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股票怎么样(2021第二只黑马股——格林美)

2021第二只黑马股——格林美

永远不要做死多头,也不要做死空头,要做聪明的“滑头”---A股生存

格林美自去年12月15日探低4.95后就开始了一波翻倍走势,其间曾出现过4个涨停板,引来无数英雄侠士争相竞买,最高摸到10.07才偃旗息鼓告一段落。

格林美其后开始了3小波下探,低点一个比一个低,高点也是一个比一个低,虽如此,但买进卖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但奈何其股价在摸高10.07之后到今天已20多个交易日仍无起色,成交量也是进入到一个低迷状态。

那么格林美后期会怎样呢?很多朋友如是问,现在就来分析下;

将低点相连,再将高点相连,就形成了一个下降楔形,而这种图形大多出现在一波涨势后,看似向下,实则是伺机突破向上的。

再看其保护线60天均线缓缓向上,逐渐上抬给其股价提供了无形支撑。

对于这个下降楔形来说,越早向上突破力度将会更大,创出的新高可能更大。更多朋友关心的是突破这个下降楔形到底能涨多高?

先看最高点是10.07,最低点是7.26,差值是2.81,加上突破处的价格约8.3,就是突破这个下降楔形的最小涨幅,价格为11.1(大约)。

再比较大的涨幅就是前一波上涨的幅度4.95到10.07的差值,是5.12,加上突破处的价格8..3,等于13.4。

如果说还有更大的涨幅就要看周线,月线,更大的视野去分析了。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是密切关注格林美何时突破,形成梅开二度。

一但放量突破及时抢入或是等突破后的回抽确认再介入也不迟。

当然在尽力想好事的同时,也要做好突破未遂的思想准备。

同样看我股评,有些人默默学习着,有些人共同抱团取暖,但也有极个别人,就是看你股评对不对,一旦抓住机会,冷嘲热讽,这种人,我一般直接拉黑!!只要你用心看我的文章,市场的热点和机会,都会提示,至于你能不能听懂,或者听懂了不操作的话,其实谁也帮不了你的

格林美公司的股票怎么样

短线没买入信号

格林美股票为什么停牌?

不会的。股票要退市手续很复杂,也会在交易市场上留一个公示和缓冲期,不会不声不响的就没了。

重大事件停牌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因为很多大事件不确定性很大,在尘埃落定前很容易使投资者发生误判,引发损失。

格林美股票是不是苗采才沪深300

格林美(002340)不属于沪深300指数;所属指数:深证100收益指数,中证小盘500指数,中小企业板,深证成指,深证300价格指数,深证300成长全收益指数

年营收超100亿、净利6亿!缺钱?格林美大幅缩减电废业务的背后

今日格林美或许已非昨日格林美。

4月底,格林美发布了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度报告。格林美2017年营收为105.23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为6.03亿元,同比增长129%。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30.48亿元,同比增长80.05%;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68.31%。营收和利润的快速增长和一项新业务的发展分不开。梳理格林美2013至2017年报,不难发现废旧电池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再造业务逐步上升为其核心业务,并驱动公司实现大转型。

而与此同时,格林美曾赖以为重的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的地位逐渐下降。2016年是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的分水岭。2016年其电子废弃物拆解量突破1000万台,创下新高,但2017年风向骤变,其总拆解量不到450万套,规模下降极为明显。

两种业务,此消彼长。格林美调整业务结构,大幅压缩电废业务,是审时度势为了确保动力电池新材料业务扩张发展的主动作为,还是受制主客观因素的无奈之举?

 

电子废弃物业务的“繁华落寞”

 

业务的排序最直观反映出各项业务在一个公司的发展格*中处于何种地位。从近几年格林美年报介绍各业务的排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据格林美2017年年报,格林美的五大业务分别为废旧电池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再造业务、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业务、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报废汽车回收与零部件再制造业务、环境治理业务。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废旧电池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再造业务,格林美称该板块成为公司经营业绩贡献的核心业务。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排序跌落至第三位,屈居核心业务之下。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2017年之前,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是格林美的核心业务之一,为格林美的营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年报上看,2014年至2016年,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均排在第二位,废旧电池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再造业务均排在其后。2014年,格林美年报将稀有金属废物与电子废弃物两大循环利用表述为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当年,格林美还在奋力扩张电废业务版图,以现金3亿元人民币收购电子废弃物拆解企业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60%股权,目的是将该项业务扩张至长三角核心地区。  

▲格林美2014-2017年拆解量、电废业务营收、总营收、净利润一览表(据格林美年报整理)。

格林美2014年电子废弃物拆解量超670万台,2015年850万台,2016年突破1000万台。2014年至2016年,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营收分别约为14.39亿元、18.12亿元、22.68亿元。2014年至2016年,无论是拆解量、营收均保持较快增速。尤其是2016年电废营收22.6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近30%。

 

但2017年该项业务的数据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2017年拆解量为450万套,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拆解业务合计营收约17.5亿元,占总营收16.27%。报表中不再单列电子废弃物业务营收一项。由此可见,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已经从核心业务的位置上退居“二线”了。

 

目前,格林美旗下的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全资)、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全资)、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控股)、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参股)还在开展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但产能预计还将下降。格林美在今年3月的一份公告中明确表示,短期内,公司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总量将维持下降。

 

曾经,格林美这样自我介绍:中国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第一支股票、再生资源行业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的第一支股票。但现在其品牌宣传主打的关键词是三元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企业、再生钴企业等。短短几年时间,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这一集格林美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业务“失宠”,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成为其开拓其他业务的负担。

无奈之举,还是明智调整?

 

针对外界对格林美电废拆解规模大幅度下降的困惑和问询,格林美在2018年3月的一份公告中将主要原因归结于国家下拨电子废弃物拆解补贴周期较长影响现金流。

 

目前,电废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国家基金补贴。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书记杨建平指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基金池收支不平衡、补贴款拨付延期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而收支不平衡方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已拖欠企业80多亿补贴款。

 

2014年至2017年,格林美应收基金补贴款情况如何?笔者在《格林美: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发现格林美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3月末,公司应收拆解基金补贴款分别为58,207.32万元、70,654.61万元、94,957.45万元和101,024.50万元,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比例分别为68.80%、56.98%、57.24%和55.59%万元。截至2017年3月末,格林美应收补贴款超过10亿元。

 

补贴款拨付延期或许是格林美下调拆解量的主要原因。格林美解释,“自2016年起,从公司申报电子废弃物拆解量到财政部发放电子废弃物拆解补贴需历时24个月以上的时间(2012—2015年期间,财政部发放电子废弃物拆解补贴的周期一般为6个月到12个月),占用大量的经营性流动资金。同时,公司向回收站与社会消费渠道采购废旧电器电子的付款周期一般为1-2个月,在此过程中,公司需长期垫付大量的流动资金用来支付废旧电器电子采购款项,导致2016年后公司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现金流严重不平衡。”

 

格林美称:“在公司运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从2017年起,公司主动下调了电子废弃物的拆解规模,将有限的运营资金投入到资金流转更快、市场空间更大的新能源材料业务板块和产品中,推动了公司经营规模与利润的稳步增长,扭转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不平衡*面。”

 

由此可见,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对正在全力转型的格林美而言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掣肘。

 

其实,国家主管部门也在加快电废基金贴款的审核发放。生态环境部2018年度支出预算比去年增加了50.38亿元,达到121.55亿元,增长超七成。其中36亿元的**性基金预算全部为提前下达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补贴资金,比2017年增加了27.65亿元。这预示着电废基金拨付进程加快。

 

随后,今年4月和6月,生态环境部分别公示了2017年第四批次、2018年第一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技术复核情况,审核范围涵盖了2016年4季度、2017年1季度、2季度、3季度的拆解量。这也意味着补贴款到账周期缩短至6月至12个月内。

 

在上述两轮公示中,格林美旗下的4家电废拆解子公司2017年1季度、2季度的拆解量均得以确认。其中,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的审核范围为2016年全年,以及2017年1至3季度,但其电脑拆解量一项有扣减。据公示内容,企业申报55.8272万台,因自行拆解液晶电脑显示器过程不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要求,部级技术复核扣减3458台。

▲ 6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示2018年第一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技术复核情况,格林美旗下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电废拆解量扣减3458台废液晶电脑。

 

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废基金补贴难以入账,严重影响了格林美的现金流,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此不得不对该项业务进行权衡,缩减电子废弃物业务成为应对之策和减负手段,有限的运营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以便在锂电新材料等领域大施拳脚。不过,其在电子废弃物领域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地位也难以保住。

 

但按照目前格林美下调后的拆解量来看,电废基金补贴到账时间对现金流平衡的影响程度将会大大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美不仅缩减总体拆解量,还对电废业务进行优化,一方面提高补贴较高与毛利率较高的白色家电的回收处理量,另一方面下调毛利率较低的电视机、电脑的回收处理量,真可谓煞费苦心。

 

新业务扩张资金缺口大,多次融资弥补现金流

 

2015年至2016年间,格林美虽然将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业务、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定位为核心业务,但同时在发力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制造业务,特别是2016年,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制造业务产能释放,成为贡献业绩的核心业务。

 

▲ 格林美2013-2017年各业务营收占比:2017年,电池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1%,电废业务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图表来源:水晶球财经网)

 

2016年是格林美战略转型关键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他们做出了2017年降低电废拆解规模的决定。战略上的调整是为了在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领域布下大*,占据制高点。

 

2014年至2017年,格林美在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制造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并购,以现金方式收购了凯力克、浙江德威、德威格林美、余姚兴友等多家企业。2015年2月16日,格林美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30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收购凯力克49%(3.86亿元)、德威格林美49%股权(1.62亿元)、浙江德威65%股权(1.95亿元)。2017年1月,与韩国ECOPRO公司设立NCA系三元电池材料合资公司。

 

此外,格林美还收购了淮安繁洋、内蒙古新创、郴州格林美等企业,将业务扩展至互联网+分类回收、危废处置、环境治理等领域。

 

投资并购动作频频,显然格林美十分缺钱,对资金的需求犹如血液之于生命。为此,一直以来,格林美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融资和筹款。

 

一是转让电废子公司的股权。电废业务依旧是其“嫌弃”的对象。2016年12月26日,格林美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相关议案,计划将旗下子公司河南格林美股权的74%转让给深圳金长兴投资等多家机构,河南格林美的估值以2.6亿元计算,公司74%股权对应的转让价格约为1.9亿元。股权转让后,格林美仅持有河南格林美26%的股权,相当于转让了控股权。格林美公告称,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利用资本聚焦资源发展核心产业,提高公司资产使用效率与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二是定增融资。截至2017年12月,格林美上市7年已累计4次定增融资超80亿元。2011年12月20日,格林美发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募集资金净额为10亿元。2014年5月28日,发布公告,募集资金净额为17.39亿元。2015年11月17日再发公告,募集资金净额为23.58亿元。最近一次是2017年12月初,格林美定增募资29.5亿元方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资金主要用于锂电池项目。

 

三是发行债券融资。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8月和9月,格林美分别发行了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分别为3亿元、5亿元。2016年,格林美发行了短期融资券、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6公司债券(第一期)、16格林绿色债,发行金额分别为5亿元、3亿元、8亿元、5亿元。2017年6月8日,格林美获证监会批准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含6亿元)的公司债券。

▲ 2017年12月初,格林美获证监会批准,定增募资29.5亿元,用于动力电池新项目建设。

 

上述融资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制造等核心新业务。电废业务在格林美的业务格*中退居老三的次要地位,但对这一业务的投资,格林美十分审慎,并确保该业务不垫付资金,以免“拖累”新业务的资金投入。为此,格林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为电废业务融资。据了解,2018年3月14日,格林美推出ABS产品,全称为“广州证券-格林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其发行规模为3.9亿元,期限3年。该产品以格林美下属废弃电子产品拆解企业所享有的环保部基金补贴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

 

格林美2017年动力电池材料相关业务的营收为55.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51%,成为绝对的核心业务。对格林美而言,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依然是重要业务。若无这一业务在回收、拆解、加工、网点布*等循环产业链上积累的经验和奠定的优势地位,其动力电池回收和新材料制造业务的发展恐怕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

 

格林美“主动”大幅降低电废拆解规模,调整发展方向实属正常,但其发展轨迹可以透视整个电废行业的发展,折射出电废企业的生存困境。

拓展阅读

公示生态环境部公示2018年第一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技术复核情况

公示生态环境部公示2017年第四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技术复核情况

原创基金补贴将是锦上添花,废电器处理企业正在谋求“自立”

原创 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纷纷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原因竟然是……

原创生态环境部公布逾百亿年度预算36亿为新增电废补贴资金

有事没事欢迎*扰~

编  辑:茅木木

校  对:瓶子

排  版:瓶子

美  工:Ivy

投稿邮箱:595718272@qq.com

商务合作:010-60503584

点击图片

查阅详情

格林美是国企还是私企?格林美价格多少?格林美股票京东方股价?

最近,有色金属板块有很高的涨幅,与此相关的个股涨幅不小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有色金属板块。今天学姐就跟大家好好谈一谈有色金属行业中,国内三元前驱体的榜首--格林美。在开始分析格林美前,给你们安排了一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得到:宝藏资料: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格林美是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的领头羊,业务包含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废弃物拆解、废弃电池回收、废弃汽车拆解)、钴镍钨回收及硬质合金、三元前驱体材料等。简单介绍了格林美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格林美公司有什么亮点,适不适合我们去投资?亮点一:在技术创新、产业链体系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公司首先攻克了技术壁垒,已建立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体系,取得了多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专利也很多。除此之外,公司长期深入的与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建成了多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和工作站;坚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办了雄厚实力的团队。同时不停投入金钱,不断地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取得硕果,根据现在企业的实力已经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世界先进的动力电池材料制造企业。经过大力创新,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体系和多轨驱动的核心业务与核心盈利模式,把主营业务范围极大地拓展,成为业届产业链完整、资源化充分的循环再造亮点公司,奠定了扩大规模、提升综合盈利能力的基础。亮点二:优秀的产品质量与卓越的管理能力公司盈利模式与众不同,积极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品牌形象。采用关键技术创新与质量优先双战略布*,完成了循环再造产品的品牌创办之路与此同时,公司实施业务调整,要想延伸产业链就得全面调整电子废弃物结构,有利地加强了电子废弃物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遵循特色的建设理念,构建了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云,同时构建了时空控制废物循环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环保信息平台,覆盖废弃资源回收、储运、处置的全过程,持续探究物联网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完整运用。由于篇幅有限制,有关更多关于格林美的深度报告,以及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打开阅读吧:【深度研报】格林美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来看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材料重要的原材料,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因此行业的需求也是有所增长,所以说具有十分良好的成长性。作为行业龙头,格林美还是比较有希望在行列的角逐当中,借着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连续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得品牌溢价,具有较为确定的业绩增长性,将首先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利益,未来值得期待。总的来说,格林美这家企业,作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中的佼佼者,有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乘时代春风,迎来高速发展。然而文章并不是实时更新的,如果对格林美未来的行情走势感兴趣,轻轻一点链接,就会有专业人员协助你诊股,评估格林美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机会:【免费】测一测格林美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09-30,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格林美股票为什么涨不起来?格来自林美股票后期走势?格林美股价在什么位置?

目前,有色金属板块前途一片光明,与之相关的个股涨幅很大,有色金属板块也吸引了市场上投资者的目光。今天学姐就跟朋友们好好探讨有色金属行业中,国内三元前驱体的榜首--格林美。即将要开始介绍格林美之前,我辛苦准备了一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名单,戳一戳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格林美是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的先驱,业务包含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废弃物拆解、废弃电池回收、废弃汽车拆解)、钴镍钨回收及硬质合金、三元前驱体材料等。在简单了解了格林美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格林美公司的亮点是哪些,值不值得我们投资?亮点一:在技术创新、产业链体系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公司率先突破技术壁垒,在多领域建立了核心技术体系,取得世界前沿的多项科学成果,拥有多项专利。另外,公司与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长期深入的产学研战略协作,建成了多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和工作站;把引进和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建设了实力雄厚的队伍。而且还投入了很多金钱,不断地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取得硕果,现在已经是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世界先进的力电池材料制造企业。经过大力创新,依托完整产业链体系和多轨驱成为了核心业务与核心盈利模式,极大地拓展主营业务范围,成为业内产业链完整、资源化充分的循环再造亮点企业,夯实了扩大规模、提升综合盈利能力的根基。亮点二:优秀的产品质量与卓越的管理能力公司的盈利模式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打造质量品牌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关键技术创新与质量优先战略,完成了循环再造产品的品牌创办之路同时,公司推进业务整合,深化改革电子废弃物结构,与此同时延伸产业链,增强了电子废弃物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基于特色的建设理念,打造了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云,除此之外,搭建了时空控制废物循环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环保信息平台,包含了废弃资源回收、储运及处置的所有过程,不断躬耕物联网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完整运用。由于篇幅被制约,更多关于格林美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格林美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来看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材料重要的原材料,就近些年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是突飞猛进迅速发展,行业需求也随着增长,因此具有非常好的成长性。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格林美有望在整个行业领域的竞争中,依靠拥有不错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获得品牌溢价不断的增长,具有较为确定的业绩增长性,将最先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福利,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总结一下,我认为格林美作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中三元前驱体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乘时代春风,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对格林美未来的行情走势感兴趣,点击链接进入即可,你就不用担心了,会有专业负责的投顾接手诊股这个难题,看下格林美目前的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格林美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0-2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格林美3.36亿股即将解禁:机构定增浮亏,30亿再融资市场是否买账?

格林美(002340.SZ)日前发布2019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收62.04亿,归母净利润4.14亿,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7亿。

2018年9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3.36亿股,募资18.36亿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2019年9月16日,这3.36亿限售股将解禁,以8月26日公司4.44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定增参与方合计账面浮亏约3.4亿元。

2019年3月,公司再次发布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8月16日,此次定增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作为A股三元前驱体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格林美的成色如何?

 前次定增股份即将解禁,参与方陷入浮亏 

2017年9月,格林美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约29.51亿元,用于投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定增最终于2018年9月实施。

根据发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公司最终发行股份约3.36亿股,发行价格约5.46元/股,募资总额约18.36亿元。由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募投项目的总投资额,公司对项目拟投入金额做出调整,拟将14.73亿用于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另外约3.68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具体情况如下:

这次定增公司最终有4名发行对象以现金参与认购。最终确定的发行对象及其获配情况如下: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和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家机构参与此次定增。其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获配约1.35亿股,金额约7.37亿元;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配7069.6万股,金额约3.86亿。

2019年9月16日,上述3.36亿定增配售股份即将解禁,数量约占公司解禁后流通股的8.15%,总股本的8.1%。

若以8月26日公司4.44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参与公司前次定增的机构及个人合计已浮亏约3.43亿元。其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浮亏约1.38亿,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浮亏约7210.99万。

根据公告,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总额约17.55亿元。循环再造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和循环再造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项目投资进度分别约100.12%和79.06%,仍处于建设期,尚未开始贡献效益。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1.7% 

格林美的业务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回收与动力电池材料制造、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再生资源及环境治理等板块。

2019上半年,公司营收62.04亿,同比下滑11.7%;归母净利润4.14亿,同比微增0.58%。根据财报,公司表示上半年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系电池材料板块及钴镍钨板块主要产品价格降低。

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7亿,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05亿,主要系“期内电子废弃物拆解基金补贴回款减少”所致。

尽管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但仍然处于相对高位。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60%。

由于有息负债较高,公司的财务费用亦维持在较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报表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财务费用约2.97亿,其中利息费用约2.93亿,约达同期净利润的68%。

公司面临的流动风险值得关注。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约31.27亿,其中约6.85亿因信用证、应付票据保证金而受限,账面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79.02亿。

中报显示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总额约60.08亿,在公司净资产中的占比为59.34%,主要系对子公司的连带责任担保。

 30亿定增获批,募投项目行业竞争激烈 

2019年3月底,公司发布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其中约21.58亿计划用于动力电池包及三元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其余约8.42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目前,此次定增已于8月16日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公司表示此次定增有助于扩大三元电池前驱体及三元正极材料的产能,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投项目主要是围绕公司电池原料与电池材料业务进行的扩产。然而,新能源行业本身面临着成本下降的大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日趋成熟,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2019半年报中,公司表示电池原料与材料业务板块主要产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

另外,公司对相关产品未来的销量增长也做出了风险提示。

这种情况下,此次的募投扩产能否有效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还需持续关注。

最近几年,格林美又先后实施了3次定增,合计募资总额约70亿元。

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状况、公司前期募投项目进展情况,新一轮30亿再融资,市场是否还会买账?(GCH)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往期阅读  

[股票]格林美股票前景如何 可以长期持有吗 - 南方财富网

2022-09-2011:35蝴蝶风暴财富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7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诊断日期:2022年09月19日16:41]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2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41亿股,占流通A股23.95%

平均成本: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7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

市场表现:过去10个交易日,该股走势接近大盘,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压力支撑:该股压力位为7.80元,支撑位为7.65元。

多空趋势: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资金流向:近5日内该股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42386.09万元。

主力控盘:据统计,近10日内主力没有控盘。没有控盘轻度控盘中度控盘高度控盘

机构持仓:2022-06-30与2022-03-31相比,主力机构持仓量增加20563.86万股,其中基金净减仓6家,主力净增仓162家,请投资者中长期谨慎为宜。

截止2022-06-30,共221家主力机构(基金215家,一般法人5家,社保基金1家),持仓量总计114117.55万股,占流通A股23.95%

其中,基金持仓与2022-03-31相比:

增仓:5家,增持1515.52万股

减仓:11家,减持400.31万股

新出现在主力名单中:198家,持有26424.35万股

从主力名单中消失:36家,原持有6661.29万股

机构持仓:2022-06-30与2022-03-31相比,主力机构持仓量增加20563.86万股,其中基金净减仓6家,主力净增仓162家,请投资者中长期谨慎为宜。

截止2022-06-30,共221家主力机构(基金215家,一般法人5家,社保基金1家),持仓量总计114117.55万股,占流通A股23.95%

其中,基金持仓与2022-03-31相比:

增仓:5家,增持1515.52万股

减仓:11家,减持400.31万股

新出现在主力名单中:198家,持有26424.35万股

从主力名单中消失:36家,原持有6661.29万股

格林美分红派息时间?

格林美的分红派息时间因公司业绩和董事会决定而异,通常是每年两次,一次为中期分红,一次为年度终期分红。具体分红派息时间需要关注公司的公告和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