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最新行情分析(【市场分析】生猪价格已经跌破行业现金成本,下半年有望低位上涨)

【市场分析】生猪价格已经跌破行业现金成本,下半年有望低位上涨

2023年上半年,国内猪价先涨后跌,整体呈低位震荡走势。猪价长期处于磨底状态,除了生猪整体供应偏充裕外,终端市场消费能力有限也是掣肘猪价触底上涨的重要因素。下半年猪肉需求量或有所增加,但供需格*依旧偏宽松,预计生猪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当前,能繁母猪去化缓慢,生猪期货震荡磨底。从供给端来看,据Mysteel农产品定点样本数据显示,从2022年下半年母猪产能处于稳步增加阶段,2022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转正,2022年12月底母猪产能累计增幅11.36%。根据10个月繁育周期来推断,预计2023年下半年整体母猪产能充足。回顾2021年7月-2022年4月数据母猪累计去化12.13%,但上半年(2023年1月-6月)母猪去化力度在3%以内,散户去化9.2%。从数据来看,对应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产能依旧充足。

另一方面,从母猪性能情况来看今年母猪效能整体水平较2020年提升明显,相关指标窝均健子数由2020年的10左右提升至11,平均水平提升将近10%。母猪性能的整体提升进一步增加下半年整体供应压力。

从上市猪企全年生猪计划出栏情况和上半年完成进度来看,小部分企业处于正常节奏出栏,统计10家上市猪企数据显示,上半年整体出栏量在6577.2万头,出栏进度平均水平46.61%,预计今年下半年仍然有7532.8万头商品猪待出栏,整体下半年出栏量仍比较乐观。

与此同时,养殖户亏损持续,卓创资讯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均出现亏损,但养殖企业的减产意愿不高。而上个月能繁母猪去化速度有所加快。据涌益咨询数据,6月419家养殖企业能繁母猪环比去化1.68%,相比23年1-5月的月均1%左右环比去化幅度有所加速。据MySteel数据,23年6月208家养殖企业能繁母猪环比去化幅度为0.57%,相比23年1-5月的月均0.2%左右环比去化幅度明显加速。

随着养殖深度亏损,能繁母猪有望加速去化,有望进一步强化未来猪周期反转的预期。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破行业现金成本,成本较高的企业及散户压力较大。而仔猪价格已经跌至5年来较低水平,若出售仔猪产生亏损则有望进一步加快能繁母猪的淘汰,下半年产能去化速度可能比上半年加快。

展望下半年,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认为,受国内经济继续修复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增加,加之开学季以及腌腊旺季对猪肉需求有提振作用,终端消费有望好转;受猪病影响,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或略有减少,市场或处于供小于求的格*,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偏强运行。

供应面,北方散户产能或有所去化,同时南方大规格肥猪存栏量降低,出栏量存在减少预期。

能繁母猪存栏量作为生猪产能的主要指标,以繁育和生长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量影响10个月以后的生猪出栏量,即在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下降的阶段,对应2023年7-12月份理论上生猪出栏量先微增后下降。

除此之外,北方市场受去年1-2月份猪病影响,上半年产能有所去化,尤其是散户群体,占比存在进一步缩小的可能,下半年市场供应量或略有缩减。而南方部分市场在5-8月份的雨季期间,受非洲猪瘟疫情复发的干扰,个别散户以及头部企业仍有“拔牙”动作,产能或有所去化。下半年在天气和疫病两方面的影响下,产能持续下降,猪价或优于上半年,四季度仍有短时拉涨的可能。

需求面上,三季度终端消费或强于去年同期,而四季度的传统腌腊、灌肠旺季对猪价仍有较强的拉动。

三季度在高校陆续开学的背景下,猪肉消费或由分散转为集中,叠加中秋、国庆双节拉动,终端市场或全面回暖,尤其是假期热门城市,旅游需求或较强,从而带动节前以及节日期间屠宰企业开工率小幅走高。而11-12月份的家庭腌腊、灌肠仍会成为一年内猪肉消费最为集中的时期,但由于去年屠宰企业开工率高点已回升至31%左右,为4年以来的最高值,预计今年上行空间有限,同比涨幅或在3-4个百分点。

牛哲分析,下半年随着生猪供应量的收紧,以及终端消费的缓慢复苏,供需格*或由供大于求向供小于转变,国内生猪行情或震荡偏强。但由于供求情况变化不及前期预判,下半年生猪价格预测值略低于年初的预测值,预计价格最高点出现在11月,最低点出现在7月。

生猪的行情现在是什么行情

较去年价格出现回落但是,生猪原料在上涨,估计价格回落不会很大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_母猪_产能_波动

原标题: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链咨询、技术咨询、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2023决握唱仍种训甚角年生猪养殖行情怎么样?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图】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拆段慧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猪粮比价波动下降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旅答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燃陆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月9日生猪行情一夜之间大涨,新一轮猪周期又来了吗?

今天我们从最新的一份综合性交易价格图表上来看,上涨的省份达到了14个,下跌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黑龙江、天津、广东,11个省份出现了持平。和昨天只有一个省份相比较,今天出现上涨的省份幅度非常大,如果从这种情况来看,确实是新一轮猪周期来临的前兆。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份报表,根据一家大型猪价系统网站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5.21元一公斤,较昨日上涨了0.02,内三元以14.99元一公斤持平,土杂猪14.68元一公斤,出现了小幅度下降,跌幅为0.03元一公斤。今日下跌地区较昨日增多,其中江苏、上海、陕西、湖南、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涨,其余各省市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或持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有点大,一个是已经开始上涨冲高,一个是开始出现下跌,各家的算法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这也给后期行情的分析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既然大家都是按照综合性报表上来分析的,那么我们也就先就这个上涨做一个评论,以我的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下看法。今天上涨的省份增加到了14,很多养殖户可能会感觉非常的欣喜,期盼着猪价能再一次大幅度飙升。这个想法可以理解,毕竟18年生猪养殖户真的很难过,相比较之下南方的地区要好一些,毕竟前期价格一直很高。而北方地区,18年全年养殖户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六月份和七月份略微好一些,价格最低谷时,每出栏一头生猪不算人工水电的情况下,每头生猪赔400~600。进入19年2月份后行情有所恢复,三月份在起起落落中稳步上涨,而四月份的行情会不会能更好一些,养殖户也比较关心,所以也希望今天的上涨是新一轮大幅度上涨的开始。在发表我自己的看法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湖南省在近日发表的一个文件,此文件是对省内屠宰企业制定的,要求非常严格。文件中指出要求企业暂停销售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31日入库的冷冻猪肉产品;重点监测生猪屠宰企业以及生猪产品交易市场2018年1月以来入库的冷冻猪肉,特别是对省外高风险区调入的生猪产品;监测合格的产品,限期出库销售,清空库存,并对冷库彻消毒,不合格的,直接封存,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条的规定的出台,可以说是给当地的屠宰企业一个很严重的打击,因为在之前,我们一直预测屠宰企业利用新年前期进行大量库存,以备在后期价格高涨时向市场抛售。但我们并没有全部猜对,因为屠企最终的目的,主要针对的应该是国储收购。(我们不在行业内只看个外表,但在行业内的人会有一些内部的渠道消息和自己对市场的预判,所以我们很难准确地判断出他们的最终目的所指)新年过后经过了几轮上涨,3月12日迎来了国储收购的第一次拍卖,最后以20.6元的价格流拍,13日国家有关部门拟定了一分收储要求通知,15日全面向社会公布,要求国储收购标准,一必须是当日交易后屠宰的生猪方可入库,二是不得掺杂进口肉,三是必须做非洲猪瘟病毒检验检疫。在三月下旬我们又接到了有关部门公布的消息,从4月1日起根据屠宰规模和经营模式的不同,分别在4月1日,5月1日,7月1日前进行企业非洲猪瘟病毒自检和整改工作,对于不能达标的企业给予关停。目前即将进入四月中旬,正是一些企业整改自检阶段,由于年前一些企业收储比较混乱,所以为了规避风险,一企业已经加大出库量,将库存抛向市场。把这些都分析一遍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湖南省发布的公告,可以说湖南省已经不再给屠宰企业任何一点周转的余地,已经下狠手整治。虽然说目前只有湖南省发部了此条公告,但并不代表着其它省市自治区后期不发布类似的规定,湖南省的做法绝对有杀鸡儆猴的作用,会引起一些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之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一个销售方法,那就是双十一商家所惯用的一个方法,先把价格涨上去,然后再以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销售商品。这个方法运用在生猪市场上同样适用,因为如果你直接降价,很多人认为你的降幅小很可能还会降,多数会保持观望的态度,如果你价格上涨了,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获得了产品,那就会觉得赚了很大便宜,购买的量也回加大。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朋友已经猜出我的答案了,没错本次上涨我并不看好,我觉得它是黄昏前的最后一缕曙光,上涨的目的主要是刺激市场加大消费量,从而加快去库存才是本轮上涨的最终目的。这轮上涨可能会持续几日,但出现太大涨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个别省份有可能破九,但短期之内就会再次回调。不要忘记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对一些企业加强管理,任何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涨幅都会受其监管。这次上涨应该有价无市的现象更加明显,是与不是养殖户可以勤于观察或往商贩出打一下电话问一下猪价和是否大量收猪,如果价格持续上涨,猪贩却不积极,基本上就可以将我的推测做实。如果现在商贩知道你家有猪,天天围着你转想让你卖,那就是实质性上涨,所以大家可以自行判断一下到是哪种情况?一旦价格一直上涨,商贩收购不积极,养殖户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降幅来临前的预警,所以养殖户如果有合适的出栏机会就要适时出栏,避免价格回落的风险,同时也能减少非洲猪瘟的危害,至于说为什么会有大幅度回落的风险,我会在之后的回答中给大家解答。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养殖户参考,如果你赞同我的看法请关注我,我会持续给大家解答生猪市场行情。在这里向大家保证,绝不做墙头草看涨说涨,看跌说跌,努力为大家指引一天正确的道路。感谢大家支持!

今日猪价走势

估计短期内变化不大,明年下半年仔猪价格会降低,明年年底后肥猪价格会降低。

猪市评析:生猪价格大幅走高,市场挺价情绪升温,此轮猪价报复性上涨,原因?

生猪价格大幅走高,市场挺价情绪升温,此轮猪价报复性上涨,原因如下:

其一,生猪出栏进入断档期,年初猪场疫病造成仔猪折损,母猪被动淘汰,影响阶段性适重生猪存栏;

其二、三季度之前,猪价偏低运行,养殖端对于猪价前景偏空,压栏增重情绪不高,二次育肥相对谨慎,叠加,西南、华中多地猪场出现小非散发的现象,进一步加快了市场中大猪出栏,阶段性市场大猪供应不足,大猪价格高位运行,对于标猪市场有较强的支撑;

其三、天气因素造成基层生猪出栏难度陡增,月末,集团化猪企出栏缩量明显,供应端偏紧压力偏强!

其四、市场看涨信心提振,二次育肥零星出现!

但是,由于短期内,猪价上涨过快,下游消费跟进水平依然较差,尤其是,贸易商抵触白条上涨,接货力度回落,屠宰场订单减少,收猪积极性明显转弱,市场谨慎情绪转浓,但是,受限于阶段性生猪出栏偏紧的现状,预计,未来1~3日,猪价或将维持震荡走高的趋势,生猪均价有望进一步上调,但是,涨幅或将逐步趋缓,市场尚存下行的风险,尤其是,猪价过快上涨,养殖户亏损压力减轻,市场或有逢高走量的操作!

资料来源:互联网

猪价再迎全线下跌!生猪市场的风向,为啥说变就变了?会大跌吗?

最近猪肉价格跌倒了三年前,大伙又可以大碗吃肉了。

想起去年买五十元的排骨,四十五元的五花肉,对自己的奢侈行为深恶痛绝。要是当时少吃一点,省的钱现在可以天天吃红烧肉了。

猪肉价格隔几年就这样来一轮,最高最低差价达到三十元以上。天价猪乐了养殖户苦了老百姓,跌倒地板价苦了养殖户乐了老百姓。最倒霉的是猪,被宰还要挨*。

老百姓在享受低价的时候,意味着下一轮涨价又要开始了。

牛肉羊肉很少有这样的周期性价格波动,为什么猪肉会这样?这和猪的养殖特点有很大关系。

首先猪的繁殖能力比牛羊强的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量繁殖。一窝8-10个,每年两次,意味着一头母猪两年就能繁殖出30-40头。牛呢?最多两个。羊大约四个到六个。

其次猪的养殖周期短,出栏速度快。养殖厂育肥3-4个月,加上育肥前的时间,上市只需要大约半年时间。牛得两年以上才能出栏,羊得大半年。

市场猪肉高价时,养殖户会加大饲养数量,还有很多人加入养殖大军,直接推高饲料和种苗价格,会造成价格再次上涨。市场供应两年内肯定会过剩,就进入了跌跌不休的下跌阶段。

猪肉价格跌倒低于养殖成本时,养殖户会惜售,幻想价格反弹。但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因为猪得吃饱饭,否则掉肉就是赔钱,所以养殖户只能赔本卖,伤心之余,连繁殖母猪都宰了。这时候猪肉价格就跌倒底了。

随着市场供应越来越少,猪肉价格开始上涨,新的一轮猪周期就开始了。

所以,老百姓高兴不了几天,养殖户也不必悲观,猪肉不出半年就该上涨了。

养殖户如何避免被猪周期伤害?还是要注意观察市场,看到养殖户利润比较高时,就应该减少养殖了,因为猪周期很短。

生猪价格今日猪价最新-2023年猪价行情走势预测-知猪网猪病工作组

电话服务时间:8:30-22:00

知猪网兽医专家,经常线下与科技人员,养殖户探讨猪病的发病原因,并制定出独一无二的治疗方案,为养殖户带来便捷。

知猪网资深兽医,畜牧行业专业人才,擅长猪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善于利用医学方法促进猪的健康成长发育。

今日猪价最新预测走势一个月一五年猪价如何,是否有上升的可能

搜猪网观点:今日全国生猪均价13.43元/公斤,较昨日涨0.01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3.81元/公斤,较昨日涨0.01元/公斤。今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维持震荡趋势,猪价上涨地区减少,下调地区增多,南方猪价略显稳定,北方猪价阴跌,猪价上涨趋势转瞬即逝,今日天津、甘肃*部地区猪价有上调,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大部分地区猪价维持稳定。市场上养殖户压栏与出栏并存,养殖户选择出栏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从上周后期开始猪价出现震荡下跌,养殖户按捺不住;二是前期压栏到目前猪体重较大,不得不出栏的这些养殖户只能出栏,适重猪的养殖户多是选择压栏;三是*部疫情疾病的发生,五号病多地散发,养殖户集中出栏。在目前猪价整体上扬的通道上,凡是能压栏的养殖户大多选择压栏。目前猪市市场上各方都在期待需求的大幅提升,期待南方腊肉制作的启动,期望需求大幅上涨带动猪价上涨,但这仍需时日。南方腊肉制作多在临近冬至前启动,距离启动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明显利好难寻,猪价上涨的动力不足,下调趋势盖过上涨,这与搜猪网前期预测后期猪价涨涨再跌跌、再上涨的态势一致。搜猪网建议养殖户选择好出栏时机的同时,做好饲养管理,谨防疾病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