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净值怎么算利率(单位欠费的利息如何计算【示例说明】)
单位欠费的利息如何计算【示例说明】
西安养老保险
endowment insurance
—1—
上期的单位欠费利息计算方法大家都看懂了嘛~
看不懂也没关系~贴心的小编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的特意找来了多个示例,让大家更加清楚明白!
2
示例
1
甲参保单位,2017年8月未按时在地税部门缴纳养老保险费,该单位8月份单位缴费基数总额和个人缴费基数总额均为254811元,其在同年10月份缴纳了8月份的养老保险费,应缴纳8月份的利息为988.16元,计算如下(使用非跨年度补缴利息计算公式):
欠缴本金部分=254811×28%=71347.08元;
在本例中,m=10,n=8,m-n=2。
即10月份缴费时应征收2个月的利息,则应缴纳利息=71347.08×2×8.31%×1/12=988.16元。
说明:8.31%是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示例
2
乙参保单位,2016年元月份单位缴费基数总额和个人缴费基数总额均为456910元,未按时在地税部门缴纳养老保险费。其在2017年9月份缴纳了2016年元月养老保险费,应缴纳2016年元月份利息为18307.95元,计算如下(使用跨年度补缴利息计算公式):
欠缴本金部分=456910×28%=127934.8元;元月份未缴费,则n=1。
01
2016年应缴纳利息的计算
(使用C11的公式)
欠缴年度(2016年)当年欠缴月数
=12-n+1=12;
2016年应缴纳利息=127934.8×12×8.31%×1/12=10631.38元;
2017年应缴纳利息的计算
(使用C13的公式)
02
2017年9月份缴纳了2016年元月份的养老保险费,“补缴时月份-1”=9-1=8,
2017年应缴纳利息=(127934.8+10631.38)×8×8.31%×1/12
=7676.57元;
03
最后一步
本例中应缴纳利息和=10631.38+7676.57=18307.95元。
THEEND
单位欠费的利息如何计算
我知道你想知道
一、单位欠费征收利息的依据
1、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通知(陕人发[1998]37号)文件第十八条规定:
经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在缓缴期内免缴滞纳金。缓缴期满后,应当如数补缴缓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
2、陕西省劳动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陕劳发[1999]6号)文件第7条规定:
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期间……,待企业补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含利息)后,再记足个人账户并计算职工缴费年限和计算养老金连续工龄。
3、陕西省地方税务*关于重新印发《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的通知(陕地税发[2008]99号)文件第十六条规定:
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审核和批准社会保险费的缓缴。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后,应及时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及利息。
4、陕西省社会保障*关于《全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缴纳有关问题的操作意见》(陕社保函[2014]185号)文件第二条规定:
参保单位必须按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应缴费数额,按月及时向地税部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未按期足额缴纳的,在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时……,计算并缴纳欠缴期间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本息。
二、计算利息的依据及公式
1
计算利息的依据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
2
计算利息的公式
跨年度补缴利息(设为C1)计算公式
跨年度补缴利息计算分为三部分:
01
补缴欠缴年度当年欠缴利息(设为C11);
补缴欠缴年度后第二年起至补缴年度前一年止的欠缴利息(设为C12);
补缴年度当年欠缴利息(设为C13)。
计算公式为:C1=C11+C12+C13
其中:
C11=欠缴年度当年欠缴额月积数×欠缴年度当年记账月利率
欠缴年度当年欠缴额月积数=∑(n月份欠缴额×欠缴年度当年欠缴月数)
欠缴年度当年欠缴月数=12-n+1
欠缴年度当年记账月利率=欠缴年度当年记账利率×1/12
即:C11=∑〔n月份欠缴额×(12-n+1)〕×欠缴年度当年记账利率×1/12(n为欠缴年度欠缴时月份,且1≤n≤12)
C12=欠缴年度后第二年应补缴利息+欠缴年度后第三年应补缴利息+…+补缴年度前一年应补缴利息
欠缴年度后第二年应补缴利息=(欠缴额本金+C11)×欠缴年度后第二年记账利率
欠缴年度后第三年应补缴利息=(欠缴额本金+C11+欠缴年度后第二年应补缴利息)×欠缴年度后第三年记账利率
……
补缴年度前一年应补缴利息=(欠缴额本金+C11+欠缴年度后第二年应补缴利息+…+补缴年度前二年应补缴利息)×补缴年度前一年记账利率
C13=(欠缴额本金和+C11+C12)×(补缴时月份-1)×补缴年度前一年记账利率×1/12
非跨年度补缴利息(设为C2)计算公式
02
C2=∑(n月份欠缴额×欠缴月数)×欠缴年度上一年记账利率×1/12;
欠缴月数=m-n,(n为本年欠缴时月份,m为本年补缴时月份);
即,C2=∑〔n月份欠缴额×(m-n)〕×欠缴年度上一年记账利率×1/12
明日尚有示例说明
请继续关注喔
成本利率怎么算,怎样算成本利率公式是什么
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帐户是库存商品等。6、总额不同。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用收入减费用税金及成本乘以税率。利润率是企业内部的一个考核指标一般是指利润占收入的比率各单位对此有细微区别有的是指净利润率(即扣除所得税后)有的是指税前利润率。至于所得税与企业的利润率,用插值法算出来的。成本利润率:p`=m/C其中p`代表利润率m代表利润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拓展资料该指把社会必要劳动中的这两部分分别叫做平均生产成本和价值利润。平均生产成本和价值,借:管理费用5600贷:银行存款5600借:银行存款6500贷:应收帐款8、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12000收入:只有一笔。
售价成本比:3.841:1这样的属于高利率了。成本仅为26.00%保本销量:60000+18000/3=26000件,所以年化利率=实际利率。例如投资年化利率为12%的理财项目期限为1月投资额度为1万元。一月后获得收益100元。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销售成本为分子,一般情况下称“利润率”就是指销售利润率。
先算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再乘以百万即可。一般都是算百元万的还真的没见过.匿了。
粗略计算年初数加上年末数除以二。细致的计算是每个月的期初数加上期末数处以2,从题面上理解利润30%应该属于成本利润率那么:利润值=50000*30%=15000元。收入=15000*销售数量,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这个无所谓对不对比率性质的都通常用于不同企业或项目之间的对比。重要的是两个对比的。
利润是这么算的:赚的钱与成本的百分比。成本是5元的卖10元赚了5元利润的百分比是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利息率X贷款期限。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贷期和利息率水平。如贷款20万元月利率是0.71%每月应付利息为200000*0.71%*1月=1420元年利。
计算公式: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
还是消费税的那个成本利润率。缴纳消费税的一定要缴纳增值税。运费一般通过销售费用来核算。
本文由网络整理,不代表B9教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基金利息有什么计算方式?
基金计算收益形式:内扣法,基金收益=赎回当日单位净值×份额×(1-赎回费率) +红利-投资金额,而份额=投资金额×(1-认/申购费率)÷认/申购当日净值+利息;外扣法,基金收益=赎回当日单位净值x份额×(1-赎回费率)+红利-投资金额,而份额=投资金额×(1+认/申购费率)+认申购当日净值+利息。
1.基金的特征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依据投资权威人士的经验,要在投资中实现起码的分散风险,往往要拥有10个上下的股票。

2.投资基金的益处有:集合投资;分散风险;权威人士管理。

3.红利是指上市公司在执行利润分派时,分派给股东的利润。通常是每10股,分发XX元,股东在取得时,需要扣除上交税额。
知道来自七日年化收益率比如7%怎么算单位净值知道的朋友说下谢谢
万份收益为准的年化不好算
史上最全!234个财务数据分析指标总结_CDO研习社-商业新知
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标准值:1/0.8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产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0}/产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爲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於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叁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於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标准值:0.7。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爲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爲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标准值:1.2。
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标准值:1.5。
意义: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爲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不考虑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爲谨慎起见,一律视爲不能偿债。
分析提示: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标准值:2.5。
意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标准值:0.1。
意义: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爲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标准值:0.15。
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後,有多少钱可以用於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标准值:0.08。
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标准值:1.5。
意义: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
标准值:0.5。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
标准值:0.25。
意义: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标准值:0.2。
意义: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
意义: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资产总额
标准值:0.06。
意义: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专案中取数;
存货增加,现金股利,均从现金流量表主、附表中取数。
标准值:0.8。
意义: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每股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标准值:2。
意义: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递延资产摊销
标准值:0.9。
意义: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附: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核心财务管理公式: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P-现值、F-终值、A-年金:
11、复利现值P=F/(1+i)n=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42、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所得税
▌完整工业投资计算:
43、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税前利息+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44、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更新改造投资计算:
46、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
47、运营期第一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
48、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新固残值-旧固残值)
静态指标计算:投资回收期PP/PP`、投资收益率ROI
49、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50、包括件设计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51、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最后一个累计负值的年份+|最后一个累计负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指标计算: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
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
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的复利现值;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
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
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现金管理: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
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0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105、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信用期指最长付款期,折扣期指折扣百分比对应的天数
106、筹资总额分界点=某筹资方式成本分界点/该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杠杆公式:
107、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单位边际贡献m×产销量x
111、复合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M/(EBIT-I-融资租赁租金)
11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113、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公式:EBIT加线=(股方案股数×债方案利息-债方案股数×股方案利息)/(股方案股数-债方案股数)
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Σ(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
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
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
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
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
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
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
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
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
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
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
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
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Σ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
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
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
▌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
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
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
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
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现金预算公式:
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
154、资金筹措及运用=短期借款+普通股+债券-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归还贷款-购买有价证券
156、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注意教材P328例1上面的那句话)
157、成本变动率=156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一致)
157、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158、利润中心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157边际贡献总额-责任人可控固定成本
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158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责任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160、公司利润总额=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公司不可分摊的费用
▌投资中心考核指标:
161、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
投资额是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也就是所有者权益。
164、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166、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5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元/小时)=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168、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成本差异基本公式:
169、用量差异=(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常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量-标准量)×标准价格――求量差就用实际量减标准量
170、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价-标准价)×实际量――求价差就用实际价减标准价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17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7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
176、工资率差异(价差)=(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77、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制造费用-标准变制造费用=量差+价差
178、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率
179、耗费差异(价差)=(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80、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制造费用
181、标准分配率=固制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两差异法:
182、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83、能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差异法:
185、产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186、效率差异=(实际下实际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偿债能力指标之短期偿债: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189、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指标大较好,但不能太大
▌偿债能力指标之长期偿债:
19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
192、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未决诉讼+其他或有负债
193、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3(适当),至少>1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即财务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194、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指标小较好
▌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指标之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196、基本公式-某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某平均余额
197、周转期(天数)=360/周转率=某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
201、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成本
207、总资产周转期=平均资产额×360/营业收入=20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208、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未提未摊潜亏+未处理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
▌获利能力指标:
211、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14、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一般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
2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平均净资产是所有者权益年初年末平均数)
平均资本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年初年末平均数,资本公积指股本溢价
217、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
218、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股数+〔(当期发行股数×已发行时间-当期回购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获利能力之每股收益:
220、每股收益(两指标)=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221、每股收益(三指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222、每股收益(四指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各指标理解:
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发展能力指标:
226、营业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227、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应>100%
228、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应>0
229、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230、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
231、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本年营业收入净额
232、营业收入三年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三年前营业收入总额(开立方)-1
233、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这权益/三年前所有这权益(开立方)-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234、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年报、中报、季报)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哪些是好的公司(好的生意)、哪些是普通的公司(一般的生意)、哪些是差的公司(不好的生意)。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大致有四个部分: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或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盈利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分析(业绩预测)。
一、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和长期债务)
企业发展需要资金,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一般要么是股东自己拿钱出来、要么是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再一个就是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这三种方式中只有债券是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到期还本付息,相当于企业借投资人的钱去经营,到期要还给投资人本金和利息)。
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对短期、长期债务的偿付能力和风险,再一个判断企业等经营杠杆是否可控。比如恒大暴雷,欠长短期债务上万亿,杠杆加太高了不光能撬动地球、也可能让杠杆把自己撬翻了。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为该比率越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较多的营运资金抵偿短期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较大,债权人的风险越小。
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都是好现象(流动比率太高也可能是企业对资产或者资源的运营效率不高的表现、没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做合理高效的配置产生更多效益)。从理论上讲,流动比率维持在2:1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的实际标准也不同。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将其与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甚至跌价,无法变现(比如智能手机库存,过一段时间卖不出去就要跌价,或者电脑、电视机等家电)。不同行业还需要具体分析,比如白酒的存货,时间越长不但不会跌价、反而可能增值,白酒时间越长越值钱。
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这两个科目在财报中反映的是企业已经花出去的钱,预付账款代表企业先付钱后提货,即拿到了一个收货的权力、所以在财报中作为资产入账;而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花掉的钱,需要作为费用分期摊销、不能一次性扣减、否则会减少当期利润,可以理解为暂时没摊销完的费用仍作为一部分资产需要慢慢减值最后全部消耗光,实际钱已经花出去了)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
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分析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即主业赚的钱能不能覆盖短期债务)
公式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由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力不强。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本期有息负债的比率,太低则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可能无法偿付短期债务,存在经营风险。
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的大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及安全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其分析指标主要有四项: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债权人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此时其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对所有者而言,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收益率。只要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的利息率,举债越多即负债比率越大,所有者的投资收益越大。
一般情况下,企业负债经营规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负债比重应掌握在一定的标准内。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该比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即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表示企业有形净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企业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一般难以作为偿债的保证,从净资产中将其剔除,可以更合理地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流动负债的利息费用,长期负债中进入损益的利息费用以及进入固定资产原价中的资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及时足额地支付负债利息。因此,它是企业是否举债经营,衡量其偿债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
若要合理地确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需将该指标与其它企业,特别是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根据稳健原则,应以指标最低年份的数据作为参照物。但是,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不能低于1。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计算公式: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负债股权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额)
偿债保障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计算企业资金周转的有关指标分析其资产利用的效率,是对企业管理层管理水平和资产运用能力的分析。
应收款项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其中: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让与折扣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款项年初数+应收款项年末数)÷2
应收款项周转率也称应收款项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款项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款项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
应收帐款包括“应收账款净额”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应收账款净额是指扣除坏账准备后的余额,应收票据如果已向银行办理了贴现手续,则不应包括在应收帐款余额内。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表明:
(3)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借助应收帐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但是,在评价一个企业应收款项周转率是否合理时,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而定。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和销货能力的一项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货营运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存货周转速度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出库、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存货占用水平低,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就越好。但是存货周转率分析中,应注意剔除存货计价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个人感觉一般不常用,因为分子是销售收入、分母是平均流动资产余额,两者相除得出比率理论上可能是衡量每单位流动资产产生了多少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可以用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平均占用额应按分析期的不同分别加以确定,并应当与分子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周转率高,说明全部资产的经营效率高,取得的收入多;该周转率低,说明全部资产的经营效率低,取得的收入少,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不仅表明了企业充分利用了固定资产,同时也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反之,固定资产周转率低,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欠佳。
在实际分析该指标时,应剔除某些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固定资产的净值随着折旧计提而逐渐减少,因固定资产更新,净值会突然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折旧方法不同,固定资产净值缺乏可比性。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从一般分析和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两方面研究。
1、一般分析
可以按照会计基本要素设置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借以评价企业各要素的盈利能力及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其中:
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反映了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取得同样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越低,销售利润越高。
根据利润表的构成,企业的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种形式。其中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包含着非销售利润因素,所以能够更直接反映销售获利能力的指标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通过考察主营业务利润占整个利润总额比重的升降,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理财状况的稳定性、面临的危险或可能出现的转机迹象。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一般要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净利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反映了每元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水平较高。
主营业务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分析中,应将企业连续几年的利润率加以比较,并对其盈利能力的趋势作出评价。
资产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亦称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它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股东权益)的比率。它可以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即反映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因而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1)净利润是指企业的税后利润,是没有做如何分配的数额。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与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
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营运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居于首位。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的权益增长越好,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一般情况下,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表明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增值能力较强。但是,在实际分析时应考虑企业利润分配情况及通货膨胀因素对其的影响。
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主要评价指标有两个:
社会贡献率是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占用社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小,是社会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经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
社会积累率是企业上交的各项财政收入与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交的财政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纳的各项税款,如:增值税、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税款等。
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净资产报酬率(ROE),计算公式: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股东权益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成本费用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每股利润(每股净收益),计算公式:(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每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每股股利,计算公式:(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每股股利/每股利润
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流通在外股数
市盈率,计算公式:每股市价/每股利润、或市值/净利润总额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在分析企业发展能力时,主要考察以下指标: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这里,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营业)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化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总额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不断增加的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世界500强就主要以销售收入的多少进行排序。
该指标若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的销售(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零,则说明企业或是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产品销售不出去,市场份额萎缩。
该指标在实际操作时,应结合企业历年的销售(营业)水平、企业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进行前瞻性预测,或者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作出趋势性分析判断。
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可以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X100%
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
该指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资本积累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资本积累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充分重视。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X100%
该指标是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实际操作时,应注意资产规模扩张的质与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资产盲目扩张。(跟人感觉如果某个企业在期末总资产规模增长非常快,就可以通过这个指标和历史数据做对比,看看企业是不是扩张的太快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跤)
固定资产成新率是企业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同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X100%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初数同年末数的平均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体现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快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指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比较新,对扩大再生产的准备比较充足,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运用该指标分析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时,应剔除企业应提未提折旧对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真实状况的影响。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利润的连续三年增长情况,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1]×100%
备注:这个指标应该就是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个人感觉计算5-10年时间维度的利润符合增长率做参考可能更靠谱。
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指企业三年前的利润总额数。假如评价企业2002年的效绩状况,则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是指1999年利润总额年末数。
利润是企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积累越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发展的潜力越大。利用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较好地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避免因少数年份利润不正常增长而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体现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三年净资产增长率=[(年末净资产总额/三年前年末净资产总额)^1/3-1]×100%
备注:这个指标应该就是净资产(股东权益)的复合增长率,个人感觉计算5-10年时间维度的净资产复合增长率做参考可能更靠谱。
三年前年末所有者权益指企业三年前的所有者权益年末数。假如评价2002年企业效绩状况,三年前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是指1999年年末数。
由于一般增长率指标在分析时具有“滞后”性,仅反映当期情况,而利用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资本保增值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稳步发展的趋势。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的保障程度越大,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越充足,抗风险和保持连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四类指标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相辅相成,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企业周转能力好,获利能力就较强,则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反之亦然。
营业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营业增长额/上年同期营业收入总额
资本积累率,计算公式: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公式: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通常情况下,财务工作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时,都会从这些指标来分析: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但是你知道吗?单纯的去计算这些指标Soeasy,但仅仅得出这些数据,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财务分析。
以下这几个方面,你一定要去考虑,才能称之为真正有意义的财务分析。
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根本,无论是与自身企业之前的数据对比、还是跟行业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业内其他公司比。
总之,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指标的好坏,仅仅算出指标,看看大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财务分析的前提,不能仅仅是分析指标、得到数据。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分析哪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选择相应的指标,根据指标总结结论。
很多人问,财务分析要看哪些指标?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本身对财务分析看得比较机械化,认为财务分析就是冲着那几个固定的指标去的,把那几个指标算出来,财务分析就完成了。
其次,不能过分依赖指标,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的指标供你用,怎么办?那就自己去创造一个指标。
也就是说,财务指标没有定式,他是在发展变化的,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你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这些指标,可能这个指标拿点东西过来,那个指标拿点过来,组成一个全新的指标,这是很有可能的。不要迷信指标。
这是财务分析的精髓。举个例子: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一般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如果你把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些项目加起来,做流动资产,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只是形式。
你要进一步分析这些资产的质量,比如应收账款,你去分析发现,这个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收不回来,尽管提了坏账,但是剩下的也很悬,这种情况下,你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还能将应收账款算在里面吗?
我们要把它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得出浅显的结论。
而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及结合实际的论证,真正起到为企业经营、决策做辅助。
以下这个财务分析的五力模型囊括各类财务指标计算方式,有了这些计算方式,再结合以上几点,你的财务分析指标会真正活起来。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可以人为地优化或丑化,但不会毫无根据完全是假的。因为:
(一)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2个经办会计师签字,这意味着他们要对审计报告的负责。
(二)审计报告中的每一笔重要的账务都会留下凭证,都会有依据。
所以,阅读、研究审计报告对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审计报告,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若可以,都建议自己或找其他人完整阅读。因为:
(一)某个特定财务数据可以操纵,但是整份财务报表一定操纵不了,完整阅读有利于了解某个财务指标,特别营业收入、利润、所有者权益真正变动的理由。
(二)经过与广州那么多的大小会计师事务所打交道,我认为,任何一个聪明的会计师都会在经过粉饰的审计报告的附注中提示的:)没错,会有提示。
所以,为全面了解企业情况,还是花半个小时完整读读企业的审计报告吧。
根据项目经验及他人的交流心得,我认为,企业的财务数据要看近三年的,不能仅仅看近一年的。因为:
(一)看了近三年企业的财务数据变动幅度,再去了解财务数据背后变动的因素,有利于较快辨别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
(二)一个成熟企业的财务表现是有连贯性,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也是可以识别的。了解了企业三年的财务变现,有利于预测未来企业的财务表现。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连续看企业三年财务表现吧。
在详细阅读上市公司三年的审计报告时,除了常见的指标外,要较关注一些特定的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附注的在建工程的标注是含了企业未来发展项目的情况的,了解这个就可以了解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及相关的项目推进进度。有利于预测未来在什么时候,该项目可以投入运营并给企业带来收入。
我认为,营业收入均需要经营性现金流入做支撑的,意思就是把货卖给别人了要收回钱。我不能理解企业为追求营业收入规模的暴增而采取的赊销行为。要是企业三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入/营业收入的比率远远低于90%而又找不到其他合理解析,我会觉得这个企业是有问题的。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连续3年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是比较难操纵的,是一个比较好的评价盈利质量的指标。
要操控净利润的招数无非就是:
1、确认营业收入多点,但是又没有经营性现金流入做支撑;
2、确认其他的收益多点,例如资产价值重估收益多点;
所以不要仅仅看净利润(确切地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大小,还应该去了解其构成,否则容易给虚增的净利润误入歧途。
简单粗暴地说,市盈率的倒数就是股票投资回报率。要是企业盈利有成长性,实质投资回报率还会上升。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推荐的上市公司有以下几种:
(二)盈利有较强劲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做支撑;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清偿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方面,偿债能力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其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又被称为企业的支付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应包括以下指标:(1)营运资本(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4)现金比率,(5)现金流量比率
1.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有时亦称为净营运资本,它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当营运资本为正值时,表明企业有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否则当营运资本为零或负值时,表明企业无力偿还短期债务,资金周转不灵。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表示一个企业每百元的流动负债能够有多少流动资产来抵偿。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一般应该大于100%,国际上一般认为流动比率要保持在200%左右才能显示财务状况稳固。
速动比率是指一个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速动比率又称酸性试验比率,它也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比较,在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方面,速动比率较流动比率更为严密可靠,速动比率所表述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接近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一般应维持在100%以上才是比较理想的,只有这样企业才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现金类资产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一般为期限在三个月之内,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短期债券投资。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在财务状况极坏时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另外当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极慢时,也用现金比率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流动负债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来支付的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反映出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是偿还企业短期债务的基本资金来源,也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当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等于或大于1时,表示企业有足够的能力以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来偿还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偿还长期债务与长期债务利息的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包括下列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为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这一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1.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将无形资产从所有者权益中予以扣除,从而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
该指标扣除了不能作为偿债资源的无形资产,因此与产权比率指标相比,该指标是更为谨慎、保守的反映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程度的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是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如果这个比率太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按时按量支付债务利息,这会引起债权人的担心。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若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债务保障比率是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
债务保障比率是以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来衡量偿还全部负债的能力,比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
企业的营运能力就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可以分别从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总资产三方面分析,营运能力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1.现金周转率
现金周转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现金平均余额的比率。它表明一个企业对现金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利用现金头寸产生收益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支取的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商品或产品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现金销售收入-销售折扣-销货退回等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利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商品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的存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