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熔断和跌停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涨跌停板制度和熔断制度?(简单明确)?)

什么是涨跌停板制度和熔断制度?(简单明确)?

涨跌停板就是规定了当天最大的涨幅和跌幅。

达到这个幅度就不能再涨了或再跌了。也就是说交易所不接受超过涨停价的买单和低于跌停价的卖单。熔断是指市场变动价格触及到某个规定幅度时,实施停止全天或者规定时间段内交易。现在还有一种熔断是在触及规定价格后,类似涨跌停板那样,在一段时间内,只接受不超过这个价格的委托。形象说是熔而不断。

股市熔断机制厉害啊,触发熔断,股票集体跌停。

1700多只股跌停熔断1星期2次抄底有风险

【温馨提醒】你应该知道,A股熔断跌停之后藏着的秘密(附操作指南)!

导语:有私募人士调侃道,“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实行了一次熔断机制。而我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美国9年走的道路”。

1

熔断机制首日再现千股跌停

2015年,中国股民见证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本以为已走到了人生巅峰,没想到2016年开市第一天,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年第一场大戏,A股两次触及熔断机制而提前下班,有人感慨,人家几十年都见不到的东西,中国股民一年就感受齐了。记者注意到,A股在早盘重挫3.94%后,午后沪深300指数跌幅继续扩大至5%,A股由此遭遇史上首次熔断,也是股民新年以来首次遭遇千股跌停。在熔断15分钟后,两市恢复交易,但股指继续下滑,跌幅扩大至7%,遭遇二次熔断,将停止交易直至收盘。

然何股市在新年伊始就出现了这样的戏剧性变化,小编梳理了一下,综合看来主要有七个重要因素在起着作用:

一、今起三大新政开始实施。

  熔断机制、股指期货最新开收市时间、IPO新规这三项新规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A股正式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根据上证所、深交所、中金所此前发布的指数熔断机制相关规定,将有5%和7%两档熔断阈值、涨跌双向熔断。

  2、IPO新规在节前最后一天颁布。根据证监会新规,2016年起申购新股取消全额缴纳申购资金的规定,将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取消询价环节;新规定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3次中签后不缴款,6个月内不能参与打新。

  3、中金所公告显示,调整后的股指期货开、收市时间为:股指期货的集合竞价时间从每个交易日的9点25分开始;收盘时间则调整为每个交易日的15点整,与股市交易时间一同步。

  二、财新PMI数据不及预期。

  1月4日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2015年12月中国制造业运行继续放缓,仅取得48.2,较11月下滑0.4个百分点,连续十个月低于50临界值。

  三、万亿解禁大潮到来。

  证监会去年7月8日出台禁令,半年内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禁止在二级市场抛售股份,而这一禁令即将于1月8日到期。

  根据西南证券(600369,股吧)的测算,2016年1月份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524家,解禁股数合计841.20亿股,解禁市值合计11900.15亿元。尽管多家机构预计实际套现规模并不会这么大,但市场担忧情绪爆发。

  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贬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贬值96个基点,报6.5032,贬值0.15%,并突破了6.50的整数关口,创下2011年5月24日以来新低。

  五、全球股市下挫

  2015年12月31日,道指和纳指跌幅都超过1%;标普500指数跌0.94%。欧洲主要股市亦全线皆墨。2016年首个交易日,亚太主要股市指数开盘多数下跌。

  六、机构指出,岁末年初资金做账回表压力。

  七、年末排名考核过前后,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者调整持仓结构引发波动。

八大机构解读A股熔断,你想不想知道他们都说了点啥:

1、平安证券:触及熔断适合在次日进入抄底

  新年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盘中跌幅达5%,触发熔断机制,两市股票等暂停交易15分钟。

  平安证券认为,市场上普遍担心的是在实行个股涨跌停板的前提下,再实行熔断机制可能会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从而加大了市场的暴涨暴跌。但是从短期和长期进行了考察,并没有观察到成交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也没有出现波动率溢出现象。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太担心熔断机制的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平安证券认为,由于熔断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真实信息传导和稳定市场机制,对股票的基本面和供求关系影响有限,因此不太可能对股价造成长期的趋势性影响。但是由于市场情绪在熔断日过度反应可能提供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平安证券研究所建议,从短期来看,在触及5%和7%熔断机制时,由于存在反应过度现象,可以在次日进入抄底,并持有股票2~3个交易日,可获得20%~40%的股票回调机会;从长期来看,当股指上涨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追涨”买入弹性较高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而当股指下跌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抄底”买入基本面不错、被错杀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追涨”和“抄底”平均可以获得5%左右的投资回报率。

  2、申万宏源桂浩明谈二次熔断:抛压堆积明日或将继续下跌

  今天是2016年的首个交易日,A股遭遇暴跌,在午盘后的13点12分,沪深300指数跌破5%,触发第一档熔断阀值,值得一提的是,在15分钟交易暂停后,再度重启的A股继续下行,沪深300指数于13点34分再度触发7%的第二档熔断阀值,A股二次熔断,两市提前暂停当日交易。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从今天看来,5%的下跌后很快跌破7%,单日的熔断解决不了趋势继续调整的问题,7%一会市场加剧恐慌,堆积了更多的抛盘,明天可能投资者会以更低的价格卖出,大盘继续下跌可能性大。

  今日A股首度实施熔断,在触发5%阀值后的短暂休市后,重启的大盘加速下挫,再度触发7%阀值,对此,桂浩明分析指出,这是A股实施熔断制度的正常反应,熔断对于系统性是无效的,其作用不过是将原本的下跌时间拉长,三个跌停板延长到五天、七天,而无法改变趋势的变化。

  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没有明显利空的背景下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引发的大盘迅速下跌的趋势,一定需要有正能量的注入,“比如国家队出手这种对市场的明确表态,才能对稳定市场产生明显的作用”。

  3、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熔断机制起作用也是有代价的

  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的被中断。第二,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

  2016年1月1日起,A股正式进入熔断时代。根据相关规定,沪深300指数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阀值,涨跌都熔断,触发5%,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发7%,全天暂停交易。每档日内最多触发一次。而就在2016年1月4日,首个交易日两市暴跌,沪深300指数在午后跌幅扩大至5.05%,触发熔断机制,两市所有个股暂停交易15分钟。A股指数熔断机制推出的第一天便登场亮相。

  熔断机制:背景、作用与代价

  机制推出背景:15年三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15年6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出现一波急速下跌,期间屡次出现千股跌停涨停的奇观。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情形时,通过机制安排在市场极端波动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更多冷静时间,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A股的波动特征:沪深300指数11年来有105次盘中波动超过5%,33次超过7%,占交易日总数比例分别为4.0%及1.2%,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在历史上有147次波动在4.5%以上,其中105次的5%波幅满足暂时熔断条件,33次7%的波幅满足停止交易条件。且从发生时点来看,这些波动多发生在市场牛熊风格比较明显的时段,在震荡行情下发生的概率较低。

  历史上沪深300指数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其中碰触跌幅5%/7%的次数分别为69/22次,碰触涨幅5%/7%的次数分别为36/11次。考虑到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且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很难有根本转变。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以图起到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稳定市场的作用。

  机制的影响:我们认为:(1)熔断机制的引入可能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2)但这种熔断机制起作用也将是有代价的:首先,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的被中断;

  第二,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我们估算市场下跌达到4.5%-5%区间交易日占比0.9%,在这样的交易日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指数波动幅度在接近熔断阈值而恐慌性抛售导致市场跌幅触碰阈值引发熔断。

  国际对比:中国的熔断机制一级阈值相对低、两档之间距离小

  我们对比了美国、韩国、印度等市场的指数熔断机制的情况。该三个国家也均设立了指数熔断机制。相比之下,中国在有个股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指数的熔断阈值相对严苛,触碰频率估计也将远高于美国、韩国等国家。以美国为例,因1987年股灾,美国在1988年设定熔断机制,随后在2012年又做出调整,目前的美国指数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为标普500,阀值只有单项跌幅阀值,为7%/13%/20%。但自最新规则(2012版)以来,美国尚未用到过熔断机制。

  4、国泰君安林采宜:熔断机制效果以负面为主应适时取消

  2016年1月4日,是中国版熔断机制生效首日,也是熔断机制触发之日:当日沪深股市(包括B股)先后两次触发HS300指数熔断阈值,全天交易仅2.5小时。

  熔断机制的本意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从交易机制的角度保持市场的稳定。

  但从当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HS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7%)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对于舶来品的熔断机制究竟适不适用中国股市?

  尤其是在T+1交易制度下,已设定了涨跌停板制度的中国股市?2016年首个交易日的“全网实盘测试”结果打了熔断机制设计与推行者的脸。

  熔断机制究竟是减缓了市场波动还是加剧了市场波动,国外实证结论并不一致:

  熔断机制始于美国,1987年股灾后实行,而随后以Gerety和Mulherin为代表的学者则研究认为,熔断机制不仅没有减轻市场波动,反而增加了市场波动;持正面观点的学者Chirstie也仅仅证明了熔断机制有利于市场信息的传递,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并没有说明熔断机制有助于市场稳定,不具有“刹车”功能。

  熔断机制用于T+1的市场,是一项创新实验。

  纵观海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其股票均可日内回转交易(即T+0),因此股指触发熔断后,在冷静期内市场投资者经过信息传递与交换后,在市场恢复交易后理论上可以通过积极交易行为尽可能减轻投资损失(补仓或止盈离场),这些交易行为本身亦创造了新的流动性;而在T+1制度下,投资者日内买卖则须T+1交收后才能从事交易(尤其对于买入股票者),在市场出现极端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通过积极交易策略化解风险,市场流动性就会出现风险。

  中国股市已实施涨跌停板,过多干预交易将影响市场效率,并起到稳定市场的反效果。

  从1996年12月沪深股市引入涨跌停板制度,该制度对于短期化解市场过度波动和抑制投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接近20年的制度实施过程中投资者已较为熟悉交易规则和玩法;而新的熔断机制的加入,则相当于股指新增了两道交易双向阀门(-10%,-7%-5%,5%,7%,10%),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在新的熔断机制下理论日内涨跌幅度收窄至(-7%,7%),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性程度不够,市场交易深度不足是市场易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这些不是熔断机制所能解决的。

  熔断机制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已经被证明以负面为主,适当时候取消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5、英大证券李大霄评大跌:好人好股莫恐慌

  在早盘重挫3.94%后,午后沪深300指数跌幅继续扩大至5%,A股由此遭遇史上首次熔断。在熔断15分钟后,两市恢复交易,但股指继续下滑,跌幅扩大至7%,遭遇二次熔断,将停止交易直至收盘。

  针对今日A股大跌,李大霄发布微博表示,大盘出现急跌,急跌并不可怕,阴跌才可怕,有望在3400点组织起第一道防线。希望管用。国家队该护护盘了。紧急呼吁:减持开放日在即,准备减持的上市公司悠着点,来日方长;投资者看着点,好人坏人分清楚。好人好股莫恐慌。

  6、中航证券:熔断机制被主力所利用

  今日是熔断机制实施的第一天,市场在第一天即连续触发两档熔断,算是创造了历史;虽然触发熔断在制度实施的第一天就出现,并在2016年开市第一天出现,让市场参与者着实吃惊不小;不过,我们依然要还原到市场本质,樊波认为:触发熔断制度今日开始实施,但这并不代表第一天不可以直接触发、并且连续触发,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熔断机制只是一个工具,核心是市场本身经常三个月的调整,已经有了调整要求,空方势头逐渐增强这个问题我们在节前已经持续提及,同时在12月31日的博文中明确指出:“如果创业板指数不能形成高位头肩底,那么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目标60日均线甚至年线附近,节后我们需要首先重点关注的是创业板2650点的支撑。”今日创业板早盘击穿2650点,直接逼近年线附近,鉴于目前空头还有继续释放能量的空间,预计创业板理论目标分别为2350点、2220点。

  总结一句话:熔断机制本身并不是引发今日暴跌的原因,但今日的下跌又不能完全和熔断没有关系,空方力量在节前已经有明显的强化,可以说主力利用了投资者认为熔断机制在第一天不可能发生的心理,从而加速推动了今日市场的下跌。

  7、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熔断机制短期不会改变市场下跌趋势

  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表示,市场较为猛烈下跌,主要因为前期该跌未跌后的集中宣泄。

  主因:①两市没有新的主题被树立②两市成交相对温和没有持续放大的迹象③年底将至,业绩因素将对股指影响较大,题材股存在回归的需求④新股发行及限售股份的解禁短期改变供求关系,市场重心下调。

  8、国金证券:后市三“结”待解

  国金证券在1月4日A股暂停交易至收盘后发表观点认为,监管层近期对市场态度上的微小变化是导致市场下跌的导火索。今年一月份的是减持禁令到期在即,甄待政策及时对冲,而且市场预期的新股发行1月份处于真空期的假设被证伪,预计2016年1月份A股市场的波动会加大,个股分化会更加明显新年开市第一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分别触及5%、7%的熔断线,加大了市场的下跌幅度。客观上讲,“熔断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对流动性的需求会造成影响,市场参与机构为了备兑赎回的资金需求,会被动的做些减仓的行为,从而加深市场调整的空间。

  国金证券认为,后市三道“结”待解开:1.寄望于监管层尽快作出相关的表述以稳定市场的预期,任何金融创新需要循序渐进;2.寄望于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的节奏给出相关明朗的预期,1月份发多少;3.建议尽快明确1月份减持禁令到期后的对冲政策。总的来讲,只有预期的稳定,市场的平稳,才是共赢的市场。(和讯股票综合)

后市分析:熔断不可怕大盘后5日下跌概率仅三成

  历史数据揭示,这种恐慌性暴跌发生后,市场大多时候都会有小幅度的反弹。  2016年首个交易日,两市出现暴跌并触发熔断机制,盘中暂停交易至收市。  都说是熔断惹的祸,网上各种相关段子疯传。小编倒希望是真的,因为如果是熔断测试,那测完暴跌就应该测暴涨了。  以上纯属玩笑,但对短线,小编还是比较乐观。如果不熔断,今天沪深300跌破7%将是大概率事件。而A股历史上,2000年以来,除去1月4日,沪深300指数单日跌幅超过7%的有13次。  数据揭示,这种恐慌性暴跌发生后,市场大多时候都会有小幅度的反弹。

股市的熔断和涨跌情有什么区别啊?前几天的熔断是怎么回事?

熔断机制当初设立的目地是为了对类似2015年股市的大振动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却不符合当前的A市场,因此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才停止这项政策的实施。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通俗的讲就是沪深300指数如果在盘中涨幅或跌幅超过5%,就会停止交易15分钟,如果涨跌幅度达到7%,那么当天就会停止交易直至收盘,前几天的熔断就是因为跌幅达到7%,触发了这个熔断机制,因此停盘的

什么是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股指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股指熔断机制是指在股市交易中,当股指下跌或上涨到一定程度时,交易所会自动暂停交易一段时间,以避免市场恐慌和过度波动。

具体来说,当股指下跌或上涨到一定幅度时,交易所会先暂停交易15分钟,如果情况仍未得到控制,则会再次暂停交易至收盘。

A股熔断机制和跌停有什么区别

A股熔断机制主要指的是指数熔断,而跌停更多则针对是个股。现实环境中,涨跌停板的情况很难在上证、深成以及沪深300指数中出现,为避免股市的剧烈波动在涨跌停板的基础上设置两个阈值,指数涨跌至第一个阈值5%的位置有15分钟的冷静期,也就是停止交易。过后继续交易,涨跌至第二个阈值7%的位置即全体终止交易。而跌停是股票集合竞价或自由竞价阶段出现的一种市场交易情况,跌停的情况下买盘出现还是可以继续成交的,市场的交易并没因为跌停的出现而终止。还有一点就是熔断机制阈值的设置要低于涨跌停板,也就是因为指数现实环境中很难达到涨跌停板,设立的初衷是为避免股票大面积激烈波动在涨跌停板的基础上设置两个更小波动空间的阈值。但A股现实情况却是熔断机制非但不能减少波动而是造成大面积的恐慌导致是助长杀跌。最终熔断机制只实施了一个星期就宣布暂停实施。

一支股票连续两天跌停是不是庄家在出货?

股票连续涨停和连续跌停,都只是股价的一种波动形式。如果连续两天跌停,一般情况碰到了什么问题,要么是已公开的利空,要么是不为人知的利空,在正常情况下,股票不会连续跌停。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大盘突然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很多股票都出现连续跌停,这就不能判断为庄家出货了,因为庄家也被闷杀了。所以,单用连续两天跌停去判断是不是庄家在出货,是不客观的。比如说,一只股票连续下跌,单边下跌了30%,在这个过程中股价越来越低,就算有庄家,他也是赚不了钱的,在连续下跌30%之后股价连续两天跌停,庄家这时还出什么货呢?这时割肉的不过是小散而已,如果庄家沦落到这种水平,他就根本没资格做庄家了。庄家出货,意味着庄家完成了建仓、震荡、拉升的过程,进入到获利的最后一步。因而需要发生在股价上涨之后。如果股价在大幅上涨后出现长时间的震荡,股价不能再继续涨,并且每天的换手率很低,波动率也很低,这时候其实庄家已经在出货了,每天一点一点的沽掉,当你发现连续两个跌停的时候,其实不是庄家在出货,而是庄家出完货了,开始崩盘,为时已晚矣,这时候的跌停一般都开盘就封死跌停,没有买盘,散户根本卖不掉。而如果是在大幅上涨后突然出现放量跌停,并且反复打开,那么这个时候就真的是庄家在出货了,总是有很多散户喜欢玩牛股,一看到这些牛股跌停就觉得是抄底的机会,此时成交量会放得很大,庄家会利用这种心理大举出逃,连续两天跌停又打开放巨量,之后就算反弹一下,也会见顶继续出现大跌。

美国金融市场的熔断机制和中国的涨跌停板有何区别?

美国的交易所则有不同的熔断层(比如纽交所就是根据标普的7%,13%,20%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熔断机制不同(比如纽交所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暂停交易15分钟,第三层则是整日停止交易)。另外,美国的熔断只关心跌幅,涨多少他们是不会管的。中国的涨跌停板本来就是变向的熔断机制,变相在触及涨停板好卖不好买,触及跌停板好买不好卖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

股市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现在股市还有熔断机制吗?_南早网

股市熔断是股市控制风险的一种防范措施,在股指波幅触及预设的熔断机制规定点时,证券交易所会限制交易。之所以称之为熔断,是因为这种机制类似于保险丝在过载时熔断保护电路不受损,股市熔断机制也是股票市场的一个保险机制。熔断不同于涨跌停板,熔断后会限制市场交易,而涨跌停板只对价格进行限制,并没有限制交易。

现在中国股市是没有熔断机制的,但是中国股市曾经实行过熔断机制。2015年,A股出现大幅下跌,当时曾经出现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当时的下跌,一方面是连续大涨堆积了较大的泡沫,另一方面是配资等杠杆资金入市,使得市场过度狂热。

关键词:股市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熔断啥意思熔断机制什么意思股市还有熔断机制吗

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会怎么样?格式化好还是恢复出厂设置好?

双卡双待双通有什么用?现在还有双卡双待双通的新手机吗?

香港高校学子说祖国航天了不起香港高校好考吗现在?

家教老师上门一对一收费合法吗?上门家教一对一会不会叫停?

绩效考核三大指标是啥?绩效考核需要员工签字吗?

流浪地球2周边搜索量暴增流浪地球在哪个平台众筹?

央视时隔2年再次复播NBA怎么回事?央视为什么又恢复了NBA直播?

苏炳添983大学是什么意思?苏炳添怎么进暨南大学的?

中国女足奥运会最好的成绩是什么?中国女足是国家队吗?

特斯拉或推出超低价新技术国家为什么禁止特斯拉?

残疾人代步车需要驾驶证吗?残疾人代步车需要上牌吗?

踏板摩托车哪个牌子质量好又省油?踏板摩托需要摩托车驾驶证吗?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徐霞客旅游路线是什么?

西湖十景有哪些?西湖一日游的最佳顺序是什么?

深圳天文台怎么预约?深圳天文台周一可以去吗?

清明节自驾游景点有哪些?自驾游方便还是坐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