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控股是什么公司(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有哪些单位?)
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有哪些单位?
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有:供应链公司、粮食物流公司、港服公司、国交中心四个单位。
人才、业务优势融合,组建全新的长江国贸集团,致力于加快业务模式构建,形成发展清晰产业链,2022年长江国贸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实现进出口额90亿元,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规模位居省市前列。
武汉有几家上市公司
一旦上市,全国各地都有了
武汉控股为什么她素或的巨亏
武汉控股巨亏的原因如下:1、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贸易争端、疫情等因素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使得投资者对于未来的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进而对股市产生压制作用。2、公司业绩不佳信氏枝。尽管公司在多个领域都有涉足,但是在一些业务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例如公共交通领域的亏损,这会影响市场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预期,进而对股价产生打压。3、股市板块轮动。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热门板块,例如新能核碰源汽车、半导体等,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这些板块寻找机会,而忽略了其他板块的投资机会。4、对此,武汉控股需要在经营业务上不断改进,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也需要在市场营销上滑敏加大力度,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投资者的青睐,提升股价表现。
武汉控股会次走报市乙尽停被借壳吗
武汉控股会被借壳。武汉控股会一只股票是很好的壳资源或重组对象,但是散户太多,就会被借壳。
武汉市汉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市汉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2016-08-08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罗七北路12号金龙公馆综合楼栋21层。武汉市汉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5MA4KN8U19B,企业法人喻天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武汉市汉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武汉市汉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武汉控股11月08日股票行情涨幅0%,武汉控股公司亮点是什么_正点财经-正点网
武汉控股11月08日股票行情涨幅0%,武汉控股公司亮点是什么,11月08日盘后最新消息,收盘报:6.05元,涨幅:0%,摔手率:0.59%,市盈率(动):9.89,成交金额:2543.6万元,年初至今涨幅:-0.49%,近期指标提示----,振幅0.99%,流通市值42.93亿亿,强弱度0.16%,贝塔系数0.46,武汉控股上市日期:19980427.0。
武汉控股(600168)公司亮点:我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市的自来水供应龙头企业。
武汉控股(600168)2022年度报告:每股收益:0.01元,营业收入:289387.10万元,营业收入同比:43.84%,净利润:435.76万元,净利润同比:-98.91%,每股净资产:0.00元,净资产收益率:0.07%,每股现金流量:0.00元,毛利率:19.38%,分配方案:不分配,批露日期:2023-03-18。
此数据由正点财经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武汉东风鸿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东风鸿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5日,是东风公司旗下东风鸿泰武汉控股集团(简称东风鸿泰)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车城东路39号,主要业务是客户服务中心运营和管理。2008年东风鸿泰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连续第二年被评为武汉市“百强企业”。目前公司旗下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乘用车三大汽车品牌客服中心,经过四年的发展,作为汽车行业客服中心的开拓者,公司建立了由"呼入信息管理、呼出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管理、质量监控管理、员工绩效管理、专家支持"组成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和由"crm信息分析、知识信息管理、经销商crm、数据库营销、客户数据仓库"组成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高品质的客户服务,不断提升公司和产品品牌形象,为打造汽车行业知名客服品牌奋斗。
武汉控股公司董事长曹明一行拜会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
3月8日,武汉控股公司**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曹明,武汉控股公司**委员、副总经理刘宁,武汉控股公司水务环境市场部负责人李波在红安县人民**拜会了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黄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桂季朗、红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宏波、红安县副县长杨俊,双方就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行座谈。
刘堂军对远道而来的曹明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离不开红安既济公司三年来的运行,相信在该公司运维团队的管理下,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将越来越好。
杨俊十分肯定红安既济公司的工作,他表示,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在红安县委、县**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乡镇协调联动、密切配合下,解决了“项目点分散、施工环境复杂、资金紧张”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在运营工作中,红安既济公司面对疑难问题,总是能够积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相信该公司在今后工作中,可以用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把红安县污水治理工作越做越好。
会议现场
随后,红安既济公司负责人杨堃就该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作出简要汇报,并就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向红安县委、县**提出建议。
刘宁表示,武汉控股公司会继续加强与红安县人民**的合作,以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做好乡镇漏接、新接管网应收尽收工作。
曹明感谢刘堂军、杨俊对红安既济公司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认可,他表示,武汉控股公司将全力配合红安县人民**,在红安县现有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上继续发挥团队力量,同时,他代表武汉控股公司,诚挚邀请红安县委、县**相关负责人到武汉控股公司实地考察、指导学习、交流经验。
会议现场
当日,曹明一行还在红安既济公司会议室听取了红安既济公司d支部书记、董事长杜军杰关于年度目标、利润收入、d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的汇报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杜军杰表示,下一步,红安既济公司将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往期推荐
来源:武汉控股
编辑:金若茜、雷煜琪
审核:张卫军代毅婷
终审:曾云波
END
武汉控股,靠不靠谱?
新朋友点 ☝ 蓝字 加关注 老朋友点↗ 右上角 分享
武汉控股(证券代码600168)是一家1998年上市的老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水生产与供应及污水处理,公司注册资本70957万元。
业绩停滞不前
从武汉控股最近这几年的的情况来看,近年以来各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业绩上也是波澜不惊。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年公司的这几个财务数据:
表1 武汉控股主要财务数据(一) 单位:万元
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汉控股各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在近四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增长,尤其是2014、2015和2016这三年,营业收入正负相差竟然不超过2000万元。
从武汉控股实现的净利润上看,近几年也没有什么起色,除了在2014年净利润出现了增长近20%以外,2015年和2016年平淡无奇,其中2015年仅比2014年增长了3.48%,而在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比2015年减少了10.56%。
在计算武汉控股所实现净利润的现金含量时发现公司实现利润的质量在这几年其实一直处于持续下降中,2013年净利润现金含量有196.8927%,到了2014年这个数据稍下降到181.4870%,应该说2013年和2014年中的这个数据仍然是很优异的,但是到了2015年净利润现金含量迅速下降到了83.5417%,2016年更是只有68.4187%。
营收账款恶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武汉控股净利润的质量在持续下降呢?
一般情况下,公司利润的质量下降往往会表现在“存货”和“应收账款”这两个项目上占用资金越来越多。武汉控股在“存货”项目上所占用的资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应收账款”项目上出现了异常。我们来看看武汉控股这几年的“应收账款”及其周转情况。
表2 武汉控股应收账款及周转情况 单位:万元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汉控股应收账款余额在逐年增加,2013年才2.5个亿,到2014年增加到3.48亿,增长39.28%,到了2015年应收账款狂增至8.89亿元,增幅高达126.45%,2016年应收账款余额达到12.64亿元,再增长60.23%。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适当增长也是正常的,但是奇怪的是武汉控股这几年的营业收入并没有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应收账款持续大幅度增长,是非常奇怪的。
我们再来看看武汉控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个指标,2013年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5.79天,也就是说营业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差不多3个月才能收到,这个数已经不算好了。到了2016年武汉控股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升到了312.61天,这是什么概念?意思是说发生的应收账款平均要10个半月才能收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断延长的原因我们在武汉控股报表的附注中找到了答案。
在2015年度财务报告报表附注中,记录了武汉控股子公司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应收武汉市人民**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724375277.70元,并按照5%的比例计提了36218763.89元坏账准备。这笔应收款占当年全部应收账款的99.8%;在2016年年报附注中,对2016年末应收账款增长60%的原因解释为系子公司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应收“武汉市人民**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1254908788.90元,这笔应收款占期末应收账款的99.3%。由于对市**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采取个别认定法均按5%计提,2016年报表附注中并未说明2015年度的应收武汉市人民**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724375277.70元账款是否全部收到。
由于武汉市**拖欠武汉控股公司的款项高达12.55亿元,虽然收款风险很低,但仍然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也导致了公司的现金紧张,因资金紧张而融资也影响到了股东的投资收益率。
固定资产变化
比应收账款问题更严重的是武汉控股的毛利率在持续下降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武汉控股最近几年的毛利率情况(见表3)。
表3 武汉控股毛利率及相关指标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武汉控股近两年营业收入停滞不前的同时营业成本却在逐年上升,这导致综合毛利率出现了下降,在2014年时武汉控股的综合毛利为34.39%,这个毛利率水平应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到了2015年综合毛利率下降到了31.38%,2016年继续下降到27.44%。
是什么原因导致毛利率持续下降呢?
武汉控股2016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显示,营业成本的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折旧费和人工费的增加。2016年仅折旧费一项就比2015年增加了约4200万元,增长比率达到25%,而人工成本也在2016年度增加了1100万左右,增长率达到8%。在这里令人疑惑的是武汉控股2016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5.25亿元,与2015年的56.12亿元并无发生大的变化,为什么折旧额高了4200万元呢?
经过对报表附注中关于固定资产项目说明的了解,武汉控股2014年和2015年折旧额分别为2.72亿元和2.73亿元,在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9.73亿,其中新增的固定资产中有6.34亿是房屋建筑,只有2.1亿的管网建设完工,几乎没有新增机器设备;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为7.44亿,其中处置减少的固定资产中有7.43亿为机器设备,当年折旧约3.16亿。
通过这几个数据一方面我们找到了2016年折旧额增加4200万应该是新增固定资产在2016年折旧产生的这个原因,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担心武汉控股大量购建的房屋建筑不仅会因折旧将影响公司的利润,而且新增大量的房屋建筑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有多大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们从公司近年实现的营业利润来看,大致是呈现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武汉控股这几年实现的净利润之所以并没有出现大比例的滑坡主要得益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持续增长。2014年时营业外收入为1.78亿,占实现税前利润的45%,2015年这个比例上升到55%,到了2016比例已经上升到了66%。这种靠补贴收入来支撑公司的业绩不是长远之计。
☟ ☟ ☟
回到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武汉控股目前股价高估了还是低估了?以目前股价来衡量该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呢?
我们看到武汉控股昨日大跌4.4%至10.19元收盘,按照2016年30067.65万元净利润及70957万股本计算,武汉控股2016年的每股收益为0.4237元,市盈率24倍。基于本文对武汉控股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也鉴于及公司主营利润客观在持续下滑,即使武汉控股可以每年获得不菲的补贴收入来维持公司业绩不降,个人认为以目前的股价水平来衡量其实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要知道业绩年增长率超过15%且市盈率不足20倍的公司比比皆是。
其实,武汉控股之所以能维持目前的股价水平,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直有对武汉控股收购控股股东水务集团的资产上的期待。
在上个月30日晚间,武汉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5年10月启动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截至目前仍无法就供水特许经营及供水盈利机制等相关事宜与**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标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无法满足上市公司盈利要求。因此,公司控股股东水务集团拟召开董事会审议终止此次重组工作。我们可以看看3月30号那天武汉控股股价的走势,应该有一批先知先觉者在晚间消息公布前抛售了公司股票,这导致了公司股价在当日破位下行。
我们注意到,原拟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是采取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水务集团所属供水资产及其他水务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以提高水务资产经营规模,增强公司水务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所购买的水务集团资产盈利能力不够强收购价格不当,则可能会成为以牺牲武汉控股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来成全武汉市**的一场盛宴,所以终止此次重组是明智的。
又基于武汉控股目前的财务数据来判断,想大幅度持续提升公司的业绩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提升业绩的一条捷径就是以合理的能够实现双赢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的盈利能力强的资产。虽然这次搞了一年半的重组最终是终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汉控股未来不再重启重组之路了,毕竟这种重组对双方都可能是有利的,只是这一天会什么时候到来呢?鬼才知道!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文章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
资本教堂
价值分析
老牛聊股:两面针的“镇宅之宝”
投资一家高派现公司比你买铺面强
揭一揭中国神华神分红背后的小九九
华谊兄弟机关算尽太聪明
年报点评:东阿阿胶巨额存货无碍,值得继续持有!
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下属有多少公司?
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市委、市**批准于2005年8月成立的大型国有金融投资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是湖北省首家挂牌的金融控股集团。
目前,集团旗下全资、控股企业73家,集团系统在册职工10000余人,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A。2017-2020年连续四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20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87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145位、武汉企业100强第11位。截至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达1311亿元,净资产为38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利润总额2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