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生产什么产品(工业富联创始人?)
工业富联创始人?
郭台铭
工业富联是上市公司的简称。公司原来的名字是富士康,是台湾商人郭台铭创立的,主要业务是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如苹果,三星以及国内的智能手机品牌很多都是它代工生产。工业富联上市之后已经成为多元化的股份公司,郭台铭仍然是控股股东。
工业富联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多款智能车载产品_同壁财经-商业新知
11月9日,工业富联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并现场展出多款智能车载产品,涵盖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智能联网域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成果。
在智能驾驶域,工业富联提供了两款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分别是针对市场主流车型的Level2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和面向无人自驾巴士的高效能Level4解决方案。其中,Level2自动驾驶功能的系统尺寸在B5纸张大小内,实现包括车道偏离警示、车道保持辅助和车道居中控等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确保车辆保持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还提供前车碰撞警示和后车碰撞警示功能,及时提醒驾驶可能的碰撞风险,确保驾驶在车上更轻松、更安全。
在智能座舱域,最引人注目的是UWB无线通信车门钥匙(DKC)和座舱娱乐系统(IVI)。DKC通过整合UWB、BT、NFC技术,在提供简易的无线车门开解锁体验的同时,还能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室内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快速解决寻车烦恼。IVI则不仅仅是娱乐系统,它更像整合座舱体验的解决方案,包含了中空显示屏、仪表屏跟抬头显示器,实现了高度的影音整合、信息流通和手机便利连接。此外,下一代的IVI的语音助手结合ChatGPT生成式AI,可以实现更智慧、更安全地驾驶控制。
在智能联网域,展示的RSU(路边单元)和OBU(车载单元)密切合作,可以实现高效的车辆间通讯。这种无缝融合通讯技术,不仅能减少拥堵,还能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为驾驶人带来更顺畅用路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富联RSU产品已顺利通过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RSU是车路协同网络的路侧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网络、车辆和交通安全,获得第三方权威认证意义重大。
此外,工业富联还在现场展示电子后照镜CMS、环景镜头AVM、EVCloudService云平台等车载电子产品,并提供了协助传统车企在生产制造上的科技转型服务方案,全面展现了工业富联在技术创新以及赋能智慧出行创新应用场景的领先实力。
工业富联表示,将持续为智能驾驶生态圈带来众多先进的技术元素,提高行驶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为智慧出行带来更为舒适的驾乘体验。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广发中证军工ETF基金新增西部证券为一级交易商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ETF基金新增西部证券为一级交易商
清盘预警:鹏扬国证财富管理ETF基金基金资产净值连续30日低于5000万元
嘉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新增浙商证券为流动性服务商
国泰中证机器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新增3家流动性服务商
香港股票交易印花税今日正式下调!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迎流动性利好
和特能源:把握行业发展契机积极拓展热电联产业务
一站式微商城小程序行业解决方案,为中小微赋能
自媒体从0到1,玩转头条、百家,做更赚钱的自媒体帐户!
加薪升职100讲:林琳笨超级执行力
©2023北京商状元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16045203号-2京ICP证B2-20180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10574号
【新工业龙头】10图看懂智能制造ETF成份股之“工业互联网龙头”工业富联_同花顺圈子
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颠覆,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其中,第三产业部分领域,如金融、互联网等,数字化水平已经非常高,消费互联网的增长开始遇到瓶颈,创新和合规还需要做到平衡。相反,第二产业的数字化潜力巨大,尤其是工业领域。
制造业不断走向更高级的阶段,工业互联网倡导的提质增效切中实际需求。近两年来,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引导要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一批制造业企业开始进行探索,而工业富联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龙头,自成立之日起,便肩负着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任。
国内首只智能制造ETF(516800)覆盖了为智能制造提供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以及应用智能制造进行生产等细分领域龙头A股,共100只。其中,“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工控自动化龙头”汇川技术、“电网科技龙头”国电南瑞、“特种集成电路龙头”紫光国微、“MCU芯片龙头”兆易创新等多家龙头企业均为其成份股。
智能制造行业也囊括众多市场投资热点,如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制造ETF一键布*100只行情火爆的智能制造主题股,省时省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1/12/31
1、工业富联简介
作为智能制造ETF(516800)标的指数(智能制造指数:930850)权重位列第十二位的成份股,截至12月31日,工业富联在智能制造指数中占比达1.92%!
工业富联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研发投向包括5G、AI、工业大数据、高效能运算、智能制造及精密工具等领域。公司构建了基于传感器、“雾小脑”边缘计算、FiiCloud云平台与MicroCloud专业云应用的四层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致力于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产品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协助客户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公司确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将“三硬三软”作为战略实现的核心基础,持续加强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完善市场布*;以数十年制造经验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为抓手,引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在“新基建”领域的领先地位。
截至2021年9月30日,工业富联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达41.55%,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占比达13.85%,较上期增加1.07%。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1Q3
3、营业总收入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根据工业富联财报披露的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取自2019Q1-2021Q3
4、归母净利润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根据工业富联财报披露的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取自2019Q1-2021Q3
截至2022年1月11日,工业富联的总市值为2354.01亿元,总股本198.65亿股,过去180天同花顺一致目标价18.24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1/1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工业富联的市盈率为12.06倍,处于5.15%的历史百分位。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1/12/31
截至2022年1月11日,工业富联2021年机构一致预测归母净利润209.07亿元,同比增加19.94%,成长能力大幅改善!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1/1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工业富联外资持股市值75.13亿元,占其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为18.68%。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1/12/31
2021年三季度,工业富联的ROE为10.28%,其中销售净利率为3.60%,资产周转率为1.30次,权益乘数为2.19。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1/9/30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工业富联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制造商,凭借A/H消费电子板块体量最大的优势,以同业最高的研发投入,用于5G设备、工业互联网等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促进盈利能力的修复。同时,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ESG领域持续领跑同业。我们认为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公司作为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灯塔”,估值吸引力显现。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1)全球5G基建及终端设备的放量;2)手机客户市占率提升,可穿戴设备、XR产品快速增长;以及3)汽车通讯、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模块渗透率的提升。
华西证券则指出:工业富联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多业务发力前景可期。伴随着5G基建推进、渗透率提升,公司5G相关产品快速发展,同时公司持续推动5G高端精密机构件朝着多元化产品和客户布*持续拓展。工业富联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可以提供“端到端”5G专网服务的企业之一;另外,在智能家居装置领域,公司对智能家居技术及产品的投入已有多年历史。多元化产品和客户的持续拓展也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持续看好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业务发展。
“智”在必得,一“基”网罗大国新工业龙头!智能制造ETF联接基金(A份额:013447/C份额:013448)10月27日起全网开放申购!
华宝智能制造ETF(516800)及其联接基金(A:013447,C:013448)覆盖了为智能制造提供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以及应用智能制造进行生产等细分领域,一指尽揽智能制造产业链优质龙头!
富士康走了?工业富联涨了
出品:全球财说
3月14日晚间,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601138.SH,以下简称“工业富联”)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
纵观近几年工业富联的发展,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波澜不惊”,但对于“台商领袖”郭台铭、对于名声赫赫的富士康而言,则有些差强人意。
但即便如此,作为宇宙最强代工厂的工业富联,近几日仍然吸引大批资金进入,叠加将“抢走“歌尔股份AirPods订单的传闻buff,股价更是不断高攀。
01
扣非净利负增长
主营业务毛利率微薄
年报显示,2022年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5118.50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归属净利润200.73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扣非净利润184.10亿元,同比下降0.9%。
虽然,工业富联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仍创下新高,但是仅0.3%的增长着实让市场及投资者感觉到“独角兽光环”已经不再。
并且,扣非净利润出现下滑,意味着公司的核心业务已面临增长瓶颈。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工业富联认为2022年业绩基本与2021年持平,所以对于是什么原因影响全年经营情况并未进行过多说明。
细分来看,工业富联目前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仍是3C电子产品,若拆分成行业则分别为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
其中,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事项营业收入2961.7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37%,但是相关营业成本增幅却达到16.39%,高于营收增速,导致相关毛利率下滑1.58个百分点至9.25%。
云计算方面,实现营业收入2123.33亿元,虽然营收与成本增速基本持平,但是毛利率却仅为3.96%,仍下降了0.18个百分点。
工业互联网毛利率高达47.87%,可由于营收占比较小,对于业绩贡献并不明显。
目前,工业富联所生产的产品包括网络设备、电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服务器及零组件、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
从产销来看,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仍为工业富联生产的主要产品,全年生产销售量均约为11亿件,较上年增幅不足10%;其次,网络设备全年生产销售量均为2.6亿台,较上年同比增长18.30%。
图片来源:工业富联2022年年报
02
成本不断攀升
毛利率、净利率下挫
成本分析表显示,工业富联所生产的3C电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高达90.47%,而直接人工成本则仅为164.7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不足3.5%。
毕竟,工业富联作为代工行业龙头,一直以来对于人工价格颇为敏感,而国内的劳动力窗口红利期已经关闭。越来越多追求无拘无束的年轻人“宁可去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
目前来看,工业富联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若按净利润来计算,人工成本已达到净利润的8成往上。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财说》查阅历年工业富联的直接人工成本发现,虽然国内人工价格不断走高,且工业富联营收规模、生产量不断攀升,但其人工成本增长并不明显,甚至有所下滑。
2017年-2022年,工业富联的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165.63亿元、155.71亿元、140.51亿元、151.86亿元、161.04亿元、164.78亿元。
而同期直接原材料成本分别为2748.69亿元、3344.97亿元、3414.91亿元、3596.48亿元、3629.70亿元、4286.91亿元。
生产规模不断上升,但人工成本却保持平稳甚至低于2017年水平,说明了什么?2022年末,工业富联员工总人数为199073人,低于2017年是的269049人。
可以看出,富士康在国内员工数量已出现大幅下滑。而外媒近日更是频频报道,富士康计划将生产转至印度、越南等地。
有消息表明,印度Karnataka邦**与富士康签署意向书,富士康将在Bengaluru建设一间主要工厂。此间电子制造厂将建在Bengaluru国际机场附近,占地约300英亩。该**人士表示,此次总投资将超过5亿美元,随着时间推移或超过10亿美元,此次投资将在2023年至2027年间进行,并将雇佣员工约10万人。
但是,印度、越南的制造水平能否完成苹果对于不良率的要求,还是未知数。毕竟富士康真正让国内大众熟知的,还是当初的“十三连跳”。对于员工的要求严苛、工作强度较大,这样的厂商外迁他国,恐会出现水土不服。
同时,工业富联作为长期服务于苹果的最重要的果链企业之一,电子产品代加工仍是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最重要业务。
年报显示,2022年工业富联前五客户销售额为3248.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3.46%,其中单个客户销售比例便超过总额的50%。
不言而喻,这个单一客户便是苹果。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寒冬,代工厂的上游企业日子也颇为艰难,而“金主爸爸”苹果甚至将自身业绩销量不及预期,甩锅给郑州富士康。
不得不说作为果链企业,且严重依赖苹果的代工厂,只能忍辱吞声。
可能也正是源于富士康多年来的“逆来顺受”,让作为“金主爸爸”的苹果方面格外满意,才会有传闻称其拿下苹果AirPods订单,这一切或并非是无中生有。
但受委屈并不是最大问题,丧失议价权、话语权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2022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便出现了大幅下滑。
2022年,工业富联全年毛利率跌至7.26%,净利率则跌破4%。
工业富联也在各次财报中反复提及风险称,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无法将增加的采购成本及时向下游传递,则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生产预算安排将受到较大影响。
毕竟消费电子严寒下,作为上游制造想因为成本等问题对下游成品厂商进行提价,可以说非常艰难,更何况是面对苹果这样不愁供应商的企业。
03
第二增长曲线频蹭热点
高分红助力股价高攀?
工业富联也深刻意识到了核心业务增长乏力,且多是卖力不赚钱不讨好的买卖。
于是,工业富联开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道路。其高管多次对外表态,“将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元宇宙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牢牢把握机会”。
2022年年报中再度提及,工业富联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技术策略,围绕科技创新积极布*新事业,逐渐聚焦“半导体生态、新能源车零部件、大数据,机器人”等新的产业方向。
这其中,包括与智路资本等设立产业投资公司,投资聚焦半导体的广大融智(广东)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收购封测厂等;聚焦驱电控的零部件、智能联网跟智能座舱、工业互联网赋能三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思灵机器人等。
但是,目前上述被描述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力点,仍难以为工业富联带来收益。而且所涉及的行业也绝非半路出家凭借雄厚资金便能“砸”出一片天地的行当。
但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元宇宙这些词串联在一起,会给市场及投资者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就是热门概念。
3月16日,工业富联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会推动AI服务器、HPC系统等算力硬件需求量的增加,并在网络端已布*应对ChatGPT等所需的高速网络产品,并看好下半年AI服务器销售业绩。
真是什么最火就要去看看能不能“画出曲线”。但也正是火爆的故事,近一周就吸引了约200家机构对其进行调研。
调研中,机构核心关注的问题包括数字经济业务布*、利润率提升手段、云计算发展趋势、未来5G设备增长趋势等。
虽然业绩差强人意,但二级市场往往只是炒作风头,以工业富联的话题度,股价妥妥出现拉涨。
3月17日,工业富联收获涨停,股价攀至近期高点;3月20日,工业富联再度盘中涨停,虽未能封盘,但最终仍收涨9.49%,报收14.88元/股,全天成交额达到48.30亿元。
龙虎榜信息显示,目前北上资金及机构席位买入积极,前五大买入席位于3月20日共计买入15.95亿元,但是前五大卖出席位共计卖出12.78亿元,当日净买入金额为3.17亿元。
虽然股价连日攀升,但是仍难以达到上市后最高点及2019年、2020年的相对高点,仍有没有割肉的大部分投资者等着回血,工业富联持续上涨仍存一定压力。
不过,除涉及热门概念外,工业富联作为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分红也是激发股价攀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工业富联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元,共计109.22亿元,此次分红占归属净利润比例为54.41%。回看2021年,工业富联也曾进行高分红,分红金额达98.91亿元,当期股利支付率也达到49.43%的较高水平。
不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工业富联前十大股东持股数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为87.39%,高分红最终最为收益的仍为鸿海精密,仍为郭台铭。
面对核心业务增长乏力,以及逃离中国的频频质疑,工业富联又会给出何种“答卷”?《全球财说》将会持续关注。
工业指毛就苗满并充光服让富联是什么板块
信息技术板块。工业富联是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涉及的板块包括通讯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在A股市场中,工业富联属于信息技术板块,一般被划分为半导体及元器件行业,其股票代码为601138。该公司主要生产数字家庭、企业应用、智能制造以及汽车与物联网等领域的电子设备,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板块成为了A股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并且在整个经济中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信息技术板块包括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半导体等多个子行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电子主要指哪些产品
工业产品: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符合于原定生产目的和用途的生产成果。按生产活动成果的形式,可分为物质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在物质产品中,按其完成程度,又可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类型:(1)材料和部件材料和部件指完全参与生产过程,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最终产品的那些物品,又可以分为原材料以及半制成品和部件两大类。(2)资本项目资本项目指辅助生产进行,其实体不形成最终产品,价值通过折旧、摊销的方式部分转移到最终产品之中的那些物品,包括装备和附属设备。(3)供应品和服务供应品和服务指不行成最终产品,价值较低、消耗较快的那类物品。
工业富联是做什么的
工业富联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宽带和无线网络、电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增值服务商所需终端产品以及精密核心零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工业富联全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6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东环二路二号富士康科技园C1栋二层,注册资本198.65亿人民币,公司曾用名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业富联?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6月8日上市,股票代码601138,每股发行价为13.77元,用户如果有闲钱可以考虑买入,不过在买入时最好选择在股价低的位置介入,后续上涨卖出就可以获利。
工业富联是鸿海的吗?
1 是的,工业富联是鸿海的。2 因为鸿海收购了工业富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工业富联也成为鸿海旗下的一个品牌。3 工业富联成为鸿海旗下的品牌,也体现了鸿海在智能制造和生产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方向,加强了鸿海在全球产业链的布*。
工业互联网概念股有哪些?
工业互联龙头有:
1、中联重科(000157):工业互联龙头。
11月22日消息,中联重科开盘报价5.63元,收盘于5.660元。5日内股价下跌1.59%,总市值为491.17亿元。
2、工业富联(601138):工业互联龙头。
11月22日晚间复盘消息,工业富联最新报价9.100元,3日内股价上涨1.65%,市盈率为9.01。
3、用友网络(600588):工业互联龙头。
11月22日,用友网络开盘报价23.8元,收盘于23.630元,跌2.52%。今年来涨幅下跌-52.64%,总市值为811.37亿元。
工业互联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美的集团:在近5个交易日中,美的集团有4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4.67%。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美的集团的市值下跌了151.11亿元,下跌了4.67%。
徐工机械:回顾近5个交易日,徐工机械有4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19%,最高价为5.08元,最低价为4.93元,总成交量1.68亿手。
万向钱潮:近5个交易日,万向钱潮期间整体下跌0.97%,最高价为5.24元,最低价为5.18元,总市值下跌了1.65亿。
富士康主要生产什么?
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TECHNOLOGYGROUP)是由外商投资的专业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件、计算机机壳准系统、计算机系统组装、无线通信关健零组件、消费性电子、半导体设备、液晶显示器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自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以来,经由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对科技产业发展动态的前瞻性把握和果断决策,以及富士康全体同仁的辛勤耕耘,集团规模迅速壮大。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现有员22万余人,产品从单一的电气连接器发展到广泛涉足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等3C产业的多个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厂商,至今连续七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2年后一度成为中国大陆出口200强企业第一名,2003年位置总产值突破3000亿新台币,2004年产值为10亿美元并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于2001年起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集团拥有“Foxconn”自我品牌,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业中享有盛誉。产品主要供应给全球顶尖的IT领导厂商,其中集团与惠普、戴尔、英特尔、索尼、诺基亚、思科、联想等建立了全球策略联盟关系。科技以人为本,富士康科技集团不仅仅经营产品,也同时经营人才,“人才本土化、人才科技化、人才国际化”是集团挑战21世纪的人才经营策略。集团有一套完善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其中正在推行的“1-3-8配房留才工程”,使优秀人才均能在富士康找到一个安居乐业的工作环境;为满足事业快速发展对大陆优秀人才的需求,集团还分别在广东深圳、江苏昆山、山西晋城等地设有大型工员培训中心,从职业道德到企业文化,从体能素质到专业技能,对员工时行全方位的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