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银行收款人名称有出入也能收到钱(新加坡银行卡升级了能从自动取款机取出来自钱吗)
新加坡银行卡升级了能从自动取款机取出来自钱吗
可以取款的。银行卡是系统升级,升级介绍后,不影响银行卡使用。
侨批与永春(上)——百万海外永春人的故事③
为谋生下南洋 血汗钱寄回家
侨批之 “批”是为“信”,据悉,不论是闽南语、潮汕话还是福州、莆仙方言,信都叫“批”。因此,侨批,顾名思义就是华侨的信,它兼具通信和汇款功能。自1757年永春“桃城丰山陈臣留在南洋开始陈丰兴商号,兼营侨批”算起,至1992年的最新一封侨批的出现,侨批与永春的结缘已逾200载。
闽南侨批及其分布网络(黄清海老师绘制)
拥有逾千年出洋史的永春,海内外信件、汇款往来当不止两百多年历史。然因目前掌握的资料有限,仅此谈之。
“批一封,银二元”———
侨批的功能:“银信合封”
“批一封,银二元。”这是老一辈人熟悉的顺口溜,唱出“侨批”兼具家书、汇款功能的特点,术称“银信合封”。家书传递信息,汇款补贴家用,是早期永春一些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小小侨批曾是走进千家万户、关系民生的大事。
《闽南侨批史纪述》之《永春侨汇史略》指出,华侨出国,他们身在异域,心在家乡。他们身负“两头重担”:一是家乡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靠其寄钱度日;一是披荆斩棘,艰苦劳动,用血汗建设侨居地。他们克勤克俭,一旦有些积蓄,便想方设法寄回家乡养活父母和妻儿。
“爹,娘让你到那边就寄信回来;娘还说家里只有三升米了。你到了那边,得赶快寄钱回来。”上世纪40年代,吾峰镇梅林村的黄和光打算跟朋友取道上海出洋,走到村口时,女儿黄麒麟追上来说。可是,黄和光最终没有回来,他搭的船才行至惠安就沉了。“家里的三升米很快吃光了,此后几乎只能靠乞讨过日。”许多年以后,黄麒麟回忆起当时还颇多感慨。众所周知,交通不发达,尤其是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代,出洋路上遍布夺命风险。出洋是很多无以为生的人迫不得已的选择。而能够到达目的地成为华侨的那些人寄信报平安真的很重要,而将赚到的不论多还是少的钱寄回养家同样很重要。
“批纸一张过一张,寄去唐山给我娘。我娘心肝不窗想,批纸目屎湿会溶。”这首闽南语歌谣唱的是:信纸一张又一张,寄到中国给我的娘亲。娘亲啊,你心里就不要想着我了,信纸会因为眼泪溶化的呀。
侨批的经营者,有一个从国外到国内、从个人到商号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初的侨批携带者是同为旅居在外的乡亲,因此“同乡”是寄托信、银的基础。不过这种做法相当不方便,毕竟回乡的次数不确定且消息难畅通。于是,大概在18世纪中期开始,慢慢地出现一些专门替乡邻传送侨批的个人;同时一些相对有财力的侨亲在海外成立“商号”,兼营或专营侨批业务。
这些往来国内外,以收揽和解付批款为主要职业的人被称为“水客”。他们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故有“水客”之称。而有些水客还兼营招工,每次下南洋时都会引带上一批新招工人,这样的水客又被称为“客头”。水客或客头在通商口岸常以入住的“客栈”(也有些财力相对雄厚的会自己开设)为中转站,以便迎来送往。“水客”不仅得熟悉侨居地和家乡两地的环境,还得有良好的个人信用、人脉关系。
随着华侨人数日多,大概在鸦片战争之后,闽粤一带逐渐出现有“侨批*”,专为华人移民解送信款,兼有金融与邮政双重服务功能的华人民间经济组织,“有固定的营业地点,定期收集、解送、投递侨批,并给寄批人开收据或盖‘馆记’戳为证。”它常由原来的兼营或专营侨批业的水客转变而来。上世纪70年代末,“侨批*”归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银行接替,而其通信功能则由发达的电讯及邮政机构所替代。至此,国内侨批业“寿终正寝”。
目前,闽南“侨批”主要收藏于泉州市档案馆、晋江市档案馆以及民间收藏家手中。“泉州市档案馆收藏的侨批档案文献共有33775件,电子扫描件30991件,侨批原件3125件,起止时间为1909-1992年。”据永春籍侨批收藏与研究学者黄清海介绍,“晋江市档案馆收藏的侨批档案文献共有3342件,其中来批1129件、回批127件,起止时间为1917-1975年。”
据了解,馆藏于泉州市档案馆关涉永春的侨批有178封。其中最早一封是1926年从印尼寄往达埔大坂路庵兜厝刘家(见下图);最晚一封是1992年从新加坡寄往桃城丰山石坊脚土坑厝李家(见下图)。“到1992年,中国大陆早已没有侨批*,但这封信是以侨批的方式从新加坡寄回来的。”泉州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说。据悉,此封也是福建省内发现最晚的侨批。
1926年批封(泉州市档案馆供图)
1992年批封(泉州市档案馆供图)
除了馆藏外,还有不少私人收藏。上文提及的黄清海不仅收有大量侨批,还为闽南侨批的研究作出不小的贡献。此外,永春本土的收藏爱好者施政强、侨眷林光涌等人也收藏有数量可观的永春侨批。
永春出洋历史悠久且多有做生意的天分,因而不论是早期的“水客”还是后来经营“侨批*”的商人,“永春帮”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丰兴,二振裕”——
永春人纵横侨批业数百年
“南洋最富,一丰兴,二振裕。”老一辈的永春人相当熟悉这句顺口溜:永春人在南洋最富的有两家,一是桃城丰山陈臣留在星马开设的丰兴行,二是大路头李侃经营的李振裕商号。陈臣留、李侃就是早期的著名水客。其中,陈臣留甚至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水客。
中国最早水客:陈臣留。“我国最早的海外侨批业即首创于桃城籍的陈、李两大家族,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陈臣留在新加坡创立陈丰兴商号,兼营侨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大路头李侃在新加坡、马六甲创立兼营侨批业的李振裕商号。”泉州市博物馆陈新绿在《浅谈泉州侨批业与中国银行泉州支行》一文中这样写。
“公虑及人无生活之所,窃恐坐食山崩,于是过洋谋生。”据岵山《陈氏族谱》记载,桃城镇丰山村的陈臣留漂洋过海到马六甲谋生之后,因得当地甲必丹之赏识而发达,因此他不仅回乡率百余族人下南洋,后来还创立了“陈丰兴商号”,而侨批是其业务之一。
由于目前掌握的资料有限,无法还原“陈丰兴商号”的更多面貌。
至于“振裕行”,有记载创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由大路头李侃在新加坡、马六甲创立兼营侨批业的李振裕商号。黄清海收藏有一封从新加坡寄往“永春大路头李府”的侨批,时为“戊戌年九月九日”(即1898年),信中写有“寓在振裕行”。据此可见,振裕行的历史肯定超过百年。该侨批是为目前发现的关涉永春的最早侨批之一。
永春水客多留名。1943年,时任中国银行闽行副经理兼永春支行经理的张公量编写的《关于闽南侨汇》有载:“至光绪年间,水客仅闽南数县,为数当以千计。”据初步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1910年,仅泉州永春县经营侨批之水客就有30人之多。张公量(曾用名张度),广东梅县人,1891年生。1939年10月起任闽行代理副经理、副经理兼任泉州支行经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2月泉州支行内迁,设立永春支行。
据民间认为,这个时期,仅永春城关、五里街两地就曾有活跃水客60多人,甚至一个村就有好几位留名的水客。比如,桃城镇丰山村就有陈应谋、陈汉、陈元燕、陈帛、陈云团、林金俊等水客穿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或印尼与中国之间;而石鼓镇卿园村的黄振同、黄振谈、黄振明、黄振成、黄振敏等人也是这时知名的水客。
侨批方式与大、小帮。据新加坡历史学者柯木林的《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研究(1945~1949)》文载:水客办理侨汇,分为两种,一为原信原银,带回中国收款人;二为订明原银,听水客购货运往中国,以经营生意,但生意的盈亏,与寄款人无关。水客必须将原额银信交给收款人,换回证据,才算完成任务。通常,水客们会先在新加坡办汇款,“汇水有高低涨落,按伦敦牌价收汇,由新加坡汇厦门转泉州领白银,挑回永春。每趟6担至8担,每担1000白银,分装二个大草袋,一天赶回永春。解讫随带回文返南洋交给汇款人。”
据悉,每年,水客走二趟到三趟,以水客走水时间对侨眷、华侨的作用大小而分作大帮、小帮。“如五月、八月与十二月分别为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端午、中秋和春节,这既是人们喜庆欢乐之时,亦是最需要用钱之际。”据《旧时的水客与侨批业》说,故而水客回国则以农历五、八、十一月为大帮,二、六、十二为小帮。
收费与客栈。水客的收费似乎没有一个定数,常见的是以汇款的10%抽取,也有些侨眷收到侨批时,会酌情给一点辛苦费,称作“草鞋钱”“酬劳金”或“压脚钱”。“百年前(1847年)星洲商业区市街,每见华人拥挤其间,彼等多系苦力,当甘密或胡椒园工人,其所以集之市街,不外为办理由帆船汇款回乡之手续。”《星洲百年史话》记载,那些要寄回乡的银信,多托同乡水客或相识的归侨。
在国内,水客则多兼营客栈。“清同治年间,永春水客丰山陈汉,湖堀王高和山美林嘉道在厦门开设广居客栈。客栈每年接待不少永春华侨出入国。”《永春侨汇史略》载,客栈可代购船票,安置行李,同时也接受回国归侨和办理新客出国手续。而不同于一般客栈的是,它们常要替新客出洋代垫船票和途中费用,以及栈间住宿伙食费,这种做法俗称“兑船票过洋”。那些新客到南洋,有工作有收入后再寄还欠款。
据悉,1932年前,永春人在厦门开办的客栈有林邦卿的广居客栈,陈云宗的新永兴客栈,黄祖稠的和盛信*、李再明的永万通客栈,还有永南兴、德日新、永隆等十几家。在泉州则有源来客栈、五湖客栈等。
“双挂号”——
海内外侨批*里的永春身影
“庞大的海外移民群体有与国内亲人进行信款沟通的强烈要求。但当时中国的驿站只为**服务,列强在华设立的‘客邮’,也不为侨民服务,而新式邮政设立的时间较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徐建国著有《民信*与侨批*关系考辨》一文,他认为,这是民间侨批*纷纷设立的客观原因。而文化水平不同、语言差异造成一部分移民不知如何汇寄款项,从而催生了便民的侨批*。
“设在南洋一带之信*,对于新到侨民,即招徕在店,将其本人及在国内之家属姓名、住址、职业等项,详细登记,并予编号;同时,备具副本,送交设在厦门、汕头等地之联号存查。”此后,侨民如有银信寄回国内,只要在信封上写明编号及其收信人姓名就可以了。这种行外人根本看不懂的侨批自有专人帮忙查明地址并派人送达。有人说,侨批甚至“比双挂号还可靠”。“双挂号”还只是有回执,侨批有回批。据悉,有些侨批*会为每封侨批附张“批仔”(即一张小白信简,上面盖有侨批*印章及侨批列字),以备收批人寄“回批”。
国内侨批*分为头盘*、二盘*和三盘*。据《民间版本的近代侨史》载:头盘*在海外向乡亲、朋友收汇、代书信文,二盘*则在唐山(即国内)接收海外的侨批并组织派送,三盘*则主营派送与为侨眷代书回文。
经营侨批的商号,除了称为侨批*外,还有汇兑信*、汇兑庄、侨汇庄、批*、批馆、信*、批信*、银信*等不同叫法。而最常被混用的名称是“民信*”。“把‘侨批*’称为‘民信*’是未对二者进行区分时的通用名称。”徐建国认为,1934年以后,专营国内普通信件者,定名为民信*,不准兼收批信;专营国外侨民银信,及收寄侨民家属回批者,定名为批信*,不准收寄普通信件。
不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各式侨批*里都有永春人的身影。他们有被称为“东南亚的侨批中心”的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承,厦门最早侨批*——黄日兴批馆的创始人黄日兴等。
“新加坡有了华侨银行有限公司之后,成为整个东南亚的侨批中心。”林敏红说,该行是东南亚华资银行中发展国际性业务的第一家,在新加坡、槟城、仰光、香港、厦门、汕头等主要城市设立分行,形成了经营网络。五里街仰贤人李俊承(1888-1966)于1933年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1931年经济危机中,(李俊承)应聘出任和丰银行**,与陈延谦等协议,将和丰、华侨、华商三家银行合并为华侨银行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永春县志·人物志》里这样简单的一笔却为永春人记录了一位值得骄傲的乡贤。据悉,李俊承于17岁时随父到马来亚,后转到新加坡。先后创办太兴有限公司等,曾在马来亚森美兰州垦植橡胶园数千亩,出任过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等职。
目前依旧高耸的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OCBC)
(梁燕芬发自新加坡)
而厦门作为著名港口城市,绝大多数福建民众出国、返乡都经由此地中转,故厦门拥有的侨批*数量最多(曾占全省80%)。厦门最早侨批*为“黄日兴批馆”。
根据现存文献,厦门市第一家民信*,是1877年开设的永春黄日兴。据悉,上世纪80年代,闽粤地区开始整理侨批历史时就有这个说法。黄日兴,祖籍今石鼓卿园,他于1877年在厦门开设民信*。该*何时何故消失,后人就不得而知了。
“可能是关闭了,也可能是由别人盘下。”据厦门侨批研究人员侯伟雄推测,由他人盘下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接手的人是谁,也不清楚,“目前看来,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南安籍的黄奕住。”印尼华侨黄奕住于1920年(一说1921年)在厦门开设“黄日兴银庄”,《黄奕住与黄日兴银庄》一文的作者认为这个名称渊源之一应该是,“‘黄日兴’这个汇款机构的名称长期留在华侨的记忆中。”
说回永春本地。永春虽为山区小县,却是华侨大乡,因此侨批业相当繁荣。史载,自1914~1950年,共有25家侨批*曾在永春开办,其中23家开在“五里街”,2家在“城内”。其中1914年有三家民信*成立,分别是万全源、益兴和同兴民信*;1950年成立的有侨友、瑞和两家民信*。算起来,“侨友信*”是永春最后结业的侨批*。该信*成立于1950年,先设址于五里街,职工人数6人,1956年迁入城内(现县医*公司旁),人数增至14人。经营范围涉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印尼等地。
“1958年侨汇业由人民银行归口管理。岵山、湖洋、蓬壶、达埔等地侨汇派送员,常住银行营业所,便利侨汇解送工作。”据《永春文史资料》载,1974年侨友信*结业,人员转入“晋江地区侨汇派送处永春分处”。1976年侨汇派送处全体职工转入中国人民银行,民办侨汇业宣告结束。
每一封侨批从远游之人自己写下或请人代写到送至家乡亲人手中,亲人展信阅读或请人读信,直到游子收到回执,用一笔一划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记录于斯,将一元、十元、千万元汇回家乡或补贴家用或建大厝、买田地、做公益。此外,这一路走来,还蕴含着早先的水客或后来的侨批工作者们的诚信、心意与艰辛。
小小侨批,大大文化,留待下篇《一纸家书含天下一笔侨汇济苍生》来说。
梁白瑜感谢您与黄梁一鱼的默契。。。
黄梁一鱼,不是梦,也不是鱼。是手无寸铁者执着于心的念头和活着的方式。
执着,如喑哑巨石般沉重,如西西弗推动巨石般令人绝望。在绝望中寻到力量是活着的方式。
活着,是存在的合理也好,是合理的承受也罢,是独自怆然的今日昨日亦或是唱罢登场的轮回,都一样需要一种方式来支撑它的样子。而其中最讨巧的恰是以文字显现的方式。
建行往新加坡汇款账号和收款人名对会不会收不到钱
我也看看楼上怎么说。
本月3标煤号朋友从新加坡电汇一笔钱汇回珠海工行,当时朋友也问了银行说是7-10个来自工作天到账,现在还没有收到?
朋友你好!如果答抄应袭给你汇钱的人是新加坡人呢、17号你没有收到钱、我想你是收不到他给你汇的钱了、而且他还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理由!在给你说明白一点吧、不要让他们骗了、新加坡的银行一般是不会给你办理汇款的业务的、而且新加坡也有中国的工商银行、但是很少会有人去那里汇款、因为很麻烦、他要先把你汇的钱先换成美金、才可以给你办理的、费用高、又很慢、除非是:公帐、或者是百万以上的新币、新加坡到处都是钱币兑换店、百分之95以上都可以办理汇款业务、而且价格也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快、方便、只要汇款人把你的中国银行卡号、城市、和你的手机号码告诉老板就可以了、一般钱到账了都会有人给你打电话的告诉你的、还有和老板熟一点的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帐、正常一天就可以到账了、过年、过节、最慢的三天也会到、不管是什么银行的卡、一般四大行的都可以、所以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值得收藏的外贸收款常识–电汇及海外账户
做外贸如何收款,是每位外贸人都很关注的问题,因为安全快速的收款是外贸最重要的环节。外贸收款方式有很多种,比较主流的是这几种:
电汇(T/T)
PayPal
西联汇款(WesternUnion)
信用证(L/C)
信用卡等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电汇相关的知识,同时也介绍几种外贸收款账户,用来接收电汇汇款。了解完这些知识,相信你在电汇时的一些疑问会得到比较好的解答,比如国际电汇多久到账?国际电汇需要哪些信息?国际电汇的手续费多少?等等。
一、电汇是什么?
电汇有很多名字,国外的英文名叫WireTransfer,国内外贸人叫法是T/T,T/T也就是TelegraphTransfer的简称。其实WireTransfer和T/T都是历史遗留叫法,因为最早的WireTransfer机构是西联汇款(WesternUnion),大概在1872年,汇款主要依赖于当时的电报网络,汇款人发送电报给收款银行,所以TelegraphTransfer这个名字就沿用下来了,现在的WireTransfer其实跟电报网络没有什么关系了。现在电汇也叫BankTransfer或者ElectronicTransfer,就是银行间的资金转移,本质上是一种电子转账方式。电汇又因为依赖的转账系统不同,分成很多种类。比如美国的FederalReserve’sFedWireSystem,ClearingHouseInterbankPaymentsSystem(CHIPS)等等。
国际电汇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汇款人把收款人的IBAN码或者BIC码(BankIdentifierCode)给银行;
银行就会通过通过一个安全的系统网络,比如FedWire(美国国内)或者SWIFT网络(国际),给收款行发送一个消息,要求他们给指定的账户入账指定金额;
这个消息里,会包含必要的结算信息,但实际的资金转账不是瞬时的,而是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
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需要有直接的往来账户来完成资金转账。如果没有往来账户,那就需要通过一个中间行(CorrespondentBank或IntermediaryBank),中间行可能会有多个
资金流转过程就是:付款行——>中间行——>收款行——>收款人
绝大部分的国际汇款,是通过SWIFT网络进行的,SWIFT是1974年由7家国际银行创立的,后面大部分国家的银行陆续加入,银行之间通过SWIFT网络交换数据信息、资金结算,来进行跨国汇款。SWIFT还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标准机构,负责创建和维护金融消息的国际标准。每个银行会被分配一个ISO码,也即是BIC或者SWIFTCode,SWIFT码一般是8位长度,每家银行的某地区分支有唯一的SWIFT码,也可以到SWIFT官网上根据银行名去查询SWIFT码,或者根据SWIFT码查所属银行。
欧洲银行在欧元支付区SEPA(欧元支付区)内电汇,还会用到IBAN号码,InternationalBankAccountNumber。
美国国内的电汇,是通过美国的Fedwire网络,这个网络会给每个成员(美国国内银行)分配一个ABARoutingNumber。
电汇的收付款双方一般都是实名的,汇款人拒付(Chargeback)是极少见的,但是汇款也可以被汇款人召回(recall)。电汇的费用差别很大,取决于具体的银行和银行所在国。SWIFT和IBAN电汇网络,都是有漏洞的。每笔汇款流转中涉及到的中间行可以直接扣掉一笔手续费,无需通知汇款人,更无需汇款人同意,并且没有法规或者技术手段来防止中间行的这种操作。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客户给你付了10000美金,到你账户里却只有9800美金,这基本就是被中间行雁过拔毛了。越是偏远地区的小银行,汇款经过的中间行越多,比如非洲,南美洲,一次汇款经过2-3个中间行很常见。美国国内的电汇,费用比较高,一般来说汇出费用是25美元/笔,收款费用则是0-15美金/笔,具体费用取决于银行。欧洲国家在SEPA区域内电汇,手续费较低。
涉及到美国的国际汇款非常容易受美国OFAC(OfficeofForeignAssetsControl)监管。他们会监控电汇信息,来判断是否汇给了恐怖组织、美国制裁的国家/机构等等。如果银行怀疑资金是来自或者汇往上述机构,那么他必须阻止汇款并且冻结资金,否则就要被美国**惩罚,面临巨额罚款。惨痛教训如汇丰银行。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国际电汇需要的信息是:
国际汇款:银行账号+SWIFTCode+收款人+银行名。有些汇出行转账时,输入SwiftCode后会自动带出银行名。
美国国内汇款:银行账号+RoutingNumber+收款人+银行名(RoutingNumber又叫Wireroutingnumber,ABA,路由号码)。很多汇出行转账时,只需要输入RoutingNumber也会带出银行名。
欧洲SEPA内汇款:IBAN账号+BIC+收款人+银行名。有时候只需要IBAN账号即可。
ACH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电汇方式外,还有其他的电汇方式,比如EFTS系统ElectronicFundsTransferSystem,很多银行的在线账单支付服务,都是通过这个系统来实现的。EFTS通常被叫做ACH转账,AutomatedClearingHouses,ACH转账和WireTransfer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CH的收款人可以主动发起收款,一般来说美国的公用事业费用,比如水电费都是通过ACH收款的,定期发送Bills给客户,自动从客户指定的银行账户扣款。很多公司给员工发工资也是通过ACH,PayPal和亚马逊提现到美国银行账户,也都是走ACH网络。相比WireTransfer,ACH到账慢(3-5个工作日),手续费低(1-3美元)。
了解了以上电汇知识,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些收款的注意事项,来帮助我们分析和处理收款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二、国际电汇多入账需要几天?
国际电汇的入账时间是大家最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跨国电汇是3-5个工作日,偏远地区估计7个工作日。我实测过香港到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都是T+1到账,美国到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澳洲等也是T+1到账,欧洲到香港、美国等则会需要T+2-3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金融网络之间,电汇都是很快的。中亚、非洲等金融网络不发达地区到美国、香港,则需要5-7个工作日。**等敏感地区可能会被收款银行问询,提交贸易材料,周期更长。国际电汇入账时间的长短,其实主要取决于中间行的数量,中间行越多,耗时越长,如果两个银行之间有直接往来账户,则不需要中间行,入账速度最快。如果你超过7个工作日还没收到钱,可以让打款人提供一份汇款水单,去你的收款银行询问。
三、国际电汇手续费是多少?
我们知道国际电汇一般要经过汇出行、中间行、收款行,那么手续费也取决于这些银行。一般来说,汇出行会收一笔20-50美金的手续费;中间行雁过拔毛而且收多少完全看心情,以及中间行越多手续费越多,不好预估;收款行5-20美金,也有很多银行入账免手续费。汇出行也可以设置手续费承担方式,有这么三种:OUR(汇出方承担)、BEN(beneficiary收款方承担)、SHA(share双方共同承担),建议跟汇出方协商,通过SHA的方式分担手续费。
四、国际电汇时,哪些钱不能收?
被联合国或者美国制裁的国家,比如,伊朗、苏丹、朝鲜、叙利亚、古巴、刚果等
被美国或者欧盟单方面制裁的国家,比如,俄罗斯
疑似为以上受制裁国家提供金融服务的国家,比如,沙特、阿联酋部分国家(迪拜等)
未被制裁但高风险的国家,比如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圭亚那、伊拉克、老挝、塞尔维亚、斯里兰卡、突尼斯、乌干达、瓦努阿图、委内瑞拉、也门等,这些国家要么是和恐怖组织暧昧不清,要么是国内政*不太稳定
第1类千万别收,除非你嫌自己钱太多;第2/3类尽量别收,如果收了,要跟银行主动申报解释;第4类可以酌情收,但是可能会被银行审查,提交材料证明款项的合法性和贸易真实性。另外就是注意贸易款不要涉及毒品、枪支等违法交易。
五、异常情况处理
打错收款人名字了怎么办?很多客户比较粗心,会把收款方的名字写错,比如单词写错,比如收款人名字太长汇款时候受填写空间限制等等。这种情况只要SwiftCode和银行账号是正确的,收款人名字有细微出入,是可以入账的,需要跟收款行沟通。如果收款行不给入账,那么要么等银行自动退回,要么让打款人Recall,还可以让打款人提供一个收款信息更正函,一般需要7-10个工作日左右,具体时间看收款银行的处理速度。
六、国际电汇收款账户有哪些种类?如何开通电汇收款账户?
1.国内收款账户:如果你在国内有公司,有进出口权,那可以开通美元账户,直接收美金,国内的各大银行都支持。收到美金后,走正常的结汇、退税流程,把美元兑换**民币即可。如果没有进出口权,甚至连公司都没有,可以考虑下义乌的稠州银行,非常适合外贸SOHO人士收款结汇,不过要去义乌当地开户,现在开户门槛,收款门槛也高了一些。国内账户的缺点在于美金要结汇,无法自由支配,入账手续复杂。
2.香港收款账户:先在香港注册公司,然后开通香港离岸账户,比如星展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银国际、中信、花旗等等。香港开户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在深圳有非常多的代理公司,市面上的银行都可以开。找一家靠谱的代理,交给他们去办就行,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到港开户遥遥无期。香港离岸账户主要优点是可以避税,收款灵活,没有太多限制,美金可以进私账,既不需要报关销账,也不需要强制结汇,利润可以用来海外资产配置等。当然香港账户的缺点也很多,随便列举几点:
无法做退税;
开户流程麻烦,需要到香港见证开户,开户费用几千到几万人民币不等,下户时间1-6个月不等
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还会要求买理财,说白了就是账户保护费,买了理财账户不会被随意封户
香港银行账户每月还有管理费,香港公司每年要做账,审计等,万一没做年审还会被罚款。
还有就是香港账户最近封户太严重了,买了理财也只能是延缓封户的时间
3.美国或者新加坡账户:不需要在美国或者新加坡注册公司,香港公司就能开户。比如华美银行(EastWestBank),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国富银行(WellsFargoBank),摩根大通银行(MorganChaseBank),花旗银行(CitiBank),这些银行开户门槛相对较高,最简单的就数华美银行了,华美最近刚推出了一个APPVelo,在线开户非常方便,只需要扫描身份证照片就可以,一个工作日就能审核通过,但是开户成功后30天内要存2500美金,否则账户就会被关闭,比较适合港美股用户出入金使用。美国账户的优点也是收款灵活,没有太多限制,可以自由支配美金收入。
4.虚拟银行账户:上面介绍的都是真实银行账户,但是现在数字银行发展非常迅猛,很多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也都提供了开立虚拟账户的功能,开户门槛和费用都比传统银行低很多,功能上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一般是和传统银行合作,在传统银行的大账户基础上给客户开立虚拟子账户,比如国外的:TransferWise、CurrencyCloud、WorldFirst**汇,国内的:CBI银行、SIB国际标准银行、Xtransfer等。这些虚拟账户的抬头有些是完全同名的,有些是加了前缀的。同名账户最好,免得跟打款方解释,有些也可以用来做港美股的出入金账户,比如TransferWise。这些虚拟账户多半还会货币转换、结汇的附加功能,收到美金后,可以直接结汇**民币到本人或者公司法人私人账户,比传统银行账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这里要强推两家我一直在用的:
Xtransfer,专门为外贸B2B收款服务的,几个创始人都是阿里出来的,拿了好几轮融资,现在是外贸收款行业的领头羊,拿来做外贸收款+结汇非常靠谱,秒杀香港账户的存在。
Xtransfer目前可以开通5种海外银行账户,海外账户的优势就是收当地的货款非常快,费率低,不需要走国际电汇。
-香港账户:星展、渣打、花旗,都可以全球收款,而且支持多币种;
-欧洲账户:和CurrencyCould合作的,在欧元支付区SEPA内收欧元非常方便,到账很快;
-美国账户:CommunityFederalSavingsBank(CFSB),在美国国内收美元很方便,到账很快,支持ACH和电汇。
TransferWise,具体的介绍可以看这里 90%外贸人不知道的PayPal提现大杀器TransferWise 和 手把手教你开通TransferWise
以上。
开户行写错了,账号收款人姓名都写对的。。对方能收到么。
如果你是说对方的卡是农行,自己卡是农行开户的,你向对方转账是可以收到的!!!但如果对方是农行,而你选中行的话不能转到TA呢账户上,当然,你的钱也不会丢失!!!
从新加坡打钱回家不知道怎么打,需要那些条件,才能打钱呢?新加坡打钱到邮政储蓄可以吗?
楼猪V5啊
收款人名对,帐号少一位,能收到钱吗?
转账账号和户名必须相符,如果不符的话,在对方行进行清算处理后会退回转出人的账户。
香港华侨永亨银行个人账户,不去香港,在内地远程见证开户攻略!附网银激活教程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聚集在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无论是进行跨国贸易、规避外汇管制,还是移民、资产配置、港美股投资、保险理财或是留学旅游生活,还有近年加密货币交易所出入金无论是OTC/C2C交易。
香港华侨银行和新加坡华侨银行有什么关系呢?
香港华侨银行与其母公司新加坡华侨银行在法律金融管制上为两个独立个体。
即系:您在香港华侨开立的银行账户和在新加坡华侨银行开立的账户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种是属于完全不同的金融体系。
香港华侨银行优势
官方存款利率
香港华侨银行办理详情
香港华侨银行的开户方式有两种,去一趟香港办理和在内地城市见证办理,客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开户方式一(在内地见证开户):
支持见证开户的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珠海 南京 济南 杭州 长沙重庆厦门 苏州
提供资料:
(1)身份证正反面图片
(2)护照/通行证图片
(3)个人信息表格(我司提供)
办理流程:提交开户资料银行审核~银行邮寄开户文件~预约律师见证,签署开户文件~律所将文件邮寄至香港华侨银行~银行联系客户KYC确认开户人信息~等待银行审核下账户~激活账户后~银行邮寄密码函、实体卡。
开户时间:大概3-6周左右
在您开户期间全程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24小时监督跟进您的开户进度,提醒您每一个时间节点的注意事项,直到您的账户能正常使用为止。
开户方式二(赶赴香港一趟现场办理,需本人到银行面签
需提供资料:
(1)身份证+通行证/护照
(2)过关小票
(3)KYC表(我司提供)
开户时间:当天下户
办理流程:提交开户资料进行初审~预约开户时间~根据你预约的指定时间,携带开户资料前往指定分行办理~现场办理时间约45分钟,当天下户,激活账户使用
华侨银行Q&A
Q:可以投资港美股嘛?
A:可以
Q:我有1000万美金要收,能入账吗?
A:欢迎大家存款的,同时银行也受着监管,所以需要做好每个客户的反洗钱调查,如果您这笔钱是合法来源,都是可以入账的。
Q:容易被封户吗?我用于数字资产/贸易/投资/交易…
A:任何一家海外银行不会无缘故关乎,但也正因为没有内地强外汇管制,所以对客户反洗钱调查很严格,除了黑色产业所有的钱都是可以收的,另外美国来源的资金会做严格的KYC,为了更好地维护您的账户
Q:我在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欧洲….可以开户吗?
A:可以的,多种方案为你提供,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还有更多的问题,欢迎联系小编,我们会为您匹配专业的咨询顾问进行您的问题解答,提供最真诚贴心的服务。
全球银行开户|全球公司注册
全球商标注册|国际税务|ODI备案
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英国|瑞士|澳洲|菲律宾
立即扫描下方专业人士一对一办理
咨询热线: 18476336275 唐先生(同微)
香港华侨银行个人账户激活流程:
第一步:激活网银
第二步:激活保安编码器及转账限额
第三步:同名转账汇款
网银激活
(1)收到三封国际快件,前两封为密码器和密码函分别用DHL和顺丰分别寄出,卡片晚点寄出。
参考如下图:
实体卡片密码函
网上理财密码函
首次登录网上理财:
1打开官网点击登入个人理财
登录网址:https://www.ocbc.com.hk/web/home.html
登录个人网银,输入初始账户和初始密码,登录后立即修改成自己的账户名字及密码。(请牢记本人的账户和密码)
进入网银-其他服务-启动密码器-输入密码器保安编码-输入短信验证码-成功启用密码器。
注意启用密码器是做其他交易的前提,第一步一定先启用。
设置小额转账上限1万,原来为0。
设置转数快,账户服务-转数快,如图所示,填入信息。
同名转账激活
一、国内卡打款港卡激活演示,如图所示:
(2)购买成功-跨境汇款-填入你收到的电子账户-确认信息并提交
(3)笔者中午12点汇的款,下午2点汇款成功。
同名转账汇款
律师见证开户账户需账户开立后30天内完成同名转账激活,同名转账资金2万港币或等值外币以上
华侨银行香港账户可接收由香港本地、内地以及境外汇入的款项,如您需要接收汇款,可将以下信息提供给汇出方:
境外银行(个人)及内地他行汇入其他外币:
收款银行:OCBCBank (HONGKONG)Limited
SWIFTCODE:WIHBHKHH或WIHBHKHHXXX
收款人名称:客户的英文户名
收款人账号:857-******-831(831结尾的综合账户户口)
收款银行地址:161Queen’sRoadCentral,HongKong
银行编号(RTGS):03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人在新加坡从中国打钱到自己储蓄银行卡在国外可以收到吗,希望得到回复谢谢!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基本支持银联,这个在新加坡是能用的,中国国内发行的银行卡主要都是银联卡。银联是中国主导的银行结算系统,在国内使用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在国外使用,那就要看是否支持了,凡是有如下“银联”标志的ATM机,取款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商家的收银台可能也会有“银联”标志,那就可以用银联卡来刷卡支付。在国外,银联并不是主流,支持银联消费的商家并不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基本支持银联,西方国家支持得不多。国外主流的银行卡是Visa和MasterCard。这两种是美国主导的银行结算系统,绝大多数国外的ATM机都可以取款,绝大多数商家的收银台也都有这几个标志。不过要说的是,如果你用的是中国的银行卡去外国的商店刷卡消费,Visa和MasterCard的手续费较高,银联的手续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