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排行榜及价格(适合跑顺风车的纯电动车型排名?)
适合跑顺风车的纯电动车型排名?
1、比亚迪 泰Pluce VE
官方指导价格,12.98万到17.48万,有着小汉子称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拥有三个续航版本,分别为400千米,500千米,600千米,最长续航里程能够达到600千米,这对于一款十多万的纯电动车来说非常优秀。
2、比亚迪 海豚
不到十万元的起售价格,主流配置都给到了,并且采用比亚迪全新交互系统,颜值方面,海洋美学设计理念微笑前脸,线条流畅很可爱。续航方面,比亚迪海豚标配刀片电池拥有301千米401千米,405千米三个续航版本产品力是非常强的。
20万左右的纯电动汽车排行榜
20万左右的纯电动汽车排行榜:1、唐新能源不超30万加速性能最好、最优秀国货之光SUV这些描述对于新一代的比亚迪唐新能源汽车来说一点都不夸张,对于新款唐新能源而言,什么悬架质感、转向舒适度都是次闭册要的,只要你上了车,充好电,它就会变成一辆毫无感情的加速利器,只需用心感受加速就行。2、ID.4CROZZ大众ID.4CROZZ是一款诞生于大众全新的MEB纯电平台的车型,并非是一款油改电的纯电动车。ID.4CROZZ的整体调教偏向舒适、稳重,现在很多电动车都在追求极致的加速表现,而ID.4CROZZ并非如此,相信很多人坐电动车都会对急加速急减速感到不舒服,但是坐上ID.4CROZZ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动力来得很柔和,动力回收也不会让人感到难受,开上它你会感觉和开燃油车差不多,不过就是少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多了加速时的电流声。3、ID.4XID.4X和ID.4CROZZ是兄弟车型,它们分布布置在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旗下,这也是大众不厌其烦的的双子星战术,毕竟大众几乎国产的大部分车型都玩起了双车战术。ID.4X和ID.4CROZZ几乎没差别,只不过在某些风格上会存在差异,不过车身长度和高度上ID.4X表现会更加好。4、小鹏汽车G3作为小鹏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小鹏G3具有很多比较科技的智能化的观念。它的外观设计充满科技感,功能配置十分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售价低,得到了很多青年互联网消费者的青睐。小鹏G3配备了一台前置电机,能够提供不错的动力,续航里程不算很高,但基本上能应付短途出行的需求。5、威马EX5威马EX5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整体的调性偏向于家用。底盘悬架的调教十分舒适,不过高轿茄宏速时的支撑力就弱了一些;空间方面的表现没有问题,能够满足家纳饥用的各种需求。威马EX5的工信部续航里程为400公里,高续航版本有520公里,都算不错,只是高续航版本相对低续航版本来说贵了一点,但整体20万以下的售价还是可以接受。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TBOX生来自产商排名?新能源汽车车载智能TBOX信息终端品牌排行十强有哪些?
车载T-BOX可深度读取汽车Can总线数据和私有协议,T-box终端具有双核处理的OBD模块,双核处理的CPU构架,分别采集汽车总线Dcan、Kcan、PTcan相关的总线数据和私有协议反向控制,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传出到云服务器,提供车况报告、行车报告、油耗统计、故障提醒、违章查询、位置轨迹、驾驶行为、安全防盗、预约服务、远程找车、利用手机控制汽车门、窗、灯、锁、喇叭、双闪、反光镜折叠、天窗、监听中控警告和安全气囊状态等。基于2G/3G/4G/CDMA/WCDMA/NB-IOT/卫星通信/LORA/北斗/GPS位置服务的智能车联集成系统,新能源汽车T-BOX、4G智能娱乐车载终端、OBD/CANBUS终端,【中山迈易科技】共享汽车终端等软/硬件的研发和生产。应用领域:电动摩托车、私家车、公交车、网约车、公务车、企业车队、共享汽车、4S店试乘试驾、金融租赁、分时租赁车辆、消防车辆、新能源汽车、国六燃油车、渣土车、危化品车辆、物流车、货柜车、航天飞机、远洋船舶、沙漠、森林等全球所有区域远程物联网控制和位置服务支持4G全网通支持GPS/北斗/GLONASS精准定位支持CAN总线数据读取采集支持新能源32960协议支持RS232、RS485接口,可对接摄像头、油感、iButton、温度传感器、WIFI+BT、疲劳驾驶、称重、RFID等外设支持远程升级智能网联汽车4G互联TBOX终端型号:YD新能源汽车TBOX产品特点:
2022年各价格区间纯电动排行:10-20万比亚迪畅销,中高端特斯拉领先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1.6%;燃料电池汽车销量0.3万辆,同比增长112.8%。
具体到新能源乘用车中,目前主要销量贡献集中于15-20万元,累计销量185.5万辆,同比增长最显著,达到2.1倍。除50万元以上市场,其他各价格区间同比均呈增长态势,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进入2023年,意味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在超过600万辆的基数之上,中汽协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来源:爱普搜汽车
有哪些价格在三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啊?
新能源汽车现在的扶持政策的确是很好。就比如,不限行,不摇号(登记制),有补贴,当然混合动力车没有这些政策,只有纯电力汽车才有,就比如北汽新能源的汽车,江淮iev系列,长安逸动纯电动版等。所以现在很多人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家庭生活的代步工具使用。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中,其核心当然是电池啦,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比如北汽新能源汽车的ev200和eu260目前已经在使用更加先进的三元锂电池,稳定性更好,续航好保证,补贴后的价格在12万左右到15万左右,反正没有特斯拉那么贵。还有价格更低的比如长安逸动和北汽新能源ev160,价格不到10万。另外动力上,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丝毫不比有汽车差的,推背感显著。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声音,开起来非常安静。充电的话,北京现在的充电桩已经越来越多了,并且自己家的停车位也可以申请安装充电桩了,我知道北汽新能源是免费提供这些服务的。
新能源代步汽车有哪些价格
国内现在电动汽车品牌以及很多了,质量比较好的包括北汽新能源、江淮、奇瑞、byd等,用户很多。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及前景趋势壁垒 - 知乎
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一种,与其他二次电池相比(镍镉、镍氢、铅蓄电池等),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且无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和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正极材料直接决定了锂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充电时间及温度高低适应性等性能的优劣,是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此外,正极材料成本对于锂电池总体成本的高低也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正极材料对于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有着引导性的作用。
钴酸锂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型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出于对锂电池长续航的需求与电池体积的限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正极材料是锂电池锂源的提供者,从根本上决定了电池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未来钴酸锂产品的技术路线将向高电压、高压实等方向发展,4.45V以上的高电压钴酸锂逐渐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重点开发的主流产品。
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随着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渐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诉求上升。在三元材料中,三种元素的功能定位不同,镍在三元材料中起提高材料能量密度的作用,增加三元材料中镍的相对含量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从成本角度考虑,提高三元材料的镍含量、降低钴含量也是降低三元材料整体成本的必要途径。
高镍化是三元材料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路线。高镍三元材料主要包括镍钴锰和镍钴铝两个系列,未来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镍的含量(镍的摩尔含量≥80%),以提高其比容量,同时通过掺杂、包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手段,提高其循环性能。
除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外,由于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储能电池需求占中国锂电池总需求的比例还不足10%,储能电池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出于成本考量,储能电池企业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然而,随着中国储能市场的发展,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增加,加之三元正极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三元正极材料有望以其综合性能优势扩大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渗透率。
全球能源供求失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作为创建节能环保社会的关键一环,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务之急。自2015年以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纯电动汽车受到各国**和车企大力认可和支持,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红利,例如,日本**计划到2023年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比例提高到70%;挪威计划在2025年前禁售燃油车,英国、丹麦、德国、冰岛、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荷兰等国家计划在2030年前禁售燃油车。众多全球主流车企也开始纷纷布*新能源汽车,例如,大众汽车集团践行“goTOzero”战略,计划到2025年集团旗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降低30%,到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发布“2039愿景”,计划至2030年电动车型(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乘用车新车销量一半以上份额,至2039年着力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的碳中和。
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广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大,将促进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
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整体增速趋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随着新能源、智能化技术的推进,大批新兴造车企业进入汽车业,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模式,加速了汽车产业的转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5年至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33.1万辆大幅增长至125.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6.0%。2019年以来,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降4.0%。但随着疫情的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下半年显著回暖,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新能源产业逐步恢复。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352.1万辆,已经超过国内历年全年的数量。
自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2020年11月,我国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仅为5.40%,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预计还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2021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对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为“新能源汽车打下坚实基础,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81.63%,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纷纷向中国聚集,研发体系建设、产业供应链培育、衍生业务拓展等领域全面扩展。”
对未来发展目标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市场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心的新型产业生态逐步构建完成,共性瓶颈技术得到突破,品牌质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产品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持续提升,市场环境大幅改善,产品渗透率显著提高。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20%,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在中高端3C电子产品领域,钴酸锂具备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高、填充性好、循环性能好等优点,满足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中高端3C电子产品对电池体积和能量密度方面的市场要求;同时,中高端3C电子产品的消费者对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敏感性较低,因此在中高端3C电子产品领域,钴酸锂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很难被其他正极材料所替代。随着5G通信技术应用带来的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需求,以及消费无人机、电子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钴酸锂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
在低端3C电子产品领域,由于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优势,并在循环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上有所改善,同时低端3C电子产品对电池体积和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三元正极材料逐渐替代钴酸锂,在充电宝、电动玩具、电动家居产品等部分低端3C电子产品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在正极材料的选择方面,低成本、高安全性一直是动力电池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初期,具备成本和成熟度优势的磷酸铁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
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商业化加速的背景下,纯电动乘用车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引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大巴、物流车等其他类型纯电动汽车,纯电动乘用车对续航和充电效率的要求更高,使用高比容量和高倍率动力电池及相应正极材料的必要性凸显。相比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具备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等优势,可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要求。此外,随着三元材料技术逐渐成熟,三元材料的市场价格逐渐降低,磷酸铁锂相对于三元材料的成本优势随之减弱。出于成本和性能的综合考虑,动力电池企业选择三元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意愿加强,三元材料成为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主流的正极材料之一。
未来在动力电池领域,由于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的不同性能特点,两大技术路线将同时得到支持,并应用于不同场景中。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的优点,可以满足对安全性、运营频率要求更高的纯电动商用车领域需求;而在对空间和重量要求更高的纯电动乘用车领域,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加贴合个人消费者需求。
从2009年国家开始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以来,我国一直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家对补贴政策也有所调整。总体来看,补贴政策呈现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从2017年开始补贴政策与能量密度挂钩。2017年,我国**陆续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2018年,补贴政策鼓励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低能耗的车型,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双高的车型补贴不降反升,补贴政策开始向扶强扶优转变,有利于淘汰行业内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2019年补贴政策出台,续航250公里、能量密度125Wh/kg以下的纯电动汽车不再享受补贴。2020年补贴政策中,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2021年补贴政策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但公共交通等领域符合要求的电动车辆,补贴标准退坡10%。
由于纯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诉求上升。在三元材料中,三种元素的功能定位不同,镍在三元材料中起提高材料能量密度的作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是影响纯电动乘用车续航的主要因素,而增加三元材料中镍的相对含量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因此提高三元材料中镍的相对含量,从而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纯电动乘用车向高续航里程发展的必要选择。
此外,从成本角度而言,提高三元材料镍含量也是降低三元材料整体成本的必要途径。在三元材料的整体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80%。相比镍资源,中国钴资源更为匮乏,作为三元材料的原材料,钴金属盐化合物与镍金属盐化合物之间的价差明显,钴原材料的价格高企是制约三元材料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三元材料中,镍的使用量增加,钴用量则可大幅减少,使得三元材料单位成本获得大幅下降空间。尽管短期而言,高镍系列三元材料的工艺和技术复杂、生产环节要求高、前期设备和研发投入大,导致其总体成本相比普通三元材料较高。然而伴随高镍系列三元材料技术成熟度的提高,高镍系列三元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将使其总体成本逐渐低于普通三元材料。
为推动纯电动乘用车的普及,降低纯电动乘用车成本和提高乘用车续航里程是基本前提,高镍三元材料以其成本和性能优势将获得日益青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伴随中国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的规模化,从降低纯电动乘用车成本和提高乘用车续航的角度出发,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向高镍发展的方向明确,高镍三元材料将逐步规模化,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从各类型三元材料的应用角度而言,由于具备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等优势,Ni8系等高镍三元材料适合用于高端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而普通三元材料适用于中低端动力电池,并逐渐向3C数码电池领域拓展。
凭借压实密度大、充放电稳定、工作电压高等优势,钴酸锂成为传统3C电子产品锂电池所采用的正极材料,并在中高端市场保持稳定。然而,钴酸锂具有成本较高、电池寿命短等劣势,与钴酸锂相比,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优势,并在循环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上有所改善,因此三元正极材料逐渐进入充电宝、电动玩具、电动家居产品等部分低端3C电子产品市场。
在全球消费电池及动力电池用钴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未来钴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三元正极材料相较钴酸锂的成本优势日趋明显,其有望增加在低端3C电子产品市场的渗透率。
锂电池正极材料位于产业链的中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大量资本涌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同时陆续有上游资源类企业和下游电池类企业向正极材料环节延伸,使得行业竞争加剧。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须紧跟市场变化趋势,强化自身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保障体系,方能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销售定价普遍采用“主要原料成本+加工价格”定价模式,“主要原材料成本”受钴、锂、镍、锰等相关金属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加工价格”则由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根据具体产品的加工成本、目标利润构成,其中“加工成本”基本保持稳定。上游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须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的合作、增加长期订单,以及加强对原材料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力争准确把握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掌握市场主动权。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的研发和管理人才储备是决定其能否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一个关键因素。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的时间较短,且根据客户的定制化要求进行生产的模式较为普遍,因此研发和生产团队的经验积累尤为重要;先进入行业的企业拥有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在人力储备方面远远领先于新进入企业。除此之外,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还需要深谙市场的采购和销售团队,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良好的供应商客户协调能力的采购和销售团队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至关重要。
先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企业往往具备更高和知名度和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使得行业内尖端人才大都集中在先进入企业中,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很难具备与之对等的人才吸引力。因此,行业内先发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间的人才差距将不断扩大,形成行业的人才壁垒。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一方面,产能规模大的企业在采购议价、生产成本摊薄等方面具备优势,另一方面,行业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对于正极材料供应商的供货数量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大型正极材料企业相比小型企业更容易进行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因此,产能规模扩张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发展趋势,而产线扩建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需要钴、镍、锰等重金属原材料,其采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企业日常经营也需要流动资金支持。相比于已积累一定资金实力的业内领先企业而言,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的资金壁垒。
《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10万以下纯电动汽车排名来自
这个价格的纯电动汽车排名是: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长安奔奔E-Star、哪吒V、零跑T03等。1、奇瑞QQ冰淇淋奇瑞QQ冰淇淋和五菱宏光MINIEV可以说是“异父异母”的两兄弟了,几乎相同的售价,同样的方盒子造型和双门设计,就连续航里程都一样。外观上奇瑞QQ冰淇淋的U型前灯更像是“卡姿兰”大眼睛,整体设计更加Q萌可爱。该车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支持iCar生态系统,可以远程寻车、查看车辆状态等,更为实用。虽然没有中控台,但是很贴心配备了可以放手机的卡扣,在开车时可以更方便地用手机导航。2、奇瑞小蚂蚁如果说奇瑞QQ冰淇淋是为了正面硬刚五菱宏光MINIEV,那么奇瑞小蚂蚁就是实力之作。同级别唯一全铝合身、全系标配刹车辅助、车身稳定系统、胎压显示、倒车影像等诸多安全配置,让讨齐的经日常的驾驶更加安全。中控台配置了同级少有的10英寸的中央触控让核屏,支持carlife并配备了同级少见的全景天窗,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同为微型新能车,奇瑞小蚂蚁的续航最大达到了400km,是比较少见的,不过也正是更大容量的电池,使其售价在微型车里并不算低,所以性价比就显得不是很高。3、长安奔奔E-Star如果你感觉前面几台车太小,坐起来有点拥挤的话,那么长安奔奔E-Star会更加适合你,毕竟五门五座的设计可以坐下更多人。300+km的续航里程不仅可以在市区通勤代步,甚至还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来趟周边游。新款车型还配备了双10.25英寸的大联屏设计,可以说在这个价格独一份了。而且,长安奔奔E-Star的部分车型支持快充,可以说是省时省心。从日常使用的场景来说,长安奔奔E-Star更适合二胎家庭用户。4、哪吒V一台“最便宜的纯电SUV”,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月销量能突破8千,足以可见哪吒V的实力。外观上,海豚流线式前脸和溜背造型车身,看上去极具潮流感,最大的亮点是一台8万左右的车,配备了12英寸的中控大屏,配置上非常丰富,比如冲型AI智能语音系统、车联网、OTA升级,日常使用方便快捷。并且支持倒车影像、自动驻车、上坡辅助、远程启动、等非常实用的功能,对新手司机很友好。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要不没它配置丰富,要么没有它的空间大,总结起来就是性价比很高,值得一看。5、零跑T03可以说,正是因为零跑T03的成功才让零跑汽车进入大家的视野,2021全年订单量超过5万台,让零跑汽车稳居了坦判掘造车新势力前列。呆萌圆滚的车身造型,提供了多达8种车身颜色,让消费者有更多的个性化选择。除了入门车型琉璃版搭载的是55Kw的电机,其余版本搭载的均为80kW的电机。所以它的的动力性能在微型车市场上能堪称最优之一,同时也是这个级别为数不多的续航里程超过400km(入门版为301km)。
电动车品牌-电动车排行榜-电动车排名前十名-MAIGOO品牌榜
一、电动车上牌流程材料
1、车主本人或代理人领取《电动自行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申请表》,并按要求填写信息。
2、查验民警对电动车进行拓号、称重等查验,查验合格的由查验民警在《电动自行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申请表》拓号条上盖章签字。
3、准备好已盖章的《电动自行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申请表》、所有人身份证明原件、电动自行车来历证明原件,合格证原件等证件。
4、录入登记人员录入登记信息,准备打印受理凭证,手续办理完毕后就可以领取电动车牌照。
买车或更换电池后,电池应该有80%左右的电量,到家就应该充电,时间是以充电器变灯后再充4小时为宜。以后每天(36v骑过10公里,48v骑过15公里)要坚持充电,但是充电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充电器变灯后一个小时为宜。
电动车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许多方便,市面上电动车的品牌也非常多,但只有好的品牌能提供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和安全性能保障,因此建议先来了解一下电动车十大品牌。
首先就是选择好的充电器。选择一个可靠的大功率电瓶车充电器,每次充电时间不低于4个小时,这样就能将电池内部的硫化现象完全消除,让电瓶车的电池更加耐用。其次就是在电池中加些许的蒸馏水。直接将电池的安全帽去下加入,然后将电池放置大概半个小时,这样就能将电量完全释放,再重新给电池充满电继续使用即可。
2021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车销售排行出炉,纯电动车销售年增153%|TrendForce集邦咨询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1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车(NEV;仅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式,不含油电混合式)共计销售109万辆,其中纯电动车(BEV)销售量达75万辆,年增153%;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则销售34万辆,年增128%。
其中,第一季纯电动车领域市占最大的仍为中国,部分品牌排名也因此向前,除了长期稳居冠军的特斯拉以外,中国自有品牌五菱宏光、比亚迪、欧拉也在前五大拿下三席。
从纯电动车领域来看,稳坐冠军的特斯拉第一季销售仍以Model3为主,ModelY销量虽有增加,但仍与Model3有逾五万辆的差距。
五菱宏光则持续以售价仅2.88万的宏光MINI,在国内市场创下销量新高点,除了是当地第一季销售最佳的BEV车款外,也超越2020全年度排行榜内位居第二、三名的Volkswagen及比亚迪,一举攀升至第二名。
第五名为国内品牌欧拉,其主力产品欧拉R1(或称欧拉黑猫)售价69,800元,续航力可达301km,与宏光MINI同为热门车款。
值得一提的是,位居第七名的蔚来汽车为单价较高的国内品牌,车辆能同持支援充电和换电,并在2020年推出电池租用服务(BaaS),让搭配该服务的车款定价减少70,000元,以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都将助其销量上升。
从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来看,第一季销量排名变化微小,第一至第四名同样由欧系品牌宝马、奔驰、沃尔沃、大众拿下。而丰田针对畅销车款RAV4、Prius,推出插电式油电复合动力车型后,排名上升至第五名。另外,主打智能的理想汽车也是较受关注的国内品牌,目前仅凭一款理想ONE即突围进入PHEV排行第十名,后续能否持续热销值得观察。
整体而言,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区域性销量涨跌为影响全球新能源车排行榜变动的重要关键。其中,国内品牌因具备市场广大的优势,且**自今年三月起便积极落实如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以支持销量,甚至电商于大型购物节庆如双品网购节卖车等策略,而欧洲国家因疫情导致封锁标准与情况不一,故第二季整体销售表现仍存在较大变量。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内容与数据版权均属TrendForce集邦咨询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烦请注明来源及出处;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
▶关于我们
TrendForce集邦咨询是一家横跨存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晶圆代工、光电显示、LED、新能源、智能终端、5G与通讯网络、汽车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公司在行业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咨询与战略规划、媒体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是政企客户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产业分析、规划评估、顾问咨询、品牌宣传的优质合作伙伴。
上下滑动查看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