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购买时间和价格(天天*基金经理的朋友,你不知道买指数基金吗?)
天天*基金经理的朋友,你不知道买指数基金吗?
我经常逛基金社区的论坛,看看广大的基民朋友的情绪都是怎样的。这对我做投资,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通常当大家都亏钱的时候,基金论坛基本上都是负面评论,这个时候我就会增加一些投资的比例。相反,当基金社区一片祥和,我就该止盈就要及时止盈了。
最近逛基金社区看到更多的是*基金经理的,有的*得还确实有点过分。我这人吧又比较爱管闲事,所以还是写篇文章来聊聊这件事。
我总结了一下,基民朋友吐槽基金和基金经理最多的无外乎这样几点。首先是收费高,无论基金是赚还是亏,基金公司都是稳赚不赔。其次是基金表现不好,XX基金都比自己买的基金表现好。最后是怀疑基金经理高位接盘,做老鼠仓和偷吃。
对于大家吐槽的这几点,其实都可以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来规避。先来说说费用高,股票型主动管理基金通常一年管理费1.5%,而股票指数基金通常是0.5%,甚至有的可以做到0.25%。如果我们购买指数基金,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基金投资的成本。
然后是基金表现不好,基金经理也是人,既然是人都会有波动起伏,难免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一只基金,一段时间表现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只基金不可能一直都表现很好,能够有一段时间表现好就不错了。但是大家往往是看到基金表现好再买进去,结果就遇到表现不好的阶段了。
那么你说我不想要受到基金经理个人状态的影响,可以啊!那就投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只需要跟踪对应指数走势就好,不需要基金经理主动管理,也就不会受到基金经理个人因素的影响了。
最后说基金经理高位接盘,做老鼠仓还有偷吃。这里我要替基金经理说一句公道话,不是基金经理高位解盘的问题,而是市场高位的时候大家才愿意去买基金。像这段时间市场表现不好,我经常发文章鼓励大家买基金,但是真正动手的人很少。但是在2021年年初市场高位的时候,我经常发文章提示风险,也根本劝不住,还是有很多人跟风买了进去。
而新基金建仓是有要求的,6个月之内必要完成建仓。所以基金经理,也是不得不高位买入。至于老鼠仓和偷吃,这个还是小概率的事情。当然,大家想要规避这些,还是可以选择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只需跟踪指数走,不会存在高位接盘,老鼠仓和偷吃的情况。
所以大家与其去*基金经理的这些点,都可以通过买指数基金来解决。既然大家这么不相信基金经理,那还不如就直接选择投资指数基金。干嘛非要去买主动管理基金,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当然指数基金投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我们对于指数有足够的了解,还有对市场行情有自己的判断。不过整体而言,选择指数基金投资,比选择主动管理基金投资确定性更高一些。我以前也有投资很多只主动管理基金,现在也都主要投资指数基金了。
文/胡瑞财经作家代表作《24天理财精品课》《基金实战投资指南》
前期文章:胡瑞的基金定投实盘直播 / 从证券公司离职,我准备做这件事 / 基金行业的两个传闻
什么时候买入指数基金是最低点,银行人说一般都是没月中旬买最合适,是这样吗?
没有最低没有最高你抓不到的我的建议在2000点1000点都是买入的好时机
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基金费用有哪些,是多少。
(1)证券营业部开基金帐户购买:费用和银行一样[申购费1.5%,赎回0.5%]。在证券公司营业部购买基金有一个好处:虽然证监会规定基金销售不能打折,但券商采取了变通的方法,从自己的佣金中拿出钱返还给投资者。[有时有折扣] (2)证券公司开立股东账户购买:证券股东账户可以买的基金较少,主要购买封闭式基金,ETF,LOF基金以及上交所进入上证基金通平台的基金。费率0.3%
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现价多少
好像他们的基金全都停止申购的吧,今天在银行好像看到有只新的在发行2010-04-15净值:0.7758基金是用份为单位的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3——什么时候买指数基金
什么时候买指数基金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白的读书圈,我是大师兄。今天我们继续来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这本书。上次给大家推荐了两只ETF指数基金,一只是易方达H股国企指数ETF,代码510900,另一只是华夏上证50ETF,代码510050。
今天再继续给大家推荐适合长期投资的指数基金,首先是恒生指数,这个指数和H股国企指数一样也是恒生公司发布的。成分股有一定的重合,但它们是不同的指数。恒生指数代表的是香港蓝筹股,从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上市公司中,选出50家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公司组成,用来反应香港股市的整体水平,单个成分股的最高比例是15%。恒生指数诞生于1969年,它的收益稳定,估值分布合理,平均股息率也比A股高很多。作者统计到2015年11月19日收盘,恒生指数点数为22500点,年复合收益率11.2%。这个收益率看似不高,不过这个点数并没有考虑分红,如果把分红等因素考虑进来,恒生指数的全收益指数为55439点,年复合收益率为13.2%。而作为一个成熟的交易市场,港股估值分布也比较合理,香港交易所与A股关系紧密,同时制度也非常完善,所以在港股市场上高分红、高流动性、盈利稳定、ROE稳定的蓝筹股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而低分红、盈利不稳定的小盘股大多是折价的。这是A股与港股在估值分布上最大的不同点。而恒生指数目前的股息率在4%左右,对比沪深300的2%股息率,有着明显的优势。接下来我们看看恒生指数的估值问题,作者给出了一张恒生指数自1973年以来的市盈率曲线图,以及不同市盈率历史上出现的频率分布图,通过对两个图表的总结分析,得出了几条结论:第一条,恒生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4.46倍;第二条,恒生指数的正常估值区间为11倍到18倍市盈率;第三条,有16%的时间恒生指数市盈率小于11倍,这就是该指数的低估值区域,而有16%的时间指数的市盈率高于18倍,这就是高估值区域。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9.1倍左右,明显处于低估值区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恒生指数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未来回归中位数以上的估值是大概率事件。而现在2019年6月,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在9.8倍左右,依然处于低估值区间。追踪恒生指数的基金就推荐华夏恒生ETF,代码是159920,华夏公司作为老牌基金公司,在减少ETF误差和基金运作上都很有经验,适合长期持有。
之前介绍的三个指数,都是以市值为主要权重的指数,接下来就介绍一只策略加权的指数:红利指数。通常来说,策略加权的指数经常可以跑赢同等定位的市值加权指数。而红利指数的策略就是高股息策略。它挑选了上证交易所过去两年现金分红最高、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股票组成,主要的收益就是股息分红。追踪红利指数的ETF代码510880。在《股市长线法宝》这本书中,西格尔对标普500指数从1871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回测,发现股息是整个时期内股东收益的最重要来源。指数基金严格追踪指数,所以现金分红会影响基金的追踪,基金会把股票分红积累起来,赞一赞后再分红。这点上红利ETF做得不错,基本做到了每年现金分红,属于不错的长期养老品种。
之前我们说了指数有一个非常优质的特性叫永续性,以美国股市为例,美股最著名的指数道琼斯指数成立于1884年,由当时美国影响力最大的12只股票组成,最初只有40多点。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道琼斯指数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危机等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从40多点涨到了今天的25000多点,上涨超过600倍。但是道琼斯指数最初的那12家成分股,存活到今天的只剩一家通用电气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当初买的是这12家成分股中的其他11只,到今天你的投资已经血本无归了。虽然永续经营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但是实际上能存活50年以上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投资指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股市还在,你就不必担心指数基金倒闭破产,也不用担心它会弄虚作假伪造盈利。所以如果你想为自己的一生构建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投资计划,指数基金是非常好的选择。
说了这么多指数基金,也说了这么多好处,但并不是随便投资指数基金都能赚钱的。如果在大牛市的最高点买了沪深300指数,可能现在还没有解套呢。买指数基金还赔钱,是因为你买得不对,比如你在2014年7月买了两万块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到2015年5月的时候已经变成了4万块。而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开始后悔自己买少了,于是乘胜追击,不断的加大仓位,最后满仓迎接股市暴跌,结果被深度套牢,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套呢。其实买股票基金和买房子、买菜是一个道理的,这个房子值100万,你花200万去买就买贵了,既然已经买贵了,想要再赚钱就很难了。所以就算是投资指数基金这种低风险投资品种,也是需要正确的策略的。而所有的投资策略,要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买什么,怎么买,以及什么时候买。买什么已经说过了,现在说什么时候买,那就是要在股票基金便宜的时候去买,这不废话么,什么时候算便宜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种估值方法,来判断指数的价格是否值得购买。之前我们多次提到的市盈率区间估值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稍微复杂一些但更有效的方法,也是格雷厄姆的估值方法:盈利收益率估值法,什么是盈利收益率呢?盈利收益率=股票的盈利/股票的市值,假如一个股票的每股盈利为1元,而当前股价是10元,那么这只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就是10%。这个概念是不是有点眼熟呢?是的,盈利收益率就是之前我们多次提到过的市盈率的倒数,它们其实是同一个指标的不同表达方法而已。而用盈利收益率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方便的将指数基金与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做横向比较,从而选出最值得投资的品种。简单来说,通过盈利收益率,我们可以把指数基金看成一种特殊的债券,盈利收益率就是它的利息。格雷厄姆对于购买指数又两个标准:第一是市盈率10倍以下,也就是盈利收益率10%以上;第二个就是盈利收益率要高于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以我们现在为例,2019年6月,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在9.8倍左右,盈利收益率刚好超过10%,而目前的5年期国债利率是4.27%,恒生指数的盈利收益率是高于国债利率的两倍的,综合两条来看恒生指数目前还是比较适合投资的,可以纳入我们的考察范围。
基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和赎回?-云财情
导读:如果你正在考虑投资基金,那么你一定想知道什么时候是买进和赎回的更佳时机。基金的市场风险很大,因此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你需要做好充足的研究和准备。这篇文章将为你解析基金的买入和赎回时机,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基金投资。
在开始买入和赎回基金之前,请仔细考虑基金的类型和投资策略。基金类型的选择应该与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这意味着它们对市场的波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如果你想在股票市场赚取收益,这类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当股票市场下跌时,这类基金的价值也会下跌。
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这些债券的回报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如果你想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取得一定的收益,这类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混合型基金既投资于股票市场,又投资于债券市场,它们将风险分散在多个资产类别之间。这类基金提供了一种平衡风险和回报的方法。
指数型基金投资于某个市场指数(如标普500指数等),它们的收益率通常与市场指数相似。这类基金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风险也比较高。
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可能是你参与基金投资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如果你打算进行长期投资,那么你不需要太过担心市场的短期波动。你可以选择在较低价格时买入基金,然后持有直到市场上涨到你想要的收益水平。
如果你计划进行短期投资,那么你需要更密切地关注市场的变化。你可以选择在市场处于低谷时购买基金,然后在市场上涨时卖出获得收益。
当你决定赎回基金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市场的波动和基金的表现状况。
如果你持有基金已有一段时间并且基金的表现不太理想,那么可能是赎回的好时机。你可以将这些资金重新投资到一个表现更好的基金中。
如果市场处于下行趋势,基金的表现不佳,你可能需要考虑赎回你的基金。相反,如果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你可以选择持有你的基金。
投资基金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在选择何时买入或赎回基金时,你需要考虑市场趋势和基金表现状况,以及与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类型。
关键点:
选择买入时机时要考虑长期或短期投资,选择赎回时机时要考虑持有时间和市场趋势。
基金类型的选择应该与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当市场处于下行趋势时,基金表现不佳,应该考虑赎回。
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请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以确保你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应该在什么时间购买指数基金最好?
对于指数基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买的话可以选择定投,长时间的定投能够有效的摊平成本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3000点左右开始买入,比如你买沪深300指数,大盘指数每跌100点你就可以加一层仓 。一般不建议一次性买入,除非指数跌很低了,或者处于历史低位了 。
怎样看基金的涨跌?是否挣钱还是亏?怎样花每变来把它卖出去等?
购买投资基金拿钱买入的是基金份额,所以只要知道自己的基金份额是多少。拿基金份额乘以当天的基金净值得出的就是资金总额。资金总额大于你投资基金的总钱数,就是盈利的数,反之就是亏损多少的数。在网上银行自己的基金账户在可以查看,在基金浮动盈亏一栏里,如果是正值就是盈利的数,负值就是亏损的数。到银行柜台免费打印基金对账单也是可以知道基金的盈亏数的。赎回基金最好在股市相对较高的位置或者有了较好的收益率时再选择赎回即可。可以在网上银行或者在银行柜台赎回即可。
买了指数基金,到底啥时候卖?
经常有朋友给我们留言 ,说不知道基金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 ; 跌了是不是就可以买呢?
想学习更多理财投资干货,
不妨先迈出【理论+实操】的第一步。
11月限时招募中
扫码占座
???
一文学会:指数基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 知乎
给股票,或者指数估值,是一个艰难的事情,即使有人能刚好猜中顶或底,那也只是巧合。
如果能够给股票以一个确定的估值,那就几乎没有专卖的存在了。因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便宜了还是贵了,这个差价就会被瞬间抹平。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买卖双方在市场相遇,确认过眼神,就知道彼此是对的人,然后一买一卖交易形成。买方和卖方都觉得自己更聪明,擦肩而过,互道一声傻X。
很形象,一笔交易之所以能达成,就是有人觉得贵了要卖出,有人觉得便宜了要买进,而交易双方都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否则不会有这笔交易存在。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估值逻辑,这才使得交易市场时刻充满了变数。
相对而言,个股估值更难,因为业绩弹性大,估值不确定性因素多,更何况,有些公司,跌下去就再也回不来了,从此一蹶不振。指数的估值相对容易一些,毕竟是一揽子的公司,市场环境再糟糕,即使出现全行业大的业绩起伏,也会在一个区间内。这也是我们选择指数进行投资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一个100斤的瘦子,和一个200斤的胖子站在你面前,毫无疑问,你知道谁胖谁瘦,但要你精确地报出他们的体重,就有难度。因此,要精准地猜中顶底固然是困难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定投。
我们都知道以前**课本上讲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点在证券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支股票所对应的公司,市场时刻在给他不停地定价,但这些定价毫无疑问都会围绕他的价值波动,有时高了有时低了。
巴菲特有个形象的比喻:股价就像是一条跟着主人散步的小狗,小狗有时候走在主人前面,有时候跑到主人的后面,但最后他们几乎是同时到达终点。
所以,均值回归,即价格最终向价值靠拢几乎是必然的。
市场只可能是一时的高估,也可能是一时的低估,但不可能永远高估或低估。
在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时刻,你大概还是能看出点什么不一样的规律的。
因为我们在之前已经选出了要投资的指数基金,所以不再看全市场的情况,而仅就这几个指数本身来看高低,以及买卖点。
价格均线,又称价格移动平均线,它是将每日(周、月、季、年等)收盘价加权平均,从而得到一条带有趋势性的轨迹。均线是最为常用的一个技术工具和指标,当价格跌破或上穿某些重要均线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
但价格均线是滞后的。使用价格均线,我们有两个原则,一是尽可能拉长看,二是不要用太小的均线,比如5日均线,它几乎是贴着价格走的,在太短的周期里,你往往看不到什么规律。
我一般会使用20月均线和60月均线,以中证消费为例,大致是这样的:
在这张图上,价格明显偏离且高于20月均线的,已用红圈标出,有3处;价格明显偏离且低于均线的,用绿圈标出,有2处。在黄色方框位置,价格不但低于20月均线,甚至低于60月均线。
当前价格高于20月均线太多,意味着:
1)价格脱离基本面太多了,所谓基本面,就是企业净利润的增速,市值=净利润*PE,如果净利润的增速只有20%,而增速超过了100%,则说明PE也就是估值被极度提高了,这时无疑积聚了市场风险。
2)说明过去20个月里买入的人,盈利幅度过大,获利盘太多了,那些持有利润超过100%,甚至200%的人坐不住了,要砸盘套现走人了。
3)市场的增量资金跟不上,没法维持现有的价格增速了。比如从1块钱,涨到2块钱,上涨100%,只需要市场有1块钱的资金就够了,而从2块涨到4块,同样上涨100%,即需要2块钱的增量资金。市场外注入的资金没法推动价格继续向上。
所以价格偏离均线太多,还是比较容易看出高低点的。
那么,根据均线偏离的规律,如何判断买卖点呢?在讲定投策略的时候,我们有提到过定投时两个微笑曲线的衔接问题,引用如下:
再截取中证消费2014年1月至今的走势图来对比:
假如我是从A点位置买入,在B点位置定投回本,在BC的区间内仍然应该买入,否则下次的低点是F,而BC间买入的成本低于F点买入。
如果我是不定额买入,比如凡是价格低于20月均线,我双倍买入。则CD间仍然应该买入,因为这段距离的价格,在之后价格从E点往F点走的过程中,低于20月均线位置,即跟D点差不多的位置之后,我是双倍买入的,那在CD区间难道不值得1倍正常买入吗?
而E点显然应该要卖出了,那么此时E点偏离了20月均线多少呢?E点最高价14090,对应的20月均线价格是9558,14090/9558=1.474
我直接给出我的观察:
按照这个标准,在2019年3月中下旬至7月底之间应该不操作,而8月可能会回到1.2区间。
这个方法,在定投的人里面用得比较多,简单直接,就是看当前PE估值,以及跟历史估值点位进行对比,所处的分位点。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一个指数的历史过短,比如小于5年,甚至小于3年,这个办法不太适用。
如上图的中证消费PE走势,在2009~2013年期间,是单边向下,从50多倍一直跌到近16倍,不断创新低,如果在这个期间来看分位点,PE的分位点应该是长期在10%以下的。
如果只用分位点指标来看,像2015年6月也不能判断出顶部,因为那时的分位点还不到80%。
用PE估值的方法,最好是记下这个指数一个较长时间内的高点和低点,尤其是被两次验证过的高点或低点,这样比较保险。比如中证消费在2013~2014期间的低点大概在17倍左右,2018年11月的低点是22倍,在2015年的峰值大概在41倍,再之前也到过53倍,10年中位值28倍。从这组数据来看,我建议制定一个PE交易的区间,例如:
PE>35倍,开始卖出,极端高估可以卖得再多一点,最多卖出90%;
RSI(RelativeStrengthIndex),也称相对强弱指数,这个指标是测量一段时间内股价上涨总幅度占股价变化总幅度平均值的百分比,在0~100之间,它主要反应一段时间内的买卖供需关系。
股票买卖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本质来说还是一种供需关系,如果一段时间内,买的人很多,很容易就会买过头,卖得很多,就会卖过头。
RSI指标在使用的时候,一般看黄色的RSI6快速线,当RSI6在50上下时,表明市场基本处于均势,而突破90则表现超买严重,人人都看好,此时一般需要卖出;而RSI小于40时,则表示已经超卖,小于30时,超卖严重。
但是,指标皆不是万能的,比如图中2016年6月时,RSI已经突破了90,但之后稍作调整,价格继续向上,再涨3倍,再次上升到90以上。
指标是滞后的,不是指标决定价格,不能说因为指标已经超买了,就不可能再继续高,而是价格决定了指标,虽然当前指标已经显示高位,但是价格仍可以更高,从而带动指标的后续走势。
一般来说:
之所以不完全按照50为分界线,是因为当价格上涨的时候,看好的人很多,往往这时也已经突破了前高,上方没有阻力,所以非常容易冲到高位。而在下跌过程中,很多人不愿意卖出,选择死扛,市场卖压相对较小,指标不太容易往下走得太快。
在这个部分,介绍了几个指标,用于判断买卖点位,但是请注意,这些指标也并非绝对,也不可能凭单一指标来决定买卖点,可以用多个指标结合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通过指标判断,立足于更长的周期来看,大概是相对有效的,但是在越短的周期内,指标越无效。没有人可以仅仅通过指标来进行交易,尤其是对于个股。
价格都是市场走出来的,指标总是落后于价格。如果指标在某几次判断中有效,也并不能证明总是有效,上面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反例。
在真实的市场中,技术指标可以用于辅助判断,但更多的还是看经济基本面,看市场情绪,等等。
再啰嗦一句,定投本身是放弃择时的,严格来说,就是无论市场处于什么位置,都在买入。如果不是到了极端的高位,或是极端的低位,我们完全可以放弃任何择时操作,这本身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根据指标来操作,那么也需要制定好计划并严格执行,切忌卖出之后,一看继续涨,就再次买入,这样就变成了短线的追涨杀跌,让情绪左右了你的交易,与其这样,还不如完全放弃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