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过会通过是利好还是利空(股票批准股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票批准股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票转债赎回是利空。

股市行情好的情况下,转股的多,赎回的少;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转股的少,赎回的。

当前情况下,可转债赎回,对债权人来说不是好事;但对现有股东来说,股东权益被稀释的问题、压力就会减缓,对股东、对股票是相对利好。

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

发行可转债是利好。公司发行可转债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方式,一般是公司有较好的开发项目,暂无资金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对大股东肯定是好事,有钱才好办事,对中小股东是否好事则要区别对待,如能产生良好效益就是好事,否则就是坏事。但一般来说,市场是当利好来理解的。一般都会使股价上涨,上涨是个大概率事件。扩展资料:可转债的申购和新股申购类似,但也存在不同,首先,可转债的发行面值都为100元,申购的最小单位为1手1000元,且必须是1000元的整数倍。由于可转债申购1手需要的资金较少,因而获得的配号数较多,中1手的概率较申购新股高。其次,股票申购时实行T3规则,即申购资金在申购日后第三个交易日解冻

发行可转债对于股票来说是利好还是利坏?

是利空

股票发行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大多是双面的,对股票有其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股票发行可转债同样如此,有利好也有利空,兑现在股价上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要看两方面带来的影响。01发行可转债“利好”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可以发行可转债,而是至少要满足以下三点硬性要求:①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②可转换债券发行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③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上述三点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第一点要求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求公司的业绩持续优良,这是因为可转债具有债券属性,需要支付利息,如果公司业绩不好就会支付不起利息,所以想要申请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必须是业绩持续优良的公司;第二点要求则是因为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发展已经有了很多负债,而负债过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可转债对公司而言同样是一种负债;第三点同样是为了保证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没有过多的债务。除开上述三点硬性要求外,还有募集到的资金要专款专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等要求。而实际上公司发行可转债往往都是在有不错的项目的情况下发行的,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在项目的运行上大概率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而这也会直接提升公司业绩,对股价的提升来说就是有利的。02发行可转债“利空”可转债同时具备股性和债性,在可转债发行半年之后其持有者是可以将其转换成为股票的。一方面而可转债转股必然会造成公司总股本的增加,换句话来说就是会对股本进行稀释,当转股的可转债量非常大的时候,会对股价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投资者不选择转股,那么可转债的债务属性同样存在,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一笔巨大的负债。此外,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看见成果的时间长或者是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等情况,那么发行可转债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形成拖累,影响企业业绩。03两股力量的拉扯发行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并不能一概而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有公司发行可转债是利好,而有公司发行可转债就是利空。因为有公司项目确实好,收益是可以预期的,那么项目运行的好会对增加公司利润,那就是利好;而有公司项目运行不行,带不来收益,那么肯定就是利空了。此外即使是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时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例如经营黄金的公司发行可转债用于收购金矿,如果在近期黄金走势坚挺,那么发行可转债肯定就是利好;但是如果黄金价格有下跌的趋势,或者干脆就是下跌得比较厉害,那么这个时候发行可转债用于收购金矿肯定就是利空了。综上:发行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要看实际情况,就历史情况来说可转债的发行大多都属于中性偏利好。不过需要知道的是历史情况不代表未来情况,在投资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可转债转股是利好还是利空?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觉得大芒芒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留言。

最后记得关注,回复“福利”,领取大芒芒的宠粉福利哦~

发行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1、发行可转债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2、如果发行可转债所带来的效益可以盖过不利影响,则发行可转债对股票是有利的。3、发行可转债有利空的一面,因为可转债是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可转债转股的时候会造成公司股本数目的增多,股本就会被稀释;即便不转股,也会形成一笔较大的债务。4、发行可转债有利好的一面,说到底,发行可转债的目的是为公司的项目筹集资金,如果公司项目较好,带来了较好的回报,那就对提升股价有利。

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利好还是利空?

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于公司来说,可能既是利好也是利空,具体情况需要分析。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具有债券和股票两种特性的证券,发行公司可以通过这种债券来实现融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可能性。具体而言,可转换债券是指债权人在债券到期或者有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转换为相应数量的公司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转换后的股票价格高于发行价格,则可转换债券将会对公司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则将产生负面影响。

具体地说,如果发行公司的股票市场表现良好,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乐观,那么发行可转换债券将会受到欢迎,一方面发行数量可能更大,另一方面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概率也更高。这有助于公司通过债券转换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资金,提高公司的融资效能。同时,股价的上涨也有利于刺激公司的成长和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然而,如果发行公司的股票市场表现不佳,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没有信心,那么可转换债券将会面临被低估的情况,导致债券转换后持股者的权益受损,从而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债券成立以后,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导致良好的股票转换条件不再存在,那么公司将需要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从而加重公司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否是利好还是利空,涉及到市场对于公司的信心和认可度,以及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规划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听数据说话 可转债后股价的方向

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定增新规,从发行数量、时间间隔、定价机制、锁定时间等方面收紧了上市公司定增要求。但定增新规并未对可转债发行作出要求,明确支持可转债、优先股等品种,可转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发现,2016年全年可转债发行规模仅212.52亿元,发行可转债数量仅11只,而今年上半年已发行50只可转债,市场规模已达1477.95亿元,增长明显,目前已预案的待发转债也有近4,000亿元。

从可转债发行规模来看,大部分可转债规模在20亿元以下,其中5亿-10亿元的可转债数量最多,占比达42%,而从配售比例及余额包销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各月老股东配售比例基本上保持在40%上下浮动,二级市场表现与可转债报销情况整体上成负相关关系。

今年以来发行上市的50只可转债及正股从可转债发行日起至今的涨跌幅统计后显示,可转债发行后仅13家公司股价上涨,37家公司股价下跌,下跌公司占比高达74%,可转债发行对公司股价偏利空。

上半年已近去年全年发行数量还有4000亿正在路上

自2017年定增新规以来,可转债融资受到了市场的追捧,2016年全年可转债发行规模仅212.52亿元,发行可转债数量仅11只,而今年上半年已发行50只可转债,市场规模已达1477.95亿元,如下图所示:

从融资方式占比情况来看,可转债受欢迎程度也是与日俱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可转债上会审核数量为25起,占融资数量(首发、配股、可转债、增发)之比为29.07%,而2016年这一比例还不到1%,具体如下所示:

不仅如此,从审核通过率情况来看,可转债在几种融资方式种也长期属于通过率较高的品种,如下图:

对已发行的50只可转债按发行规模分类后发现,大部分可转债规模在20亿元以下,其中5亿-10亿元的可转债数量最多,占比达42%,50亿元以上的可转债较少,其中过百亿的可转债主要由银行发行,平行转债、中信转债、苏银转债三支银行大盘转债发行,规模为860亿元。

分行业来看,银行业可转债发行规模高达860亿元,占比高达58.19%,其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两家公司,中国核电和迪森股份,发行规模分别为78亿元和6元,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行规模为78.85亿元,共发行5只可转债,发行规模较为均衡,不同行业可转债发行情况如下所示:

从老股东参与配售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各月老股东配售比例基本上保持在40%上下浮动,具体入下所示:

从余额包销情况来看,二级市场表现与可转债报销情况整体上成负相关关系,即二级市场表现较好时,余额包销比例较低,而当二级市场表现较差时,余额包销比例相应增加,具体如下图:

从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布情况来看,目前已预案的待发转债近4,000亿元。其中已核准的有14家,发行规模近660亿元;已过会11家,发行规模近90亿元;同时通过股东大会及董事会预案的共197家,合计预案规模近3,500亿元左右。从行业来看,金融、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等行业待发金额相对较多。

2017年9月8日,证监会对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并经公开征求意见相应修订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于9月8日发布施行。雨虹转债为第一支采用信用申购的可转债,中签率仅为0.0013%,而2017年9月份之前发行的可转债网上中签率基本在0.1%以上。

2018年,上证指数不断走低,期间发行的可转债中签率不断上升。到了今年年初,A股走出2018年的低迷,快速上涨。可转债市场多支大盘转债发行上市,申购热情较高,中签率不断走低。机构投资者利用网下申购规则的漏洞,出现了网下天量申购规模。亨通转债的网下申购中发现多家网下机构投资者存在申购数量超过其对应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情况。

2019年3月22日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并于3月25日晚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可转债发行承销相关问题的问答》,正式规范可转债网下申购的规则,要求参与可转债网下申购的每个配售对象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并且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证监会座谈会后,网下打新申购市场进一步规范,此后发行的可转债的网下申购中都严格执行申购金额与资产规模相匹配的规定。中签率有所回升。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对2018年以来各月的中签率情况统计如下所示:

2016年至今可转债中签率最高五支与最低五支如下图所示:

2006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4次较为明显的调整,分别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2015年6月至8月和2018年1月至10月。

国金证券对这段期间股市和可转债市场的研究分析表明,熊市情况下,转债市场与股市的下跌趋势大体一致,但之后可转债下跌幅度逐渐收窄,转债市场呈现出债性加持的优越性,跌幅均小于权益市场,往往在中期先行触底,转向震荡盘整,提前走出熊市,如下图:

牛市情况下,由于股票的波动远大于债券,因此在股票持续上涨期间,转债的“进攻特性”会凸显,虽然转债涨幅不能和股票媲美,但表现却好于债券。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对目前市场上正在交易的160只可转债及对应正股的区间涨跌幅分析后发现,152只可转债的市场表现强于正股,占比高达95.00%,仅有8只可转债的市场表现不及正股,这意味着发行至今,95%以上的可转债上涨幅度比正股大,下跌程度却比正股小。按照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对可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统计如下所示:

对目前正在交易的160家可转债在发行1月后,3月后及6月后对应正股的涨跌幅分析后发现,在发行可转债1月后,对应正股平均下跌2.17%,3月后,这些公司个股平均下跌5.43%,发债半年后,个股平均下跌8.93%,具体情况如下所示(2019年以来发行可转债仅1月后涨跌幅有意义):

可以看到,发行可转债后1月,对应公司股票除今年2月以来行情较好处于正值外,基本上处于下跌状态,可转债发行对公司个股股价影响偏利空。

今年以来发行上市的50只可转债及正股从可转债发行日起至今的涨跌幅分析后发现,可转债发行后仅13家公司股价上涨,37家公司股价下跌,下跌公司占比高达74%,正股涨跌幅均值为-8.45%,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可转债配置正当时信用评级也会影响市场表现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对2018年以来上市的133只可转债进行分析后发现,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可转债行情好转明显,首周涨跌幅和首月涨跌幅均为2018年以来较高水平,如下所示:

从上市首日可转债开盘均价来看,今年3月可转债发行效果最好,均价最高,最近随着二级市场出现回调,4月30日鼎胜转债上市,最终以96.65元收盘,成为今年首例破发的转债。此后随着权益市场的调整,破发转债增加,继鼎盛转债后,明泰转债、司尔转债、永鼎转债、雅化转债等纷纷破发,各月份上市可转债开盘均价如下所示:

对目前正在交易的160只可转债价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可转债中,仅29只可转债在面值以下,占比为18.13%,其中价格最低的为亚太股份发行的亚太转债,截止2015年5月23日收盘价为93.07元,具体如下所示:

上市开盘价破发的可转债多集中在AA、AA-评级中,没有AAA的可转债,破发可转债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这意味着信用评级对于可转债的市场表现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按照不同信用评级,对这些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涨跌幅统计后发现,信用评级越高的可转债涨跌幅平均表现也越好,如下所示:

目前,市场人士对可转债价格的计算公式为转债价格=转债平价*(1+转股溢价率),转债平价即转股价值,根据正股价格以及转股价计算得出,100/转股价表示一张可转债可以换股的股数,一般来说这一项为系数项,平价对转债价格有支撑,平价太低的转债在熊市易破发,而转股溢价率与转债平价成反比,转股溢价率越低,可转债股性越高,而如果纯债收益率更高,则意味着转债的债性更强。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发现,当前转债市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19.54%,低于一月末的35.08%,市场估值水平不高,股性更强。

在二级四场遭遇不少黑天鹅,公司股价下跌之际,投资者们可以适当考虑配置可转债,其特有的易涨抗跌性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为什么可转债要下修,对投资者来说,可转债下修是利好还是利空?

可转债是一种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在规定的转股期内,可以按照一个约定好的股价把可转债转成股票,这个约定的股价就是转股价。

转股价一般在可转债发行时就已经确定好了的,然而有的可转债发行后也会下调转股价,这就是可转债下修。

可转债下调转股价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一只可转债打算下调转股价,直接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可转债的溢价率太高,而根本原因则是上市公司希望投资者把可转债都转成股票。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目的是为了融资,只有投资者把可转债转成股票,上市公司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这个目的。

因为可转债是债券,有利息,有固定期限,如果在到期后投资者没有转股,那么上市公司就得还本付息,这样从投资者手上拿到的融资还得再退回来。

可如果投资者把可转债都转成股票,上市公司不仅不用还利息了,而且连本金都不用还了,这自然是上市公司最想要的结果。

所以,上市公司会想方设法地让投资者把可转债转成股票,下调转股价就是办法之一。

一只可转债的溢价率如果太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正股价大幅低于转股价。

而如果可转债的正股价大幅低于转股价,这种情况下是没办法让可转债的投资者转股的,因为投资者只要转股就会立即出现亏损,只要不傻就不会这么做。

而下调转股价,就可以缩小甚至抹平正股价与转股价的差距,只要让正股价高于转股价,那么投资者转股的意愿就会大增,从而达到发行可转债的最终目的。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转债下调转股价,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可转债下修是利好还是利空?

首先,对于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可转债下调转股价肯定属于利好。

因为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后,哪怕是没能让转股价下调至正股价之下,也还是可以提高可转债的转股价值。随着转股价值的提升,通过可转债转股获利的机会也就更大了。

所以,如果可转债下调转股价,短期内大概率会推动可转债的市价上涨,对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利好。

其次,对于持有可转债对应的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就是利空了。

因为可转债转股,会稀释原股东的股权,如果原股东手上没有持有可转债,在可转债转股后,其持有的股票所占的份额就会下降,在分红时拿到的总红利也会减少。

而可转债下调转股价,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可转债可以转成更多的股票,这对于原股东股份的稀释作用更大,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如果原股东也持有可转债,倒是也可以通过把可转债转股来维持持股份额不变,此时对原股东来说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由于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可能会损害部分股票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这些投资者可能就会在可转债下调转股价的前后把股票卖掉,造成股价短期下跌。

大家要记住: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投资自己的大脑最关键,先求知后求财。

*提示:本文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文章,点“分享、点赞、在看”哦~

☑ 理性投资,赚钱路上少踩坑。

☑ 现在扫码报名,0元免费学!

ipo上市是什么意思 IPO过会离上市还需多久?_金融财富网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首次将其股份向公众出售,公开募集资本挂牌上市。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该公司就可申请到证交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不可以申请IPO上市的,不过,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后可公开上市。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通过IPO上市成功,那有人知道IPO过会后离上市有多久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讲。

IPO过会批文有效期是6个月,公司上市的话必须在这个时间内上市,否则需要重新去提交IPO申请,所以大多数的企业会在IPO过会后1个月就上市,最晚也不会超过6个月。

那IPO具体是什么,而IPO过会具体又是怎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IPO是指企业上市首次向公众出售自己的股票。

这个是需要公司提前去向证监会申请的,如果申请通过了,那就称之为IPO过会。

虽说IPO过会之后最长也就是6个月可以上市了,但是从申请IPO到上市的过程却可能需要几年之久,因为需要经过非常多的流程,我列举一些基本流程需要的时间:

1.筹划改制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在申请IPO前,如果企业还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在经营的话,需要把组织形式改成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时间一般需要花费6个月。

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如果不符合条件还得整改成符合监管要求的样子。满足条件之后还需要制作申请的文件,这个时间需要3-4个月。

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到审核再到发行上市最快是3-4个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需要十个月左右~万一审核不通过还得重新走流程。

所以这个时间跨度就可能需要几年了,需要自己具体了解清楚想要投资的公司究竟是到了什么阶段,不然就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了。

标签:ipo上市是什么意思IPO过会离上市还需多久ipo过会多久后正式上市ipo过会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