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启航几点立秋(八月八日几点立秋)
八月八日几点立秋
2023年8月8日2点22分41秒迎来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2023年8月8日2点22分41秒迎来立秋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立秋的风俗1、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2、啃秋瓜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意思是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3、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认为胖才是健康,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4、晒秋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青春向阳 梦想启航——东北师大附中2023届优秀毕业生表彰_竞赛_吉林省教育厅_同学
原标题:青春向阳梦想启航——东北师大附中2023届优秀毕业生表彰
2023届绿星学子走过三年韶光,无畏疫情阻拦,无畏前路荡漾,在滚烫的青春中演绎着优秀与梦想。三年的种子破土发芽,2023届绿星年级全体师生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2023年高考中再创佳绩,赓续辉煌。
8月8日下午14时,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东北师大附中2023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在图书馆4楼报告厅隆重启幕。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来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陈学思,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房国辉,吉林省教育厅副处长杨锐,长春市教育*副*长李亚君,东北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常青,吉林省科协副**穆晓东,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综合部部长吴迪,吉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孙俊奇,吉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吉林大学化学院院长吕中元,吉林省化学院副院长郭玉鹏,吉林省化学会副秘书长薛亦琛,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韩丹,优秀毕业生刘博峰同学的父亲、长春博尔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刘维国,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书记、初中部校长刘丽君,常务副校长、净月校区校长赵海军,**副书记、青华校区校长姜远才,主管会计师高健,以及高中部的副校长和校长助理们,还有绿星年级的各位老师,家长代表们。
附中教育立德树人,充满人文关怀。在表彰仪式当中,励志笃行奖无疑是最为特别的。原高三22班常弘同学克服行走障碍,无惧身体限制,坚持学习,砥砺前行,不断提升自我,在今年高考中得偿所愿,考入长春中医*大学。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房国辉和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为常弘同学颁奖。
蟾宫折桂,硕果芬芳。仪式第二项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优秀毕业生表彰仪式。
厉兵秣马,竞赛荣光。优秀毕业生原高三1班万常江荣获2023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校争光,为国争光,代表着附中学科竞赛建设的辉煌成果。表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陈学思、吉林省科协副**穆晓东为万常江颁发优秀毕业生特等奖。
不忘初心,助力教育。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韩丹先生喜闻我校万常江同学于2023年7月获得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国家、为吉林省、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向他和辛勤培育他的教练员表示祝贺,特从今年捐赠的20万元中拿出10万元奖励万常江同学和辅导他的竞赛教练员孙磊老师,奖励金额分别为万常江2万元,孙磊8万元。在后续的发言当中,万常江同学回顾了自己的竞赛生涯,表达了自己对化学基础研究的热爱,展示了自己心怀天下,投身基础学科的研究的理想,激励附中学子用智慧贡献国家发展、民族前途。并且将所获奖励的全部奖学金以2023届1班的名义捐赠给学校,用作奖励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弟学妹们。
七十三载弦歌不辍,附中教育佳音频传,高考成绩再攀高峰,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本次表彰仪式颁发学业奖项包括优秀毕业生特等奖,优秀毕业生一等奖,优秀毕业生二等奖,优秀毕业生三等奖,优秀竞赛学生高考奖(本奖项奖励通过学科竞赛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强基破格政策后,裸分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强基计划优秀奖(本奖项奖励综合成绩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政策后,裸分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附中之星奖(本奖项奖励在高考中,取得学校单科第一名的学生)以及名校奖(考入香港各大学及世界排名前50大学的学生)。
四位主持人(原高三14班张修鸣,山千惠,原高三26班高靖淇,原高三28班杨启航)宣读了优秀毕业生以及获奖同学名单,与会的领导嘉宾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及奖章,并合影留念。
衔环结草,寸草春晖。十年寒窗,鹰隼试翼,父母的陪伴无私而伟大,让年轻的我们无畏风雨,逐梦远方。仪式第三项,原高三1班刘博峰同学的父亲刘维国代表全体家长致辞。作为家长,他表达了对母校附中恳切的感激以及对在场每位学子深深地祝福。在新程将启之际,启示同学们在未来的路上要学会感恩,心存敬畏;文理兼达,在科学与人文的生涯之中坚毅果敢;不忘初心,拒绝放纵,严于律己,“为理想而躬行,给生命以温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生秉烛铸民魂,勤育英才遍神州。附中教师为*育人,为国育才,辛勤耕耘,硕果芬芳。仪式第四项,2023届14班班主任张翠老师代表全体教师讲话。在讲话中,张翠老师表达了对附中所有学子顺利上岸的祝福,回顾了同学们焚膏继晷的学习生涯。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张翠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她嘱咐同学们要强身健体,以飞扬的姿态为国奉献,以青春的身影砥砺前行;并且要求同学们学会时刻感恩,感恩每个遇见的人,善意伴你成长,恶意促你自强,常念感恩的人,方能处事不偏颇,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她启示同学们要保持平常心,淡薄名利,成为一个平和而坚定站立的人,拥有遗世独立的高度,将世界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属;最后她寄语同学们“坚持做精神拔节的人,俯下身,兀兀穷年;抬望眼,天道酬勤。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去收获高质量的成长。
毕业不忘师恩殷切,将行犹记化雨之功。在教师代表讲话之后,优秀毕业生代表向在座的领导及教师代表献上了一束束承载着感恩之情的鲜花。
逐梦未来,风尘翕张。仪式第五项——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原高三1班孙大程同学代表全体优秀毕业生发言。孙大程同学的发言掷地有声,神采飞扬,和同学分享了他对附中的深情和对“勇开风气”“志存高远”的深刻体认,他代表全体同学对附中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表达了真挚的赞颂与感谢,最讲话的最后他提到,“在我们面前,有全新的时代、全新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开拓。‘三载凌云志,一生附中魂’,愿我们带着附中给予我们的勇气与力量,征服人生路上的下一座险峰!”
铿锵激励,任重道远。仪式第六项,邵志豪校长致辞。邵校长首先祝贺在场的同学完成高中学业,实现青春理想;也感谢每位高三年级的老师们始终如一的奉献与付出。邵校长的致辞围绕着“心存美好,向阳而行”的主题展开,他教育同学们在人生新阶段,去做一个心存美好的人,在生活的细微处发现快乐,善待一切,感知温暖,去和同样美好的人共行。同时,邵校长引用了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的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将学生命运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联系,启示同学们应当把个人梦想与中国能紧密结合,以青春之小我助力家国之大我。致辞最后,邵校长寄语同学们以一个附中人的姿态踏实笃行,奔赴心中的山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笔尖划过岁月的纸面。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四方,我们的汗水挨过时间的考验。仪式第七项,毕业生代表诗朗诵《我想》,再次倾诉了对母校的无限眷恋与对未来的期许。
骊歌已响,附中夜晚仍旧星光熠熠,再听一次书声琅琅。四季更迭,附中的银杏树静静矗立,再奏一曲歌声飞扬。仪式第八项,大会在清新雅正的校歌声中圆满闭幕,悠扬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同学们心间。
表彰大会结束后,校领导和全体受表彰的同学在操场合影留念。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蹀躞,以此为归,在当下熠熠生辉的附中学子,也必将在未来闪耀寰宇!
祝福2023届绿星毕业生逐梦青春,无悔来路,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撰稿:杨启航
审核:王坚洪
编辑:学校办公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八月八号几点立秋师善对克三
2023年立秋时间为2023年8月8日凌晨2点22分41秒。一天之中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时间在上午,那么这年的立秋就算是“早立秋”。如果这立秋的时间是在下午的话,那么这年的立秋就是晚立秋。由于农历月份不固定,因此立秋节气虽然是传统节气,但是却是按照农历进行演算的,按照农历的说法,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则就是“早立秋”,农历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2023年立秋时间是农历六月廿二,因此是早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风俗1、贴秋膘由于夏天会瘦下来,所以人们会选在立秋这一天吃美味佳肴,一般都会选择吃肉(炖的、烤的、烧的、煮的、卤的等各种做法的肉)意在象征着以肉补膘,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2、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浙江等地,会有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3、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的七八月份举办。是为了迎接秋收而举办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些是与庙会一起举办,有些市举办的单一的贸易大会。一般是为了交换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以及交换粮食等活动。期间还有各种戏剧演出、赛马、耍猴等节目助兴。
MBA智库科普"bob体育在线"V82.83.3-MBACHINA智库专业百科
《bob体育在线》剧情介绍:1.现场视频显示,一名女子手上拿着一个折叠椅,情感冲动朝一名身穿礼服的工作人员喊叫,“打死我,我们家孩子这么小,她等会要座的”。2.7月10日,“樊锦诗星”定名典礼在敦煌研究院进行。经国际天文学连合会(IAU)小行星定名委员会核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定名为“樊锦诗星”。3.博湖县位于**东南部,附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因境内有全国最年夜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该县最近几年来依托雄厚天然资本和奇特风俗风情,起劲发展全域旅游。[展开全部]
几点立秋怎么查?
如果是前半天立秋,即中午12点前立秋,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后半天立秋,即中午12点以后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每年立秋都有一个精准的时间,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2022年8月7日20点28分57,按照这种区分方法今年是“晚立秋”,这也意味着立秋后高温还要持续很长时间,“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
2021年八月六日几点立秋?
2021年农历八月六日不是立秋,是8月7日14点53分48秒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从这天开始炎热的夏季结束了,凉爽的秋季到来了,这个季节是各种植物成熟的季节,同时也是候鸟准备南飞的时候,这个季节也是农民粮食作物收获的季节。
8月8号立秋中午2奌还是夜间2点?
8月8日凌晨2点22分41秒,农历六月廿二,星期二。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有句俗语叫“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说的就是立秋时间的早晚对于气候的影响,如果立秋是在早上或者上午,那么今年秋天温度会十分的炎热;如果立秋的时间在下午或者晚上,那今年秋天将会十分的凉爽,可以过一个凉秋了。
今年8月了7号几点立秋?
今年立秋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7日10时31分。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社会上之所以会出现其他的版本,可能是由于有些日历编印时的粗心所致。也可能使用了其他时区的时间。“每年公历8月,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立秋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是8月7日就是8月8日。” 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2012年《中国天文年历》,8月7日10时31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意味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 中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秋后有一伏”,今年的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热还一时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2020立秋是几点几分今年8月7日立秋具体准确时间
2020立秋是几点几分今年8月7日立秋具体准确时间
2020年8月7日9时6分。
立秋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正式亮相,又一个美好的季节,来了!每年8月初,当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节气开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到来。
立秋之后,由于午热夜凉,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时分的植物枝叶上,常常会挂满晶莹的露珠。随着天气转凉,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仿佛在传达着夏天即将过去的消息。
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因伏天食欲差、流汗多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立秋之后要“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这一天,买个西瓜带回家,全家一起围聚而食,谈天说地,消暑解渴。
立秋过后,要注重养生,也许白天还是烈日炎炎。到了夜里却会有凉风袭来,注意别着凉。秋天干燥,人体容易缺水,要注意养阴清热、润燥止渴,多吃一些银耳、藕片等,有助于清心安神。
立秋之后,暑热渐消,人们的心情也更加闲适: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余。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唐代诗人司空曙很是逍遥:卷起珠帘,凉风暗度,挥扇小憩,暑气全除。
秋风秋雨,愁思愁绪,这一时节,也最易引人感怀: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唐代诗人李益有些消沉,鬓如雪,对秋风,一时间意气全无
但也有人更喜欢秋天,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刘禹锡大赞秋天美好,借白鹤直冲云霄之势,抒发了奋进的豪情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天气凉爽,人也清爽,不妨走到户外,欣赏世间大好景色。
秋季,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就要到来了,我们曾经播种的希望,都将一点一点看到回报。
愿你在舒朗清新的秋意中,品尝禾黍盈满的喜悦,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莫负好时光!
“贴秋膘”啦!8月7日9时6分“立秋”
新华社天津8月5日电“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专家表示,作为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气,“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此时节“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立了秋,把扇儿丢”,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也称“七月节”。
“立秋”之日,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贴秋膘”“咬秋”的习俗。罗澍伟说,“暑伏”时节,天气炎热,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立秋”至则需“贴秋膘”。据说,“贴秋膘”的习俗源于清代,最初就是“立秋”之日吃伏天里断供的“爆烤涮”。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副食供应的充裕,诸如白切肉、红烧肉、炖鸡鸭、红烧鱼等常见于“立秋”时的百姓餐桌。
“‘立秋’后适当‘贴秋膘’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脏器功能,但要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儿童、胃火旺或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一定要适量,否则容易‘上火’或积食造成消化不良。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结构,均衡三餐营养,可适时搭配一些具有健脾养胃、滋阴润肺的果蔬,如苹果、梨、百合、山*、莲藕、萝卜等。”罗澍伟说。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罗澍伟提醒说,“西瓜等可以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但性属寒凉,食用要适量,特别是在‘立秋’以后。”
启航新未来,共筑青春梦!荥阳市迎接2023级高一新生入学-人物访谈-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中国报道讯(赵迅报道)细雨缤纷开学日,秋风送爽迎新时。8月12日,荥阳市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实验高中、京城高中在立秋以来第一场秋风细雨中纷纷欢喜迎接2023级高一新生入校。
在每座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校园内,新生们满怀憧憬与期待,在家长和校园志愿者的陪同下,走进熠熠生辉的神圣校园,开启新的求学之路,全体高一教师也以崭新的姿态面貌热情迎接新同学的到来。
为保障迎新工作高效开展,确保高一新生精确报到,位于荥阳市兴国大道与京城南路的京城高中做出了扎实的统筹和充分的准备,他们运用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联动结合,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打开了新生报到工作的新*面。
众所周知,迎接新生报到是一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作为一座新建仅仅三年的“垂髫”校园,如何搞好这项工作,达到让学生和家长即省心又满意,他们做了以下部署分派和精准发力。
首先,京城高中利用互联网沟通软件进行表格搜集与上传学生信息、设计新生自助分班网络系统、施行人脸采集与网上签约,并在线上群内进行实时通知和动态发布,架起一张家校互通互联之网。
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有序办理入校扫码登记事宜(赵迅摄)
其次,在校报到时统一登记、开通、发放校园一卡通,将学生证、用餐卡、电话卡进行一体融合,在学生出入校门刷卡时家长第一时间可以接收到告知短讯,学生在校内话机可与3个家人进行不限次数拨打,有效提高了家校沟通效率并减少了手机进校园的潜在危害。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该校自主开发了一套智慧校园APP,功能包括学生识别、课程表、作业通知、宿舍管理、考勤记录、班级评价与动态管理等内容,在掌上云端进行精准管理与科学施策。
为餐具卫生方面着想,学生餐厅聚餐统一配备了消毒餐具;为防止暖水瓶炸裂意外,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均为学生提供了引用热水;为避免发生校园意外事故,严禁学生携带刀具、火源、手机、MP3、平板电脑、烟酒等违禁品进入校园;为符合中学生形象和穿着要求,规定不穿拖鞋、短裤、背心进校园和教室,女生不化妆不佩戴首饰,运动短裤和裙子下摆要在膝盖以下,拒绝奇装异服和怪异发型。
8月13日—18日时该校的军训时间,校园军训是为了更好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增强国防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军训期间难免会比较辛苦,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情绪,学校与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的时候要求正确地进行疏导,使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到勇敢的正确面对,并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据京城高中办公室主任荆刘峰介绍,为了迎接新生开学,教师们提前预演了各项接待、咨询、注册报到、后勤安全保障等准备工作,在正式迎接新生到来时候做到了有条不紊、张弛有序,在报到现场还有身着红色马甲的校园志愿者来回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帮助高一新生们答疑解惑、指导报名流程,确保新生报到高效进行。
一片片绿叶,饱含着对根的情谊。校园是教书育人的氤氲之地,在这里,新生就像是一只只小鸟,在这片知识的天空下任意翱翔,也像一朵朵小花,在这处青翠的花园里争相盛放!
责任编辑: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