。7月份公司生猪销售收入更是跌至最低的600万元。*ST雏鹰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8亿元~16.2亿元。
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ST雏鹰曾几度尝试自救以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
今年6月25日,*ST雏鹰的债权人召开债委会,推进*ST雏鹰市场化债转股方案。与会债权人中的29家,持有公司债权本金约78亿元的债权人同意债转股方案。
而该债转股计划最终并未实施,公司也未披露相关公告进行说明。
一个月后,7月24日*ST雏鹰再度发布公告称,拟由公司提供猪舍,供应商以债权+种猪出资,盘活资产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缓解公司债务危机。
公司称,自2019年3月以来,养殖场空栏较多,造成猪舍闲置、利用率低。公司已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债务危机,包括但不限于:以公司存货偿付债权人本息,目前已交割的货物1.37亿元;开展债务重组,目前已与部分债权人签订框架协议,尚未签订正式协议。
今年来,生猪价格不断攀升。根据猪易数据,本周猪价加速上涨,已突破历史高点21元/公斤。8月18日全国生猪均价24.02元/公斤,周变动2.61元/公斤。
多份研报指出,全国猪价已创出新高,在去产能化创新高的背景下,猪肉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而在生猪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猪价持续上涨终将带动上市企业8月出栏价格的快速提升。
对于倒在猪周期中的*ST雏鹰,能否在猪价上涨的情形下带动公司业绩。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ST雏鹰的退市已是定*,“面值退市”此前还没有过重新上市的先例。即便公司想重新上市,解决眼下的债务问题,并盘活资金回归到生猪养殖、销售的主业实现业绩扭亏是第一步。”
(责任编辑:田云绯)
再来3个涨停也不到1块钱!*ST雏鹰将成第二只“面值退市股”
退市命运难改。7月29日,*ST雏鹰(002477.SZ)股价表现迎来关键之日——最终公司股价当天跌停,收报0.81元/股,已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
这意味着,如无意外,即便在未来3个交易日股价连续涨停,8月1日(第2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仍将低于1元,公司退市已成定*。
曾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的*ST雏鹰,自今年初因“没钱饿死了生猪”、“钱债肉偿”等各式奇葩事件后,尝试以各种方式解决巨额债务。如今,公司或将成为继中弘股份后,A股第二只面值退市的公司。
壳资源作为上市公司最宝贵的资源,退市是股东最不希望看到的结*。自上周以来,*ST雏鹰的股价不可谓不挣扎。
7月24日、25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地天板”一度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7月26日却上演了“天地板”,收盘价再度跌回0.85元/股,这使得公司股价能否拉回1元的关键实际上就在今天。
此外,今天尾盘的半小时内公司股价仍有过“垂死挣扎”。14:28之前,公司股价跌停报0.81元/股。随后,股价突然拉升,于14:33分触及当天最高的0.87元/股后一路震荡下跌,最终收报0.81元/股,跌幅4.71%。
经第一财经记者计算,在今天跌停的情形下,即便公司股价未来3个交易日连续实现涨停,8月1日公司股价最高可达0.94元/股,仍低于1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有权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公司的五大机构投资者中,南方基金和招商基金分别持有公司1602.75万股、19.6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分别为0.81%、0.01%。
普通投资者方面,截至2019年一季度*ST雏鹰的普通股东户数达18.41万户。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来仍有不少投资者“豪赌”公司翻身。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38万,一季度内增长了3万户。
7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供应商河南方牧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牧商贸”)、郑州牧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康贸易”)、河南牧达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达商贸”)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出资成立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希望借此尝试解决公司的债务。
当晚,深交所的关注函便火速下达,要求*ST雏鹰就出资方式、项目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并质疑其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抬拉股票的情形。
7月28日晚,*ST雏鹰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表示,公司受资金紧张及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自2019年3月以来,养殖场空栏较多,造成猪舍闲置、利用率低。公司已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债务危机,包括但不限于:以公司存货偿付债权人本息,目前已交割的货物1.37亿元;开展债务重组,目前已与部分债权人签订框架协议,尚未签订正式协议。
本次合作计划拟由公司提供猪舍,供应商以债权+种猪出资,盘活资产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缓解公司债务危机。
*ST雏鹰还表示本次合作拟投入的资金具体金额是根据测算每家新设立公司养一万头种猪共需要流动资金约2,400万元,分9个月投入,其中公司出资480万元,合作方出资1,920万元,由合作方先出资,公司以销售回款及猪舍租赁款支付剩余流动资金。
2019年3月以来,生猪价格的上涨已助推上市养猪企业步入盈利阶段,A股龙头猪企均已在二季度纷纷实现盈利。
若不论公司退市的可能性。即便是从*ST雏鹰披露的半年业绩预告和销售简报来看,公司生猪养殖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上半年亏损14.8亿元~16.2亿元,亏损原因为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及负债规模较大。
此外,截至2019年6月,*ST雏鹰累计销售生猪仅36.64万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而养猪业内的牧原股份(002714.SZ)仅6月销售生猪就达80.1万头,上半年累计销售581万头。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目前生猪价格反转上行依旧在途,3-4季度价格超往轮是相对比较确定的,且本轮周期反转高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个股公司出栏量和完全成本,当前生猪养殖股行情已经步入“价格新高→利润兑现”的时期,龙头猪企利润兑现的确定性更强。
而对于*ST雏鹰,相比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协议会否顺利展开,摆在眼下则是或将退市的难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止水责编:杜卿卿
截至2023年9月末,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1961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534.17亿元。
科大讯飞午后持续跳水,截至发稿,该股封跌停,报46.68元,成交额超43亿元。
公告称,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进入2023年以来,本集团销售额承压明显。
雏鹰农牧在新三板代码多少
雏鹰农牧在新三板的代码是833468。作为一家农牧企业,雏鹰农牧有着多样化的业务板块,包括畜牧业、深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业。该公司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畜禽产品,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作为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该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注册和监管,具备合规经营的资质。雏鹰农牧在新三板的上市代码是833468,这是一家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多元化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