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递股票怎么了(快递上市公司哪个最有潜力?)
快递上市公司哪个最有潜力?
1、圆通速递:快递龙头股。7月快递产品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23%。
2、韵达股份:快递龙头股。公司主要产品服务为快递物流综合服务。
3、顺丰控股:快递龙头股。国内快递行业龙头企业。
4、申通快递:快递龙头股。申通快递主要从事以快递业务为核心的综合物流服务。
其他快递概念股还有:川发龙蟒、苏宁易购、华闻集团、海印股份、仙鹤股份等
申通快递(002468)盘中异动 股价振幅达6.54% 跌6.89% 报10.55元(08-21)-和讯网
摘要:2023年08月21日申通快递(002468)股价大幅跳水6.89%,该股报10.55元/股,振幅6.54%。
2023年08月21日13时26分,申通快递(002468)股票出现波动,股价大幅跳水6.89%。截至发稿,该股报10.55元/股,成交量14.471万手,换手率0.97%,振幅6.54%。
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该股实现营业收入87.44亿元,净利润1.73亿元,每股收益0.09元,市盈率60.2279。
申通快递所在的物流行业行业中,整体跌幅为-1.37%%。其相关个股中,淮河能源、福然德、大秦铁路涨幅较大,振幅较大的相关个股有中铁特货、炬申股份、长久物流,振幅分别为8.78%、7.10%、7.02%。
申通快递上市了吗
是中国快递第一股是不是第一就不见得了
申通快递什么时候能在a股发行股票
没听说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申通爆仓了吗?
爆仓说明确实是人手不够,件太多,人手少自然就派不完一天的量,继而堆积起来。
也间接说明申通可能那段时间生意太好,碰到这类情况是没办法的,人手不够是无法处理的。申通速递快递初创于1993年,是一家以经营快递为主的国内合资(民营)企业。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地市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2014年2月申通开始内测海淘转运业务。
问:[image]70快递巨头中通,圆通,申通借壳哪些股票????
顺丰鼎泰新材,圆通大杨创世,申通爱迪西,中通。。。没有
申通大是什么股票来自
没有“申通大”这一只股票,不过倒是有申通快递,借壳002468!
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变更为陈德军陈小英,上市公司实控人仍为陈德军陈小英
提示!快递生态圈主要目标群:(投资人私募基金券商机构 各地方**决策者快递监管部门快递经营者 媒体从业者 快递上下游经营者 加盟网点老板 年薪30万以上快递物流从业者)
9月24日,申通快递(002468.SZ)宣布,公司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德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陈德军和陈小英的通知:(1)德殷投资与陈德军签署了《上海恭之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协议”);(2)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阿里网络”)签署了《经第二次修订和重述的购股权协议》(“新《购股权协议》”)。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德殷投资将持有的上海恭之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恭之润”)100%的股权转让给陈德军,此次权益变动后,陈德军、陈小英可以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股份数额并无变更,依然是持有申通快递股份548,632,769股,持股比例35.84%,此次仅同一实际控制的主体之间的股权转让。
根据新《购股权协议》,德殷投资和公司实际控制人授予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购股权,以购买:(1)上海德润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德润二”)100%的股权或德润二届时持有的4.9%的上市公司股份(在符合适用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视情况而定);以及(2)恭之润100%的股权或恭之润届时持有的16.1%的上市公司股份(在符合适用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视情况而定)。
新《购股权协议》的主要内容新《购股权协议》由德殷投资、陈德军、陈小英及阿里网络共同签署。
各方同意,阿里网络有权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至2022年12月27日(含当日)期间(“行权期”)向德殷投资和实际控制人发出书面通知要求购买:(1)德润二的100%的股权或德润二届时持有的4.9%的上市公司股份(在符合适用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视情况而定);以及(2)恭之润100%的股权或恭之润届时持有的16.1%的上市公司股份(在符合适用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视情况而定)(“购股权”,德润二100%的股权及恭之润100%的股权合称“新《购股权协议》标的股权”;德润二和恭之润合称“目标公司”)。
阿里网络自身或其指定第三方(公司竞争对手除外)有权在行权期内一次性或分批行使购股权,且阿里网络有权决定通过自身或其指定第三方(公司竞争对手除外)行使全部或部分购股权。
(a)受限于下述(b)、(c)项的调整,(i)若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第三方行使购股权购买德润二的100%股权和恭之润100%股权,购股权的总行权价格为人民币6,686,543,846元(“股权总行权价格”):其中德润二的100%股权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1,560,193,547元,恭之润100%股权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5,126,350,299元。若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第三方分批行使购股权的,每次行权价格应按照拟购买的目标公司股权占新《购股权协议》标的股权的比例计算。(ii)若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行使购买权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购股权的总行权价格为人民币6,654,397,019元(“股份总行权价格”)。若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第三方分批行使购股权的,每次行权价格应按照拟购买的上市公司股份数量乘以每股价格计算。(b)本协议生效后,若上市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股利分配,目标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应的股利分配归德润二及恭之润所有。自本协议生效后,若上市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股利分配,在阿里网络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下,则行权价格应扣除自本协议生效日之日至阿里网络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份转让协议签署之日期间拟购买的上市公司股份对应的已发放的现金股利金额,并且相关各方应确保行权遵守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的有关规定。未经阿里网络事先书面同意,德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应确保目标公司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若阿里网络同意目标公司就其获得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在阿里网络行使购买股权购买德润二或恭之润股权的情况下,则行权价格应扣除拟购买的目标公司股权对应的已向目标公司股东发放的利润分配金额。(c)若在本协议生效后上市公司进行任何股票形式的股利分配,则上述第(a)项中约定的股权总行权价格和股份总行权价格均保持不变。若阿里网络或其指定第三方分批行使购股权的,每次行权价格应按照拟购买的目标公司股权(或上市公司股份)占新《购股权协议》标的股权(或新《购股权协议》标的股权对应全部上市公司股份)的比例计算。
阿里网络行使购股权涉及的股权/股份转让交易的交割应在《购股权协议》和阿里网络决定行权后、各方根据《购股权协议》另行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中载明的先决条件被证明满足或被豁免之后进行,相关先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各方已就行使购股权涉及的交易签署了相应交易文件、相关各方已就行使购股权涉及的交易履行完毕必要的审批、申报或通知程序。
新《购股权协议》项下的股权/股份转让尚未发生且未来阿里网络是否行权、拟行权的比例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购股权协议》的签署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规范运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股权转让协议》的签署及其项下的交易的履行并不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如阿里网络根据新《购股权协议》的约定进一步行使购股权并完成相应股权/股份转让,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更。
1、德殷投资将其所持有的恭之润100%股权转让给陈德军,本次权益变动之后控股股东由德殷投资变更为陈德军和陈小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陈德军和陈小英,上市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2、新《购股权协议》是基于前述恭之润100%股权转让的情况对原《购股权协议》的修订和重述,新《购股权协议》项下的股权/股份转让尚未发生且未来阿里网络是否行权、拟行权的比例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购股权协议》的签署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规范运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如阿里网络根据新《购股权协议》的约定选择进一步行使购股权并完成相应股权/股份转让,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更。
申通快递(002468.SH)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10.18亿元,同比增长19.00%;亏损1.46亿元,下降306.99%;上年同期盈利7067.7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完成业务量约48.32亿件,同比增长37.39%。负债率创新高至54.5%。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提示!快递生态圈主要目标群:(投资人私募基金券商机构 各地方**决策者快递监管部门快递物流经营者媒体从业者快递物流上下游经营者加盟网点老板年薪30万以上快递物流从业者。
说明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使用的适当性等不做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平台的信息、观点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或经营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买卖快递物流公司及上下游企业之前,看看“快递生态圈”,避免走弯路...
申通快递股票代码?
没有上市,没有股票代码
跌停、新低,申通怎么了?|界面新闻 · JMedia
在竞争对手的“直营”模式初有成效时,申通今年也明显开始加速直营布*。截止目前申通已将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长及长沙等五座城市的中转业务由加盟模式转为直营。
曾经的“民营快递第一股”申通快递近年来一度“低迷”,市值也被同行碾压。
21日,申通快递低开低走,午后股价闪崩跌停,封死跌停板,截至收盘,报19.71元,成交9141万元。同一天,圆通速递也“中招”,出现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CTO发现,过去一年内申通快递还未有涨停,也没有跌停,更是创下了上市以来的股价新低。
当日,国内其他快递概念股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截止21日14点28分,快递概念板块指数报759.721点,跌幅达3%,成交17.25亿元,换手率0.72%。
不过,国内机构分析师仍认为,申通跌停应该是受信托股东挤兑影响,对于其未来发展,短期来看不好判断,长期来看仍然看好申通快递这只快递股的发展。
另外,分析认为,快递股下跌主要受大盘异动影响。近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加剧,A股上市公司“无股不押”压力集中引爆,造成了股市的惨淡景象。
还有分析认为,申通快递股价下跌,与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经营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资金面的影响。
投资机构也表示,申通不管是在基础建设资金投入、运营效率和规模效应都稍显不足,有待观察。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比如韵达这两年实行了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一方面单件成本行业下降最快,另一方面,申诉率也是通达系中最低的。另外,中通的运营效率和规模效应在通达系最好,菜鸟入股后,领先优势会更加明显。市场是聪明的,顺丰和韵达的估值都给得很高,稍微便宜一点的中通则在美股上市。
不过机构评级方面,近半年内2家券商还是给予增持建议,2家券商给予买入建议。
实际上,作为“中国民营快递第一股”,申通自2015年12月上市以来,一直表现低迷,远没有了之前的影响力。
营收方面,根据申通2017年年报,该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57亿元,同比增长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17.93%,增速不及中通、韵达、百世。
业务量方面,最新披露的5月经营简报中,申通的业务量是4.05亿票,同比增长18.49%。虽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是相比顺丰同比增长30.29%,韵达同比增长51.75,圆通同比增长26.54%,申通还是显得有些乏力。
不仅如此,“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了解到,5月份申通快递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1%),圆通、顺丰的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韵达的增长率超过行业增幅的两倍。
另根据申通快递的年报显示,2017年申通的业务量为38.98亿件,同比增长约19.64%,落后于中通的62.19亿件、圆通的50.64亿件、韵达的47.20亿件。增速上同比增长约19.6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8%,相比较韵达46.86%以及中通38.3%的增速更是相去甚远。
市场份额上,2017年申通的包裹完成量占全国总量的9.73%,这一市场占比落后于中通的15.5%,圆通的12.6%,韵达的11.8%,百世的9.4%也紧随其后。而2015年,申通还以12.4%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快递行业的第二。
单票收入上,申通5月份快递服务单票收入3.10元,同比下降1.59%。顺丰5月份单票收入达到22.91元,已连续两个月实现上涨。相比于顺丰,申通、韵达和圆通的单票收入明显下降,特别是申通5月份的单票收入为3.1元,创下年度新低。
不难看出,上市后相对韵达等竞争对手的继续"爆发",申通则显得“低迷”。
当然,根据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和顺丰控股陆续披露的5月经营数据,快递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67%、16.66%、30.00%和28.46%,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增速放缓的申通也被股东质疑。
5月初,陈德军在在2017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遭到质问:“韵达的市值已经是申通的两倍了。请问申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为此感到汗颜吗”,“2017年公司业绩还不错,可股价从2017年一直跌跌不休,你对公司现在的股价满意吗?”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陈德军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相对不足,是制约申通发展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公司核心城市的转运中心直营化比率相对较低。
众所周知,申通选择是加盟的轻资产的模式,将中转和派送环节都是交由加盟商代理运营,申通也的确曾因该模式一路高歌猛进。但这一模式在行业野蛮发展时很有利,但进入成熟期后,运营效应低下,则会成为企业成长的绊脚石,因为快递服务同质化严重,提高运营效率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主要方式。
国金证券分析表示,申通业务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以及居高不下的申诉率,都与过低的自营率有关,这导致整个网点反应速度及服务质量下降。
事实上,通达系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包括中通、韵达、圆通在内的几个竞争对手早已开始布*,一方面收购、改造或者新建转运中心,加快自动分拣系统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开始做干线建设,比如提高自有车比例以及扩大大型车的数量,提升直营比例,而申通的行动则显得迟缓。
举个例子,就转运中心来讲,对转运中心把控力越强,效率就越高。
比如顺丰采用全直营模式,而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的转运中心直营率分别为92.7%、73%、59%和100%,申通是通达系中直营率最低的。所以在转运处理效率上,相比顺丰每小时4万件,中通的2.3万件,韵达的2万件,申通只有1.8万件,也是最低的。
“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获悉,中通目前有82个全国转运中心中,其中78个是自营,自营比例达到了92.7%。而申通财报显示,2017年全网的转运中心82个,但自营转运中心仅为48个,自营率59%。
当然,在竞争对手的“直营”模式初有成效时,申通今年也明显开始加速直营布*。截止目前申通已将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长及长沙等五座城市的中转业务由加盟模式转为直营。
5月29日,申通快递公告称,已联合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企业向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计增资31.67亿元。其中,申通方面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亿元,持有浙江驿栈股权比例为1.40%。
申通快递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对外投资浙江驿栈,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延伸公司业务网络及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加快公司进入末端物流服务市场的步伐,通过整合公司目前已有的终端资源,拓展和丰富末端派送服务渠道,。
有机构认为,申通前期大力发展加盟制,资产在“三通一达”中最轻,但业务扩张未能很好与需求匹配。但从数据看,其边际改善的效果明显,随服务调整和纸质面单派费的提升,使其单价下降的幅度低于行业均值,但随电子面单的比例提升和纸质面单的派费提升的基数效应减弱,长期看这一因素边际上会趋于减弱。
在竞争对手的“直营”模式初有成效时,申通今年也明显开始加速直营布*。截止目前申通已将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长及长沙等五座城市的中转业务由加盟模式转为直营。
物流CTO·2018/06/2216:17
曾经的“民营快递第一股”申通快递近年来一度“低迷”,市值也被同行碾压。
21日,申通快递低开低走,午后股价闪崩跌停,封死跌停板,截至收盘,报19.71元,成交9141万元。同一天,圆通速递也“中招”,出现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CTO发现,过去一年内申通快递还未有涨停,也没有跌停,更是创下了上市以来的股价新低。
当日,国内其他快递概念股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截止21日14点28分,快递概念板块指数报759.721点,跌幅达3%,成交17.25亿元,换手率0.72%。
不过,国内机构分析师仍认为,申通跌停应该是受信托股东挤兑影响,对于其未来发展,短期来看不好判断,长期来看仍然看好申通快递这只快递股的发展。
另外,分析认为,快递股下跌主要受大盘异动影响。近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加剧,A股上市公司“无股不押”压力集中引爆,造成了股市的惨淡景象。
还有分析认为,申通快递股价下跌,与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经营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资金面的影响。
投资机构也表示,申通不管是在基础建设资金投入、运营效率和规模效应都稍显不足,有待观察。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比如韵达这两年实行了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一方面单件成本行业下降最快,另一方面,申诉率也是通达系中最低的。另外,中通的运营效率和规模效应在通达系最好,菜鸟入股后,领先优势会更加明显。市场是聪明的,顺丰和韵达的估值都给得很高,稍微便宜一点的中通则在美股上市。
不过机构评级方面,近半年内2家券商还是给予增持建议,2家券商给予买入建议。
实际上,作为“中国民营快递第一股”,申通自2015年12月上市以来,一直表现低迷,远没有了之前的影响力。
营收方面,根据申通2017年年报,该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57亿元,同比增长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17.93%,增速不及中通、韵达、百世。
业务量方面,最新披露的5月经营简报中,申通的业务量是4.05亿票,同比增长18.49%。虽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是相比顺丰同比增长30.29%,韵达同比增长51.75,圆通同比增长26.54%,申通还是显得有些乏力。
不仅如此,“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了解到,5月份申通快递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1%),圆通、顺丰的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韵达的增长率超过行业增幅的两倍。
另根据申通快递的年报显示,2017年申通的业务量为38.98亿件,同比增长约19.64%,落后于中通的62.19亿件、圆通的50.64亿件、韵达的47.20亿件。增速上同比增长约19.6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8%,相比较韵达46.86%以及中通38.3%的增速更是相去甚远。
市场份额上,2017年申通的包裹完成量占全国总量的9.73%,这一市场占比落后于中通的15.5%,圆通的12.6%,韵达的11.8%,百世的9.4%也紧随其后。而2015年,申通还以12.4%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快递行业的第二。
单票收入上,申通5月份快递服务单票收入3.10元,同比下降1.59%。顺丰5月份单票收入达到22.91元,已连续两个月实现上涨。相比于顺丰,申通、韵达和圆通的单票收入明显下降,特别是申通5月份的单票收入为3.1元,创下年度新低。
不难看出,上市后相对韵达等竞争对手的继续"爆发",申通则显得“低迷”。
当然,根据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和顺丰控股陆续披露的5月经营数据,快递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67%、16.66%、30.00%和28.46%,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增速放缓的申通也被股东质疑。
5月初,陈德军在在2017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遭到质问:“韵达的市值已经是申通的两倍了。请问申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为此感到汗颜吗”,“2017年公司业绩还不错,可股价从2017年一直跌跌不休,你对公司现在的股价满意吗?”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陈德军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相对不足,是制约申通发展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公司核心城市的转运中心直营化比率相对较低。
众所周知,申通选择是加盟的轻资产的模式,将中转和派送环节都是交由加盟商代理运营,申通也的确曾因该模式一路高歌猛进。但这一模式在行业野蛮发展时很有利,但进入成熟期后,运营效应低下,则会成为企业成长的绊脚石,因为快递服务同质化严重,提高运营效率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主要方式。
国金证券分析表示,申通业务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以及居高不下的申诉率,都与过低的自营率有关,这导致整个网点反应速度及服务质量下降。
事实上,通达系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包括中通、韵达、圆通在内的几个竞争对手早已开始布*,一方面收购、改造或者新建转运中心,加快自动分拣系统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开始做干线建设,比如提高自有车比例以及扩大大型车的数量,提升直营比例,而申通的行动则显得迟缓。
举个例子,就转运中心来讲,对转运中心把控力越强,效率就越高。
比如顺丰采用全直营模式,而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的转运中心直营率分别为92.7%、73%、59%和100%,申通是通达系中直营率最低的。所以在转运处理效率上,相比顺丰每小时4万件,中通的2.3万件,韵达的2万件,申通只有1.8万件,也是最低的。
“物流CTO”(公众号:物流CTO)获悉,中通目前有82个全国转运中心中,其中78个是自营,自营比例达到了92.7%。而申通财报显示,2017年全网的转运中心82个,但自营转运中心仅为48个,自营率59%。
当然,在竞争对手的“直营”模式初有成效时,申通今年也明显开始加速直营布*。截止目前申通已将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长及长沙等五座城市的中转业务由加盟模式转为直营。
5月29日,申通快递公告称,已联合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企业向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计增资31.67亿元。其中,申通方面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亿元,持有浙江驿栈股权比例为1.40%。
申通快递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对外投资浙江驿栈,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延伸公司业务网络及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加快公司进入末端物流服务市场的步伐,通过整合公司目前已有的终端资源,拓展和丰富末端派送服务渠道,。
有机构认为,申通前期大力发展加盟制,资产在“三通一达”中最轻,但业务扩张未能很好与需求匹配。但从数据看,其边际改善的效果明显,随服务调整和纸质面单派费的提升,使其单价下降的幅度低于行业均值,但随电子面单的比例提升和纸质面单的派费提升的基数效应减弱,长期看这一因素边际上会趋于减弱。