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比较优势(为什么利率互换中浮动利率越大越好,就是说LIBOR+5%为什么比LIBOR+1%更具有比较优势。来自)

为什么利率互换中浮动利率越大越好,就是说LIBOR+5%为什么比LIBOR+1%更具有比较优势。来自

没有这回事.利率互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是利用不同借款人在不同的利率市场上的借款优势来进行互换."就是说LIBOR+5%为什么比LIBOR+1%更具有比较优势"仅是在当时的题目背景下的,互换的双方,信用低的借款人与信用高的借款的浮动利率借款情况,相差4%,而两者同是借固定利率款信用高的比信用低利率相差大于4%,故说,信用低的借款人借浮动利率款具有比较优势.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互换,一般双方的利率减免都是利差的一半,持LIBOR+5%的公司,更容易造成更大利差,相比于LIBOR+1%,LIBOR+5%更受固定利率方欢迎,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利率互换是交易双方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支付,即同种通货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换。通过这种互换行为,交易一方可将某种固定利率资产或负债换成浮动利率资产或负债,另一方则取得相反结果。利率互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双方的资金成本(即利息),并使之各自得到自己需要的利息支付方式(固定或浮动)。拓展资料一、利率互换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利率互换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前提条件:①存在品质加码差异②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二、利率互换有哪些优点?①风险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双方仅是互换利率,风险也只限于应付利息这一部分,所以风险相对较小;②影响性微。这是因为利率互换对双方财务报表没有什么影响,现行的会计规则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换列在报表的附注中,故可对外保密;③成本较低。双方通过互换,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同时也降低了筹资成本;④手续较简,交易迅速达成。利率互换的缺点就是该互换不像期货交易那样有标准化的合约,有时也可能找不到互换的另一方。

***与内地!利率可以互换了!

导读:

本次先行启动“北向互换通”开展利率互换交易,就是让***和其它***地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中转参与内地金融衍生品市场。

——【恒丰资本研究院】荐读

-END-

声明:本文言论不代表恒丰资本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读者仅做参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远放普法|互换合约

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合约标的资产的合约,更为准确的说,是指交易双方之间约定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合约。

互换合约的类型

利率互换,是指互换合约双方同意在约定期限内按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向对方支付币种相同的名义本金额所确定的利息。

利率互换有两种形式,一、息票互换。即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二、基础互换。即双方以不同参照利率互换利息支付。

双方进行利率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分别具有比较优势。

货币互换,是指互换合约双方同意在约定期限内按相同或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分期向对方支付由不同币种的等值本金额确定的利息,并在期初和期末交换本金。

货币互换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固定对固定。即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

二、固定对浮动。即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价本金和浮动利息进行交换。

三、浮动对浮动。即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浮动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价本金和浮动利息进行交换。

货币互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各自***中的金融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互换方案的基本过程

1、建立成本和融资渠道矩阵。

2、确定各方比较优势。

3、划分互换利益。

4、为互换定价,即确定互换合约中各方应支付的利率。

股票收益互换,交易一方或双方支付的金额与特定股票、指数等权益类标的证券的表现挂钩。

股票收益互换有三种模式

一、固定利率和股票收益的互换

二、股票收益和固定利率的互换

三、股票收益和股票收益的互换

关注更多精彩

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的异同点有哪些?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的相同点: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都是金融资产交易,都涉及到货币的利率,两者都可用浮动对固定利率方式计算利息。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的不同点:

1、特点不一样:利率互换的特点是风险较小、成本较低。货币互换的特点是可降低筹资成本、满足双方意愿、避免汇率风险。

2、功能不一样:利率互换的功能有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管理,而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

3、概念不一样:利率互换是交易双方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支付,货币互换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

利率互换怎么理解?

1.了解相对比较优势概念2.了解信用资质3.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交换4.假设AB两个公司,A具有固定利率比较优势,B具有浮动利率(Libor+X)优势,那么当A需要浮动利率资金,B需要浮动利率资金时,他们就存在利率互换的可能。5.利率互换最终结果是降低融资成本

某金融机构与公司x进行了一笔利率互换交易。在互换交易中,金融机构收入每年10%并同时支付6个月期 - 希律网问答

订单号:

A.未经李某同意,聘请因盗窃罪刑满释放人员赵某担任公司会计

B.未经李某同意,投入120万元,在某电视台大批量投放广告

C.未经李某同意,将自己市价15万元的私人轿车作价lo万元售与该企业

D.未经李某同意,与自己参股的A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一笔价值80万元的交易

A.将市场价格为102.58元/百元面值的债券以100.00元/百元面值的价格出售给自身控制的账户

B.以2.00%的回购利率与另一机构达成一笔隔夜回购交易,当日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为1.98%

C.为了低价买入某支债券,在一金融同业QQ群中发布此债券发行人经营不善会有违约风险的虚假信息

D.与某机构交易员协商多次达成某支债券的交易又撤销,以影响该债券的交易价格

A.货币互换后,B公司在固定利率的融资成本很有可能低于互换前本身的融资成本

B.A公司在欧元固定利率市场融资有可能比B公司更有优势

C.因为银行中介要赚取价差和收取相关费用,所以A和B公司的总融资成本不可能通过这笔互换交易降低

A.当两个公司所需的两种借款的利率差额不相等时,存在融资成本的比较优势

B.金融中介的作用除了增加促成交易的可能,还能降低利率互换的信用风险

C.利率互换交易的参与者和金融中介共同分享总潜在收益

(1)甲乙两公司间有没有达成利率互换交易的可能性?

(4)如果二者之间的利率互换交易是通过中介(如商业银行)达成的,则各自承担的利率水平是多少?

A.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采用询价教育与双边报价

B.人民币利率互换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交易中心系统进行

C.人民币互换主要采取逐笔双边的资金清算方式

D.若交易不需要实际交割只需要在交割日支付利息净额

E.未通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的交易机构必须在下一工作日12点报送备案

利率互换及其应用(全文)

摘要:利率互换是互换交易中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自1981年产生以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规避利率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利率互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利率互换的相关技术和模式对于处于利率市场化下的企业、银行等经济主体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利率互换;久期匹配;负债管理;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072-03

利率互换(InterestRateSwap),又称利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直接或间接通过中介机构签订合约,规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为基础,交换用不同利率计算出的现金流。作为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蓬勃发展时期的产物,利率互换一产生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利率互换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及银行财务风险的控制、资产负债结构管理、融资成本的控制等。同时,也为银行等利率互换交易的中介机构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目前,西方发达***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利率互换交易已经占到全部衍生品交易量的70%以上。因此,研究利率互换的相关技术和模式对于处于利率市场化下的企业、银行等经济主体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利率互换交易的原理及特点

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利益共享。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各自的领域存在着比较优势。因此,双方愿意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然后再互相交换债务,达到两者总成本的降低,进而由于利益共享,最终使得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甲、乙两家公司,其信用等级及各自在固定利率市场和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公司由于信用等级高,在浮动利率市场和固定利率市场都有优势,但是,不难发现两公司固定利率之差为1.5%,而浮动利率之差仅为0.3%,因此,可以认为甲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假设甲公司根据资产匹配的要求希望支付浮动利率利息而乙公司希望支付固定利率利息,如果二者按照各自原本的借款成本借款,总的成本为:6个月L[BOR+0.2%+10.5%=6个月LI-BOR+10.7%。根据双方的比较优势,甲公司借人固定利率贷款,乙公司借入浮动利率贷款,然后再进行互换,总的成本为:9%+6个月LIBOR+0.5%=6个月LIBOR+9.5%。很显然,相对于不进行互换而言一共节省成本1.2%。双方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分享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比如,按照利益均分原则每一方就可以节省0.6%。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由下图演示:

假设二者利益均分,即每一方节省0.6%,X=9.4%,那么,甲公司的实际贷款成本为:9%+HBOR-9.4%=LIBOR-0.4%,而乙公司的贷款成本为:LIBOR+0.5%-LIBOR+9.4%=9.9%。双方成本都节省了0.6%。

1 利率互换作为金融衍生工具,为表外业务,可以逃避利率管制、税收限制等管制壁垒,有利于资本的流动。

2 金额大,期限长,投机套利较难。绝大部分利率互换交易的期限在3~10年,由于期限较长,因此,投机套利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利率互换一般属于大宗交易,金额较大。

3 交易的成本较低,流动性强。利率互换是典型的场外市场交易(OTC)工具,不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产品,无保证金要求,交易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报价规则的限制。具体交易事项都由交易双方自主商定,交易手续简单,费用低。因此,成本较低,交易相当灵活。

4 风险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交易,信用风险仅取决于不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差,而且其中包含了数个计息期,能够有效地避免长期利率风险。

5 参与者信用较高。互换交易的双方一般信用较高,因为如果信用太低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互换对手,久而久之,就被互换市场所淘汰。能够顺利参与交易的大都信用等级比较高。

二、利率互换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应用

利率互换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和利益共享的交易,当一家企业在某一市场具有筹资优势,而在该市场筹资的类型与其所需不同时,可以通过互换得到其所需的筹资类型,同时,又降低了筹资成本。如前文所提到的两家企业所进行的互换交易。

在传统的债务管理中,债务一旦形成就必须履行下去,负债基本上没有流动性可言。相应的利率风险就不容易规避。而利率互换可以使负债更加灵活并转变成企业所需的形式,从而很好地规避了利率风险。例如,为了避免利率的上升,交易者将浮动利率的负债与相同名义本金的固定利率负债进行互换,所收取的浮动利率冲抵原来负债利率支出,自己支付固定利率,从而将利率上升的风险转嫁出去。反之亦然。

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往往不能很好的匹配,这样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交易。因此,就可以不经过资金转移,直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表外匹配。可以通过转换资产或转换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下面分别通过例子对二者进行简要的说明。

A公司原来持有一项利率为6.2%固定利率借款,B公司持有一项利率为LIBOR+0.8%的浮动利率借款。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2可知,对于A公司来说,该互换将6.2%的固定利率贷款转换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贷款,实现了负债性质的转换。

A公司拥有$1,000,000债券,期限5年,收益率为5.6%。B公司投资了一项为期5年的项目,投资额也为$1,000,000,收益为LIBOR-0.3%。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3可知,对于A公司来说,该互换将收益率为5.6%的固定收益资产转换成收益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资产。实现了资产性质的转换。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长期负债(资产)与短期负债(资产)的互换,以实现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匹配。进行长短期互换时,双方由于期限的差别,需要签订一个“滚动”协议。也就是说,当第一份合约到期时,持有短期负债(资产)的公司就相同标的负债(资产)与对方再签订一份合约,如此“滚动”下去,最终达到双方负债(资产)久期的互换。

某些企业由于信用等级等各方面的原因,融资渠道比较

狭窄,或者不能获取实现对自己最适合的融资。通过利率互换,企业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市场上筹资,然后通过互换达到自己的目的。突破了某一市场对企业融资存在特定要求的限制,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

随着利率是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商业银行负债主要来自于居民存款,期限短,流动性高,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而占资产大部分的贷款一般期限较长,以固定利率为主,从而导致了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的严重不匹配,产生了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利率互换来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和利率结构,使之更好的匹配,从而降低利率风险,保证其利润的稳定性。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保险公司的恰好相反,因此,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互换交易,达到双赢。两者之间的互换交易市场和渠道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

利率互换属于场外交易,需要大量的做市商和经纪商,商业银行是充当这一角色的最好选择。作为利率互换双方的中介,银行可以赚取价差收入和无风险的佣金收入。另外,银行受到**的监管以及各种法规的限制比较多,而利率互换又恰恰属于表外业务,不用改变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就可以带来大量的收入。增加中间业务的同时,可以减轻商业银行利润过于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现象,又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

其他的金融机构例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等都经常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中;因此,对互换也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对于基金公司,当利率上升时,就可能面临赎回的压力。只能被动地将一些资产变现,从而改变了基金的整体投资策略,还会造成一段时间的净值下降。对于处理这种利率风险。利率互换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券商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互换经纪业务中来,在进一步活跃整个资金市场的同时获取中介费用。

总之,作为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衍生金融工具之一,利率互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利率互换也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在积极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时,也应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轻其消极的影响。

时间:2022-05-0801:23:44

被举报文档标题:利率互换及其应用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什么是比较优势? - arsh - 博客园

我们都知道,利率互换的理论基础是利率比较优势,其实比较优势的含义比利率层面要广泛的多。什么是比较优势呢?我习惯于把一个东西的内在含义和他的字面概念对应起来(否则下次看到心中还是会疑惑),按照字面来剖析:

1.比较:谁和谁比较?在什么上面的比较?->至少两个不同的主体AB,两个不同的市场/分工CD的比较。

2.优势:A在CD上都比B有优势,但是A在C上相对于B的优势,比A在D上相对于B的优势小。比如你每一门课的成绩都比小张强,但是英语你比他强50分(90,40),数学你只比他强10分(80,70),所以你在英语上有比较优势,数学上是比较劣势;小张在数学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相互赠分,你可以集中优势考两个人的英语(90,90),小张考两个人的数学(70,70),这样两个人的总分会比原来多180+140-130-150=40。你原来能得170,小张110,现在多了40分,大家可以商量分配各分20分。所以通过专注在比较优势更大的市场/分工上,并且通过自由流动和交换,获得了大家共同利益的提升。

所以,利率互换的出发点不过是两个机构,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的相对优势。

再发散一点,想到了个人,想到了毛衣,所以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反映了主体的发展。

postedon2019-05-1210:41arsh阅读(1723)评论(0)编辑收藏举报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固定利率借款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需求浮动利率借款的公司在利率互换交易中应当

A,C

金融工程学(I)|不要忘记互换

(一)

典型的互换是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一系列现金流交换。在几乎所有的金融衍生品教材和课程里,互换占据的篇幅很少,定价原理也很简单,看起来互换无非就是不同债券或者一系列远期的组合。但在现实中,互换远远比教科书上描述的要重要、要复杂、。互换是目前全球交易量(按名义本金算)最大的衍生品,一来被大型金融机构用作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二来互换属于场外产品,监管相对没那么严格,所以。在教科书中,为了讲清楚互换的基本原理,我们在付息频率、付息日这些细节问题上做了极大的简化,进行了精确匹配。一旦匹配不精确,互换的估值难度几何级数上升……

上图是典型的利率互换。互换的剩余期限为3年,半年交换一次。互换利率(固定端利率)为3%,浮动端利率为LIBOR。互换的名义本金假设为1个亿(100million)。互换的多头(Fixedratepayer)每半年支付固定利息1.5million,收到浮动利息LIBOR/2*100million。但请注意,LIBOR利率的观测和支付是在不同的周期:例如,2017年9月8日结算的1.1million的浮动利息对应的LIBOR利率2.2%是2017年3月8日观测的。这和浮动利率债券的付息是一致的。因此,理解互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理解:横向看每笔现金流,利率互换是一系列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协议价格是固定利率;纵向看两组现金流,利率互换是一支固定利率债券和一支浮动利率债券的组合,只是一多一空,头寸相反。这就是利率互换的两种定价方法,FRA法和债券组合法。

最简单的货币互换是“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互换的例子中,英镑的互换利率是4%,美元的互换利率是3%,互换的名义本金是1千万英镑对1500万美元。请注意,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是货币互换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如果把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拼在一起,比如,图中那样签订货币互换,对收到英镑的一方在签订一个固定对浮动的利率互换,两个产品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固定美元兑浮动英镑的货币互换了。当然,还可以是浮动对浮动的互换。在教材里我们只讲了最基本的情况,如何组合搭配,创造新的作业题,这个需要各位的脑洞,对此,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应该有点认知……

货币互换的产生可以归于比较优势。例如,在这个例子中:

GE在美元端的优势为200bps,在澳元为40bps,因此净的比较优势为160bps。如果GE需要借澳元,而澳航需要借美元,最优的策略是让GE借美元,澳航借澳元,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货币互换,分配这160bps的收益。例如,如果金融机构:GE:澳航的分配比例为4:2:2,那么金融机构收取的服务费为80bps,GE和澳航各享受40bps。一种可能的方案是:GE按照5.0%的利率借入美元,并支付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收到7.2%的澳元利率;澳航按照8%的利率借入澳元,支付给金融机构,并从金融机构收到6.6%美元的利率。(其实邓弋威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邓戈威会在这里翻车……)。但需要强调一点:利率互换的生成与比较优势无关。利率互换由于是同币种不同期限利率的交换,两种利率的信用风险不同,因而利率互换的“比较优势”实质上反映了公司的信用风险差异。这一点请特别注意。

(二)

前面讲过,互换的现金流有两种理解方法,这也对应了两种互换的定价思路。对利率互换,纵向拆分相当于把利率互换拆成相反头寸的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横向相当于把利率互换拆解成为一系列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

我们先来看债券组合法。按这一思路,首先是计算固定利率债券的价值,这个没任何技术难度。但请特别注意,在有些练习题中,会强调互换利率和贴现利率计息频率不同的问题:互换利率经常是每半年或者每季度交换一次,所以往往是按照半年或者每季度付息一次的普通复利;而在金融工程的作业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连续复利贴现,这时候请特别注意用来计算每期交换现金流的都是普通复利,用于贴现的才是连续复利。当然,个人觉得这个纯粹就是在考试中有点用而已……第二步是计算浮动利率债券的价值。在书上的理想情况中,浮动端的重置利率和贴现利率是相同的,因此浮动债券被简化成特别简单的情况:浮动债券的价格总等于(100+息票)的现值,从下一个付息日贴现回定价当天即可。

最后,互换的总价值相当于浮动债-固定债(多头),或者固定债-浮动债(空头),如下表所示(请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注意,如果考互换,不要死记硬背书上公式,能画出这种计算表我是认可的,其实这样更不容易错。还有请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再注意,我上课讲的时候,这张表的数据有错,浮动端忘了贴现。以此为准。):

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简化式计算当且仅当浮动利率债券的浮动利率与定价使用的贴现率相同时才能这么干。在真实环境中,浮动利率与贴现率往往不同!在国外,浮动利率可能是LIBOR,贴现利率是OIS利率;在国内,浮动利率可能是7天回购利率、3个月Shibor利率、隔夜利率等等,而贴现率取决于互换的付息周期。所以,真实的利率互换中,浮动端的价值并不能简单地等于100+息票,然后再贴现,对浮动端的现金价值也需要精确计算。

另一种思路是横向拆分,分别评估每一期现金流的价值,按照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远期利率与协议利率(互换利率)之差,并进行贴现。这里考试的时侯,请特别注意贴现利率与互换利率、互换浮动利率计息周期频率不同的问题。计算现金流的时侯,使用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一定要转换成普通复利(因为远期浮动利率极有可能是利用连续复利从利率期限结构里算出来的!!!)把现金流贴现则使用连续复利。这方面的计算和转换请大家一定要小心。虽然这种弯弯道道也仅存在考试中间。具体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这种简化其实也只是在课本上。在现实中,浮动利率的计息频率远高于固定利率的计息频率。例如国外标准的利率互换是3MLIBOR对半年固定利率交换,国内的7天回购甚至隔夜更丧心病狂。所以这里还存在一个浮动利率累加带来凸性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是金融工程(I)需要涉及的问题,大家知道有这么个问题就行。

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同样也有两种拆法:纵向拆成两只固定利率债券的转换,如下表所示:

或者拆成一组远期外汇协议的组合,如下表所示:

再强调一遍,互换的估值和互换利率的决定,这些公式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原理就行。

(三)

互换其实很重要,也用得很多。现实中的利率互换构成远比我们上课讲的要复杂,因此,现实中的互换利率有点接近于很多个的短期利率加权平均,从而由LIBOR、欧洲美元期货和利率互换形成了LIBOR的利率期限结构:SWAPCURVE;次贷之后,被用来当成无风险利率的OIS利率其实也是一系列隔夜利率的平均值。考虑到计息频率的调整、利率之间的差异,其实可以说互换对应了金融工程中最难的内容。所以,今后如果有幸从事机构资金交易的同学,不要低估互换的难度和重要性。

另外,互换是场外产品,所以存在对手违约风险,这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又不同。由于利率互换不需要本金交换,因此在期初和期末对手违约风险都很小;而货币互换需要按照事前约定的汇率交换本金,所以越临近到期日,对手违约风险反而增加。

互换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因为它足够敏感,而且足够便宜。以利率互换为例,利率互换的价值=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两者的差异很小;但从久期的维度考虑,固定利率债券的久期极高,而浮动利率债券的久期很小;如果互换的剩余期限足够长,互换的久期会基本等于固定利率债券的久期。相似的久期,极便宜的价格,这就决定了互换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互换由于属于场外产品,监管相对宽松,因而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品种。例如,在***也已经落地的商品互换,在***很流行的股票互换,或者更大维度地叫总收益互换。这些产品大家需要有个了解。另外,还有些挂着SWAP的牌子,但是不是SWAP的产品,例如具有保险性质的CDS,具有远期性质的方差互换,还有那个经常被翻译错的外汇掉期(Foreignexchangeswap)。

(四)

《金融工程1》的教学内容更新告一段落。有同学号称说看更新像追番,那似乎也进入更新冬歇期了……48个学时对金融工程这门课其实很短,很多内容我们只是开了个头,而没有深入。例如,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期权交易策略和希腊字母都没有在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之内,所以后台有位希望看到我讲蝶式期权,应付期末考试的小朋友,估计要失望了……还有某位小朋友今天上午超纲复习,问我为什么没有讲蒙特卡洛模拟和有限差分,他觉得很有趣……我觉得我要是公布了他的名字,小朋友一定会被整个愤怒地16级活撕……

但的确,很多内容很有趣,也很有用。所以我宁愿额外加课期末复习,也在授课内容里讲完了隐含波动率,并且简单地介绍了希腊字母与期权交易策略。我希望,能给小朋友们留个印象,如果有一天碰到,他们至少知道从哪些维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些问题。

但不论如何,金融工程I的教学内容今天总算是爆肝更新完成了。蝶式期权的遗憾,只能留待下学期,我们再来讨论“蝴蝶要几个期权,才应对波动”。对于正在沉迷于金融工程I乐趣中不可自拔,带着金融工程跨年的我院16级小朋友们,加油。金融工程的领域,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